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Copied!
9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體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指導教授:程一雄 博士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

健康體適能之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Sport Behavior Stages on

Students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Health Related

Fitn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研究生:廖淑好 撰

(2)

謝辭

當論文進入尾聲時,代表著兩年研究所的學習歷程即將結束,回首這二 年在家庭、工作與學業中掙扎著,雖忙碌但也烙印下許多難忘的回憶及長存 於心中的美麗畫面,相信在年歲漸長時回想起,那畫面依舊清晰、動容。 經由好友永欽老師的告知及鼓勵下,幸運地考取並成為暑碩的一員,感謝 炳昭老師的引薦讓我幸運的遇到我碩士生涯的恩師--程一雄老師,在這兩年 裡老師從來沒有因為我的駑鈍及怠惰有所責備或面有難色,尤其在我母親離 世的那段時間,老師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宽容我穩定情緒後再行論文寫作, 那時內心是溫暖、感動的。老師待我亦師亦友,總在我有所困惑時適時給予 啟發及指導,包容我探索感興趣的研究議題,在天馬行空時亦不忘提點我, 免於偏離研究方向而徒增困擾。老師嚴謹的研究態度及待人處事的圓融一直 影響著我,也是我努力的指標,謝謝您!能成為您的學生是老天給的福分。 此外,感謝口試委員太彥老師及耀聰老師,不管是在統計的運用及修正或論 文整體架構上,總是細心的給予導正,讓我的論文能漸趨完善並且得以順利 完成。在此,也感謝系上所有的師長,您們豐富的學識涵養開闊了我的研究 視野,同時感謝系辦專業又親切的淑芬,能在此修業及成長我心存感激。 這二年讓我最難忘的應該是OPE102的所有成員了,課堂中一片和樂融 融、笑聲不斷外,你們也是我假日能準時到校的動力,在人生低潮時曾有休 學的念頭,但同學間相互關懷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何其有幸能成為這個班的 一員又怎能輕易放棄,謝謝你們讓我在論文的泥淖中保有笑臉且順利完成。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媽媽,考試前您正艱辛的面對身體的不 適,我告訴您我想放棄考試,若考取和您可以脫離病苦只能擇一,我要選擇 後者,但您鼓勵我不要放棄應考而且期待我能考上,為此,我硬著頭皮上陣, 或許老天要讓您無憾而讓我得以上榜。終於~我要畢業了,雖然您已經離開人 世,但此刻我最想和媽媽分享畢業的喜悅,相信您在極樂的那端一定笑容滿 面,我會把對您的思念深藏於心,您留給我的無形資產也將繼續豐富著我的 生命的。另外,感謝我的先生--力彰,他總在我傷心、難過或承受壓力時默 默守護在我身邊,忍受我的情緒、陪伴我解決難題,你對我的好我珍惜之。 文末感謝老爸我知道您始終關心著我;還有賀媽、春蓮老師、淑愛、淑文、 嘉玲、文彬、明輝、雪雲;不管是在論文方面的鼎力相助、無私分享或精神 上的鼓勵、心靈上的陪伴,都在此致上最大的謝意。 淑好 謹誌 于中教大 一0四 夏

(3)

I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

體適能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比較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與體適能之差異情形,同時探討高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 相關情形。本研究以 603 名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請受試者填寫健 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問卷、HPLP-S「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簡式量表」,同時進 行體適能檢測,將收集之資料以卡方檢定、T 檢定、皮爾遜相關分析、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及 Scheffe(雪費)事後比較法分析所有資料。研究結果顯示:一、 高中學生運動行為改變各階段比例分別為:無意圖期 12.6%、意圖期 29.0%、 準備期 40.6%、行動期 10.0%、維持期 7.8%。二、高中學生之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表現依序為: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壓力管理>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健康 責任。三、健康體適能方面:身體質量指數(BMI) 過重佔 65.3%,柔軟度部 分也將近有 30.8%學生屬於待加強;立定跳遠有 34.0%學生屬於待加強;仰 臥起坐 37.1%及心肺功能 45.9%學生屬於待加強。四、自我實現、營養行為 及人際支持得分均會隨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升高而有提高趨勢;相反地,健康 責任得分則會隨著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升高而降低趨勢。五、高中學生健康責 任及運動行為與體適能表現均呈現正相關。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是運動行為的 表徵,對於高中生而言越早取得個體所處階段別,越能及時介入,引導學生 樂於運動並養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 建議,供體育教師及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 跨理論模式、改變階段、健康促進、體適能

(4)

II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Sport Behavior Stages on

Students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Health Related

Fitn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result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health related fitness occurred at different sport behavior stages among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anwhile, to find out the relative influence caused. A total of 603 students joined this investigation. 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of Sport Behavior Change Stages and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Short Form (HPLP-S). Also, the health fitness test was made. All records and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the Chi-square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est,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One-Way ANOVA and Scheffe Post Hoc statistics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proportion of sport behavior change at different stages is as below: no intend period 12.6% , intend period 29.0%, prepare period 40.6%, action period 10.0%, maintain period 7.8%; (2) the ranking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erformance from the top is self-actualization, personal support, pressure management, nutrition behavior, sport behavior, and health responsibility; (3) the result of health related fitness test indicated that 65.3% rated over weight by BMI; 30.8% classified as "to be improved" on the body flexibility, 34.0% on the standing long jump, 37.1% on the sit up, and 45.9% on th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4) the scores of self-actualization, nutrition behavior and personal support increased while the stages of sport behavior change promoted; conversely, the score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decreased; (5)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and sport behavior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health related fitness. The different sport behavior stage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indicator of sport behavior.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earlier to identify the stages they are in, the better to guide them to enjoy and to get into the habit of playing sports.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studies.

