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際關係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1-4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

本節所探討的內容為人際關係的定義、理論基礎、網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之相 關研究等四個部分。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

「人類社會行為互動的過程中,人與人交往時,因交感互動而存在於其間的關 係,我們稱之為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張春興,1998)。美國社會心理學 家 Schutz (1958)指出,人際關係具有接納(inclusion)、支配(control)及情感(affection) 等三種需求,人們彼此需要的這些需求即是人際關係的內涵。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之 父 Maslow (1943)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則將人類的需求劃分為 五個層次,其中對安全、愛與隸屬的需求將促使人際間彼此相互親近以滿足社會親和 需求,而這反映在人際互動中,希望與他人聯繫的內心欲求及行為表現上。關於人際 關係的定義,專家學者多有闡述,茲將各學者對人際關係的定義整理如表 3。

表 3 人際關係定義之摘要表 人際關係定義之摘要表

研究者 年份 人際關係的定義

Heider 1959 少數人之間的關係,是個人對他人的想法、期望、知覺與反 應。

Theodorso 1970 是一種為了維持社會互動所產生的個人關係型態。

Schutz 1973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成某種目的的交互作用。

楊國樞 1984

人們相互交往中一些較持久的行為模式,在交往的過程裡,

人與人彼此構成對方的刺激,進而影響對方的感受、想法與 行為,而對方的行為又轉成為自己的社會性刺激,是一種連 續而互動的關係。

Brammer 1993 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社會 影響的歷程。

Devito 1994 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師生 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

表 3(續)

研究者 年份 人際關係的定義

專指友伴、同儕、同事的人際互動關係。

黃淑玲 1995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藉著彼此間的知覺、評價、了解及反 應等模式,經過相互間交流活動的歷程,而形成個人在團體 中角色扮演關係優劣、重要與否的狀態。

Argyle 1996 在某一段時間裡,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

張春興 2000 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對兩人或多 人都發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的連結。

Heiman 2000 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奠定在情感的交流,有意願分享彼此的 想法、秘密、坦承、開放的心和親密感的基礎上。

林淑華 2002

為少數人為達某種目的時,在互動中產生的心理連結,是指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 的一種特殊關係,包含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之 間的互動、依存關係。

陳嬿竹 2002

人與人之間互動過程中,影響彼此想法、感受或行為。真實 的人際關係指在真實生活環境中,和個體有具體的互動行為 的人,會有面對面互相溝通與分享,共同參與真實活動,其 中包括同儕、朋友、父母及師長等對象,這些和他們建立起 的關係。

郭啓瑞 2005

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表達出獨特的思想、價值觀,透過與不 同人接觸而產生不同的人際關係,例如:手足關係、同儕關 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等,對生活均會造成影響。

夏麗鳳 2011 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思想、情感,與他人交互作用、互相 影響的歷程,包括個人與家人、同儕、師長間的互動關係。

張佳蓉 2012 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交流、溝通等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 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林芝妘 2013 人們之間溝通互動過程,經由語言或行為舉止,覺察情緒與 感覺,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與態度。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的見解,研究者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之間情感、思想 和行為交流的互動關係。而國小學童階段,則包括與家人、同儕和師長間的關係。

二、人際關係的理論基礎

人際關係有許多理論,包括:人際需求理論、社會交換理論、減少不確定感理論、

吸引理論、公平理論、平衡理論…等,各理論對人際關係的觀點並不相同,與國小學 童較有關的理論有:人際關係人格論、人際需求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公平理論、社 會學習論及平衡理論,在此參考各學者論點(呂欣怡,2006;陳嬿竹,2002;黃玉蘋,

2004;楊錦登,2000),茲列舉相關理論,簡要說明如下:

(一)人際關係人格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美國精神醫療學家 Sullivan (1953)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提出了人際關係人格理 論,以探討個體的人格發展而來。強調人格的形成,乃是人際關係交互作用的結果。

Sullivan 認為個體自出生後,就有想要獲得「人際安全」(interpersonal security)的渴望,

故當人際關係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便會產生焦慮性的緊張狀態。這個焦慮,就是個體 行為的主要動力來源。個體為了避免或減低焦慮,會利用種種的人際策略,使得自己 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尊重或自我價值,這些人際策略,就是人格形成的基礎。

