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農業解說服務策略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三節 休閒農業解說資源與服務傳送

二、 休閒農業解說服務策略

解說服務要有解說對象方可進行,在休閒農業的解說主要對象就是 遊客,遊客的性別、職業、年齡、學歷、成長背景等背景變項均為不同,

所以解說方式也該有所不同,解說人員應針對不遊客的背景特性而建立 不同的解說內容及說話語調,以配合人口特性不同層次的遊客,在年齡 部份,兒童的學習力較強,喜歡誇張的事物及動作,可藉由感官探索,

具有冒險的精神;而青少年則較喜歡與同儕在一起,好動且不喜歡說 教,所以 Beck & Cable(1998)認為假如能以「去聽、去看、去作」的方 式,讓青少年參與,較能達到解說的效果(轉引自邱韻璇,2006);至於

景-景觀資源 產-產業資源

地-自然資源

文-文化資源 人-人的資源

體驗農業

圖 2-3-2 體驗農業資源構面,段兆麟(2000)

老年人則必須設計成與過去有關的活動,必竟過去是老年人重要的回 憶,且值得注意的事,必須注意老人家的體力問題。

而對於遊客有效的解說有以下五個準則(張明洵、林玥秀,2002):

(一)面對不同的遊客提供不的解說題材與方式;

(二)遊客期盼的是輕鬆的、歡樂的氣氛;

(三)解說資料要有內容,能滿足遊客的需求;

(四)解說資料應該容易讓遊客接受與瞭解;

(五)解說的效益需要不斷的評估。

而 Ham(1992)也認為解說必須將專有名詞轉化成一般民眾所能了 解的語言,且必須加入娛樂及趣味的呈現方式給般民眾。

而一位稱職的解說人員,如何成功作一場解說服務,柳辰儒(2003) 指出進行解說服務的人員,需具備下列條件始能擔任導覽解說工作,且 勝任愉快:(一)儀態與禮貌;(二)適切的解說技巧;(三)良善的生活價值 觀;(四)服務人群的情與精神;(五)自我成長的能力;(六)顧客心理學與 關係管理能力;(七)危機處理能力。

周芳如(2004)認為從事解說者,必須充分認識學習與溝通的理論和 技巧,了解人類認知的發展過程,以及不同行業族群的經驗、態度和習 性,即時掌握對象學習新知或新技能的吸收能力,才能算是成功的解說。

簡婉莉(2006)認為解說服務包含了四個方向:(一)解說服務內容:

1.解說內容要有趣性、2.解說內容依遊客背景及個人經驗連結、3.解說 內容完整,清楚且有組織、4.解說內容包含愛護環境的觀念;(二)解說 態度;(三)解說語調;(四)與遊客互動。

而阮國全(2008)覺得一個優秀的解說員必要注意下列幾點:(一)個 人定位;(二)不斷學習;(三)了解對象;(四)控制時間;(五)掌握學員(觀

眾、遊客);(六)檢討改進。

解說員除具備能文武的特質外,應具有的知識與特質:(一)廣博的 知識、(二)摯熱的內心、(三)清新的儀態、(四)爽朗的笑聲、(五)強烈的 信心、(六)敏銳的反應、(七)熟練的技巧、(八)專業的涵養(沈麗滿,

2004)。

如何把正確的資訊帶給遊客,總合一些研究者的論述,解說的原則包 括知識信心、內容真誠、具親和力、關心遊客的需求、將片段資訊組合 成解說內容、視對象的不同改變解說方式、站在遊客立場及位置、解說 以資料為基礎,但資料絕對不等於解說、啟發、體驗代替教導或背誦資 料(張明洵及林明秀 2002、李莎莉,2004、羅欣儀,2006)。

一個好的解說服務管理,就是根據遊客的特性需要,妥善擬訂解說 服務的計畫,採取適當的解說方式,選擇適當的解說人員,運用適當的 媒介,實施解說服務,並評估解說的效果,以滿足遊客知性體驗需求的 過程(段兆麟,2006)。

