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群聚對產品研發之影響-以台灣網通產品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群聚對產品研發之影響-以台灣網通產品為例"

Copied!
1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群聚對產品研發之影響-以台灣網通產品為例

The Impact of Cluster Products and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aiwan’s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張琪斐 Chi-Fei Chang

指導教授:林信華 博士 Advisor: Hsin-Hwa Lin, Ph.D.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June, 2012

(2)
(3)

誌謝

從我考進台大那一刻到寫完論文時,回想起這兩年在台大所遇到人,我必須 感謝很多人給予我幫助。

首先,感謝我大學的導師─毛樹仁老師,他讓我拾起人生信心,從不相信自 己會考上台大研究所,更不敢提起勇氣去報名,但老師不放棄也不厭其煩的鼓勵 我,自己終於鼓起勇氣去報名,並持之以恆按每日計畫去讀書,充分準備推甄面 試,最後,我真的考上了台大國發所!我永遠記得老師告訴我一句話:「你不去 做,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可能性」,所以我告訴自己,凡事盡最大努力,

接下來就交給上天去安排。

事實上,在台大的生活中遇到很多很 Nice 的老師,如阿通老師、oma 老師,

您們都是我人生中貴人,當然不能錯過時常給我鼓勵的碧涵老師,除了課業上,

還能與我談論心事,深深感謝難以言喻。也謝謝 205 的每一個人、及社會組三個 妞、國發理論的同學,真的很開心認識大家,因為有了你們使研究所生活更加精 彩。

還有南華的學長姐與系友們,您們不時的賜教與關心,讓我在艱難時期被感 溫馨,也讓我更有前進努力的心情。

另外,我的背後有一群可愛的家人,或許您們無法分擔我課業上的壓力,但 您們無私的付出與包容,是我背後最大精神支柱來源,尤其是爸爸、媽媽、老爹、

媽咪,真的很謝謝您們。

至於一直默默支持我、給我很多力量的林詠,真的很謝謝你!總在我人生中 困境,給我正面力量,鼓勵我向前衝!

最後,最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林信華老師,老師身兼數職,還要百忙抽空指 導我的論文、提供意見、修正方向,讓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謝謝老師對我論文 的用心指導,這份感謝深深在我心中,相信老師可以體會。

※如果我有遺漏的人,請別見外,因為我的感謝是說不完的。

(4)

摘要

本文的主旨在於探討台灣的消費性網通產業群聚現象對其研發的影響。因為 產業群聚是一個廣泛存在的事實。但實際的操作,對研發商品的加分效果究竟有 多深,則是本文所欲表述的重點。在先行研究的部分,透過理論的探討得知,群 聚與生產相關的研究以 Michael Porter, Gary Gereffi 的研究最為人知悉與推崇。

並在廣為人知後的探討資料蒐集中,發現關於群聚外溢效果的探討,有時會蓋過 群聚的根本效益的陳述。事實上群聚最需要的特質就是速度、效率,也因為效率 導致群聚的行為產生變化,因此長時間的資料蒐集與研究已不能滿足本文的需 求,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透過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s)以及田野調查的 方式,對業界的供應鏈規劃與管理人員、研發工程師等進行訪談,輔以先行研究 的整合,補充說明群聚的發展現況與直接效益。其次,搭配創新技術實際商品化 的整合歷程探討,整合現階段群聚與研發的強烈關係,並說明加速研發後的效 益。最後,對於網通產業未來的展望與困境,我國的政府與相關企業該如何面對 消費市場中低價競爭者的挑戰,該如何進行調適、抗衡,筆者便針對研究結果,

提出結論與建議。

關鍵字:群聚、商品化、創新、網通產業、全球商品鏈、效率

(5)

ABSTACT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is how industry cluster affect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It aims to analyze the clustering phenomenon of the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industry in Taiwan and the impacts on i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Nowadays, the existence of industry cluster tends to be a phenomenon;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 system of produc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Michael Porter and Gary Gereffi are the famous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ies, the researches on industry cluster were mostly concerned about the overflow effects, but ignored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of clustering phenomenon. In fact, speed and efficienc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 industry cluster. The efficiency makes changes in industry cluster. However, the long-term studies and researches cannot fully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s, so this thesis used field-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es in different firms and interviews with supplier managers and R&D engineers not only provide the complementary data 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of industry cluster, but also show us the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At last, this thesis also indicated how the government and firms to face the challenges and to get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industry.

Key words: Cluster, Commercialization, Innov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Global commodity chain, Efficiency

(6)

目錄 目錄 目錄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 i

誌謝 ……….…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15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說明 …..……….… 18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 19

第一節 群聚特性定義之研究……….……….…… 20

第二節 群聚特性的整合 ……..……….……….… 23

第三節 中國製造在現代群聚中扮演的角色與變化 ……… 32

第四節 豐田式生產與群聚效益的共鳴…..……… 40

第五節 綜合評比 …..……….. 43

第六節 預期研究結果…..……… 45

第三章 商品化與研發的相互影響關係

…..……… 48

(7)

第一節 研發型態別於以往的變革─廣度與深度 …...…...……… 50

第二節 商品化意義的探討 …..………..……… 57

第三節 群聚對研發和商品化的影響 …..……….. 64

第四節 綜合評比 …..………..…… 67

第四章 訪談實証的結果-群聚對台灣網通產業研發的影響

…... 69

第一節 速度趨動研發 ………..… 69

第二節 提升品質、減少研發成本、價格主導市場 ……….…. 78

第三節 企業共同研發與優化生產 ……….…. 84

第四節 台灣網通產業群聚現況研發的困境 ……….. 89

第五章 結論

…..……….… 98

第一節 文獻整合與訪談分析 …..……… 98

第二節 延伸議題 ……….………. 102

參考文獻 ………..…….………. 104

附錄一 ……….………... 113

附錄二 ……….………... 114

(8)

圖目錄

圖 1-1:全球商品鍊應用概念圖 ……….…..………… 3

圖 1-2:網通產品分類組織圖 ………..… 13

圖 1-3:本研究架構圖 ……….. 17

圖 2-1:早期低階型無線網路分享器 ……….. 46

圖 2-2:新型高階無線網路分享器 ……….. 46

圖 3-1:群聚與商品開發效益關係圖 ……….. 66

圖 4-1:產品開發與驗證流程圖 ……….. 70

圖 4-2:系統廠各 QC 功能與流程說明圖 ………..………… 79

圖 4-3:群聚與研發廠商關係圖 ……….. 89

圖 4-4:產品價值受時間變化影響圖 ……….. 94

(9)

表目錄

表 2-1:中國品牌崛起的演進表 ………..……….…..……… 35

表 2-2:OEM 利弊分析表 ……….………..……… 37

表 3-1:電子業綠色資訊類別表 ……….…..……….. 60

表 4-1:消費性電子商品採購特性 ……….……....……… 82

(10)

第一章 緒論

現在的經濟社會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全世界的貿易型態不斷隨著貿易條件變 更而改變,貿易手續的簡化,關稅降低,貨物移轉更加便捷,慢慢地使國家邊界 的限制消除、各國家的資訊交流更加發達,彼此互賴程度更加深入。從國際經濟 發展的觀點來看,全球化的貿易活動可以分兩部分來看,一部分是以金融為主的 國際間接投資,如股票、基金等;另一部分是以仰賴關稅優惠的商品貿易活動為 主,其中最具代表的經濟活動就是國際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筆者於本文所探討的,是以後者為主題的實體商品貿易。尤其本文主要 關注的研發與生產製造的演變,就是最具體可以表現與實證的議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全球商品鏈與群聚生產的關係

