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

Copied!
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 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係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attitudes. 指導教授 : 陳昭秀 博士 研 究 生 : 陳天心.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六 月.

(2) 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 係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attitudes 研 究 生:陳天心. Student:Tien-Hsin Chen. 指導教授:陳昭秀. Advisor:Chao-Hsiu Chen.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June 2012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1.

(3) 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 係 學生:陳天心. 指導教授:陳昭秀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旨在探討台灣大專院校學生之網路使用現況、台灣大專院校學 生之「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如何影響其「網路成癮」以及台灣大專院校學生之 「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如何影響其「網路使用態度」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 以台灣 375 名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人格特質」 、 「人際關係」 、 「網 路成癮」及「網路使用態度」等量表,並以敘述性統計、結構方程式模型來進行資料 分析,結果發現如下: 一、男性平均每日使用網路 6.29 小時略高女性一小時,而大專院校學生假日平均使用 網路比平日使用略高一小時。 二、人格特質的「嚴謹性」與「外向性」能夠預測「人際關係」 ,其中人格特質的「外 向性」具有較高的預測力。 三、人格特質的「嚴謹性」對於「網路成癮」有負向顯著預測力;而人格特質的「神 經性」能夠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四、「人際關係」對「網路成癮」未有顯著影響效果。 五、人格特質的「親和性」能正向預測網路使用態度的「個人領域」 ,人格特質的「神 經性」對於網路使用態度的「工具」、「玩具」、「貿易」方面皆具正向顯著的影響 力。 六、「人際關係」在網路使用態度的「個人領域」、「知識寶庫」、「貿易」上具備顯著 正向效果,對於「工具」與「電話聯絡」面向未有顯著影響力。 七、透過「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對於「網路使用態度」達顯著的預測效果,其中 i.

(4) 以人格特質的「外向性」透過「人際關係」對網路使用態度的「個人領域」、「知 識寶庫」、「交易」最具顯著影響。. 關鍵詞: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網路使用態度. ii.

(5)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attitudes Student:Tien-Hsin Chen. Advisors:Dr. Chao-hsiu Che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se and how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their inclination to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Internet. An online survey including four subscales (i.e. personal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attitudes)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and 375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provided valid respons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Male students used the Internet 6.29 hours a day on average, and female students used the Internet 5.72 hours a day on average. Generally, college students used one more hour daily on weekends than on weekdays. 2. The “conscientiousness” and “extraversion” dimensions of personal traits could predic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extraversion” was a stronger predictor. 3. The “conscientiousness” dimension could nega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 of personal traits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4.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uld not effec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iii.

(6) 5. The “agreeableness” dimension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the “territory” dimension of Internet attitudes, and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 of personal traits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the“tool,” “toy,” and “trade” dimensions of Internet attitudes. 6.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howed positive prediction on the “territory,” “treasure of information,” and “trade” dimensions of Internet attitudes bu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howed no effective prediction on the “tool” and “telephone” dimensions. 7. Personal traits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Internet attitudes throug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extraversion” dimension of personal traits could predict the “territory,” “treasure of information” and “trade” dimensions of Internet attitudes throug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Keywords: personal trai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ttitudes. iv.

(7) 致謝 終於順利在兩年內完成我的碩士論文,需要感謝的人真是不勝枚舉,從一開始帶 領我進入資工系的曾文貴老師,除了給予工作機會外也給我旁聽教育所課程的機會, 而能夠再次踏入交通大學這個讀書的殿堂,深感榮幸,在進入教育所後,發現這裡真 是個溫馨的大家庭,從老師、學長姐、學弟妹、所辦助理,每個人都相當親切、和藹 及友善,也謝謝所辦助理們嘉凌姐、雅怡姐、佩萱姐給我很多工讀的機會,讓我平日 生活開支不虞匱乏。 感謝從碩一開始陪伴的玎玎,有最愛陪在身邊小孟、有冰雪聰明喵、有小巧可愛 的欣純、有活力四射的 Kelly、有泳技一流的成成、有霹靂州的霹靂一姐、有平時冷靜 卻默默幫忙的韻茹,謝謝他們這兩年來默默的陪伴,不論是歡樂的大吃大喝還是寫作 業被轟炸到吐的時候,有你們的陪伴真棒!另外還有一群勇敢奮戰的鬥士,邱嘉、柔柔、 雅君、Ashlee、牧臣、建宏學長、慧慈學姐、肇盛學長、朝大、妤貞學姐等,謝謝你 們在我需要協助時給予大力支持。雖然平日無法常見面,但一見面話匣子便停不下來 的好朋友軒軒、仔仔、宜如、小乃、美鳳、雅文、怡婷、孝盈,謝謝你們最溫暖支持。 除了朋友們的義氣相挺外,在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兩年內,對於我的指導 教授陳昭秀老師只有萬分的感謝,而我想可能再也找不到如此和藹又佛心的好老師了, 她總在我最無助、最茫然的時分給我最重要的點醒,每次 meeting 過後,心中就有股 豁然開朗的感受,也瞬間吹走我頭上的烏雲,重新讓我燃起了鬥志再與文獻海搏鬥。 另外一位也是開啟我統計領域的大師—吳俊育老師,感謝吳老師上課的不定時發問, 讓我每堂課都心驚膽戰但也對統計分析充滿好奇心,謝謝所有教育所老師們的悉心指 導,讓我在未來人生的路上能時時具備批判力及高層次的思考能力。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雖然你們對我未來生涯規劃都沒有太大的侷限,我知道你 們最在乎是我的身體平安健康,謝謝爸爸、媽媽、天芸、品儀,還有家宏,謝謝你們 陪我度過我身、心、靈最脆弱的時刻,而我現在已經準備好,且擁有滿滿的力量向未 來的人生旅程邁進,謝謝老天爺讓我擁有如此好的一切,我會好好珍惜的! v.

(8)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致謝 ............................................................................................................... v 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名詞釋義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人格特質 ............................................................................................. 5 第二節、 人際關係 ........................................................................................... 13 一、 人際關係意義 ............................................................................. 13 二、 人際關係理論 ............................................................................. 15 三、 大學生人際關係 ......................................................................... 18 四、 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回顧 ..................................... 20 第三節、 網路成癮 ........................................................................................... 21 一、 網路成癮定義 ............................................................................. 21 二、 大學生網路成癮 ......................................................................... 25 三、 網路成癮相關研究回顧 ............................................................. 27 第四節、 網路使用態度 ................................................................................... 29 一、 網路使用態度概述 ..................................................................... 30 二、 網路使用態度相關研究回顧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7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一、 二、. 研究流程 ........................................................................................... 37 研究假設 ........................................................................................... 38 研究對象 ........................................................................................... 40 研究工具 ........................................................................................... 40 個人背景資訊 ............................................................................. 40 人格特質量表 ............................................................................. 40. 三、 四、 五、. 人際關係量表 ............................................................................. 42 網路成癮量表 ............................................................................. 43 網路態度量表 ............................................................................. 44 vi.

(9) 第六節、 結構方程式模式 ............................................................................... 45 一、 結構方程式簡介 ......................................................................... 45 二、 本研究之結構方程模式 ............................................................. 45 三、 模型適配指標 ............................................................................. 47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8 一、 資料處理 ..................................................................................... 48 二、 統計方法 .....................................................................................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9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49 第二節、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之結構方程式分析 ........................................................................................................... 51 一、 模型適配度檢驗 ............................................................................... 51 二、 各假設之考驗 ................................................................................... 52 第三節、 人格特質透過人際關係影響網路使用態度之模式分析 ............... 58 第四節、 整體研究假設分析 ........................................................................... 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 6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66 第三節、 建議 ................................................................................................... 67 參考文獻 ............................................................................................................. 69 中文部分 ........................................................................................................... 69 英文部分 ........................................................................................................... 73 附錄 ............................................................................................................. 77. 表目錄 表 2-1-1Cattell 十六種人格特質 .................................................................................. 7 表 2-1-2 五大人格特質量尺高低分者描述概況 ........................................................ 9 表 2-1-3 Saucier’s Mini-Marker .................................................................................. 11 表 2-2-1 人際關係意義整理表 .................................................................................. 14 表 2-2-2 Sullivan 人格發展七階段 ............................................................................ 15 表 3-5-1 人格特質量表 .............................................................................................. 41 表 4-1-1 有效樣本之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N=375) ........................................... 50 表 4-1-2 網路使用時間統計表(N=375) ............................................................... 51 表 4-2-1 整體適配度摘要表 ...................................................................................... 52 表 4-2-2 標準化參數估計摘要表 .............................................................................. 57 vii.

