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49 年至 1951 年西德籌組中央政府時期

第二章 1945 年至 1951 年間德國之變遷

第三節 1949 年至 1951 年西德籌組中央政府時期

等委員會」(Alliierte Hohe Kommission,以下簡稱 AHK),繼續對德行使最高 監督權。1949 年 5 月 23 日,基本法正式公布並於隔日生效,自此,西德 部份的德國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RD;英 文名稱為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FRG) 名稱重新回到國際主要政治舞 台。77

第三節 1949 年至 1951 年西德籌組中央政府時期

西德成立後,隨即於 1949 年 8 月 14 日舉辦全國性的國會選舉,結果 由社會黨奪得 410 席中之 136 席,名列第一;艾德諾領軍的基督教民主聯 盟獲得 117 席,居於第二;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 (Christlich-Soziale Union, CSU,以下簡稱基社黨)78僅取得 24 席,自由黨取得 53 席。79最後仍 (Wirtschaft)、副總理兼馬歇爾計畫事務 (Vizekanzler, Angelegenheiten des Marshallplans)、德國統一事務 (Gesamtdeutsche Fragen)、司法 (Justiz)、遭 驅逐出境者事務 (Angelegenheiten der Vertriebenen)、食品供給暨農林業

77 蕭國忠,〈德國民主化的經驗:制度性與非制度性因素之分析〉,《問題與研究》,46 卷 1 期(民 國 96 年 1、2、3 月),頁 77-78。

78 「基督教民主/社會聯盟」原本是兩個各自獨立的保守右派政黨,分別為「基督教民主聯盟」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 CDU)與「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Soziale Union, CSU)。由於 兩黨政治理念及目標基本上一致,且政策主張相近,是故,自西德建立以來,在聯邦層級聯合

79 Bundeswahlleiter,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聯邦統計局):

http://www.bundeswahlleiter.de/de/bundestagswahlen/fruehere_bundestagswahlen/btw1949.html, last accessed on May 20, 2012.

80 Udo Leuschner, Die Geschichte der FDP (Münster: Edition Octopus, 2005), 5-6.

(Ernährung, Landwirtschaft und Forsten)、住宅建設 (Wohnungsbau)、參議院 事務 (Angelegenheiten des Bundesrates)、郵政暨通訊 (Post- und

Fernmeldewesen)、內政 (Inneres)、財政 (Finanzen)、交通 (Verkehr)等中央 部會。81 konsularisch-wirtschaftlichen Vertretungen im Ausland) 之 主 管 哈 斯 (Wilhelm Haas) 的提報時,表示西德未來在他國的代表處必須具備處理政 治事務的功能,包含領事事務;不過在此特殊的過渡時期,相關業務將有 必要暫由經濟部統籌規劃。83事實上,西佔區的各邦總理在「立法會議」

召開前即已向同盟國提出要求,認為即將成立的新政府必須獲得充分之授 權,以便至少能與各國進行正式的商務往來;而英國對此表現更顯積極,

除了認同上述的要求,代表英國政府的政治顧問史蒂爾 (Christopher Steel) 更認為應深入討論德國建立領事和外交事務機構的可能性。史蒂爾提出的

82 Institut für Zeitgeschichte des Auswärtigen Amts, Akten zur auswärtigen Politik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49/50 (München, Oldenburg, 1997), XVII.

83 Ibid., XXI-XXII.

84 Eckart Conze, Norbert Frei, Peter Hayes, und Moshe Zimmermann, Das Amt und die Vergangenheit:

Deutsche Diplomaten im Dritten Reich und in der Bundesrepublik (München: Blessing, 2010), 440-4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階層人士組成,而非延攬舊政府的公務人員。美國對此議題雖與英國執政 黨站在同一陣線上,卻對於 1947 年 3 月在斯圖加特 (Stuttgart) 成立的、

囊括許多納粹時期之專業外交人員的「德國和平事務辦公室」(Deutsches Büro für Friedensfragen) 未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即便法國在該辦公室不至成 為未來外交部的前提下,也對該機構之成員有所容忍;雖然如此,1948 年 秋天,法國仍表示其堅決反對讓德國建立領事事務機構的立場,且在隔年 盟軍所頒布的「佔領法」中,更是完全排除了西德進行外交事務的權限;

因此,1949 年 5 月 24 日西德正式成立時的政府受到同盟國的掣肘,並不 具備與他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權利。85

