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Copied!
1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小學童 Facebook 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學 業成就之研究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cebook Usag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系 所 別: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10203005 陳美君 指導教授:陳 棟 樑 博 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科 技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班

(102) 碩 士 論 文 國 小 學 童

F ac ebook

使 用 行 為 與 人 際 關 係

、 學 業 成 就 之 研 究

陳 美 君

(3)
(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國小學童 Facebook 使用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學 童在臉書使用行為、人際關係及學業成就間之差異和影響。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來 蒐集所需的資料,以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抽取四所大型學校之學童施 測,合計有效樣本 446 份,有效回收率 92.9%,問卷所得資料以 SPSS 統計軟體進行 信度分析、敘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 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有七成的國小學童使用臉書。第一次使用臉書是因為朋友都在用,使用地點大多在 家裡,使用動機為和朋友保持聯繫,經常使用的功能是訊息聊天室,臉書好友數不 到100人,過半數使用者有使用可登入臉書的智慧型手機。

2.女生經常使用社交類型功能,男生則是娛樂類型功能。六年級在打發時間、紓解壓 力動機顯著高於五年級,五年級則是在學習有用資訊動機高於六年級。

3.都市化程度低的學校、家長同意使用並加以指導者,使用臉書的比例較高;真實朋 友數多者使用臉書的比例高、臉書好友數多、臉書人際互動也顯著較好。

4.國小學童之真實人際關係優於臉書人際互動。臉書人際互動中,「親密性揭露」得 分較「訊息性揭露」低;真實人際關係中,與同儕關係最好,與家人關係次之,與 師長關係較差。

5.女生真實人際關係和與師長關係均顯著優於男生;家長對學童使用臉書的態度同意 使用並加以指導者真實人際關係顯著優於放任使用且不加過問者;使用動機為與朋 友保持聯繫,以及經常使用上傳照片、留言、打卡功能的學童與同儕關係皆顯著較 好;但經常使用留言和打卡功能的學童學業成就顯著較差。

6.性別在學業成就上沒有差異;每週使用臉書16次以上之國小學童其學業成就顯著較 差;家長的管教態度民主開明之國小學童學業成就顯著優於專制或放任者。

7.臉書人際互動對真實人際關係、真實人際關係對學業成就有顯著正向影響關係。

關鍵詞:Facebook、人際關係、學業成就

(5)

ABSTRACT

Facebook is the most popular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worldwide, and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using i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cebook usage and real relationships, Facebook relationships,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in New Taipei. It was analyzed with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a survey of 446 students showed that (a) 70.6 percent of students used Facebook, (b) girls often used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type, and boys often used the functions of entertaining type; sixth grad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ifth graders in the motive of passing the time or relieving stress, and fifth grad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ixth graders in the motive of learning useful information, (c) there w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using Facebook for the students whose school with lower degree of urbanization or parents agreed to use and taught; the students with more real friend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Facebook relationships, (d) intimate disclosure scored lower in Facebook relationships, and real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were somewhat less, (e) girl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oys in real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agreed to use and taugh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dulged child in using in real relationships, (f)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Facebook relationship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students who used above 16 times weekly were significantly poor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disciplining attitudes democratic and dnlightene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g) Facebook relationship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real relationships; real relationship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Keywords: Faceboo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cademic Performance

(6)

誌謝辭

時光荏苒,轉眼間吾等即將畢業,心中千頭萬緒,離情依依。本論文得以付梓,

得要感謝許多貴人的協助。首先,我要感謝的人便是我的恩師──陳棟樑博士,在這 段就讀研究所的期間,有幸遇到棟樑老師,從老師認真而嚴謹的治學態度中,我看到 一份對學生的教學熱忱和對論文品質水準有所要求的堅持,而老師專業且豐富的學識 素養以及謙虛謹慎的待人處事態度,亦是學生學習的典範。每當遇到瓶頸時,老師總 能一語道出學生撰寫論文時的盲點;每回在與老師討論過後,總能更加清楚明瞭該怎 麼讓自己的論文更加地精進。老師,感謝您的用心指導,能當您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此外,還要感謝這次的口試委員林秋堂博士和陳俐文博士,仔細的檢視本論文,

並斧正缺失之處,讓本論文更臻完善。感謝兩位提供量表的作者陳嬿竹老師和夏麗鳳 老師,讓我的問卷得以順利編製完成;謝謝姐姐美言、好友慧文與瑞君的鼎力相助,

協助我發放問卷;感謝幫忙施測的各班老師與填寫問卷的小朋友們。謝謝這兩年來研 究所的同學們彼此扶持及加油打氣,雅雲、瑞莘、慧姿、淑真、怡君、明惠、芷芸、

阿楷、姿慧、世琦、柏銓、寶珍、巧燕、蕙蕙,以及有緣在同一家族的世宏、怡華、

寶慧、鈺婷、素伶、永莉、韻芳、旻晏、淑吟、雯娜、盈如、聖恩、莘紘,讓這條研 究之路更加順利且歡愉,同窗情誼令人難以忘懷,並感謝得祥學長、芸昀學姊、姿宜 學妹、喬婷學妹適時的給予協助,在此一併致謝。更要感謝曾經用心教導過我們的師 長賀力行教授、謝玲芬教授、林錦煌教授、李友錚教授、葉鳴朗教授,師恩難忘。

最後,要感謝一直以來鼓勵我讀書的媽媽和老公,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與關懷照 顧,並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當我強大的後盾,讓我得以兼顧工作、家庭及課業,無 後顧之憂,專心投入研究,今日才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陳美君 2014.6.8 謹誌

(7)

目錄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誌謝辭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臉書(Facebook) ... 7

第二節 人際關係 ... 19

第三節 學業成就 ...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44

第二節 操作性定義 ... 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1

第一節 信度分析 ... 51

第二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 ... 52

第三節 背景變項對研究變項之差異性分析 ... 60

(8)

第四節 臉書使用行為對研究變項之差異性分析 ... 82

第五節 關聯性分析 ... 93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4

第一節 結論 ... 104

第二節 建議 ... 10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11

參考文獻 ... 112

附錄 A ... 127

附錄 B ... 128

附錄 C ... 129

(9)

表目錄

表 1 2013 年台灣百大網站前 10 名 ... 2

表 2 臉書的主要功能 ... 9

表 3 人際關係定義之摘要表 ... 19

表 4 學業成就定義之摘要表 ... 37

表 5 臉書人際互動量表信度分析表 ... 51

表 6 真實人際關係量表信度分析表 ... 52

表 7 背景變項資料分析表 ... 53

表 8 是否使用 Facebook 分析表 ... 54

表 9 臉書使用行為現況分析表 ... 54

表 10 臉書人際互動各層面分析表 ... 57

表 11 臉書人際互動各題項分析表 ... 58

表 12 真實人際關係各層面分析表 ... 59

表 13 真實人際關係各題項分析表 ... 59

表 14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是否使用臉書之差異分析表 ... 61

表 15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使用年資之差異分析表 ... 62

表 16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每週使用時數之差異分析表 ... 62

表 17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使用頻率之差異分析表 ... 63

表 18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表 ... 64

表 19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經常使用的功能之差異分析表 ... 66

表 20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臉書好友數之差異分析表 ... 67

表 21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是否使用臉書之差異分析表 ... 68

表 22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使用年資之差異分析表 ... 68

表 23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每週使用時數之差異分析表 ... 69

表 24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使用頻率之差異分析表 ... 71

(10)

表 25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表 ... 71

表 26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經常使用的功能之差異分析表 ... 73

表 27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臉書好友數之差異分析表 ... 74

表 28 不同學校之國小學童是否使用臉書之差異分析表 ... 75

表 29 真實朋友數與是否使用臉書之差異分析表 ... 75

表 30 真實朋友數與臉書好友數之差異分析表 ... 76

表 31 家長對學童使用臉書的態度與是否使用臉書之差異分析表 ... 77

表 32 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與臉書人際互動、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78

表 33 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與臉書人際互動、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79

表 34 真實朋友數與臉書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 ... 79

表 35 家長對學童使用臉書的態度與真實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0

表 36 家長對學童使用臉書的態度對真實人際關係中「與家人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1

