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研究"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休閒事業管理組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美芬 博士 王俊豪 博士

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研究

研究生:張瓊月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2)
(3)
(4)

誌 謝

隨著論文的完成,表示二年重拾課本的學生生活也要結束了,這段時 間,首先感謝的是一路教導我的陳美芬博士及王俊豪博士,在我在課業上 或是論文上有任何困難時,適時的指導我渡過難關,尤其是陳美芬博士平 時的叮嚀及教導,讓我論文可以順利的撰寫完成,也要感謝蔡必焜博士在 論文口考時的指導及建議。

其次,要感謝的莫過於我的同學們,不管是課業上,生活上,吃喝玩 樂上,都讓我學習到很多不同的經驗,尤其是跟我同組的同學,由於您們 的提醒及實質的幫忙,讓我在研究所的這段時間,課業上可以順利過關,

當然也有不是同組的同學幫助我許多,在此為了公平起見,把大家的名字 都列上(學號順序):陳美如、王嘉珍、陳美華、侯方達、黃美慧、王栩韻、

鄭力嘉、張淑煖、林光義、張瓊月、張順一、林國柱、羅楙瑩、張晉榮、

張獻文、吳惠朋、蔡怡俊、李志一、李麗美、邱瑞源、彭武謙、張文祥、

謝正餘、黃建彰、李明希、王崇瑋、顏士為、邱翌恬、葉治良。希望未來 大家仍保持聯絡,在此謝謝大家。

接下來,要感謝的就是協助我修正、建議及填寫問卷的朋友們,包括 史前館的同仁、史前館的志工、台東縣解說員協會會員,以及以下朋友(以

筆劃排列):大和牧場蟬園山莊、小熊森林木屋渡假村、山猪窟山莊、

天 助 香 柚 觀 光 果 園 、 太 平 生態 農 場 、 仙 人 掌 鄉 土 工 作 室 、 玉 蟾 園 、 立 品 茶 業 休 閒 中 心 、 地 球 村 紅 檜 木 屋 、 成 功 農 場 、 旭 緣 民 宿 、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竹湖山居、岑池軒、來來谷茶園、東岸民宿獨棟木屋、

東遊季、林道客棧、牧野渡假村、初鹿牧場、青山農場、星光小棧、

紅龍果觀光果園、海天一色‧海景民宿、高台茶業展示中心、深山亞都、

連 記 茶 莊 、 雁 窩 庭 園 民 宿 、 愛 嬌 姨 風 味 餐 、 椰 子 林 農 場 、 萬 安 有 機 生 態 園 區 、 福 樟 木屋 民 宿 渡 假 村 、 鳳 陽 山 莊 、 曉 筑 民 宿 、

蕭仁義有機米、關山鎮農會休閒旅遊中心、麗園農場、觀海民宿,以及其 他不願具名的受訪者。

最後最要感謝的就是我最愛的家人,我最親愛的父母、我兩位哥哥及 嫂子,還有哥哥的小孩們,有您們的支持及鼓勵,讓我這二年來不放棄,

努力的完成學業及論文。

(5)

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了解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並探討解說人員人 口變項及解說人員對專業成長課程的需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主 要針對台東縣內六大休閒農業區解說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之結果如 下:

一、專業知能方面,綜合四項專業知能,解說人員勾選非常重要的前 三項為「解說人員應具有工作熱忱及高度解說意願」、「解說人員應有良好 情緒管理,隨時保持和善愉快的態度及表情」及「解說人員應有隨時收集 正確解說資料,及自我充實豐富解說內容的態度」。

二、專業課程需求方面,解說人員覺得非常需要的分為「休閒農業區 內自然生態的相關課程」,其次為「安全及緊急救護的相關課程」,第三則 為「服務態度的訓練課程」及「自我情緒控制及管理的相關課程」。

三、專業知能與背景變項之差異方面,總合來說,「服務接待」、「活動 規劃」及「安全急救」等三方面的相關課程參與在專業知能中,是有顯著 性差異的。

四、專業成長課程需求與背景變項的差異方面,在「教育程度」和參 與「服務接待」、「活動規劃」及「植物生態」方面的課程,有其顯著差異。

五、專業知能與專業成長課程需求方面,專業知能與專業成長課程需 求有其正相關性。

而在建議部份,本研究之建議為:

一、對休閒農業解說人員的建議:(一)建議多參與解說相關研習課程、

(二)重視專業知能的重要性、(三)結合各休閒農業區解說人員課程的需求、

(四)加強解說經驗。

二、對於未來研究者的建議:(一)增加研究範圍、(二)研究方法可質量 兼具、(三)設定各休閒農業區解說人員受試者比率。

三、相關管理單位的建議:(一)建立相關名冊並應隨時更新、(二)專業 成長課程的辦理、(三)建立解說人員專業認證制度。

關鍵字: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

(6)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Leisure Agriculture Narrator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leisure agriculture narrators, and then discuss between narrators’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growth courses. This research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focusing on narrators in six leisure agriculture areas in Taitung county.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aspect of pros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 Combined with f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narrators chose the former three items are “Narrators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working enthusiasms and highly interpretation willingness.” ”Narrators should have good emotional management, and keep in a good mood and look all the time.” ” Narrators should collect right information all along to develop the attitude of fulfilling plentiful interpretational contents.

2.The aspect of professional course requirements : Narrators crave the items are as follows : Firstly, ”The related courses of natural ecology in leisure agriculture areas.” Secondly, ”The related courses of security and first-aid.” Thirdly, ”the training courses of service attitude” as well as ” the related courses of self-emotio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3.The aspec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as well as background variables : In conclusion, if combined the related courses of service, recreational planning and first-aid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it would have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4.The discrepancy aspect of professional growth course requirements and background variables : 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level, services, activities planning and plant ecology courses.

(7)

5.The aspec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course requirements :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growth course requirements.

As for suggestion, the suggest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suggestion for leisure agriculture narrators:

(1)Take part in related research and study courses of interpretation more often.

(2)Attach importance t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3)Comb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narrators’ course in variant leisure agriculture areas.

(4)Buildup Narrators’ interpretation ecperiences.

2.The suggestion for the latter researcher:

(1)Increase the ranges of research.

(2)Look after both sides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3)Set examinee proportion of narrators in every leisure agriculture areas.

3.The suggestion for authorities:

(1)Establish related name lists and upgrade all the while.

(2)Develop professional growth courses.

(3)Build up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system for narrators.

keyword: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narrat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8)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概況---5

一、 休閒農業相關內涵---5

二、 休閒農業的發展現況---7

第二節 解說服務的內涵與類型---18

一、 解說的內涵---18

二、 解說服務的類型---24

三、 解說人員的角色及工作---26

第三節 休閒農業解說資源與服務傳送---29

一、 休閒農業解說資源的範圍---29

二、 休閒農業解說服務策略---32

三、 影響解說服務專業發展的因素---37

第四節 解說人員專業知能---39

一、 專業知能的定義---39

二、 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相關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47

第二節 研究設計---48

一、 研究範圍與對象---48

二、 研究工具---48

(9)

三、 抽樣方法---52

第三節 實施程序---5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55

第二節 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差異分析---65

第三節 專業成長課程需求之差異分析---75

第四節 專業知能與專業成長課程需求之關聯性---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1

第二節 建議---85

參考文獻---89

附錄 一:研究問卷---97

(10)