由此即可感受到美英法三國之間同盟關係微妙的變化,依英國歷史學 家湯恩比 (Arnold J. Toynbee) 之研究,美英兩國關係早在德黑蘭會議時期 即已出現裂痕,86蓋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應加強與蘇聯的合作,首要目標 乃是終結英國在歐洲大陸維持權力平衡的局勢,其次是排除大英帝國和法 國稱霸全球的帝國主義,尤其該二國於當時在非洲和亞洲仍佔有許多殖民 地。蘇聯的史達林欲透過與美國更進一步的合作,來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

排擠英國在歐陸的勢力範圍以及藉機將東歐地區納入其掌控之下。87

85 Ibid., 441-442.

86 張文木,〈湯恩比的歷史研究與英國戰後外交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 年 3 月。

87 G. Kirk, “The Middle East 1945-1950”, in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 ed. Arnold J.

Toynbe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11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圖 3:西德首任總理艾德諾之內閣成員。下排左起:Anton Storch (勞 工暨社會事務)、Ludwig Erhard (經濟)、艾德諾 (總理)、Franz Blücher (副總 理兼馬歇爾計畫事務)、Jakob Kaiser (德國統一事務)、Thomas Dehler (司法)、

Hans Lukaschek (遭驅逐出境者事務);中間排左起:Wilhelm Niklas (食品供 給暨農林業)、Eberhard Wildermuth (被遮住者,住宅建設);上排左起:

Heinrich Hellwege (參議院事務)、Hans Schuberth (郵政暨通訊)、Gustav Heinemann (內政)、Fritz Schäffer (財政)、Hans-Christoph Seebohm (交通)。

資料來源:聯邦檔案資料庫,檔名:B 145 Bild-00006982,網址:

http://www.bundesarchiv.de/oeffentlichkeitsarbeit/bilder_dokumente/0 1165/index.html.de

小結

德國在 1945 年戰敗後,首先遭同盟國全面佔領,並剝奪國家主權、

廢除中央政府,無疑是從國際政治舞台消失。專業媒體工作者 Sandra Maischberger 在其著作 “60x Deutschland – die Jahresschau“ (60 年的德國 – 圖說年鑑) 引言,對德國人民來說,國家的戰敗以及分裂、被佔領的處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並不及在一片廢墟中尋找生存契機來的重要;奇特的是,德國人民對於建 立一個民主、分權的國家,並無存在著高度的企盼,反倒是極力欲忘卻希 特勒統治的時期和戰爭,並推卸全體人民應共同承擔的責任;即便是 1949 年 5 月 23 日宣布的臨時憲法「基本法」,如此重大的日子,卻遭普羅大眾 拋之在後,絲毫不受重視。88

若由國內政治的面向來看,戰爭時期與納粹份子不相為謀者,在戰後 得以排除在同盟國追究戰爭責任的名單外,在此等人士當中,以艾德諾的 聲望最高,其憑藉過去治理科隆市的經驗以及長年的政治背景,成功地改 變同盟國的德國政策,且逐步取回國家主權、建立中央政府及外交體系;

雖然西德落實民主制度和積極地融入由美、英、法主導的西歐安全體系,

造成了德國分裂為東、西兩德,且雙方受制於美、蘇陣營的意識形態而相 互仇視,卻也因此為西德帶來長久的和平與安全,使西德政府專注於經濟 和社會的建設,而造就了西德經濟奇蹟。艾德諾執政時期的經濟成長,加 速了社會財富的累積和鞏固人民生計,進而使西德的民主制度更向下紮根,

如此的良性循環,加上德國人務實的特性,讓西德在戰後短短四年即得成 立聯邦政府,並舉行國會選舉;更於 1951 年在法國和英國的疑慮和美國 的支持下,再度重建外交體系,逐步朝著取回完整的國家主權目標前進。

88 Sandra Maischberger and Johannes Unger, 60x Deutschland: Die Jahresschau (Berlin: Nicolai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GmbH, 2009),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第三章 西德重建外交體系之過程

「我們內心雖然反對和不屑於納粹惡魔,卻仍奉獻和臣服於它達十二 年之久,我承認每次回想到這裡,對我的內心都是個極大的折磨。」

(„Ich gestehe für meine Person offen, dass es mir eine innere Qual ist, daran zu denken, wie wir, gerade wenn wir dem ganzen Naziunsesen innerlich fremd und ablehnend gegenüberstanden, doch 12 Jahre lang Ergebenheit und Folgsamkeit zur Schau getragen haben.“)

89

弗里德里希‧高斯 (Friedrich Gaus)90,1947 年。

西德於 1949 年建國,隨即組成中央政府,並舉辦了首次的國會選舉;

聲望頗高的艾德諾,其政黨基民黨雖未成為第一大黨,仍得與該黨之姊妹 黨基社黨、自由黨和德國黨共組聯合政府,進一步由同盟國手中取回更多 的國家主權,唯獨外交事務方面,同盟國依舊握有西德對外關係的控制 權。

