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進行因受時間、人力、經費的限制,尚有許多地方未能考慮 周詳,綜合本研究文獻探討、問卷調查統計資料、研究過程及結論等方 面,提出下方幾點建議,作為休閒農業解說人員、未來研究者及相關單 位作為參考。

一、對休閒農業解說人員的建議 (一) 建議多參與解說相關研習課程

本研究發現,參加越多場研習課程者,對於解說相關方面資訊更比 其他少參與者來的重視,可見在課程中可獲得許多不同及最新的資訊,

所以建議休閒農業解說人員,應多多主動參加相關課程,善用多方面的 資源,並與其他人員作交流,使解說工作作的更好。

(二) 重視專業知能的重要性

本研究可了解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對於專業知能均覺得重要,如研究 結果所顯示「解說人員應具有工作熱忱及高度解說意願」、「解說人員應 有良好情緒管理,隨時保持和善愉快的態度及表情」及「解說人員應有 隨時收集正確解說資料,及自我充實豐富解說內容的態度」為最重要的 前三項,解說人員應對於此方面加強自我提昇,將來能提供更好的解說 服務,進而增加休閒農業區知名度,吸引更遊客。

(三) 結合各休閒農業區解說人員課程的需求

綜合各休閒農業區解說相關課程的需求,反應給予休閒農業相關管 理單位,使其有效辦理之解說相關課程,以免因不符合解說人員在專業 知識的需求,而造成無人參加及浪費經費的情況。

(四) 加強解說經驗

一位好的解說人員,休閒農業及解說相關知識很重要,所以須經常

注意是否有解說相關課程之辦理,不斷進修休閒農業相關知識才是。一 場解說好與壞的評量是來自遊客的反應,好的回響可讓遊客有好的口碑 及回憶,進而增加遊客的回流率,而不好的反應則會帶來負面的評價,

所以加強解說經驗,以因應不同年齡、階層所需的解說內容與程度。

二、對於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增加研究範圍

本研究只調查台東縣境內六大休閒農業區,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增加 至東部,以了解全東部解說人員的專業知能有何不同,更可擴展至全台 灣,才能真正了解全台休閒農業解說人員的專業知能為何。

(二)研究方法可質量兼具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但問卷調查法有其缺失及不足之處,如 受試者可能無法了解問卷的所要表達的正確意思,或是偽答、隨意勾選 等問題,所以若能加入深入訪談的質化研究法,可更正確了解休閒農業 解說人員對於專業知能的認知。

(三)設定各休閒農業區解說人員受試者比率

本研究以問卷寄發及發送 email 方式回收問卷,而擲回之問卷偏重 於關山線,可能較難測出全台東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對於專業知能的正確 度,所以建議未來研究者,可設定各休閒農業區受試者比率,以提高專 業知能的可靠性。

三、相關管理單位的建議

(一)建立相關名冊並應隨時更新

本研究詢問相關管理單位,並無較詳細的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名冊,

以致於本研究須由各休閒農業區相關人員提供大略的名冊;而休閒農業 相關網站,對於各休閒農業區內之各產業的資訊也不算完整,以致於本

研究須用相關產業名稱,以名找名的方式在網路上搜尋。建議相關管理 單位可建立較詳細休閒農業區內各產業名冊,以提供未來研究者及至當 地旅遊者有較方便的聯絡方式。

(二)專業成長課程的辦理

本研究在過程中,發現台東縣內辦理解說相關課程並不多,且均安 排於年底,建議相關管理單位可相互協調,較平均在全年度中辦理,並 加強宣傳,因本研究中,從來沒參加過任何專業成長課程者為數不少,

可知其對於此方面資訊的缺乏,且應調查各休閒農業區內,解說相關人 員在那些專業課程上有其需求,如此才能造就有效的專業知能形成。

(三)建立解說人員專業認證制度

目前國內仍沒有一套認證標準,以致於解說人員之素質參差不齊,

建議相關主管單位建立專業知能指標,進而辦理各項專業課程,接著為 解說人員作各項專業能力的評估,依其等級及不同專業能力,發給不同 的解說證照,使其解說人員對於專業解說能不斷的學習及進修,進而讓 休閒農業的解說有一定之水準。