表 目 錄

表 2-1-1 休閒農業相關內涵---6

表 2-1-2 全國休閒農場淮許籌設及取得許可登記證場次---9

表 2-1-3 已劃定之休閒農業區名單---10

表 2-1-4 台東縣 6 大休閒農業區簡介---14

表 2-1-5 休閒農業區和休閒農場之發展理念---18

表 2-2-1 解說的意涵---19

表 2-2-2 各解說類型的好處與不利之處---25

表 4-1-1 基本資料分析---56

表 4-1-2 解說經驗分析---57

表 4-1-3 專業研習課程參與情形分析---59

表 4-1-4 專業知識分析---60

表 4-1-5 專業技能分析---61

表 4-1-6 專業態度分析---62

表 4-1-7 自我成長分析---63

表 4-1-8 專業成長課程分析---64

表 4-2-1 背景變項對專業知識之差異分析表---65

表 4-2-2 專業研習課程的參與情形對專業知識之差異分析---66

表 4-2-3 背景變項對專業技能之差異分析表---67

表 4-2-4 專業研習課程的參與情形對專業技能之差異分析---68

表 4-2-5 背景變項對專業態度之差異分析表---70

表 4-2-6 專業研習課程的參與情形對專業態度之差異分析---72

表 4-2-7 背景變項對自我成長之差異分析---73

表 4-2-8 專業研習課程的參與情形對自我成長之差異分析---74

表 4-3-1 背景變項對專業成長課程需求之差異分析表---76

(11)

表 4-3-2 專業研習課程的參與情形對專業成長課程需求之差異---77

表 4-4-1 專業成長課程需求的選項---79

表 4-4-2 專業知能與專業成長課需求分組相關分析---80

圖 目 錄

圖 1-3-1 研究流程---4

圖 2-3-1 農業資源分類構想圖---30

圖 2-3-2 體驗農業資源構面---32

圖 2-4-1 博物館解說人員所需的專業能力---4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47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台灣農地因狹小且分散耕作規模不大,導致生產的農產品所花費的 成本相對也較高,而台灣 2002 年加入 WTO 之後,對於原本就已是弱勢 產業的農業造成更大的衝擊,如王俊豪(2005)所提 WTO 的農業談判架 構而言,主要強調無貿易障礙的農產品價格與市場競爭機制,不利於家 庭農業為主的小農體制,也造成我國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危機。所 以在此情況下,農村青年、壯年人口大量外流,且持續進入二、三級產 業工作,變成不可避免的現象,導致農村人口老化及稀少,使得農地因 無人力耕種管理造成閒置。

因上述窘境,在政府大力的促成之下,加上周休二日、交通便利及 所得的提高等各方面的因素,就如陳昭郎(2005)所言休閒農業發展的背 景條件為產業結構的變遷、都市化社會出現、國民所得的提高、消費結 構的改變、休閒時間的增加及及道路與交通的改善。所以造就了全台休 閒農業蓬勃發展。所以政府推動休閒農業主要的目的為:(一)活用農村 與農業資源;(二)促進農村地區活性化;(三)增加農村的就業機會;(四) 迎接新時代符合消費者期許;(五)提高農民所得(林梓聯,2006)。而政 府對休閒農業的展望分別是:(一)輔導休閒產業制度化;(二)融合三生 (生產、生活、生態)之三級產業;(三)再造農村希望之策略;(四)整合政 府相關計劃之主軸;(五)以團隊輔導,永續經營為方針;(六)創造生命 價值與尊嚴之農村社會;(七)促進休閒產業國際化(林詩音,2005)。

但除了靠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外,農業經營者唯有將過去的傳統農 業改變型式,成為體驗型的休閒農業,才能為傳統農業注入新的生命。

猶如段兆麟(2006)所提農業是提供體驗最適當的產業,鄉村是體驗最深

(13)

沉的地方,這是觀光休閒農發展的利基。由此可知,傳統農業要改變新 的經營方式,「體驗」是不可缺乏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謂體驗型農業,

就是讓遊客可以親身體驗的農業;試想若無體驗活動讓遊客參與,遊客 只是走馬看花無法停留太多時間,則可能流失商機;所以鄭人文(2005) 提及體驗式休閒農業為傳統的農業生產帶來新契機,且解說員是當中不 可或缺的靈魂。由此可知透過解說更可幫助受導覽者認識週遭環境,期 許一趟更豐富充實以及心靈體驗之旅行,解說員的角色常被視為一場生 態之旅的靈魂人物(沈麗滿,2004)。

而解說人員在休閒農業內有其重要的地位,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針 對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劃中可了解在 1102 家的休閒農場中,占 了 953 場(86%)提供教育解說服務,可見教育解說是休閒農場最基本且 最普及的功能(陳昭郎,2004)。隔年,陳昭郎(2005)提出軟體規劃為發揮 硬體設施與休閒功能之關鍵,而軟體方面包括了農業組織、農民教育、

經營管理、教育宣導、解說服務、各種鄉土文物體驗與文化及其他各項 等活動,可知解說服務的重要性。經研究可了解,對於從傳統農業要轉 型為休閒農業,欲經營休閒產業則依序為多元化農場經營,單純農業生 產,生態旅遊事業,休閒農場,經營民宿,擔任解說員等意向(楊炳輝,

2005)。綜合以上所述更可證明解說人員在休閒農業中有其重要的角 色。猶如方勇達(2004)研究之結論,具有「體驗與解說」的深度型旅遊、

搭配「定點與結盟」的套裝型旅遊,以及提倡「有機與養生」的精緻型 旅遊將是未來的發展。因此,休閒農業在未來若有更好的發展,解說服 務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4)

第二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在政府的推廣及媒體的宣傳之下,各種的休閒農業相關產業產生了 商業性競爭,也造就了休閒農業解說人員的產生,但卻也產生許多解說 人員專業知能上的不穩定性,造成休閒農業解說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而 如此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到遊客的旅遊感受或重遊意願。

有鑑於此,有關國內解說人員的相關研究顯示,解說人員的研究在 博物館或是國家公園已行已有年,其解說人員的相關訓練也提供了較完 整的措施;而休閒農業或是休閒農業區在國內已發展多年,但解說人員 訓練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卻不多,而每年休閒農業相關主管單位或是非營 利組織都會辦理休閒農業解說訓練的相關課程,是否可為休閒農業解說 人員帶來正確的專業知能,而這些訓練的內容與解說人員認知之中的所 需的專業知能是否相同,成為本研究最主要課題。

本研究將針對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之研究做探討,有關研究 目的如下:

一、分析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專業知能的內涵。

二、探討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對於專業解說的認知。

三、瞭解休閒農業解說人員對於專業知能與專業課程需求的關係。

四、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相關單位未來輔導之參考。

(1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3-1 所示。

圖 1-3-1 研究流程

確定研究動機

確定研究目的

相關文獻之蒐集與探討

研究架構與方法

問卷設計

問卷調查

資料整理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前測

問卷修正

(16)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概況

一、休閒農業相關內涵

1989 年休閒農業研討會中,將休閒農業定義為:「利用農村設備、

農村空間、農業生產的場地、產品、農業經營活動、生態、農業自然環 及農村資源,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農村休閒旅遊功能,增進國 人對農業與農村之體驗,提升遊憩品質並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 展。」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 2007 年所修正的「農業發展條例」中,

將休閒農業的正式定義為:「休閒農業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 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提 供國民休閒,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之體驗為目的之農業經營」。除了 政府單位將休閒農業給了正式定義外,林梓聯(2005)認為休閒農業的內 涵是利用農業、農村的自然資源、田園景觀、生態環、產業與文化等資 源,提供消費者吃、住、玩程購買的休閒旅遊,以滿足消費者對農業農 村的好奇和期待。同時,詹榮德(2005)認為其特點為其有地區特性之農 業生產、農村生活、生態環境、地理景觀、農村文物、休閒觀光等資源 之結合並能創造延續性之發展,並將產業知識、服務、休閒及農特產品 組合成套裝商品,帶動農村地區之繁榮與商機,進而創造地方就業機會 與整整體財富。國內研究者也為休閒農業給了不同的內涵(如表 2-1-1)。

(17)

表 2-1-1 休閒農業相關內涵

研究者 年度 休閒農業相關內涵

鄭健雄 1998 係利用在於農業及農村資源,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 農業及農村休閒遊憩功能,增進國人對農業及農村之 體驗,提昇遊憩品質並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展。