而解說方式歸納起來,基本上有三式。第一式是演說討論式,主要 是由解說人員主導進行說明與闡釋的工作,是一種單向性的溝通。第二 式是提問討論式,由解說人員設計許多問題,在導覽的過程中不斷詢問 學習者,創造互動的氣氛,引發學習者的思考與參興。第三種是引導探 索式,由解說人員精心設計旅程,讓參與旅程的學習者,經由旅程體驗 發現的樂趣(林志興,2004;施佩瑩,2005)。

但解說人員的解說內容呈現不免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分為是(一) 解說員的解說風格或個人觀點;(二)解說員的興趣或認知能力;(三)觀 眾的性質;(四)展示場的空間;(五)展示品的特質;(六)對工作任務的看 法。所以其解說的方式將有所不同。而解說人員的素質,決定人員解說

成功與否,其基本須具備的特質有:熱忱與愛心、自信心、豐富的解說 知識、豐富的人文素養、善解人意(張明洵、林玥秀,2002)。

在休閒農場從事解說服務工作,必須了解其解說的對象,來作不同 的解說內容設計,而一場好的解說,綜合一些研究者可知必須三個階 段,包括事前的準備,解說中的注意事項及事後檢討與修正(丁清泉,

1998;林志興,2004;施佩瑩,2005;羅欣儀,2006)。

(一)事前的準備工作:

1、括解說動線規劃:動線的安排,基本上有直線型動線和環型動 線兩種。動線的安排要避免重複,各點或各階段要有特色。動 線的安排最重要的工作是安全性。雖然具有探險和刺激性的旅 程往是很受歡迎的旅程,但是一旦發生意外,再好的活動預期,

也都將化為烏有。

2、解說資料要收集準備齊全,解說資料包括了解說手冊、輔助道 具和推廣記念用品。三種資料當中解說資料的收集、閱讀、消 化 或 編 輯 是 最 需 要 化 費 心 血 的 工 作 , 解 說 手 冊 的 編 輯 非 常 重 要,對求知欲旺盛的觀眾來說,最喜歡收集解說資料。其實對 解說人員來說解說資料的收集、閱讀、消化和編輯過程就是做 學問的過程。

3、了解對象:就是要用服務對象的人的用語說話,要用服務對象 的即有概念發展概念,因材施教或因勢利導,以創造最好的溝 通效果,解說自然順利。了解對象是為了要掌握對象的「認知 能力」和「認知習慣」,所以第一個要注意的項目是不同的年齡 層,因為不同的年齡層有不同的認知水平,要順應對象的認知 水平來調整解說用語和策略。其次是要注意不同的行業和不同

語言文化的人群差異。

(二)解說中的注意事項

1、開始解說前的說明:注意事項的說明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簡介 活動內容、注意配合之事項以及其他必要在活動之前要交待的事 項。而自我介紹也在此時進行。

2、不要將注意力放在小群體身上,將注意力(眼光)放在全體身上,才能 吸引大多數遊客的注意力。在解說時,應面對遊客,位遊客中間,盡 量讓遊客半包圍著你,所選取的位置,是隊伍遊客皆能看見的位置,

是制高點或制低點,並不要妨礙交通,盡量找陰涼處。

3、停留在隊伍的前端位置,以便引導隊伍前進方向,以可保護遊客安 全。隨時注意本身及遊客的安全,並隨身攜帶一些簡易的藥品。

4、視遊客的反應,調整解說的內容、程度及音量,且隨時注意行進速 度,以上均會影響解說品質。

5、保持良好情緒及和善的態度,並注意肢體語言,從事解說除了 語言之外,必須要注意肢體、手勢、身體姿勢、位置、態度等表 現,有時候因個人特殊習慣的手勢、姿勢和態度,很容易造成觀 眾不舒服或產生冒犯的感覺。

