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人的展演:對話框及共時性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二節 鑲嵌在日常生活中的圖戰

一、 個人的展演:對話框及共時性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6

這三張貼圖同時是本研究所指稱的「遊戲式圖戰」,也是「對話式圖戰」,由 此可知,在LINE 的圖戰現象中,即便是同一張貼圖,卻會因為不同使用者的偏 好或是該群組的規則,呈現出不同的圖戰樣貌,而這樣界線模糊、流動性、多變 的圖戰樣貌正符合液態現代性下的新媒體使用面貌。

本研究認為,從五組使用者的圖戰文本,發現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圖戰,其實 都是著重在使用者彼此的互動,而非貼圖本身所乘載的符號意義,受訪者不管是 有自覺的「玩貼圖」或是下意識地使用,更能相應本研究所述的當代社會的嬉戲 本質。

第二節 鑲嵌在日常生活中的圖戰

本小節將分析深度訪談所得到的田野資料,以研究架構為基礎,進一步延伸 出訪談問題,藉此探討受訪者的圖戰遊戲樣貌,以及圖戰如何鑲嵌於受訪者的日 常生活。

Huinzinga(1949)提出的遊戲人(homo ludens)概念,指出當時的遊戲(play)

與日常生活是分開的,但是在液態現代性下,遊戲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成為當 今社會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本研究中探討的圖戰現象,更是從溝通工具變成現在 人們挪用貼圖的意義,進而發展成遊戲的例子。

本研究以一組受訪者為單位進行深度訪談,並在訪談過程中,觀察受訪者彼 此間的互動與關係,同時請受訪者針對先前提供的圖戰文本進行情境還原,以了 解受訪者在面對對話框及共時性的「當下」,會如何處理與反應。

一、 個人的展演:對話框及共時性

正如研究者在前面章節不斷強調,圖戰為一互動活動,但因 LINE 這類的社 交平台特性,讓使用者的共時性具備彈性,亦即使用者可以不用約定時間,雙方 同時守在螢幕前進行圖戰,不過經實地田野訪談後發現,由於使用者圖戰時間都 不長,多為一至兩分鐘而已,多數圖戰還是發生在對話雙方共時的情況下。

但是在短短幾分鐘的圖戰過程中,即蘊含豐富的個人展演訊息,包括第一節 分析的第一層殊異,每位受訪者的貼圖風格、貼圖特色皆不同,以及此部分將探 討受訪者在圖戰過程中,所面臨到的當下與寒暄,如何在該溝通情境中,做出符 合此脈絡的貼圖反應,以及圖戰的對象與主題。

(一)還原圖戰當下情境

研究者將圖戰文本拼湊成一張圖片,並將此圖片展示給受訪者看,請受訪者 直接在研究者面前還原圖戰當時的狀況與脈絡,每一張貼圖、一句文字都循著脈 絡詢問,就像研究者跟著受訪者一起圖戰,經歷他們的當下,包含「當時為什麼 要使用這張貼圖」、「有別張同樣意思的貼圖,為何要使用這張」等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感覺對了,見招拆招

當研究者向受訪者展示他們的圖戰文本時,詢問每一位受訪者:「請問你為 什麼在這裡要用這張貼圖?」、「接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多數受訪者都會表現出 愣住或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的反應,受訪者C1 表示:「我就覺得該說了,該丟這 個圖了」,而受訪者 C2 也聳一聳肩說:「就,自然而然就會出來啦。」

可以發現,對於受訪者而言,在面對對話框及共時性的「當下」,他們覺得 圖戰時,看到對方傳送過來的貼圖或文字,如何回應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反應,受 訪者 B2 也指出,當他看到別人丟出來的訊息,那一瞬間會不會使用貼圖回應,

一切都是看感覺,他說:「看心情吧,就是感覺對了才會開始貼圖。」

當圖戰進行中,貼圖一來一往的序列,讓受訪者有種高手過招時,彼此見招 拆招的概念,因為受訪者並不會知道對方要傳哪一張貼圖,或是對方傳哪一句話,

可以讓他使用貼圖,一切都只能靠當時的情況即時反應(圖八)。 圖八:見招拆招示意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8

LIN E 這個溝通媒介因為緊緊融入我們生活中,使用者許多動作都是再自然 不過的互動,但是其實不論是 C 組受訪者的「自然而然」,還是 B1 的「看感覺」, 他們的行動都是奠基在有一定程度的先前互動經驗(pre-history)中,他們知道 互動的彼端是可以「玩」的對象,平時也有圖戰的經驗,也知道對方有足夠的貼 圖可以回應,深知對方對於玩圖戰的理解是與自己一致的,這些都是使用者在進 行圖戰前的擁有的先備知識上。

也就是說圖戰的當下,使用者並不是真的這麼自然的丟出該張貼圖,儘管他 們認為自己是不經意的動作,但其實每一張貼圖的選擇,都會因互動對象、溝通 情境等狀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2. 使用者自訂的貼圖使用習慣

分析圖戰文本時不難發現,每一位受訪者都有專屬的貼圖使用習慣,有些受 訪者賦予某一張貼圖只有他自己明白的「弦外之音」,有些對於傳貼圖的方式有 自己的喜好與規則,更有些受訪者擁有自己固定的貼圖組合。