因此,在人生的各個發展階段上,若能擁有健全的人際關係,就有助於人格的發展(楊 錦登,2000)。人格的發展是由不同時期之人際關係中進行,而個人所形成的人格特 質又會影響或助長其人際關係;換言之,當個體與他人產生互動關係時,人格才會顯 現出來(鍾思嘉,1991)。故個人成長中的人際關係適應與否,將影響個人的人格發展 (林淑華,2002)。此理論強調早期發展人際關係中的焦慮喚醒(anxiety-arousing),嬰兒 依賴重要他人來滿足其生理與心理的需求,若缺乏愛及關懷將導致缺乏安全感及焦 慮。Carson, Butcher, and Coleman (1988)認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人因不斷受到他人 評價,而造成壓力,使兒童自我標籤「好的我」(good-me)和「壞的我」(bad-me),而 壞的我會使個體產生焦慮。隨著時間進展個體發展出自我系統(self-system),透過覺 察控制,以保護自己免於焦慮,個體會選擇忽略那些導致焦慮經驗的要素(張惟亮,

2003)。

綜上所述,人際關係人格理論即個體為避免人際安全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焦慮,

於是運用各種人際策略並產生行為,而這些策略便形成了個體的人格。是以,良好的 人際關係將有助於人格的發展,個體之人格特質也將影響其人際關係,兩者在個體成

長階段中產生了交互影響。

(二)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人際需求理論即「人際關係三維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美國社會心理 學家 Schutz 於 1958 年提出人際需求的三維理論,Schutz 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 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需求,即接納需求、支配需求和情感需求。Schutz 主張人際 關係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持,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

這三種基本人際需求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採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 釋和預測他人行為。而此三種基本需求的形成與個體早期的成長經驗密切相關(Schutz, 1960),簡述如下:

1. 接納(inclusion):接納需求是希望能夠存在於團體的一種慾望,是一種覺得自己重 要、有價值、被愛與被關懷的感受。個人希望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 產生接納的需求,想要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根據 Schutz 的看法,個體都有被接納的需求,但這種接納需求的強度則是因人而異,兩端分 別是缺乏社交與過度社交。缺乏社交(undersocial)者生活較為封閉,通常選擇獨處,

內傾、退縮、避免與他人建立關係,與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適度社交(social)者 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決定自己是否參與群體,可以一人獨處,也可以參與活動以 滿足歸屬的需求;過度社交(oversocial)者生活中常需要同伴,無法忍受孤獨,經常 向外與他人進行接觸、吸引他人注意。過度與不及,對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無 所助益,唯有適度的接納需求,才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2. 支配(control):支配需求是希望能夠成功的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望,是個體在 權力、人際間的影響力,以及在權威之間作決定的過程。支配需求與接納需求一 樣具有個別差異,支配需求的高低主導著個體在人際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放棄 者(waiver)支配需求低,較服從權威,常會逃避責任,不想主管任何事;獨裁者 (autocrats)支配需求高,喜歡做每一個決定,且覺得他們必須負責任;唯有民主者 (democrats)支配需求適度的人,才能成功扮演社會角色,能居於領導的地位,也能

夠順從他人的領導(楊錦登,2000)。

3. 情感(affection):情感需求反應著個體表達和接受情感的慾望,並且運用語言和非 語言的方式表達情感,是個體與他人親密關係的建立,尤其強調不同強度的愛、

恨感覺。情感需求是缺乏人際關係到過度人際關係之間的一連續性需求,缺乏人 際關係(underpersonal)者,避免親密,很少對人表達感情,也逃避那些向他表達感 情的人;適度人際關係(personal)者,關係密切與否都能恰當地看待自己,依據情 況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也可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過度人際關係(overpersonal) 者,則渴望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容易相信他人,並也希望被他人當做密友。不過,

唯有情感需求合宜的人,能夠接受他人的情感,也能接受他人的拒絕,並對自身 人際關係感到滿意。

除了上述三種人際間的需求,Schutz 又依需求者的行為表現,分為主動表現 (expressed)者和被動期待(wanted)者兩種,若與上述三種人際需求互相搭配,可以衍 生出 3×2 共六種類型的基本人際關係取向,即「主動對他人釋出情感」、「被動期待他 人情感付出」、「主動走入人群中」、「被動期待團體接納」、「主動指使他人」,以及「被 動期待他人引導」(黃淑玲,1995)。

綜合以上可知,人際需求理論主張人際關係的維繫取決於在關係中是否能獲得需 求並被滿足,需求獲得滿足則關係能繼續維持,需求若未被滿足則關係可能因此結 束,適度滿足接納與支配需求、合宜地表達情感,均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三)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論認為人際關係之中的互動行為,是一種交換關係(楊錦登,2000)。此 理論最早是由哈佛大學心理社會學家 Homans (1950, 1974)針對結構功能主義研究提 出的,其理論衍生自行為主義心理學和基礎經濟學這兩個領域。Homans (1958)認為 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個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 (reward)和逃避懲罰(punishment),以降低付出的代價(cost)和提高回收利益的方式去行 動(吳盛、林東清、林杏子,2006)。此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換行為乃是維持社會