6 多利用遊客的五官及五感去感受,一場好的解說,就必須讓遊客去感 受,運用遊客的五官及五感體驗一場解說。

(三)解說後

1、應該是運用綜合討論或問卷方式了解活動的效果,做為下次的 改進。而解說活動之後,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工作,諸如問卷的整 理,資料的彙整和參觀人員進一步問題的回函等。

2、自我檢視,解說之後,自有檢視解說進行中是否有不妥之處須

改善,或是好的經驗,可供同事或是下次解說時作參考。

3、不斷吸收新知,讓解說更豐富。

總合上述,可知一個好的解說服務,必須要有一位好的解說人員,

而一位好的解說人員必須具備(一)外向良善的個性;(二)豐富的人文素 養及知識;(三)並會為不同的遊客設計不同的解說路程、解說內容及體 驗活動;(三)且解說人員在從事解說工作時,經驗的累積和不斷進修增 加相關知識以及(四)時時刻刻懷抱熱忱的態度是不可少的。

三、影響解說服務專業發展的因素

人員可進行解說服務並非一夕可成,需要長期之訓練及經驗的累 積,而其影響解說員專業發展阻礙的原因,王喜青(2001)認為是「缺乏 有系統整合的訓練程」、「專業訓練課程難有層次及進階性」、「經驗傳承 欠缺」以及「業務繁忙,無多餘時間參與專業訓練」。

而何淑媛(1997)認為在參與解說服務所面臨的困難部份為感到無法 勝任解說服務工作;而影響解說人員決定是否持續參與解說服務的因 素,「自己」較「他人」在此事件的決定上,更具有影響力;「遊客」則 是影響決定之重要他人。

邱豐德(2004)認為專業發展阻礙的因素是以個人阻礙與結構性的阻 礙居多,在結構性的阻礙主要因素為「時間安排不易」、「知識範疇太廣」

及「上課地點不便」、「授課內容不符實際工作所需」;個人阻礙因素包 括生理因素「老化記憶力衰退」、心理因素「工作不穩定」影響學習動 機等,均阻礙專業發展。

許嘉玲(1997)研究指出義工組織在人力與時間上的限制,以及組織 權限與人力不足,是阻礙組織運作的發展因素。如此一來,也會影響解 說服務專業發展。

施佩瑩(2005)研究博物館導覽人員結果指出:(一)館方對於導覽員 的專業及專業訓練認知不足;(二)專業訓練安排缺乏計畫;(三)經費及 資源有限;(四)人員任用方面的限制;(五)館內各部門橫向溝通不足;(六) 缺乏訓練成效評估機制。

楊淑敏(2005)認為下方幾點都是解說人員培訓上所會遇到的困境,

包括(一)公部門財源短缺;(二)對解說人員培訓不夠重視;(三)協會經費 拮据;(三)課程規劃受限、(四)有心從事導覽解說服務工作的人不多;

及(五)認證機制建立不易。

而曾永平(1998)也認為成本高、訓練不易、流動性大、管理費時、

個人差異均是人員解說的缺點。

而學習作一位解說人員的程中,個人特質、過往經歷、社會潮流、

書籍、良師、友伴、保育組織、政府政策、工作、寵物、負面經驗、對 自我的瞭解、以及長期接觸自然習慣等(趙韻婷,2003);也是會影響其 專業知能的因素。

由上述可知,解說員的訓練課程包括專業知識的吸收及服務態度的 訓練,且是缺一不可,所以若無完善的解說課程訓練,將會影響解說員 的專業發展;且因成本過高、經費有限及管理不易,也是造成訓練的限 制因素之一;而因內部對於解說人員的認知不足、解說人員個人缺乏自

由上述可知,解說員的訓練課程包括專業知識的吸收及服務態度的 訓練,且是缺一不可,所以若無完善的解說課程訓練,將會影響解說員 的專業發展;且因成本過高、經費有限及管理不易,也是造成訓練的限 制因素之一;而因內部對於解說人員的認知不足、解說人員個人缺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