過去三十年,交通與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國際分工不斷大幅地增加,而 且已成為全球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一個主要途徑。

市場需求變化速度加劇,主要的成因在於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且受到全 球化競爭的衝擊,使產品上市的速度成為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從近 年跨國企業的全球供應鏈佈局,就可知悉企業除了提供客戶品牌與行銷之外的全 方位服務,為了顧客的需求及降低企業的負擔成本為目的,透過供應廠商的物流 效率提升配合,並全面要求供應鏈體系整體地降低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庫存 成本,整合企業內外部的生產、採購、物流、倉儲與售後服務的流程,以在最短 的時間,以最具效率的方式完成產品、出貨、銷售到消費者手上。從上述的市場 變化得知一個觀點,想法只是一時,但具體轉換成商品並創造價值,才是本研究 最核心的價值。

(11)

舉例言之;2012 年 2 月 5 日到 2012 年 2 月 17 日這兩周中,台裔 NBA 籃 球好手林書豪周邊商品開發的例子便是鐵證,原本在 2012 年 2 月 8 日要被交易 出去的球員,但卻在被交易前大放異彩,以致周邊商品熱賣,短時間的生產與運 輸效率幾乎是直覺反應,標語 T 恤的設計更是水漲船高,運動品牌更計畫今年 度打造開發專屬運動鞋。故由此例可深知商品上市的速度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價值也可以驅動商品重新開發,此為一體兩面的表徵,套到商品研發的商業行為 模式中,也是如此,因此速度與效率,才是最可怕的商機所在。

面對今日產業現象,透過比較利益,企業會尋求全球人力成本最佳的位置、

取得生產成本的最低化、生產效率的彈性化,以及生產數量最大化。跨國公司為 了拓展海外市場,或是如上述情況,他們提供商品技術、專利、共同研發等,跨 國和當地公司採取合作形式,打進當地市場,或是尋找有能力可以用最便宜價 格、和最短時間做出零件公司,並下單給代工廠。像是台灣電子業起飛時,電子 業早有穩固事業基礎,並且專注在標準化和大量生產產品上,一但提升獲利,創 造更多價值,從商品設計、產品研發、技術突破等,由原始設備製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慢慢轉型到委託設計與製造或原始設計製造商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ODM)。

綜合上述,當今各產業的發展現象,有賴全球貿易發展之蓬勃,大多商品都 經由許多不同的國家或區域生產,而全球商品鏈的架構被提出做為商品設計,製 造、銷售過程之解析,一但有新的想法被發掘時,就會驅動全球商品鏈的運作。

換言之,全球商品鏈意指企業群跨國合作的生產系統,所從事經濟活動範圍 橫跨全球,有全球資本主義特點。然而貿易自由化在過去的定義中,僅指單純經 濟活動的地理分佈以跨越國界的方式進行,但相對於現今貿易全球化的盛況來

(12)

說,則意味著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有一定程度的經濟功能聚集或分散的行為。1

投射到實際商品的開發來解讀時,一個產品初期構思的階段僅屬單純的研 發,但實際製造的商品化過程,則是被實踐在產業群聚的製造環節裡,也是本文 欲深入探究的主題。簡言之,我們可將其理解為,在全球生產網絡中,強調地理 分佈跨國生產的安排,不同的企業在不同區域進行了各階段的分工生產,以及分 散各領域與地區的產業經濟結構,最後完成商品組裝出貨的系統廠,便是整合各 階段生產者的重要角色。在這個組織結構中包含原材料供應商,工廠,貿易商和 零售商,即各經濟主體之間的聯繫。舉例言之: Intel 研發出雙核心的中央處理 器,透過台積電的技術大量生產,搭配馬來西亞電子工業區生產的非關鍵零組 件,再經由中國大陸的緯創公司將筆記型電腦組裝,最後產品販售到全世界各地 的消費者手中。以上便是最簡單的全球商品鏈概念。如下圖所示:

圖 1-1:全球商品鏈應用概念圖

本圖來源:筆者自繪

1 Gary Gereffi , Miguel Korzeniewicz,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onn: Praeger,p.96

Intel 研發

台積電 主要零件

緯創 組裝商品

馬來西亞 次要零件

代理商 (通路)

消費者 購買商品 品牌商選

擇 ODM

品牌商進 行銷售

(13)

一、Gereffi 說明全球商品鏈有五個特點:

(一)產進和產出結構:一組連在一起的產品和服務在一個序列增值的經濟活 動;從製造業一般運作過程來看,原料生產-產品設計-各級採購-倉儲運輸 -訂單處理-批發銷售-零售,2這也可以把這過程理解全球商品鏈,視為產 進和產出的結構。

(二)地域性質:空間分散或集中生產和分銷網絡,包括企業的不同規模和類 型;說明各個經濟活動的全球領域性分工,例如豐田的研發就充分調動全球優 勢資源。除了技術中心總部設在日本外,亞洲生產線發展及評估子公司運作設 在泰國,技術開發及軟體開發設於澳洲,法國中心負責車身外部、與顏色設計,

德國中心則負責一級方程式賽車研發,比利時、英國、美國則分別設立負責當 地技術開發、認證與資料收集中心。

(三)組織間治理結構:權威和權力關係,並且決定如何分配金融、材料、人力 資源在這條鏈上;全球商品鏈當中具有市場端優勢的國際品牌大廠,相對於掌 有製造優勢的台灣代工廠,我們也發現國際品牌大廠與與台灣代工夥伴之間的 不對等權力關係,因為台商本身為增加其製造優勢而擴大投資的策略被強化,

國際品牌大廠一方面透過低價競爭的策略,趨動台商系統廠商進行跨國界投 資,因此供過於求之市場結構又有利於國際品牌大廠的議價能力,並運用台商 系統廠商同業之間價格競爭進一步把成本壓低。3 簡言之,在供需曲線中,品 牌商企圖透過需求抑制製造商價格,但製造商也相對的從上游的供應鏈獲取同 等的權力,因此各階段之間的治理、管理對全球商品鏈的運作形成更多考驗。

能在此協調競合關係中生存,才能繼續領導產業。

(四)生產者驅動(producer-driven):由跨國企業或是其他大型綜合性企業扮演 主要角色,控制生產系統核心。其最主要特色是資本和技術密集產業,比如:

智慧型手機、電腦、航空和電子機器。這些產業的地域分佈是跨國的,其中零

2 郎咸平,2008,《產業鏈陰謀》,北京:東方出版社,頁 40。

3 楊友仁、夏鑄九,2004,〈跨界生產網絡的在地化具及與組織治理模式:以大蘇州地區資訊電

子業台商為例〉,《地理學報》,36 期,頁 31。

(14)

組件是透過國際外包組成,特別是勞力密集生產過程。

(五)買家驅動(buyer-driven) :買家驅動是指由大型零售商,品牌銷售商和 貿易公司扮演舉足輕重的作用,通常他們都以出口導向國家為主並在當地建立 生產網絡,出口到各國。這種模式的貿易為主導的工業化已成為常見的勞力密 集,消費品行業,如服裝業、製鞋業、消費電子產品,家居用品等,買家驅動 強調是對行銷和市場控制,製造部分會在勞動成本低廉的國家。4網通產業受 到買家驅動影響,必須把研發與生產趨近同步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綜上述五點可知,開發中國家產業群聚的商品多數處在全球商品鏈中的品牌 者驅動的位置上,原因在於品牌商在世界各銷售據點與通路需求日益增加,因此 在開發生產商品時,品牌商可以決定商品市場定位,故品牌商只在乎商品上市的 速度,而價格要低廉,則是必備的條件,所以各製造商最競爭的就是在群聚生產 的開發階段,誰能先搶入市場,就能先吃到多少餅,慢入市場的人只能撿剩下的 微薄利益。

