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企業共同研發與優化生產

第四章 訪談實証的結果-群聚對台灣網通產業研發的影響 …

第三節 企業共同研發與優化生產

企業間的策略聯盟,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諸如第一章所述明泰科技與緯創 資通共同開發雲端伺服器的案例,雙方投其所長,減少多頭發展的研發支出。除 此之外,降低製程上的限制,更能提升生產與研發的效率。本節的主題旨在說明 二者的發展現狀與交錯結果。換言之,企業必須透過多項的合作,創造共同 價值,這不是社會責任,更不是慈善事業,甚至要有持續的能力維持企業 競爭力,且透過一個創新的方式,能達到經濟層面的效益與成功,這就是 核心的研究價值與態度。77投射到生產上,為了強化後拉式生產與庫存系 统的控管,製造過程需要嚴格把關,這套生產系统必須不斷地重新整理生 產需求,且要彈性地管理生產線上的變動。這就是為何中小企業也積極投 入系統化操作的原因,78最終的目的就是優化生產過程,減少庫存與浪費,

本節便針對群聚與此二議題相關的訪談結果進行說明。

壹、企業共同研發的成果

企業共同研發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減少研發人員的成本支出,但本文針對的是 研發與生產的關係,因此對應到前述的問題,研發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生產的效 率,也就是群聚式的生產。即便現在網路資訊傳遞非常發達,使產品組成的三大 要素:硬體、軟體、機構,能夠透過網際網路克服距離的障礙,順利進行生產,

才能配合此三者於前端開發的努力。因此,企業共同研發的效率,最直接的優點 不外乎成本的節省,還必須透過多方配合,完成共同開發的使命,在各司其職的 過程中,也能因為研發領域的熟悉,降低投入的失誤與時間的浪費。但也會因為 講求效率,減少研發人員許多進修與提升能力的機會,以下是受訪者的經驗談便

77 Mark R. Kramer, Michael E. Porter, 2011,“Creating Shared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89 ,Issue 1/2,p 64.

78 Shad Dowlatshahi, Taham, Farzam, ,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Just-In-Time implementation in SMEs,” 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 Vol.20 Issue7,pp 613

是鐵證:

「早期我在 XX 公司做交換器和企業等級在使用的 Enterprise 類型的網通 產品,規格都是慢慢談出來,可以用兩個星期去慢慢談,甚至規格可以打成 30 頁,用 Excel 一條一條去談我們將用什麼新技術,而且交換器算是古老技術,當 一個新款產品要再出來需要時間花上半年到一年,那如果是一個新的技術必須要 花上好幾年;反觀現在消費性產品(數位家庭部分)都講求速度快,絕對不能比人 家慢,但是再追求速度快產品之下,通常都學不到什麼。」(受訪者編號:DQI001)

共同研發如同雙面刃,優點在於加快產品開發效率,但副作用是研發人員素 質的停滯,如何取決則考驗著企業的決策能力,但就消費市場的考量觀之,最大 的受益者仍是品牌通路商與消費者。也因為消費者需求增加,品牌商不斷地透過 研發資源的整合,推廣市面產品的功能,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如此一來,多重 功能整合對研發資源的消耗日益劇增,在訪談中,產品規劃人員談到如下:

「我們現在會透過不同軟體的公司,整合 End user 使用的平台,好處是讓 消費者可以在我們品牌商的平台使用產品,一來方便消費者,二來會造成消費者 對我們品牌商品的依賴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平台讓商品更加推廣,但製造 商不一定是最後端的使用者,所以在軟體功能的整合上,要搭配其他不同的專業 軟體公司協助,才能讓我們的產品在市面上推廣的比較順暢。」

(受訪者編號:PP001)

於此也呼應到製造商的訪談中所提到的問題,硬體並非製造最困難的部份,

因為配合的夥伴距離都很近,能夠就近研討硬體研發或生產製程的問題,但客戶 對軟體功能的需求,往往才是開發過程中最大的障礙與難題,如下受訪者所言可 知:

「現在產品的研發都是依照客人的要求去設計的,其實硬體方面的問題比較

少,以我們這種產品來說,大部分都會是最後的軟體驗證比較麻煩。」

(受訪者編號:HW005)

由此可證明,硬體的生產製造其實都是可以被解決的問題,最後的重心在於 軟體功能的整合,而軟體功能是否可以被客戶接受,事關能否正常將產品出售,

但現在面對市面上包羅萬象的消費性網通商品,只能不斷地從多方向整合,降低 研發的支出,才能用最新的技術,獲得更多的銷售機會與獲利空間。

除了大型企業互相合作的策略聯盟外,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合作的模式,

也備受考驗:以專司消費性網通產品研發的 ODM 系統廠為例,目前正面臨供應 商佔研發支出成本上漲的變革時代中。例如,轉移供應商是很困難的,如果系統 廠大量投資在該供應商的專業設備上就會加深彼此仰賴的程度。或者要學會如何 操作供應商的設備企業供應鏈管理,也許能在供應商的制造業設施附近找出他們 的供應的生產地點(例如在一些特定的模具開發企業,必須距離系統廠較近)減輕 距離造成的阻礙。當研發支出費用提升時,系統廠則會發現供應商變得更難駕 馭。此外,供應商也許會有共同研發費用的考量,更因此限制了他們的發展能量。

