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人背景變項與蔬果攝取行為之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蔬果攝取行為之關係

本節依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 育程度、社經地位、蔬果攝取知識與態度、外食頻率、健康狀況,分別 探討與蔬果攝取行為之關係。

一、年齡:

年齡與健康行為之相關性較無一致的結果,有研究顯示呈正相關:

蘇春秀(2008)發現臨床護理人員年齡越高者,營養攝取行為越佳;余 玉如等人(2008)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的年齡與生活品質有顯著差異,

年齡越大者生活品質越好;廖如文、張玲華、張秉宜、廖文進與顧乃平

(2006)的研究指出年齡與工作滿意成正比,年齡越大者工作滿足越高。

有研究顯示年齡與飲食行為無顯著相關(何素梅,2007;胡惠碧,2007;

許羽婷,2011)。

二、體位:

Therese et al(2010)針對澳洲青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自覺肥胖者,

有較佳的蔬果攝取量。蘇春秀(2008)發現臨床護理人員體型標準者,

營養攝取行為較佳;許羽婷(2011)調查科技公司職員,發現體型瘦者,

蔬果攝取行為較差。但也有研究發現實際體型與飲食行為無顯著相關(施 秀如,2009)。

三、婚姻狀況:

林雅雯等人(2003)針對醫院職員之研究發現,已婚或有伴侶與正 向飲食行為有正相關;蘇春秀(2008)亦發現臨床護理人員已婚者營養 攝取行為較佳;余玉如等人(2008)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的婚姻狀況與 生活品質有顯著差異;陳妮婉等人(2011)發現已婚之護理人員,其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越好,可能原因是透過婚姻關係可以創造一個較有益於

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雙方較會鼓勵對方執行健康行為,因此顯現已婚 者之健康行為較好。許羽婷(2011)發現科技公司職員之婚姻狀況在蔬 果攝取行為上無顯著差異。

四、有無子女及居住狀況:

蘇春秀(2008)發現臨床護理人員與家人同住者,營養攝取行為比 獨自在外住者佳;陳妮婉等人(2011)發現居住型態為小家庭、三代同 堂之護理人員,其生活品質比獨居者好;魏米秀(2006)分析大專生蔬 果攝取行為研究中發現,住在家裡或住親友家中比學校住宿者或是在外 租屋者每日攝取較多水果,可見居住狀態的攝取蔬果便利性、可近性較 佳時,蔬果攝取行為較高;游麗惠等人(2010)指出一週執行吃深綠色 與黃色蔬菜的執行天數會因有無環境障礙因素(如取得容易/有得吃)之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陳俐蓉(2009)的調查也有相同的結果,可見是否 與家人同住對於能否執行健康飲食行為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五、教育程度:

Dehghan, Akhtar-Danesh,&Merchant,(2011)調查 15,512 名加拿大成 人的蔬果攝取行為發現教育程度與正向飲食行為呈正相關;Unal, Nazan ,

&Osman(2009)的研究發現成人教育程度高者,蔬果攝取行為較佳;蘇 春秀(2008)發現臨床護理人員教育程度對營養攝取行為在統計上無顯 著差異;許羽婷(2011)調查科技公司職員,發現蔬果攝取行為不會因

為教育程度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而林雅雯等人(2003)針對醫院員工之 調查卻發現,教育程度和健康飲食生活型態呈現負相關,陳妮婉等人

(2011)發現護校教育程度護理人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優於專科教 育;護士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優於護理師,可能是護校畢業者較早進入 職場,護理年資較長,適應職場的時間較久,故對健康促進生活調適較 好。

六、工作職位:

余玉如等人(2008)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的工作職稱與生活品質有 顯著差異。陳妮婉等人(2011)發現職稱為護士、護理長以上者之生活 品質明顯較護理師好。林雅雯等人(2003)的研究顯示從事商業或擔任 主管,與正向飲食行為有顯著正相關。

七、工作年資:

余玉如等人(2008)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的工作總年資與生活品質 有顯著差異。陳妮婉等人(2011)發現護理人員工作年資越久,其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越好,生活品質感受較好,可能是隨著年齡與工作年資之 增加,對臨床工作也駕輕就熟,加上臨床工作人際關係較為熟悉,因此 在生活品質感受上較好。

八、工作單位與輪班特性:

丁家羚(2010)的研究發現臨床護理人員可能因輪班需求,及隨時

面對病人的突來變化,無法固定用餐時間,使得對於飲食之選擇性較差,

飲食的正常性無法妥善處理。輪班所造成的影響以睡眠困擾最為嚴重,

其次包括月經疼痛、消化不良及情緒不佳,與生活品質的好壞息息相關

(李佩珊等人,2008)。

游麗惠(2010)將台北市青年健康飲食行為的障礙因素,歸納成七 大類,分別為時間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認知因素與社會因素,前 10 名的障礙原因中,以時間相關因素最多,佔 了 4 個原因,包括日常工作課業太多太忙、沒時間/來不及、太晚睡覺、

從事休閒娛樂活動到太晚。

九、外食頻率:

科技發達的現代,國人的生活水準日漸提升,但飲食型態並不均衡。

蔡晏儒與鄭惠美(2006)調查職場員工,超過八成(82.0%)的研究對象,

每 10 次的午餐及晚餐中,在外面用餐之次數為 3 次以上;高達七成

(71.1%)為 5 次以上;將近四成(39.3%)為 8 次以上。平均外食次數 也達 6.1 次,佔一半以上,顯示外食情形相當普遍。而市面上提供之盒餐,

為求製作過程方便迅速,多以油炸及油煎的方式,蔬菜類較易受供應時 間的影響而變色,故一般盒餐內容多為「多油少纖維」,同時也發現外食 頻率對蔬菜攝取行為階段具有顯著預測力,外食頻率越少,蔬菜攝取行 為階段越高,每 10 次的午餐及晚餐中,在外面用餐而非由家中製備之次

數為 3 次以上者超過八成,5 次以上者高達七成;將近四成為 8 次以上,

平均外食次數達 6.1 次。兵逸儂與鄭惠美(2010)調查發現高中生一週 21 餐中,外食頻率平均為 11.20 餐,其中以午餐頻率最高(4.85 餐),晚 餐頻率最少(2.85 餐),外食頻率與每日五蔬果自覺障礙呈顯著正相關,

與自我效能、一週達到每日五蔬果天數呈顯著負相關。游麗惠等人(2010)

指出台北市青年健康飲食行為的障礙因素之一為外食,一週外食餐數在 1 至 11 餐者吃 3 份蔬菜和 2 份水果的執行天數顯著高於全部外食者。本研 究對象為護理人員,有較多外食機會,故將外食頻率納為重要的研究變 項之一。

十、自覺飲食健康狀況:

兵逸儂與鄭惠美(2010)針對高一學生的調查發現自覺飲食健康狀 況普通者最多,佔 53.0%、其次為健康(18.3%)、不健康(15.0%)、非常健 康(9.9%)、非常不健康(3.8%);蘇春秀(2008)發現臨床護理人員自覺健 康狀況佳者,營養攝取行為越佳;蔡晏儒與鄭惠美(2006)針對職場員 工的調查發現自覺飲食健康狀況良好者接近半數(45.9%)、其次為普通 (33.9%),自覺飲食健康狀況越好,蔬菜攝取行為階段越高,且同時能夠 有效預測研究對象之自我效能、知覺利益與知覺障礙,且對自我效能之 預測力達 11.6%。

十一、自覺身體健康狀況:

蘇春秀(2008)的研究發現臨床護理人員無健康問題者,營養攝取 行為較佳;余玉如等人(2008)的研究顯示護理人員健康狀況與生活品 質有顯著差異。游麗惠等人(2010)的研究發現台北市青年自覺健康狀 況非常好或好者在至少吃 3 份蔬菜和 2 份水果的執行天數顯著多於自覺 健康狀況非常不好、不好或普通者。

Unal et al.,(2009)針對土耳其 15 到 20 歲青年研究結果顯示,自覺 健康狀況良好者,蔬果攝取行為較佳;余玉如等人(2008)的研究顯示 護理人員自覺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有顯著差異;陳妮婉等人(2011)指 出護理工作是一高壓力工作,當自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較好時,意謂護 理人員在營養與運動方面處置較佳,故感受生活品質較好。許羽婷(2011)

發現科技公司職員自覺健康狀況好者,蔬果攝取行為較佳;陳俐蓉(2009)

發現自覺健康狀況不同在蔬果喜好的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存在,自覺健康 狀況好者之蔬果喜好程度較佳。

綜上所述,年齡、體位、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居住情形、護理教 育程度、職位、工作年資、工作單位、輪班特性、外食頻率、自覺飲食 健康狀況、自覺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均為蔬菜與水果攝取行為重要的 影響因素,故列為本研究之變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