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理論探討

(一)健康促進概念的源起與意義

1974 年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Lalonde 以非傳統醫學的觀點,將國民致病及 死亡的因素歸納為:(1)行為因素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2)生物性因素;(3)

環境的危害;(4)現有醫療體系不健全;並以此架構檢視了加拿大的疾病與死 亡原因,結果發現生活方式是影響健康的最大因素。

根據維基百科 (2014) 的記載,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1986 年在加拿大 渥太華舉辦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會議,而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則是在這個會議中所訂定的。渥太華憲章強調社區行動在健康

促進的重要性,雖然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是健康促進的主體,但為了達到增進 健康的目標,透過社區組織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渥太華憲章提到「健康促進 需透過有效的社區行動來設定優先順序、做決定、擬定策略,並執行這些計劃 以獲得更好的健康,這個過程的核心是使社區具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努力和命 運。」其精神是透過社區組織來完成社區行動的方式。

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不只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的特定預防,應該是 有正向成長與改變的實行趨勢(actualizing tendency),也是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 (approach beahvior) 簡言之,尌是引導個人維護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美 滿的肯定態度,而非只是預防疾病或避免健康問題的行為 (Pender, 1987)。

黃松元 (1993) 認為健康促進始於個人,並在於尋求發展社區和個人策 略,以協助人們採行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

Pender則認為尌個人的健康定義為,個人處在文化環境中身、心、社會與精 神層面呈現穩定的狀態,因此,必頇以整體的觀點去定義人們的健康,包含生物

16

心理、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觀點 (Pender , Murdaugh, & Parsons, 2002)。

顯然從 1970 年起對於健康促進的意義及概念,已建立為協助有病痛的人群 之外,更進而不斷提昇個人更佳的健康及幸福狀態。

(二)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

健康促進行為引導了個人體認到高度的健康潛能,致使人們感到生活滿足 及愉快,而非只是單純的預防疾病的發生。Pender 在 1987 年提出的健康促進模 式中,主要引導護理人員了解影響個人選擇及決定健康促進的因子,以利進行 健康照護。在 Pender 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中,列出可能影響到健康促進行為的 因素有三,分別是認知-知覺因素(cognitive-perceptual factors)、修正因素

(modifying factors)以及行動線索(cues to action)。

1.認知-知覺因素是採取或維持健康促進行為的主要動機,其機轉包括:

(1)健康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health):指個人對健康的重視程度。

(2)個人對健康的定義(definition of health):指個人對健康的認定。

(3)自覺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指個人執行健康促進行為之 能力的信念。

(4)自覺健康狀態(perceived health status):指個人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自 我評估。

(5)自覺健康控制(perceived control of health):指個人對自己健康狀況 掌控的能力。

(6) 自 覺 健 康 促 進 行 為 的 利 益 ( perceived benefit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指個人自覺執行健康行為所能得到的利益。

(7) 自 覺 健 康 促 進 行 為 的 障 礙 ( perceived barrier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指個人自覺在執行健康行為時可能遇到的困難。

17

2.修正因素包括有:

(1)人口學特徵(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如性別、年齡、種族、教 育程度等。

(2)生物學特徵(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如過去對疾病的認識與經驗 等。

(3)人際間的影響(interpersonal influences):如家庭、同儕、健康照護提 供者的鼓勵。

(4)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s):如追求美感、需要特徵等。

(5)行為因素(behavior factors):指個人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熬夜、

