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生活品質相關理論與研究

生活品質是廣泛的主觀感受,簡單來說就是認為自己過得好不好。用何種方式 評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目前無確切定論,要整合既有各種研究的結果時也困難重 重,因為生活品質是很抽象的概念,通常是參考每位研究者在眾多與健康相關的構 念ealth-relatedconstructs)之中選取哪幾項作為檢視的變項,其中普遍被選用的 指標有一般健康狀況、身體、心理與社會功能等。因此,本研究生活品質的定義應 採實用取向,最能完整反映老年人身心狀況的適當工具加以測量。本研究將以Short Form36 量表台灣版測量老年人生活品質,此在國內學界使用多年,已有國內常模,

有穩定信度與效度。

一、 生活品質相關研究

生活品質指標包括:生活滿意度、健康功能狀態、社經狀況及家庭四大項,其中 以生活滿意度與生活品質最有顯著的關係,應以之為主,相關研究中也發現老年人的 婚姻美滿、與家人同住、經濟能力越好、自覺健康狀態良好、日常生活能力越強者,

其生活品質之滿意度越高Ferrans&Powers(1992);李純華(2005)。高齡者在生理上 機能退化、慢性病的影響,心理上面臨調適的問題,容易導致失能的現象,再加上缺 乏資源配置、人力運用及環境之保護,可能使之生活陷入不安全、生活品質低落的情 形劉淑娟(1998)。就依目前國內學者針對老年人生活品質之問題探討之研究如表 表 2-5-1 國內老人生活品質研究問題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份 研 究 問 題 蘇美文 2004 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因素之研究。

蔡蜜西 2004 新竹地區居家老人時間運用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謝瓊慧 2004 社區老年婦女的健康狀況、家庭功能、與生活品質 之相關性探討。

李純華 2005 社區老人健康行為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陳嫣芬 2005 社區老人自覺健康狀況、身體活動和生活品質之研 究質之探討-以屏東地區為例。

蔡詠琪 2006 成功老化:老年人之生活品質相關因子探討。

羅淑美 2008 六堆地區銀髮族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 質之研究。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彙編整理

經過研究發現老年人對未來生活之期望方面,期望年老後安心生活佔33.7%為最 高;且在期待有一些儲蓄的生活及擁有現代化設備生活增加了至少5.0%,顯示未雨綢 繆與提昇生活品質已漸為國人重視(內政部,2000)。所以過去將重點置於增長壽命,

在今日平均餘年增加之際,反而更須著重於生活品質之評估提昇。就生活品質影響因 子而言,Ferrans & Powers(1992);李純華(2005)的研究結果指出,高收入者在 生活品質得分較高,家庭責任承擔力、生活標準、居住狀況有顯著關係。林瓊華(2002)

以台北市士林區45-60 歲更年期婦女203 人研究發現:有工作、與先生同住、每月支 配金錢愈多、社會支持愈高,教育程度愈高、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呈正相關。趙安娜

(2002)研究結果亦是如此。

有關生活品質量表,國內常見生活品質測量工具包括以健康為導向的 Short Form36 量表(簡稱SF-36 量表),SF-36 量表是評估與功能和安寧狀態之基本人類需 求的健康概念(Ware,1987;楊怡君等,2002),它適用於所有的年齡層、疾病別與治 療。

中國人健康量表(CHQ-12),是針對病患或照顧者之生活品質量表,由 Ferrans

&Power 於 1985 發展出;另外針對整體生活品質測試的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量表 (WHOQOL-100)。WHOQOL-100 問卷內容可分為六大範疇,24 個層面,包括:生理範疇、

心理範疇、獨立程度、社會關係、環境、心靈/宗教/個人信念。之後又發展出簡明版 問卷 (稱做WHOQOLBREF),從24 個層面各選出一個題目,又從一般層面中挑選出兩題 分別與整體生活品質和一般健康相關的題目,共計26 題,將獨立程度併入生理範疇,

心靈/宗教/個人信念併入心理範疇,簡化成四個主要範疇:生理健康範疇、心理範疇、

社會關係範疇、和環境範疇。

本研究問卷採羅淑美(2008) 六堆地區銀髮族健康促進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之 研究改編自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於1997年取得台灣版本的發展

權,內容除依照WHOQOL 研究總部的規定選入全球共通的HOQOL- BREF 的26 個題目外,

還加上了「飲食」和「面子」等兩個本土性層面的題目。The WHOQOL Group(1998)強 調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簡明版量表 (WHOOQL-BREF)不只是測健康部份的生活品質,

還含蓋一般其它方向性的生活品質,有多文化背景測試過程,是可被用來做跨族群評 估用。故本研究採用「生活品質之量表」做為探討海端鄉地區老年人「生活品質」之 研究測量工具。而在不同背景變項中歸納,現有蒐集到國內研究文獻,資料整理如2-5-2 表:

表 2-5-2 國內老人生活品質研究結果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份 研 究 結 果

蘇美文 2004 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因素,主要是經濟狀況、當 覺得孤獨寂寞,是否能從做的事中得到樂趣。

蔡蜜西 2004 客家籍不識字已婚居多。一個月主要支配金額500 到10000 元。影響老人生活品質最重要的變項是:

老人教育程度、金錢支配及健康情形。

謝瓊慧 2004 整體生活品質,屬於中上程度。自覺健康狀況與生 活品質呈正相關,生理困擾及自覺健康狀況為預測 生活品質之重要因子,家庭功能之溝通、自覺健康 狀況、家庭功能之情感涉入、及教育程度,可預測 整體生活品質。

表 2-5-2 國內老人生活品質研究結果一覽表(續)

研究者 年份 研 究 結 果 李純華 2005 經濟狀況不同,其運動行為有顯著差異。性別、教

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及經濟狀況不同,經濟狀 況、職業、年齡及教育程度可預測社區老生活品質。

陳嫣芬 2005 自覺健康狀況屬於中上程度,主要影響因素為年 齡、教育、居住、經濟狀況與疾病罹患率。生活品 質屬於中上程度。在四個範疇中,以社會關係範疇 之得分最高,最低分者是為生理健康範疇,整體生 活品質主要影響因素為,經濟狀況、每月生活費、

經濟來源、職業狀況、生活照顧者、疾病罹患率,

以及整體健康自覺狀況。

蔡詠琪 2006 整體生活品質預測模式,變項中「年齡」、「每月 可支配金錢」、「慢性疾病個數」、「有無運動」

和「有無喝酒」為整體生活品質的顯著預測因子,

均有顯著預測力。

羅淑美 2008 銀髮族此時則較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老來伴 和能含飴弄孫享受家庭的溫馨對銀髮族而言能提升 其生活品質;教育程度高,生活品質較高;經濟來 源方面有「退休金」者優於「自己有收入」、「靠子 女供養」及「社會救助」者。

資料來源:由研究者彙編整理

以上各學者研究文獻得知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籍貫、教育程度、婚姻狀況、

收入、有無配偶、社經地位及居住情形等人口學特性與生活品質有關。從不同背景變 項中所歸納、蒐集國內前輩針對生活品質相關研究文獻資料發現從這些研究資料中,

人口學特性對生活品質是否有顯著差異或具有預測力,依各方研究者,依統計、採樣 方式、區域劃分、城鄉地理位置、問卷…等因素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