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下雨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經歷、感受過的一種天氣現象,在筆者成長過程中 所在的土地——臺灣這樣季風氣候的地方更是為人熟悉,雨也是繪畫藝術中令人 不陌生的主題。以生活作為出發點構思繪畫創作,筆者從生活周邊經過的巷子、

屋頂、公園、教室等場域,凝視環境中的樹木、雜草等植物,植物在每一場雨中 展現的樣貌,觸動筆者內心的悸動,產生美的感受,感受到植物所代表的生命在 雨所代表的逆境中散發的美,這些植物和降雨並存的場景所產生的視覺意象,便 是筆者創作的對象,並以油畫來呈現此雨景系列創作。

然而「雨」在繪畫藝術中的視覺表現形式是如此多樣化,何以降雨的狀態在 筆者的眼中是清晰的線條呢?為何開始第一件雨景繪畫創作時,在《韌性》這件 作品上,卻本能地會以直線(圖 1-1)來表現「雨」的存在呢?在繪畫的視覺表 現上,筆者身為二十世紀末出生的藝術創作者,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而形成今日 的作品呢?這些作品又是建立在什麼背景基礎呢?這一切的謎團促使筆者進行 雨景繪畫創作研究,尋找問題的答案。

圖 1-1 黃筱君(1995),《韌性》局部,2017,油彩、畫布,72.5 x 91 公分

頻繁的降雨狀態往往被視為大自然中磨難的一面,而透過不同的角度、心 國畫家卡耶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 1848-1894)的《下雨的巴黎街景》1(圖 1-2), 畫面中沒有雨絲,而是由撐傘的人及路面的水光等表現雨景;在歐洲的油畫、臺

上從事藝術創作之人對於雨景這個主題的繪畫表現與詮釋,探討雨景繪畫藝術、

並擷取其藝術的精華。

圖 1-2 卡耶伯特,《下雨的巴黎街景》,1877,

油彩、畫布,212.2 x 276.2 公分,芝加哥藝術

博物館,美國

圖 1-3 陳素美,《協奏曲》,2015,油彩、畫

布,96.7 x 130 公分,私人收藏

三、雨景繪畫之生命哲思

透過文學梳理雨景的視覺意象,並探尋東、西方雨景繪畫作品的精華,將上 述研究內容之收穫,應用於「生活中的雨」雨景繪畫系列創作上。使用油畫媒材 進行創作,並論述筆者個人對於雨景繪畫創作之主觀領會,期許經過本論文的撰 寫,建立筆者「生活中的雨」雨景系列作品之創作脈絡,藉由本創作研究,使「生 活中的雨」系列作品能夠更透徹地傳達筆者從生活中的雨、植物、場景所領會的 生命哲思,表現生命的存在自然發出的美感,像是《等雨停》(圖 1-4)這件作品 的形式,從生活的場景發想,透過繪畫表達生命的路程,將生活中的雨化為更深 刻的表現。

圖 1-4 黃筱君,《等雨停》局部,2020,油彩、畫布,72.5 x 116.5 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