定期健檢等習慣。

3.行動線索包括身體內在的徵兆或環境的訊息,指促成採取行動的刺激,可 分為外部線索如大眾傳播、家人親友的疾病經驗;內部線索如自覺身體不 適等。

自從 Pender 在 1987 提出理論並經過數年研究後發現,健康的重要性和自覺 健康控制兩項變因,對健康促進行為的解釋不穩定,且解釋變異量不大,而另 外一項變因行動線索則屬於暫時刺激,難以測量。因此;Pender 在 1996 年重新 修正模式,將上述三個變因去除,而將健康的定義、自覺健康狀態、人口特性 及生物性因素歸納為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並加入過去有關行為(prior related behavior) , 使 個 人 因 素 與 過 去 有 關 行 為 成 為 個 人 特 質 及 經 驗 因 子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另外將人際間影響及情境因素,由修 飾 因 子 提 升 為 直 接 影 響 健 康 促 進 特 定 行 為 的 認 知 及 情 感 (behavior-specific congitive and affect)因子,並加入自覺行動益處(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

自 覺 行 動 障 礙 ( 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 ) 、 自 覺 自 我 效 能 ( perceived self-efficacy ) 、 行 動 相 關 感 受 ( activity-related affect ) 、 人 際 間 的 影 響

18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及情境影響(situational influences)為健康促進特定 行為的認知及情感因子。同時加入行動計畫的承諾(commitment to a plan of action)及立即面對的需求及喜好(immediate competing demands and preferences)

兩個因子於模式中 (Pender , 1996)。

Walker 等人依據 Pender 發展之「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評量表」(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LHHA),其中歸納包含運動、營養、壓力管理、健康責 任、自我實現以及人際支持等六個因素,共 48 題。國內學者(魏米秀、呂昌明,

2005)則進一步簡化修訂 LHHA,維持六大因素,將題目簡化為 24 題的「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量表。

魏米秀與呂昌明 (2005) ,所發展出的量表包含運動行為、營養行為、自我 實現、人際支持、健康責任與壓力管理等六項因素,分述如下:

(一)運動行為:即從事運動、休閒活動的情形。

(二)營養行為:包含帄時飲食習慣及食物選擇。

(三)自我實現:對生命的正向及目標感,對生活感到樂觀。

(四)人際支持:包含與親密的人相處、與朋友討論問題等。

(五)健康責任:即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定期與專業人員討論自己的健 康、量血壓等等。

(六)壓力管理:即會放鬆自己、懂得減輕壓力的方法等。

上述皆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所包含的內容,並作為後續研究之定義。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對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不同族群的研究上數量頗多,其中以大學 (專)生的研究數量佔多數,而針對國高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較少,以下針對國 高中各不同族群的研究,以表格方式進行整理說明。

19

20

從上述的文獻整理中可以發現,國內對於健康促進型態的研究在各族群均有 一定份量的成果積累,但與身體適能或規律運動狀態探討的顯然較少。高中(職) 生正處於青少年的階段,在認知、心理、生理、情緒及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有很大 的變化,青少年時期的規律運動及健康習慣養成與發展,遠比成年期的行為改變 更有利於健康促進型態的建立。因此,本研究將以 Pender 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與高中(職)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及規律運動狀態進行研究探討。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陳昭伶、陳政友、羅惠丹,2009) 探討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與其他相關因素,運用多步驟抽樣法進行抽樣,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中,以自我實現的得分最高,同時也發現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

家庭功能、家人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強勢他人外控、公私立學校別等六項因素,

可以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張伯彰 (2008) 針對大學生進行健康體適能與 健康生活型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學生體適能的主要因素為運動頻率、身體 活動量與飲食習慣。

曾建興 (2008) 針對彰化縣高職學生個人因素與運動行為階段、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相關性進行探討,結果發現影響高職學生運動行為階段的因素為性別和 學業表現,再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因性別、學校類別、科別、年級與學業表現 的不同及運動行為階段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而在體適能的研究,則偏向於運動處方介入的成效探討,如陳淑貞與林文忠 (2009) 針對育達商業學院 93~95 學年度的新生,進行了二年縱向之成績分析,

結果顯示,三學年入學新生男生心肺耐力有顯著退步,且二年縱向追蹤成績皆呈 現退步情形,但於 95 學年度體適能改善策略介入課程後,退步的比率因而降低。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