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的媒體平台:數位虛擬音樂場景

第四章、 獨立音樂場景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 新的媒體平台:數位虛擬音樂場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新的媒體平台:數位虛擬音樂場景

【圖十六 新的媒體平台:數位虛擬音樂場景】

獨立音樂跟主流音樂有一個非常大的差別,就是「宣傳」的管道和資源的差 距。主流音樂幾乎擁有大部分的宣傳管道與資源,但是獨立音樂卻很少。因此有 研究在探討公共媒體促進獨立音樂發展的可能(黃家文和謝宗翰,2010)這樣的 言論發聲是參考了英國 BBC 製作的多個音樂節目,並有達到音樂類型的宣傳、推 廣、交流的效果,也影響之後政府補助獨立音樂相關節目在公共電視的製作與放 送。但是,即使公共電視放送了這些節目,效果似乎不明顯,也有節目是本來的 主軸是以獨立音樂為主,後來慢慢調整到整個方向有了很大的轉變。這可能跟電 視台的收視率以及一般觀眾的收視習慣有差。

不過,電台在台灣似乎就有比較明顯的效果。Hit FM 電台有幾個 DJ 都有獨 立音樂圈的背景,例如:趙之璧、魏如萱、CIACIA、馬念先跟奇哥,他們的選歌 就跟其他背景的 DJ 不同,也常會介紹不管是國內或國外的獨立音樂作品。Stree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播陪伴下開車下班回家,每每聽到有意思的音樂,一定會回家上網搜尋,並且到 ITUNE 上下載,要是是聽到好聽的國內樂團,平常也會多注意一下,有機會也會 到現場聽表演。介紹到這裡都是既有的傳播媒體的部分。

九零年代中期迄今,因網路技術所造成音樂生產、消費、資訊傳播與行銷方 式的大規模轉變,造成台北獨立音樂場景更趨多元、更有活力的發展,也讓「獨 立音樂」與「主流音樂」之界線日趨模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7:119)。早 年的「地下音樂」漸漸發展成後來的「獨立音樂」,電腦錄音普及之後,製作音 樂的門檻大大降低,拮据的預算也能做出品質極好的作品。市場崩盤,反而讓單 打獨鬥、個性鮮明的獨立品牌。也能和大公司平起平坐,「主流」和「非主流」

界限越來越模糊。非屬五大跨國唱片集團、而以小資本生產邏輯憑藉著對音樂喜 好、創作熱情和獨立 DIY 精神所製作生產的音樂即可稱為獨立音樂。獨立音樂絕 對不是跨不進主流市場的淘汰品,而是其採取不同於主流商業機制的生產行銷模 式,更著重於音樂創作與社群連結。網路抹平了音樂人和樂迷的距離,現場演出 的場景越來越熱鬧。獨立音樂人往往先以密集演出搭配 DIY 的低成本網路單曲或 EP(迷你專輯)吸引觀眾,在台灣主流音樂市場無法作為的模式,成功地應用於 獨立音樂的理想實現(馬世芳,2009:3-7)。

數位傳播媒體其實就如同以前網路還沒發明並擴散前的同人誌、音樂雜誌和 報紙與傳單,它們也有宣傳、交流和推廣的效果,上面會有節目單、樂評、樂團 跟曲風的介紹專文等,只是現在換成虛擬媒體運作為主,同樣也可以在各個活動 專頁看到節目單,也可以在知名部落客的網站上看到樂評以及其他介紹專文。近 年來因為 Youtube 和 Street Voice 及 Indievox 這樣的集合音樂資訊的網站,再加 上 Facebook 的社群串連,讓資訊傳播更快速。幾乎沒有樂團不經營 Facebook 的 粉絲頁,因為這個除了是一個載有樂團各種資訊以及最新活動的平台,它也肩負 樂迷經營的功能,這樣的模式在不管是主流或是獨立音樂已經是常態且常備的功 能,像經營大陸市場的就會使用微博,經營台灣市場的就會使用 Facebook。

例如,小夏自己也有粉絲頁,她也付錢使用 Facebook 的推播功能,讓其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到她的音樂才是重要的。並且她也發現,因為有些對岸的人會來台灣的街聲網站 找聲音,即使她的作品沒有在大陸發行,她人也沒有去過大陸,但是她卻在大陸 各地有零星歌迷,也因此開了微博的帳號。除了對岸,台灣的歌唱節目也找過她,

星光大道和超級偶像都曾經找過她去試鏡,因為她已經確定自己要走的路,就是 先努力在最根本的音樂創作方面,不論是更多的作品或是更厚實的音樂實力,她 因此回絕了邀請。

Nick Bilton(2011)提出一個觀點,在數位科技時代,不優質等於免費,價 格等於經驗的質量。也就是,不管是上 iTune 買數位音樂,或者是到現場看演唱 會表演,甚至是仍購買實體唱片,他們購買的不只是音樂本身,購買的還包括「聆 聽經驗」,所以願意去看演唱會而不單只是購買音樂內容(Bilton, 2011:206-218),

因為,人們願意付錢換取服務的原因,除了適當的價格、品質、分眾性、立即性,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較佳的經驗(Bilton, 2011:58),而這也是為何隨著唱片業的 衰退,現場演出的在音樂產業中越來越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隨著 Twitter 和 Facebook 的興起,網路世界的社交網絡就如同「想像 的共同體」般的「錨定社群」(anchoring communities),網路使用者會比較信任 錨定社群的推薦,因為錨定社群會從資訊的食物鏈中篩選出使用者認為的好東西,

至於內容是誰創造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能否滿足使用者。也因此,隨著幾 乎人人都有 Facebook,幾乎每組音樂人和樂評人等都有 Facebook,樂迷一同著,

形成一個錨定社群,除了音樂和資訊的分享外,被認為音樂的文化資本豐厚的樂 評人或音樂人在這社群中也會成為品味的帶領者,通常推薦的音樂、團體或活動 甚至藝文活動或社會議題,常常會成為一時的話題。

「藝術家處於一個協同夥伴網絡的中心位置,進行著核心活動」(Howard S.