表 37 家長的管教態度與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82

表 38 使用年資與臉書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 ... 83

表 39 每週使用時數與臉書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 ... 83

表 40 使用頻率與臉書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 ... 84

表 41 臉書好友數與臉書人際互動之差異分析表 ... 85

表 42 是否使用臉書與真實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6

表 43 每週使用時數與真實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6

表 44 使用頻率與真實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7

表 45 使用動機與真實人際關係中「與同儕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8

表 46 經常使用的功能與真實人際關係中「與同儕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9

表 47 臉書好友數與真實人際關係之差異分析表 ... 89

表 48 是否使用臉書與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90

(11)

表 49 使用年資與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91

表 50 每週使用時數與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91

表 51 使用頻率與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92

表 52 經常使用的功能與學業成就之差異分析表 ... 93

表 53 臉書人際互動與真實人際關係之相關分析表 ... 94

表 54 臉書人際互動對真實人際關係之迴歸分析表 ... 94

表 55 真實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分析表 ... 95

表 56 真實人際關係對學業成就之迴歸分析表 ... 95

表 57 研究假設與驗證表 ... 96

(12)

圖目錄

圖 1 台灣 2012 年社群網站帳號註冊比例 ... 2

圖 2 美國人 2012 年最常用的 APP ... 3

圖 3 研究流程圖 ... 6

圖 4 研究架構圖 ... 44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Facebook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學業成就之關係。首章 共分為三節:第一節陳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闡明研究目的;第三節則介紹研究 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研究背景

隨著 3C 行動裝置的日漸盛行和網路服務的普及,人們使用網路的比例很高,接 觸網路的年齡也不斷地向下發展,學童接觸網路的機會越來越頻繁,使用網路儼然已 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拘束,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隨時隨地可以上 網,依賴網路的情形十分嚴重。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報告指出,全 國地區上網人口比例達七成五,家戶上網比例有超過八成的家庭可上網,且民眾對多 數網路服務已有一定的依賴程度,有 1/4 的使用民眾已經感受到因網路社群服務影響 而減少其日常生活之人際互動。

2012 年是網路社群發展最快速的一年,幾乎所有的網友都在使用社群網站。創 市際(2012)調查發現,在社群網站、部落格與即時通等多元網路平台之中,以社群網 站使用率最高,比例超過九成。Facebook 在台灣 2012 年社群網站帳號註冊所佔比例 高達 99.3%(如圖 1)。此外,約有 1/3 的網友,會以智慧型手機來進行網路社交。根據 comScore 的數據,台灣目前最大之社群網站為 Facebook,且即便同時擁有多個社群 網站的帳號,九成六的網友最常使用的仍是臉書。網友在選擇使用社群網站的品牌 時,「朋友都在用」和「習慣使用」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創市際,2012)。

(14)

社群網站帳號註冊比例

0.5 2.3

38.7

99.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其他

Pinterest Google+

Facebook

圖 1 台灣 2012 年社群網站帳號註冊比例

臉書的用戶數調查,截至 2013 年 2 月 5 日止,全球共有 9 億 7142 萬 7340 人。

其中,台灣用戶數已高達 1323 萬 1640 人,佔台灣人口的 57.79%,臉書用戶數排名 全球第 19 名(Checkfacebook, 2013),用戶數量是社交媒體的最大優勢,這也就是 Facebook 能夠獲得廣大用戶青睞的原因。根據《數位時代》雜誌統計之「台灣網站 100 強」,Facebook 再次拿下 2013 年榜首(如表 1)。Facebook 自 2011 年起已連續三次 拿下排名首位,顯見社群服務已成為網路使用者的生活重心(數位時代,2013)。

表 1 2013 年台灣百大網站前 10 名 2013 年台灣百大網站前 10 名

排名 去年排名 網站名稱 類別 總分

1 1 Facebook 社群 498.83

2 3 雅虎奇摩 入口網站 497.8

3 2 YouTube 線上娛樂 496.4

4 11 Google 台灣 搜尋引擎 490.98

5 4 無名小站 社群 488.03

6 7 伊莉討論區 社群 487.73

7 5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社群 485.55

單位(%)

Base:有使用社群網站的受訪者 N=3116 資料來源: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 Jul 2012 其他

社群網站帳號註冊比例

(15)

表 1(續)

排名 去年排名 網站名稱 類別 總分

8 13 WindowsLive 社群 484.83

9 6 露天拍賣 電子商務 484.35

10 14 聯合新聞網 新聞 483.5

台灣人在網路上每 3 分鐘即有 1 分鐘是花在社群網站上(創市際,2011)。美國社 交媒體新聞網站 mashable.com 指出,從 2006 年開始,人們平均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社 群網站上,而在不同的社群網站中,Facebook 使用比例最高。由美國人每月從事各 活動的時間調查顯示,上社群網站的時間近年來呈倍數上升,其餘活動如打電話、收 發 e-mail、和朋友社交、關心家人及看電視的時間都下降了(許凱玲,2012)。數據調 查機構 comScore 報告指出,美國人 2012 年最常用的手機 APP 就是臉書(如圖 2)。此 外,手機使用 APP 的時間比例排名,同樣是 Facebook 最高(符芳碩,2013)。

圖 2 美國人 2012 年最常用的 APP

二、研究動機

國小學童使用網路和透過社群網站與家人和同儕朋友互動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休 閒生活與人際溝通型態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與轉變,學童在網路或社群上從事聊天留 言、線上遊戲、資訊分享和教育學習等活動,在社群網路上的互動比甚至真實生活中

(16)

更充實多元。因此,對正處於發展階段的國小學童來說,在實體與虛擬空間的轉換中,

對其身心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是值得我們去重視與探討的議題。

嚴郁玟(2012)研究指出,國小高年級有多數學童在使用臉書,臉書對於使用者的 年齡有所限制,但匿名、虛報年齡者皆可輕易登錄使用。姚嘉如(2012)研究指出,國 小學童臉書帳號多為自己申請,且父母也多半同意其使用臉書。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 金會(2012)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學童平日會上網,七成以上的學童週休二日都會上 網,依賴網路程度相當嚴重。其中,經營臉書已經逐漸成為學童上網最喜歡做的事,

學童一週使用臉書的時間約為 10.2 小時,對照一週上網 12.5 小時,可知學童上網時 逾八成的時間都是花在臉書上,近半數的學童每天跟父母聊天時間還不到半小時。部 分學童上臉書的時間太長且過度依賴網路來發展人際關係,認為沒有透過臉書瀏覽朋 友的訊息無法了解自己的朋友,甚或認為自己在網路世界的人際關係比真實人際關係 還要好。

我國國小學童自三年級起開始學習電腦相關課程,隨著行動上網等網路設備的普 及和社群網站臉書的盛行,瞭解學童 Facebook 的使用情形並指導其正確使用臉書的 觀念和習慣,成為教師和家長們在教育學童時不得不關注的重點。臉書於 2004 年成 立後迅速發展,迄今全球使用者每月超過十億,其熱潮亦延燒至國小學童。然而,截 至目前為止,臉書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多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鮮少以國小學童為 主(謝龍卿,2012;Hew, 2011)。因此,研究者想瞭解國小學童使用臉書的現況為何?

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童,使用臉書的情形有何不同?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e 世代的孩子花在上網與使用手機的時間,比跟父母說話與跟老師溝通的時間還 多,因而造成了親子疏離和人際關係冷漠等問題(洪蘭,2013)。在現實生活中,僅有 不到一半的人願意主動和不認識的人交談;但高達七成以上的人願意在網路上主動跟 不認識的人對話(趙宏達,2000)。Facebook 的網絡特性能聚合使用者之親友,有利於 維繫人際關係,而其所設置之溝通工具與社會性軟體,則有利於使用者與朋友間的人 際資訊交流。此外,好友推薦的功能可以連結到不同關係的網絡成員,進而產生不同

(17)

強度的人際關係連結(張純富,2010)。如此一來,似乎意味者臉書的使用者,其虛擬 人際關係可藉由網站好友的推介而日漸深廣,但對於真實社會的人際關係與互動,究 竟會造成甚麼影響,有益或有害?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而國小高年級學童即將進 入青春期階段,此階段之學童易受外界人事物所影響,且十分重視同儕和師長的看法 與互動。因此,本研究欲探討不同臉書使用行為的國小學童,其人際關係有何差異?