當全球商品鏈透過群聚的發生,以及現今的製造業在技術、製程的進步與革 新下,以跨國型態的分工,並講求有效運用資源,提高效率與獲利。多數外商藉 由國際直接投資,把資金直接投入勞動成本低廉國家,在當地建造工廠與購買設 備,並從事大量生產,使產品降低生產成本,並開始建置與強化製程技術,改善 跨據點營運問題,促使獲利提高。

在貿易全球化的驅動下,生產網絡遍佈全球不再侷限單一國家。在這樣趨勢 下,已開發國家為了尋求低成本,逐漸將低技術性及勞力密集的產業移至低成本 國家,如:美國 APPLE 手機,研發技術核心保留在美國,其它關鍵零組件部分

4 Gary Gereffi , Miguel Korzeniewicz,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onn: Praeger,p.97

(15)

是透過專業製造的國家代工,如南韓、台灣、日本;組裝和包裝轉移至勞動成本 低廉開發中國家生產,如中國;基於上述說明,形成今日全球商品鏈的現狀,全 球的製造體系中,一項商品的生產通常橫跨數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域,形成階層式 的專業分工,當專業分工愈細,可達到經濟效益也就愈大。

製造業最大的特色就是專業化分工的生產特性,無論科技產業或是傳統產業 均擁有這些特性,國內外的各相關研究,無不提起。群聚事實上是建構在全球商 品鏈的其中一個環節,因此本文會以全球商品鏈為背景,群聚為理論研究的主 體,說明網通產品的群聚特性對研發效率的影響。

貳、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題目為「群聚對產品研發之影響-以台灣網通產品為例」。事實上,此 議題會引起筆者動機最大的原因在於,在這全球化之下,產業建構在全球商品鏈 當中,台灣網通產業是如何把一個產品構思從無到有,進行商品化

(Commercialization),並且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研發設計,迅速量產。當中會影 響產品出貨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是本文想探討方向。

群聚對產業可帶來多項正面效益。產業合作的行為中,便利是群聚現象最關 鍵的要素,但研發效率的進步更是驚人且令人矚目的,這也是當今群聚主要的效 益:創新,其實創新就是研發技術不斷提升的結果,無論產品的功能面或是製造 技術端,只要有創新,不但可以產出功能強大的產品,還可以透過製程的創新與 進步提升產品生產效率與產品本身的品質,以達事半功倍之效,如台灣新竹科學 園區、內湖科技園區、華亞科技園區等,所有重要電子廠,上中下游廠都位在園 區內,便利性極佳,因此可提升相關產業的研發優勢,本研究由此出發試圖探究 研發到量產的關鍵原因。

(16)

本文以群聚對產品研發的影響為主要探討議題,以研發與生產的效率為觀測 角度,透過質性研究與實際訪查的研究方法,探究群聚對產業研發的影響。一般 人在討論商品時,對於產品的概念通常是以微笑曲線理論(Smiling Curve)兩端 的研發和行銷部分去探討與理解僅偏重產品上市的時間、功能、消費族群等較顯 而易見的環節,往往忽略研發以及生產製造才是商品上市的基石,當研發與生產 製造速度加快時,群聚則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因此本文研究的主題從群聚與研發 探討影響產品上市速度的原因,證明群聚對研發與製造的重要性。

最後再從全球商品鏈的觀點切入,以線性產品鏈的上下游關係探討影響產品 上市關鍵因素─研發,表彰全球商品鏈研發端的效率;搭配產業群聚建構出的生 產網絡(橫向的連結),使商品生產效率提高、製程技術提升,上述兩項原因交互 配合後,促進產品快速地上市。此外,進一步說明,真正影響產品上市速度核心 的關鍵,就是研發和製造這兩個環節。因此,本文所著重的群聚生產效率和研發 效率便體現在實際的訪查結果中,且一旦群聚使得生產和研發效率提升時,會使 得整個商品的價值鏈在運作時會更加迅速、更有效率,也會成為全球商品鏈流暢 運作最大推手並加速新商品銷售到市場上,消費者將會是這些新穎產品的受惠 者,而品牌商也會成為全球商品鏈受益者。

綜合上述,本研究目的議題如下:

一、台灣網通產業是如何把一個產品構思從無到有,進行商品化

(commercialization),並且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研發設計,迅速量產。

二、群聚對產品研發的影響,並針對前人把群聚外溢效果擴大再進行省思。

三、說明過去研發與現階段研發的差異,並針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做事先的預 防與評估。

(1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壹、範圍界說:針對消費性電子商品的說明→以網通產品為例

電子業具有技術精密、工序繁雜的特性,屬高階技術層面的產業。台灣的消 費性電子業主要以 OEM 代工為主,因此各項發展與生產都會受到品牌大廠的 壓力控制,且產品的規格掌控於這些品牌通路商手中,95%產品要在 5 天(955)

內出貨到客戶手上,這樣緊迫的交貨方式已是消費性電子業的常態,交貨日期被 壓縮之下並能保證準時交貨,擁有這樣的優勢,才能爭取更多訂單。

供應鏈管理所扮演角色更是重要,也是本文主要探討的關鍵要素。電子業如 何在全球分工之下,以最短時間內交貨、同時品質兼顧,又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研究範圍探討的對象是網通產品,主要從群聚對產品生產效率和研發效率探討,

證明如果群聚使這兩項過程的效率提升時,會使得整個商品的價值鏈在運作時更 加迅速、更有效率,加速新商品銷售到市場上,消費者將會是這些新穎產品的受 惠者,而品牌商也會成為受益者。

過去前人把群聚外溢效果的特性過大解讀,往往忽略群聚本質就是帶來便利 性,主要的目的是提升產品研發效率與出貨速度,更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與提高生 產品質。

筆者在此會同步說明一項重點:群聚的效益會因每個產業類別不同,所帶出 的特性也會不一樣,例如:同樣是電子產業的致茂電子(高階精密量測儀器製造 商,此為非消費性電子產品)與廣達(筆記型電腦代工大廠,此為消費性電子產品) 來相較,雖然都有群聚概念,但其結構是截然不同的。致茂是高精密量測儀器,

主要銷售的商品屬於非量產性質的商品;廣達主力生產的主機板則是大量生產,

(18)

廣泛給消費者使用的消費型商品,因此產品的品質、特性要求就會很不一樣。即 使這兩個企業群聚後,卻不見得是擁有相同特性的群聚。原因在於:量產型商品 是可以被大量生產、具經濟規模的商品,但精密的量測儀器,卻不能完全顧及到 量產的概念,必須以品質為前提去製造,因此在產品的要求本質形成強烈的落 差,故群聚的效果在致茂這種企業,往往僅限於優惠關稅區的優勢而已,無法在 生產製造中突顯群聚的效益。

因此本文研究限制鎖定在消費性電子產業網通產品原因在於,此類產品的產 品生命週期較短且固定,會隨著時間長短與產品功能落後等主要因素,影響產品 的壽命。因此,產品上市的關鍵因素便落在研發和製造階段,群聚便利性將會帶 來研發、製造效率提高,將會使全球商品鏈運作加速,這個問題的佐證就是本文 欲探討的重點。

貳、名詞定義

一、全球商品鏈 (Global Commodity Chain, GCC):

全球商品鏈組成是由各上下游具關連性的企業間合作,構成網絡生產的型態,

圍繞在一種商品或多個商品,從最初生產投入到產出過程,轉化過程中,輸出 結果是位在單一商品鏈或是多個商品鏈上,最終完成一個商品。5轉化就是生產 的意思,一個相同的產品可能透過數種不同的製程,最終成為同類型的商品銷 售到市場,因此,完成生產後的商品銷售到消費者手上的同時,便構成一系列 生產與貿易組織間網絡。