胡浩軒 2003 主要整合了農業的無形資源及其所隱含的教育質及 觀光遊憩等有形資源所現成的一種新興的休閒產業。

詹德榮 2005 地區特性資源之結合並能創造延續性之發展,帶動農 村地區之繁榮與商機,進而創造地方就業機會與整整 體財富。

劉致良 2005 整體重點還是農業,將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照顧農民 生活,維護農村生態的原則擺在最優先的位置。

謝文凱 2005 一種運用農村自然生態環境、農村文化資源,經過規 設計與行銷包裝等經營理之手段,提供遊客一個包含 農村生活及農業生產過程的體驗活動與場所之休閒 服務產業。

簡大仁 2005 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結合產業文化,提供國人 休閒,則被稱為休閒農業;就其範圍而言只要與農業 生產有關係的服務性產業,都包含在內。

王俊豪 2005 當代農業的新價值,不應再僅限於生產農產品、糧館 與原料的傳統功能,特別在永續發蚯的理念下,農業 被視為兼具保護自然環境、維護鄉村景觀、承傳文化 襲與奠基鄉村發展成多面向的角色與功能。

林梓聯 2006 利用農業、農村的自然資源、田園景觀、生態環、產 業與文化等資源,提供休閒旅遊。

林俊男 2007 提供的「休閒」(Leisure)產品或服務,一定是植基於

「農業」(Agriculture)的經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8)

綜合上述論點,本研究認為「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村的各項資產,

經過包裝設計之後,經由行銷的方式,提供遊客一個農業體驗的服務 業。但在開發休閒體驗時,仍必須注意整體重點還是農業,而不是休憩 觀光經營的服務業,所以在加入休憩的服務項目時,還是應該要將改善 農業生產環境,照顧農民生活,維護農村生態的原則擺在最優先的位置 (劉致良,2005)。同時,陳昭郎(2005)也提及休閒農業發展的原則應是:

以農業經營為主、以自然環境生態保育為重、以農民利益為依歸、以滿 足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所以在推廣休閒農業的前提,應需加強維護當地 農業特色,以避免因商業及人工設施的進入,造成農業原有的特色全部 消失,導致無法吸引遊客重遊的意願,或是負面的口碑。

二、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現況

目前台灣休農業發展的情況,從過去至現在,不同的研究都將其分 為不同的階段,本研究以段兆麟(2005)論作,分述如下。

(一)萌芽期(民國 69 年以前)-觀光農園草創期萌芽期:

從民國 54 年成立第一家觀光農園(台灣休閒農業學會,民 93)開 始。此時期以觀光農園型態經營,完全是農民自發性的嘗試,目的在藉 著開放農園供人採摘而節省勞力,又可吸引遊客的興趣,而達到增收的 目標。

(二)成長期前段(民國 69 至 78 年)-休閒農業探索期:

本階段的開端係因民國 69 年台北市政府在木柵推行觀光茶園計 畫,這是政府推廣休閒農業的肇始。緊接著 71 年台灣省政府執行「發 展觀光農業示範計畫」,將觀光農業在省內推行。

(三)成長期中段(民國 78 至 89 年)-休閒農業倡導期:

本階段的開端係民國 78 年農委會委託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系舉辦

(19)

「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會中確定「休閒農業」的名稱,這項定名對 於休閒農業的定位與走向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農委會開始積極推行發展 休閒農業的相關計畫項目。81 年,農委會訂定「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 辦法」,這是台灣發展休閒農業的首部法規。惟嗣於 85 年,修訂為「休 閒農業輔導辦法」,區別休閒農業區與休閒農場的概念,並賦予不同的 輔導方式。

(四)成長期後段(民國 89 至 92 年)-休閒農業茁壯期:

本階段的開端係民國 89 年,農業發展條例增訂休閒農業的基本規 定,顯示政府對休閒農業的重視,從政策面提升到法律面。休閒農業法 規隨之重訂,同年將「休閒農業輔導辦法」修訂為「休閒農業輔導管理 辦法」。同年農委會推行「休閒農漁園區計畫」,策訂以後四年休閒農業 的輔導模式。91 年觀光局發布「民宿管理辦法」,擴大休閒農業發展的 空間。

(五)發展期(民國 93 年迄今)-休閒農業發展期:

休閒農業發展到前階段可謂達到了千家的高峰,故本期不再追求量 的增加,而是企求質的提升。另如休閒農場評選、休閒農業區評鑑等措 施都開始執行;至於品質認證則在規劃中。輔導休閒農場申請籌設及登 記,達成合法化經營,是另一項重點措施。93 年全國服務業發展會議 建議規劃與推動具國際觀光水準的休閒農業區,對提升區域性休閒農業 品質具有鼓舞的作用。整體而言,本期的特徵是將休閒農業推向另一個 高檔台階,促進永續發展。這是一項長期努力的使命。

而目前台灣休閒農業所發展出的類型,不同的研究者也給予不同的 分類方式,但大多不外乎:觀光農園、市民農園(體驗農園)、教育農園、

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休閒林場、休閒漁場、休閒漁業及民宿等八大

(20)

項(陳墀吉等,2005)。除此之外,原住民部落文化也漸成為休閒農業類 型之一。

莊淑姿(2005)提及目前台灣休閒農業之經營主體形態包個別農民 經營者、農會經營者、農業合作社經營者、農企業經營者及其他團體經 營者。

同時,現今休閒農業發展的目標為:改善農業生產結構為主、活用 及保育自然與文化資源、提供田園體驗機會、增加農村就業會提高農家 所得、促進農村社會發展(陳昭郎,2005)。

(一) 休閒農場方面

目前台灣休閒農場根據 2005 年統計約有 1102 場(段兆麟,2006),

其位置多設立於北部,休閒農業多集中於北區,此乃北區對休閒農業的 社會經濟推拉力量較強所致。表 2-1-2 為至 2008 年 5 月止之休閒農場,

現已取得許可登記者 152 場,准許籌設 375 場,目前休閒農場最多的為 南投地區(62 場)及宜蘭地區(57 場)。

表 2-1-2 全國休閒農場淮許籌設及取得許可登記證場次

地區範圍 准許籌設 取得許可證

宜蘭縣 57 24

基隆市 4 1

台北市 9 5

台北縣 15 8

桃園縣 25 2

新竹縣 10 4

苗栗縣 32 14

台中市 6 1

台中縣 41 17

南投縣 62 32

彰化縣 20 13

雲林縣 4 1

(21)

地區範圍 准許籌設 取得許可證

嘉義縣 11 5

台南縣 15 4

高雄縣 14 8

屏東縣 28 8

花蓮縣 14 2

台東縣 8 3

合計 375 152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

(二) 休閒農業區

休閒農業區主要乃是現代化企業經營理念及資本主義市場供需調 適的產物,即休閒農業概念本身兼具有商業性與社會性的價值意涵(林 柏霖、蔡必焜,2006)。而休閒農業區推動的理念為整合社區資源剸揮 整體力量、營造園區特色維持永續經營與發展、以休閒產業帶動鄉村發 展(陳昭郎,2005)。休閒農業區至 2007 年已有 61 區通過劃定並公告之(表 2-1-3),其中以宜蘭及南投區數最多,分別為 12 家。

表 2-1-3 已劃定之休閒農業區名單

縣別 休閒農業區名稱 輔導單位 劃定年度

宜蘭縣 員山鄉枕頭山休閒農業區 員山鄉農會 89 年

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 冬山鄉農會 90 年

大同鄉玉蘭休閒農業區 三星地區農會 90 年

羅東溪休閒農業區 羅東鎮農會 92 年

珍珠休閒農業區 冬山鄉農會 92 年

內城橫山頭休閒農業區 員山鄉農會 92 年

三星鄉天送埤休閒農業區 三星鄉公所、三星地區農會 92 年

(22)

