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1945 年至 1951 年間德國之變遷

第一節 同盟國於戰後對德國之處置

一、 佔領初期之各項治理措施

建獨立與民主奧地利的條約」(Staatsvertrag betreffend die Wiederherstellung eines unabhängigen und demokratischen Ö sterreich)41的前提下,始獲得永久 中立國的地位,成為第一個脫離同盟國佔領的國家42。就德國本身之領土 範圍而言,則須首先回復至 1937 年之原狀 (圖 1),接著以奧得河及奈瑟河 劃定為德國與波蘭之國界,並由同盟國的四個強權加以佔領 (圖 2),且完 全剝奪德國之國家主權;首都柏林雖位處於蘇聯佔領區內,卻亦遭劃分為 四個佔領區。此外,同盟國建立了軍政府以對德國實行統治,其以「5D」

為優先原則 – “Demilitarisierung”(軍隊解除武裝)、“Dezentralisierung der Verwaltung”( 廢 除 中 央 統 治 ) 、 ”Demontage der Industrie”( 去 工 業 後全數遭捷克驅逐離境。摘錄自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從俾斯麥到希特勒:

回顧德意志國》(Von Bismarck bis Hitler: ein Rückblick),周全譯(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9 年),頁 235。

41 此條約之中文翻譯參閱湯紹成教授之〈奧地利的中立地位及其對外交政策的影響 - 一個小

國外交的實例〉,《東吳政治學報》,二十八卷一期,2010 年,頁 89-137。

42 鄒忠科,《中立國家之新角色–奧地利加入歐洲聯盟與歐洲統合》(台北:五南,1996 年),頁 185。

43 Guillaume Le Quintrec and Peter Geiss, Histoire/Geschichte: Europa und die Welt seit 1945 (Leipzig:

黨衛軍、衝鋒隊 (Sturmabteilung, SA)、保安局 (Sicherheitsdienst, SD)、蓋 世太保、所有附屬上述單位之組織、其人員及機構、包含將領團、軍官團、

44 Birgit Schneider, “From Soldiers to Citizens: The Civil Reintegration of Demobilized Soldiers of the German Wehrmacht and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fter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in 1945” (Ph.D.

dis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2010), 68.

45 Ibid, 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南斯拉夫 3) 0.41 1.28

美國 0.259

日本 1.2 0.6

總人數 16.0 20-30

1) 國家領土以 1937 年之國界為依據。

2) 含 1944 年至 1946 年間在驅逐德裔人民期間之死亡人數。

3) 此地區死亡人數因包含內部的大屠殺、政變、游擊戰等而出現非比 例之數據。

資料來源:Erdmann, Karl Dietrich. Das Ende des Reiches und die

Neubildung deutscher Staaten.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6.

二、戰爭賠款及經濟措施

有關戰爭賠款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所簽之凡爾賽條約 (Vertrag von Versailles),由於當時法國在賠款方面要求過於嚴苛,直接導致 德國經濟崩潰,連帶影響到世界金融體系。殷鑑不遠,此次雖然同盟國對 德國提出總額高達 200 億美元的賠款要求 (其中給與蘇聯的部份佔 50%),

但美、英兩國為避免蘇聯取得鉅額賠款後將迅速恢復工業能力,而對西歐 地區加速進行赤化,故在與賠款有關的協商和處置方面,東西二大陣營出 現嚴重的分歧;再加上美、英兩國認為將德國去工業化的後果可能反而導 致同盟國必須承擔供養德國人民之責任,因此四強最後達成協議,在維持 德國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下,讓蘇聯取得德國在西方佔領區內所剩餘的 工業設備值之 25%充當戰爭賠款額,並從此中之 15%轉換為民生物資和原 料交還予西方的佔領區。46德國既已遭分割為四個由不同國家管控的佔領 區,為了維持正常的經濟活動,美國率先於 1946 年 7 月 20 日發表聲明,

認為將各佔領區內的經濟活動視為一個經濟個體對於改善該地區的現況 是有助益的,德方應推派代表與各佔領區之代表合作建立維持德國單一經

46Mario Kandil, Wollte Adenauer die Wiedervereinigung: Die europäische Intregrationspolitik der Bundeskabinette 1949 – 1957, (Stegen am Ammersee: Druffel & Vowinckel, 2009), 13-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濟區域所需之行政體系,並重申美國在此所提出之聲明並無分裂德國以及 促進各佔領區內經濟合為一體之立場。47

圖 1:德國於 1937 年之疆界 (包含圖右上方之東普魯士)。

資料來源:Universität Mainz (美茵茲大學),

http://www.ieg-maps.uni-mainz.de/gif/d937_a4.htm

4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Documents on Germany 1944-1985 (Washington, DC: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 1985), 90-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圖 2:同盟國佔領區分配圖。