秩序的基礎之一。交換的對象並不一定是能看得見的物品,其他像聲望、喜愛、幫助、

贊同等,也可以作為交換的對象。同樣的,避免痛楚與難堪,機會與利益等也都可當 作交換的對象(蔡文輝,1989)。基本上,社會交換理論是從個人研究開始著手,進而 推論到團體、社會、以及文化等的穩定及其變遷。社會交換理論學者相信如果能了解 團體內的個人,則自然能了解整個社會。社會交換理論綜合了實驗動物心理學、行為 心理學與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視為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

Thibaut and Kelley (1959)提出「成本與酬賞」(cost-reward)理論,交換的觀點在於 分析雙方付出代價與獲得報酬的情形,期待低代價、高報酬的互動,人們會被最能夠 提供報酬的人所吸引(李佩怡,1999)。以交換結果矩陣(exchange outcome matrix)來分 析雙方參與者的交換關係,將概念化的人際互動予以量化,雙方參與者的交換關係是 以雙方的互動或互相影響為基礎(吳盛等,2006)。強調的觀念是成本與利潤,人們會 知覺到自己在關係中所得到的正面酬賞和負面成本,認為何種關係配得上他,以及是 否能跟其他對象得到較佳的關係,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們對目前關係的感受。「成本」

是為維持關係下所付出的時間、金錢與精力等;「酬賞」則包括物質性的獎勵以及能 夠滿足心理需求的語言或非語言活動。在人們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會因酬賞與成本相 抵而產生正值或負值的結果(黃淑玲,1995)。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當個人是否願意繼續與對方保持互動,除了上述正負的結果 會影響個體是否願意和人互動之外,還要視「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與「替代 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而定。「比較水準」指的是個體從關係中 所期望得到的最低結果,比較基準會因人而有所不同。比較基準較高的人,總期望在 關係中得到較多的酬賞而付出較少的成本,比較難以滿足;但是若同樣的條件發生在 一個比較基準較低的人身上,卻可能會感到滿足。「替代比較水準」代表著個體從其 他互動關係中所期望得到的最低結果。因此,個體是否會維持目前的人際關係,除了 視目前關係的成本與酬賞相抵後的結果是否高於其他比較水準外,還需要考慮到有沒 有其他高於當前關係的選擇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個體則可能會持續安於此一人

際關係當中(李美枝,1991)。

哥倫比亞大學的 Blau (1964)和華盛頓大學的 Emerson (1976)則將社會交換理論系 統地運用在實際研究上。Blau (1964)強調更趨於經濟和功利的角度,試圖結合社會行 為主義與社會事實主義成為另一理論。他針對 Homans 只能解釋小團體的社會互動之 缺失加以改進並修正,以擴大應用領域,其研究範圍包括解釋交換過程中所產生之社 會秩序、社會衝突、權力關係等類型之社會結構(施文玲,2006)。Blau 的功利觀點鼓 勵人們去期待如他們預期的酬賞,而此酬賞將攸關於他們下一個的社會互動(Cook &

Rice, 2003)。Emerson (1976)則強調權力在社會交換中所擔任的角色,認為交換雙方 會以彼此間的相互依賴來決定他的相對權力(吳盛等,2006)。

Morris (1994)認為人際互動中所獲得的酬賞與付出的代價,可以解釋人際關係的 型態。報酬是指在人際關係中所獲得任何正面有價值的結果,可能來自於他人的讚 許、尊重等社會性的酬賞;代價是指個人在人際關係中所得到任何負面結果,包括時 間、精力、衝突、焦慮和自我貶抑等(羅惠筠、陳秀珍,1994)。由此觀之,社會交換 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酬賞,包括滿足對方需求的各種活動,代價則是維持關係所需 付出的心力、時間等,而酬賞與代價相互抵銷之後的結果,則為關係是否能持續的關 鍵(陳嬿竹,2002)。此理論雖然容易為人們所理解與應用,但其取向過於現實,缺乏 對人情感的深入探討,不過卻清楚解釋了人際吸引的因素(張惟亮,2003)。此外,社 會交換論主張投資報酬決定人際關係,過於將人類的人際行為視為一種理性的模式,

無法完全地解釋複雜的人際互動行為(Verderber & Verderber, 1995)。

綜上所述,社會交換論以經濟學的投資報酬率來看待人際關係之歷程,付出的是 成本,獲得的是報酬,報酬減去成本就是交往的利潤,包括物質與非物質上,個體期 望低成本、高報酬的人際互動關係,而人際關係的維繫取決於酬賞與成本相抵所產生 正負值的結果,若結果為正值則關係繼續維持,若結果為負值則關係結束。

(四)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是社會交換論的分支,由美國心理學家 Adams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