學童在臉書上的虛擬人際關係是否影響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此為本研究動機之 二。

使用臉書對學生的學業成就是否會有不良影響?國外已有多項研究指出,臉書使 用時間與學業成就呈現負相關,花費越多時間使用臉書,其學期平均成績(GPA)越低,

且讀書時間較短(Junco, 2012; Kirschner & Karpinski, 2010)。Kirschner and Karpinski (2010)針對大學生研究發現,臉書使用者的學業成績加權平均值(GPA)較非使用者 低,且讀書時間較短,但參加較多的課外活動。Rouis and Salehi-Sangari (2011)研究指 出,大學生廣泛使用臉書會導致學生的學業成就下降。Junco (2012)研究發現,大學 生花在臉書上的時間與學業平均成績呈現強烈且顯著負相關,而花時間在準備上課只 出現微弱的相關。因此,本研究欲延續Junco (2012)的研究,以實證資料證明臉書使 用對學生學業成就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本研究擬探討不同臉書使用行為的國小學童,

其學業成就之差異為何?對學業成就存有哪些正向或負向的關係?此為本研究動機 之三。

綜上所述,本研究擬以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調查對象,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 使用臉書的現況,探討臉書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學業成就間之差異和影響關係,並 將研究結果與建議提供給教育相關單位、教師和家長做為參考,以期國小學童在使用 臉書的同時,也能對其人際互動與學業學習上有更正面的效益。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將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列述如下:

1. 瞭解目前國小學童臉書使用行為之情形。

(18)

2.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臉書使用行為、臉書人際互動、真實人際關係、

學業成就之間的差異。

3. 探討不同臉書使用行為的國小學童在臉書人際互動、真實人際關係、學業成就之 間的差異。

4. 分析國小學童臉書人際互動對真實人際關係、真實人際關係對學業成就之影響。

5.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教育工作者與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始於動機的產生,研究者為釐清腦海中粗淺模糊的想法,即藉由文獻探討 來歸納前人的理論與研究成果,使研究主題與研究目的更加明確。進一步則擬訂出研 究架構及研究假設,接著編製適用於研究情境的問卷,而後進行正式問卷的抽樣調 查。問卷回收後先整理建檔,再運用 SPSS 統計軟體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以考驗研 究假設是否成立,最後則是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茲將本研究流程以圖 3 表示。

圖 3 研究流程圖

產生研究動機

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主題

訂立研究目的

擬訂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設計與抽樣調查

資料分析與結果統整

提出結論與建議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研究目的,本章共分為三節進行相關文獻探究,第一節為臉書(Facebook);

第二節為人際關係;第三節為學業成就。以下就各節詳細說明。

第一節 臉書(Facebook)

本節將揭示臉書的起源與發展、臉書的主要功能及臉書憂鬱症和臉書成癮,並針 對臉書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臉書的起源與發展

臉書(Facebook)是美國哈佛大學生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所創辦的虛擬社 群網路服務網站,也是全世界最具人氣的部落格(Blog)網站第一名。臉書(Facebook) 名稱源自於美國傳統的紙質「The Photo Address Book」,因為「照片地址花名冊」太 長了,所以學生們都一直都稱之為「The Facebook」,其實就是「照片通訊錄」(新浪 網,2009),通常美國的大學和預科學校把這種印有學校社群所有成員的冊子發放給 新入學或入職的學生和教職員,協助大家認識學校裡的其他成員。Facebook 於美國 時間 2004 年 2 月 4 日 15 時開始連線。最初,Facebook 的註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 生,隨後兩個月內,註冊擴展至波士頓地區的其他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史丹 福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學校也被邀請 加入。從 2006 年 9 月 11 日起才開放一般大眾使用,只要輸入電子郵件信箱即可申請 帳號,當年年底,用戶即達 1 億 2 千萬。由 2006 年 9 月至 2007 年 9 月間,該網站在 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 60 名上升至第 7 名。同時 Facebook 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 享站點,每天上載 850 萬張照片,這甚至超過其他專門照片分享站點,如 Flickr。2010 年 3 月,Facebook 在美國的訪問人數已超越 Google,成為全美存取量最大的網站。

用戶可以建立個人專頁,包括個人照片和興趣等,加入其他用戶作為好友,並交換訊 息,包括自動更新並即時通知好友的專頁,也可以加入各種群組,例如工作場所、學 校、學院或其他活動。它創造出巨大的商機和流行,甚至取代許多相關的平台工具(維

(20)

基百科,2013)。

由於臉書(Facebook)尚無官方中文譯名,正式稱呼多以原文為主(或簡稱 FB)。因 語言的差異,發展出個別的中文譯名,如:香港的面書、台灣的臉書、馬來西亞的面 子書、中國大陸的臉譜、新加坡的面簿等。臉書(Facebook)在 2007 年推出開放平台,

使臉書得到更多的軟體功能,造成更多使用者喜愛,像是遊戲「開心農場」便紅極一 時,同年,更開發軟體讓用戶可以在行動通訊設備上使用臉書。2008 年開始提供中 文版,臉書風潮迅速蔓延亞洲市場(維基百科,2013)。

臉書於 2009 年進入台灣市場,同年 12 月,臉書首度超越台灣本土社群網站「無 名小站」,成為台灣最大的社群網站(郭亭亞、王逸峰、謝秀雄,2011),許多人在這 一刻自然而然地成為臉書的一員。目前 Facebook 規定至少 13 歲才可註冊成為用戶,

因許多兒童在家長的協助下來申請帳號,於 2012 年 6 月傳出該網站正嘗試在遵守聯 邦法律的情況下,建立兒童版 Facebook(加入家長監督功能及在內容上進行篩選),讓 13 歲以下的孩子們也能循正常模式加入該網站。

根據臉書官方統計數據,2009 年用戶數達 3.5 億,2010 年用戶數超過 5 億,2011 年用戶數已近 8 億,截至 2012 年 10 月已擁有超過 10 億活躍用戶,其中 6 億為行動 電話使用者,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它創下多項紀錄,包括擁有 1403 億個好 友關係、按了 1.1 兆次讚、上傳 2190 億張照片、打卡次數 1700 億次等。據美國科技 新聞 TechCrunch 部落格報導,在臉書覆蓋的所有學校中,85%的學生有 Facebook 檔 案;這些加入臉書學生中,60%每天都登入臉書,85%至少每周登入一次,93%至少 每個月一次。據 Facebook 發言人 Chris Hughes 說,用戶平均每天在臉書上花 19 分鐘。

據新澤西州一家專門進行大學市場調查及研究的公司「學生監聽」在 2006 年進行的 調查及研究顯示,Facebook 在「大學生認為最 in 的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蘋果的 iPod,和啤酒並列(維基百科,2013)。

根據 Facebook 統計,截至 2013 年 9 月底止,全球的臉書每月活躍用戶數共約 11.9 億,行動每月活躍用戶數則達 8.74 億,這代表全球 70 億人口當中,每七人就有

(21)

一人使用臉書。台灣每月至少使用一次的臉書活躍用戶數約 1400 萬,將近佔台灣人 口 2337 萬(內政部統計處,2013)的六成,相當於每十人中有六人使用臉書。此外,

台灣在臉書用戶數排名全球第 19 名(Checkfacebook, 2013)。

二、臉書的主要功能

臉書整合許多社群功能,在使用與互動上更加便利,其功能包含個人專頁、塗鴉 牆(The Wall)、活動(Event)、線上聊天(Chat)、圖片與影片分享(Photo & Video)、自動 更新、邀請加入社團及即時通知對方專頁…等,以下彙整臉書之主要功能介紹如表 2。

表 2 臉書的主要功能 臉書的主要功能

名稱 功能

塗鴉牆 (The Wall)

塗鴉牆就是個人檔案上的留言版,與留言版不同的是,塗鴉牆的內 容會被同步到各個朋友首頁的動態消息(News Feed)。因此,可以 在自己的塗鴉牆上發表一些最新狀態,也可以設定為不同步給所有 好友。2007 年 7 月起,用戶可以在牆上貼附件、分享一條網址連 結或一則貼文,在此之前,只允許文字內容。