縣別 休閒農業區名稱 輔導單位 劃定年度 冬山河休閒農業區 冬山鄉農會、五結鄉農會 92 年

礁溪鄉時潮村休閒農業區

宜蘭縣政府、台灣農業經營 管理學會、時潮休閒農業區 產業行動委員會

93 年

冬山鄉梅花湖休閒農棊區

宜蘭縣政府、台灣休閒農業 協會、梅花湖休閒農業區推 動管理委員會籌備會

93 年

壯圍鄉新南休閒農業區 宜蘭大學、新南休閒農業產

業行動委員會 93 年 冬山鄉大進休閒農業區 冬山鄉公所、冬山鄉農會 95 年 花蓮縣 瑞穗鄉舞鶴休閒農業區 瑞穗鄉公所、瑞穗鄉農會 89 年

玉里鎮東豐休閒農業區 玉里鎮公所 89 年

光復鄉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光豐地區農會 93 年 台東縣 太麻里鄉金針山休閒農業區 太麻里鄉公所 90 年

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大武鄉公所 90 年

卑南鄉初鹿休閒農業區 卑南鄉公所 93 年

池上鄉錦園萬安休閒農業區 池上鄉農會 93 年

卑南鄉高頂山休閒農業區 卑南鄉公所 93 年

關山鎮親水休閒農業區 關山鎮公所、關山鎮農會 93 年 新竹縣 峨眉鄉十二寮休閒農業區 峨眉鄉公所、峨眉鄉農會 89 年

尖石鄉那羅灣休閒農業區 尖石鄉公所 89 年

新埔鎮照門休閒農業區 新埔鎮公所 90 年

橫山鄉大山背休閒農業區 橫山鄉公所 90 年

五峰鄉和平部落休閒農業區 五峰鄉公所 93 年

(23)

縣別 休閒農業區名稱 輔導單位 劃定年度

苗栗縣 湖東休閒農業區 西湖鄉公所 92 年

南庄鄉南江休閒農業區 南庄鄉農會 93 年

大湖鄉薑麻園休閒農業區 大湖地區農會 93 年

三義鄉雙潭休閒農業區 三義鄉農會 93 年

通霄鎮休閒農業區 通霄鎮公所 95 年

南投縣 水里鄉車埕休閒農業區 水里鄉公所、水里鄉農會 89 年 信義鄉自強愛國休閒農業區 信義鄉農會 89 年 魚池鄉大林休閒農業區 魚池鄉公所、魚池鄉農會 89 年

水里槑休閒農業區 水里鄉公所 92 年

國姓鄉糯米橋休閒農業區 國姓鄉公所 92 年

國姓鄉福龜休閒農業區 國姓鄉公所 93 年

集集鎮集集休閒農業區 集集鎮公所 93 年

鹿谷鄉小半天休閒農業區 鹿谷鄉公所、鹿谷鄉農會 95 年

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 埔里鎮公所 95 年

魚池鄉大雁休閒農業區 魚池鄉公所 95 年

竹山鎮富州休閒農業區 竹山鎮公所 95 年

中寮鄉龍眼林休閒農業區 中寮鄉公所 95 年

彰化縣 二水鄉鼻仔頭休閒農業區 二水鄉公所 92 年

二林鎮斗苑休閒農業區 二林鎮農會 93 年

雲林縣 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區 口湖鄉公所 95 年

古坑華山休閒農業區 古坑鄉公所 95 年

(24)

縣別 休閒農業區名稱 輔導單位 劃定年度 嘉義縣 梅山鄉瑞峰太和休閒農業區 梅山鄉農會 90 年

阿里山鄉茶山休閒農業區 阿里山鄉公所 90 年 台南縣 左鎮鄉光榮休閒農業區 左鎮鄉農會 90 年

楠西鄉梅嶺休閒農業區 楠西鄉公所 90 年

高雄縣 內門鄉內門休閒農業區 內門鄉公所 89 年

三民鄉民生休閒農業區 三民鄉公所 89 年

六龜鄉竹林休閒農業區 六龜鄉公所 90 年

台中縣 大甲鎮匠師的故鄉休閒農業區 大甲鎮農會 93 年

東勢鎮軟埤坑休閒農業區 東勢鎮農會 93 年

新社鄉馬力浦休閒農業區 新社鄉公所 93 年

台中縣石岡鄉新社鄉食水嵙休閒

農業區 石岡鄉農會 96 年

台中縣太平市頭汴坑休閒農業區 太平市公所/太平市農會 96 年 屏東縣 屏東縣高樹鄉新豐休閒農業區 高樹鄉公所 96 年 屏東縣 屏東縣萬巒鄉沿山休閒農業區 萬巒鄉公所 96 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7)

本研究所調查為東部之台東地區,目前共有 6 個休閒農業區,分別 是:太麻里鄉金針山休閒農業區、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卑南鄉初 鹿休閒農業區、高頂山休閒農業區、池上鄉米鄉休閒農業區、關山鎮親 水休閒農業區。其相關簡介如下(表 2-1-4),由此可知各個休閒農業區 內,資源、生態、人文、農特產品都相當的豐富。

(25)

表 2-1-4 台東縣 6 大休閒農業區簡介

面積及範圍

區位太麻里鄉大王村 18 鄰及 19 鄰,面積四六二公頃,

多為國有財產局經管之國有地及原住民族委員會經管 之原住民保留地。

農特產品 主要的農特產品為金針、太峰高山茶、甜柿、水密桃、

菠蘿蜜、明日月、生薑、高山蔬菜。

景觀資源

金針園、大狹谷、原始林、孟宗竹林、櫻花、杏花、野 百合、步道、觀景台、涼亭、露營區、山嵐、雲海、雲 霧。

生態資源 野百合、火金姑、螢火蟲等。

太麻里 鄉金針 山休閒 農業

文化資源 原住民手工藝、雕劾、十字繡、金針山產業文化館等。

面積及範圍

山豬窟休閒農業區係屬台東縣大武鄉,位於台東縣境內 之最南端,為南迴鐵(公)路中繼站,北鄰太麻里鄉,南 鄰達仁鄉,區內範圍含大武、南興段,使用土地權屬除 部分為原住民保留地外其餘均屬公有土地,總面積約為 385 公頃。

農特產品 山豬窟休閒農業區內農戶種植農作物、梅子、橄欖、波 蘿蜜等果樹。

景觀資源

本區自然景觀及環境特色頗適宜作為登山、健行、露 營、體驗農園等產業觀光活動。區內不但東濱浩瀚的太 平洋,更是西依山川莊麗的中央山胍南段東翼,具有絕 佳的 山林、海洋資源,同時規劃區內周圍尚有大武漁 港、濱海公園、金龍湖各景點。

生態資源

1.動物:鳥類、哺乳類、魚類、蝶類、蟬類。

2.植物:亞熱帶季風林、雜木林、楠櫧林帶、熱帶海岸 林帶。

大武鄉 山豬窟 休閒農 業區

文化資源

區內文化承襲我國固有之傳統純樸文化,各項節慶仍保 有固有的習俗,傳承了原住民族的文化,也形成了本地 區的一種特殊文化。

關山鎮 親水休 閒農業

面積及範圍

親水休閒農業區範圍在地理位置上,沿著台九線為本區 域中心的主軸,關山鎮環鎮自行車步道所囊括形成的區 域,東鄰關山鎮環保親水公園,依自然地勢形成劃定為 親水休閒農業區,全區總面積共計 290 公頃。

(26)

農特產品 關山米、關山小米、蜂蜜產品、水果產品、茶葉產品、

金線蓮、關山珍猪。

景觀資源 關山親水公園、關山鎮環鎮自行車道、關山大圳親水公 園、南橫公路。

生態資源

台東縣內地層分屬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加上本區地廣 人稀,工商業較徹發達,野生動物棲地多位偏僻原始尚 未開發之區,為本島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之地,包括鳥 類、哺乳類、蝴蝶類、兩棲類、爬蟲類。

