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休閒活動

第五節為生活品質相關理論及研究。

第一節 海端鄉地區

一、海端鄉簡介

18、9 世紀間,部分布農族人為尋求新獵場從南投東埔村遷移往東部山區方向,

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定居(現花蓮縣卓溪鄉一帶),其中部分族人再南 下越過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就是現在聚落的海端鄉。清代文獻記載,當時就已 有新武洛、里瓏山、丹那、大里渡等社名。在日據時代,西元 1922 年日本人即設為台 東廳關山郡蕃地─海多多灣(音譯),由海道端警察駐在所管轄,隸屬台東廳里瓏支 廳(昭和 17 年,西元 1942 年改為關山郡,即今臺東縣關山鎮)。台灣光復之初,仍 隸屬臺東縣關山郡,歸里瓏鎮治理,旋即於民國 35 年 4 月 1 日自關山析出,改設「海

端鄉」迄今。

海端,指今鄉公所所在地海端村,布農語原稱 haitotowan(現名 haiduan),意 指三方為山所環繞、一方為開口之地形,其地正當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進 入花東縱谷之處,宛若兩山間之缺口。本鄉為臺東縣所轄五個原住民鄉之一,鄉內約 95%為原住民,以布農族為主,次有少數排灣族、卑南族、泰雅族、及阿美族等;另約 5%為非原住民,包括外省人、客家人及閩南人。(資料來源:海端鄉公所)

二、關於布農族

布農族是原住民族十四族之一,人口約五萬人,以目前人口數在原住民族群中排 列於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之後,排列第四。布農族群以狩獵維生,居住於中央山 脈兩側,活動力最強,移動最頻繁的族群,對高山氣候最能適應,是典型的高山民族,

由於其足跡踏遍整個中央山脈,因此有「中央山脈守護者」的美譽。故又稱為「高山 的縱橫者」(霍斯陸曼〃伐伐,1997)。布農族人對於自然界的威力興變化十分敬畏,

產生了許多的忌諱、巫術、神話、祭典等宗教性行為。布農族沒有最高信仰的神, 其 宗教特性是泛靈信仰與繁複的農業儀式和生命禮儀。

目前布農族分佈於南投、花蓮、台東及高雄等四縣的信義鄉、仁愛區、卓溪鄉、

萬榮鄉、海端鄉、那瑪夏區及桃源區等八個鄉區,共計六十四個村落,布農族共分為 六個社群,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群

(takupulan)。布農(bunun)為「人」的意思,根據前人傳述,布農族人很早就居 住在台灣本島,由於深居高山中,並不清楚還有其他族群存在,認為自己是「唯一」

的人,並以「人」自稱。布農族的生活方式以農耕、狩獵為主,以宗教為導向,宗教 文化就是生活文化,是布農族部落社會組織的動力和寫照。布農族沒有文字文獻記載,

但擁有罕見的畫曆,布農族人依據月亮的陰晴圓缺,農業季節與周圍的環境經驗,訂

定生活的曆法和原始字畫,成為台灣原住民各族中獨特一幟擁有自己所謂「文字」語 言的族群。

第二節 老年人探討

不同的領域的學者專家對於老年人有著不同的定義。由於生命的周期是一個漸變 的過程,壯年到老年的及健康不健康分界線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認為做了祖父祖 母就是進入了老年,有的人認為退休是進入老年的一個標誌。一般來講進入老年的人 生理上會表現出新陳代謝放緩、抵抗力下降、生理機能下降等特徵。頭髮、眉毛、鬍 鬚變得花白也是老年人最明顯的特徵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5歲以上的人 群。老年人,英文詞彙是 the elders 或older adults。我國公教機構退休限齡為65 歲,勞工階級退休限齡則為60歲,自願退休年齡各為60、55 歲,「老人福利法」最初 施行時規定70 歲以上為老人,享有與特殊法定權益,隨後在民國86年修法改定老人起 始年齡為65 歲(徐立忠,1989;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2004;老人福利法,

2007),與世界各國現況相符。古代人類平均壽命,比現在社會低,古代人類50歲長 者稱為老人,因此有「人生七十古來希」的說法。老年人最顯著特徵之一「老化」

(biological aging),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生理發展過程。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

(1995)曾提出老化是由於年齡增長,而使身體開始產生結構組織、感官能力、心跳 速度和細胞組織等方面的改變,導致功能的減退,(引自蔡坤良,民92)。老化並非 是疾病,但隨著老化所帶來的生理功能衰退、日常獨立自理能力的降低,生活角色由

照顧者成為被照顧者等一連串的改變,卻常令老年人產生憂慮心情,甚至引發憂鬱症。

一、老年人健康現況

由於近年以來臺灣社會變遷快速,人口老化速度日趨嚴重,人口高齡化相關議題 備受各界關注及討論,根據行政院經建會推估我國於民國 106 年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 14%,進入高齡化地社會,政府必須掌握各項老人福利措施及規劃是否能因應現階段及 未來的需求,以及不同構面之老人福利措施是否被落實,內政部(2007)的統計資料 顯示,有 76.06%的老人罹患慢性病。衛生署(2007)發佈統計九十四年六十五歲以上 老人的前五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和肺炎;前五大 死因四項是屬於慢性疾病。衛生署保健處(1999)表示威脅國人健康及生命的傳染病,