(10) 表 4-3-1 潛在變項之直接、間接、總效果分析一覽表 ......................................... 60 表 4-4-1 整體研究假設分析一覽表 ......................................................................... 61. 圖目錄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37 圖 3-2-1 研究流程圖 .................................................................................................. 38 圖 3-5-1 人際關係之因素分析 .................................................................................. 43 圖 3-6-1 結構方程模式架構圖 ................................................................................. 47 圖 4-2-1 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圖 .. ............................................................................................................. 52 圖 4-2-2 人格特質預測人際關係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圖 ......................................... 53 圖 4-2-3 人格特質預測網路成癮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圖 .......................................... 54 圖 4-2-4 人際關係預測網路成癮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圖 .......................................... 54 圖 4-2-5 人格特質預測網路使用態度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圖 .................................. 56 圖 4-2-6 人際關係預測網路使用態度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圖 .................................. 57 圖 4-3-1 人格特質的外向性透過人際關係影響網路使用態度之標準化路徑係數 .. ............................................................................................................. 59. viii.

(11) 第一章、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 的關係。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 第三節說明本研究重要的名詞釋義。.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網路儼然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由台灣 網路資訊中心(TWNIC)發表的「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顯示,12~14 歲人口有高 達 99.9%的上網率,15~19 歲人口達到 100%,而 25~34 歲達 99.6%。截至 2011 年 1 月為止,全台灣上網人口已達 15,389,527 人次,成長率達 4.91%,若以教育水準來區 分,小學及以下人口佔 16.7%,國中及高中人口分別佔 58.2%、81.69%,具有最高的 上網率是大學生及研究所以上學生,分別佔 98.35%、99.48%,比起歷年同期的網路使 用率有穩定成長的趨勢(梁德馨,2011)。 此外,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使用網路成癮作為關鍵字進行模糊搜 尋,截至 2012 年 3 月 5 日止,共搜尋到 1038 筆相關論文,若勾選精確的方式進行關 鍵字搜尋,則有 141 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研究對象大多以國小、國中、高中職、 大專院校學生為主,相關主題環繞在網路成癮、網路使用行為、人格特質、人際關係 等概念,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的不當使用網際網路,易影響其身心不適應,輕則影響 人際關係、生活態度、日常生活等,重則會影響使用者身體健康、工作學業,未來生 活適應等(Young, 1996;王智弘,2008;游森期,2001;柯志鴻,2003;韓佩凌、鄔 佩麗、陳淑惠、張郁雯,2007;戴奇華,2010) 。無論是生活實例或學術研究結果,都 顯示網際網路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而不當使用網路造成負面後果如網路成癮,乃 是急需人們關注而且待解決的問題。 網路可說是現今台灣社會裡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影響人們的網路態度與. 1.

(12) 網路行為的因素很多,其中個人的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應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過去 研究已證實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的適應是息息相關的(李雯娣,2000) ,經由先天的遺 傳因素、原生家庭、後天學習環境等因素交互影響下,造就每個人不同的人格特質, 即使是雙胞胎也不太可能擁有相同的人格特質。除了人格特質外,人一出生後便開始 與他人互動,人與人間的互動交往的人際關係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環。廣義人際關 係為只要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關係皆稱之,狹義人際關係可包含親子關係、兩性關係、 手足關係、師生關係等(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 ,倘若能與他人建 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則能在群體生活中相處更加融洽,而個人在團體中與他人互動良 好,可使其需求被滿足、受到社會的肯定、增加自信心,亦能培養出完整的人格 (Lindgren, 1953)。 既然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在人生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網路已普遍進入人們生活 與工作的現代社會裡,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應該與人們的網路態度與網路行為密切相 關。尤其是前面已經提及的上網率最高的大專院校學生,更值得探討他們的人格特質 和人際關係,是否與他們的網路態度與以及網路成癮狀況有關,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台 灣大專院校學生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間的 關係。. 第二節、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目前台灣大專院校學生的「人格特質」、「人 際關係」 、 「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等變項間的關係。本研究探討相關的文獻, 據此建立出「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之結構方程 式模型,以了解大專院校學生的「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是否能預測他們的網路 成癮情況與網路態度。希望能夠藉本研究的結果,讓家長、教師及研究者對這些變項 間的關係有更清楚的理解,協助改善大專學生網路使用的情況,減少或預防不當使用 網路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2.

(13) 一、台灣大專院校學生之網路使用現況為何? 二、台灣大專院校學生之「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如何影響其「網路成癮」? 三、台灣大專院校學生之「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如何影響其「網路使用態 度」?. 第三節、名詞釋義 以下定義本研究中所涉及的重要名詞: 一、 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 本研究所指的人格特質為人格心理學中特質論學派所廣為人知的五因素人格模式 (Five Factor Model,簡稱 FFM) ,也稱大五(Big Five) 。五因素人格模式包含開放性 (Openness)、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 (Agreeableness) 、神經性(Neuroticism) 。在研究工具方面,本研究採用 Saucier(1994) 所發展的 mini-maker 人格特質量表來測量受試者的人格特質。 二、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本研究所指的人際關係為一種存在於兩人或是多人之心理性互動的連結關係,人 際關係同時受到實際情況與預期心理的影響,而且影響不一定為正向,亦可能為負面 影響的人際關係。在研究工具方面,本研究採用薛國致(2010)所編製的大學生網路 使用態度與人際關係問卷中的人際關係量表部分,其中人際關係分別由同儕關係、異 性關係、家庭關係、師生關係四構面來測量受試者的人際關係。 三、 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本研究所指的網路成癮是一種過度依賴網路活動的行為,其特徵為不間斷地沉溺 在網路活動中,而無法自制上網行為的衝動,更甚者會干擾到日常生活運作、工作、 學業及身體健康狀況等。本研究工具採用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 (2003)所提出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IAS-R)」,主要分為「網路成癮核心症狀」 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等兩個分量表來測量受試者的網路成癮傾向。. 3.

(14) 四、 網路使用態度(Internet Attitudes) 本研究所指的網路使用態度為使用者懷抱何種心情、態度來使用網路,可能將網 路視為工具、玩具、知識寶庫、個人領域、電話聯絡管道、交易的場域等六個不同面 向的自陳態度。本研究工具係使用 Chou、Wu 與 Chen(2011)所發展的 6-T 網路使用 態度量表來測量受試者的網路使用態度傾向。. 4.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探討台灣大專院校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的關 係,因此本章依序論述「人格特質」、「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網路使用態度」 等相關研究文獻。. 第一節、 人格特質 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即便在同樣原生家庭長大的雙胞胎,擁有相同的基因, 但隨著後天學習成長環境的影響,長大後仍懷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因此除了每個人擁 有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加上遺傳及環境的交互作用,造就了更複雜的組合及不同的 表現方式,值得深入研究其差異。 一、 人格特質的意義 國外已有相當多學者進行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有包含相當多的理論派別來分別 探究人格,首推精神分析學派的 Freud,另外也有代表新精神分析論的 Horny、Adler 和 Fromm,還有類論型的 Sheldon、Jung,特質論有 Allport、Catell 與 Eysenck 作為代 表人物,最後是以 Maslow、Rogers 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義取向論。(洪光遠、鄭慧玲 譯,1995) 然而精神分析學派是透過精神分析治療師的專業判斷來解讀、分析個案的心理狀 態及人格特質,多少帶有其自身主觀的看法。不同於精神分析論,特質論是採用客觀、 量化、具有信效度的量表來檢驗個案的心理狀態,經由專門的統計工具分析後,著重 於個案行為的描述及預測。特質論學派對於人格所持的基本觀點為人們皆具備特定反 應內在傾向的行為模式,而此內在傾向行為稱之為特質(洪光遠等人,1995) ,因此本 研究選定特質論作為主要的研究範疇。 二、 人格特質論 Allport(1937)將人格特質定義為個人處於複雜的環境中,面對不同的刺激所產 生之規律且穩定的行為及思想模式。多種人格特質可區分為主要特質(cardinal trait)、 5.