文化資源 警察文物館、關山舊火車站、天后宮。

面積及範圍

以東 37 縣道為中心,北銜牧場之 2 幹道之牧場段 103 地號土地,南與三塊厝地界為鄰,往東至明峰村試驗場 23、24 鄰,西接台九線省道,全區呈帶狀,地形完整,

面積 289.64 公頃。距台東市區約 15 公里,離卑南鄉治 所在地也僅約 8 公里。

農特產品

1.初鹿牧場:優質鮮乳年產量計 3,631,273 公斤。

2.枇杷面積 20.39 公頃,每公頃平均產量 2,500 公斤淨。

3.釋迦面積為 11.63 公頃,每公頃平均產量為 9,500 公斤。

4.茶面積為 6.09 公頃。每公頃平均產量為 650 公斤。

景觀資源

1.自然景觀:地形與地勢:整體而言,基地範圍在地形 上屬中央山脈,區內高度大約由海拔 390 公尺至 250 公 尺之間。

2.田園景觀:本休閒農業區內之初鹿牧場,是全省最大 的坡地牧場,除了能夠品嚐美味的鮮乳,尚有枇杷、釋 迦、茶、鳳梨、檳榔、竹類、林木、蔬菜什作、什果等 豐富農產品種類,依不同地形,地劫分散於區內各地,

在高低起伏的山坡地上,呈現各種不同的視覺景觀。

生態資源

1.動物:本休閒農業區內有家畜、禽有黃牛、雞,野生 動物有麻雀、白頭翁、斑鳩、烏秋、松鼠、畫冒鳥、竹 雞、雉雞、老鷹、烏鴉、蛇、蜥蜴,及各類昆蟲及蝴蝶、

螢火蟲、天牛、獨角仙等。

2.植物:本休閒農業之植物群大玫可分為天然野生植物 群、人工造林、農作物、庭院綠美化花樹等四種。

卑南鄉 初鹿休 閒農業

文化資源 酬神慶典:本區居民多以務農為主,民風樸實保守,多 半信奉區內福安宮所供奉之福德正神,每年農曆十月十

(27)

一日舉行酬神慶典活動,

面積及範圍

以東 46 縣道為中心,北銜三塊厝東 37 縣道之三塊厝段 334 地號土地,南與後湖段 373 地號為鄰,往東至賓朗 村頂岩灣寒舍茶坊與台東市接鄰,西接台九線省道,全 區呈帶狀,地形完整,面積 292.66 公頃。距台東市區約 8 公里,離卑南鄉治所在地也僅約 4 公里。

農特產品 高接梨、枇杷、釋迦、鳳梨、茶、檳榔、竹類、林木、

蔬菜什作、什果。

景觀資源 美農國小、台東藝術村、春牛茶園、頂岩灣採果園區、

寒舍茶坊、美濃冰品。

生態資源

1.動物:野生動物則有白頭翁、班鳩、烏秋、松鼠、老 鷹、飛鼠、台灣彌猴、山豬、五色鳥等。

2.昆蟲:大鳳蝶、黑端豹斑蝶、獨角仙、秋形蟲、獨角 仙、紅頭地膽、蟬、鹿角金龜…等。

3.植物:天然野生植物、人工林木、農作物。

卑南鄉 高頂山 休閒農 業區

文化資源

農村文化:區內居民多以務農為主,民風樸質保守,多 半信奉區內土地公所供奉之福德正神,因為區內為三個 聚落,各自擁有信奉土地公廟,故每年 8、10、12 月份 舉辦行酬神慶典活動(又稱平安戲)。

傳統獅陣:至 91 年在度由年輕一輩發起,傳承弄獅傳 統技藝,且得到老一輩大力支持,組成社區金獅陣,並 多次應邀表演。

面積及範圍

上鄉位於花東縱谷地區中間的平地鄉鎮。劃定休閒農業 區的範圍地區則在池上鄉的錦園村與萬安村。劃定範圍 地段包含錦園段約 218.6 公頃、富興段約 79.2 公頃,種 面積約計 297.84 公頃。

池上鄉 米鄉休 閒農業

農特產品

區內主要以種植水稻、梅子、李子、柚、鳳梨為主,亦 有畜產業,而由區內之海岸山脈丘陵眺望花東縱谷田野 風光,景緻宜人。

(28)

景觀資源

本 鄉 地 形 位 於 歐 亞 大 陸 板 塊 及 菲 律 賓 板 塊 之 推 擠 區 域,地形呈東北向西南遞綬之地形,而休閒農業區最低 海拔 280 公尺,最高約 700 公尺,平均高度介於 300 至 350 公尺之間,為山脈、萬安溪、河階的地形,區內有 錦園溪冲積扇、萬安溪冲積扇、富興河階及錦園河階,

且本區位於花東縱谷、永豐斷層、都巒山斷層及池上斷 層形成一個特殊景觀之地形。

生態資源

本區域由於有大坡池系穿越,此周邊生態資源相當豐 富,水鳥、水生動物、植物等的生態資源。

1.動物:本區內家畜、家禽、鳥類、各類昆蟲等。

2.植物:野生植物、農作物、藥用植物。

文化資源

本休閒農業區內居民族群以客家人為主,閩南,阿美族 次之,宗教信仰以道教為主要,宗教寺廟蓋在聚落中如 有保安宫及慈善堂等。池上油菜花田祭、池上蠶桑祭、

大地尋奇活動、夜間的自行車夜遊活動、原住民豐年舞 祭。

資料來源:修改至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網站(2008)

由上所述可知,不管是休閒農場或是休閒農業區在全台各地均有設 立,且陸續增加中。農委會自 2004 年改變策略,以集中力量發展農業 區,增加休閒農業區內的軟、硬體建設,整合區內農場、農園、民宿或 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最後以策聯盟方式構成帶狀 休閒農業園區,帶動鄉村社區整合發展(陳昭郎,2006),可知休閒農業 是未來鄉村休閒事業發展的主流。

而休閒農場與休閒農業區有何不同之處,「休閒農場區和休閒農場 之發展理念」說明了休閒農場與休閒農業區兩者不同之處如表 2-1-5,

由此表可知,休閒農場較以商業為出發點,而休閒農業區主要是以當地 居民所需為出發點,是其最大不同之處。

(29)

表 2-1-5 休閒農業區和休閒農場之發展理念

比較重點 休閒農業區 休閒農場

發展理念 鄉村發展 企業發展

發展目的 促進鄉村發展 促進產業發展

發展主體 休閒事業

發展重點 當地居民之農村環境 產品與市場

規劃依據 鄉村綜合發展計畫 企業政策或目標

行動單位 政府機關 私人企業或農企業

經費來源 政府預算 自籌經費或貸款

資料來源:鄭健雄,2006

綜觀現今國內的休閒農業,目前因淡旺季的關係,如同一般遊憩事 業般,有週休五日的困擾,也就是遊客數在平日及假日極為不平均,造 成收入的不穩定,必須加強行銷,開發新市場來解決淡旺季過大的差 異;以及法令的問題,發展休閒農業涉及諸多相關法規,造成程序的繁 雜,及許多的不便;且休閒農業經營的所在地大多在人口外流的鄉村,

造成薪資不高,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影響服務品質,再加上休閒農業大 多以家族經營為其主要結構體,使得員工方面有其專業的問題。

第二節 解說服務的內涵與類型

一、解說的內涵與目的 (一)解說的意涵

解說(interpretation)一詞在英文中亦指「翻譯」、「說明」等多種意義。

解說這個詞意味許多事,它可能意味語言、詩詞感悟或小說的翻譯,人

(30)