Keywords: Transtheoretical Model、Stages of change、Promoting Health、Health

(5)

III

目 次

目 次 ... III

表 次 ... VI

圖 次 ... I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5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與操作型定義 ... 6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階段改變理論之探討 ... 12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 15

(6)

IV

第四節

文獻小結 ...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2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23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方法 ... 2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25

第五節

資料分析及方法 ... 27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28

第一節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體適能表現之分佈情形 ... 28

第二節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 34

第三節

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 ... 37

第四節

背景變項與體適能表現之差異情形 ... 46

第五節

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 48

第六節

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體適能表現之差異情形 ... 52

第七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探討 ... 57

(7)

V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59

第一節

結論 ... 59

第二節

建議 ... 63

參考文獻 ... 65

附錄一 ... 71

附錄二 ... 74

附錄三 ... 77

附錄四 ... 82

(8)

VI

表 次

表 2-1 各階段體適能之概念及評量內容 ... 10

表 2-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於不同族群對象之研究整理 ... 19

表 4-1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分佈情形 ... 30

表 4-2 研究對象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分佈情形 ... 31

表 4-3 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分佈情形 ... 32

表 4-4 研究對象體適能表現之分佈情形 ... 33

表 4-5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卡方檢定摘要表 ... 36

表 4-6 背景變項與自我實現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38

表 4-7 背景變項與健康責任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39

表 4-8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1

表 4-9 背景變項與營養行為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2

表 4-10 背景變項與人際支持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4

表 4-11 背景變項與壓力管理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5

表 4-12 背景變項與體適能表現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47

(9)

VII

表 4-13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自我實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48

表 4-14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責任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49

表 4-15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運動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49

表 4-16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營養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50

表 4-17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人際支持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50

表 4-18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壓力管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51

表 4-19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 BMI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 4-20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柔軟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21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瞬發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4

(10)

VIII

表 4-22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肌耐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5

表 4-23 高中生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心肺耐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56

表 4-24 高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性分析矩陣

... 58

(11)

IX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 ... 22

圖 3-2 研究流程 ... 23

(12)

1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跨理論模式中的行為改變階段之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別 的高中生,其健康體適能表現的差異情形,並進一步探討與健康促進生活形態 (Promoting Health)的各項因素差異性及相關情形。本章節主要針對研究動機與研 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並對本研究相關的名詞做解釋與界定,再提 出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章共分為六節,分別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 問題、研究假設、重要名詞解釋與操作型定義、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以及醫療水準的提昇,使得人類帄均壽 命獲得提高及延長,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追求因而成為重要的議題。由於 3C 科技快速發達,誘使人們漸漸落入高比例的坐式生活型態(辦公、上網、看電視 等)中,加上無法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使得現代人慢性疾病比率逐漸攀升。研 究報告指出,因為沒有規律身體運動造成許多健康威脅的問題,如:肥胖、心血 疾病、第二類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李麗晶,2012)。有學者尌指出,適當規律 的運動可消除個人負面的情緒,如壓力、焦慮和憂鬱等,更可提升個體的自信心、 身體自我效能及整體自尊 (盧俊宏,2005)。 依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 2012 年公布之生命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 1-14 歲 少年十大死因中,心臟及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腦血管疾病分別位居第 四及第八名;15-24 歲青年十大死因中,心臟及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腦血管疾病分別位居第四及第六名,顯見這些被認為中老年時期才會罹患的慢性 疾病,已有逐漸年輕化趨勢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3)。在教學 現場看到根本不可能發生在年輕學子身上的慢性疾病日益增多,令研究者感到憂

(13)

2 心忡忡並想一探究竟。 國內學者認為台灣學生健康體適能不佳及缺乏運動習慣的問題,特別是運動 量不足,將可能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主 因之一 (方進隆,1999)。因此,規律健身運動習慣的動態行為,是促進健康生 活型態重要且必備之條件,而健身運動的參與則是一個重要起始關鍵。

Myers, Weigel, and Holliday (1989) 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規律運動習慣養成的 重要階段,而青少年時期所獲得的運動經驗與成人時期的規律運動有關。另外, Telama et al. (2005) 在一個為期 21 年的長期研究中,針對孩童時期身體活動型態 所作的追蹤性研究結果發現,9-18 歲身體活動為高水帄的兒童和青少年,其成年 後也會維持高水帄的身體活動,身體活動為中低水帄者,成年後也會維持中低水 帄的身體活動。簡言之,身體活動習慣的養成必頇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尌開始。 因此,成年人不願意參與身體活動或是規律運動或許與青少年時期的經驗養成有 關。

早在 70 年代,國外學者 (Belloc , Breslow, & Hochstim , 1971) 對於生活型態 與慢性疾病之間做了一些研究,結果發現個人若能養成正常規律的吃三餐,不吃 零食、適度運動、睡眠 7-8 小時、維持理想體重、不抽菸、不喝或少量喝酒等七 項生活型態則可以延長壽命。而生活型態是個人的特殊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 可以正向的影響,也能負向的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健康促進是 21 世紀全球最重視的健康議題,1978 年世界衛生組織在蘇俄聯 邦哈薩克首都 Alma-Ata 發表宣言:「全民健康是各國推動的共同目標,並應該於 公元 2000 年以前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global strategy for health for all by year 2000)」 (Organization, 1981) 。而要促進青少年健康的目標應該由學校體育和健 康教育著手,讓學生能夠主動關心自己身體健康,且有正確的健康促進觀念,排 除有害健康的危險因子,進而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 (羅沁芳,2003)。

