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三節 個案介紹

此節將分為個案特殊性以及個案發展歷程兩部分,其中個案特殊性之內容,

研究者分為經濟層面、政策層面、社會層面與環境層面分別說明;個案發展歷程 中分為功能變遷期、空間定位期、文創發展期與文創創新期等四個分期分別說明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從台北酒廠發展至文創園區的過程,其中除了政府政策的作 用力,亦包含藝術與文化之揮發,將時間軸與分期整合,以便了解華山 1914 文 創園區歷史之軌跡。

壹、個案特殊性

本研究為探討閒置空間再利用,該類型為因時空背景的結構變遷而致使原 空間使用功能荒廢,因此個案選擇位於台北市都市核心地帶的華山 1914 文化創 意園區。邱如華在 2001 文化空間再造國際研討會中提到:「空間其實是種有機 體,經過歷史、社會、經濟、環境變遷與統治者,決定了使用的用途,使得文化 與空間的關係在不同階段,造就了不同的時代意義。」1914 年當時日據時代的 芳釀社造酒廠,如今已成為國內文創發展基地的華山文創園區,從經濟層面的結 構變遷、政策層面的三個促參案、社會層面的歷史變革和環境層面的永續經營來 看,皆有其特殊意義,綜合上述將四個層面之特殊性分述如下:

一、 經濟層面

地理位置居經濟發展核心地段,具都市更新之經濟價值,然而政府文化政策 予以保留其文化價值和藝文活動用地,未來將成為文化創意產業12(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發展旗艦基地,打造文創經濟奇蹟,創造文化創意之高附加價值 的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說明經濟與文化間共同並進融合。

12 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 與就業機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文創產業發展法,查詢日期:2011 年

06 月 08 日,取自:http://cci.culture.tw/cci/cci/law_detail.php?c=240&sn=3731

47

二、 政策層面

華山文創園區經過政策多次更迭,文建會終於定位其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 策基地,華山文創園區同時進行三個引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經營方式,電影藝 術館(OT)、文化創意產業引入閒置空間(ROT)以及近期正在興建的文創產業 旗艦中心(BOT)。

三、 社會層面

(一)文化價值

華山文創園區從日據時代的酒廠至 1987 年酒廠遷移,酒廠不僅生產酒產品 更是生產許多人童年的記憶;將近百年的古老建築成為市定古蹟,歷史意義彷彿 重現在日據和國民政府公賣局時代,空間內的大酒槽框型與當時使用的窗櫺,皆 為重現歷史文化變遷與現代連結的最好證明,因此藉由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激 發社會民眾的情感與創意,共同參與文化與活化藝術,帶動地方發展,深耕文化 認同。

(二)文化意識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是國內第一個由下(藝術家)而上(政府)爭取空間的 方式讓文化意識逐漸抬頭,讓公部門能重視閒置空間,然歷經政黨輪替和文化政 策多次修正,面對其定位多次擺盪,讓藝術和文化價值傳承滲透進參與民眾的心 靈。

(三)組織創新模式

經營團隊的異業聯盟(遠流出版、仲觀設計與國賓大飯店)組織模式,並藉 著跨界整合帶動文化創意發展,因此經營團隊組織的特殊性,是否能帶領華山文 創園區達到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願景,為本研究的探究之一。

四、 環境層面

華山文創園區為市定古蹟,目前包含古蹟建築和歷史建築(如圖 2-2 所示),

48

周邊有占地廣大的華山公園,其在台北市市中心位置,占地篇幅廣大,近百年歷 史日據時代的酒廠,除具備古蹟建物的歷史因素,閒置空間再利用將沉睡的酒廠 喚醒,再利用的發展目的為永續經營而非二度閒置,因此環境方面要使之古蹟永 續保存下去。

圖 2-2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市定古蹟與歷史建築 資料來源:參考華山 1914 文創園區網站13後自繪 貳、 個案發展歷程

本研究為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個案,華山 1914 文化創意園區,位於台北市的 產業核心地帶,其地幅廣大,正門位於忠孝東路及八德路交叉口,除了廠房以外 周圍包含擴及市民大道與金山北路範圍之華山公園,占地 7.21 公頃。由於地處 台北市中心位置極具經濟價值,隨著古蹟保存法修訂與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推 動,更重要是一群藝術家爭取當時這塊閒置公有的,整合各領域力量,爭取華山 作為藝文展演空間,因此華山 1914 文化創意園區將近快百年的歷史還能保存完 整佇立不搖。