對一個歷史建築的感覺, 或一種科學理論的想法(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國內對解說方面的研究已有多年,解說的意涵有諸多不同的看 法,如林昂儀(2002)認為解說意涵為:1、經由解說的過程,遊客不但可 以充分獲得相關資訊,也能夠從中體驗到關懷自然與環境的重要性;它 可利用不同的媒介在最適當的時機引導遊客去感受遊客的體驗;2、解 說是只運用各種媒體的教育性活動,目的不僅在於傳達資訊、事實,更 要引起接受解說者的體驗和對解說事物的關注。而謝文凱(2005)則認為 解說是是一種訊息傳遞、意識交流的媒介,期望遊客在從事遊憩行為 時,藉由提供相關的資訊,使得遊客能對當地之生活、生態、文化、歷 史等有所了解,並且能與環境產生關聯與變化。解說也是一種溝通的方 式,不只是陳列表面的根據或事實,也是一種引導與啟發,藉由解說員 主動將資訊傳給觀眾,同時又不偏離中心主題,在有限時間內作有效參 觀,期能激發聽眾的感受、知覺、瞭解、欣賞及承諾(郭麗娟,2002)。

有關解說意涵的看法,各研究者看法各有不同,整理如下(表 2-2-1):

表 2-2-1 解說的意涵

研究者 年度 解說的意涵

Ham 1992 認為解說是一種對非受控制的遊客的溝通方式,能使 一般人易於去了解隱含在自然事物中的科學語詞。

Risk 1994

主張解說是把介紹環境所用的術語及較複雜的詞彙 轉換成非術語形式,但仍不失其真實性,以激發遊客 的感受、知覺、欣賞及承諾。

Moscardo 1998

不只是陳列表面的根據或事實,解說也是一種引導與 啟發,強調聽者吸收消化多少資訊,而不是主要於解 說人員說了多少資料。

(31)

研究者 年度 解說的意涵

吳忠宏 2000

一種訊息傳遞的服務,目的在告知及取悅遊客,並闡 釋現象後所代表之含意,藉著提供相關的資訊來滿足 每一個人的需求與好奇,同時又不偏離中心主題,期 能激勵遊個對所描述的事物產生新的見解與熱誠。

林昂儀 2002

運用各種媒體的教育性活動,目的不僅在於傳達資 訊、事實,更要引起接受解說者的體驗和對解說事物 的關注。

林欣慧 2002

運用人員及非人員等各種媒介,使遊客能對當地環 境或參與的活動有所了解,進而激發出遊客對環境 的欣賞與對活動的熱忱。

郭麗娟 2002

一種溝通的方式,不只是陳列表面的根據或事實,也 是一種引導與啟發,期能激發聽眾的感受、知覺、瞭 解、欣賞及承諾。

鄭美女 2003 是一種對展示品詮釋的過程;是一種服務,讓觀眾獲 得新的資訊、理解思考。

沈麗滿 2004 是一種傳播行為,係指傳播者藉由媒體將資訊傳給受 傳播者的過程。

陳墀吉及

陳德星 2005

是一種資訊傳遞的行為,目的在傳達事物或現象背後 所隱含的意涵,一方面藉此激勵需求者對所描述的事 物或現象產生新的創見與熱忱。

謝文凱 2005 是一種訊息傳遞、意識交流的媒介,使得遊客能對當 地有所了解,並且能與環境產生關聯與變化。

楊創富 2005

是一種對遊客服務的工作,啟發遊客對環境及資源產 生新的認識、新的體驗、新的興趣的學習熱忱與正確 的環境態度。

皮家瑋 2006 一種教育性的活動,其主要目的在於引起人們對資源 的關注,產生自我省思,進而產生保護環境之目的。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2)

由上述可知,解說像是一場教育活動的課程,除了傳達正確的資 訊、不同的體驗以外,最重要的為開啟人們對文化、環境等方面正向的 態度,進而對相關事物產生關注。

(二)解說服務的目的

當解說人員在為遊客服務時,必須設定其解說目的或是目標,如此 一來才能規畫其解說的方向及相關內容;陳美芬(2005)說明解說的目的 為在提遊客高品質的遊憩機會與體驗,進而增進遊客積極參與環境資源 保育工作之意願與能力,以協助達成經營管理的目標。

而林詩音(2005)認為解說服務主要目的為建立來園遊客對休閒農場 的認識、系統化經營者專業農業知識及提供遊客愉悅的休閒農場風采。

Sharpe(1982)認為解說的目的有三(轉引自陳儒瑋,2005):

1.協助遊客發展對其所遊覽地區的知覺、鑑賞及瞭解,使其產生豐富 且愉快的經驗;

2.透過兩種方式達成經營管理目的,其一為鼓勵遊客思考地區中特殊 資源所需的特殊行為方式,其二則是利用不的方式將對資源的衝擊 降至最低;

3.促進大眾瞭解管理者的經營目的。

另外,周芳如(2004)認為解說的目的是要讓遊客在認知、情意和技 能上有所收穫。

Tubb(2003)將解說基本的目的分為知識增加、態度改變及行為修正 等三方面(轉引自簡婉莉,2007)。

而鄭殷立等人(2005)認為解說的目的有三:

1.提高遊客對旅遊景點的瞭解與欣賞能力,並豐富其遊憩體驗;

2.使遊客對遊憩資源的使用秉持省思的態度,將遊客對資源衝擊的因

(33)

素減至最低;

3.傳達管理單位的訊息。

且解說的目的是在透過實際的物品,第一手的經驗和解說的媒體來 顯示出其間的縱橫交錯關係,而不只是陳述表面的資訊或是事實(張明 洵、林玥秀,2002)。

沈麗滿(2004)更是從五個主要的面向加以敘述其解說目的:

1.透過解說可以使遊客對造訪地區有敏銳的體驗、正確的訊息,所以 才能有美好的回憶。

2.解說可以延伸並擴大遊客知覺感受的尺度,豐富遊客像空間,而不 僅局限於五官所察覺到的界限內,能對整個環境系統的時空演變有 更深入的了解。

3.解說可以使遊客以不同角度進行更為客觀的選擇,並了解相關決策 議定之後的潛在影響與效益;透過解說不但可以使旅客了解當下的 現狀,亦可聯想多面向相應的因果關係。

4.解說可以喚起遊客對自然環境、人文史蹟或相關議題的關心,由關 心到水解,進而願意去維護,減少破壞。

5.解說是改善公眾形象和建立輿論認同度的方式,透過與遊客的互動 關係,將特定議題傳播使更多人能注意。

而吳忠宏(2000)提出解說六大處方說明解說的目的,更是說明了解 說人員在解說前準備時必須有的認知:

1.解說旨在溝通,而非說教;

2.解說重在體驗,而非介紹;

3.解說貴在分享,而非灌輸;

4.解說期在啟發,而非教導;

(34)

5.解說難在行重,而非感動;

6.解說強調過程,而非結果。

楊明賢(2006)認為解說導覽除了針對遊客提供感性與知性的旅遊體 驗,運用解說的方式教育遊客,讓遊客發揮自貸的公德心,減少不當的 破壞行為,而藉由解諿導覽制度或系統的建立,也可喚醒當地居民對自 身環境的關心,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

鄭人文(2005)整理 Sharp(1982)及其他學者觀點,認為解說具有下列 目的:

1.加強遊客的體驗,讓遊客了解其身處之地與環境的關係。

2.可以拓展遊客的視野,使其對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

3.對利於保育之相關事務,能作出較有遠見之決定。

4.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破壞。

5.將遊客又導致承受力較強的環境,以保護脆弱的環境。

6.解說可以增加想像力。

7.漸漸灌輸遊客對於自身國家及文化傳統的優越感。

8.喚起旅客對保育的關心。

9.有助於地區之發展。

10.啟發人們以理性的方法保護環境。

由以上各研究者對解說服務的看法可知,解說服務主不只是傳遞訊 息或知識,更富有傳達保育及其他正向的宣導的責任,其重要的責任,就 是必須把「維護」、「永續」、「保育」等重要觀念帶給遊客,如動植物保 育、古蹟維護、環境保護等,能讓各項資產減少破壞,並能永續發展,

