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滿意度定義、與休閒有關之因素與測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休閒滿意度定義、與休閒有關之因素與測量

一、休閒滿意度定義

Beard 與 Ragheb(1980)將休閒滿意度定義為:個人在閒暇時自由的、不 受拘束的從事或選擇參與非工作性質的休閒活動,所得到的愉快或滿足感。Lee、

Shafer 與 Kang(2005)則認為休閒滿意為個人受個人主觀因素或衡量標準的影 響下,對一般休閒活動的經驗與從事休閒活動的滿意或喜好程度。Mannell(1989)

則從需求觀點看休閒滿意程度,認為休閒滿意是個人休閒生活或實際休閒情形,

符合目前需求、期待的一種評估方式,若實際情況未滿足期待會產生不滿,若實 際情況符合期待則產生滿足。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本研究將休閒滿意度定義為,個體在閒暇時自由的、

不受拘束的從事休閒活動,所獲得主觀的感受或愉快程度。

二、與休閒滿意度有關之因素

影響休閒滿意度的因素很多,本研究根據對休閒滿意有影響的,如人格特

17

質、休閒態度、休閒動機、休閒阻礙、休閒參與等變項,來說明其與休閒滿意度 有關的因素,分述如下:

(一)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

人格特質是一種代表個體獨特性的內在傾向,這會對個體的行為、思想有持 續、穩定的影響(Christopher & Robert, 2003),也會影響個體的休閒興趣與休閒 滿意程度,因此人格特質一直是從事人類行為研究的重要變項。Gosling, Rentfrow

& Swann(2003)提出五大人格特質包括經驗開放性(Openness),勤勉正直性

(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神經質

(Neuroticism)等五構面,做為衡量人格特質的依據。經驗開放性者,好奇心強、

心胸開闊、求新求變、興趣多樣化;勤勉正直性者,較勤奮、有規律、計畫周詳、

守時、做事有條不紊 ;外向性者,為人直率、喜歡社交、生氣勃勃、有自信;

親和性者,有同情心、值得信任、較合群、謙虛、正直;神經質者,容易緊張、

沮喪、情緒穩定性低、缺乏安全感。這五大人格特質分類方式,不僅廣泛為人格 特質研究所採用 (Lu & Hu, 2005; McCrae & Costa, 2003),也被證實與身體健 康、同儕關係、家庭關係、滿意度等有所關聯(Ozer & Benet-Martínez, 2006)。

(二)休閒態度(Leisure Attitude)

休閒態度指的是,個體對休閒對象所表現出的一種持續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 反應傾向(文崇一,1988;李國華,1993)。休閒態度一般被認為是多層面概念,

Ragheb 與 Beard(1982) 將休閒態度分為認知、情意、行為傾向三層面,依此 建 構 休 閒 態 度 理 論 與 量 表 , 做 為 測 量 休 閒 態 度 的 依 據 。 在 認 知 層 面 上

(Congnitive)著重於個體對休閒的相關事物所持有的信念、看法或概念;情意 層 面上 (Affective) 強調對休閒活動 喜愛 的程度及感受; 行為 傾向層面上

(Behavioral)則是指對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現況,或未來參與休閒活動的傾向。

正向的休閒態度,可使人獲得從事休閒所帶來的效益,進而提升生活滿意程度

(Lloyd & Auld, 2002)。

18

(三)休閒動機(Leisure motivation)

行為是個體表現在外的活動,動機是引起個體表現行為的內在過程。若以 Maslow 的需求層級理論來說明休閒動機,可解釋為個人滿足休閒需求的一種心 理過程,簡言之即是參與休閒的原因。休閒動機又可分成內在與外在動機

(Alexandris, Tsorbatzoudis & Grouios, 2002),內在動機指的是引領個體休閒行為 並從中獲益的基本要素,外在動機則是指為了得到外在獎賞或社交等目的所從事 的活動。而當個體有較高的休閒動機時,在休閒過程中獲得的滿意程度將隨之提 升(鄭天明、陳美存,2007)。

(四)自評健康(Self Valuation Health)