二、群聚 (Cluster):

產業群聚是在某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交互關連企業和相關法人

5 Gary Gereffi , Miguel Korzeniewicz,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onn: Praeger), p.17

(19)

機構,並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補性相連結。凡舉集群、集聚、群聚等相關文字 表述,均屬於群聚的範疇,而群聚的距離,不以地理位置作為界線,以企業間 物料運送便利的程度為考量(只要一天之內可以交貨的位置或提供技術支援的 距離都算),因為有些地理位置其實只有一水之隔,可以透過基礎建設克服地理 障礙的距離,因此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一) 產業群聚包含最終產品或服務廠商,專業元件、零組件、機器設備以及 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及其相關的廠商。

(二) 產業群聚也包含下游產業成員(如通路、顧客),互補性產品製造商(如前 述的特殊專業製程外包公司),專業化基本架構的供應商 (基本零組件供應 商),政府與其它提供專業化訓練、教育、資訊、研究和技術支援的機構,以 及制定標準機關,即安全規範的認證單位或第三方實驗室和工研院等技術單 位。6

事實上,諸多對於群聚研究的文獻,均針對許多「外溢效果」作出過多的 解讀,往往將群聚最重要的特性「效率」的焦點模糊,本研究則會將此特點做完 整的剖析,呈現群聚對於商品上市的最大優勢與價值。

三、創新 (Innovation):

筆者對創新的定義是以商品銷售為基礎的商品研發創新。簡言之,實用的商 品,即使只是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小改款商品,都列在筆者的研究創新中。對市場 反應來說,小改款或是少量變更的商品,大多是價格變低、功能更為強大,對消 費者來說是受益最多的,對我們實質的生活也較具意義。反觀突破式的創新,則 是要打破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原理,這樣的創新商業意義大多是差異性較大,且與 生活的連接性太低,因此筆者僅針對消費性的網通商品創新的定義解讀,以利本 研究的說明解釋。

6 Michael E. Porter,2002,李明軒、高登第譯,《競爭論》,天下文化出版社,台北,頁 236。

(20)

四、商品化 (Commercialization):

是指一個 Idea 產生,再把構思變為實體化。Vijay K. Jolly 指出商品化可以分 五個階段去建構:

(一) 想像(Imagining):商品化的概念,作為一個價值認同的過程,意味著它開 始在構想階段本身,以技術為基礎的創新。這是一個創新的實踐,得到一個實 際的物品,在具有潛在力、有吸引力的市場,與消費市場結合。

(二)醞釀發展(Incubating):此階段為 Idea 的萌芽期,當 Idea 獲得認可和贊同,

是一個值得追求的新想法時,不過僅是一個開始的階段而已。資源和風險資本 發展的評估,需要採取幾個步驟,才能使進一步的想法契合。換言之,必需被 證明在商品實際應用的方式上,無論在技術上和在需要的方面,它應該履行的 想法。這定義其商品化能力的培養,表示需要實質性的測試與應用確認後才能 決定開發與否,因為當資源投入開始進行專門技術的研究時,正如前一階段的 想法萌芽,也代表了競爭的開始,此時具有申請專利技術的廠商和其他同質性 開發產品廠商之間的競爭會更加劇烈。

(三) 展示(Demonstrating):此階段為採取一項新技術,投入到應用層面最多的 地方,也是談到未來商品化決定要行銷路線的產品。這是與產品開發最息息相 關的階段,產品的設計後,須經過、實驗、測試、應用於在不同其他產品,再 經過試產後,測試市場溫度。從一個新的技術能力,必須設法獲得客戶的認同,

應用到市場上,讓一部分的客戶能以實際購買的行為實現技術在實際面的應用 是可行的。

(四) 宣傳(Promoting):當一個創新出現的時候,不管如何去構思和證明,極少 數的創新會得到現行市場的接受,儘管在銷售商品前執行過廣泛的市場研究,

開發一個產品之前,從來沒有市場保證能夠全盤接受。因此技術創新遇到任何 確實需要的新產品或技術,一個全新的市場將會在推廣後被建立起來。因此,

市場接受程度往往涉及一個複雜的社會經濟過程,必須經過完整的生產和投放

(21)

到市場上,做市場開發與認同,才會獲得成功。

(五) 延續(Sustaining):最後一個階段為持久性。任何新技術的實現與它的價值 關鍵,是要確保產品能夠在市場上長期存在,是一個長期的價值,它們所產生 的商品價值依照技術比例、品牌價值不同,攤提到各研發廠商與品牌商身上。

快速的產品汰換和新的競爭者不斷進入,這往往是最具挑戰的部分。7

五、網通產業

(一)定義:廣義的網通產業,顧名思義也就是網路與通訊的領域,網路方面的 產品包含的層面涵蓋了早期企業等級到現今終端用戶的領域,而應用技術的層 面更由有線跨越無線的範疇,耳熟能詳的交換器、集線器以及路由器等的產品 幾乎就是網通產業演進史。

對於電信業和手機相關行業也都在網通產業區域內,也都簡稱網通產業。

不管是廣域網路或是區域網路,技術上都是用網際網路概念和格式傳送資訊,

簡單來說網通產業的價值就是在連結與傳送資料,而這些資料的型態由早期簡 單的數據到整合的檔案,一直到現在影音也包括在內,也就是把所有資訊透過 上述資訊傳輸都透過 IP ( internet protocol )來傳送,IP 就是一種傳輸資料的方 法,無論是家庭與個人或是企業戶的使用者都可以使用此技術去運用於傳送與 擷取資料或聲音的圖像。

(二)網通產品分類:據明泰科技為網通產業界產品線最齊全的網路設備製造 商,以明泰科技網通產品分類為參考。網通產品分類主要分為四大群:8 (1) 區域、都會網路產品主要為交換器 (Switch)和不同規模企業需求之區域 網產品 (Local Area Network, LAN) 至電信運營商需求之城域網產品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等。

7 Vijay K. Jolly, 1997, “Commercializing New Technologies: Getting from Mind to Market, ” Boston:

Harvard Bossiness School Press,p8-12.

8 明泰科技 http://www.alphanetworks.com/chinese/01_product/00_overview.php?appid=91

(22)

(2)寬頻網路產品 (Broadband):數位化家庭的多媒體應用激勵了寬頻網路的 建設,而寬頻網路產品逐年提高也朝多樣化的應用發展。寬頻網路主要為供 數據機(Modem),路由器(Router),及結合無線區域網路產品(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ireless LAN, WLAN)、網路電話(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線上播放(Video Stream)、 等多項功能的產品之外,對於高度整合的 家庭網路(Residential Gateway) 產品發展,更是合作夥伴的最佳選擇。

(3)無線區域網路產品 (Wireless):近年來無線網路技術的不斷創新,加上不 需拉設實體佈線的特性,使得無線網路成為具有高機動性的行動上網方式。

一般家庭用戶、企業用戶皆可在家中、辦公室及公共場所,享受網路帶來的 方便性和移動性,隨時都可上網。無線區域網路產品主要為無線網卡、無線 路由器(Router),以及連接點 (Access Point, AP)。

(4)數位家庭(Digital Home):網路應用走入家庭化的趨勢,強調多元化、數 位。整合的家庭影音需求也日益提高,秉持「家庭娛樂」、「便利生活」、「安 全控管」理念。數位家庭產品,分為數位視訊轉換器(Set-Top Box ,STB)、多 媒體播放器(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Player)、網路附屬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網路監控攝影機(Internet Protocol, IP Camera)、電力 線橋接器(Power line Controller, PLC)等。詳見下表分類圖。

