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

二、 人際關係理論

美國精神醫學家 Sullivan(1953)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之一,他提出人格人際 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人際關係,強調人 格是人與人之間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而人格的發展勢必依附在具有人際關係的社 會情境中(蘇逸珊,2002;林偉傑,2008)。Sullivan 特別強調幼年生活經驗對未來成 人人格具有重要的發展性,特別是母親與孩童之間的關係(林偉傑,2008;張惟亮,

2003)。表 2-2-2 為 Sullivan 的人格發展七階段:

表 2-2-2 Sullivan 人格發展七階段

階段 年齡 顯示特色

嬰兒期 0~1 歲 出生

幼兒期 1~5 歲 獲得早期說話能力 少年期 6~8 歲 開始需要玩伴

階段 年齡 顯示特色

青少年前期 9~12 歲 開始需要同性親密友伴

青少年期 13~17 歲 開始發育、對於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青少年後期 18~20 歲 開始發展長期性關係,關注經濟及事業 成人期 20 歲以上 事業奠定、成人間的友誼、長期穩定的性關係

資料來源:林宗鴻譯,Burger, J. M.(1997)。人格心理學(頁 186)。台北市:揚智。

Sullivan 的人際關係論中把精神病學簡述為人際關係的科學,強調人的社會本質,

認為人格、精神病、診斷和治療等都可以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解釋和處理,具有以下 四個概念(韋子木、張榮皋譯,2000):

(一)、人類本質的社會性:人是生活在層層包圍的人際關係中,沒有人是孤獨的個體,

人從出生後就生活在多元且複雜的人際互動中,從中產生出不同的社會性,正 常的人格發展需要藉由適當的溝通,使個體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焦慮:人天生就有獲得「人際安全」(interpersonal security)的渴求。除此之外,

每當個體的人身安全受到脅迫時,自然而然會產生焦慮的情況,若此焦慮、緊 張的狀態解除,個體則會感受到輕鬆、如釋重負,這就是「人際安全」的經驗。

(三)、操作:是指個體對人際情境的實際操作狀況,感受與體驗自身與他人間的互動 關係,同時在操作過程中讓個體獲得最適當、舒適的狀態。

(四)、發展序列:人格是連續性的發展,一般來說,個體皆需要達到某種階段的成熟 或是能力,方能了解外在環境對於個體的影響,接下來才能發展各種人際關係,

同時不斷自我調整以達到最佳狀態,讓潛力發揮到極致。Sullivan 認為絕大多 數的人格發展及心理因素影響的決定權,在於個體所遇到的環境及人際關係,

而非個體體質或是生理遺傳等因素。

Schutz(1958,1966)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或稱人際需求論,他認為每個人 皆有不同人際關係的需求,而能否滿足人際關係則會影響自我概念建構。Schutz 主張 人際需求的開始、建立及維持,都需要雙方的需求相互配合而產生結果,因時間、個

別差異、需求而發展成不同的人際關係(引自林偉傑,2008;陳騏龍,2001)。三種人 際需求可分為,歸屬需求(inclusion need)、控制需求(control need)及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簡述如下(徐西森等,2002;陳騏龍,2001;曾端真、曾玲珉,1996;葉青雅,

2004):

(一)、 歸屬需求:個體能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與價值感,同時有種被愛、被關懷、被 尊重的感覺。歸屬需求需要藉由參與和他人共同進行的團體活動,從中覺得被 需要、融入團體生活、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有價值、被關懷等等。其行為特徵 有交往、溝通、相屬、參與、出席等等。相反的人際關係則有孤立、退縮、疏 離、排斥、忽視等等。若是有過度需要他人陪伴的感受,則無法接受自身獨處,

容易轉變為「過度社交(over social)」,反之則會造成「缺乏社交(under social)」,

缺乏社交的人個性傾向於內向與退縮,不常與人談論。「適度社交(social)」是 大部分人們所屬的類型,在人際互動中沒有障礙,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團體活動,

也不會感受到孤單或是不適。

(二)、 控制需求:指個人在權力、人際關係、權威間做決定的過程,目的是能成功地 影響、支配周邊的人、事、物,並且能夠享有掌控人際互動的權力、威權及影 響力,且具有作決定的慾望。其行為特徵有喜愛運用權力、控制、支配、領導 別人等,相反的人際關係反應特質為抗拒權威、忽視秩序、受人支配、追隨他 人等等。無控制需求者相較於其他人較會逃避責任,且缺乏控制事情的慾望。

相反的,有強烈控制需求的人則會有衝動及慾望想要掌握進度。因此控制需求 與歸屬需求皆有個別差異,能善加利用控制需求的人,是社會中扮演成功者的 必要條件之一。

(三)、 情感需求:情感需求呈現一個人對於情感接受與表達的慾望展現,展現於個體 與他人間親密關係的建立,尤其愛與恨是最為鮮明的情感表現。其特徵行為反 應為喜愛、親密、同情、友善、熱心等等,反之的行為特徵則有憎恨、厭惡、

冷淡等表現。依照情感需求程度不同,可區分為「缺乏人際關係(under personal)」

者,會逃避親密關係,也鮮少對人表達情感或是接收別人對他表達的情感。另

一種為「過度人際關係(over personal)」者,其心靈層面極度想與人建立親密 關係,希望利用與他人的交往來降低內心的不安、焦慮。最後一種為「適度人 際關係(personal)」者,其對於他人的情感可以進行區辨,能接受他人情意,

也能適時拒絕不當的行為,同時對自身的人際關係感到滿意。

在西方社會學理論中,社會交換論是由社會學者 Homans(1950)所提出,他認 為在人際互動中所表現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的形式,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要 取得報酬(reward)和逃避懲罰(punishment)。人希望能夠付出最少的代價(cost)

來換取最高的收益。最常見的報酬是擁有良好的感受、名譽、經濟效益或是情感需求 的滿足,代價是指接受訊息者不希望接收的損失,像是消耗時間和精力或是感到焦慮 等。同時在互動過程中也強調公平為最高指導原則(equity rule),良好的人際關係亦 在此機制下誕生(引自徐西森等,2002)。

Thibaut 及 Kelley(1986)則發展出代價與報酬的關係理論(cost-reward relation theory),認為人在互動的情境中會因自身付出的代價與獲得的報酬,而決定是否往後 願意與對方保持互動。除了視代價與報酬相抵後的成本外,亦會加入比較水準

(comparison level of alternative)來決定,比較水準是指自身所認為應該獲得的報酬結 果與過去的人際關係相比較,或是與先前個人人際關係經驗作比較。例如將目前的研 究所同學與過去的大學同學作比較,若擁有較豐富的愉快經驗者,則會有較高的比較 水準(徐西森等,2002;曾端真等,1996;薛國致,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