但值得一提的,在休閒農業區內解說的目的除了上方研究者所述的以 外,最主要是行銷,不管是該休閒農業區知名度的行銷,也包括了該休

(35)

閒農業區內農特產品及相關物品的推銷,如此一來才能使其休閒農業區 獲得其相關利益。

二、解說服務的類型

綜合國內外研究者的論述,解說服務的類型包括:(張明洵、林玥 秀,2002,吳忠宏、謝旻熹,2002;沈麗滿,2004;陳墀吉及陳德星,

2005;陳儒瑋,2005;陳玉釧,2006;楊明賢,2006)

(一)非人員解說服務:視聽設備、說牌版的陳列、解說標示、自導式 步道、自導式車遊、室內展示、戶外展示、「區外」解說、遊客中 心、解說手冊、導覽刊物的發行。

(二)人員解說:包括諮詢服務、帶隊解說、定點解說、表演解說、定 時解說、演講…等。

而人員解說可說是最容易讓遊客了解相關資訊的類型。依性質不同 分專業解說員、常年與季節性之義工或特約解說員;特約解說員更將之 區分為專家解說員、外語解說員、一般解說員與解說服務員等四種,以 應不同服務層次需要;解說員服務的方式大致是經由口頭解說、表演、

步行或開車導遊、駐點定時與不定時巡邏解說等作法(鄭殷立、郭蘭生,

2005)。

依 解 說 形 式 Sharpe(1982)將 解 說 人 員 的 服 務 類 型 分 為 (一 )資 訊 服 務、(二)帶隊服務、(三)解說講演、(四)活現解說;而活現解說(Garrison) 又分為四類:(一)第一人稱式活現解說、(二)表演式活現解說、(三)手工 技藝表演、(四)文化性的民俗表演(轉引自吳忠宏,2000)。

解說員是解說的靈魂人物,再好的解說告示牌、解說媒體,都不如 解說員直接引導遊客進人大自然(張明洵、林玥秀,2002)。

解說服務的型態如此多種類,表 2-2-2 將其解說類型的益處和不利

(36)

處分述如下:

表 2-2-2 各解說類型的好處與不利之處(David Masters):

Medium 媒介 Advantages 好處 Disadvantages 不利處

Graphic panels 圖表盤

1.不需要監督;2.能達到大量 觀眾;3.低維護;4.容易讓觀 眾使用;5.容易結合文本和圖 片;6.方便幫助訪客了解。

1.變得普遍存在使人們也許 開始忽略他們;2.可能造成煞 風景衝擊;3.可能容易遭其破 壞的傾向。

Guided walks 引導步行

1.非常有效的解說形式;2.

較靈活;3.能提出一個複雜故 事。

1.只能服務小觀眾;2.需要好 行銷和管理。

Publications 出版物

1.可能是被使用在斷斷續續 的使用;2.比圖表盤能包含更 多細節; 3.能援助取向。

1.必須有效地被分佈;2.規則 重印也許是需要的;3.可能被 作為廢棄物被擯除。

Audio tour 語音導覽

1.能多語種;2.能使用記敘文 講故事;3.在創造性的描述特 性的潛力。

1.隔絕用戶彼此互動;2.機器 相對地昂貴如重要操作用的 耳機。

Computer interactive 電腦交互式

1.鼓勵互作用;2.現代感的科 技;3.圖片、文本和聲音的創 造性的組合。

1.昂貴編程;2.安裝和維護;

3.技術可能迅速更新。

Visitor centre 訪客中心

1.可介紹一個複雜故事;2.

可能是一種主要吸引力;3.

到達大量觀眾;4.能包含大範 圍媒介。

1.非常昂貴建造和實施;2.

競爭力;3.需要高度專業管 理。

資料來源:修改至David Masters(2007)

綜合以上所述,解說服務的類型包括了人員與非人員二大部份,非 人員解說雖說選擇上較為多樣性,但卻少了互動且較難管理及維護,而 人員解說雖說只能服務小眾,且成本或是費用較為昂貴,但其互動性較 好。本研究將以人員解說為其研究對象,因人員解說在推廣休閒農業相

(37)

關事物時,有較直接的回饋,其靈活度也夠,不像書籍或解說牌,必須 主動閱讀;或是電腦及語音導覽只是單向說明。

三、解說員的角色與工作

解說員的解說角色因工作地點的不同,有著多重的角色扮演,並非 只有單一角色。王喜青(2001)認為解說人員的角色,包括了解說系統的 規劃、解說媒體的設計發展、解說人員的訓練、各項解說或公園保育與 環境教育活動等。

趙韻婷(2003)認為解說人員扮演了多重的角色工作,包括理性的設 計者,具親和力的引導者,快樂的參與者,冷靜的觀察者,以及具批判 反思力的學習者。

因此鄭殷立(2005)將休閒農場解說人員分為更多的工作角色,包括 導遊、教育者、演員、業務推廣人員、活動指導員、康樂輔導員、環境 保護者、服務台、安全維護員、意見調查員等。

而鄭人文(2005)認為解說員有五種主要不同類型的角色:

(一)觀光導覽者:包含著領導及氣氛營造的重要功能,旅遊期間必須能 夠吸引遊客,使其增加在當地的消費。

(二)學習促進者:解說員扮演著遊客與當地的解說資源中的媒介,使遊 客對於休閒農業產生學習興趣,因此,休閒農業解說員在這當中所 表現的是一個學習促進者。

(三)環境維護者:推動生態維護的相關教育並協助維持當地環境之清潔 及人文方面的文史古蹟。

(四)行政管理者:在解說活動的幕後,仍須處理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以 維持組的發展,及解說方案的順利推行,包含了人事管理及方案流 程管理或預算的控制等。

(38)

(五)方案規劃者:解說人員必須研擬休閒農業園區內相關之解說規劃,

包括遊個特性及需求分析、解說資源系統的規劃。

以美國國家公園的解說為例,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認為解說工作為 挑戰更聰明的方式去描述同樣風景的地質歷史,所有解釋性服務的目的 是增加各個訪客的享受和瞭解公園,,和允許訪客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 關心公園(National Park Service,2007)。

鄭人文(2005)認為解說服務對於休閒農業實有助於生態之保育、建 立遊客對於自然環境的愛護之情、保存鄉村的風貌及降低遊客對於環境 的錯誤行為等效益,故得以促使產業能夠永續經營。

林達瑤(2007)也認為解說服務可讓遊客擁有最美好的生態之旅,從 而生起對大地的感動並培養體驗大自然時應有的尊重態度和習慣,以達 生態保育之目的,並藉由解說推動生態旅遊、環境教育等各項活動。

楊淑敏(2005)解說人員喚醒居民社區意識,居民能認識、欣賞、認 同與關心土地上的人、事、物,並展現熱心參與、積極改善家鄉的行動。

由此可了解解說人員對於當地休閒農業及其社區有極具其影響力。

而解說是一種溝通的工作,解說可對過原或現在的自然及人文景 觀、歷史、文作事件賦予意義,經由適當的解說,可使自然及文化資源 獲得保護,一面減少遊個對於憩活動時對自然的衝擊,使自然資源得以 保育並減輕污染,一方面又可也使遊客獲得豐富愉悅的遊憩體驗(張明 洵、林玥秀,2002)。Wearing & Neil(1999)認為各個遊憩區中的環境解說,

可說是一種對遊客間接的管理工具。

在李世寶(2002)的研究當中提及雖說解說人員的提供對東勢林場的 人力資源調度,是一項負擔,但其可增加遊客對林場之滿意度及資源保 護。

(39)

而黃美雯(2001)也提出相同的見解,認為解說服務不僅在遊憩體驗 方面有更充實、更有趣等回應,遊客更可以透過遊憩解說對旅遊地區的 地方特色認識更多,對旅遊地方產生更深層的情感,對環境有更強烈的 保育態度。可了解解說人員在環境保護上有其重大的責任。