圖 1-2 網通產品分類組織圖(出處:筆者自行整理)

網通產品

Digital Home

WLAN Wireless LAN/

MAN

Broadband

Power line Controller

IP Camera Network

Storage

Multimedia Player

(23)

然而,本文主要研究的範圍限制在網通產品中的數位家庭群,此類產品為消 費性電子商品,最主要的特性在於商品的生命週期短,變化又快又大。一般消費 者會隨著產品功能與價格,作為消費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因此鎖定數位家庭群做 為本研究對象最為合適。

(2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研究方法

本文採取的研究方法除了就現有文獻加以整理外,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企 圖以歷史分析法和深入訪談的田野調查相互佐證。在歷史分析法中,筆者會搜尋 中、英文資料做搜尋與整理,針對相關論述以歷史及發展狀況的經驗陳述為主,

或是對該產業特性的敘述彙整。其中最重要的是群聚特性與網通產業的關聯,此 為影響產品開發與上市的關鍵因素,筆者欲透過文獻的整理,將其具關聯的相互 影響因素結合討論,再彙整說明結果,其限制與論述分別如下相互影響關係的說 明:

貳、群聚在企業間扮演的角色

一、群聚為企業帶來效率:產業群聚之所以依地理集中,原因是彼此鄰近 有助於生產力和創新,交易成本下降、資訊的創造流通得到改善、本 地機構更能隨時回應產業群聚的專業化需求,9不僅為客戶、供應商和 企業帶來效率,也加快改善和創新速度。

二、掌握新資訊:在產業群聚內,企業能更快速掌握到新零組件、服務、機 器和其他執行創新上所需要元素,無論是一條新的產品線、一套新的製 程或後勤運籌模式。10都可以透過群聚了解最新的產業動態與最新的製 程技術,進一步獲得成長的機會。

三、群聚與網絡:群聚與網絡相關探討在 Michael E. Porter ”On Competition ” 書中有提及。將產業群聚理論和網絡理論結合起來,可增加互信與組織滲 透能力,會透過反覆與相互依賴的感覺加以鞏固、潤滑、激發創新產業群 聚運作方式,並提高生產力,由此看來,群聚與網絡關係是互相影響。因

9 同註 6,頁 266。

10 同註 6,頁 264。

(25)

此產業群聚理論也能幫助呈現網絡結構成因,如:網絡中的實質活動以及 在網絡特質與結果之間的關連。

基於上述說明,Michael E. Porter 在 ”On Competition ”中所提及群聚與網絡 關係缺乏針對實際案例延伸探討,這部分是筆者欲於本文深入研究之方向。其 次,透過深入訪談的剖析,將過去文獻的整理與現下狀況進行統合,以達理論與 實務兼備的論述,作出正確的研究結果,並提供具準確性的預測分析。

参、深度訪談安排的必要性

資訊日新月異,對照到學術研究的領域中,許多新知識無法即時的被更新在 學術研究中,最大的困境在於學術研究耗時的限制,與產業的變遷速度是難以契 合的。故本文搭配深度訪談最主要的意義在於,透過這些時時刻刻都在第一線面 對品牌行銷的企業主或經營者所提出的意見與言論,才是最真切的研究結果。

因為實地的訪談包含了相互經驗的分享。成員會用他們平時說話、思考和組 織現實的方式表達自己,研究者以自然的型態保留成員的和敘述的故事,而不會 用標準的方式重述一遍。11因此,能夠更真實的展現研究過程與當下發展的狀 況。基於表達最真切研究事實的心態,筆者加入此研究的元素,提升本文的真實 度與深度。

肆、研究架構

本文研究架構是將群聚的特性投注於研發與生產中,彙整出群聚對研發與生 產的個別影響,最後統整為現下的商品生產狀態,說明群聚對產品最真實、最深 刻的影響之處。

11 W. Lawrence Neuman 著,王佳煌、潘忠道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頁 634。

(26)

圖 1-3 研究架構圖

群聚對於研發 效率的影響

研發的要求:精 準、確實、應用

生產的要求:價 格、品質、速度

群聚對於生產 效率的影響

價格趨動

速度趨動 品質管控 多樣化開發

結論:群聚對於產 品研發生產的影響

ㄧ個想法、構思

生產 製造 研究 開發

(27)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說明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的部分,完整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群聚由過去至今 日的發展背景、特性,並選取最適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則是闡述群聚目前發展的變革,經筆者初步的判斷,群聚的型態是跟 隨著系統廠變化而定的,以發展成以研發為中心的一種群聚,搭配生產端的群 聚,以不同性質的企業母體為中心,提供更迅捷的合作。此外,對本文欲深入探 討議題之重要性,在於實證訪查的結果,加強群聚研究的說明。

第三章主要說明消費性電子商品的商品化精神與重要性,且在現今資訊快速 變革的時代,必須要以更快的速度,才能獲得更多的商機,只要一慢,就無利可 圖,因此,除了從中了解商品化的概念之外,還加入群聚的元素,說明此二概念 的相互影響關係;其次搭配各製造業跨國直接投資的產業網絡發展狀況,接著探 討國際分工專業化對前述情況之影響。

第四章便是對企業訪談的結果做完整的分析與整理,以求呼應前述的問題意 識。達到理論與實務相契合的效果,使研究的結果更貼近事實。

第五章則是結論與對群聚現象過去研究的不足之處,加以補充,並對未來的 政府相關政策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建議,最後說明本研究之衍生議題,可待後續更 進一步研究與釐清。

(28)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自 1980 年代以來,台灣地區各項製造產業均面臨投資環境變遷與的外移考 驗,因此外移的風潮便在 1990 年代蓬勃發展,不斷地延伸至今,各個產業透過 企業資源整合、投資方式變更以達到降低成本之效。然而本章節的主要探討議題

-群聚,則是具有近三十年研究基礎的議題,但筆者於多數的研究中發現,大部 分研究者均圍繞著企業群聚所產生的外溢效果探討,往往忽略的該產業行為的本 質。因此筆者欲透過不同的角度剖析,以群聚發生的根本原因為探討基準,輔以 各項產業群聚特點之差異做細部的整合,將最真實的群聚現象呈現出來。

事實上,產品在生產製造之前的開發階段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個產品都有產 品壽命的限制,包含使用期限或是消費者汰舊換新的行為,都會導致產品無法再 繼續銷售而結束生產,因此對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銷售、售後服務等,這 些因素的管控極為重要,可以透過跨企業供應鏈應用,再進一步創新和擴展盈 利。但受到消費者和市場需求不斷加速與增長的影響,產品生產與研發的時程被 強制縮短許多,故產品的行銷規劃策略,必須更有計畫地去執行,才可獲得更多 利益。

目前的消費市場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生產大量訂製和個性化產品,而產品 結構的不同部分,又在全球各個不同技術層次的國家進行製造和設計。產品生命 週期,充分利用設計人員和工作人員知識創新能力以及供應鏈上各個合作夥伴、

客戶和企業其他部門創造能力以及供應鏈上合作夥伴、客戶和企業其他部門創造 力來激發企業創新能力。生產的群聚可以讓企業在產品的設計創新突飛猛進,同 時可以縮短開發週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12

12 谭月梅,2004,〈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展望〉,《上海大學學報》,10 卷,頁 215。

(29)