受訪者 A1 提到,他總是喜歡放很多同樣情緒的貼圖,假如想要表達難過的 情緒,受訪者A1 傳了一張哭泣表情,還會再尋找其他可以成功傳遞難過情緒的 貼圖,想要引起受訪者 A2 的注意,不過傳送一樣情緒的貼圖還有前提,他說:

「就是不能一直放一樣的,有時候會有點無聊,就會一直找類似情緒的圖。」

受訪者 A2 在使用貼圖時,則會固定使用同一系列或是相似外型的貼圖,他 提到自己擁有的貼圖中,「joke bear」與「柔弱貓」長得很相似,「所以它們不太 會有違和感,可是我就不會在這時候突然貼那個兔子或是狗的貼圖。」

C 組受訪者對於圖戰更有自己的規則,受訪者 C1 與受訪者 C2 喜歡一口氣 連丟好幾張貼圖,但是跟受訪者A1 的動機不一樣,他們並不是要傳相同的貼圖 引起對方注意,而是他們認為有些貼圖,一定是「combo」,意即傳出這張圖之後,

也要繼續傳送另外他們搭配好的貼圖,這樣才是完整的傳送,C1 自然而然地說:

「我就放這張圖了,然後這個圖出來,下一張就要出來,再來就一定要丟第三個,

就是一連串的,它是combo 吧。」

受訪者 D2 是貼圖創作家,常常使用自己創作的貼圖圖戰,長頸鹿是他的貼 圖角色,在表20 中的 d-11,可以看到這張貼圖呈現的是一隻長頸鹿(主角)有 著像大象一樣的長鼻子,搭配上耳熟能詳的兒歌歌詞「媽媽說鼻子長才是漂亮」, 這張圖看似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在還原圖戰的過程中,才知道身為創作者也 是使用者的他,有賦予該貼圖不同於表面的意義,他說:「這就是我句點用的貼 圖,我畫這個就是為了用來句點。」

(二)貼圖使用時機

1. 情況嚴肅或是講正事時絕不使用貼圖

除了圖戰文本的「當下」之外,本研究也希望了解受訪者的貼圖使用時機,

包括什麼時候一定會使用貼圖、什麽狀況絕對不使用貼圖。從第一節的基本資料

圖愛用者(A1、B1、C1、C2、D1、D2、E 組全部人),受訪者 C1、C2、D2,以 及E 組,亦曾堅定的表示,如果當下的情況能用貼圖,他們就一定會使用貼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0

正因貼圖的媒介特性,讓使用者能夠用一張圖表達千言萬語,有時候能夠傳 遞的訊息反而比文字更加豐富,受訪者 B2 認為傳送貼圖只是一個動作,「真的 很方便,而且(貼圖)可能同時就幫你講完你想講的話,然後又可以代表你當時 線下的狀況跟你的感想,就是非常符合整個情境的使用。」

對使用者而言,有些情緒跟情境是文字無法精準描繪的,貼圖在此時就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受訪者B1 提到,他認為:「文字要形容太多,就用貼圖,比較方 便啊,還有有些情境是,你要用貼圖才比較好表達。」

(三)貼圖對自身的意義

在本章第一節中,研究者使用表格整理,讓每一位受訪者的貼圖風格與特色 一目了然,但是本研究的意圖不只是關注貼圖的風格,更希望探討貼圖與使用者 之間更深層的意義,欲了解貼圖對使用者自身的意義,則必須透過深度訪談,從 他們的言談中去釐清與發現。

1. 情緒的表達與宣洩

本研究在第一章第二節中,整理出表情符號的流變與歷史,表情符號可以加 強情緒訊息的交流,用來強調或澄清一個人的感覺,透過符號附加的非語言線索,

可以得到的訊息遠超出在訊息文本中找到的。

由此可知,貼圖也是一種表情符號,跟以前的表情符號相比,貼圖的角色性、

情緒、情境都更加完整,承載的意義更為豐富,使用者可以透過貼圖傳遞出想讓 聊天對象了解的情緒,受訪者E5 提到:「我可以透過貼圖更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情 緒」,受訪者C1 也覺得貼圖可以幫助他的情緒表達,「我會覺得(使用)這個貼 圖因為它可以生動表達我的情緒,它可以把我的情緒帶出來。」

另外,貼圖誇張的動作與表情,讓有些受訪者認為,使用貼圖也是一個良好 的發洩情緒管道,E1 覺得有「紓壓的效果」,E3 則認為:

我覺得(貼圖)做情緒上面的發洩,因為你在現實生活中,你不會 用揍人的方式來表達,可是你用貼圖,就是可以用一些比較誇張的 方式表達,所以當你用貼圖揍人的時候,感覺效果還比較爽快一點。

(受訪者 E3)

根據媒體社論的觀點來看,貼圖其實是一種「友善敷衍」的工具,當使用者 懶得回話又怕失禮,或是不想表露真實的情緒,就會用可愛的貼圖包裝自己的敷 衍,「當想結束對話,我們不好意思拒絕時,總是用貼圖作結尾」,對作者而言,

貼圖就是種漂亮地敷衍(陳皓嬿,2017 年 2 月 1 日)。

貼圖就是種漂亮地敷衍(陳皓嬿,2017 年 2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