(16) 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及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簡述如下(黃堅厚,1999;張 春興,2000): (一)、主要特質:為主要影響個人行為的人格特質,如小說或是戲劇中的人物常被作 者以誇張形式描述,來彰顯其主要特質,在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人物,無論是惡 名昭彰或是名留千古者,皆是擁有獨特的主要人格特質,例如曹操的「奸詐」、 關羽的「忠義」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此特質,大眾普遍擁有的是以下兩種特質。 (二)、中心特質:為描述個人性格的數個重要特質,每個人大約有五至十個中心特質, 像是誠實的、勤奮的、開朗的等形容詞,皆屬用來描述個人性格的中心特質。 中心特質也是構成人格特質的核心部分,亦稱為核心特質,假如需要介紹某位 朋友給大家認識,往往我們都會率先描繪出該主要的中心特質。 (三)、次要特質:次要特質也可以稱為二級特質,為個人僅在某些情境中才會表現的, 不太顯著、影響力較低、通常不為人所知,較上述兩特質更不易出現。如在眾 人面前喜歡高談闊論,但私底下卻沉默不語,只能判別沉默寡言是他的次要特 質,而次要特質不能代表整體人格特質。 Cattell(1950)認為人格為預測個人於某情境中表現的行為,智力也可視為人格 特質的一種,會因不同的時間、情境而有不同的特質強度。而 Cattell 人格研究的目標, 是希望能建立一套不同的人在不同環境中的行為法則。不同於 Allport 的區分方式, Cattell 透過客觀的統計方法,將人格特質歸納出以下三種分類方式(黃堅厚,1999): (一)、第一種是將人格特質區分為兩類,分別是表面特質(surface trait)及根源特質 (source trait)。表面特質是根據人格測驗所產生的結果,同時也是根據外在表 現行為觀察而得的人格特質;根源特質是根據實徵研究後的因素分析結果,整 理歸納而推論出的特質,而且是屬於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特質,而 Cattell 認為根 源特質才是個人人格的基本特質。 (二)、第二種亦將人格特質區分為兩類,即一般特質(common trait)與獨特特質 (unique trait)。一般特質普遍存在於個體中,每個人都擁有這一類特質,差異 只是在於表現程度上的多寡;而獨特特質不同於一般特質,為少數人擁有的人 6.

(17) 格特質,這些獨特特質使其不同於他人,常用在興趣方面,例如對於特別喜愛 音樂的人,談到音樂就會使其原本害羞的個性轉變成開放的態度。 (三)、第三種分類方式是將人格特質分為能力特質(ability trait)、氣質特質 (temperament trait)及動力特質(dynamic trait)。能力特質是指面對某種情境 時,為能有效完成目標而需要運用到的技巧,如智力。而氣質特質主要根據遺 傳而來的個人情緒傾向,此類特質決定個體對於環境刺激會產生的反應速度及 情緒狀況,如動作快速 v.s.動作緩慢。最後動力特質為促使個體朝目標前進的 動機、抱負與興趣的特質。 Cattell 選擇經由以下兩道程序,首先從大量的人格描述形容詞中,挑選出相對詞 彙,例如「活潑的」對「安靜的」、「急進的」對「溫和的」等,接著將這些詞彙的概 念編製成問卷後並進行施測,將蒐集的資料進行因素分析,把具有高度相關的概念彙 整成同一類人格特質,發展出十六種人格因素問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簡稱「16PE」,以下表 2-1-1 為十六種人格特質高低分者的描述概況, Cattell 使用該問卷來測量十六種人格根源特質(黃堅厚,1999)。 表 2-1-1Cattell 十六種人格特質 因素. 低分者的描述範圍. 高分者的描述範圍. A. 沉默的、內向的. 熱情的、外向的. B. 較不聰明的. 聰明的、有智慧的. C. 情緒不穩的. 情緒穩定的. E. 恭敬的、順從的、謙虛的、. 獨斷的、自信的、強勢的. F. 冷靜的、沉默寡言的、嚴肅的. 愉快的、熱情的. G. 權宜的、無視規則的. 謹慎的、兢兢業業的. H. 害羞的、膽怯的. 冒險的、勇敢的. I. 堅定的心靈. 溫柔的、多愁善感的. L. 值得信任的、可被接受的. 令人懷疑的. M. 現實的、腳踏實地的. 抽象的,富有想像的 7.

(18) N. 直率的、客氣的、誠實的. 狡猾的、精明世故的. O. 自信的、自我滿意的、平靜的. 自我懷疑的、令人擔憂的. Q1. 傳統的、保守的. 實驗性的、自由的. Q2. 依賴的. 自力更生的、自給自足的. Q3. 訓練不足的、隨便的. 控制良好的、拘謹的. Q4. 放鬆的、鬆懈的. 緊張的. 資料來源:修改自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頁 262)。台北市:心理。. 除了上述 Allport、Catell 所提出的對特質論的定義外,人格五因素模式是最廣為 人知的人格模型,同樣也代表著各因素分析的傳統共識(McCrae & John, 1992;Wiggins & Pincus, 1993;黃堅厚,1999),亦屬於特質論,簡要發展流程說明如下: 此模型最初由 Allport 和 Odbert(1936)挑選出 17,935 個描述人格特質形容詞, 接著由 Cattell(1943)重新定義人格特質的變項,將人格特質描述濃縮為 171 個特徵 描述形容詞,透過問卷調查後,歸納出 16 項因素之人格問卷。最後 Norman(1963) 將人格歸納成為五種人格因素,分別為外向(Surgency)、友善(Agreeableness)、謹 慎(Conscientiousness) 、情緒穩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社會性(Culture) 。而 Goldberg (1981)正式命名此五種因素為「Big Five」(黃堅厚,1999)。 由於 Norman(1963)延續 Allport 及 Cattell 的特質論觀點,利用因素分析的方式 得到人格五因素模式,採用自然語言的方式來證實 Cattell 的人格因素組成,然而 Costa 和 McCrae(1985)對於 Norman 所提出第五項社會性(Culture)進行些微修正,認為 此因素對個體的創造力、獨立特質更具關聯性,因此重新命名為開放(Openness) ,成 為 NEO 人格問卷「NEO-PI」;又於 1992 年修編了 NEO 性格量表(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 NEO-PI-R)(McCrae & Costa, 1992)。 經過長期下來的研究顯示,五大人格特質已經從模糊的語意詞語中成為完整結構 模型,而眾學者亦將五大人特質視為展現人格特質的最佳典範(Digman & Inouye, 1986; McCrae & Costa, 1987;Noller & Comrey, 1987;Goldberg,1992;Sampo, 2003)。 8.