其中蘇聯佔領區以東之領土劃入波蘭境內,東普魯士 (圖右上方)則由 波蘭及蘇聯加以瓜分。

資料來源:Wikipedia,

http://www.ieg-maps.uni-mainz.de/mapsp/mapd937.htm

隨著西方民主國家與東方共產世界的利益衝突愈趨白熱化,時任美國 國務卿的馬歇爾 (George C. Marshall) 提出一項「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lan),又稱之為「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透過美國大量提 供歐洲各國 (包含東歐國家) 重建的資金,使美國在歐洲的地位更能屹立 不搖,另一主要目的則在於使接受美援資助的東歐國家擺脫蘇聯的控制,

而對蘇聯向西歐赤化的意圖做出實質的抵抗,但前提是接受美援的國家必 須承諾停止與蘇聯往來。此對德國而言具有兩個重要的意涵,其一是德國

資料來源:W. Abelshauser, Wirtschaft in Westdeutschland 1943-1948 (Stuttgart: DVA, 1975),43.

為了對引發戰爭的德軍將領及政治人物追究責任,同盟國於 1945 年 至 1949 年間,針對逾百名主要來自社會各階層的納粹戰犯舉行了「紐倫 堡大審判」(Nürnberger Prozesse);48同時全面對德國人民進行去納粹化及 民主化之「改造教育」(Umerziehung) 措施,一方面根除納粹主義對社會、

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欲藉此讓支持納粹者有機會「回頭是岸」, 因此列入紐倫堡審判的被告人數僅百餘人。在西部的三個佔領區內,盟軍 採用的方式乃是清算社會各階層之主要人士,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受到時任 美國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 (Henry Morgenthau, Jr.)49指示,禁止與佔領

48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www.loc.gov/rr/frd/Military_Law/Nuremberg_trials.html, last accessed on February 10, 2012.

49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y_Morgenthau,_Jr.c, last accessed on February 10,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地區的人民與政治團體有任何往來,因摩根索認為德國及其人民應被視為 一個整體並對戰爭負責;不過,隨著民主政治逐漸萌芽,德國人民亦逐漸 轉為支持民主體制,美國對德國如此嚴厲的態度遂有所改變。50反觀在東 部佔領區內則由蘇聯對該地區進行廣泛的社會改造運動,且蘇聯佔領軍與 當地的德國共黨份子有著密切的合作。

三、去納粹化措施

就去納粹化的過程方面,可歸納出三個階段:

(一)、在四個佔領區內以大量的逮捕納粹份子做為啟端,直至 1947 年 1 月初為止,四個佔領區共計逮捕了約 25 萬人,但到同時期為 止僅約 9 萬 4 千人無罪獲釋。此係由於美軍佔領區司令部擬定的 99 種認定有罪之條件廣泛地應用在四個佔領區,使許多前納粹 支持者的背景和過去的作為因此符合此 99 種的有罪條件。51 (二)、1946 年 3 月 5 日,美軍佔領區司令部頒布「自國家社會主義及

軍國主義解放法案」(Gesetz zur Befreiung von Nationalsozialismus und Militarismus),以便對其餘尚未納入紐倫堡審判的納粹支持 者提出告訴,此法案亦象徵著去納粹化第二階段之開端。該法案 於同年 10 月起適用於其他佔領區,且在同盟國承諾日後將允許 德國建立民主機制的條件交換下,黑森 (Hessen)、巴伐利亞 (Bayern)及符騰堡-巴登 (Württemberg-Baden) 三個邦之邦總理 答應與同盟國合作緝捕有關人員。此波遭逮捕者之刑罰在各佔領 區中並無一致性,與第一波審判的勞改、公務員解除其公務身分、

沒收個人財產等判決相較之下,第二波審判結果較為和緩,因個 案而異有十年左右之徒刑、禁止受雇於企業行號 (即除勞改外,

尚可耕作田地)、褫奪公權以及對戰爭受害者提出賠款等。52

50 Karl Dietrich Erdmann, Das Ende des Reiches und die Neubildung deutscher Staaten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6), 112-113.