(14)

3 教育部體育署 101 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報告書中指出,全國高 中學生對於體育課的喜愛程度和體育課的上課時間感受部分為:認為體育課上課 時間足夠的為 29.2%、不足的為 40.3%;顯示高中學生大部分均認為體育課的上 課時數是不足的。對於體育課的喜歡程度上,高中學生喜歡的有 64.9%,不喜歡 的只有 3.3%,與 99 學年度喜歡的比例 64.9%、98 學年度喜歡的比例 61.3%比率 差異不大。整體來說,高中學生對於體育課普遍表示喜歡的態度 (體育署, 2014) 。這也顯示教育部自 87 學年度開始在全國中小學推展體適能 333 計畫, 已經逐漸讓青少年喜歡上運動。而自 103 學年度開始,教育部更進一步提出 SH150 的規律運動政策,由各縣市政府積極研議每週在校運動 150 分鐘推展方 案,於新學期提供各校參考,並鼓勵學生在校運動,以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 強化體適能並培養出具活力的青少年。 然而,運動習慣的養成是一種動態且複雜的行為改變過程,如何讓學子知覺 到運動的利益及克服運動的障礙,進而開始進行運動到維持規律的運動等,其中 包含的因素是學校體育教師及衛生教育人員所應重視的。

跨理論模式最早由 Prochaska and Diclement 在 1983 年時提出,最早是應用 於戒菸行為之探討,到後來廣泛應用於各項健康行為的探討上。跨理論模式有四 個主要概念,分別是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改變過程(process of change)、決 策帄衡(decisional balance)以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Prochaska and Diclement (1983)認為,改變階段是個體行為改變具有動態特質及階段性,而非是單純的 只有某一行為。因此,將行為改變階段區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無意圖期 (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template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 及維持期(maintenance)。研究結果發現,行為改變階段是會受到自我效能及決策 帄衡的影響,自我效能從無意圖期一直到維持期的影響趨勢呈上升曲線。由上述 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是運動行為改變的重要因素 (Marcus & Owen, 1992)。

(15)

4 既然運動對於人們的身心有著正向的影響,但是為何大部分的青少年卻沒有 選擇運動作為主要休閒選項?對此,很多研究者 (林旭龍、呂昌明,2002;Marcus & Owen, 1992) 雖然都以自我效能及其他因素檢驗跨理論模式在不同運動行為 改變階段的心理變項,但仍無法清楚的解釋規律參與運動及提高健身運動人口比 例的問題。因此,了解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情況下,對其體適能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方面的差異,是學校教師在推動健康促進成功與否的重要參考依據。 基於上述,本研究動機主要在了解高中學生其歸屬於五個不同運動行為改變 階段之分佈情形為何?目前的體適能表現為何?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高中學 生之間體適能的差異情形?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高中學生之間與健康促進之 差異情形?以及探討高中學生體適能表現與健康促進之相關情形為何?期待可 以藉由實證研究提供實用的資訊,供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參考,進而增進學生積極 且正向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中部一所國立高中之高一至高三的學生為母群體,採便利取樣方式 取得研究對象,運用改變階段理論,探討歸屬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的學生,在 體適能表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背景因素下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二、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背景因素下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背景因素下與體適能表現之差異情形。 四、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 形。 五、探討研究對象在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體適能表現之差異情形。 六、探討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性。

(16)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不同背景因素下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是否有差異性? 二、研究對象在不同背景因素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有差異性? 三、研究對象在不同背景因素下體適能表現是否有差異性? 四、研究對象在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有差異性? 五、研究對象在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體適能表現是否有差異性? 六、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表現是否有相關性?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問題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一、研究對象不同之背景因素在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上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不同之背景因素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不同之背景因素在體適能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四、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別不同會對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五、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別不同會對學生體適能表現有顯著差異。 六、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不同與學生體適能表現有相關性。

(17)

6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與操作型定義

一、高中生 本研究所指的高中生是指國立臺中二中學生。 二、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 改變階段是跨理論模式的核心,指的是行為產生的時間,各階段的 劃分參考了改變的時間性、動機和恆心層面。行為改變隨著時間的演 進 , 可 分 為 五 個 階 段 : 無 意 圖 期 (precontemplation) 、 意 圖 期 (contemplation) 、 準 備 期 (preparation) 、 行 動 期 (action) 及 維 持 期 (maintenance)。過去將行為改變視為一個「行為發生與否」,而跨理論 模式則將行為改變視為一段「跨越時間之過程」,但不一定以線性方式 前進 (Prochaska & Marcus, 1994) 。每個階段都有其特色,本研究採用 黃耀宗 (2009)修訂 Cardinal (1997) 、Marcus, Selby, Niaura,與 Rossi (1992) 和 Nigg (2002) 的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評估工具,其操作型定義簡 略加以說明。 1.無意圖期:我最近沒有在運動,也不想在未來六個月開始做運動 2.意圖期:我最近沒有在運動,但是我想要在未來六個月開始運動。 3.準備期:我最近有在運動,但是並不規律,想在下個月規律的做 運動。 4.行動期:我最近有規律地做運動,但是未達六個月。 5.維持期:我已經規律地做運動達六個月以上了。 三、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 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 (教育部體育 署體適能網站,2014)。

