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任務型態(task type)

人們內心的經歷運作過程結果,會藉由人們的語言表達出來,人們的語言 與個體的思維就好比活細胞之於有機體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李佳倫,2003)。相 對的,個人的外顯行為將會影響群體彼此之間的行為, Ellis & Fisher(1994)

認為有些任務如果能透過群組的溝通討論方式來交換意見共同達成協議,或許 會有不同的優勢,因此隨著任務性質的不同,對於群組合作溝通討論之後所反 映出來的過程與結果,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吳蕙怡,2003)。因此,

以下本研究將對任務型態做詳述的說明:

一、任務型態

McGrath(1984)根據多位學者所提的研究,歸納出經過實際驗證的任務架 構,依照合作(cooperation)和衝突(conflict)、概念性(conceptual)和行為性

(behavioral)將任務類型分成四個象限,每個象限分別被切成兩小塊,所以總 共有八種任務類型,稱為任務分類法(task circumplex)(吳蕙怡,2003),如圖 2-4 八種任務類型所示,而其中八種任務類型的主要任務目的及任務內容,則 列表說明於表2-6 任務分類法中之任務類型及主要內容。

圖2-4 八種任務類型

【資料來源】:吳蕙怡(2003):McGrath(1984)提出之任務分類法。

合作

(cooperation) 規劃型 任務 創造型 任務

混和 動機型 任務 認知

衝突型 任務

績效型任務 競爭型任務 智力型任務

決策型任務

象限 I 產生

(generate)

象限 II 選擇

(choose)

象限 III 協商

(negotiate)

象限 IV 執行

(execute)

(planning tasks)

(creativity task)

(performance psycho-motor

tasks)

(contests battles

(mixed-motive task)

(cognitive conflict

(intellecti-vetask)

(decisio n-making

tasks)

概念性 行為性 衝突

(conflict)

表2-6 任務分類法中之任務類型及主要內容

象限 任務目的 任務類型 任務主要內容

規劃型任務 產生方案,以解決問題。

關鍵概念:產生行為導向的方案。

象限I 產生

開創型任務 藉由腦力激盪,產生新的想法。

關鍵概念:激發創造力。

智力型任務 以正確的答案來解決問題。

關鍵概念:正確答案 象限II 選擇

決策型任務 以最適或意見一致的答案來處理問題。

關鍵概念:最適答案。

認知衝突型任務 解決觀點上的衝突。

關鍵概念:解決衝突。

象限III 協商

混合動機型任務 解決動機 利益上的衝突。

關鍵概念:解決利益衝突。

競爭型任務 解決權力上的衝突,競爭以取得勝利。

關鍵概念:獲勝。

象限IV 執行

績效型任務 技能性質的任務。

關鍵概念:績效。

【資料來源】:吳蕙怡(2003)。

三、溝通媒介與任務型態

根據魏竹聯(2000)指出,所謂可分析 結構化任務是參考個人在完成任 務過程中回應問題的時間,可分析的任務可以事先決定可能的問題、已知的程 序,因為結果都是已經被了解的。相反的,不可分析 結構化的任務環境下,

程序是十分個人化的、缺乏線性的,特別是有助於即時性的創作意念。資訊將 變得模糊,因為一些精細的計畫將不再與任務活動一致,而決策所要的資訊並 不容易透過文字或數字來進行溝通,因此解釋這些資訊依賴著人與人之間的互 動與社會性線索。

Suh(1999)根據 McGrath & Hollingshead(1993)指出,針對不同之任務 型態對於不同媒體間之適合度做研究,發現媒體豐富性較低的媒體應該配合可 以分析 結構化的任務,而媒體豐富性較高的媒體配合不可分析 非結構化的 任務,可以導致效能提升。在不可分析的任務下使用媒體豐富性較低的媒體將 不滿足任務的需求(社會性、符號性的線索、回饋與可解釋能力),而使用媒體 豐富性較高的媒體在可分析的任務下將隱含著不需要的成本。根據媒體豐富理 論的觀點,由於不同的媒介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而不同的任務亦有不同的變 化性特徵,因此不同的媒體根據不同的任務特徵來負載著所需要的資訊(詳請 參考表2-7 任務與媒體在資訊豐富之適合度。)。從表2-7 任務與媒體在資訊豐 富之適合度中可以發現,不同之資訊豐富需求的任務有適合它的溝通媒體,太 過豐富性的媒體,如果在較簡單的任務下,可能會造成溝通上分心或焦點不集 中的結果。反之,若是媒體不夠豐富性,對於十分需要協調的任務,將不能有 效轉換所需要的資訊而達成任務(魏竹聯,2000)。

表2-7 任務與媒體在資訊豐富之適合度 Increasing potential

richness required for task success

Communication Media

Increasing potential richness of information Task Type Computer Text

Systems

Audio Systems

Video Systems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Generating ideas

& plans

Good fit Marginal fit Info too rich

Poor fit Info too rich

Poor fit Info too rich

Choosing Correct answer:

intellective task

Marginal fit Medium too constrained

Good fit Good fit Poor fit Info too rich

Choosing

Preferred answer:

judgment task

Poor fit Medium too constrained

Good fit Good fit Marginal fit Info too rich

Negotiat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Poor fit Medium too constrained

Poor fit Medium too constrained

Marginal fit Info too lean

Good fit

【資料來源】:Sub(1998):McGrath & Hollingshead(1993)

經由上述 McGrath(1984)與 McGrath & Hollingshead(1993)之文獻探 討,我們可以發現,對於任務型態的分類大致上相同,但是以McGrath(1984)

所提出之任務型態的架構比較精細完整,此因為 McGrath & Hollingshead

(1993)在研究中比較著重於媒體豐富理論中,溝通媒介對於過程滿意度與媒 體滿意度的探討。

因此本研究採用象限 II 中,任務目的為選擇,任務類型為智力型的任務

(intellective task)(同時也是表 2-6 中 McGrath & Hollingshead(1993)之架 構下,智力型的任務)。而所謂智力型的任務,即是在任務中所有需要解決的問 題,是有一個正確性的答案,換言之,即是所有的問題都有標準答案。呂丰君

(2002)指出,執行這一個任務的團體成員必須要構思、選擇、計算出這個正 確性的答案。

另一個本研究所採用是象限III 中,任務目的為協商,任務類型為認知衝突 型的任務(negotiating task)(同時也是表2-6 中 McGrath & Hollingshead(1993)

之架構下,認知衝突型的任務)。而所謂認知衝突型的任務,即是在任務中所有 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沒有一致性的正確答案,換言之,即是所有的問題都沒有 標準答案。執行這一個任務的團體成員必須要能夠透過彼此之間的相互溝通、

討論、協調,並且對於所有的問題有共同的認同之後,提出共識性的答案。

本研究根據此兩種任務類型(智力型與協商型),分別對面對面、電子郵件 與即時通訊軟體不同的溝通方式,進行對於媒介認知更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方 法與實驗設計將在下一章節做更詳盡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