參考文獻

丁清泉(1998)。自然步道──綠人教戰守則。主婦聯盟會訊 124 期。

方威尊(1996)。「休閒農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核心資源觀點」。國 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碩士論文。

方達勇(2004)。「宜蘭縣休閒農業未來發展策略之劇情分析」。淡江大學 未來學學系碩士論文。

王俊豪(2005)。「台灣農業振興的想像」。農業推廣文彙,50 輯。台中:

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王喜青(2001)「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專業發展需求研 究。」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皮家瑋(2006)。「人員解說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觀光 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向麗容(2006)。「臺灣自然史博物館教育人員環境教育專業知能與發展之 需求」。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 漢(2007)。「觀音蓮花季的當代轉型─從環境運動到休閒農業」。國 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筱麗(2003)。「行政院暨所屬中央機關公務人員訓練成效之探討」。台 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淑媛(1997)。「雪霸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解說服務之探討」。臺灣 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 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忠宏(2000)。21 世紀的解說趨勢,台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吳忠宏、謝旻熹(2002)。「遊客之旅遊動機與其對解說服務需求之實證研 究:以鹿港古蹟景點為例」。環境教育研究,第 3 卷,第 2 期,p82-83。

李世寶(2002)。「東勢林場賞螢活動解說員服務效果之研究」。朝陽科技 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沈麗滿(2004)。「生態導覽解說重視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後山生態 溼地個案」。國立屏東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阮國全(2008)。天文館導覽解說技巧初探。台北星空第 6 期,p13。

周芳如(2004)。「解說員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解說效果之研究~以壽山動物 園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宏聰(2005)。「新聞之錨或新聞花瓶?」:一群臺灣電視新聞主播的專 業知能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林志興(2004)。解說技巧。解說的藝術。台東市: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 物館。

林昂儀(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解說效果之探討」。南華大 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 例」。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男(2007)。「特色休閒農場營造」。休閒農業會訊,14 期,台灣休閒 農業學會。

林柏霖、蔡必焜(2006)。「從休閒資源觀點論休閒農業區~以南投縣鹿谷 鄉小半天休閒農業區為例」。農業推廣文彙,51 輯。台中:台灣農 業推廣學會。

林梓聯(2006)。「台灣觀光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的展開」。農業推廣文彙,

51 輯。台中:台灣農業推廣學會。

林詩音(2005)。台灣的休閒農業,台北縣: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達瑤(2007)。「國家森林解說志工參與解說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 究-以新竹林區管理處為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 論文。

邱永森(2002)。「警佐警察人員晉升警正官等訓練成效之研究」。中山大 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豐德(2004)。「導遊人員專業發展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俞龍通(2004)。從「創造體驗」的觀點論休閒農業的經營策略。育達商 管學報,創刊號。

施佩瑩(2005)。「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導覽員專業訓練研究」。政治 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兆麟(1995)。休閒牧場資源與體驗活動設計,農業世界,第 259 卷期。

段兆麟(2006)。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台北市:偉華書局股份有限 公司。

胡浩軒(2003)。「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苗栗縣休閒農業之競爭優勢」。育 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唐嘉才(2006)。居民對休閒農業區推動生態旅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 桃園縣中壢大崙自然生態休閒農業區計劃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宜(2004)。休閒農場體驗與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熱 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嘉(2002)。「高中音樂教師專業知能需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 學系碩士論文。

張明洵、林明秀(2002)。解說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舒雅(1992)。由農民及遊客觀點探討本省休閒農業資源之分類。逢甲

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平(2006)。「訓練移轉之影響因素與其結果之研究 -以國際觀光旅館 員工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莊淑姿(2005)。「休閒農業推廣策略—供給與需求之思考」。台灣休閒農 業 會 訊 , 6 期 。 台 灣 休 閒 農 業 學 會 網 站 : http://www.tlaa.org.tw/farm/index.asp

許時堅(2006)。「軸承類商品行銷人員訓練模式與績效研究」逢甲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許嘉玲(1997)。「探索高雄都會公園義務服務員之學習及其影響因素」。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茵(1993)。我國成人基本教育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

郭文茵(1993)。我國成人基本教育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