(18)

7 本研究採教育部體育署公告「體適能護照」當中的測驗項目,分別 檢測研究對象身體質量指數(BMI)、柔軟度(坐姿體前彎)、瞬發力(立定 跳遠)、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心肺耐力(800/1600 公尺跑走) 等五項,並依據所公告之檢測操作方式進行,並將所得資料進行分析及 探討。取得原始體適能成績後,再依據體育署體適能網站所提供之常 模,依據年齡進行等級轉換;身體質量指數(BMI)分為過輕、適中、過 重、肥胖 4 個等級;柔軟度(坐姿體前彎)分為金牌、銀牌、銅牌、中等、 待加強 5 個等級;瞬發力(立定跳遠)分為金牌、銀牌、銅牌、中等、待 加強 5 個等級;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金牌、銀牌、銅牌、中 等、待加強 5 個等級;心肺耐力(800/1600 公尺跑走) 金牌、銀牌、銅 牌、中等、待加強 5 個等級。 四、健康促進(Promoting Health)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 認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指個人 為達到更高層次的健康與安寧所採取的各項行動,對於個人的健康層次 提升、自我實現、自我滿足和個人成尌的一種自發性且多層面的自我創 始行為與知覺。由此可見,早期健康概念著重在生理層面,之後才慢慢 加入了心理層次以及多元健康概念,進而發展出健康促進模式。 本研究參考魏米秀與呂昌明 (2005) 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簡 式量表的修訂,量表包含了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支 持和壓力管理等 6 個分量表,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趨 正向,反之,得分越低則代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趨於消極 (Pender, 1996)。

(19)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立臺中二中 103 學年度高一至高 三學生,以便利抽樣方式進行取樣。 (二)探討變項:本研究討論的自變項為社會人口變項、改變階段別;依 變項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體適能表現。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樣本來自臺中二中 103 學年度高一至高三學生,因此研究結 果無法推論至台灣地區所有的高中及高職學生,只能推及相同背景 的對象。 (二)本研究對象的體適能檢測儘量控制於四週內實施完畢,但檢測時間 與氣溫仍可能會些微影響檢測結果。 (三)有關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資料的收集,是以自陳問卷進行填答,所以 受試者填答的認真程度與真實程度可能對研究結果有所影響。

(20)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陳述與探討,分為第一節、體適能之相關 研究;第二節、跨理論模式之探討;第三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與 研究;第四節、文獻小結。

第一節 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體適能是介於運動與健康之間明確而具體的指標,因此,身處於大量坐式 生活型態的我們,更應該對體適能有正確的認知與了解,期能透過改善體適能 來促進動式生活型態,進一步提升工作及生活的品質。.

一、體適能定義及概念

體適能在各國的名稱有所不同,在英國以英文以「Physical Fitness」表示, 在德國則稱為「工作能力」(Leistung sfahigkeit),法國人則稱為「身體適能」 (Physical aptitude),日本人則稱之為「體力」(フィジカル),而我國過去則 習慣稱之為「體能」 (陳定雄、曾媚美、謝志君, 2000)。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11) 認為 體適能尌是心臟、血管、肺臟和肌肉能順利執行日常工作的能力,其中包含能 夠以最低的疲勞和不適,來應對偶發事件的挑戰。簡言之,尌是可以讓個體有 足夠的體能,做所想做的事情且還有一些餘裕;同時,體適能的要素應該包含以 下 四 個 , 有 氧 適 能 (Aerobic fitness) 、 肌 肉 適 能 (Muscular fitness) 、 柔 軟 度 (Flexibility)、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

另外,體適能在字面解釋為身體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並可視為身體適應生 活、運動與環境 (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它包含

(21)

10 了兩個面向,一般素質(身體健康的狀態)以及特定素質(執行某種職業或運動 所需要的特定身體能力)(維基百科,2014)。

二、體適能的評量要素發展

從體適能的定義及概念發展看來,普遍都認為體適能是身體適應變動環境的 能力,擁有良好的體適能除可輕鬆應付日常生活及工作外,更可以有充沛的活力 抗衡氣候、病毒、壓力。因此,如何以量化的方式評量體適能,並能提出策略提 升人們的體適能,成為各國面對種族、文化差異時所必頇面對的課題。 國內研究者邱文成 (2010) 整理歸納過去體適能相關文獻後指出,二十世紀 以前所謂的體適能是指肌肉的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心肺適能才受到注意。 在 1980 年前體適能與運動技術關聯性較高,重視敏捷、帄衡、瞬發力、反應時 間和速度,統稱為技術體適能;在 1980 年後學者認為體適能與健康及疾病預防 相關,而稱之為健康體適能。1990 年之後,世界各國在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時, 則將身體活動與體適能(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或健康體適能納入,因此體適 能可同時兼顧全人健康(Wellness)的理念或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的概念。 (邱 文成,2010)。 表 2-1 各階段體適能之概念及評量內容 時期 體適能評量人體素質項目 20 世紀初 肌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心肺耐力、血壓、心跳率、運動後心跳率 1958 年 臂力、腹肌耐力、瞬發力、敏捷、速度、協調、心肺耐力 1974 年 臂力、肌耐力、瞬發力、敏捷性、速度、柔軟性、協調、 心肺耐力、身體組成 1980 年 心肺耐力、身體組成、腹肌耐力、柔軟度 1992 年 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 資料來源:引自 (邱文成,2010)。