研究者整理關於華山之相關研究(陳嘉萍,2002;陳柏森,2004;劉雯婷,

13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官方網站。查詢時間:2011 年 06 月 14 日,取自:

http://web.huashan1914.com/about/buildings.php?cate=about

49

2004;陳怡君,2009)與新聞二手資料,說明華山 1914 文化創意園區的發展,

研究者依據空間功能與政策之轉換,歷史發展與分期如圖 2-3 所示,分為下列四 個階段:

(一)功能變遷期(1994-1997)

華山當地地名源自於清朝時期,在清朝時稱三板橋庄大竹圍,而後 1922 年 日治時期,當時來台首任台灣總叫「樺山資紀」,因此改稱為「樺山町」。位處於 當時日治時期台北市都市計畫規劃開發的地區(包含貨運站、酒廠等),直至 1945 年國民政府時期則改為今天所知的「華山」。酒廠歷經多次更名,臺北專賣支局 附屬台北酒廠(1922)、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1924)、臺灣專賣局台北 酒廠(1946)、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一酒廠(1947)、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 酒廠(1957)與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酒廠(1975),日治時期製造清酒,國民 政府有太白酒與水果酒,尤其水果酒讓台北酒廠到達黃金時代,然而隨著 1987 年將廠房移至林口,由於結構性變遷停止製酒功能,台北酒廠產業歷史劃下句點。

(二)空間定位期(1997-2003)

1992 年立法院預定台北酒廠為新立法院用址,稱之為「華山特區」,並且公 告為機關預定用地,1997 年開始空間的定位在此開始轉變,金枝演社進入廢棄 的特區展演,被控告侵占國產,一群藝術家組成華山藝文特區促進會,聲援爭取 華山成為多元的藝文展演空間,要讓閒置空間能被「再利用」。台灣省政府時期 的文化處(現今的文建會)與公賣局協商,省文化處委託「中華民國藝文環境改 造協會」經營,並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解決公眾使用權與藝文表演權之爭議。

2001 年文建會提出九十年度試辦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2002 年 6 年文建會推動 文化產業設立五大創意園區,並邀請產、官、學代表討論華山藝文特區的未來,

為華山空間定位期開展了契機。

(三)文創發展期(2003-2009)

2003 年華山藝文特區規劃為創意文化園區,文建會期許發揮台北城特殊文 化創意之交流空間,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特別用地,將華山規劃於 2004 至

50

2007 年文化創意園區計畫內。台灣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的新觀念,以閒置空間再 利用和產業遺產的活化保存影響最明顯,華山為古蹟活化藝文空間。2007 年月,

過去經由四年研究及三位文建會主委,由於歷任文建會主委規劃未能達成共識,

因此對於未來規劃在文創發展初期停擺,2 月文建會以促進民間參與模式,規劃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引入空間整建營運移轉計畫案」,同年 6 月由 台灣文化發展公司(遠流出版、國賓飯店與仲觀設計)聯合組成,兼具商業與文 化特質,取得 15 年加 10 年的經營權。

(四)文創創新期(2009-迄今)

文建會為落實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既定政策,創造文化創意之高附加價 值,將華山文創園區定位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使古蹟、歷史建 築與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隨著 2009 年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興建營運移轉(BOT)

案招標,由華山聯盟與台灣文創聯盟共同角逐,目前由台灣文創聯盟藉由跨界整 合, 2010 年預告台灣文創旗艦中心於未來三年可落成,開啟文化創意發展創新 時期的創意經濟時代。

圖 2-3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園區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圖片參考華山 1914 文創園區14與台灣文創旗艦聯盟15內容後自繪

14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園區官方網站。查詢日期:2011 年 6 月 14 日,取自:

http://web.huashan1914.com/about/history.php?cate=about

15 陳宛茜(2009)。華山 1914/文創產業旗艦展示自在酷,查詢日期:2011 年 06 月 14 日,取 自:http://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f=16&p=86818

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