79這些都是造成企業共同開發的障礙,因為大型企業比中小企業更能吸收研發的 支出,在此不平衡的條件下,供應商跟系統廠間,便會透過相互的成本轉嫁來約 制對方,

貳、製程優化的效益

任何有關於前述的品質議題,都跟製程脫不了關係,最大的原因在於創新研 發的商品都會遭遇到製造的問題,因為新的規格,就會有不一樣的元素產生,因 此,在製造端要短時間的克服生產的問題,也是促進研發效率的重點,如下受訪

79 Michael E. Porter, 2008,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8, No.1, pp 82-83.

者所言:

「在製造單位有 PE(Production Engineering)部門,功能是決定製程,決定什 麼段落該怎麼做;另外還有 M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則是提供順利生產 製造的解決方案,做輔助的工具或治具,提升產品可製造性,也可以解決 RD 機 構設計盲點,提升生產效率。例如:Home Plug 它的外型有一面是圓弧狀,當你 要組裝,用螺絲裝置時,會不停搖晃,ME 就想到用一個裝置,讓 Home Plug 固 定在那,可以加速產品組裝。這就是 RD 當時在設計時,沒有想到此問題,經由 ME 解決設計時盲點,讓產品速加快組裝生產。所以問題都不難,只要用心就能 解決。」(受訪者編號:MD001)

換言之,在產品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問題,並找出問題的解決之 道,都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以上的訪談內容就是最佳的鐵證,研發人員在 研發的過程中並不會對可製造性考量太多,但 PE 與 ME 這兩個角色,正是在進 行製程的優化,降低產品生產的難度。因為在製程的決定上,必須由多個單位彙 整意見,達成共識後,產品生產才會順,同時也有研發人員針對此議題有著深入 且多元的見解如下:

「其實零件規格化的好處,比起製程優化簡單得多了,因為規格化的物料就 是已經有模組,照抄就好,但製程還必須由多個單位來討論,才能夠真正的優化,

達到最好得效率,但不可能每個人都會滿意,勢必都要做部分的妥協,所以只要 一直開發新規格的產品,就會不斷面臨這些問題。」(受訪者編號:HW004)

現在的市場上越來越多消費性電子商品,且產品在出貨前的驗證測試會花上 非常多的時間,這也是造成研發人員壓力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因為一旦研發出 來的商品在市面上與其他廠牌的產品有太多相容性的問題時,消費者的信心就會 喪失,品牌通路商也相對的失去市場,如此一來更會降低對製造商開發的信心,

這也是研發人員為何會不斷地設法開發新產品的原因,除了可以學習多項的設計

研發外,還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質,並且可以對未來可能遇見的產品相容性問題有 更進一步的了解,或進行預先的開發,因應未來市場或法規的需求,或許無法即 時提出對未來產品預見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可以透過多方經驗的累積,加上企 業間以及企業內部的資源整合,提供短期、長期對策。這就是研發、製程技術提 升、進步的最大效益。

第四節 台灣網通產業群聚現況與研發的困境

消費性電子商品、精密機械、工廠設備等多項相關的企業,自從國際承包製 造商的外包作業模式發展蓬勃後。在生產組裝方面,乃至於研發的部份,普遍地 分布在開發中國家的代工廠(包括了供應鏈中各式的零件供應商)。但是產品的規 格標準,都是由買家或是品牌公司所制定出來的。80因此,只要是跟製造有關的 企業,均免不了被箝制的命運,也是現階段網通產業難以避免的窘境,品牌商與 各個區域經濟發展較為強勢的國家,透過規格的掌控,與法規的限制,對各式商 品造成許多的限制。此外,多元的消費性電子商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產品的 硬體、韌體與軟體相容性,也同樣造成研發的困難度加深。以至於群聚的合作模 式,有了功能性的變化,詳見後頁說明與各類廠商在群聚中的特性與角色。

圖 4-3 群聚與研發廠商關係圖 (筆者於訪談後自行彙整)

80 Gary Gereffi, Miguel Korzeniewicz(eds),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onn: Praeger ,p. 99

系統廠與主 要原件廠商 技術交流 核心技術交流

系統廠

圖 4-3 所表述最大的意義在於:主要的原件距離可近可遠,但只要跟”生產”

有關的,一定都會設法在距離上拉近,提升交貨速度與節省運費。以下便是針對 各不同屬性的企業特性說明:

中心系統廠:負責產品實體開發與生產、組裝的工作,如:智邦、明泰。

星星符號:主要 IC (CPU) 原廠 (核心技術),如:博通,瑞昱,聯發科。

星星符號:主要 IC (CPU) 原廠 (核心技術),如:博通,瑞昱,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