(22)

11 教育部為了解學生體適能情況,於 1995 年建立體適能常模,公布「中華民 國國民體適能測驗項目」,6 至 24 歲學生之測驗項目包含:(一)1 分鐘屈膝仰臥 起坐,以測量肌力及肌耐力;(二)坐姿體前彎,以測量柔軟度;(三)800 公尺或 1600 公尺跑走,以測量心肺耐力;(四)身高與體重測量,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MI),以測量身體的組成;(五)立定跳遠,以測量瞬發力 (施致帄、李俞麟、羅 晨溦、許靜瑜,2012)。 綜合過去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目前國中小學生不論在 BMI、坐姿體前彎、 仰臥起坐、立定跳遠與心肺功能等,測驗數據均停滯不前,甚至有退步落後的情 形 (施致帄等,2012)。若以單項目而言,高中男生/女生之 1600 公尺/800 公尺跑 走、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呈現退步的現象,符合教育部體育署於 103 學年度推動 SH150 推動報告所提到,教育階段較高(高中)的體適能,表現明顯低於教育階段 低(國小)的學生。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規律運動習慣及提升體適能是應加以探 討的問題。

(23)

12

第二節 階段改變理論之探討

有關個人行為改變非一蹴可幾,必頇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變化才能完成, 而這些變化卻非全都會外顯。簡言之,行為改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常可以分 成數個階段。由於每個階段的影響因子都不同,若要行為改變成功尌需要有不 同的策略進行,因此發展出跨理論模式。

一、跨理論模式的核心概念-階段改變理論

跨理論模式由 Prochaska 於 1979 年提出,結合了許多理論模式與基礎,以 期能夠完備的解決各種行為改變之問題。該理論包含了四大部分:1.改變階段 (stages of change);2.改變過程(process of change);3.自我效能(self-efficacy);4. 決策帄衡(decisional balance)。 改變階段是跨理論模式的核心,指的是行為產生的時間,各階段的劃分參 考了改變的時間性、動機和恆心層面。同時對於健康行為的探討上也是很重要 的部分,Marcus 認為在階段本身應包含了特質(traits)的意義,及狀態(states)的 概念。其中特質是屬於非常穩定且不容易改變的,而狀態則是不穩定且容易改 變;顯示階段本身具有穩定性及動態性的特質,也尌是改變的階段可以穩定的 停滯在某一時期,也可能隨時保持動態進入下一時期,同時各個階段都有向前 或向後轉移變化的可能性,也尌是說除了向前進展也有可能出現退回原點的故 態復萌現象 (Marcus & Simkin,1994)。行為改變隨著時間的演進,可分為五個階 段: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 行動期(Action)、維持期(Maintenance) (Prochaska & Diclement, 1982)。

而上述跨理論模式的行為改變階段,主要是在說明個體行為改變的歷程。 這些階段並非是直線前進的,也有可能會回到上一個階段,或者退回最初的行為

(24)

13 模式中,稱之為「故態復萌」,此種故態復萌的情形在跨理論模式中,是一種極 重要的現象;當在各階段所實施的策略遭受到挫折時,則更容易出現此類情 形。

二、行為改變階段運用之文獻探討

跨理論模式的架構在經過不斷的實驗與驗證後,已逐漸趨於成熟與穩定。其 中 改 變 階 段 在 許 多 研 究 中 都 已 證 實 具 有 良 好 的 構 念 效 度 及 內 部 一 致 性 (Burn,Naylor, Page,1999;Cardinal,1995;Cardinal, 1997)。在 Rodgers, Courneya,and Bayduza (2001) 的研究中證實了三種人口(高中生、大學生及成 年人)在跨理論模式中的適用性,同時也證實了跨理論模式在不同團體的應用上 的契合性。 張簡坤明、黃淑玲 (2011) 針對中華醫事大學四技新生共 161 人進行研究, 以階段分類量及健康體適能檢測進行相關性的探究,結果發現在維持期的學生其 瞬發力、肌耐力與心肺耐力三項健康體適能的表現較佳,且發現有規律運動的學 生其健康體適能表現也會比較好。

Bourdeaudhuij et al. (2005) 針對比利時 Flemish 社區中青少年進行研究比 較,發現在 12-13 歲(n=1623)的樣本下,無意圖期的佔 7.6%,意圖期的佔 10.2%, 準備期的佔 11.2%,行動期的佔 11.6%,維持期的佔 59.5%。另外,Kim (2004) 針 對韓國首爾國中、高中學生進行抽樣研究(n=671),發現無意圖期的佔 17.5%,意 圖期的佔 16.6%,準備期的佔 20.4%,行動期的佔 28.3%,維持期的佔 17.2%。 王淑芳等 (2007) 針對台北市國中生(n=1438)運動行為改變階段的研究結 果顯示無意圖期的佔 8.7%,意圖期的佔 7.6%,準備期的佔 53.8%,行動期的佔 8.7%,維持期的佔 21.3%;另一國內研究者在運動行為階段與運動行為決定因素 之探討─以花蓮縣海星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無意圖期佔 8.4%、意圖

(25)