(19) 以下進一步針對五大人格特質逐項說明,而五因素英文字首恰巧可排成「OCEAN」 方便記憶,另外表 2-1-2 為五大人格特質高低分者描述概況: (一)、開放性(Openness,簡稱 O) :指個人興趣多寡及深度。其特徵有開闊的心胸、 富想像力、好奇心、原創力、喜歡思考及非傳統性。 (二)、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簡稱 C) :指個人對於目標追求之專心、集中程度。 其特徵有工作熱忱、成就導向、不屈不撓、守紀律、循規蹈矩、謹慎及有責任 感。 (三)、外向性(Extraversion,簡稱 E) :指個人對於與他人互動的特質及強度。其特徵 有自信、主動活躍、喜歡表現,享受高度社交,喜歡交朋友、樂觀及親切的。 (四)、親和性(Agreeableness,簡稱 A) :指個人對於規範的遵循程度,展現出同情的 或是敵對的表現。其特徵有溫暖的、可靠的、有禮貌的、令人信賴、待人友善、 容易相處及正直坦率。 (五)、神經性(Neuroticism,簡稱 N) :指個人承受負面情感刺激的程度。其特徵有易 焦躁、易沮喪、易緊張、過分擔心、缺乏安全感、杞人憂天及不適應的,而高 度情緒不穩定性的人,則具有恐懼與憤怒的明顯情緒。 表 2-1-2 五大人格特質量尺高低分者描述概況 特質. 特質量尺. 低分者特性. 高分者特性 好奇. 重實際 興趣廣泛 開放性. 能主動追求和體驗陌 生 狹隘 創造性. (Openness). 事物的容忍與探索能力. 缺乏藝術性 富想像力 缺乏分析 非傳統性 漫無目的. 嚴謹性. 對於個人心中追求目 標 不可信賴. (Conscientiousness) 的專心及集中程度. 9. 按部就班 可信賴. 懶散粗心. 努力、自律. 散漫. 守時、細心.

(20) 特質. 特質量尺. 低分者特性. 高分者特性. 意志薄弱. 有雄心. 好逸樂. 有毅力. 保守文靜. 主動熱情. 冷淡退縮. 好說話、社交. 工作取向. 人際取向. 缺乏活力. 樂觀. 好批評. 心地善良. 粗魯多疑. 溫和. 對於人際互動及參與 社 外向性 交活動、尋求刺激或歡樂 (Extraversion) 之強度。. 親和性 (Agreeableness). 指個人對於人際互動 規 不合作. 宅心人厚. 範的遵循程度. 有報復心. 樂於助人. 殘忍易怒. 可信靠. 好支使他人 正直 鎮靜放鬆 神經性 (Neuroticism). 多慮緊張. 指個人能承受負面情 感 不易情緒化 情緒化 刺激的程度。. 有安全感. 不安全感. 自我滿足. 自悲. 資料來源:修改自黃堅厚(1999)。. 除此之外,Goldberg(1992)發展出衡量人格特質的形容詞試題,包含有 100 組 的形容詞,每一因素下包含 20 組形容詞,其中信度達 0.82 至 0.97,但 Saucier(1994) 認為 100 組的題項偏多且需要填寫的時間也愈長,容易使填答者產生疲倦、怠惰感, 因此,Saucier 修正 Goldberg 的 100 題人格量表為單一形容詞的 40 題簡要五大人格因 素量表(Mini-Marker),其量表可減少填答者在回答時的所面對的困難題項、也縮短 內部題目的關聯性、提高問題間的相關性,又能準確測量到人格特質的核心,也可達. 10.

(21) 到一致性,但與 McCrae & Costa(1986)所提出的五大人格特質構面有些許不同,由 於為了精簡施測時間、又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本次選用 Saucier’s Mini-Marker 作為 施測工具。表 2-1-3 為 Saucier’s Mini-Marker 之人格特質五大構面:. 表 2-1-3 Saucier’s Mini-Marker 人格特質 開放性 Intellect or Openness(O). 形容詞題項 O1: Creative 有創造力的 O2: Imaginative 富想像力的 O3: Philosophical 富哲理的 O4: Intellectual 聰明的 O5: Complex 複雜的 O6: Deep 深沉的 O7: Uncreative 缺乏創造力的* O8: Unintellectual 不聰明的*. 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 (C). C1: Organized 有組織的 C2: Efficient 有效率的 C3: Systematic 有系統的 C4: Practical 實際的 C5: Disorganized 紊亂的* C6: Sloppy 草率的* C7: Inefficient 沒有效率的* C8: Careless 粗心的*. 外向性 Extraversion(E). E1: Talkative 健談的 E2: Extroverted 喜歡社交的 E3: Bold 大膽的 E4: Energetic 精力旺盛的 11.

(22) 人格特質. 形容詞題項 E5: Shy 害羞的* E6: Quiet 安靜的* E7: Bashful 內向的* E8: Withdraw 孤獨的*. 親和性 Agreeableness(A). A1: Sympathetic 富同情心的 A2: Warm 溫情的 A3: Kind 仁慈的 A4: Cooperative 合作的 A5: Cold 冷靜的* A6: Unsympathetic 冷漠的* A7: Rude 無理的* A8: Harsh 粗魯的* N1: Unenvious 不好嫉妒的* N2: Relaxed 不受拘束的* N3: Moody 多愁的. 神經性 Neuroticism(N). N4: Jealous 猜疑的 N5: Temperamental 易怒的 N6: Envious 嫉妒的 N7: Touchy 易受刺激的 N8: Fretful 煩躁的 *為反向題. 不僅國外學者對人格特質有不同的定義,國內學者張春興(2000)也定義人格特 質是個人面對環境的人、事、物所顯示的獨特個性,此獨特性乃是受個人遺傳、基因、. 12.

(23) 成熟度、成長環境及學習等不同因素影響,表現於個人身心靈各方面的特殊表徵。而 洪光遠與鄭慧玲(1995)提出人格特質為個人在面對情境時,將結合自身內在的結構 與動態特徵所作出的反應,同時人格亦代表個人有別於他人的特性。莊耀嘉與李雯娣 (2001)認為,人格是個人內在行為的表象,代表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帶給他人 特色的一種表現。黃志和(2005)則提出人格特質表現在個人所面對的生活經歷中, 及對外在環境整體適應時所產生的獨特個性,有些特質是大多數人共有的,有些則是 個人特有的。 有鑑於上述學者對人格特質的定義,本研究歸納人格特質為個體面對不同環境的 人、事、物時所顯示的特質,此特質受先天基因遺傳及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影響,進 而在個體的各方面行為上表現出不同的表徵。而張春興(2000)亦指出,人與人之間 最大的差異主要來自於人格特質的不同,因此本研究以採用特質論觀點來探究台灣大 專學生的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分布情形,以及更進一步了解是否會因不同人格特質而 影響其人際關係、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態度。. 第二節、. 人際關係. 人是群居的動物,很難達到離群索居的程度,因而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更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環,若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必能在 群體生活中適應得更好。個人在團體中與他人互動良好,可使基本需求被滿足、受到 社會的肯定、增加自信心,並能發展出良好健全的人格(Lindgren, 1953)。 一、 人際關係意義 人際關係的意義相當廣泛,廣義而言只要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關係皆稱之,從出生 開始,便與他人產生互動,不論是家人、同學、學校、社會,都需要與人進行交往與 溝通,因此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國外學者 Newcomb(1953)對於人際關係使用共同取向(co-orientation)的觀點, 將人際關係解釋為「兩個人彼此對於外在的目標,所採取的一致行動」 ,而 Heider(1958). 13.

(24) 則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的關係,泛指兩人或三人之間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他人 的看法、感覺或是對待的反應方式。Schutz(1958)傾向將人際關係定義為兩個(含) 以上的人,為了某方面目的而產生的交互作用,此種人際特色有兩種:在團體或個人 間,彼此會產生相互影響及依賴感、會期待共同行為的發生。 國內學者陳皎眉(1997)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兩人間彼此相互 影響、相互依賴,而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而張春興(2000)指出人際關係主要是指 人與人之間交感互動時,存在雙方之間的關係。徐西森等學者(2002)人際關係分為 廣義及狹義兩類,廣義的一類泛指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係模式,狹義的人際 關係是指朋友、同儕、同事間的互動關係模式。陳嬿竹(2002)提到人際關係即為人 和人之間的關係,並在互動過程中影響彼此的想法、感受、行為等。蘇逸珊(2002) 則定義人際關係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方式,其範圍包含親人、同學、摯友等,會 因個人不同人際交往模式而產生不同的互動型態。林偉傑(2008)人際關係是指人與 人之間有形與無形的互動,同時也透過語言、思想、情感,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關係 網絡,進而相互影響。綜合以上學者觀點,本研究歸納出人際關係的意義有以下三大 要點如表 2-2-1 所示: 表 2-2-1 人際關係意義整理表 學者/年代. 意義. Heider(1958)、 人際關係是由兩人(含)以上所構成的互動關係。 Schutz(1958) Schutz(1958)、 陳皎眉(1997)、 建立心理互動關係。 張春興(2000)、 徐西森等人(2002) Schutz(1958)、. 為了某方面目的而產生的交互作用,此種人際特色有. 陳皎眉(1997)、. 兩種:在團體或個人間,彼此會產生相互影響及依賴. 14.

