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而在原始量表中並未將此題項反向計分,因此本研究在此將問項第 1 題也視為 是反向的問題,所以前測問卷共計7 題反向題,如表 4-1 所示。

表4-1 溝通媒介量表因素名稱與題目一覽表

題項 題 項 極 端 之 形 容 詞 社會臨場感(social presence)

1* 非個人化的(impersonal) 個人化的(personal) 2* 熱誠的(hot) 冷漠的(cold) 3 疏遠的(distant) 親近的(close)

4 非人性化的(dehumanizing) 人性化的(humanizing)

5* 能充分表達訊息的(expressive) 不能充分表達訊息的(inexpressive) 6 感性的(emotional) 理性的(unemotional)

7 遲鈍的(insensitive) 敏感的(sensitive) 溝通效能(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8* 整體而言是佳的(good) 整體而言是不佳的(bad) 9 不易傳達的(inaccessible) 易傳達的(accessible)

10 易扭曲訊息的(distorted) 可準確傳達訊息的(accurate) 11* 真實的(true) 錯誤的(false)

12* 愉快的(pleasurable) 痛苦的(painful) 13 無意義的(meaningless) 有意義的(meaningful) 14 緩慢的(slow) 快速的(fast)

15* 成功的(successful) 不成功的(unsuccessful) 溝通介面(communication interface)

16 操作困難的(difficult) 操作容易的(easy) 17 複雜的(complex) 簡易的(simple) 18 受壓迫的(constrained) 自由的(free) 溝

通 媒 介 量 表

19 受限制的(constricted) 開闊的(spacious) 註:題目中有標記*者為反向題。【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問卷前測的實施流程

本研究以方便取樣的方式,邀請35 位資訊管理所的同學與 1 位大學部四年 級學生進行實驗的預試(實驗預試詳細之細節,在本章實驗設計會詳加說明)

與問卷的前測(pretest),前測的樣本在經過預試之後進行問卷前測,且在沒有 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請受測者進行問卷試答。在填答的過程中,若對於問卷有 不明瞭或是填答有困難時,可以與實驗控制者討論。前測填答完畢之後,與受 測者進行討論,以確認受測者對於問卷題意的了解。

進行方式以每組預試實驗組別為主進行訪談,填答時間沒有限制,並且詢 問受測者對於問卷的意見與看法,再依據每一位受測者對於問卷的實際反應進 行修正,以期望可以符合一定程度的「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與「內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前測之問卷與前測修正後問卷請參考附錄 A 與附錄 B 溝通 媒介量表的部分。

(三)量表之信度與效度檢測

根據項目分析結果顯示,如表4-2 所示,除了第 1 題(CR 值為 0.86)、第 6 題(CR 值為 -0.5),與第 17 題(CR 值為 0.99)的 CR 值過低之外,其餘之 CR 值皆大於或是接近 1.75,均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經由項目分析之結果顯示 第1 題與第 6 題之因素負荷量 < 0.5(請參考表 4-6 所示),因此,本研究決定 將刪除預試問卷題項的第1 題、第 6 題與第 17 題(因三者之 CR 值均除了小於 1.75 之外,亦小於 1 以下且過低),其中第1 題與第 6 題是社會臨場感變數之題 項,而第17 題是溝通介面變數之題項,所以正式實驗之問卷將會減少 3 題,總 共為16 題。

表4-2 項目分析

題號 第1 題 第 2 題 第 3 題 第 4 題 第 5 題 第 6 題 第 7 題 第 8 題 第 9 題 第 10 題 平均數 4.53 4.33 4.47 4.67 4.44 4.03 3.89 4.72 4.78 4.67 標準差 0.9 0.7 0.8 0.8 0.6 1 0.8 0.5 0.4 0.6 CR 值 0.86 2.36 2.17 1.44 4.03 -0.5 1.72 4.45 5.63 2.68 題號 第11 題 第 12 題 第 13 題 第 14 題 第 15 題 第 16 題 第 17 題 第 18 題 第 19 題 平均數 4.89 4.72 5.22 4.17 4.94 5.50 4.56 5.11 4.81 標準差 0.4 0.6 0.4 0.9 0.5 0.7 0.9 0.8 0.5 CR 值 4.06 3.09 3.81 1.95 2.46 1.87 0.99 3.23 7.5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以SPSS 統計軟體進行問卷之資料分析,前測回收共為 36 份問卷樣 本資料,刪除問卷問項之第1 題、第 6 題,與第 17 題後,採用內部一致法(internal consistency method)作為問卷信度的檢測,每一個構面變數的內部一致性衡量 以 Cronbach’s α來衡量,本研究在前測問卷中,每個構面之變數的信度 Cronbach’s α值介於 0.6042 至 0.8002 顯示具有相當不錯的內部信度,請參考表 4-3。

表4-3 問卷前測信度表

構面變數 問卷對應題相與內容 信度(Cronbach’sα)