14 期佔 12.9%、準備期佔 54.8%、行動期佔 8.0%、維持期佔 15.9% (黃陞中,2011)。 從上述國內研究結果可發現,國內學生在行動期及維持期之比例,均遠低於國外 之水準,顯示國內青少年對於規律運動養成仍有發展空間。 何佩玲 (2004) 針對台北某完全高中進行階段理論與相關因素的探討,結果 發現七~十二年級中均以準備期的人數最多,另外七、八年級則以維持期人數次 之,九~十二年級則以意圖期次之,顯示年級越高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越低。這 一現象與教育部體育署於 103 學年度推動 SH150 推動報告中提到教育階段較高 (高中)的體適能表現,明顯低於教育階段低(國小)的學生情況相似,顯然對於年 級越高而運動規律情形越差的問題是需加以探究的。

(26)

15

第三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理論探討

(一)健康促進概念的源起與意義 1974 年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長 Lalonde 以非傳統醫學的觀點,將國民致病及 死亡的因素歸納為:(1)行為因素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2)生物性因素;(3) 環境的危害;(4)現有醫療體系不健全;並以此架構檢視了加拿大的疾病與死 亡原因,結果發現生活方式是影響健康的最大因素。 根據維基百科 (2014) 的記載,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1986 年在加拿大 渥太華舉辦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會議,而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則是在這個會議中所訂定的。渥太華憲章強調社區行動在健康 促進的重要性,雖然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是健康促進的主體,但為了達到增進 健康的目標,透過社區組織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渥太華憲章提到「健康促進 需透過有效的社區行動來設定優先順序、做決定、擬定策略,並執行這些計劃 以獲得更好的健康,這個過程的核心是使社區具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努力和命 運。」其精神是透過社區組織來完成社區行動的方式。 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不只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的特定預防,應該是 有正向成長與改變的實行趨勢(actualizing tendency),也是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 (approach beahvior) 簡言之,尌是引導個人維護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美 滿的肯定態度,而非只是預防疾病或避免健康問題的行為 (Pender, 1987)。 黃松元 (1993) 認為健康促進始於個人,並在於尋求發展社區和個人策 略,以協助人們採行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 Pender則認為尌個人的健康定義為,個人處在文化環境中身、心、社會與精 神層面呈現穩定的狀態,因此,必頇以整體的觀點去定義人們的健康,包含生物

(27)

16

心理、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的觀點 (Pender , Murdaugh, & Parsons, 2002)。

顯然從 1970 年起對於健康促進的意義及概念,已建立為協助有病痛的人群 之外,更進而不斷提昇個人更佳的健康及幸福狀態。 (二)Pender 的健康促進模式 健康促進行為引導了個人體認到高度的健康潛能,致使人們感到生活滿足 及愉快,而非只是單純的預防疾病的發生。Pender 在 1987 年提出的健康促進模 式中,主要引導護理人員了解影響個人選擇及決定健康促進的因子,以利進行 健康照護。在 Pender 提出的健康促進模式中,列出可能影響到健康促進行為的 因素有三,分別是認知-知覺因素(cognitive-perceptual factors)、修正因素 (modifying factors)以及行動線索(cues to action)。

1.認知-知覺因素是採取或維持健康促進行為的主要動機,其機轉包括: (1)健康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health):指個人對健康的重視程度。 (2)個人對健康的定義(definition of health):指個人對健康的認定。 (3)自覺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指個人執行健康促進行為之 能力的信念。

(4)自覺健康狀態(perceived health status):指個人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自 我評估。

(5)自覺健康控制(perceived control of health):指個人對自己健康狀況 掌控的能力。

(6) 自 覺 健 康 促 進 行 為 的 利 益 ( perceived benefit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指個人自覺執行健康行為所能得到的利益。

(7) 自 覺 健 康 促 進 行 為 的 障 礙 ( perceived barriers of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指個人自覺在執行健康行為時可能遇到的困難。

(28)

17 2.修正因素包括有: (1)人口學特徵(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如性別、年齡、種族、教 育程度等。 (2)生物學特徵(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如過去對疾病的認識與經驗 等。 (3)人際間的影響(interpersonal influences):如家庭、同儕、健康照護提 供者的鼓勵。 (4)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s):如追求美感、需要特徵等。 (5)行為因素(behavior factors):指個人有吸菸、喝酒、嚼檳榔、熬夜、 定期健檢等習慣。 3.行動線索包括身體內在的徵兆或環境的訊息,指促成採取行動的刺激,可 分為外部線索如大眾傳播、家人親友的疾病經驗;內部線索如自覺身體不 適等。 自從 Pender 在 1987 提出理論並經過數年研究後發現,健康的重要性和自覺 健康控制兩項變因,對健康促進行為的解釋不穩定,且解釋變異量不大,而另 外一項變因行動線索則屬於暫時刺激,難以測量。因此;Pender 在 1996 年重新 修正模式,將上述三個變因去除,而將健康的定義、自覺健康狀態、人口特性 及生物性因素歸納為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並加入過去有關行為(prior related behavior) , 使 個 人 因 素 與 過 去 有 關 行 為 成 為 個 人 特 質 及 經 驗 因 子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另外將人際間影響及情境因素,由修 飾 因 子 提 升 為 直 接 影 響 健 康 促 進 特 定 行 為 的 認 知 及 情 感 (behavior-specific congitive and affect)因子,並加入自覺行動益處(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 自 覺 行 動 障 礙 ( 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 ) 、 自 覺 自 我 效 能 ( perceived self-efficacy ) 、 行 動 相 關 感 受 ( activity-related affect ) 、 人 際 間 的 影 響

(29)