51 Ibid., 114.

52 Ibid., 115-1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三)、最後一波的去納粹化則延續到西德政府於 1949 年成立初期;自 此,美軍佔領區司令部將後續去納粹化之責任移交予西德政府,

並敦促其應儘速完成此階段,對於罪刑輕微者以及盲目追隨納粹 主義者,應予以平反,使其儘早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隨著持續 數年的去納粹化行動陸續出現弊端和濫權,在西德政府成立時擔 任反對黨社民黨黨魁的舒馬赫 (Kurt Schumacher) 53及當時首任 西德總理艾德諾均發表其強烈反對延續去納粹化行動的立場下,

在西部佔領區的去納粹化於是告一段落。54另一方面,在蘇聯佔 領區則是進行了一系列與西方佔領區截然不同的、另類的去納粹 化措施;儘管蘇聯佔領區亦曾同意前述美軍所頒布之「自國家社 會主義及軍國主義解放法案」,但在此間所施行者為徹底的「消 滅法西斯主義之餘孽」。蘇聯認為唯有雷厲風行地實施無產階級 化,始能達到完全消滅法西斯主義的目標。在此佔領區的前納粹 時期公務體系人員、地主、貴族、司法人員、教師等為數達 50 萬人均受到蘇聯各項共產措施的影響;不過,1946 年 10 月蘇聯 佔領區司令部卻依其新頒布的法令,恢復該等人士之選舉及被選 舉權,而為了讓此波獲得基本權利者能夠參與政治,於 1948 年 成 立 的 「 德 國 國 家 民 主 黨 」 (Nation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NPD) 遂被賦予接收這批群眾成為黨員的任務。55

第二節 1945 年至 1949 年德國政治之發展

同盟國佔領德國初期,在國內政治方面有以下安排:

一、中央政府之處置

53 Wikipedia, http://de.wikipedia.org/wiki/Kurt_Schumacher, last accessed on Feb. 10, 2012.

54 Karl Dietrich Erdmann, Das Ende des Reiches und die Neubildung deutscher Staaten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6), 120-121.

55 Ibid., 117-11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5%AD%98%E7%A9%BA%E9%97%B4

57 劉立群,〈論德國當代政治文化若干特點〉,收錄《德國在擴大的歐盟中》,朱紹中主編(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 年),頁 438。

58 Rudolf Hilf, Deutsche und Tschechen (Augsburg: Leske und Budrich, 1986), 95-126.

59威廉‧夏伊勒 (William L. Shirer),《第三帝國興亡史,卷三》(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董樂山等譯,(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10 年),頁 308-309。

60 Norbert Frei, Hitlers Eliten nach 1945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2010), 272.

所組成之「盟軍管制委員會」(Allied Control Council,簡稱 CC),正式接管 德國中央政府一切事務,並已在聲明中表示盟軍佔領首都柏林一事將另有 安排 – 此即為將柏林分割成四個分屬美、英、法、蘇佔領的區域。63CC 雖為當時德國地區之最高管轄機關,卻僅專責於制訂法規、規範、公告等 事務,執行方面則交由各佔領區之司令部發落。早在 1945 年 7 月,東部 佔領區即在蘇聯的運作下,陸續成立薩克森 (Sachsen)、薩克森–安哈爾特 (Sachsen-Anhalt)、圖林根 (Thüringen)、勃蘭登堡 (Brandenburg)以及梅克 倫堡─前波美恩 (Mecklenburg-Vorpommern) 64等五個邦。在西部佔領區方 面,首先由美國在 1945 年 9 月建立了巴伐利亞、埃森 (Hessen) 及符騰堡 -巴登三個邦,第四個邦為 1947 年 1 月成立的布萊梅 (Bremen)。英國則是 在 1946 年中期協助成立了北威 (Nordrhein-Westfalen,中文又稱北萊茵–

威 斯 特 法 倫 ) 、 下 薩 克 森 (Niedersachsen) 、 什 列 斯 威 ─ 霍 爾 斯 坦 (Schleswig-Holstein) 及漢堡 (Hamburg) 等邦;同時間在法國佔領區內成立

61 Karl Dietrich Erdmann, Das Ende des Reiches und die Neubildung deutscher Staaten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6), 36-37.

62 Birgit Schneider, “From Soldiers to Citizens: The Civil Reintegration of Demobilized Soldiers of the German Wehrmacht and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fter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in 1945.” (Ph.D.

dis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2010), 72.

63 Detlev Karsten, R. Taylor Cole, Donald P. Kommers, and Carl-Christoph Schweitzer, eds.,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in Germany, 1944-1994. Basic Documents (Oxford: Berghahn Books, 1995), 8-9.

64 德國各邦之中譯版詳閱德國經濟辦事處:http://www.taiwan.ahk.de/cn/country-info/basic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的三個邦則為巴登 (Baden)、符騰堡-霍亨索倫 (Württemberg-Hohenzollern) 及萊茵-普法爾茨 (Rheinland-Pfalz),薩爾 (Saarland) 地區由於盛產煤礦,

對於法國工業有著重要的利益,故薩爾地區未獲法國同意成立邦,而係以

對於法國工業有著重要的利益,故薩爾地區未獲法國同意成立邦,而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