已幾乎完全加以控制,取而代之的是慢性疾病及退化性疾病,以海端鄉老年人為例;

海端鄉衛生所(2012)統計老年人平均病症為:高血壓、糖尿病、退化性關節炎、高 血脂(三高)等。依目前國人老化人口增加情況顯示,增加的社會負擔、會影響國人 的生活品質。對老年人而言,空餘時間充裕,進一步研究探討,該如何充分的運用時 間來達到身心健全及良好的社會適應,使人口結構老化的問題能得到改善,相對的減 低醫療成本負擔,這是現今社會的重要課題。因此,成功改善的老化問題,主要泛起 老年人的意識,要有健康的生理、心理與良好社會適應,並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未 來。

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必然都會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奮鬥一生至其年 老,累積相當的財富,或有子女供養,或在社會扶助下,物質生活不虞匱乏,心情卻 常是悶悶不樂,易引起心理和思維方式的改變,此時不知如何妥善安排、調整自我生 活的人,在生活的節奏、內容型態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生理、心理會產生波動,滋

長了衰老感和孤獨感。老人需常常面對配偶、友人的生離死別,子女棄之遠離或獨居 等實際問題,心理將需要更大的調適,事實上老年時期必須面對許多的「失落」,不 管是健康、人際關係轉變、死亡或其他各種失落,此失落經驗常會引發個人的低落情 緒,然而老年人常常只能接受並自行調適,調適佳者,有良好的生活適應,但調適不 良者,往往引發各種身心問題,影響到個人的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造成更多的社會 問題。以上致使老年人心理失調的消極因素,如果任其發展,必然會給老年人的身心 健康帶來危險。研究發現老人的心聲是:恐懼疾病、擔憂收入、期盼親情、需要悅樂。

若政府能結合民間力量,滿足老人需要,那老人即可悠遊在黃金歲月中(蔡漢賢2004)。 認為老人有四大需求:

(一)收入安全:養老計劃提早安排,從儲蓄、投資、信託、買保險、子女奉養、「跟 會」等方式用心經營。另配合政府老人福利法第十六條明訂:「老人經濟生活保 障,採生活津貼、特別照顧津貼、年金保險制度方式的規劃實施」,做調整規劃。

(二)身心康寧:預防病痛觀念的建立,遇病痛要提早診治,並調適生理與心理會相互 影響,以氣功、運動、食補、藥膳來強身,用哲學的認知或宗教的認同,來排除 心理壓力;敞開胸襟,擴大視野,學習從哲學來體察生死、宗教的解脫來看破死 亡,並可預寫「遺言」清楚表白自己心願:有「善終關懷」靠安寧照顧來貫徹,

如此走得尊嚴。

(三)居養有處:政府應維持每一家庭必須的資源,協助有完整的家或替代性的家。老 人建築設計需顧及行動需求,日用品的開拓宜提升品質。

(四)悅樂人生:須學會「自得其樂」,最好能主動助人、服務他人、當志工。

第三節 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字義源自於拉丁文字recreation,是有恢復與重建之意,字的概念原是 創造(re-creation)創造全新的自我。所以休閒可說是個體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在一 切必要之事都處理完畢後剩餘的時間所從事的各項活動,都可被視為休閒活動。

Maclean(1985)指出休閒是一種自由的、可以任意裁量及選擇的時間。從學者提出之理 論可得知,休閒活動是一種自由的選擇,依照不同的風俗而有各式不相同的方式,但 其主要觀點都是以滿足個人放鬆為目的。因此,休閒應具有多面及多樣性,不僅需要 時間,更是一種需要經驗和學習的動、靜態活動。

一、休閒(Leisure)的定義:

休閒(Leisure)的定義:因各個學者不同而各異。休閒一詞源自於拉丁語中的 Licere,係指被允許的意思,在字意上是指不被佔用而可供休閒、遊憩的自由時間

(Kelly,1990)。世界休閒遊憩協會(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ssociation)

將休閒定義為「工作或營生以外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張鐸嚴,1999),而Kraus

(1990)將休閒歸納為內心層面的需求。(尹邦智,2005)更認為是一種社會階層的 符號、強調休閒與工作呈現對立狀態,且表示休閒是一種活動的形式。以工作為中心,

強調休閒是工作之餘的時間,可以從事或投入與工作不相同的事物,所獲得的自由解 脫感受Parker(1983)。休閒可隨個人喜好及自由地支配時間從事不同形式的活動,

是一項選擇性的活動(沈易利,1995)。而且,休閒可以讓自己運用閒暇時間重新重

是一項選擇性的活動(沈易利,1995)。而且,休閒可以讓自己運用閒暇時間重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