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網路使用態度

二、 網路使用態度相關研究回顧

而 Chou 等學者(2011)發現,台灣大學生對於網路使用態度在「工具」及「玩具」

兩構面傾向較高,表示網路能協助他們處理各種問題,同時他們也能享受在網路愉快 的玩樂時光,但他們對於「電話聯絡」構面較無認同感。男性較女性而言,在「玩具」

及「電話聯絡」構面上擁有較積極的態度,研究生較大學生在「工具」及「交易」構 面上擁有更正面的態度。

二、 網路使用態度相關研究回顧

本研究回顧網路使用情況與使用態度的文獻,發現可將研究的結果分成四大類進 行討論,分別為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等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整理如下:

(一)、人格特質與網路使用態度

Landers 和 Lounsbury (2004)研究中提到大學生五大人格特質中的親和性、嚴 謹性、外向性與網路使用情形(在通訊溝通、休閒活動及學術研究方面)呈現顯著負 相關,意即較低親和性、低嚴謹性格與較不外向的網路使用者較喜愛將時間花費在通 訊溝通、休閒活動及學術研究上。因而本研究者推論人格特質屬於親和性、外向性與 嚴謹性者,可能在網路使用態度的工具、電話聯繫、個人領域、知識寶庫等面向有較 高的傾向。

Bosnjak、Galesic 與 Tuten(2007)在消費者網購意圖研究中提出開放性、外向性、

神經性與親和性對於網路上購買意願有顯著影響,意指愈有以上傾向之人格特質者,

則有愈高的網路購物意願。除此之外,個人先前的網路使用經驗、個人特質因素、個 人的認知需求等,對於其網路購買意願也有直接負向顯著效果存在,倘若先前擁有不 愉快的網購經驗,下次購物之前會詳加考慮。

陳天心(2011)以台灣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網路社群發送問卷,探究 獨生子女是否會影響其人格特質及網路使用的態度。研究結果發現性別僅在網路態度 使用「電話聯絡」變項中有顯著差異,非獨生子女且人格特質偏向「嚴謹性」者,其 網路使用態度屬於「知識寶庫」及「個人領域」較多;而偏向「親和性」低者則較傾 向將網路視為「電話聯絡」;人格特質屬於「親和性」的獨生子女者,在「玩具」及「交 易」變項的網路使用態度有達到顯著正相關。

Moore 與 McElroy(2012)以使用 Facebook 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外向 性傾向越高的使用者有愈多 Facebook 朋友,並且認同自己張貼的資訊。而親和性高的 人會主動在自己的塗鴉牆上分享大量訊息,神經性傾向較高者則願意花更多時間使用 Facebook 及在平台上玩遊戲。由此本研究者推論,外向性、親和性與神經性人格特質 傾向愈高者,則愈易將網路視為自己個人領域的延伸及工具的使用。

上述研究多以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親和性、嚴謹性與神經性為主,探討網路使 用態度方面也是偏向網路行為、喜好的行為模式、態度等,其研究的對象不僅將網路 視為工具、玩具、個人領域、知識寶庫之外,亦有在網路上進行交易,這些研究囊括

Chou 等人(2011)所提 6-T 架構的大部分面向。然而大部分研究並無將網路使用態度 細分為 6-T 面向,本研究乃針對人格特質中外向性、親和性與神經性對網路使用態度 各面向的影響,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 4:人格特質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

假設 4-1:人格特質的「親和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工具」。

假設 4-2:人格特質的「親和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個人領域」。

假設 4-3:人格特質的「神經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工具」。

假設 4-4:人格特質的「神經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玩具」。

假設 4-5:人格特質的「神經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交易」。

假設 4-6: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工具」。

假設 4-7: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電話聯絡」。

假設 4-8: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個人領域」。

假設 4-9: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知識寶庫」。

假設 4-10: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交易」。

(二)、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態度

Morahan 等學者(2000)指出,由於大學生長期從事網路社交活動中,透過網路 尋求情感支持,也利用網路拓展人際關係,因而更依賴網路上的人際關係,甚至取代 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其中以線上遊戲與網路聊天室為大學生主要的網路使用行為。陳 嬿竹(2002)發現台灣網路使用者主要在網路上進行社交活動,如網路聊天、電子郵 件等,其次為工具性的,如閱讀文章、解決課業問題,研究結果並顯示網路使用者會 傾向從網路獲得訊息及情感的支持。網路人際關係對女性而言僅有正向卻薄弱的顯著 效應,對男性則無顯著影響,意指擁有越佳的網路人際關係會使女性更進一步使用網 路。在真實生活中與父母關係不佳者,則有較高意願與網友密切互動。

Das、Echambadi、McCardle 與 Luckett(2003)主要探討消費者的人際關係信任、

認知需求和社會孤寂感是否會影響其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及購買行為,研究結果發現網 路消費者間的信任感關係較低者,較不願意高度關注網路購買行為,反之若有消費者

擁有較佳的人際關係信任感,則有越高的意願在網路上購物。吳明鳳(2009)研究發 現對網路購物的消費者而言,時間的掌控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除了品牌定位、品牌 形象之外,參考他人的使用經驗也是累積自身經驗的方法,因此虛擬的社會、人際關 係、虛擬社群、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係,都為影響購物的決策因素。

黃琪皎(2008)採用問卷調查法探究台灣中南部大學生的依附風格、人際關係以 及網路成癮之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使用網路確實可以拓展大學生的社交生活圈,但 卻無法完全取代真實的人際互動。對於男性而言,網路為認識網友、增進人際互動的 工具之一;而女性則是較傾向與真實人物進行人際互動。另外真實的人際關係與網路 成癮呈現負相關,但是網路人際關係與成癮則呈現正相關,意即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較沒有網路成癮的傾向,但網路上人際關係愈頻密,則愈可能有網路成癮 的現象,反之亦然。

薛國致(2010)以屏東地區七所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蒐集有效問卷達 538 份,

研究結果發現屏東地區大學生多在家使用網路,且多數人每日使用時間達四小時以上,

主要是使用通訊軟體為主。另外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屬於正向積極時,亦與同儕、家 人擁有良好的互動關係,表示若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使其網路態度更加正向、

積極。

上述研究有些是探討網路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有些研究則是從真實 世界的人際關係來探討網路使用態度。本研究者認為網路人際關係可以是真實人際關 係的延伸,不硬性將人際關係區分為網路人際關係與真實人際關係,而從個體人際關 係架構進行討論。此外,上述關於網路使用態度的研究,大多數研究對象是運用網路 進行社交活動、其次視網路工具,如閱讀文章、增進知識、解答疑惑,以及網路購物。

過去文獻鮮少將網路使用態度細分為 6-T 面向作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者以人際關係 對網路使用態度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 5:人際關係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

假設 5-1:人際關係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工具」。

假設 5-2:人際關係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電話聯絡」。

假設 5-3:人際關係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個人領域」。

假設 5-4:人際關係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知識寶庫」。

假設 5-5:人際關係能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交易」。

統整上述文獻後,本研究者認為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傾向既然能夠有效預測人際 關係,而人際關係對於網路使用態度亦有相當程度的預測性,因此人格特質的「外向 性」可能會透過「人際關係」而對「網路使用態度」造成更進一步影響,因此提出以 下假設:

假設 6: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透過「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

假設 6-1: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透過「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工 具」。

假設 6-2: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透過「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電 話溝通」。

假設 6-3: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透過「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個 人領域」。

假設 6-4: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透過「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知 識寶庫」。

假設 6-5: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透過「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交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