本文主要以過去研究群聚的外溢效果為基礎,試圖找出未解釋完全的問題 點,例如產品在研發、製造階段的議題就僅被帶過,沒有對生產過程做完整與詳 盡的解釋,期將探討的主要論點鎖定在標榜行銷層面的議題,不斷地放大,但卻 無法完整說明產品從無到有的歷史,忽略了研發端與製造端的價值。特別補充的 是,本文並非只要強調研發與製造的功勞,而係針對前人並無完整解釋的部份,

再行深入與完整的探討。

第一節 群聚特性定義之探究

20 世紀 80 年代產業群聚原理對於經濟發展得到了學術界、商界重視,重新 喚起各學派關注。群聚這名詞,由美國學者波特在 1990 年探討《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議題,此書首先採用產業群聚(Industrial Cluster)一詞對 群聚現象分析,而轉為各學派開始注意產業競爭優勢,群聚在產業扮演什麼樣重 要角色,並發展成為具有多種內含國家產業政策的基礎。例如:成功的案例如美 國矽谷、義大利鞋業等。

據第一位注意到產業群聚現象並於 1890 年首次以「產業區」(Industrial District)概念來命名的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考證,早在 1250 年就有生產集 中現象的記載。馬歇爾對具有分工性質的工業在特定地區群聚現象,稱為「產業 區」。大量種類相似的中小型企業集中於產業區內,因為規模經濟較低、專業化 程度高,產業連繫密切。馬歇爾把地方性工業群聚產業區歸咎於企業追求外部規 模經濟,及企業面規模報酬不變、社會層面的規模報酬遞增。13

事實上,群聚可以看作一種經濟地理現象,是指一種在地理上靠近並相互

13 李小建、李二玲,2002,〈產業群聚發生機制得比較研究〉,《中洲學刊》,4 期,頁 5。

(30)

聯繫的公司與關係機構,他們同處或相關於一個特定的產業領域,由於具有共容 性和互補性而連繫在一起。14形成一個緊密交織的網絡生產體系,且可透過企業 的垂直或水平整合,使效率更加提升。此外, Porter 也說到:產業群聚是在某 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交互相關聯的企業和相關法人機構,並以彼此 的共通性和互補性相連結。產業群聚規模,可以從單一個城市、整個州、一個國 家,甚至到一些鄰國聯繫成網絡。產業群聚包含最終產品和服務廠商,供應商、

專業元件、機器設備以及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及其相關產業廠商。15可使群 聚體系內的企業網絡運作更順暢。

換言之,產業群聚現象的產生,主因於相同性質產業的廠商,為求降低成本 經驗的風險,而於同一個地理區域進行投資設廠。

王緝慈將產業分為(主要為製造業、包括服務業)群聚和高技術群聚兩大類。

產業群聚包括創新性(包括創意的)和非創新性的兩類,高技術群聚 (high- tech cluster)又稱創新群聚。

大量外國文獻說明,群聚起初做為一種經濟術語,指相同或相關的企業和 機構在某一地域內群聚。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對創新和提高生產力的需求增 加,企業及相關機構群聚對技術創新和非技術的作用月來越大,因而突出了創新 群聚和創新性群聚的重要性,這是國際學術界對產業群聚現象新關注主要背景。

也就是說,對產業群聚傳統的認識,是企業通過本地的投入產出聯繫而獲得外部 效果,尤其愈來愈精確專業化分工而獲得降低成本效果。20 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 以來,已開發國家具有創新效果的產業群聚概念,重視企業互動合作知識交流,

14 王緝慈、林濤,2007,〈我國外向型製造業集群發展和研究的新視角〉,《北京大學學報》,43

卷 6 期,頁 840。

15 Mark R. Kramer, Michael E. Porter, 2011,“Creating Shared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89 ,Issue 1/2,p 61.

(31)

尤其是隱含經驗累知識交流,對於高新技術及為重要。16

綜合以上前人研究的文獻可知,針對群聚特性解讀的文獻實在不勝枚舉,總 體來說,群聚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企業間橫向與縱向的關係,在分工的基礎上,通 過合作與競爭,不斷創新,建立了投入產出間的經濟技術聯繫,交織成一塊網絡 式的生產結構,表現為產業價值鏈的垂直關係,促成區域內的便利,使得各項需 求都變得很簡單,上下游廠商彼此配合的效率更好,形成產業的競爭力和經濟發 展的推動力。但,這些都只是外溢效果的綜合,事實上,這些效果所產生的影響 就是本文強調的主題,加速研發與出貨的效率。關於效率的提升,主因在於各零 組件供應商的群聚現象,使得生產、備料的時間降低,加速產品驗證與生產。

16 王緝慈、王敬甯,2007,〈中國產業集群研究中的概念性問題〉,《世界地理研究》第 16 卷 第 4 期,頁 91。

(32)

第二節 群聚特性的整合

針對群聚的議題,筆者歸納出以下五點的特性,以輔助本研究之進行。

壹、群聚是一種經濟地理現象:其實亞洲地區就是典型的低成本地區,在 Dieter Ernst 全球生產網絡的定義中,便載明亞洲地區屬於低成本的地理群聚位置,17故 請見以下的分別舉例說明與定義:

一、群聚可以看作是經濟地理現象,指一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聯繫的公司和關 係的機構,他們同處或相關於一個特定產業領域,由於具有共性和互補性而聯性 在一起。18 也有同質性的產業被定義為一些相關性較強的產業,被政府政策影 響或是優惠吸引,而坐落在鄰近的區域中,19以便集中管理或是共享優惠。

如新竹科學園區內的企業就具有這樣特質,以明泰和緯創言之,明泰公司主 要專攻網通產品、緯創主要是在製造伺服器產品,目前兩家公司策略聯盟合作開 發雲端技術。然此二企業彼此有自己專司的領域,但透過雙方技術合作開發,降 低了研發成本,達到互補的效果,創造彼此最大利益。此外,技術合作在汽車工 業中也有馬自達(Mazda)與福特(Ford)兩家企業共同開發共用引擎的案例可循,足 以證明共同開發節省成本是一項可跨領域的作為。

二、相關企業和機構等行為主體在地理上的靠近和產業聯繫是集群兩個重要特 徵。近距離相互聯繫著企業和相關機構基於共同屬性和互補性而構成集群,通過 縱橫交織的產業聯繫、企業分工合作以獲得競爭優勢。其中的產業聯繫包括垂直

17 Ernst Dieter and Kim Linsu, 2001,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s”, Nelson & Winter Conference, p. 8

18 同註 15,61。

19 Baptista Rui, Swann Peter, 1998, “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ion More?”, Research Policy, Vol. 27, p.525

(33)

的(投入產出)或水平的(產品和服務互補,使用相似的專門投入和技術),以 及有利於這些企業的社會關係網絡。基於區域內部企業之間的聯繫所形成的本地 化網絡,是集群快速發展重要原因。然而,基於創新的群聚(主要存在於已開發 國家)相比,其快速發展的內部機制是不同的。基於創新式的群聚主要存在於已 開發國家,快速發展的內部機制是不同於一般製造工廠。20如我們使用電腦 IC 晶片,便可從研發端設計,將不同晶片功能結合成為一個晶片,除了可以省錢外,

還可以合併產品功能,這就是研發創新。

如同前述的經濟地理現象所說明,性質相近或是技術層次較接近的產業,易 於同一區域或地點形成合作關係,除了這個原因外,通常是因為投資地點對特定 產業的優惠而產生這樣的現象,如廣州中山在 2007 年成立了一個皮革專業加工 區,除了針對皮革加工有優惠外,在此工業區的污染物質可受到統一的管理,並 且可以共享該工業區的廢棄物處理設備,企業不但有優惠可享,還可享受該工業 區特別的共同基礎建設,降低成本支出,提升產業競爭力。諸如此類的案例,不 勝枚舉。再者,廣州地區集結了許多皮革下游的相關行業-製鞋業,東莞在 1990 年代有著「鞋巢」的稱號,這些組裝廠的外圍便包含了許多相關的衛星工廠,形 成了加深彼此交互合作的關係。

三、產業群聚是在某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鄰近、有交互關聯的企業和相關 法人機構,並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補性相連結經濟地理產業群聚的規模,可以從單 一城市、整個州、一個國家、甚至到一些鄰國聯繫成的網絡。產業群聚舉有許多 不同形式,端視其縱深程度和複雜性而定。不過,絕大多數產業群聚包含最終產 品或服務廠商,專業元件、零組件、機器設備以及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及其 他相關產業的廠商。產業群聚也包含下游產業成員(如通路、顧客),互補性產

20 Rui Baptista, Swann Peter, 1998, “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ion More?”, Research Policy, Vol. 27, pp.529.

