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生活中的雨—創作實踐

第三節 作品說明

一、韌性

圖 4-33 黃筱君,《韌性》,2017,油彩、畫布,72.5 x 91 公分

背景敘述

堅韌的草,即使經歷了暴雨,依舊能夠立足於土壤之上,這就是草的韌性;

期許勉勵自己與觀賞這件作品的人,無論遭遇了如何的風雨與變故,都能夠再次 重新站起來、面對現實、克服困難,為自己的生命展現堅忍不拔的一面。

作品說明

在色彩上,以低彩度營造陰雨的氛圍,調製灰階時混入一點土黃色(Yellow Ocher),呈現一種暖灰色調。在野草的部分,先罩染黃色、再罩染土綠,表現植 物的新鮮與成熟。將野草安置在畫面下方三分之一處,使背景顯得更為沉重、壓 迫,搭配傾斜的雨絲,傳達風雨並存的狀態。

這是筆者的第一件雨景油畫創作,對於「雨」的觀察還有許多不足,目光大 多放在雨水與植物的關係上,因此畫出草上的露珠,卻是忽略了降雨區域中的水 氣、雨水的反彈。但在完成這件作品的過程中,筆者開始花更多心思觀察身邊的 雨,每當下雨時駐足觀看,仔細用眼紀錄雨的型態,亦就此萌生進行雨景系列繪 畫創作的慾望。

二、雨中獨立

圖 4-34 黃筱君,《雨中獨立》,2018,油彩、畫布,100 x 55 公分

背景敘述

經歷風雨、成長茁壯的樹木,獨立於陰雨之中屹立不搖,這種生命的力量處 於逆境中,穩重、溫柔地根植於這一方土地。在風雨交加的情況下,展現風雨無 阻、屹立不搖的美感,賞樹之時,不僅將焦點放在翠綠的樹冠、微妙的姿態,更 是受其生命奇蹟與意志散發的美所吸引。

作品說明

樹的造形參考師大美術系館附近的樹。用色上,以低彩度營造陰雨的氛圍,

調製灰階時混入一點鈷藍色(Cobalt Blue),呈現一種冷灰色調,但在樹木的部分 混入黃色(Permanent Yellow Light),作為暖色調,使孤獨、淒冷的環境與明亮、

鮮活的生命形成對比。為了表現樹木的高大,訂製細長形尺寸的畫布,卻無意間 發現畫布左右兩側對於主體物件產生壓迫的視覺效果,讓這件作品的背景之於樹 木增加來自空間的壓力。

《雨中獨立》的雨絲較為細短、密集,表現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的雨;降雨的 方向配合樹的姿態,以及美妙、生動,充滿生命力的樹叢,表現樹冠隨風雨搖曳 的動態。繪製這件作品時,筆者對於雨的觀察往前了一步,欲使降雨的情境更加 動容,於是在樹梢、草地高光處上方畫上反彈的雨水,強化雨的存在感。

三、太陽雨中的靜逸

圖 4-35 黃筱君,《太陽雨中的靜逸》,2018,油彩、畫布,100 x 55 公分

背景敘述

樹不能夠自行移動,無論日曬、雨淋都只能佇立於此,既是雨又是豔陽,一 般人難以長久處於這樣的環境,然而樹竟能靜默承受。當陽光與降雨並存,形成 光亮、閃耀的太陽雨,彷彿不同的時空交會並停在這一刻,綠樹生活在其中,顯 露生命的榮耀,並處於安息、靜逸的意境中。

作品說明

構圖取材自台北植物園,在四月某天的午後,筆者在植物園內寫生,來到這 棵背光的樹前,凝視一陣,時間彷彿靜止,後來再回顧此時用相機拍下的素材,

便萌生創作的靈感,欲表現雨中樹木的雨景,於是構思了《雨中獨立》及《太陽 雨中的靜逸》兩件作品。

和《雨中獨立》這件作品相對應地畫了《太陽雨中的靜逸》,將陰雨及太陽 雨作為對比,樹在這兩件作品中象徵生命,《雨中獨立》主要表現生命的堅韌,

而《太陽雨中的靜逸》主要表現生命的榮耀。因此,在畫太陽雨時,將鈦白(Titanium White)混入土黃(Yellow Ocher),並在調合油中多加了一些亞麻仁油,使雨絲多加 一層油光,營造明亮、光耀的意境。