一個自評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在參與休閒活動時,很可能會影響其參與休閒 的興趣或參與休閒涉入的程度,它屬於休閒阻礙的一種型式。休閒阻礙(Leisure Constraints)指的是影響個人對休閒活動興趣與休閒參與涉入程度的防礙因素

(Crawford & Godbey, 1987;Jackson, 1988),而這些休閒阻礙因素會對休閒參與 及休閒經驗發生干擾作用。Crawford、Jackson 和 Godbey(1991)將阻礙休閒 參與因素分成:個體內在阻礙、人際間阻礙、結構性阻礙等三類,並以此理論建 構休閒阻礙模式。個體內在阻礙(Intrapersonal Constrains),指個體內在心理態 度或狀態如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評估,而防礙休閒喜好或參與;人際間阻礙

(Interpersonal Constrains),指個體沒有適當或足夠休閒同伴,而防礙其休閒喜 好或參與;結構性阻礙(Structure Constraints),指防礙個體休閒喜好的外在因素 如金錢、時間、機會。

(五)休閒參與(Leisure Participation)

參與休閒活動的目的在滿足休閒參與者個人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需求(林晏 州,1984)。休閒參與除可緩衝生活壓力、改善身體健康外,參與社交性休閒活 動還能增進同伴友誼,提高社會支持(Coleman & Iso-Ahola, 1993)。休閒參與通 常以參與休閒時間、休閒頻率、休閒總數做測量;研究指出,休閒參與對休閒滿 意度有顯著正影響(張蕙麟,2007;黃俊彥,2006;傅仰止,2009;Lu & Argyle,

19

1994; Lu & Hu, 2005; Ragheb, 1980; Ragheb & Griffith, 1982);而且無論何種類型 的休閒活動,大致呈現參與時間越多、參與頻率越高,休閒滿意度也越高(高俊 雄,1996;黃俊彥,2006;傅仰止,2009)。

三、休閒滿意度 (Leisure Satisfaction)

休閒滿意度是指個人參與休閒活動時所得到的正面評價與滿足的程度。本研 究的休閒滿意度採用 Beard 與 Ragheb(1980: 22)觀點,將休閒滿意度視為,

個體自從事或選擇休閒活動中,所形成、引出或獲得的感受;亦是個人對自己目 前的休閒經驗與情境,覺得滿足的程度。Beard 與 Ragheb 的休閒滿意度,包涵 了心理、教育、社交、放鬆、生理、美感等六構面,整體休閒滿意度是由個人參 與休閒活動,所產生的各類別不同效果的組合。各類別效果指的是,代表 1.心理 層面的自由感、享樂感、參與感;2.教育層面的智力激發、幫助瞭解自我;3.社 交層面的與他人良好互動;4.放鬆層面的舒解生活壓力與緊張;5.生理層面的保 持健康、控制體重;6.美感層面的休閒場所設計良好的感受。以上各個不同類別 效果,恰好可以滿足個人不同的需求,所以當個人不同需求的各個類別效果越高 時,休閒滿意度尌越高。

四、休閒滿意度測量

休閒滿意是休閒行為的重要心理結果,也是個人從事休閒活動的主要目的。

為能有效測量個體的休閒滿意度,最直接的方法尌是在休閒情境中測量出個體體 驗到什麼樣的品質與內涵。而近年的休閒滿意度評量,則大多出自 Beard 與 Ragheb(1980)的「休閒滿意理論」架構,包含了 1.心理構面:如休閒活動對我 來說很有趣,2.教育構面:如休閒活動增加了我對身邊事物的知識,3.社交構面:

如我可以透過休閒活動和別人互相往來,4.放鬆構面:如休閒活動幫助我放鬆,

5.生理構面:如休閒活動幫助我維持健康,6.美感構面:如從事休閒活動地方的 設計等六個構面,編制成休閒滿意度量表(Leisure Satisfaction Scale),測量個體 透過參與休閒活動的需求而獲得滿足的程度;此量表的信、效度佳,且經許多研 究採用(吳文銘,2002;吳明蒼,2005,2008;Siegenthaler & O’dell, 200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