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樂團出身的蘇打綠也唱上小巨蛋了。

台灣的獨立音樂仍是很活躍的,需要關注!援此,此篇論文的目的在探討台 灣的獨立音樂,特別是在溫羅汀,為何能發展到現今的成績?以及在這樣的發展 脈絡下,又會有怎樣的發展限制?

【圖二 台北擁有獨立音樂發展的條件】

第二節、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

此節整理既有的相關實證研究以及作為論文分析架構與依據的理論文獻。以 更能清楚國內獨立音樂的現實與內涵,並作為發展研究問題的基石與研究論述的 資料參考。

一、文獻回顧

先從過往對國內獨立音樂相關實證研究的回顧與整理,瞭解台灣獨立音樂的 概貌和特殊性,繼而整理本篇論文論述架構所依據的理論。

獨立音樂活耀程度

主流唱片發達程度

「臺灣牌」的建立

&

臺灣流行唱片產業在 臺北的聚集

臺北 擁有利於 獨立音樂發展

的環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實證研究

在回顧國內對獨立音樂相關的實證研究,大致可分為四類,一是獨立 V.S.主 流的論述,二是獨立音樂產業中行動者的相關研究,三是產業分析與政策分析,

四是溫羅汀一帶的地理與文化研究。

【圖三 實證研究文獻】

有關獨立音樂的研究在對獨立音樂下定義時,一定會指出什麼不是獨立音樂 與什麼是獨立音樂來為獨立音樂下定義,但是,也因為獨立音樂與主流音樂之間 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而且也有主流和獨立跨界合作的趨勢,以及從主流唱片公司 流出的人才參與獨立音樂場景,所以,過往研究普遍都指出定義的困難。因此,

在做這類研究時,研究者通常會將「獨立」聚焦在小眾市場、類型音樂、獨立音 樂展演空間(鄭凱同,2004;徐楓惠,2006;黃詩雯,2009),但是,這樣的聚 焦並無法清楚界定獨立音樂場景的範圍,而清楚界定出獨立音樂場景的範圍,對 於政策制定與實施卻是重要的。

第二類,是有關獨立音樂產業中行動者的相關研究。音樂展演空間的經營除 了要根基他利基市場的需求,所以安排的節目通常是創新或前衛的,但是,由於

獨立 v.s 主流

獨立音樂 產業中 行動者研究

產業與 政策分析

溫羅汀一帶 地理與文化

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成長可以看出;對於獨立音樂而言,現場的表演一直都是重要的,因為獨立創作 者要得到認同就必須一直在舞台上、在樂迷前面演出,以得到市場測試與自我成 長的機會,也因此,獨立音樂展演空間也是中介者與守門人的角色(林科呈,2011;

王柏人,2011;劉珦尹,2011;劉哲浩,2009;謝光萍,2006;楊銘宸,2010)。

第三類,是探討獨立音樂場景中的行動者。就樂迷而言,謝光萍(2006)討 這個時代中在不同的音樂場景(live house)的樂迷們所認同「自己」的歌為何,

指出四個面向:(1)小眾樂迷的生活風格:樂迷會希望藉由音樂品味來定義自我,

這個自我是他所認同的某種文化價值,並藉這來彰顯自我身分,或藉由他們對特 定風格獨立音樂的接次消費來反覆肯定他們的認同;(2)音樂消費與音樂場景的 變遷:樂迷是做為「過度閱聽人」來累積文化資本,養成做為迷的能力;也由於 樂團和樂手通常都會在網路上或各種表演中用心經營和樂迷的關係,特別是當樂 迷頻繁去參加某些樂團的現場表演時,由於與樂團的頻繁接觸,容易形成亦迷亦 友的關係,這些互動也更加強樂迷與樂團或樂手之間的關係,並且在這場域中凝 聚更多向心力;另外,這類樂迷也較其它樂迷更樂於消費唱片、現場表演或其他 文化商品;(3)型構中的世代:音樂品味是經由行動者的文化時間認同化型構的,

「音樂型塑人民記憶,並且組織我們的時間感」,因此,當樂迷和其他有同樣音 樂類行的愛好者在音樂展演空間共同聆聽趕受舞台上的表演時,經由社會建構出 的世代感也就更強烈;(4)音樂社群與音樂展演空間:「透過音樂、人與表演的 互動,透過在音樂展演空間的體驗、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音樂社群形成」(謝 光萍,2006:72);「純粹聆賞音樂的樂迷儘管並非基於社會動機而到 live house 消費,但在同好聚集之處仍很容易形成社群,在這樣的狀況下,場域、社群、和 自身認同是糾結的,live house 消費的滿足不再局限於音樂本身」(謝光萍,2006:

73)。

文化中介的部分,陳亭妤(2007)著墨於網路上的樂評人。搖滾音樂發展史 中,「搖滾書寫」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這些樂評人的文字內容直接影響樂迷如 何去認識和接收搖滾樂。「搖滾書寫」的傳統平台有雜誌、地下刊物、側標與書籍 等,晚近也出現在網路平台。與傳統「搖滾書寫」不同的是,書寫的權力不再是 少數擁有傳統媒體發言空間的菁英所屬,使書寫的生產權力分化,也進一步分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外,還要長期與網路社群進行互動,並且懂得運用部落格等新傳播形式,以使擁 有的象徵資本最終能夠有效地被辨識出來,提昇自己在場域中位置(陳亭妤,