艾德諾組成中央政府後,國家層級事務逐漸由 AHK 移轉至各專責的部 會;是故,西德內政由艾德諾政府全權負責的態勢可說大局已定。東德繼 西德之後亦自成一國,德國於此分裂為二,因此艾德諾政府除內政事務外,

最主要的後續任務即在於向同盟國爭取獨立的外交權,使西德的國家主權 得以更臻完整,並且尋求與東德共處之路。

納粹德國所遺留下來的,不僅是德國人民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必須承擔 的道義責任和部分人應受的戰爭罪刑,更有為數眾多、曾活躍在政府體系 中的前納粹份子並未受到應有的究責;尤其是直接參與猶太人大屠殺的納 粹外交部許多官員,甚至在艾德諾成立外交事務單位後,竟獲得延攬重執

89 摘錄自 Hans-Jürgen Döscher, Seilschaften: Die verdrängte Vergangenheit des Auswärtigen Amts (Berlin: Propyläen, 2005), 30.

90 高斯(Friedrich Gaus)係法律專家及外交官,曾任 1920 及 1930 年代德國外交部之法務單位主管;

其主筆過數份納粹德國與他國所簽訂的條約,包含 1934 年之「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及 1939 年 之「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參閱維基百科德文版:http://de.wikipedia.org/wiki/Friedrich_Gaus,

最後瀏覽日期:2012 年 2 月 13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本業。故本章將聚焦於諸此富有爭議性的外交人員、艾德諾建立西德外交 部的過程、外交部人事安排以及所遭遇的困難,並將由西德的角度來探討 其在歐洲的地緣戰略。

第一節 前納粹時期之外交人員

一、德國外交部至 1933 年前之簡介

德國外交部 (Auswärtiges Amt, AA) 的歷史並不長,其乃發展自 1871 年之德意志統一時期,歷經德皇威廉二世 (Kaiser Wilhelm II) 的「世界政策」

(Weltpolitik)、威瑪共和 (Weimarer Republik) 以及希特勒的納粹獨裁時期,

其人員皆秉持傳統、保守的專業度,在每個階段扮演著其典型的角色,許 多人也在短短的數十年間見證了德國數次大起大落的國家命運。

威瑪共和時代之前,德國外交官的背景大多具有貴族身分,家境優渥,

其亦虔誠地信奉基督教,曾受過軍事訓練和具備基礎的法學概念。在威廉 二世末期則容納了展現高尚氣息、富裕的中產階級外交官;且德國外交部 直至 1918 年 11 月為止,猶太血統者和社會主義支持者均不得其門而入,

故在此機構內充滿了反自由主義、反議會制和反猶太的保守派外交官。即 便 1933 年威瑪共和時代結束,由納粹黨取得政權、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 國,外交部人事結構依然維持德國君主制度時期的特質。91

二、納粹時期之外交部

為了建立一個純亞利安人種的德國,希特勒和黨衛軍頭子希姆萊 (Heinrich Himmler) 均認為黨衛軍的成員在篩選時,係符合希特勒對於人種 的 要 求 , 因 此 於 1938 年 延 攬 黨 衛 軍 軍 官 李 賓 特 洛 普 (Joachim von Ribbentrop) 入閣,任命其為帝國外交部長 (Reichsaußenminister)。李賓特 洛普在入主外交部後,力行部內人員的汰換計劃,將傳統保守派的外交官

91 Karl Dietrich Erdmann, Das Ende des Reiches und die Neubildung deutscher Staaten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6), 30-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員由秉持納粹主義思想的非專業人士取代之;職業上的專業度、貴族背景、

社會人脈等被忽視,極端人種主義、大德國思想、對上級的絕對服從等才 是進入外交團隊的不二法門。不過,身為外交部長的李賓特洛普終究是軍 人出身,仍須相當地仰賴傳統的專業外交官,使得納粹政權在改造外交部 人事事務上無法完全貫徹;除外,德國軍方在快速建軍過程中所引致的外 交困境及國際爭端,使德國在國際社會上因各國的譴責和關切而居於弱勢,

社會人脈等被忽視,極端人種主義、大德國思想、對上級的絕對服從等才 是進入外交團隊的不二法門。不過,身為外交部長的李賓特洛普終究是軍 人出身,仍須相當地仰賴傳統的專業外交官,使得納粹政權在改造外交部 人事事務上無法完全貫徹;除外,德國軍方在快速建軍過程中所引致的外 交困境及國際爭端,使德國在國際社會上因各國的譴責和關切而居於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