(25) 學者/年代 張春興(2000)、. 意義 感、會期待共同行為的發生,並且持續維持一段時間。. 徐西森等人(2002)、 陳嬿竹(2002)、 蘇逸珊(2002)、 林偉傑(2008)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自行整理。. 總結上述學者的意見,本研究歸納出人際關係為一種存在於兩人或是多人之心理 性互動的連結關係,社會學家主要在探討人際關係同時受到實際情況與預期心理的影 響,以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如何影響個人的人際關係,而且影響不一定為正向, 亦有可能為負向影響。. 二、 人際關係理論 美國精神醫學家 Sullivan(1953)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之一,他提出人格人際 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人際關係,強調人 格是人與人之間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而人格的發展勢必依附在具有人際關係的社 會情境中(蘇逸珊,2002;林偉傑,2008) 。Sullivan 特別強調幼年生活經驗對未來成 人人格具有重要的發展性,特別是母親與孩童之間的關係(林偉傑,2008;張惟亮, 2003)。表 2-2-2 為 Sullivan 的人格發展七階段:. 表 2-2-2 Sullivan 人格發展七階段 階段. 年齡. 顯示特色. 嬰兒期. 0~1 歲. 出生. 幼兒期. 1~5 歲. 獲得早期說話能力. 少年期. 6~8 歲. 開始需要玩伴 15.

(26) 階段. 年齡. 顯示特色. 青少年前期. 9~12 歲. 開始需要同性親密友伴. 青少年期. 13~17 歲. 開始發育、對於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青少年後期. 18~20 歲. 開始發展長期性關係,關注經濟及事業. 成人期. 20 歲以上. 事業奠定、成人間的友誼、長期穩定的性關係. 資料來源:林宗鴻譯,Burger, J. M.(1997)。人格心理學(頁 186) 。台北市:揚智。. Sullivan 的人際關係論中把精神病學簡述為人際關係的科學,強調人的社會本質, 認為人格、精神病、診斷和治療等都可以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解釋和處理,具有以下 四個概念(韋子木、張榮皋譯,2000): (一)、人類本質的社會性:人是生活在層層包圍的人際關係中,沒有人是孤獨的個體, 人從出生後就生活在多元且複雜的人際互動中,從中產生出不同的社會性,正 常的人格發展需要藉由適當的溝通,使個體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焦慮:人天生就有獲得「人際安全」 (interpersonal security)的渴求。除此之外, 每當個體的人身安全受到脅迫時,自然而然會產生焦慮的情況,若此焦慮、緊 張的狀態解除,個體則會感受到輕鬆、如釋重負,這就是「人際安全」的經驗。 (三)、操作:是指個體對人際情境的實際操作狀況,感受與體驗自身與他人間的互動 關係,同時在操作過程中讓個體獲得最適當、舒適的狀態。 (四)、發展序列:人格是連續性的發展,一般來說,個體皆需要達到某種階段的成熟 或是能力,方能了解外在環境對於個體的影響,接下來才能發展各種人際關係, 同時不斷自我調整以達到最佳狀態,讓潛力發揮到極致。Sullivan 認為絕大多 數的人格發展及心理因素影響的決定權,在於個體所遇到的環境及人際關係, 而非個體體質或是生理遺傳等因素。 Schutz(1958,1966)提出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或稱人際需求論,他認為每個人 皆有不同人際關係的需求,而能否滿足人際關係則會影響自我概念建構。Schutz 主張 人際需求的開始、建立及維持,都需要雙方的需求相互配合而產生結果,因時間、個 16.

(27) 別差異、需求而發展成不同的人際關係(引自林偉傑,2008;陳騏龍,2001) 。三種人 際需求可分為,歸屬需求(inclusion need) 、控制需求(control need)及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 ,簡述如下(徐西森等,2002;陳騏龍,2001;曾端真、曾玲珉,1996;葉青雅, 2004): (一)、歸屬需求:個體能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與價值感,同時有種被愛、被關懷、被 尊重的感覺。歸屬需求需要藉由參與和他人共同進行的團體活動,從中覺得被 需要、融入團體生活、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有價值、被關懷等等。其行為特徵 有交往、溝通、相屬、參與、出席等等。相反的人際關係則有孤立、退縮、疏 離、排斥、忽視等等。若是有過度需要他人陪伴的感受,則無法接受自身獨處, 容易轉變為「過度社交(over social)」 ,反之則會造成「缺乏社交(under social)」, 缺乏社交的人個性傾向於內向與退縮,不常與人談論。 「適度社交(social)」是 大部分人們所屬的類型,在人際互動中沒有障礙,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團體活動, 也不會感受到孤單或是不適。 (二)、控制需求:指個人在權力、人際關係、權威間做決定的過程,目的是能成功地 影響、支配周邊的人、事、物,並且能夠享有掌控人際互動的權力、威權及影 響力,且具有作決定的慾望。其行為特徵有喜愛運用權力、控制、支配、領導 別人等,相反的人際關係反應特質為抗拒權威、忽視秩序、受人支配、追隨他 人等等。無控制需求者相較於其他人較會逃避責任,且缺乏控制事情的慾望。 相反的,有強烈控制需求的人則會有衝動及慾望想要掌握進度。因此控制需求 與歸屬需求皆有個別差異,能善加利用控制需求的人,是社會中扮演成功者的 必要條件之一。 (三)、情感需求:情感需求呈現一個人對於情感接受與表達的慾望展現,展現於個體 與他人間親密關係的建立,尤其愛與恨是最為鮮明的情感表現。其特徵行為反 應為喜愛、親密、同情、友善、熱心等等,反之的行為特徵則有憎恨、厭惡、 冷淡等表現。依照情感需求程度不同,可區分為「缺乏人際關係(under personal)」 者,會逃避親密關係,也鮮少對人表達情感或是接收別人對他表達的情感。另 17.

(28) 一種為「過度人際關係(over personal)」者,其心靈層面極度想與人建立親密 關係,希望利用與他人的交往來降低內心的不安、焦慮。最後一種為「適度人 際關係(personal)」者,其對於他人的情感可以進行區辨,能接受他人情意, 也能適時拒絕不當的行為,同時對自身的人際關係感到滿意。 在西方社會學理論中,社會交換論是由社會學者 Homans(1950)所提出,他認 為在人際互動中所表現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交換的形式,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要 取得報酬(reward)和逃避懲罰(punishment)。人希望能夠付出最少的代價(cost) 來換取最高的收益。最常見的報酬是擁有良好的感受、名譽、經濟效益或是情感需求 的滿足,代價是指接受訊息者不希望接收的損失,像是消耗時間和精力或是感到焦慮 等。同時在互動過程中也強調公平為最高指導原則(equity rule),良好的人際關係亦 在此機制下誕生(引自徐西森等,2002)。 Thibaut 及 Kelley(1986)則發展出代價與報酬的關係理論(cost-reward relation theory) ,認為人在互動的情境中會因自身付出的代價與獲得的報酬,而決定是否往後 願意與對方保持互動。除了視代價與報酬相抵後的成本外,亦會加入比較水準 (comparison level of alternative)來決定,比較水準是指自身所認為應該獲得的報酬結 果與過去的人際關係相比較,或是與先前個人人際關係經驗作比較。例如將目前的研 究所同學與過去的大學同學作比較,若擁有較豐富的愉快經驗者,則會有較高的比較 水準(徐西森等,2002;曾端真等,1996;薛國致,2010)。 三、 大學生人際關係 潘菲(1992)提到,以求學階段而言,大學生活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階段,很多 人生價值觀都在此階段逐漸發展穩固。大體來說,青少年階段最重要的四種人際關係 有:同儕關係、異性關係、親子關係、師生關係。除了扣除睡眠時間之外,基本上每 個人都會和其他人共同相處及互動,完全獨處的時間較少。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 係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對於其未來事業、工作滿意度、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都有 深遠的影響。常見的大學生人際關係包括以下四種(黃德祥,1994): (一)、同儕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有不一樣的擇友標準。大學生活也算踏入半 18.

