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二節 供應鏈管理

郭淑芬(2010)提出全球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追求所謂「規 模經濟 Economics of Scale」造成組織越來越膨脹,而臃腫的組織易產生惰性,

無法迅速有效因應接踵而來的改變,獲利反而有限。

一、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定義

供應鏈(Supply Chain,SC)與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兩者有著不同的意義。

供應鏈的觀念是由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演變而來的,根據美國供 應鏈協會(2004)的定義表示,供應鏈為現今國際上常見的專有名詞,範圍由上 游之供應商至下游的消費者,包含產品或服務,由生產直至交付與顧客之過程 中,付出的所有努力。藉由一整體的網路,設計資訊流、物流、金流,來完成傳 送產品或服務的目的。

朱玉昌(2009)認為所謂「供應鏈」是指由供應商、製造商、配銷商、零售 商、消費者等上、中、下游顧客,將其產品及服務由一個過程傳遞到下一個過程 的單向組織系統。供應鏈的概念從早期由 Houlihan(1985)說明表示供應鏈是一 個實體運作的體系,以及與 Stevens(1985)指出供應鏈必須完成確認顧客需求、

組織結構和成本考量三個程序,一路推展至今已經大約有近三十年的發展歷史,

對於供應鏈各個學者不同定義如下表:

Ellram

從供應商到最終端消費者之間的所有配送流程,以整合 的觀念進行管理。

1994 Christopher 供應鏈指的是企業間的網路合作,包括結合以產品及服 務所產生的不同價值程式與活動。

1994 La Londe &

Masters

將參與由物料加工至成品,並送達最終使用者手中的所 有公司組合起來。

1995

Ganeshan &

Harrison

供應鏈是一條由各種設施與銷售選擇之下所構成的網狀 結構,能將採購的原料轉換為半成品與成品,而後將最 終產品配銷到消費者手中的各種功能。

1996 Bowersox

& Closs

將供應商與顧客一併考量,整合所有物流作業並集中管 理,且注重企業個體間的密切聯繫。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998 Christopher

& Martin

1999 Handefield

& Nichols Meindl

供應鏈是指一連串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資訊、產品

根據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的定義:供應鏈管理係指涉及搜尋原物料、採購、生產

Christopher 供應鏈管理涵蓋由供應商、製造、配送到達最終消費者商 品流動過程的範疇。

1994 Carter &

Ferrin

供應鏈管理應朝向將供應鏈體系內之其他企業,以同樣的

Christopher 以供應鏈整體考量,管理公司與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客戶的 關係,期望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顧客價值。

1997 Tapscott 供應鏈是為了實現一個企業目標而實行的企業活動的集 合,如即時完成顧客訂單且達到品質滿意。

1998 Lambert, Cooper &

Pagh

Vincent

一個由許多廠商和活動所形成的網路,而這個網路執行著

Meindl

供應鏈管理涉及一個供應鏈,對其各階段兩兩之間與 跨階段間的各種流動管理,以追求其最大的獲利。

2001

Stock &

Lambert

將最前端之消費者到最後端之供應商的各個關鍵商業

Yueting

一種有效率的管理模式,控制產品流、資訊流、金流;

範圍從供應商、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到產品的 最終消費;目的在提昇使用的滿意度、縮減成本、增 加價值、在市場中展現競爭力。

2003 Gupta &

Maranas

將一個企業所執行之各個關鍵商業活動加以整合和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二、供應鏈管理概論

劉選泓(2010)指出在過去傳統的配銷系統中,上游供應商與下游之間是處 於對立的關係,各自都以本身的利益為主要的考量,期望能以低成本買進所需的 原料,然後以高價格將產品賣到顧客;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需求越來越 多變,使產品的生產週期變短,並且為客製化的生產方式,因此現在的企業不能 只顧著自身利益著想,而應該將上下游廠商整合為一完整之供應鏈,以長期合作 的方式持續進行策略規劃與協調,並且共同分享利潤與風險。

供應鏈管理是新型管理的概念,是從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企業自身、

配銷商、到顧客,以及最終顧客之間的關係,是合作、協調、資訊共用、利益共 享、風險共擔的營利夥伴關係;從二十世紀的 80 年代末到現在,供應鏈管理的 內容產生了理念和關注點的改變,近年來,由於全球化及商業競爭激烈,促使諸 多企業與組織間為求突破與發展,積極與其他企業組織協同合作,建立起同盟互 惠之關係,而企業間相互合作的關係,整合建立製造商、供應商與顧客相互夥伴 關係,成為現今商業競爭環境下最大優勢,此協同合作之關係,其主要目的是要 達到低成本高品質、較佳的市場環境及良好的服務水準。