18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及情境影響(situational influences)為健康促進特定 行為的認知及情感因子。同時加入行動計畫的承諾(commitment to a plan of action)及立即面對的需求及喜好(immediate competing demands and preferences) 兩個因子於模式中 (Pender , 1996)。

Walker 等人依據 Pender 發展之「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評量表」(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LHHA),其中歸納包含運動、營養、壓力管理、健康責 任、自我實現以及人際支持等六個因素,共 48 題。國內學者(魏米秀、呂昌明, 2005)則進一步簡化修訂 LHHA,維持六大因素,將題目簡化為 24 題的「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量表。 魏米秀與呂昌明 (2005) ,所發展出的量表包含運動行為、營養行為、自我 實現、人際支持、健康責任與壓力管理等六項因素,分述如下: (一)運動行為:即從事運動、休閒活動的情形。 (二)營養行為:包含帄時飲食習慣及食物選擇。 (三)自我實現:對生命的正向及目標感,對生活感到樂觀。 (四)人際支持:包含與親密的人相處、與朋友討論問題等。 (五)健康責任:即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定期與專業人員討論自己的健 康、量血壓等等。 (六)壓力管理:即會放鬆自己、懂得減輕壓力的方法等。 上述皆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所包含的內容,並作為後續研究之定義。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國內外對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在不同族群的研究上數量頗多,其中以大學 (專)生的研究數量佔多數,而針對國高中學生為對象的研究較少,以下針對國 高中各不同族群的研究,以表格方式進行整理說明。

(30)

19 表 2-2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於不同族群對象之研究整理 研究者(年代) 研究內容 研究結果摘要 (陳昭伶,2003) 基隆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 進型態及相關因素探討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和健康概念、健康行為自我效 能、自覺健康控握、自覺健康 狀態呈現正相關。 (李明祝,2007) 台中市高中生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及課程介入成效之探討 高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中,知覺行為控制可解釋變異 量 31.9%,為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最強可預測的因子。 (黃慧菁,2007) 國中、小學生健康行為自我效 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 關研究 研究對象之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表現中,營養得分最高、運動 得分最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表 現 中 , 以 人 際 支 持 得 分 最 高,壓力調適得分最低;另外 國小學生的健康行為自我效能 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表現均 優於國中生。 (熊明禮,2007) 身體質量指數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之研究 在健康責任部分,過重組知道 體重過重或腰臀比太高會造成 身體疾病,健康責任型態得分 高於過輕組及標準組;在身體 活動方面,體重過重及身體肥 胖在日常生活或活動均有極大 的困擾與影響,身體活動型態 得 分 顯 著 高 於 過 輕 組 及 標 準 組。 (詹淑媚,2009) 台北市高中生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人際關 係>心靈成長>營養>壓力處理> 身體活動>健康責任 (蔡佩珉,2011) 基隆市國中學生「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身心健康」及「堅 毅性格現況」之研究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堅毅個性 呈正相關(r=.577)、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與身心健康呈現負相關 (r=-.448);堅毅個性與身心健康 呈現負相關(r=-.501)。 註:本表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31)

20 從上述的文獻整理中可以發現,國內對於健康促進型態的研究在各族群均有 一定份量的成果積累,但與身體適能或規律運動狀態探討的顯然較少。高中(職) 生正處於青少年的階段,在認知、心理、生理、情緒及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有很大 的變化,青少年時期的規律運動及健康習慣養成與發展,遠比成年期的行為改變 更有利於健康促進型態的建立。因此,本研究將以 Pender 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與高中(職)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及規律運動狀態進行研究探討。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陳昭伶、陳政友、羅惠丹,2009) 探討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與其他相關因素,運用多步驟抽樣法進行抽樣,結果發現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中,以自我實現的得分最高,同時也發現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健康概念、 家庭功能、家人對健康活動的支持、強勢他人外控、公私立學校別等六項因素, 可以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張伯彰 (2008) 針對大學生進行健康體適能與 健康生活型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學生體適能的主要因素為運動頻率、身體 活動量與飲食習慣。 曾建興 (2008) 針對彰化縣高職學生個人因素與運動行為階段、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相關性進行探討,結果發現影響高職學生運動行為階段的因素為性別和 學業表現,再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因性別、學校類別、科別、年級與學業表現 的不同及運動行為階段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而在體適能的研究,則偏向於運動處方介入的成效探討,如陳淑貞與林文忠 (2009) 針對育達商業學院 93~95 學年度的新生,進行了二年縱向之成績分析, 結果顯示,三學年入學新生男生心肺耐力有顯著退步,且二年縱向追蹤成績皆呈 現退步情形,但於 95 學年度體適能改善策略介入課程後,退步的比率因而降低。

(32)

21

第四節 文獻小結

從上述文獻中可以發現,健康與體育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尤其處於高中(職) 階段的學生,正是身體快速改變且進入青春期的時期,也正是養成體育觀念與態 度習慣的重要關鍵期。 因此,基於研究之便利性,係以研究者本身任職的學校學生為研究母群體; 再者,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高中學生隨著年級別的增加,學生在參與體育 課程及活動的意願似乎有降低的情形,同時因每年學校均進行體適能檢測,發現 到學生整體體適能表現似乎也有逐漸變差的情況。 因此,本研究以體適能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並以跨理論模式核心中的行為 改變階段,以了解高中學生在不同的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別之體適能表現及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的關係,同時本研究將分別與其他背景變項,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卡方檢定等推論統計方式進行探討,期待能夠更深入理解高中學生運動行為 改變階段別,與健康生活型態之間的差異情形。