訊息 (Messages)

可以透過私密訊息發送給目標用戶的訊息匣,就像電子郵件,只有 收信人和發信人可以看到。

狀態(Status) 讓用戶向他們的朋友和 Facebook 社群顯示他們現在在哪裡、做什 麼、甚至是心情與表情符號。在用戶好友列表的「最近更新」區,

會顯示這些狀態,讓好友看到這些狀態,接著回應你的狀態。

聊天室(Chat) 可在頁面的右下角看到線上的好友,只要點選好友名稱就會自動開 啟聊天視窗,讓使用者與好友進行即時互動。

活動(Events) Facebook 活動的功能幫助用戶通知朋友們將發生的活動,並方便 用戶組織線下的社群活動。

相片、影片、

連結分享

使用者在臉書上傳照片時,可以為每張照片加上標示,指出照片裡 有哪些朋友,臉書會自動送訊息給那些人的帳號,也可以分享影片 及網站連結。

戳(Pokes) Facebook 提供一個「戳一下(Poke)」功能,讓用戶可以丟一個「戳 (Poke)」給別人。根據 Facebook 常見問題中相關的解釋:「Poke 是 你和朋友互動的一種方式。」

讚(Like) 用 Like 按鈕讓網友們對別人的貼文表示讚賞、認同或鼓勵。

(22)

表 2(續)

名稱 功能

社團及粉絲專 頁

粉絲專頁是讓公司組織、品牌、產品、機構、名人、藝人或樂團等 公眾人物使用的頁面,主要是讓粉絲們可以在這個頁面上追蹤消 息、查看官方資料,如:7-ELEVEN、統一星巴克咖啡同好會等。

應用程式 (Application)

臉書在 2007 年 5 月 24 日推出開放平台,讓第三方軟體開發者可 以開發與臉書核心功能整合的應用程式。有許多人加入臉書的目的 便是為了玩應用程式所提供的各種小遊戲。

Facebook 網頁 遊戲

網站內有許多與第三方合作廠商所開發的社群小遊戲,比較知名的 有 Zynga.com、King.com、line.naver.jp、nordeus.eu 等。

市場

(Marketplace)

2007 年 5 月,Facebook 推出 Facebook 市場。用戶可以免費發布下 列分類廣告:售賣二手貨、租房、工作等,供求兩方均可發布,所 有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Facebook 標識 語言

Facebook 標識語言(FBML)是 HTML 的子集。Facebook 應用的開發 者可以用這種語言客製他們的應用程式的外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

除了上述之主要功能,其他次要功能也十分受人歡迎,像是:生日日曆(Birthday Calendar)讓你不會錯過老朋友的生日,打卡(Check-in)服務可以隨時隨地分享目前的 所在位置並描述他們當下的想法、感受或是上傳照片等,臉書可說是結合了現今所有 網路社群的功能,提升了人與人之間互動與分享的便利性。

三、臉書憂鬱症和臉書成癮

目前臉書越來越風行,醫生警告,若青少年沉迷於社交網站,可能會出現臉書憂 鬱症(Facebook Depression)。美國兒科學會(AAP)也表示,孩子在社交網站被排擠,比 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被朋友忽略更具傷害性,網路社交困擾可能引發嚴重的心理社會後 果(蔡宜珊,2013)。

臉書的出現,改變了人與人之間溝通、分享訊息與組織活動的方式。根據統計,

台灣使用臉書的人數佔總人口比例是全球最高(邱瀅萍,2014)。謝龍卿(2012)研究則 指出,真實人際關係與臉書人際互動均很好的青少年最容易臉書成癮(Facebook Addiction),可見臉書對台灣的影響力多強。

(23)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臉書憂鬱症」是存在的,密西根大學學者 Kross 和比 利時魯汶大學學者 Verduyn 的共同研究指出,使用臉書的時間越長,對人生就會越不 滿足。其研究發現,實驗者使用臉書越多,所反映的情緒就越負面。此外,使用臉書 會加強人們的嫉妒心、社交壓迫感、孤獨感和沮喪。Kross and Verduyn 下了一個結論:

「使用 Facebook 不但沒有增加幸福感,還會催毀我們的幸福感。」(李浩綸,2013)。

Andreassen, Torsheim, Brunborg, and Pallesen (2012)針對 423 名大學生,進行調查 研究,發現臉書成癮愈嚴重者通常愈傾向晚睡晚起,且臉書成癮程度與神經質 (neuroticism)及外向性(extraversion)呈正相關,與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呈負相關。

此外,女性和年輕人對臉書成癮的風險較高;害羞或有焦慮感的人,較不願意與人面 對面說話,卻較願意在網頁上互動;外向性的人不會以使用臉書來代替社交,而僅作 為表達自己的另一種途徑;嚴謹性特質較高的人,會為了工作和按時完成任務,而較 少使用臉書,他們使用臉書是有目的性的,僅把它當作一種工具。

另外,瑞典的哥德堡大學之前也研究過 1,000 名學生,發現八成五的學生每天登 入臉書,半數學生一打開瀏覽器就會使用臉書,擔心不能「跟上最新發展」,如果不 能定期登入,他們會「感到非常不舒服」。而美國哈佛大學 Diana Tamir 率領研究團隊,

利用核磁共振造影掃描臉書使用者的大腦和中腦,發現他們使用臉書(Facebook)、推 特(Twitter)等來分享近況獲得回饋時,在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和腹側被蓋區 (ventral tegmental area)出現反應,所走的神經路徑與食物、金錢和性行為相同,如果 這兩個區域的神經元長期被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刺激,就會不斷地產生快樂的感覺,

而這就是臉書成癮的原因之一。此外,當看到貼文被按「讚」或看到有人回應時,產 生的回饋效果會更大(劉運,2012;莊蕙嘉,2012)。

四、臉書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以「Facebook」或「臉書」為關鍵字搜尋國內外相關文獻發現,目前國內 外臉書的相關研究多偏向於「使用動機」(姚嘉如,2012;應維新,2012;Joinson, 2008;

Mirani, 2011; Nadkarni & Hofmann, 2012; Raacke & Bonds-Raacke, 2008; Sheldon, 2008;

(24)

Spiliotopoulos & Oakley, 2013)、「學業成就」(謝龍卿,2012;Brubaker, 2013; Golub &

Miloloža, 2010; Hew, 2011; Hsu & Yen, 2012; Junco, 2012; Karpinski & Duberstein, 2009;

Karpinski, Kirschner, Ozer, Mellott, & Ochwo, 2013; Kirschner & Karpinski, 2010;

O’Brien, 2011; Ogedebe & Musa, 2012; Pasek & Hargittai, 2009; Paul, Baker, & Cochran, 2012; Rouis & Salehi-Sangari, 2011; Vanden Boogart, 2006)、「教育學術用途」(Gafni &

Deri, 2012; Grosseck, Bran, & Tiru, 2011; Hsu & Yen, 2012; Munoz & Towner, 2009;

O’Bannon, Beard, & Britt, 2013; Pollara & Zhu, 2011)、「親師生溝通」(林志飛,2013;

Asterhan, Rosenberg, Schwarz, & Solomon, 2013)、「自我揭露」(廖寬儒,2013;Mazer, Murphy, & Simonds, 2007)、「自戀與自尊」(Buffardi & Campbell, 2008; Mehdizadeh, 2010; Ryan & Xenos, 2011)、「自我概念」(李雪芳,2011;萬玗佳,2011)、「人格特質」

(郭亭亞等,2011;劉秀玲,2013;Amichai-Hamburger & Vinitzky, 2010; Kuo & Tang, 2014; Ross, et al., 2009; Ryan, 2011)、「人際關係」(林淳蔭,2010;林琦君,2010;陳 品宏,2009;陳惠文,2013;黃慧華,2013;廖寬儒,2013;顏伯霖,2010;Liu, Yin,

& Huang, 2013; Tsai & Liu, 2013)、「隱私設置」(邢姍姍、閻瑞彥、蔡馨瑩、張家菱,

2013;姚嘉如,2012;Acquisti & Gross, 2006; Dwyer, Hiltz, & Passerini, 2007; Joinson, 2008)、「臉書霸凌」(Kwan & Skoric, 2013)、「幸福感」(郭芳婷,2012;Reinecke & Trepte, 2014 )等方面。