解說員是管理單位、環境資源及遊客間的橋樑,解說員除了擔負帶 隊的責任、替遊客解決各種難題外,更應進一步教導遊客去體驗自然,

而後能愛護自然;這個角色的功就服務性質來講,應該是多方面的,如 諮詢、導覽、解說、宣導等(吳忠宏等,2001).。

而解說服務是管理單位提供遊客滿足遊憩需求、增進遊憩體驗,進 而啟發遊客對環境資源保護的方式之一,其執行方式不應只是解說員對 遊客的知識傳遞,而是遊憩體驗的分享及互惠,其模式又因遊客特性而 有所區隔,故解說員應時常多面向的充實自我的內涵及運用解說原則,

以滿足不同旅遊動機、需求之遊客(謝文凱,2005)。

且「解說服務」是構成休閒農場、觀光農園遊憩品質的重要指標之 一。農場解說人員(包含櫃檯服務員、相關工作人員)是接待遊客的第一 線人員,其專業素養、解說能待、服務態度等,均關係遊憩品質的好壞,

也影響休閒農場、觀光農園之形象與口碑,特別是完美的解說服務,更 有助於農象的塑造,能夠吸引遊客再度重遊(鄭殷立、郭蘭生,2005)。

遊客至休閒農業區中除了參觀以外,最主要的活動在於體驗不同的 設施,所以 Abbott(1995)認為,所有的產品都是為了執行服務,以提供 消費體驗,人們真正渴望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一個令人滿意的體驗,

體驗是透過活動來達成,且是介於人的內在世界與外在經濟活動之間,

因此消費之所以購買產品,其實是為了得到服務所帶來的體驗(引自張 文宜,2004)。

(40)

所謂的體驗,在休閒觀點認為,休閒的目的不論是娛樂、放鬆或發 展,都隱含自我表達、自我發展及自我實現的目的(俞龍通,2004)。

而在休閒農業體驗包括了果園採摘、蔬菜採摘、其他農作體驗、林 場體驗、牧場體驗、漁場體驗、農業展覽、生態活動體驗、教學體驗活 動、風味餐飲品嚐、農莊民宿、民俗技藝體驗、教育解說服務、市民農 園、農村酒莊、鄉村旅遊及出借研習訓練場地(陳昭郎,2005)。由此可 知解說服務在體驗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綜合上述,解說人員從事解說服務時,因不同地點、不同遊客及不 同業務而有不同的解說角色,如不同年齡的遊客,就該有不同言調、程 度的解說技巧,並不單單只是作一位會說話的工作人員,而是把相關資 訊轉化成不同族群所能理解的話語,更必須熟悉工作場合相關業務。而 一般人認為,解說工作就如同領隊、導遊,除了遊程中說明行程,或是 說一些未經證實的故事來引起遊客的注意力外,其實解說人員最主要的 功用在於作為休閒農業各項資源與遊客之間的橋梁,可讓遊客了解休閒 農業相關資訊,但其主要工作為引導遊客作休閒農業的體驗活動,而體 驗活動將可為休閒農業帶來不同的行銷及收入。

第三節 休閒農業解說資源與服務傳送

一、休閒農業解說資源的範圍

傳統農業轉型成體驗式農業必須有其正確規劃,目前研究者大部份 以三生觀念為出發點,作為規劃主流,如葉美秀(1998)為農業資源在休 閒活動規劃上提出農業分類構想圖(圖 2-3-1),而其構想圖中,包括農產 知識的獲取、農民生活體驗及農村生活知識等三項,而此三項一般遊客

(41)

如何獲得,就必須透過解說服務的協助。

李崇尚(2001)將可作休閒觀光用途之農村資源分為文化的產業資 源、自然的產業資源、農特產資源及人文生活環境資源。同時羅碧慧 (2001)則將休閒農業資源粗分為自然資源、生產資源、景觀資源、文化 資源,人的資源。

而方威尊 (1996)將休閒農業資源分為能力與資產二大類:

(一)能力包括個人專長能力及組織專長能力;

(二)資產分為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有形資產包括實體資產、財務資 產與自然資源;無形資產包括品牌、資料庫、行通路、服務品質 等。

農業生產

農民生活 農村生態

農產知識 獲取

農民生活 體驗

農村生活 知識

圖 2-3-1 農業資源分類構想圖,葉美秀(2007)

(42)

以景觀資源角度指出休閒農場資源之組成範圍大致為:自然環境之 景觀資源、農林漁牧動物之景觀資源、文人資源(王小璘、張舒雅,

1992)。

而唐嘉才(2006)休閒農業區之環境資源類型:自然環境景觀資源、

產業環境資源、人文環境資源。

陳墀吉及陳德星(2005)將休閒農業分為觀光農園、市民農園(體驗農 園)、教育農園、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休閒林場、休閒漁場、休閒漁 業及民宿等八大項。

休閒農業的解說內容須以場區內農業資源來作規劃,如成漢(2007) 綜合其他研究者重新分類農業資源可利用部份為:

(一)生態面:農村景觀利用、農村生態利用;

(二)生產面:農具利用、農產品利用、家禽家畜利用、農耕活動利用;

(三)生活面:農宅利用、農村文化利用。

而段兆麟(1995)則將農業農村資源可分為以下五類,可說是最為詳 細的資料:

(一)自然資源:氣象、水文、植物生態、動物生態等資源;

(二)景觀資源:地形地質景觀、牧野風光、禽畜舍特色、農宅傳統建 築等;

(三)產業資源:牧草體驗、禽畜生產體驗、禽畜產品體驗、畜牧體驗、

農林漁牧各階段體驗等;

(四)人的資源:當代或歷史知名人物、特殊技藝之農漁民;

(五)文化資源:傳統建築、傳統雕刻及手工藝品等(如圖 2-3-2)。

由上述可知,休閒農業相關資源相當的豐富,包括農村景色、農產 品、農具、耕作等,且各研究者均有提及農業必須經過所謂的商業包裝,

數據

表  2-1-1  休閒農業相關內涵      研究者  年度  休閒農業相關內涵  鄭健雄  1998  係利用在於農業及農村資源,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 農業及農村休閒遊憩功能,增進國人對農業及農村之 體驗,提昇遊憩品質並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展。 胡浩軒  2003  主要整合了農業的無形資源及其所隱含的教育質及 觀光遊憩等有形資源所現成的一種新興的休閒產業。 詹德榮  2005  地區特性資源之結合並能創造延續性之發展,帶動農 村地區之繁榮與商機,進而創造地方就業機會與整整 體財富。  劉致良  2
表 2-1-4  台東縣 6 大休閒農業區簡介  面積及範圍  區位太麻里鄉大王村 18 鄰及 19 鄰,面積四六二公頃,多為國有財產局經管之國有地及原住民族委員會經管 之原住民保留地。  農特產品  主要的農特產品為金針、太峰高山茶、甜柿、水密桃、 菠蘿蜜、明日月、生薑、高山蔬菜。  景觀資源  金針園、大狹谷、原始林、孟宗竹林、櫻花、杏花、野百合、步道、觀景台、涼亭、露營區、山嵐、雲海、雲 霧。  生態資源  野百合、火金姑、螢火蟲等。 太麻里鄉金針山休閒農業  文化資源  原住民手工藝、雕劾、十字繡、
表 2-1-5  休閒農業區和休閒農場之發展理念  比較重點  休閒農業區  休閒農場  發展理念  鄉村發展  企業發展  發展目的  促進鄉村發展  促進產業發展  發展主體  人  休閒事業  發展重點  當地居民之農村環境  產品與市場  規劃依據  鄉村綜合發展計畫  企業政策或目標  行動單位  政府機關  私人企業或農企業  經費來源  政府預算  自籌經費或貸款  資料來源:鄭健雄,2006  綜觀現今國內的休閒農業,目前因淡旺季的關係,如同一般遊憩事 業般,有週休五日的困擾,也就是遊客數在
表 2-2-2  各解說類型的好處與不利之處(David Masters):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