(29) 個社會,隨著生活步調的改變,父母無法像國高中時一樣伴隨在側,青少年在 面對困難時,往往需要靠自己的力量來面對、解決,或是需要嘗試新的行為, 因此若擁有和諧的同儕關係可增加青少年的歸屬感、社會認同、不再對父母依 賴,進而學習幫助他人,藉由幫助的同時亦能與其人建立新友誼,互相進步、 成長。 (二)、異性關係:Sullivan 認為兩性關係是青少年發展的重要助力,若無此親密關係, 將會抑制個體在未來人際關係的發展。為了要了解及克服性焦慮而建立異性關 係,需要以下階段慢慢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 1.. 前青少年期:與特定同性朋友發展出親密的人際關係,逐漸產生與同儕間 的親密人際關係,且不喜歡孤單的感受。. 2.. 青少年期:更成熟的青少年時期注意力會漸漸轉移至異性朋友身上,人際 行為旨在追求滿足衝動的行為,形成色慾動力主義,常以較為衝動的方式 來解決面臨的問題,也常引發衝突。. 3.. 後青少年期:經過時間及環境的歷練下,青少年開始學習解決人際關係與 色慾動力主義所造成的衝突,隨著經歷的磨練,自身的人際關係也逐漸改 變。. (三)、家庭關係:由於在青少年時期同儕力量介入下,使得父母親的影響力相對削弱, 不如以往強大,僅在金錢、教育、生涯規劃等方面,仍會與父母商量、討論。 但青少年在休閒、娛樂等方面產生問題時,則會改由尋求同儕提供意見,而非 像以前樣樣都以父母為溝通的主體,將父母視為心中的最高指導原則。 (四)、師生關係:隨著身心靈的逐漸成熟,青少年不再將父母視為心中最崇敬的對象 之一,也不再把教師當作另一種形式的父母。一位專業的教師,除了注重學生 的知能成長外,也應重視道德品格的涵養,讓學生的人際關係有多元的發展, 不僅侷限於小範圍的教育,而是能夠學習和他人相處、建立友誼,進而培養日 後能順利進入社會大環境的能力,因此學校教育在青少年發展中更實屬重要的 一環。 19.

(30) 四、 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回顧 國內外皆有針對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進行的研究,Levin 與 Stokes(1986)以成人 為研究對象,探討社會網路、人格特質與寂寞感受的關係,結論發現孤獨的人較內向、 神經質,同時擁有較為疏離的人際關係,也會使他們不容易結交好友,更容易感受到 焦慮或憂鬱。Asendropf 與 Wilpers(1998)則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五大人格 特質對真實生活中的社會關係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傾向外向性者同儕關係 愈佳、戀愛關係也越多;和善性傾向高者與同儕發生衝突的次數較少;而嚴謹性傾向 高者與父母接觸的頻率較高,關係也愈好。 根據研究顯示,五大人格特質「和善性、聰穎開放性、嚴謹自律、神經質、外傾 支配性」與個體本身的動機、生活目標、心情及人際關係有相當密切的關係(McCrae & Costa, 1990 ; Pervin & John, 1997) 。而 Diane 與 Jane(1996)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探討正向與負向情感與社會互動的關係,研究發現人格特質中開放性、嚴謹性、親和 性可正向預測人際關係的頻率及品質。林家瑩、林韋誠與鄭嫥嫥(2010)也提到人格 特質對於人際關係確實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其中外向性、嚴謹性與開放性傾向高者, 與同學、老師、家人、異性之人際關係越佳;而神經性傾向高者則傾向被動型態的人 際關係。葉青雅(2004)探討國小教師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寬恕態度三者之間的關 係,研究結果指出國小教師之五大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涂秀文(1999)在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中,發現青少年人格特 質中外向及樂觀性格與其人際關係顯示呈中度正相關,且女學生的人際關係顯著優於 男性。而陳嬿竹(2002)研究發現屬於和善性、嚴謹性傾向高的高中生,與父母關係 較佳;若為外向性、和善性傾向較高者,與朋友關係較佳。 統整以上人格特質及人際關係相關研究後發現,多數是探討人格特質中的嚴謹性、 外向性,其次為親和性、開放性與神經性,而人際關係亦分為真實人際關係與網路人 際關係,或是將人際關係細分為同學、老師、家人、異性等不同對象。而以上研究結 果皆顯示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具密切關係,本研究者也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與人際關 係具有相關性,尤其是擁有較外向、嚴謹人格特質的人,會傾向與他人發展良好的人 20.

(31) 際關係。因此,本研究者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 1:人格特質能有效預測人際關係。 假設 1-1:人格特質的「嚴謹性」能正向預測人際關係。 假設 1-2:人格特質的「外向性」能正向預測人際關係。. 第三節、. 網路成癮. 網路世代已經是無法抵擋的趨勢,而網際網路不但可作為溝通媒介,亦是開放活 動場域(王智弘,2008) ,讓使用者可跨時間、空間、地點互相溝通聯繫。人們不僅在 現實社會中進行社交活動,也在虛擬的網路社群中發展人際關係,網路亦成為人尋求 支持與認同的重要管道之一。愈來愈多人藉由網路滿足現實中無法獲得的認同感、成 就感與支持,造成使用網路時間日益增加,然而不適當的網路使用會影響真實社會中 的人際關係、日常作息、學業、工作等等,因而有「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或是「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現象產生(游森期,2002; 陳淑惠,2003;柯志鴻,2003) ,網路成癮的現象愈來愈為人所知,有必要正視此問題, 以下進一步說明網路成癮的定義及相關研究。 一、 網路成癮定義 國外研究曾提出「網路狂(Netaholic)」 、 「電腦依賴(Computer Dependency)」 、 「病 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 「網路成癮失序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等相關名詞來描述因沉浸於網路世界而影響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的族群(陳淑惠,2003; 游森期,2001;溫婉玉,2009)。本研究整理部分學者對於網路成癮的定義如下: Goldberg(1996)最早提出「網路成癮失序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 IAD)」的概念,認定網路成癮是由於過度沉迷網路而形成的一種成癮、失序的行為, 由於過度使用網路造成學業、工作、社會、家庭、甚至是身心靈的功能衰退等後果。 若使用行為符合以下其中 3 至 4 項以上,且時間長達 12 個月以上,則符合網路成癮, 其症狀包含以下:. 21.

(32) (一)、耐受性(Tolerance) :上網時間需增加方能獲得滿足感,反之,若使用時間減少 則會降低其滿足感。 (二)、戒斷行為(Withdrawal) :若是停止或是減少上網,則會產生不安全感、焦慮甚 至會心繫網路世界的情況,導致人際關係、工作、學業方面大受影響。 (三)、上網時間及頻率越來越頻繁、密集,超乎自身原本的預期情況。 (四)、會有想要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想法產生。 (五)、花費許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如網路購物、下載檔案、玩線上遊戲等。 (六)、因長時間使用網路而忽略、減少日常生活的社交活動、工作、家庭生活、休閒 娛樂等。 (七)、即使察覺本身因網路使用而造成身心靈上的問題,仍無法停止、克制使用網路。 Young(1996)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非麻醉所造成的失序行為,會有以下成癮的典 型行為像是強迫行為(Compulsive use) 、戒斷行為(Withdrawal) 、忍受性(Tolerance) 及沉迷的困擾後果(Related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dependence) 。而根據 DSM 系統對 成癮診斷的標準判定,若在 12 個月中出現下列 5 項症狀以上則符合網路成癮,其症狀 包含以下: (一)、離開網路後,仍會時常思念網路上的活動。 (二)、需要更長的上網時間方能獲得同樣程度的滿足感。 (三)、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曾想過要減少上網時間,但無法成功戒除。 (四)、離開網路後,會有情緒化、憂鬱、煩躁不安等退癮戒斷反應。上網時間會超出 自行預估的範圍。 (五)、無視於因上網而影響人際關係、工作、學業上的機會或金錢,仍保持上網行為。 (六)、為了上網而放棄社交或是職業的機會,並向家人或朋友欺騙自己上網的時間與 頻率。 (七)、透過上網來逃避現實中所面臨的問題或是作為情緒的出口。 Anderson(1999)修改 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Forth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對物質成癮的定義標準成為七 22.