以往研究對象多針對大學生(吳寂絹、邱銘心,2012;凃保民,2010;宣佩涵,

2011;陳品宏,2009;盧一伶,2011;顏伯霖、2010;Acquisti & Gross, 2006; Gafni &

Deri, 2012; Hsu & Yen, 2012; Kuo & Tang, 2014; Mazer, Murphy, & Simonds, 2007;

Mehdizadeh, 2010; Munoz & Towner, 2009; Raacke & Bonds-Raacke, 2008; Sheldon, 2008)、高中職生(林淳蔭,2010;林琦君,2010;張輝正,2012;游淑盈,2013;應 維新,2012;謝龍卿,2012;Tsai & Liu, 2013)及國中生(白潔文,2013;李雪芳,2011;

游志偉,2013;萬玗佳,2011;廖寬儒,2013;Asterhan, Rosenberg, Schwarz, & Solomon, 2013; Liu, Yin, & Huang, 2013)等青少年學生。然而,隨著使用臉書的年齡層向下發

(25)

展,以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也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吳明鴻,2011;姚嘉如,2012;郭 德盛,2012;林志飛,2013;陳惠文,2013;黃慧華,2013;廖寬儒,2013;張小蓓,

2013)。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學者對於臉書的研究,將相關資料彙整為臉書使用行為和臉書 使用者之差異性兩部份來探討:

(一)臉書使用行為

臉書使用行為的相關研究,包括使用年資、使用時數、使用頻率、使用地點、使 用動機、經常使用的功能和臉書好友數等向度,詳述如下:

1. 使用年資:邢姍姍等(2013)調查台灣地區臉書使用者隱私態度對臉書使用行為之影 響,結果顯示,受測者加入臉書的時間兩年以上佔 58.33%。黃蘭鍈、陳憶菁(2012) 研究指出,使用 1~2 年的受測者最多,佔 38.6%,其次為使用 2~3 年的受測者,

佔 35.6%。姚嘉如(2012)研究指出,國小學童登記成為會員以兩年以上者居多。廖 寬儒(2013)調查國小學童臉書使用行為發現,多數使用年資為 1~2 年。張小蓓(2013) 調查發現,國小學童臉書的使用年資一年以上~三年最多。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

臉書用戶使用臉書的年資大多在 2 年左右,可見大部分的使用者接觸臉書已經有 一段時間。

2. 使用時數:根據過去國外研究顯示,大學生平均每日使用臉書為一小時以下(Hew, 2011; Joinson, 2008; Valenzuela, Park, & Kee, 2009)。Joinson (2008)研究結果顯示,

大學生每週使用臉書的時間分別為 1~2 小時(33.3%)和 2~5 小時(32.5%)之間。根據 mySurvey (2012)線上調查 90 位臉書用戶臉書之使用動機發現,臉書用戶平均每天 使用時數一小時以下最多(34.44%),其次是 1~2 小時(30%)。黃蘭鍈、陳憶菁(2012) 的研究也顯示,大多數臉書用戶每天使用 1~2 小時(30.8%),其次為每日使用不滿 1 時(21.1%)。邢姍姍等(2013)調查顯示,隨著社群網站上的功能不斷增加,使用者 在臉書上所停留的時間,一天約花 1~3 小時(44.72%)。溫文君(2010)調查發現,高 職生每日上網時間約為 3.75 小時。姚嘉如(2012)指出,國小學童每天使用臉書未

(26)

滿 1 小時。張小蓓(2013)調查發現,國小學童每週使用臉書時間以不到一小時最 多。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得知,大多數臉書用戶每天使用 1~2 個小時,而國小學 童每週使用臉書未滿 1 小時。

3. 使用頻率:Joinson (2008)調查顯示,大多數的使用者每天使用臉書(38.8%),或每 天多於一次(27.5%)。幾乎有四分之一的使用者每週使用臉書好幾次(22.5%),每週 一次者佔 6.7%,每週不到一次者佔 4.2%。此外,在「照片」、「狀態更新」因素的 得分愈高,使用臉書的頻率愈高。邢姍姍等(2013)調查顯示,每天使用者佔 66.39%,

顯示臉書之網站黏度相當驚人。溫文君(2010)調查高職生臉書使用行為發現,五成 的使用者每天使用。張輝正(2012)研究表示,隨著行動裝置逐漸盛行,將近一半的 高職學生每天都會使用一次臉書。李雪芳(2011)研究則顯示,國中生在使用頻率 上,以每週不到一次者最多,其次是每天使用者。姚嘉如(2012)指出,國小學童平 均每週登入次數為 3~4 次。廖寬儒(2013)調查發現,國小學童使用臉書大多每週 2~3 天。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得知,臉書使用頻率方面,高中職以上的使用者大多 每天使用,而國中小使用者則平均每週約登入 3 次。

4. 使用地點:黃玉蘋(2004)研究發現,國中學生的網路使用地點以在家中為主。在臉 書使用地點方面,張輝正(2012)調查發現,高職生主要使用臉書的地點在學校。盧 浩傑與荊溪昱(2007)調查發現,國小學童上網地點以家中(76.6%)為主,其次依序 是網咖(10.6%)與學校電腦教室(6.4%),朋友或同學家(4.3%),而選答其他者多為填 寫親戚家(2.1%)。

5. 使用動機: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部分使用臉書的動機是為了「維繫關係」(汪志堅、 陳 翔、江義平、 江維彬,2013;邢姍姍等,2013;陳怡靜,2013;黃蘭鍈、陳憶菁,

2012;劉姵希,2011;Hew, 2011; Joinson, 2008)、「遊戲娛樂」(汪志堅等,2013;

黃蘭鍈、陳憶菁,2012;劉姵希,2011;謝琬婷,2010;Joinson, 2008)、「消磨時 間」(汪志堅等,2013;陳怡靜,2013;黃蘭鍈、陳憶菁,2012;Hew, 2011)、「抒 發情緒」(汪志堅等,2013;黃蘭鍈、陳憶菁,2012;劉姵希,2011)和「獲得資訊」

(27)

(汪志堅等,2013;陳怡靜,2013;黃蘭鍈、陳憶菁,2012),少數使用者是為了「拓 展社交」(汪志堅等,2013;Joinson, 2008;Hew, 2011)和「尋求人氣」(汪志堅等,

2013;Hew, 2011)。另有相關研究指出,大學生使用臉書的主要動機是「與朋友維 持關係」(吳寂絹、邱銘心,2012;盧一伶,2011)和「尋求娛樂」(盧一伶,2011);

高職生主要的使用動機為「查看朋友近況」(張輝正,2012)和「課餘打發時間」(溫 文君,2010);國中生使用臉書的動機最多為娛樂動機(李雪芳,2011);國小學童 臉書使用動機主要為「玩遊戲」等之娛樂動機(吳明鴻,2011;姚嘉如,2012;張 小蓓,2013;廖寬儒,2013)及「和同學聊天」等之社交動機(張小蓓,2013;廖寬 儒,2013),此外還有資訊動機及認同動機(姚嘉如,2012)。嚴郁玟(2012)則將國小 學童臉書使用動機分為:(1)擴展人際關係(2)抒發情感(3)增進知能(4)休閒娛樂四個 面向。綜上所述,在國內研究方面,臉書的使用動機主要可分為社交動機、娛樂 動機及資訊動機三種,而國小學童使用臉書的動機則主要為玩遊戲等「娛樂動機」

以及和同學聊天等「社交動機」,然而,卻很少用於學習或教學的目的上。學生指 出,使用臉書後他們更忙於下線後的聯繫與交往,這些對象包括真實朋友、同學、

鄰居甚至是陌生人,臉書無疑地增加了真實人際互動的頻率與機會(謝龍卿,2012;

