•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獨立音樂場景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人脈網絡與經濟機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獨立音樂場景的形成與發展

大部分認真的龐克族背後都有股驅使的力量,那就是 DIY――自己動手做。

雖然台灣獨立音樂當中的音樂風格並不全部都是龐克,連最初開始還是「地下」

的時候,也不全都是龐克,但是在最初剛開始的階段乃至於現在,一切都是從無 中生有。即使,當從「地下」走到「獨立」的路上後,獨立音樂就開始有了商業、

利益的思考,這可一點都不龐克,而是生意。但是,還是可以發現,這一群在獨 立音樂中的人,還是存在著對音樂的熱忱,也因為這些熱忱,他們盡可能地在能 最大可能兼顧經濟利益上的平衡去開創。也因此,獨立音樂在「生意」的這個部 分是絕對不能將其忽略,因為這些銀彈繼續支持他們的堅持。

社會網絡,也就是社會資本,也就是人脈,一直都是可以幫助獨立音樂中的 創意工作者獲得經濟機會。從「地下」時候的社群,發展到「獨立」時的產業鏈 與人脈網絡的交織,這是現在獨立音樂場景的形成與發展,會談到發展,是因為 這一切都還在現在進行式,現下這樣的生態圈其實是還不夠完整,也持續在豐富 化與壯大。

第一節、人脈網絡與經濟機會

偶爾會聽到或看到文章寫著,說香港的朋友覺得台灣的獨立音樂相對於香港 而言發展地比較成熟。他們看到的是幾乎一年四季都有音樂節在台灣各地舉辦,

在台北,幾乎每天晚上都可以找到地方聽獨立音樂人的現場表演,台灣的音樂展 演空間這兩三年來也在台灣北中南東也都多開了幾家,中子文化每個月都在華山 的 LEGACY 舉辦《見證大團》的系列活動來鼓勵並推銷有潛力的樂團或音樂人,

唱片公司也有人會不時出現在這些場子目色新人。除了對獨立音樂人最重要的現 場演出機會之外,隨著社群網站的發展,音樂人也都積極地經營 FACEBOOK 粉絲 頁來經營粉絲群;另一個讓獨立音樂人被看到、聽到的方式,就是透過權威人士 的介紹,台灣近幾年來也開始有獨立音樂評論與介紹的雜誌或專欄,其中的寫手

(整理自《天下雜誌》,2012,(494):76。)

城市 名稱 音樂類型 時間 日期 始於 主辦單位 票價 人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營和粉絲頁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第二位是香港某獨立唱片公司的經理人鄺敏 惠,當問到她有關為何獨立音樂人會來台灣發展,她提到長年以來台灣與香港在 音樂的交流而培養出的人脈關係,人與文化的交流,使得社會網絡在兩地間聯結;

第三位是曾經在華納唱片擔任過製作人,後來選擇朝獨立音樂發展的蕭賀碩,她 拿過一屆金曲獎的最佳新人,在離開華納後,經濟方面大部分都是靠人脈接案子;

第四位是資深的 BASS 手,現在主要收入是 BASS 教學,光是聊到在大學社團的人 脈及在藝工隊的人脈就十足驚人了,訪談中不斷提出人脈對於他經歷的影響。

台灣的獨立音樂環境除了受到因為資訊與傳播科技發展,間接或直接地造成 台灣音樂環境的主流和獨立的此消彼長,加上有可以孕育獨立音樂發展的地理和 人文空間,使得台灣獨立音樂在台、師大一帶聚集並且發展,還有由於地理空間 與虛擬空間的群聚與發展,以及生活中與工作中的社會資本累積,使得「社會網 絡」在獨立音樂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大約是 2006 年左右,在這之前,由於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所以 香港的音樂風格一直是多樣且符合潮流的,這時的香港獨立音樂對於台灣是很潮 的。可是在這之後,香港的獨立音樂反倒羨慕起台灣的獨立音樂。Orbis 是認為 這是因為台灣獨立音樂圈開始朝企業化經營,使得香港跟台灣的獨立音樂有明顯 的拉開:

「台灣將 live 很快當 business 在做,要做成獨立音樂場景。全世界 的獨立廠牌都很大,辦音樂節、唱片公司、到國外錄音,慢慢有產 業鏈。雖然完全依賴音樂維生樂團很少,但是是個希望。」(Orbis,

受訪日期 2013 年 07 月 18 日)

從時間來看,在獨立音樂場景中,各個時期其實有著不同的氛圍。討論野台 開唱的計畫、小白兔唱片的成立等,當時的獨立音樂圈真的很小,人很少,大家 都想要做些什麼,有理想,所以大家非常團結,會想著想把台灣的獨立音樂帶到 什麼階段,一起會努力。相較之下,現在的獨立音樂圈似乎就沒這麼團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前我們那個時候(聖界),(獨立音樂圈)人差不多像這樣(一 個沙發區約五坪大空間)就坐滿了。……即使不認識,但是也一定 知道對方。」(小花,受訪日期 2014 年 05 月 12 日)

台灣從「地下」轉為非地下的「獨立音樂」一詞,就是先由 Freddy 所提出 的,就是希望不要讓獨立音樂在大眾社會的眼中,還是個神祕、黑色的觀感,從 地下帶到地上,希望能有更多樂迷與新血,更希望能夠翻轉它的形象,Freddy 也開始把「企業化經營」帶到 live house 與獨立音樂圈中,因為「地下」代表的 是不考慮商業,「獨立」就是商業化經營了。