(33) 項網路成癮標準,若在 12 個月內曾出現以下症狀三種以上可稱為網路依賴者(internet dependent)。 (一)、耐受性(Tolerance)。 (二)、戒斷性(Withdrawal)。 (三)、花費比預期更多的時間上網。 (四)、想要減少上網時間卻徒勞無功。 (五)、花費大量的時間來使用或從過度上網中恢復。 (六)、因為過度上網造成社交、工作以及娛樂活動的減少。 (七)、不理會過度上網帶來的負面影響,仍持續使用網路。 Griffiths(2000)認為網路成癮類似於科技性的成癮,操作型定義為人機互動的行 為性成癮(Human-machine interaction),可能是由主動的方式如網路遊戲或是被動的 電視吸引等方式引起,通常包含引誘及增強的模式來促進該行為傾向,其中有以下六 項特性: (一)、顯著性(Salience):當特定活動成為個體在生活中最重要、特殊的活動時,甚 至是影響他的認知能力、行為思考、內心感受等。像是個體無法確實參與本次 網路活動的行為,便會嚮往下次還有機會可參與。 (二)、心境轉變(Mood modification) :因投入活動而產生的情緒變化,形成一種因應 策略(coping strategy)。使用網路後將負面或正面的情緒暫時性阻隔,造成心 境上轉變或改善。 (三)、耐受性(Tolerance) :為達先前的效果,需增加活動的強度,方能使自身獲得更 多滿足感。如增加上網的時間。隨著上網經驗增加,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及時 間,身心才能獲得滿足。 (四)、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 :當上網時間停止或減少時所引起的不愉快感 受,有時會產生心煩意亂、悶悶不樂、容易衝動或發怒等情緒。 (五)、衝突性(Conflict) :成癮者易與周遭人群發生人際關係的衝突,對於原本工作、 社交、興趣或休閒活動則有不良影響,因而造成人際互動及本身內心的衝突及 23.

(34) 掙扎。 (六)、重複性(Relapse) :指網路成癮者就算能成功的戒除與控制已達很長一段時間, 仍有機會出現網路成癮復發的狀況。 除了上述國外學者對於網路成癮的研究外,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對此議題進行探 究, 游森期(2001)則認為網路成癮是過度使用網路,而對此產生一種心理依賴的衝 動控制失序行為。除此之外還有與網路耐受性、戒斷性、否定、強迫行為,甚至影響 個體生活的相關行為。 陳淑惠等人(2003)根據「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IAS-R)」 ,認為網路成癮包含「網 路成癮核心症狀」及「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其中「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包含: (一)、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隨著網路使用的增加,必須 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以及上網時間才能得到相當的滿足。 (二)、強迫性網路使用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 :指有種難以自拔的渴望與衝動 想要上網,在上網時有身心難脫離的感受,同時精神也為之振奮,期盼能有更 多時間停留在網上。 (三)、網路成癮戒斷反應(Withdrawa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若是減少或停止網路 的使用,使用者會感到沮喪、情緒低落、脾氣暴躁或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產生。 而「網路成癮相關問題」(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s)是指因過度沉溺於 網路世界中,而導致忽略家庭生活、社交活動且與朋友疏遠,也可能耽誤工作、學業 或與他人邀約。此外,可能為了掩飾自身上網行為而撒謊,甚至會產生身體不適的情 形,如眼睛痠痛、肩頸痠痛、睡眠不足與腸胃問題。 根據柯志鴻(2005)醫師的臨床經驗,診斷網路成癮準則包括以下三類: (一)、網路成癮症狀(九項中符合六項因素者):1. 整天想著網路上的活動;2. 多次 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3. 耐受性:需要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滿足;4. 戒斷症狀: 產生焦慮、生氣等情緒,並需接觸網路才能解除;5. 使用網路的時間超過自己 原先的期待;6. 持續的想要將網路活動停止或減少,或有多次失敗的經驗;7. 耗 24.

(35) 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的活動上或離開網路上;8. 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 9. 即使知道網路已對自己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問題,仍持續上網。 (二)、功能受損(至少有一項符合) :1. 學校與家庭角色受影響;2. 人際關係受影響; 3. 違反法律或校規。 (三)、網路成癮的行為(完全符合):無法以其他精神疾患或躁鬱症作解釋。 統整上述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雖然各學者對於網路成癮有著不同面向的定義與 解釋,相同的是對於網路過度使用及成癮、耐受性、戒斷等特徵描述。本研究歸納後 認為網路成癮是屬於一種過度依賴網路活動的行為,其行為特徵有不間斷地沉溺於網 路活動中,無法自制其上網行為衝動,更嚴重的情形會影響日常生活運作、工作、學 業及身體健康狀況,即使有想要抽離的念頭,仍離不開網路世界。 二、 大學生網路成癮 國內外都有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Young(1996) 依據 DSM 系統對成癮診斷的標準判定,提出八題是非題作為診斷問卷(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DQ) ,若超過五題以上回應為肯定者則被判定為網路成癮者,其中有 396 位受試者(約 80%)為網路成癮者,而 100 位則被判定為非網路成癮者,其中女性成 癮者多於男性,當時最常使用的網路功能為聊天室,成癮者平均每周網路使用時間為 38.5 小時,非成癮者為 4.9 小時,有 54%的成癮者不願意戒斷或減少上網時間,而 46% 成癮者無法成功根除上網習慣。 而另一位學者 Anderson(1999)則是採用 DSM-IV 為界定網路成癮的標準,提出 七題是非題作為判定範疇,若超過三題以上為肯定者則認定為網路成癮族群。研究對 象為 1302 位大學生,其中有 106 位(約 9.8%)學生被界定為網路成癮者,且男性占 87.7%、女性占 12.3%。整體而言每天平均上網時數為 100 分鐘,大部分花費在瀏覽網 頁上,成癮者平均每天上網 229 分鐘,使用網路會影響他們學術、社交活動、睡眠品 質等。 國內學者 Chou 和 Hsiao(2000)針對台灣 12 所大學生,使用兩種判定成癮標準 篩選後,判定 54 位為網路成癮者(約佔全部受試者的 13.7%),而剩下 859 位為非網 25.