四、逆雨而生

圖 4-36 黃筱君,《逆雨而生》,2018,油彩、畫布,41 x 53 公分

背景敘述

幼小的樹苗破土而出,逆雨而生,擁有逆境中成長茁壯的生命力。樹木經歷 各樣的風雨、生長的過程,茁壯為大樹,就像是一個人通過一個個事件、考驗,

至終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作品說明

這件作品中的樹苗取材自師大路上的小公園,在一天下雨的午後,筆者帶著 相機、撐著傘,在雨中觀察雨,拍攝雨中的植物,接著在公園中偶然發現一株不 似人工栽種的樹苗,當時雨很大,筆者不顧濕了一半的衣服,蹲下來定睛觀看,

深深受其逆雨而生之美所吸引。雖是在「生活中的雨」系列中相對尺寸較小的作 品,然而蘊藏在樹苗中,生的力量卻是不小。

《逆雨而生》的雨用以表現生命中的逆境,除了植物以外的部分皆調入鈷藍 (Cobalt Blue),呈現冷色調的視覺效果。植物是象徵生命的一面,在繪製灰階時 則加入土黃(Yellow Ocher),呈現暖色調,並且在樹苗的葉脈、高光處罩染黃色 (Permanent Yellow Light),展現生命的光輝。

五、生存

圖 4-37 黃筱君,《生存》,2018,油彩、畫布,91 x 116.5 公分

背景敘述

屋頂上的一株植物是新鮮、年幼的生命,在面對環境的壓制時,嫩綠的葉片 在滂沱的雨水之下垂墜,卻依舊攀附著磁磚、竭力往前,堅強地生存下去。無論 人弱小或成熟,當其全力以赴所展現的意志,都是生命之美。

作品說明

《生存》取材自台北市大安區師大路附近的巷弄。某個下著雨的夏日午後,

筆者在連接師大路的巷子間穿梭,感受著降雨所伴隨的溼氣,撐傘走在路上,大 部分經過的建築物都是住家,家家戶戶門口、陽台時常有植栽,但在某一戶的外 門上,卻有一株帶有青綠嫩葉的植物攀爬,筆者便受其生命的光彩奪去目光,創 作了這件作品。

畫面中雨是傾斜的角度,雨絲長而密集,天空布滿灰暗的雲層,植物以外的 灰階加入鈷藍色(Cobalt Blue),形成冷色調,並且在畫門頂的磁磚時,用一支油 畫筆敲打沾了松節油的另一支筆,灑在局部罩染凡戴克棕(Vandyke Brown)的斑 駁上,形成侵蝕的質感,將畫面整體的環境營造得更為艱難。畫面中央的植物周 圍布滿水氣,在這件作品中也是代表生命,表現正向、積極的一面,於是在畫灰 階時加入土黃色(Yellow Ocher),並在亮處罩染黃色(Permanent Yellow Light),形 成明亮的暖色調。

六、謙卑

圖 4-38 黃筱君,《謙卑》,2018,油彩、畫布,91 x 116.5 公分

背景敘述

夏季的午後陣雨傾盆而下,水泥階下的雜草部分被風雨壓得彎曲,在大自然 絕對的力量面前,生命還需要謙卑順服。遇到逆境之時,正面回應未必是最佳解 答,或許換一個姿勢、角度,謙卑地應對,會是更合適的生存之道。

作品說明

《謙卑》取材自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筆者住家附近,金山比起台北市,是一 個更容易下雨的地方,在一天的下午,豪雨從天而降,於是筆者在住家附近的路 上欣賞雨景,來到一戶人家門前,看到被風雨摧殘、壓制的雜草,便對於生命的 謙卑心有所感,創作了這件作品。雖然現實中的草並沒有如此長,為了加強視覺 效果,在構圖上,筆者便延長草的長度,擴大草身交錯、彎曲的動態。