2007)。

這些對於獨立音樂社會網絡中特定行動者的研究,研究者皆詳述分析了他們 的關懷,也是作為我的研究的重要基石,但是,總的來說,因為過往的研究大多 只有單獨看特定幾個行動者的研究,並沒有再擴及這些行動者與其他行動者的關 係,有關獨立音樂社會網絡中其他行動者的研究是不足的。

第四類,是產業分析與政策分析。這類文獻通常從獨立音樂歷史來開始談,

並討論從國際五大唱片、資訊與傳播科技的發展以及政府在開始以著積極的角色 進入音樂產業等面向來分析台灣獨立音樂產業的現況與政策討論(何東洪、張釗 維,2000;陳秀慧,2001;林怡宣,2003;黃詩雯,2009;簡妙如、鄭凱同,2012)。

產業分析部分除了有政府的出版,例如何東洪、張釗維(2000)將流行音樂視為 工業化生產中整體經濟活動之一,在歷史─社會脈絡下形成的建制化行事運作中,

將音樂環境─音樂的產製過程─音樂文化的形構關係之論述,並對動態的流行音 樂發展現象,從戰後台灣到「新台語歌」其間,唱片工業和台灣音樂文化的發展 軌跡。

另外也有從群聚的觀點來討論音樂產業(張容瑛,2008;林政逸、辛晚教,

2009),並認為造成台灣流行音樂在華文流行音樂區域中特殊地位是以文化情感 為基礎的,「台灣牌的歌星、市場品味的掌握與創造、地方經理人與經紀人構成 的網絡」是台灣會有這種地位的其他重要因素(張容瑛,2008:7-3),林政逸與 辛晚教(2009)特別針對台北市音樂產業的群聚研究,認為地方環境會篩選行動 者能力,更能是促進行動者能力發展的區位,同時,空間群聚建構地方黏性資產,

成為音樂產業從業者持續累積個人聲望與專業知識之區位。而簡妙如、鄭凱同

(2012)對於政府獨立音樂政策的批判除了主要從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是「對於 公民文化權的漠視」與「對於音樂生產場域及文化(創意)勞動特質的無知」, 並且造成補助缺乏正當性、補助資源的寡佔、以及音樂人與市場、政府互動機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的演變進行探討及描繪,張家銘(2005)、徐詩雲(2007)和賴柏志(2011)

針對溫羅汀一帶進行地理與人文的研究,從日治時代的政治菁英群居於此,到國 民政府遷台後的政要與政治、文化的菁英代而入主,由於台大自由校風與文人雅 士及政治改革精英的聚集,這裡漸漸形成一股獨特的人文氣息,有獨立咖啡廳、

獨立書店、二手書店和獨立音樂展演空間等,有一群人也由於住在這裡或常混這 裡,而對這個地方文化進而產生認同感。另外,三篇文章也都提到當地這股特殊 的人文氣息實為此地的重要資產,但是隨著政府為了補財政缺口的將公有的閒置 土地拍賣給財團、房屋仲介和投資客隨著該地仕紳化的論述進來炒熱房價以及商 圈的擴張,使得當地的獨特味道慢慢被排擠,有些店家只好改變營運方針甚至消 失歇業。

(二)理論取向

透過上述相關文獻的討論,我將採用「社會網絡」及「知識型群聚」理論作 為主要分析概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社會網絡

Polanyi 強調經濟行動乃是一個制度化的社會過程;Granovetter 指出這個社 會過程(經濟行動)應被視為人際互動過程,並在研究組織理論時強調,人際互 動產生的「信任」是組織從事交易必要的基礎,也是決定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Granovetter(1985)認為社會網絡結構與行動是互為因果的關係,行動者們會自 組出社會網絡結構,他們的行為既是「自主」的,也「鑲嵌」在互動網絡中,受 到社會脈絡的約制。有別於行動觀點的低度社會化以及結構觀點的過度社會化,

Granovetter 的理論在結構(或集體)與行動者之間搭「橋」,透過分析關係和社 會網絡結構,Granovetter 的理論將宏觀與微觀連結(Granovetter, 1985;羅家德 等,2009)。

Granovetter(1973)「弱連帶的優勢」的提出,不同於先前的研究都只重視 強連帶的研究,Granovetter 認為,弱連帶在資訊傳播方面比強連帶有更好的效 果,因為弱連帶的關係中比較少冗餘關係,因此比較不會像強連帶網絡中有很多 重複的通路。Granovetter 並強調,兩團體中的「橋」一定是弱連帶。弱連帶的 重要性在於當它們成為「橋」,可以創造更多且更短的路徑;相對的,弱連帶的 消失,對於信息傳遞的可能性所造成的損害,比起一般強連帶的消失將會更大。

社區中的橋若越多,且可以溝通的範圍越大,則社區的凝聚力就越大。弱連帶是 個人取得機會以及社區從事整合不可或缺的因素;強連帶則滋長了地方的凝聚力,

但卻又導致了社會整體的破碎化(Granovetter, 1973;羅家德等,2009)。

Ronald Burt(1992)提出的「結構洞」奠基於 Granovetter 的基礎上進一步

Ronald Burt(1992)提出的「結構洞」奠基於 Granovetter 的基礎上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