2000 年以前,人很少,也還沒有提到「獨立」的「地下音樂」,彼此比較有 夥伴的關係。在 THE WALL 還沒成立前,音樂空間都比較像是 bar 的形式,有桌 椅、販賣酒精飲品、有表演,其中酒精飲品是主要收入。而在這樣的空間中,人 與人之間也比較容易產生交流與對話,地下社會、女巫店、海邊的卡夫卡、公館 的河岸留言與 Revolver,主要都是這種形式,而在 THE WALL 以前,Scum、女巫 店、地下社會都是這種型式,也以至於常去地下社會固定消費的,會被稱「地下 幫」,其他如有「THE WALL 幫」等,都不是因為這種聚會與消費和生活方式來群 分的,而是在經濟活動上相關聯而群分的,例如經濟約。至於公館的河岸留言是 因為經營者的人脈多跟主流唱片有關以及其另外經營音樂教學機構,因此跟獨立 音樂圈的人脈關連性相對較小,女巫店因為其獨特的氛圍,使得一些民謠創作或 女性創作者比較喜歡去的表演場所,但是經營者並沒有如此介入獨立音樂圈,而 只是提供音樂表演空間,所以也沒有「女巫幫」的產生。

「地下幫」特別之處在於,地下社會是一個十足有個性的空間,它有一種邊 緣的個性,它雖然也僅提供一個空間讓同好聽音樂、表演和喝酒。但是它不僅於 此,非我族類的只要一踏入,就會感受明顯的不自在感,例如我每次去都只是聽 表演,聽完就走,不會想要留下來多坐會兒、多喝幾杯酒或找人聊天,那個磁場 太強了,這種無形的排外性也可以凸顯出「地社幫」的認同感強度。自認應該是 屬於「地社幫」的阿強就說:去地下社會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不是單純的 消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是朋友約。」(阿強,受訪日期 2014 年 05 月 12 日)

除去跟樂團的經紀較無相關的網絡連結,其實像「地社幫」這樣的「物以類 聚,人以群分」的現象是很自然而然的,隨著人與人的交往,漸漸地就會產生這 樣一群一群的人脈網絡連結。

「我覺得這很自然就這樣,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音地大帝,受 訪日期 2013 年 12 月 05 日)

例如像阿強是八十八顆芭樂籽的主唱,是在 2000 年得到海洋音樂祭大賞之 後才開始比較認真音樂活動,之後他開始加入「角頭」工作,而因為角頭跟中子 文化一起合辦「台客搖滾」後,角頭的張四十三與中子的張培仁成為他日後音樂 發展的兩個關鍵人物,以及之後可以在中子旗下的 Legacy 音樂展演空間打工和 在 Street Voice 寫樂評。阿強說,在這一連串的工作與樂團表演與經營中,建立 人脈、聲譽,之後的工作與合作也就循線而來。

「開始認真的關鍵喔,就海洋吧,那時候得獎後,就開始想認真玩 團的可能性。……影響最大的人喔,就兩個吧,兩個張,張 Landy

(培仁)跟張四十三,剛開始是在角頭工作,後來因為那時候辦台 客搖滾,角頭跟中子合作的,所以也認識中子那邊的人,之後才有 在 Legacy 打工。……其他工作喔,就是在這裡面久了,就會有人找。」

(阿強,受訪日期 2014 年 05 月 12 日)

小花畢業後有先在網路公司工作一陣子,後來由於在聖界時就跟 Freddy 有 合作關係,當初也參與小白兔唱片和野台開唱的策畫與經營,一直到現在,都還 在 The Wall 當 PA,小花同時也是擁有一間錄音室的錄音師,由於台灣熟悉後搖 的錄音師人少,所以通常後搖的樂團都會去找同是後搖樂手的小花操刀錄音。

「因為台灣懂後搖的錄音師少,所以跟找他錄音會比較好溝通。」

(阿強,受訪日期 2014 年 05 月 12 日)

身為貝斯手及貝斯老師的江力平,人稱江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就讀淡江大學建築系時參加了熱門音樂社,學長有河岸留言老闆林正如、

音樂人陳建騏、鍾成虎和林生祥、旺福小民的吉他老師,學弟有 1976 跟糯米糰,

當兵時在康樂隊,同袍當中也有很多線上藝人以及現在在獨立音樂中活躍的人,

到紐約 The Player School of Music 求學回來後,也擔任許多主流藝人的伴奏或錄 音,也因為在這路上認識了董其昌老師,所以有機會參與一場管弦樂團演出的貝 斯手。對於江大而言,人脈對於他的工作機會至關重要,現在育有一子,主要經 濟收入為貝斯教學。

蕭賀碩曾經在華納音樂擔任製作人並獲得第 19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在隔 年成立冷笑話樂團,當初的團員招募,也是因為蕭賀碩與鼓手江力軍是高中就認 識的朋友,也因為江大與江力軍是兄弟,所以才能邀請江大一起組團:

「跟他(江力軍)高中時候就認識,那時候我讀北一女,他是建中,

「跟他(江力軍)高中時候就認識,那時候我讀北一女,他是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