畫面中的牆壁、階梯以暖色調為主,並在鐵門、水泥上製造斑駁的質感,畫 灰階時,用海綿滾筒滾過,最後局部罩染生褐色(Raw Umber),並灑松節油,營 造老舊住家的真實感。這件作品的雨分布密集,在地面處有明顯的反彈,表現有 重量的雨,雨中代表成熟生命的雜草,中間色及暗色帶有較深的綠,在高光處罩 染黃色(Permanent Yellow Light),提高其層次、對比,並且表現謙卑的美自帶光 芒。

七、自在

圖 4-39 黃筱君,《自在》,2019,油彩、畫布,91 x 65 公分

背景敘述

窗外的樹梢淋著雨,無論天氣如何變化,行道樹依舊根植於建築外圍,然而 望向窗外的人身在室內,有屋頂遮雨,受建築物的保護,可以自由自在地做想做 的事,享受繪畫、閱讀、歌唱等等,是何等地有福呢?

作品說明

《自在》取材自師大美術系館五樓的教室,十月份的台北,時常像夏天一樣 熱,某天筆者在系館教室畫圖,窗外的行道樹在風雨之中飄搖,當下對於人可以 在室內自在活動而喜悅,幸福油然而生。因此,這件作品的雨於筆者而言成為一 場美好的雨,雨絲的色彩調入土黃色(Yellow Ocher),表現帶有陽光、溫暖的雨。

在系館五樓的窗外其實看不到行道樹的樹梢,由於筆者欲表現與人很接近的 樹,於是參考筆者當時租屋處陽台外的樹梢形像作為構圖,租屋處位於師大路附 近的三樓住宅,剛好可以平視茂密的樹冠。在罩染樹梢的葉片時,以土綠(Green Earth)作為主色,並在葉脈的部分罩染黃色(Permanent Yellow Light),表現日間被 雨水滋潤後油亮的樹葉。另外,教室牆壁的部分,在繪製灰階時使用海綿滾筒製 造一些肌理,在畫面的質感上多一分層次。

八、旅程

圖 4-40 黃筱君,《旅程》,2019,油彩、畫布,91 x 65 公分

背景敘述

一片葉子離開樹梢,不知會被風雨帶往何處,一滴雨看似微不足道,但從天 落下、由風吹來的每一滴雨,皆可能是接觸葉片的一個點,而這片葉也藉此展開 未知的旅程。如同人每一天的生活,接觸一切的事物,亦藉此不斷往前,步上各 自的生命旅程。

作品說明

《旅程》取材自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沿海遍地是經過海水侵蝕、風化的石 頭,筆者在細雨紛飛的一天來到此地,地面造型奇特、多樣的岩石凹凸不平,有 需多水坑,如同生活中許多未知的發展,於是以一片樹葉的旅程表現生命之旅。

如絲的細雨在此作為看得見的、推進的動力。

在畫面 中的石 頭 染 罩 土黃 (Yellow Ocher) 作為底色 ,再罩 染 赭色 (Burnt Sienna),呈現較高彩度、橘紅色的地景,並且由近景至遠景遞增的水氣,表現前 方的神秘、不確定性。另外,《旅程》與前一件《自在》畫面皆為直式,藉此引 導觀者的視線方向垂直,在多為橫向畫面的系列作品中,安置一些不同的視覺動 線,如同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雨,觀者順著雨的動線由上至下,或是看完

在畫面 中的石 頭 染 罩 土黃 (Yellow Ocher) 作為底色 ,再罩 染 赭色 (Burnt Sienna),呈現較高彩度、橘紅色的地景,並且由近景至遠景遞增的水氣,表現前 方的神秘、不確定性。另外,《旅程》與前一件《自在》畫面皆為直式,藉此引 導觀者的視線方向垂直,在多為橫向畫面的系列作品中,安置一些不同的視覺動 線,如同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雨,觀者順著雨的動線由上至下,或是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