Baker,2008),即使是座落在光譜最極端一方的獨立音樂人,所有的環節都 DIY 一手包辦,但是,它仍然會需要有其他的支持,例如表演空間、獨立報章雜誌的 報導、樂評人與樂迷間的宣傳等。更別說在現在台灣的獨立音樂新現象,由於過 往獨立音樂人往往欠缺資源進錄音室錄音、演出場地、行銷管道與資源。而近幾 年來在有些人對於這個領域有情感、有使命、看到機會而努力、政府開始文創資 金注入等,使得整個產業似乎活絡起來。有了樂團錄音補助,使得受到補助的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像中子文化旗下的 Street Voice 獨立音樂線上發表平台和 Legacy 展演空間所 合作以每月一場的「見證大團誕生」活動,以推出新團的方式,試圖將這活動做 成品牌,也可以以此行銷這些樂團,樂團參加這活動也等於是個 credit,而整個 遊戲仍是以這些獨立音樂人的創作為其核心,並結合以往獨立音樂人沒能擁有的 行銷商業資源,曾經是滾石中國火系列的負責人,而現今是中子文化的負責人張 藍迪,座談會中強調行銷的重要性,強調沒有賣不出去的音樂,因為每種音樂風 格都有其受眾。

而 Street Voice 站台的音樂總監小樹除了有寫專欄也有在中廣流行網週六與 周日兩天各主持兩小時的「Street Voice 未來進行式」,其中的一個小時都會訪問 介紹台灣獨立音樂的團體或個人。而最近一兩年也開始有幾本雜誌當中會特別有 幾篇專欄或是樂評會有關於台灣的獨立音樂的文章,例如大誌、KKbox、Napppp、

Gigs16、BARK 音痴路17,StreetVoice 還出了 STREETVOICE 樂刊 iBooks 互動音樂誌

(2012 年五月為初刊)。。「見證大團誕生」於 2010 年開辦,並在 2011 年時現 場多增加了 VJ 影像投幕,每段影像都是為了樂團的各首歌量身製作的,因為主 辦單位認為,對於像獨立音樂這種有些音樂風格是比較非主流市場常可以聽到的,

因此,用影像的導引,可以讓現場剛接觸到這種曲風的人更能夠進入這音樂的情 境,縱使投資的成本不少,但幸虧有政府補助而可以投入。在加上現在社交網絡 的發達,獨立音樂的喜好者或參與者也都會共同投入這場宣傳行銷 之戰,

StreetVoice 在 2011 年年底製作了《StreetVoice 冬季選集》微電影,共選了三個 樂團的三首歌徵選拍成 MV,其中樂團「那我懂你意思了」的「所以我停下來」

由於歌曲與 MV 搭配產生的效果,在 Facebook 上流傳,有些人還是因為這 MV 而認識這個樂團。這也可以想像為何 StreetVoice 會拍這冬季選集,除了可以宣 傳行銷,也是讓大家能夠透過影像導引的方式來進入音樂。

「那我懂你意思了」的「所以我停下來」的 MV 在 Youtube 上傳之後,被點 閱 1,381,274 次(2011/12/26 - 2012/05/30)的瀏覽記錄分析所顯示的,這支 MV 是 2011 年 Street Voice 的第一張冬季選集而拍攝的四支 MV 之一。影片上傳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eauty)版開始的(因為 MV 女主角是正妹)。最初是先被嵌於 Facebook 上,

然後透過 Facebook 的推薦傳播,在同一天, Youtube 搜尋也因為點閱量的熱門 而首次推薦,也有是透過冬季選集另外兩支 MV,Hush! 的「波西米亞」跟丁丁 與西西的「Beautiful」,的推薦連結而來。

【圖十六 「所以我停下來」的 MV 瀏覽紀錄分析 2-1】

從另一張圖來看,其實短短時間內就已經全世界串流。這也是虛擬社群在資 訊傳播部分的一個特點,網際網路的發達可以有助於資訊的擴散速度與範圍,這 就如同 Granovetter 所提出的弱連帶的力量。網路打響了這一支影片,對於樂團 的知名度也有幫助,但是即使如此,樂團的樂迷並沒有真的有明顯的等比例成長。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網路傳播對於獨立樂團以及實體的音樂場景是沒有效 果的,知名度在非獨立音樂圈打開是一件事,對於獨立樂團而言,重點仍在現場,

獨立音樂樂團或歌手,他們的實力累積以及歌迷對他們音樂和實力的認同是「現 場」,網路知名度是一回事,Demo 好聽也是一回事,獨立音樂的試煉場是在每 一次的現場演出中建立,只有現場才是實力的證明,仍然必須一步一步在表演現

獨立音樂樂團或歌手,他們的實力累積以及歌迷對他們音樂和實力的認同是「現 場」,網路知名度是一回事,Demo 好聽也是一回事,獨立音樂的試煉場是在每 一次的現場演出中建立,只有現場才是實力的證明,仍然必須一步一步在表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