Pempek, Yermolayeva, & Calvert, 2009)。

6. 經常使用的功能:邢姍姍等(2013)調查顯示,塗鴉牆(佔 96.11%)為使用者最常用來 與朋友互動之功能,其次是網誌(佔 73.33%)與轉貼連結(佔 58.89%)。國內研究發 現,大學生喜歡玩臉書的線上遊戲,喜歡那種與朋友互動的感覺,在課業之餘能 提供休閒娛樂的功能(吳寂絹、邱銘心,2012);高中生最常使用社群網站的使用網 誌和相簿功能(林淳蔭,2010);高職生最常使用臉書的功能為「玩遊戲」(溫文君,

2010)、塗鴉牆及聊天室(張輝正,2012);國中生最常使用臉書的功能為娛樂功能(李 雪芳,2011);國小學童經常使用的功能為遊戲或應用程式、瀏覽他人的塗鴉牆(姚 嘉如,2012)。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學生經常使用臉書的功能為玩遊戲等娛樂 功能。

(28)

7. 臉書好友數:邢姍姍等(2013)調查台灣地區臉書使用者之臉書使用行為顯示,臉書 帳號裡的朋友數以 101~200 個為主,佔 28.33%。相關研究指出,國小學童臉書好 友數大多不到 100 人(姚嘉如,2012;廖寬儒,2013)。

歸納以上文獻,本研究擬將臉書使用行為之使用年資、每週使用時數、使用頻率、

使用地點、使用動機、經常使用的功能和臉書好友數等,作為國小學童臉書使用行為 問卷調查之內容向度。

(二)臉書使用者之差異性

臉書使用者會因使用者的背景變項不同,而在臉書使用行為上有所差異,以下針 對性別、年齡和年級等三個背景變項,茲分述之。

1. 性別

Joinson (2008)以線上問卷調查臉書使用者之使用動機,其研究結果發現,女性瀏 覽臉書比男性更頻繁。在使用動機部分,女性的社交連接動機與保持聯繫動機顯著高 於男性。根據臉書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的臉書用戶數,在性別比例上,男女 比例大約各半,男性使用者佔51%,女性使用者佔49%(Socialbakers, 2014),男女使用 臉書的比例相當接近。邢姍姍等(2013)探討台灣地區臉書使用者隱私態度對臉書使用 行為之影響,共計360份有效樣本,性別分布則是以女性居多,佔61.11%,男性則佔 38.89%。

國內研究指出,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是否使用臉書、每天使用時數上有顯著差 異;女性使用臉書的比例、停留在臉書的時間顯著高於男性(顏伯霖,2010)。高中女 生比男生更喜愛使用臉書(林淳蔭,2010)。

高職生之性別、年級在使用臉書上的行為是有所差異的,而性別是造成使用行為 差異最多的項目(溫文君,2010)。高職生在不同性別上,臉書的使用年資、地點、次 數、功能與臉書好友數有顯著差異(張輝正,2012)。

國中男生每天上網時間比女生多(李雪芳,2011)。國中生使用年資 6 個月以上~1 年以內的女生顯著多於男生;塗鴉牆和相簿影片功能的使用程度上,男生則顯著高於

(29)

女生(黃宗賢,2013)。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其使用動機有顯著差異(白潔文,2013)。

國小女生在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的程度高於男生(郭德盛,2012)。國小學童在「低 度臉書使用頻率」上,男生高於女生(廖寬儒,2013)。不同性別、電腦使用時間之國 小學童對於社群網路的使用情形有顯著差異(黃正強,2012)。國小學童之性別在臉書 好友數、使用動機、喜愛功能上有顯著差異(張小蓓,2013)。國小六年級女生每天使 用臉書的時數為1小時~未滿2小時,異於其他樣本組別;六年級女生在最常使用的功 能中,除了遊戲或應用程式,也常使用塗鴉牆及聊天室,塗鴉牆是系統依照時間順序 匯流好友所上傳狀態或訊息之頁面,若是要瀏覽或是回應好友的狀態或訊息,需要耗 費不少時間(姚嘉如,2012)

由上述研究結果得知,不同性別在臉書使用行為之是否使用臉書(顏伯霖,

2010)、使用年資(張輝正,2012;黃宗賢,2013)、使用時數(李雪芳,2011;姚嘉如,

2012;顏伯霖,2010)、使用頻率(張輝正,2012;廖寬儒,2013;Joinson, 2008)、使 用地點(張輝正,2012)、使用動機(白潔文,2013;張小蓓,2013;Joinson, 2008)、經 常使用的功能(張輝正,2012;黃宗賢,2013)和臉書好友數(張輝正,2012;張小蓓,

2013)上有顯著的差異。此外,女性臉書的使用比例、使用頻率、使用時間、社交動 機和使用程度大多高於男性,而這可能與女性喜好社交的天性有關。

2. 年齡

台灣地區臉書用戶數,在使用臉書的年齡分布上,以 25-34歲的臉書用戶最多,

佔31.7%,18-24歲的臉書用戶次之,佔22.5%(Socialbakers, 2014)。根據mySurvey (2012) 對臉書使用動機的調查發現,臉書使用年齡分佈以19-26歲最多,佔60%。黃蘭鍈、

陳憶菁(2012)研究發現,臉書用戶的年齡分布,20-29歲佔69%,30歲以上則有21.2%,

19歲以下佔9.7%。林禮維(2011)研究指出,臉書使用者大多以年輕族群為主。邢姍姍 等(2013)調查隱私態度對臉書使用行為之影響發現,年齡層20-24歲最多,佔38.61%。

Joinson (2008)指出,在所有情況下,較年輕的使用者與較高的使用量和更多的好 友數有關,也就是說,年輕的使用者其使用量和好友數較多。另外,年齡和隱私設置

(30)

呈負相關,年輕的使用者更可能增加他們的個人資料的隱私設置。這可能與年輕用戶 擁有較多的好友數有關。此外,在「年齡」和「內容」因素的得分可以預測臉書的使 用時數,年輕的使用者花費更多的時間使用臉書。在使用動機部分,年輕用戶的社交 連接與保持聯繫動機高於年長用戶。

由此可知,不同年齡在臉書使用行為和使用動機上有顯著差異,年輕用戶使用臉 書的比例和使用程度高於年長用戶(Joinson, 2008)。

3. 年級

顏伯霖(2010)研究大學生使用臉書行為發現,年級在每天使用時數上有顯著差 異,大四學生臉書的使用時間比其他年級短,探究其原因,或許是由於課業因素與就 業壓力所致。高職生之臉書使用者多集中在二年級(溫文君,2010)。高職生在不同年 級上,臉書的使用年資、地點、次數、功能與加入的朋友人數有顯著差異(張輝正,

2012)。國中生臉書使用功能中的個人資料,在年級上呈現出差異情形(李雪芳,2011)。

白潔文(2013)調查國中生之臉書使用動機發現,不同年級、父母態度的國中生其使用 動機有顯著差異。國小學童在「高度臉書使用頻率」上,六年級高於五年級(廖寬儒,

2013)。不同年級之國小學童在臉書的使用年資上有顯著差異(黃宗賢,2013),六年級 學童的網路使用年資較四年級長(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之年級在臉書的朋友數、

使用動機上有顯著差異。此外,六年級使用臉書的比例顯著高於五年級(張小蓓,

2013)。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臉書使用行為上有顯著差異,包括是否 使用臉書(張小蓓,2013)、使用年資(張輝正,2012;黃宗賢,2013;楊易蕙,2005)、

使用時數(顏伯霖,2010)、使用頻率(張輝正,2012;廖寬儒,2013)、使用地點(張輝 正,2012)、使用動機(白潔文,2013;張小蓓,2013)、使用功能(李雪芳,2011;張 輝正,2012)與臉書好友數(張輝正,2012;張小蓓,2013)等。

綜觀上述,國小學童會因性別和年級的不同,而在臉書使用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據此,研究者提出本研究假設一:

(31)

「H1: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童,其臉書使用行為有顯著差異。」

第二節 人際關係

本節所探討的內容為人際關係的定義、理論基礎、網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之相 關研究等四個部分。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人際關係的定義

