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文獻探討主要區分為三個章節進行討論,一為經營策略相關文獻,二 為供應鏈管理相關理論資料收集,三為委外相關文獻探討,分別如下:

第一節 策略

企業經營策略的擬定將深深地影響企業營運,司徒達賢(2003)曾認為「策 略是選擇重點發展方向、界定企業在環境中求生存空間、指導功能性政策方向以 建立與維持競爭之思考方式。」策略的決策過程,不僅複雜繁瑣且深具挑戰性,

在這過程中,企業必須不斷地調整經營策略並配合外在環境的變化,才能達到永 續經營。

一、策略定義

陳民璋(1990)在「企業贏的策略掌握成功的四項關鍵:經理人、接棒、轉 型、創新」中,認為對於業者而言,每一次的經濟風暴都是脫胎換骨的機會,並 且提出轉型可能成功的四項關鍵因素:

1. 產業趨勢分析與掌握

2. 產業上、下游相關專業知識 3. 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人脈 4. 成功的資金管理

吳思華(2000)則以企業營運循環概念來描述策略的意義,認為策略形成企 業內部資源分配過程的指導原則,協助推動企業目標的達成,而且能夠衡量與界 定企業的生存利基,並且能建立和維持企業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為一連串的經 營循環,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企業由經營活動強化了競爭優勢,第二階段 是競爭優勢形成了公司永續生存的利基,第三階段該利基吸引了資源的再投入,

第四階段是這些資源再繼續執行企業的經營活動。策略觀點可分成以下四個層 面:

1. 資源投入:策略指導公司資源的分配。

2. 經營活動:策略推動公司的各項營運與活動。

3. 經營條件:策略為公司建立了持久的競爭優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4. 生存利基:策略定義了公司生存的空間。

黃柏榕(2010)認為「隨著環境的變遷與科技的演變,加上企業亦隨著時間 而逐漸成長,成功且永續經營的企業是需要透過企業轉型等變革力量來促使企業 不斷發展。」

Anne-Marie & Francois(2001)則提出「策略是決策的結果,是為了要讓組 織能依據所面臨內外環境、架構及影響組織績效的作業流程,做為未來方向的準 則。」

Ghenawat(2010)提出「大多數公司在制定全球策略時,設想的前景是全球 正處於穩定、甚至迅速整合的情況,是要能跟上那股整合的趨勢」然而,策略必 須跟隨著環境的變遷而有所應變,故提出了新的策略五大要素:

1. 策略與競爭

 根據在地差異做調整,採用因地制宜方法

 依據策略的優先順位來配置資源,更嚴格評估精選投資機會

 注意新興國家的競爭者與市場動態 2. 市場與產品

 注意服務不足的任何市場區隔,並把握商機

 找出定價壓力的來源

 創造更多必要的產品變化以符合當地市場需求 3. 營運與創新

 重新思考境外營運的規模

 簡化供應鏈,使之更短、更簡單、更健全

 從新興國家引進流程創新

 把研發中心移到研究人才眾多和成長中的市場 4. 組織與人才

 重新調整各區分公司的總經理功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 遷移公司重要部門的地點

 培育全球人才庫,培育出多元化和在地化之人才

 善用通訊技術,提升溝通效率 5. 企業認同與聲譽

 打造強烈的企業認同感

 強調公司公民的概念

 重建整體企業界的聲譽 二、策略規劃

Hill & Jones(2007)認為「策略制定(strategy formulation)為選擇策略的 工作,而策略執行(strategy implementation)則為將策略付諸行動的工作,包括:

產品設計、運送、支援;作業效率與效能的改善;公司的組織架構、控制系統,

以及文化的設計等。」

Mankins & Steele(2012)針對全球銷售額超過五億美元的 197 家公司高階 主管透過調查與訪問的方式,以進行策略與績效相關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公司策 略保證達到的財務績效平均僅實現了 63%,而且管理高層無法得知策略與績效落 差之原因,於是為了避免策略與執行的落差,必須讓策略的計畫和執行密不可 分。在進行研究過程中,發現企業策略與績效之間的鴻溝主要問題有五個,分別 如下:

1. 極少依長期計畫追蹤績效 2. 業績極少達到預測目標 3. 很多價值在轉化過程中流失 4. 高層常看不到績效瓶頸 5. 績效落差腐蝕企業文化

Hrebiniak(2006)認為策略檢視策略、執行與績效的透澈分析,讓企業得以 看出整個事業計畫與執行方法的價值,有助於企業檢視事業策略與績效,故提出 可提供策略規劃與執行的架構、突顯誘因與控制系統的重要性、提供溝通的機

資料來源:Hrebiniak(2006)

企業策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