社會臨場感

(social presence)

1. 非個人化的 & 個人化的(項目分析後被刪除的題目)

2. 熱誠的 & 冷漠的 3. 疏遠的 & 親近的

4. 非人性化的 & 人性化的

5. 能充分表達訊息的 & 不能充分表達訊息的 6. 較感性的 & 較理性的(項目分析後被刪除的題目)

7. 較遲鈍的 & 較敏感的

0.6042

溝通效能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8. 佳的 & 不佳的

9. 不易傳達的 & 容易傳達的 10. 易扭曲訊息的 & 可準確傳達的 11. 真實的 & 錯誤的

12. 愉快的 & 痛苦的 13. 無意義的 & 有意義的 14. 緩慢的 & 快速的 15. 成功的 & 不成功的

0.7249

溝通介面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16. 操作困難的 & 操作容易的

17. 複雜的 & 簡單的(項目分析後被刪除的題目)

18. 受壓迫的 & 自由的 19. 受限制的 & 開闊的

0.8663

整體信度

0.800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建構效度方面,可以透過收斂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與區別效度

(discriminate validity)來進行問卷的檢測,收斂效度最主要用於檢測每個構面 中,每個衡量變項與構面之間的相關程度;而區別效度最主要是辨別構面之間 的區別效果,一般以因素分析來進行。本研究使用未刪除任何題項之36 份問卷 樣本資料,意即未檢測信度之前的樣本資料,以及未將問卷問項之第 1 題視為 反向問題,與未進行項目分析將第1 題、第 6 題,與第 17 題刪除時進行效度檢 測。在收斂效度上,本研究以皮爾森相關分析來進行構面的效度檢測,結果顯 示,皮爾森相關係數之顯著性除了第1 題(皮爾森相關係數之顯著性為 0.256)

未達顯著性之外,其餘顯著性皆小於0.05 達顯著水準,表示本研究構面收斂效 度達一定之水準;而在區別效度方面,本研究以因素分析之因素負荷量(factor loading)的大小來判定區別效度的好壞,第 1 題(因素負荷量為-0.141)與第 6 題(因素負荷量為0.182)小於 0.5 之外,其餘皆大於或接近 0.5。因此,大致上 來說,本研究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與區別效度,且施測問卷達一定的效度水準。

詳請參考表4-4。

表4-4 問卷前測效度表

構面變數 題項 因素負荷量

(factor loading)

皮爾森相關係數 顯著性(雙尾)

1 -0.141 0.195 0.256

2 0.698 0.607** 0.000 3 0.885 0.837** 0.000 4 0.746 0.662** 0.000 5 0.498 0.492** 0.002 6 0.182 0.333* 0.047 社會臨場感

(social presence)

7 0.634 0.614** 0.000 8 0.662 0.680** 0.000 9 0.770 0.739** 0.000 10 0.673 0.673** 0.000 11 0.597 0.565** 0.000 12 0.433 0.456** 0.005 13 0.668 0.604** 0.000 14 0.386 0.522** 0.001 溝通效能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15 0.546 0.490** 0.002 16 0.808 0.791** 0.000 17 0.723 0.767** 0.000 18 0.931 0.920** 0.000 溝通介面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19 0.859 0.842** 0.000

**.顯著水準小於 0.01 時(雙尾)。

*.顯著水準小於 0.05 時(雙尾)。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資料分析方法

本 研 究 的 資 料 分 析 工 具 採 用 Microsoft Excel 2000 及 SPSS 10.0 for Windows,針對這兩種資料分析工具所採用的資料分析方法如下:

(一)Microsoft Excel 2000

1. 建置問卷基本資料:建置前測與正式實驗的問卷資料與基本資料分析。

2. 繪製圖表:繪製基本資料分析之長條圖;任務型態、溝通媒介對於溝通介面

與溝通效能影響之折線圖。

3. 統計資料:針對樣本做實驗後基本資料統計分析。

(二)SPSS 10.0 for Windows

1. 敘述性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此部份針對實驗樣本之基本資料分 佈型態做初步分析,包括溝通媒介的使用情況。

2. 信度分析:針對本研究之社會臨場感、溝通介面與溝通效能等進行信度分

析,以組成信度來衡量各構面的信度,並且對各變數做信度分析,顯示各個 觀察變項之信度。

3. 迴歸分析:利用複迴歸來探討社會臨場感、溝通介面是否可以準確的預測溝

通效能。另外使用簡單迴歸來預測在日常生活中,MSN 溝通方式之使用比 率對於媒介認知的影響。

4. 變異數分析(ANOVA):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探討在使用 MSN 溝通方

式之樣本,探討使用網路為輔助工具對於媒介認知的影響。

5. 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針對溝通媒介對於社會臨場感、溝通介面

與溝通效能的影響,以及任務類型、認知型態、溝通媒介對於媒介認知的影 響之探討,以及在溝通過程中,有無使用輔助工具查詢對媒介認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