「人類社會行為互動的過程中,人與人交往時,因交感互動而存在於其間的關 係,我們稱之為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張春興,1998)。美國社會心理學 家 Schutz (1958)指出,人際關係具有接納(inclusion)、支配(control)及情感(affection) 等三種需求,人們彼此需要的這些需求即是人際關係的內涵。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之 父 Maslow (1943)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則將人類的需求劃分為 五個層次,其中對安全、愛與隸屬的需求將促使人際間彼此相互親近以滿足社會親和 需求,而這反映在人際互動中,希望與他人聯繫的內心欲求及行為表現上。關於人際 關係的定義,專家學者多有闡述,茲將各學者對人際關係的定義整理如表 3。

表 3 人際關係定義之摘要表 人際關係定義之摘要表

研究者 年份 人際關係的定義

Heider 1959 少數人之間的關係,是個人對他人的想法、期望、知覺與反 應。

Theodorso 1970 是一種為了維持社會互動所產生的個人關係型態。

Schutz 1973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成某種目的的交互作用。

楊國樞 1984

人們相互交往中一些較持久的行為模式,在交往的過程裡,

人與人彼此構成對方的刺激,進而影響對方的感受、想法與 行為,而對方的行為又轉成為自己的社會性刺激,是一種連 續而互動的關係。

Brammer 1993 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社會 影響的歷程。

Devito 1994 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師生 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

(32)

表 3(續)

研究者 年份 人際關係的定義

專指友伴、同儕、同事的人際互動關係。

黃淑玲 1995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藉著彼此間的知覺、評價、了解及反 應等模式,經過相互間交流活動的歷程,而形成個人在團體 中角色扮演關係優劣、重要與否的狀態。

Argyle 1996 在某一段時間裡,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

張春興 2000 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對兩人或多 人都發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的連結。

Heiman 2000 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奠定在情感的交流,有意願分享彼此的 想法、秘密、坦承、開放的心和親密感的基礎上。

林淑華 2002

為少數人為達某種目的時,在互動中產生的心理連結,是指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 的一種特殊關係,包含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之 間的互動、依存關係。

陳嬿竹 2002

人與人之間互動過程中,影響彼此想法、感受或行為。真實 的人際關係指在真實生活環境中,和個體有具體的互動行為 的人,會有面對面互相溝通與分享,共同參與真實活動,其 中包括同儕、朋友、父母及師長等對象,這些和他們建立起 的關係。

郭啓瑞 2005

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表達出獨特的思想、價值觀,透過與不 同人接觸而產生不同的人際關係,例如:手足關係、同儕關 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等,對生活均會造成影響。

夏麗鳳 2011 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思想、情感,與他人交互作用、互相 影響的歷程,包括個人與家人、同儕、師長間的互動關係。

張佳蓉 2012 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交流、溝通等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 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林芝妘 2013 人們之間溝通互動過程,經由語言或行為舉止,覺察情緒與 感覺,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與態度。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的見解,研究者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之間情感、思想 和行為交流的互動關係。而國小學童階段,則包括與家人、同儕和師長間的關係。

二、人際關係的理論基礎

人際關係有許多理論,包括:人際需求理論、社會交換理論、減少不確定感理論、

(33)

吸引理論、公平理論、平衡理論…等,各理論對人際關係的觀點並不相同,與國小學 童較有關的理論有:人際關係人格論、人際需求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公平理論、社 會學習論及平衡理論,在此參考各學者論點(呂欣怡,2006;陳嬿竹,2002;黃玉蘋,

2004;楊錦登,2000),茲列舉相關理論,簡要說明如下:

(一)人際關係人格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美國精神醫療學家 Sullivan (1953)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提出了人際關係人格理 論,以探討個體的人格發展而來。強調人格的形成,乃是人際關係交互作用的結果。

Sullivan 認為個體自出生後,就有想要獲得「人際安全」(interpersonal security)的渴望,

故當人際關係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便會產生焦慮性的緊張狀態。這個焦慮,就是個體 行為的主要動力來源。個體為了避免或減低焦慮,會利用種種的人際策略,使得自己 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尊重或自我價值,這些人際策略,就是人格形成的基礎。

因此,在人生的各個發展階段上,若能擁有健全的人際關係,就有助於人格的發展(楊 錦登,2000)。人格的發展是由不同時期之人際關係中進行,而個人所形成的人格特 質又會影響或助長其人際關係;換言之,當個體與他人產生互動關係時,人格才會顯 現出來(鍾思嘉,1991)。故個人成長中的人際關係適應與否,將影響個人的人格發展 (林淑華,2002)。此理論強調早期發展人際關係中的焦慮喚醒(anxiety-arousing),嬰兒 依賴重要他人來滿足其生理與心理的需求,若缺乏愛及關懷將導致缺乏安全感及焦 慮。Carson, Butcher, and Coleman (1988)認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人因不斷受到他人 評價,而造成壓力,使兒童自我標籤「好的我」(good-me)和「壞的我」(bad-me),而 壞的我會使個體產生焦慮。隨著時間進展個體發展出自我系統(self-system),透過覺 察控制,以保護自己免於焦慮,個體會選擇忽略那些導致焦慮經驗的要素(張惟亮,

2003)。

綜上所述,人際關係人格理論即個體為避免人際安全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焦慮,

於是運用各種人際策略並產生行為,而這些策略便形成了個體的人格。是以,良好的 人際關係將有助於人格的發展,個體之人格特質也將影響其人際關係,兩者在個體成

(34)

長階段中產生了交互影響。

(二)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人際需求理論即「人際關係三維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美國社會心理 學家 Schutz 於 1958 年提出人際需求的三維理論,Schutz 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 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需求,即接納需求、支配需求和情感需求。Schutz 主張人際 關係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持,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

這三種基本人際需求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採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 釋和預測他人行為。而此三種基本需求的形成與個體早期的成長經驗密切相關(Schutz, 1960),簡述如下:

1. 接納(inclusion):接納需求是希望能夠存在於團體的一種慾望,是一種覺得自己重 要、有價值、被愛與被關懷的感受。個人希望能被他人認同接納,在群體情境中 產生接納的需求,想要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係的需要。根據 Schutz 的看法,個體都有被接納的需求,但這種接納需求的強度則是因人而異,兩端分 別是缺乏社交與過度社交。缺乏社交(undersocial)者生活較為封閉,通常選擇獨處,

內傾、退縮、避免與他人建立關係,與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適度社交(social)者 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決定自己是否參與群體,可以一人獨處,也可以參與活動以 滿足歸屬的需求;過度社交(oversocial)者生活中常需要同伴,無法忍受孤獨,經常 向外與他人進行接觸、吸引他人注意。過度與不及,對於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無 所助益,唯有適度的接納需求,才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2. 支配(control):支配需求是希望能夠成功的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望,是個體在 權力、人際間的影響力,以及在權威之間作決定的過程。支配需求與接納需求一 樣具有個別差異,支配需求的高低主導著個體在人際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放棄 者(waiver)支配需求低,較服從權威,常會逃避責任,不想主管任何事;獨裁者 (autocrats)支配需求高,喜歡做每一個決定,且覺得他們必須負責任;唯有民主者 (democrats)支配需求適度的人,才能成功扮演社會角色,能居於領導的地位,也能

(35)

夠順從他人的領導(楊錦登,2000)。

3. 情感(affection):情感需求反應著個體表達和接受情感的慾望,並且運用語言和非 語言的方式表達情感,是個體與他人親密關係的建立,尤其強調不同強度的愛、

恨感覺。情感需求是缺乏人際關係到過度人際關係之間的一連續性需求,缺乏人 際關係(underpersonal)者,避免親密,很少對人表達感情,也逃避那些向他表達感 情的人;適度人際關係(personal)者,關係密切與否都能恰當地看待自己,依據情 況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也可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過度人際關係(overpersonal) 者,則渴望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容易相信他人,並也希望被他人當做密友。不過,

唯有情感需求合宜的人,能夠接受他人的情感,也能接受他人的拒絕,並對自身 人際關係感到滿意。

除了上述三種人際間的需求,Schutz 又依需求者的行為表現,分為主動表現 (expressed)者和被動期待(wanted)者兩種,若與上述三種人際需求互相搭配,可以衍 生出 3×2 共六種類型的基本人際關係取向,即「主動對他人釋出情感」、「被動期待他 人情感付出」、「主動走入人群中」、「被動期待團體接納」、「主動指使他人」,以及「被 動期待他人引導」(黃淑玲,1995)。

