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

成人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已經定型,無法真正打破舊有飲食行為 而改變健康現況。跨理論模式中的行為改變階段指出行為的改變並非絕 對的「有」或「無」,而是一系列漸進及反覆的動態過程。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是由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Prochaska 於 1979 年綜合心理治療和行為改變之多種理論發展提出,其內

容包含四大概念:一、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二、改變的過程

(processes of change);三、自我效能( self efficacy);四、決策權衡(decisional balance)。目前有許多研究均引用此理論模式(張春美等人,2009;兵逸 儂與鄭惠美,2010)。

一、改變之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

跨理論模式中,行為改變包含五個主要階段,即前沉思期、沉思期、

準備期、行動期和維持期,處於不同改變階段者,其對行為的認知及解 釋也會不同。每個階段各有不同的意圖與行為特徵:

(一)沉思前期(Precontemplation):於未來 6 個月內沒有行為改變之打 算。此期的人們可能是因為尚未能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問題點,也可 能導因於過去多次失敗的經驗產生之抗拒心理。

(二)沉思期(Contemplation):打算於未來 6 個月內開始行為改變。此 期的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問題點,但卻可能長時間處於評估 行為改變將導致的好處與壞處間的矛盾中。

(三)準備期(Preparation):打算於最近的未來,即 1 個月內改變行為。

此期的人們可能已產生偶發的行為,或是展開一些行動。準備期的 人們已經打算面對這個健康問題,也是衛生教育計畫最適當的介入 時機。

(四)行動期(Action):規律行為產生,但還未持續超過 6 個月。行為

改變的程度必須符合一個專業上對健康有益處的標準,行動期可以 說是行為改變是否能真正成功的關鍵時期。

(五)維持期(Maintenance):延續行動期之行為,且持續時間在 6 個月 以上。維持期者越來越能抵抗故態復萌的誘惑,持續行為改變,越 來越有信心。

二、改變的過程:

是提供跨理論介入措施中的重要指導方針,可分為認知層面和行為 層面

(一)認知層面:

1.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 raising):增加一個人的知識層面或是對問 題行為的覺醒。適用於前沉思期或是沉思期。

2.情感喚起(Emotional arousal):與意識覺醒類似,但是更著重於情感 層面,讓學習者了解如果採取行動可以減少問題行為所帶來的負面 影響。

3.環境再評價(Enviornmental reevaluation):個人在認知與情感上對自 己不健康的習慣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同時自己這樣做對其他人 而言有正向或負向的影響。

4.自我再評價(Self-reevaluation):一個人在認知和情緒上對自己持續 不健康行為和改變後的形象評價,適用於沉思期及準備期。

5.社會解放(Social liberation):此過程是使用外在環境來幫助個人開始 或持續行為改變,包含透過立法、政策擬定,創造有利於健康行為 的社會環境,適用於前沉思期、沉思期、準備期及行動期。

(二)行為層面:

1.自我解放(Self-liberation):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也承諾改變,

適用於準備期、行動期及維持期。

2.情境替代(Counderconditioning):學習以較健康的方式取代不健康的 行為,適用於行動期及維持期。

3.助人之人際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包含獲得家人、專業人員及 朋友的支持、關心、了解和接納等,適用於行動期及維持期。

4.增強管理(Reinforcement management):使用獎勵的方式來鼓勵達到 某些目標,適用於行動期及維持期。

5.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移除不健康的習慣線索,增加行動改變 的提示,適用於行動期及維持期。

三、自我效能:

而決定個體是否採取行為改變的重要因素則有決策權衡和自我效 能,自我效能指人們面對某一不利的情境仍能執行有益健康或不執行有 害健康之行為信心度,是行為改變的重要影響因素。

四、決策權衡:

決策權衡為個體衡量採行該行為的利益(pros)以及代價(cons)的平 衡,與行為改變階段有相關性,越往後面之行為階段之知覺障礙越小,

而知覺利益越大。倘若在教育介入時能依對象所處的改變階段設計合適 的策略,則介入的效果會較為有效。

跨理論模式廣泛運用於健康行為各領域,飲食行為的議題也常運用 此一理論,Driskell, Dyment, Mauriello, Castle and Sherman (2008)發現 高中生的蔬果攝取行為人數最少的二個階段為行動期(1.7﹪)及維持期

(9.3﹪),人數最多的階段是前沉思期(46.0%);魏米秀與呂昌明(2009)

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台灣大學校院學生在蔬菜及水果攝取改變階段 的分佈以前沉思期及準備期佔多數,行動期及維持期人數較少;兵逸儂 與鄭惠美(2010)調查高一學生之每日五蔬果行為階段分布情形,結果 亦發現前沉思期人數最多(25.8%)。蔡晏儒與鄭惠美(2006)以職場員工 之研究發現蔬菜攝取行為出現兩極化的分布,前沉思期與維持期之比例 最高,沉思期與行動期僅分別佔 9.4%與 4.8%,顯示重視蔬菜攝取之研究 對象,很早就已經重視,不重視者仍不想重視。

知覺利益、知覺障礙及自我效能是有相關的,魏米秀與呂昌明(2009)

發現台灣大學校院學生蔬菜/水果攝取改變階段不同,攝取頻率顯著差 異,處於較高改變階段者,有較高的攝取頻率。處於較高蔬菜/水果攝取 改變階段者,其自我效能、決策權衡整體變項及個別變項的得分均有愈

高的趨勢。

Robinson et al (2008)

Driskell et al (2008)

多(兵逸儂與鄭惠美,2010;魏米秀與呂昌明,2009;Driskell et al, 2008;

蔡晏儒與鄭惠美,2006),瞭解蔬果攝取行為改變階段的不同狀態,將可 作為營養教育介入的參考(Robinson, Norman, Sallis, Calfas, Rock, &

Patrick, 2008)。

國內針對臨床護理人員蔬果攝取行為的調查研究很少,故本研究即 以臨床護理人員為對象,探討其蔬果攝取行為,同時檢視與行為改變階 段有關的背景變項及社會心理學變項,期能作為擬訂及推行臨床護理人 員營養教育介入的實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