供應鏈管理是一項極為複雜的任務,其中牽涉有跨越組織邊界的協調及決 策,與傳統獨自管理的方式有相當程度上的差異,傳統的物料、流通管理與供應 鏈管理在實務上的差異,整理如表 2-3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由上表可得知,供應鏈管理是連結企業內部與外部合作夥伴之完整系統,藉 由資訊交換與快速回應之機制,協調整體供應鏈上下游體系的成員,以便決定出 最佳的存貨、系統與策略;在供應鏈上的成員若是只考慮本身利益,對其供應鏈 而言,可能不但無法節省成本增加利潤,反而會造成成本增加且利潤減少,對供 應鏈整體而言並非好事。

三、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因為供應鏈的觀念是由物流管理演變而來的,在物流管理時期,對於物流的 採購、運輸、倉儲、配銷等各項子系統,所強調的是工廠內部原料在生產過程的 控制,至於整體化、系統化的分析與管理,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逐漸受到 重視;歸納學者所論,供應鏈的演進區分為六個時期,分述如下:

(1)萌芽期(1950 年代以前)

大部分管理者最感興趣的課題為工程或製造技術,不重視物流作業,往往將 物流作業分割分配到各部門,形成分散的結構,造成許多浪費與重複工作,只有 極少數高儲運成本的企業將部份物流活動(如運輸與倉儲)加以整合,1950 年 帶物流觀念才開始萌芽。

(2)成長期(1950 年至 1970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對軍火運輸、補給、屯駐等作業須進行全面管理,

使得物流觀念獲得重大轉變;物流範圍擴大到生產相關領域,功能位階也提升到 與行銷、製造及財務同等;不過,在此時期,庫存管理層面與實體流通層面仍未 加以整合。

(3)功能整合期(1970 年至 1990 年)

到了 1970 年代,發展出實體配銷(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進行以運 送過程為主幹的功能整合,重視的是產品如何分類與運送至消費者(客戶)手中,

但是對物流的成本概念仍僅限於保管及出貨的部份;一直到了 1980 年代才開始 重視整體性物流成本控制,注重整體物流流程。

(4)供應鏈整合時期(1990 年至 1995 年)

1990 年以後,由於電腦及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物流作業透過資訊電子網路 有效整合,使得任何作業系統都無法單獨存在,必須結合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 戶,故彼此關係密切;此時期的特點在於消除浪費,推行 Just in Time(JIT)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全面性整合供應商,並將之納入供應鏈體系,以發揮綜效;其手段與方法乃利用 看板管理達成同步化、整合供應商,以改善合作、降低假性需求。

(5)敏捷供應鏈時期(1995 年至 2000 年)

在此時期,企業在成品次裝配(sub-assembly)程序與客製化之間,決定產品 組裝程序以因應市場需求;主要著眼於決策時間點一旦被移至下游顧客端,即客 製化後,則需要更多庫存品因應市場需求變化,因而有可能形成浪費;相對地,

以半成品狀態持有存貨,則具有彈性、快速回應市場需求之應變能力。

(6)客製化敏捷供應鏈(2000 年以後)

由於現在不僅客戶需要個人化的商品,更因為廠商競爭激烈,商品不斷推陳 出新,使得廠商皆提供愈來愈彈性化的選擇(大量客製化)以及愈來愈快速的交 貨期,連帶著產品生命週期也嚴重縮短;公司遂採行基本或模組化存貨生產,然 後依個別市場或客戶需求再延遲最後組裝、配交客戶的模式。此模式提供創新性 產品採用客製化「敏捷」供應鏈以因應市場不穩定的需求。

過去上下游廠商之間的關係普遍維持一種敵對與互相競爭的狀態,廠商皆希 望能保有眾多的供應商,如此才擁有選擇與比價的空間。而近年來,為了能夠讓 生產符合彈性與速度以因應大量顧客需求以及量身訂做的客製化生產方式,廠商 與供應商之間開始分享資訊,並組成供應鏈體系。

莊宏健(2008)現今供應商與廠商之間的關係,已轉為建立在互信與分享的 基礎之上。由於供應鏈與其管理具有連動關係,所以如此演變,也反映在供應鏈 管理的哲學及模式上。

四、供應鏈管理模式

為達到供應鏈管理的任務,供應鏈管理應包含八大關鍵流程,分別為顧客關 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顧客服務管理(Customer Service Management)、 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訂單履行(Order Fulfillment)、製造流程管理

(Manufacturing Flow Management)、採購(Procurement)、產品開發與商品化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和逆物流(Returns);供應鏈概念 興起之後,不少學者致力於各種研究,整理如表 2-4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表 2-4 各種供應鏈模式比較表

時間 學 者 簡 介 1960 Clark &

Scarf

提出在多層架構下,獲得最佳倉儲策略的模式。雖然 並不是完整的供應鏈模式,但目前供應鏈中多階層的 概念,源自於此模式。

1974 Geoffrion &

Graves

利用混合整數規劃法建構一多產品的配銷模式。主要 由工廠、倉儲中心與顧客所組成,並由此模式可知整 條鏈的架構已成形。

1981 Williams 提出了七種啟發式的演算法用來解決供應鏈中生產

1981 Williams 提出了七種啟發式的演算法用來解決供應鏈中生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