(34)

品製造商專業化基本架構供應商,政府與其它提供專業化訓練、教育、資訊、研 究和技術支援機構(如大學、智庫、訓練機構),以及制定標準的機關。對產業 群具有重大影響力政府機關,也可以視為它的一部份。最後產業群聚包括同業公 會,和其他支持產業群聚成員的民間團體。要找出產業群聚的組成要素,從大企 業或類似廠商集中情形開始,然後觀察企業和法人機構在縱向連結關係的上下 游。下一步是水平觀察那些透過共同通路,或生產互補性產品和服務產業。要界 定產業的其他水平連結,必須根據使用類似的專業元件或技術,或以其他供應面 相連結。界定出一個產業群聚的產業與廠商後,再下一步是找出提供專業化技 能、技術、資訊、資金或基礎建設的機構,與其他包含產業成員集合體。最後一 步才是,尋找會對產業群聚成員產生重大影響的政府或其他制定規範機構。21

透過區域間不同的產學合作、智庫與技術單位的專業配合,不斷提升相關產 業的競爭力:如台中、彰化地區在 1980-1990 年代是製鞋業等傳產的重鎮,逢甲 大學便有成立相關的科系與產學合作計畫,使該區域的企業不乏人才可用,在台 中工業區更有半政府機關的鞋技中心,提供業界技術交流,提昇產業競爭力。在 新竹地區更是明顯: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與鄰近的清大、交大有產學合作外,工業 技術研究院也分別坐落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兩側,提供更多人力與技術的資源給該 園區使用。

貳、區位選取的決定,構成市場導向趨勢的群聚現象:

一、區位適宜性:就群聚效益而言,廠商因地理之鄰近可有效將外部成本內部化 而有成本優勢,藉由研發能量之資源共享擁有創新優勢,加以透過大型專業貿易 商集中接單及分工生產而形成企業明顯擴張優勢。22

21 同註 1,頁 17。

22 劉信宏、曹以強,2008,〈台南地區汽車零組件產業群聚區位及效益分析〉,《中興工程季

刊》99期,頁57。

(35)

此類群聚以系統廠為中心,將相關的上下游廠商進行串聯,除了可以發揮速 度與彈性之外,還可加快生產的速度與效率。在企業選擇投資地點時,鄰近的地 緣關係變成了區位選取最主要的原因,因有助於便利性而帶來迅速。

二、投資區位選取的因素,各城市指標性產業的特點吸引投資者青睞:以各個城 市的特色(例如:美國休士頓是石油中心、米蘭是時裝界的中心、東京是金融中 心等)為區位選擇因素,投資者透過對投資地點的定位,對於他們的企業可獲得 的好處做為判斷的基準,該區域特色或投資目標會是相當明顯的指標性產業,透 過當地熱門的投資取向獲取該產業的認同與利益。因此,區域認同的發展影響投 資者觀察結果,和他們的投資區位選取有相當的關連性。23

對於投資地點的考量,投資者選擇風險較低的產業時,便會以城市特性作為 投資的考量。如上述的城市中,都有其獨特性,休士頓是石油的產地、米蘭是眾 多國際時裝展覽的重鎮,也因為有這些特性,形成了相關產業成立的需求,造就 了相關產業群聚的成因。

参、創新紛圍

一、創新氛圍對產業群聚具有正向影響:當群聚區域內廠商愈能夠營造創新環 境,氛圍的特性愈顯著,則對產業群聚的形成與效應愈有助益。由多元迴歸分析 中得知,廠商在創新活動與知識移轉過程中,對於財務資源、基礎設施與高素質 人力資源的獲取,是具有正向影響;也就是說,高科技廠商能有效專注在技術、

市場與創新策略的發展,以及降低不確定因素(技術軌跡、市場規則性、企業創 新策略)的衝擊,愈具有成效時,將有助於獲得穩定的外部融資投入,增進基礎

23 Elaine Romanelli, Khessina M. Olga, 2005, “Regional Industrial Identity: Cluster Configur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Industrial Identity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16, No.4, p.346

(36)

設施的完善以及吸引高素質人力參與。24

二、特殊集中的資源成就創新:創新是經濟地理中群聚效益所帶來的益處之一。

然而,某些資源固定地其中在專門經濟體或特殊地區,因此促進且方便了創新的 過程。許多經驗證明了這個發展趨勢,創新、群聚在經濟地理的研究中,以單獨、

特殊企業發展創新的情況更加明顯,出現了特定企業的技術領先或創新的狀況。

25

以上兩點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除了台積 電、聯電等知名大廠,漢民、漢拓等半導體週邊設備的相關產業也隨之蓬勃。且 該園區的周邊設立有國家級的實驗室以及工業研究院等研究單位,可以就近提供 資源,讓業界最新的技術得以相互交流。

三、促進創新式的群聚:許多中小企業的的投資選取,是基於各項便利的措施、

基礎建設去決定的,尤以研發類別的科技產業為主。實驗室、原創機構、研發與 生產便利的投資地點促成群聚的發生。如此一來可以使用更多的公共資源,節省 實驗與研發成本。26

四、群聚帶來的創新:在傳統產業部門創新群聚,著重於發展工業設計和創新營 銷渠道等價值創造的方式,因而引領世界新潮流。這些創新式的群聚中,保持有 地方特色的高度創造力和培養專門知識要素尤其重要;而在高科技產業部門的創 新群聚,則著重於不同技術的交叉和不同產業的融合,從而產生激進式的創新和 新興產業,因此在創新群聚中特別需要產學合作、近距離的緊密技術合作和隱含 經驗類知識的交流網絡。27為了更多獲利的機會,許多企業不斷地往更前端的技

24 伍家德、杜啟躍,2006,〈創新氛圍、知識外溢與產業群聚對科學園區廠商競爭優勢影響性

之研究〉,《科技管理學刊》,第 11 卷第 3 期,頁 81。

25 John Cantwell, Janne Odile, 1999, “Technological globalization and innovative centers: the role of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and locational hierarchy,” Research Policy, No. 28, p. 120

26 Stefano Breschi, Malerba Franco, 2007, Clusters,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Results and New Direc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 3

27 同註 16。

(37)

術研發(就是先行者),為的就是取得商品提早進入市場的機會,唯有取得此先 機,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28這也是企業間研發競爭最主要的原因。

五、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透過策略聯盟,合作發展的方式加速產品的研發的進 程,基於時間的減化,快速地把產品與服務推往全球市場中,也相對地提升了企 業的競爭力。29

以上五點與第一章所提及的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的配合相呼應。舉例言之,

就製鞋業的領域來說,許多知名品牌對於品質的把關極度嚴格,但對於商標印刷 這特殊的領域,如果系統廠本身投入資金整合,需要耗費的成本太多。實際上垂 直整合的外包業務發展問題指出,並非每家公司發展外包業務皆會成功,其節省 成本的成功機率約不到50%。30各產業的專業化分工,近距離技術合作交流,再 搭配中小企業的彈性合作,以上因素便成為系統廠成功的關鍵。