綜合以上可知,人際需求理論主張人際關係的維繫取決於在關係中是否能獲得需 求並被滿足,需求獲得滿足則關係能繼續維持,需求若未被滿足則關係可能因此結 束,適度滿足接納與支配需求、合宜地表達情感,均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三)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會交換論認為人際關係之中的互動行為,是一種交換關係(楊錦登,2000)。此 理論最早是由哈佛大學心理社會學家 Homans (1950, 1974)針對結構功能主義研究提 出的,其理論衍生自行為主義心理學和基礎經濟學這兩個領域。Homans (1958)認為 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個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 (reward)和逃避懲罰(punishment),以降低付出的代價(cost)和提高回收利益的方式去行 動(吳盛、林東清、林杏子,2006)。此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換行為乃是維持社會

(36)

秩序的基礎之一。交換的對象並不一定是能看得見的物品,其他像聲望、喜愛、幫助、

贊同等,也可以作為交換的對象。同樣的,避免痛楚與難堪,機會與利益等也都可當 作交換的對象(蔡文輝,1989)。基本上,社會交換理論是從個人研究開始著手,進而 推論到團體、社會、以及文化等的穩定及其變遷。社會交換理論學者相信如果能了解 團體內的個人,則自然能了解整個社會。社會交換理論綜合了實驗動物心理學、行為 心理學與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視為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

Thibaut and Kelley (1959)提出「成本與酬賞」(cost-reward)理論,交換的觀點在於 分析雙方付出代價與獲得報酬的情形,期待低代價、高報酬的互動,人們會被最能夠 提供報酬的人所吸引(李佩怡,1999)。以交換結果矩陣(exchange outcome matrix)來分 析雙方參與者的交換關係,將概念化的人際互動予以量化,雙方參與者的交換關係是 以雙方的互動或互相影響為基礎(吳盛等,2006)。強調的觀念是成本與利潤,人們會 知覺到自己在關係中所得到的正面酬賞和負面成本,認為何種關係配得上他,以及是 否能跟其他對象得到較佳的關係,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人們對目前關係的感受。「成本」

是為維持關係下所付出的時間、金錢與精力等;「酬賞」則包括物質性的獎勵以及能 夠滿足心理需求的語言或非語言活動。在人們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會因酬賞與成本相 抵而產生正值或負值的結果(黃淑玲,1995)。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當個人是否願意繼續與對方保持互動,除了上述正負的結果 會影響個體是否願意和人互動之外,還要視「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與「替代 比較水準」(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而定。「比較水準」指的是個體從關係中 所期望得到的最低結果,比較基準會因人而有所不同。比較基準較高的人,總期望在 關係中得到較多的酬賞而付出較少的成本,比較難以滿足;但是若同樣的條件發生在 一個比較基準較低的人身上,卻可能會感到滿足。「替代比較水準」代表著個體從其 他互動關係中所期望得到的最低結果。因此,個體是否會維持目前的人際關係,除了 視目前關係的成本與酬賞相抵後的結果是否高於其他比較水準外,還需要考慮到有沒 有其他高於當前關係的選擇存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個體則可能會持續安於此一人

(37)

際關係當中(李美枝,1991)。

哥倫比亞大學的 Blau (1964)和華盛頓大學的 Emerson (1976)則將社會交換理論系 統地運用在實際研究上。Blau (1964)強調更趨於經濟和功利的角度,試圖結合社會行 為主義與社會事實主義成為另一理論。他針對 Homans 只能解釋小團體的社會互動之 缺失加以改進並修正,以擴大應用領域,其研究範圍包括解釋交換過程中所產生之社 會秩序、社會衝突、權力關係等類型之社會結構(施文玲,2006)。Blau 的功利觀點鼓 勵人們去期待如他們預期的酬賞,而此酬賞將攸關於他們下一個的社會互動(Cook &

Rice, 2003)。Emerson (1976)則強調權力在社會交換中所擔任的角色,認為交換雙方 會以彼此間的相互依賴來決定他的相對權力(吳盛等,2006)。

Morris (1994)認為人際互動中所獲得的酬賞與付出的代價,可以解釋人際關係的 型態。報酬是指在人際關係中所獲得任何正面有價值的結果,可能來自於他人的讚 許、尊重等社會性的酬賞;代價是指個人在人際關係中所得到任何負面結果,包括時 間、精力、衝突、焦慮和自我貶抑等(羅惠筠、陳秀珍,1994)。由此觀之,社會交換 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酬賞,包括滿足對方需求的各種活動,代價則是維持關係所需 付出的心力、時間等,而酬賞與代價相互抵銷之後的結果,則為關係是否能持續的關 鍵(陳嬿竹,2002)。此理論雖然容易為人們所理解與應用,但其取向過於現實,缺乏 對人情感的深入探討,不過卻清楚解釋了人際吸引的因素(張惟亮,2003)。此外,社 會交換論主張投資報酬決定人際關係,過於將人類的人際行為視為一種理性的模式,

無法完全地解釋複雜的人際互動行為(Verderber & Verderber, 1995)。

綜上所述,社會交換論以經濟學的投資報酬率來看待人際關係之歷程,付出的是 成本,獲得的是報酬,報酬減去成本就是交往的利潤,包括物質與非物質上,個體期 望低成本、高報酬的人際互動關係,而人際關係的維繫取決於酬賞與成本相抵所產生 正負值的結果,若結果為正值則關係繼續維持,若結果為負值則關係結束。

(四)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是社會交換論的分支,由美國心理學家 Adams

(38)

(1965)所提出,主張人們受激勵的動因來自人與人間的相互比較(social comparisons)。

公平理論的學者認為社會交換理論未考慮到人際關係中公平的重要性,人際關係中在 乎的不只是以最少的成本來獲得最多的酬賞,也在意自己付出與獲得的比例是否與別 人相等。當人際互動產生不公平的關係,即有一方認為自己付出太多或是受益太少 時,就不容易產生愉悅的人際互動,這樣的狀態都會讓彼此感到不舒服(余伯泉、李 茂興,2003)。

綜合上述,公平理論強調自己所付出的成本與獲得的酬賞是否與對方相同,當雙 方的付出與獲得同等時,關係即能達到平衡。

(五)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Bandura 於 1968 年所提出的,強調個體對其行為 的自主性和社會因素。他認為個體行為會受到環境中他人的影響,個體不必自己直接 經驗,只須經由觀察及學習他人行為,就可建立新行為或改變舊行為(游恆山,2001)。

Bandura 提出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及模仿(modeling)兩個概念。「觀察學習」

係指個體以旁觀者角度觀察他人行為即可學習,「模仿」係指個體由社會情境中的個 人或團體行為作為觀察學習之歷程(張春興,1994)。

社會學習論認為 P-B-E (person、behavior、environment)關係是個體行為的主要決 定因素。個人(person)因素包括:認知能力、生理特質、人格、信念態度;行為(behavior) 因素包括:動作反應、社會互動與語言;環境(environment)因素包括:物理環境、家 庭與朋友及其他社會影響力等。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就是說明生活環境對個體 影響之重大,家庭環境亦然。良好的家庭環境,提供良好的楷模,使其表現適當的行 為,而影響人格、社會技巧的發展,連帶會影響學習結果(Bandura, 1992)。這種社會 學習的情形,在國小學童的同儕互動中時時可見,同儕中較具有影響力者,往往會成 為兒童模仿的對象。另外,當父母和同儕團體的標準出現差異時,兒童也會選擇依附 同儕團體的標準,或進行同儕模仿,從觀察同儕的行為中不斷的修正自己的作為,最 後得以建立個人的行為標準(林砡琝,20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nderstanding of what students know, understand, and can do with their knowledge as a result of their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e process culminates when assessment results are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The personal data of the students collected will be transferred to and us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for the enforcement of universal basic education, school

From 1912 to the enactment of martial law, the faith of the average person is often seen as just a superstitious culture, and only a few folklore historians and sociologists have

Because Feng used “Yuan-Yuan Tang” so often in the titles of his prose works, most scholars labeled “Yuan-Yuan Tang” as the unified symbol of Feng and the term “Yuan-Yuan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

To explore different e-learning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develop the language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