(36) 路成癮者。研究結果發現網路成癮者會比非成癮者多花三倍時間上網,最喜愛瀏覽 BBS、電子郵件、網路遊戲等。而最能預測網路成癮的是在網路上溝通的樂趣、在 BBS 上的使用時間、性別、使用電子郵件的時間。除了量化研究外,Chou(2001)並且提 出質化訪談研究的結果,在其研究裡針對 83 個主題訪談大學生,並將訪談結果分為六 大主題呈現:1. 使用網路原因;2. 上網功能;3.將網路作為其他媒體的使用;4. 過度 使用網路的影響;5. 控制網路的使用;6. 網路成癮戒斷反應。大多數使用者擁有超過 兩年以上的使用網路年資,平日約花 4-5 小時上網、假日則增加為 5-10 小時,最常使 用的場域是學校實驗室、宿舍,而最喜愛使用電子郵件、BBS、聊天室等功能,每天 上網的過程能讓使用者獲得社會支持,得到歸屬感。根據結果上網功能主要歸納為互 動性、易用性、方便性及即時性,使用者將網路取代其他媒體使用,如原先使用電視 的時間改為使用網路。而使用網路是正向多於負向影響,正向影響包含自我認同、同 儕關係更緊密、更了解世界趨勢;過度使用網路的負向影響包含視力及睡眠品質不佳 等。在戒斷網路使用方面,最重要會使用者身心靈不愉快的感受,即便有過戒斷的念 頭,但大多數使用者仍會重回網路的懷抱。 游森期(2001)使用大學生網路成癮量表來測量 801 位大學生的網路成癮狀況, 其中大學生成癮量表得分最高之 10%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其研究結果發現,有 58 位(約 7.2%)為高危險群,且男學生的網路成癮狀況顯著高於女同學。每天平均上網 時間為 164 分鐘、最常使用為瀏覽網頁、大一及大五學生較容易出現網路成癮的情況、 其中以電資學院及工學院背景學生成癮比例最高。 楊正誠(2003)使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修正版,將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從原先判定 標準為量表得分最高的 10%提到為最高的 5%,587 位大學生在 26 題中文網路成癮量 表中的平均得分為 68.71,有 30 位(約 5.1%)被判定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且其中男 性占 86.7%,因此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中男性顯著多於女性。大學生之網路使用大多 數採用寬頻撥接最多、其次是利用宿舍網路及學校電算中心,平均每周上網 22 小時以 上佔 25%,亦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陳冠名(2004)亦使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修正版作為研究工具,為了瞭解受試者 26.

(37) 在「替代滿足反應」上的表現,增加 4 題,題目敘述如:網路世界比真實世界更有成 就感、在網路世界中更感輕鬆自在、上網能使壓力或不愉快消失、離開網路時生活中 不愉快感又出現等。研究對象為 1199 位青少年包含國中、高中職、大學生,平均量表 得分為 63.39,判定標準以量表總得分最高的 5%稱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共有 63 位 (約 5.3%)被判定為高危險群,同樣也是男性多於女性。高危險群每周平均上網時間 為約 21 小時,而非高危險群者約 13.6 小時。 儘管上述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及分析工具不盡相同,整體而言,大學生中網路成癮 高危險群的比例約介於 5%至 10%之間,以男性居多。雖然目前網路成癮的比例不算 很高,隨著網路使用日益增加,此議題仍是不可小覷,且這類族群可能會引發更多後 續的問題,值得人們持續關注。 三、 網路成癮相關研究回顧 (一)、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 國外學者 Loytsker 和 Aiello(1997)研究網路成癮傾向與人格特質的關係時發現, 具有較高無聊傾向、較寂寞、高社會焦慮與高自我意識者,較容易產生網路成癮的情 形。而 Young(1996)也認為,低自尊者、經常被拒絕、否定,或是對現況不滿者, 亦可能成為網路成癮的潛在族群。Young 與 Rodgers(1998)研究也發現,若網路使 用者的憂鬱(depression)傾向越高,其網路成癮情況會更加劇。他們認為憂鬱症患者 常擁有較低自尊、缺乏動機、害怕被拒絕與極需獲得他人肯定的特質,而網路世界的 匿名性質,能讓成癮者克服現實生活中與他人互動的障礙,能輕鬆自在的與他人對談, 因此這類使用者較容易有成癮的狀況產生。 Gnisci、Perugini、Pedone 與 Conza (2011)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針對於網路使 用、網路成癮與網路依賴程度進行分析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出網路使用者之個人誠信、 外向性、嚴謹性對於網路使用具有顯著相關性,其中包含心理上的症狀以及後續行為 反應,另外也發現網路依賴高危險群較不能進行日常社交活動或不善於管理自身行為。 戴奇華(2010)亦使用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屬於嚴謹性、外 向性的青少年與網路成癮傾向呈現顯著負相關,推論可能嚴謹自律性較低者較偏好於 27.

(38) 逸樂,需要藉由網路來刺激、滿足感官需求,由於意志力較薄弱,因此無法控制上網 的衝動及需求,更加劇網路成癮的問題。 游森期(2001)以台灣地區之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男性較女性容易出 現網路成癮狀況,而易網路成癮的人格特質傾向為神經質、外向性及開放性者,而謹 慎性則弱者較容易成為網路成癮之高危險群,人格特質為友善性者則較不會成為網路 成癮者。此外,憂鬱及焦慮為預測變項,可以有效區分是否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陳 冠名(2004)亦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人格特質中越具社會內向、思考外向、抑 鬱自卑者,較容易成為負向退縮的青少年,越易成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反之,若 是人格特質越社會外向、思考內向者,又較積極正面的青少年,成為網路成癮者傾向 偏低。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人格特質中較寂寞、無聊、焦慮或是偏向較不嚴謹、自律性 較低、神經性傾向高者,對於自身自制力較弱,因此較易造成網路成癮的情形發生。 因此本研究者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 2:人格特質能預測網路成癮傾向。 假設 2-1:人格特質的「嚴謹性」能負向預測網路成癮。 假設 2-2:人格特質的「神經性」能正向預測網路成癮。 (二)、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 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的關係其實是錯綜複雜的,亦可說是網路成癮者與社交恐懼 者互為因果關係,而研究發現在真實生活中擁有人際關係困擾者較易產生網路成癮的 情形發生(Grohol, 1999;Young & Roger, 1998)。 Young(1996)指出,如果青少年過度沉溺於網路,會對青少年階段的發展造成 負面影響,如過度依賴網路交友會使青少年無法適應現實人際互動,更甚者會造成青 少年自我認同的發展障礙。Morahan-Martin 和 Schumacher(2000)指出,若網路使用 者長期沉溺於網路社交活動中,透過網路尋求情感支持,也會利用網路來拓展人際關 係,因而更依賴網路上的人際關係,用來取代現實中的人際關係。 游森期(2001)研究發現,大學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擁有較大的網路社交圈,而 28.

數據

圖 3-5-1 人際關係之因素分析  四、  網路成癮量表  本量表係採用陳淑惠等人(2003)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修正版(CIAS-R)」 ,分 為「網路成癮核心症狀」與「網路成癮相關問題」等兩個分量表,其中「網路成癮核 心症狀」涵蓋了「網路成癮耐受性」 、 「強迫性上網行為」 、 「網路成癮戒斷反應」等三 構面,而「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分量表包含「人際與健康問題」與「時間管理問題」 兩構面,茲說明如下:
圖 3-6-1  結構方程模式架構圖  三、  模型適配指標  透過不同的適配指標,可判斷此模型是否為一個良好模型。如果所得資料能符合 下列適配度指標,則表示所提模型架構能獲得支持;若是未達標準,則表示需另行修 正模型。本研究模型適配指標依據邱皓政(2011)與 Hu 和 Bentler (1999)所歸納之:  (一)、卡方檢定未達 0.05 之顯著水準。
表 4-1-1 有效樣本之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N=375)  有效問卷人數  百分比(%)  學院  電機學院  23  6.1  資訊學院  40  10.7  工學院  39  10.4  人文社會  113  30.1  管理學院  78  20.8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18  4.8  醫學院  16  4.3  公衛學院  3  0.8  法律學院  7  1.9  其他  38  10.1  性別  女  224  59.7  男  151  40.3  年級  一年級  20  5.3  二
表 4-1-2 網路使用時間統計表(N=375)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標準誤  最小值  最大值  上網年資  女  224  10.54  2.861  .191  3  20 男  152  10.25  2.618  .213  2  20  總和  375  10.42  2.766  .143  2  20  平日  平均上網時間  女  224  5.72  3.223  .215  1  21 男 151 6.29 3.770 .307 1 21  總和  375  5.95  3.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提供學習楷模。以活潑生動、高互動性之方式,辦理職涯規

了解電腦網路的原理,學習使用 個人網誌及簡易的網頁設計,具 備電子商務的觀念、網路安全以 及網路犯罪與相關法規.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熟悉 MS-OFFICE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哈瑞斯女士說,假如 Google 光是簡單地撤 出中國,外界會認為他們拋棄中國用戶; G oogle 是盡了很大的努力,來保證搜索內容

熟悉 MS-OFFICE

/ 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