肆、彈性與速度

一、台灣企業的彈性與速度: 台灣電腦主要廠商的競爭力,一部份來自與主要 跨國公司買主的密切合作,使得技術升級之外,也來自廠商本身的大幅利用中國 市場擴大規模、組織彈性、統整設計能力和速度。31

二、彈性生產、專業分工:一些新興工業化地區的特點,除了透過垂直整合提升 競爭力之外,藉由企業網絡的分工生產,高度的靈活性和專業公司的出現,減少

第 4 期,頁 91。

28 Stanley F. Slater and Mohr Jakki, 2006, “Successfu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sight Based on Strategy Type”,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23, p. 31

29 Günter Clar, 2008,”Creating a Joint Research Agenda for Promoting IT-innovation in Creative Industries across Europe”, Support Action, Grant Agreement No.201485.p.18

30 Linda Domingue 著,曹嬿恆譯,2006,《跟著廉價資源走》,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 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頁 48。

31 王振寰,2007,〈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68 期,頁 119。

(38)

了生產與交易成本,並且帶動產業升級,使整體競爭力提升。32

以上兩點正說明了現階段許多台灣的企業,都是漸漸地把台灣轉變為研發中 心保留關鍵技術,生產基地外移到勞動成本較低的開發中國家。目前科技業的生 產基地主要在教育程度較高的中國大陸,其餘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只能將生產基 地不斷地往有開發中國家出口優惠的地點前進,如印度、非洲等地。綜合前數中 小企業搭配合作的特性,不但技術可成長與保留,還可以最佳的時效研發出優良 的產品,以達到高價值的研發搭配快速低廉生產製造的目標。

三、專業化的影響:政府政策資助群聚的中小企業增長和發展,是基於地方和國 家的積極支持政府和社區發展為依歸。但是,大部分援助的目的是針對這類型的 行業,不特定支持專門的企業。儘管一些特定行業專家預測發生進一步變化,與 該地區佔主導地位的企業數量較少。因此,大部分人認為規模較大的公司較具實 力。然而中小型的企業僅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特定領域的專業才有生存的機會。在 同時間,其他業界專家擔心,這種成功可能會導致自滿。隨著國內特定市場需求 保持在或接近容量群聚,中小企業是特別需要開發、培育出口市場的產業,或者 是仰賴新的技術已達成功之效。33

透過政府獎勵研發的政策,促使各企業不吝於投入研究發展。大型企業主要 以產品的多元性導向發展(開發更多樣式的產品),中小企業則是以專業零組件或 製程為方向(朝向單一製程或技術)。換言之,這樣的制度與政策,縮限了中小企 業的擴張,也增加了大型企業開發多樣式產品的研發成本及風險,因此是需要再 度檢視的作法。

32 Zhiming Zhang, To Chester, Cao Ning, 2004, “How do Industry Clusters Success: A Case Study in China’s Textiles and Apparel Industries,” Journal of Textiles and Appare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 4, No. 2, p.3

33 Stuart A. Rosenfeld , 1997, “ Bringing Business Clusters into the Mainstrea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Vol. 5, p.5

(39)

伍、降低成本

一、產學合作:產業界與學術界之合作,確實有助於廠商對於製程技術的改進,

以及研發時間的縮短,降低中小企業的研發成本,對於取得高品質人才更是受益 良多。無論是在研發、設計、管理及量產各方面,都有良好及實質的成效,故值 得政府大力的推廣。34再者,學校是提供企業創新的供應者,透過校內外的組織 或是各種形式的社團與企業融合,35除了可以使學生提早接觸企業的工作內容,

還可以在入社會工作前獲得更多磨練的機會。

產學合作效益:降低人事訓練的成本。製程與研發技術進步可優化供應鏈、

減少浪費,產業在這種群聚的型態更具有成本優勢、創新優勢、產業吸引力大、

擴張能力強等競爭力。因此,可透過這些優勢的充分發揮和群聚系統內優勢資源 的整合,共同實現整體產業供應鏈之效益,而台灣科學園區則是此一效應的優質 代表。

二、群聚促成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使產業間發生激烈的競爭,因為想要爭取並 留住客戶,如果沒有這樣激烈的競爭,這個群聚將是失敗的。36

沒有競爭的產業是不會進步的,任何產業都必須透過競爭才會激出成長的火 花,但在了解台灣許多不同的產業之後,發現許多台灣的產業,多半是以競合互 存的方式發展,許多企業會巧妙的以合作的方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大企業圍繞 著中小企業相輔相成。共同合作研發,已成為一股新的合作發展形態,企業間透

34 林季蓉,2009,〈臺灣科學園區產業群聚之研究〉,《創新研發學刊》5 卷 2 期,頁 59-60。

35 Gideon D. Markman, Peter T. Gianiodis and Phillip H. Phan, 2009, “Supply-Sid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ing”, “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46, No.4, p643

36 Stefano Breschi, Franco Malerba, 2007, “Clusters,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Results and New Directions”, p. 89

(40)

過合作開發的方式解決研發成本過重的問題,也因此激發出更多不同的創新。37 促使更多不一樣的產品做結合的應用,例如早期的路由器產品,到後期已經可以 結合無線產品的功能,擦出不同的研發火花。

此外,現在越來越多電子商品製造商的定位開始變更,發展較盛的企業逐漸 成為「解決方案」的提供者。38也就是提供消費者一整套的產品服務,如同一系 列的完整電腦販售,不用單獨買滑鼠、音響等周邊商品。透過不斷創新與進步的 產業,便越來越壯大,但最難能可貴的是上下游整合的合作氛圍,這是台灣企業 最難以被外國人或是中國大陸學習的企業精神。也是台灣製造業獨有的企業文化 寶藏,如能延續將更有價值。

37 Gert-Jan Hospers and Sjoerd Beugelsdijk, 2002, “Regional Cluster Policies: Learning by Comparing”, KYKLOS, Vol.55, p. 382

38 Anand Dass, Hiroaki Murakami, 2009, “Commercializing Technology Solutions Moving from Products to Solutions”, Proceeding of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Vol.41,P.48

數據

圖 1-3  研究架構圖   群聚對於研發 效率的影響  研發的要求:精 準、確實、應用  生產的要求:價 格、品質、速度  群聚對於生產效率的影響  價格趨動 速度趨動  品質管控  多樣化開發  結論:群聚對於產 品研發生產的影響 ㄧ個想法、構思 生產 製造 研究 開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 當一產品進口數量增加,及/或其進口對於本國生產同類或直接競

相關研究成效,開發能源屋作為節能之教具並商品化推廣,藉以達到產品的有用

今年因疫情影響,將實體拓銷活動改 為線上方式辦理,作法包括辦理線上

歐盟對於紡織品、鋼鐵、化學品等產品,有增加運用 反傾銷及反補貼法規,以保護其國內產業之趨勢。例 如聚酯棉(synthetic polyester fibers)案的反傾銷措

八、水產加 工食品 之原 料、半 成品、.

翻譯源自 © copyright Games Workshop Ltd © copyright Games Workshop Ltd © copyright Games Workshop Ltd 之系列產品 © copyright Games Workshop Ltd 之系列產品

斯蘭HALAL清真食(用)品證」(以下簡稱「清真食(用)品證」),應填寫本寺專用申請書並繳付申請 捐款(手續費);申請續約 申請續約

對材料採購、施工及行銷階段的成敗影響很大,亦即從進料一直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