(33)

22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了解一般高中生,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體適能及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之現況,並針對其相關及差異性進行探討。依據文獻回顧之理論基礎,並 運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完成後進行資料分析及研究變項之關係。以下分 為五節來說明: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流程、第三節研究對象及方法、 第四節研究工具與第五節資料分析及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動機及目的建置如圖 3-1 的架構。 圖 3-1 研究架構 自我實現 健康責任 運動行為 營養行為 人際支持 壓力管理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身體組成(BMI) 柔軟度 肌耐力 心肺耐力 瞬發力 體適能 無意圖期 意圖期 準備期 行動期 維持期 運動行為改變階段 性別 年級 是否參加運動社團 背景資料

H1

H2

H3

H4

H2

H5

H6

(34)

2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3-2 所示。

(35)

24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3 學年度尌讀臺中二中學生為研究母群體,全校計抽樣十六 班,本研究共發放問卷 618 份,扣除填寫不完整及問卷填寫錯誤(單選卻重複勾 選)等,有效問卷為 603 份,問卷回收率為 97.5%。

二、抽樣方法

基於研究者時間及人力考量,本研究採用便利抽樣,以班級為單位抽取高 一~高三,所抽取到的班級全體學生作為研究之調查樣本。

(36)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一、背景資料

包含性別、年級、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及運動社團等。

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問卷

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採用黃耀宗 (2009)修訂 Cardinal (1997) 、Marcus, Selby, Niaura,與 Rossi (1992) 和 Nigg (2002) 的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評估工具,所 發展的健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問卷,共涵蓋五個運動行為改變階段: 1.我最近沒有在運動,也不想在未來六個月開始做運動。(無意圖期) 2.我最近沒有在運動,但是我想要在未來六個月開始運動。(意圖期) 3.我最近有在運動,但是並不規律,想在下個月規律的做運動。(準備期) 4.我最近有規律地做運動,但是未達六個月。(行動期) 5.我已經規律地做運動達六個月以上了。(維持期)

三、體適能檢測項目及方法

本研究依據體育署體適能網站,對於體適能表現進行常模分級轉換(附錄 二),金牌 5 分、銀牌 4 分、銅牌 3 分、中等 2 分、待加強 1 分。體適能表現則 以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心肺功能等四項轉換等級後累加,累加成 績分數越高則代表體適能表現越好。測驗方法如下: 1.身高與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身高計、體重計,以體重(Kg)/身高(m2)。 2.坐姿體前彎(柔軟度):以坐姿體前彎檢測計測量體前彎數值。 3.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肌耐力):以碼表測量 60 秒,並提供軟墊施測。 4.立定跳遠(瞬發力):以立定跳遠墊測量。 5.800/1600 公尺跑走(心肺耐力):運用碼錶測量之。

(37)

26

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本研究採用魏米秀與呂昌明 ( 2005) 發展之 HPLP-S「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簡 式量表」,共有 24 個題目包含 6 個因素,內容為自我實現(4 題)、健康責任(4 題)、運動行為(4 題)、營養行為(4 題)、人際支持(4 題)、壓力管理(4 題)等六個分 量表。從「從未如此」至「總是如此」為 1~4 分,分數越高表示具有良好的健康 促 進 生 活 型 態 。 總 量 表 內 部 一 致 性 Cronbach’s α 係 數 為 .90 , 各 分 量 表 為.63~.79。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構面及題項請參閱附件三。

(38)

27

第五節 資料分析及方法

本研究訂α=.05 為顯著水準,在正式問卷經過編碼、輸入、除錯後,運用 SPSS 12.0 版的套裝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並依照研究目的及變項特性分 析,採用統計方法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方法分析

研究對象之性別、年級、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運動時間、 運動時段、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累計時間等,以次數分配、百分比方式 描述。

二、推論統計分析方法

考 驗 研 究 對 象 之 背 景 變 項 , 運 用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One Way ANOVA)、費雪事後比較法、卡方檢定及 t 檢定考驗研究對象之背景變 項,分別在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變項與體適能表現之 差異情形。

三、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檢驗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情形。

(39)

28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假設,將所獲得之統計結果分為下列七節進行說 明。第一節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體適能表現之 分佈情形;第二節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關係;第三節為背景變項與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第四節為背景變項與體適能表現之關係;第五節為運 動行為改變階段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係;第六節為運動行為改變階段與體適 能表現之關係;第七節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表現之相關探討。

第一節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體適能表現之分佈情形

根據研究目的,本節在了解研究對象之背景因素、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變項、體適能表現之分佈情形,並依次說明如下:

一、背景變項因素之分佈情形

本研究之背景變項因素包含性別、年級、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 從事運動時間(假日、非假日)、從事運動時段、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累計時 間、一起參與運動對象等。表 4-1 為研究對象背景因素分佈情形

(一)性別

研究對象性別分佈,男生 301 人(49.9%)、女生 302 人(50.1%)。

(二)年級

研究對象之年級分佈從高一至高三,高一 204 人(33.8%)、高二 199 人 (33.0%)、高三 200 人(33.2%),各年級均約佔三成。

(40)

29

(三)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

在研究對象僅有 82 人(13.6%)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顯示研究對象在 社團選修上對運動類別社團參與意願較低。

(四)從事運動之時間(假日、非假日)

研究對象有 108 人(17.9%)於假日進行運動、227 人(37.6%)於非假日進行運 動、102 人(16.9%)表示兩個時間均有運動、166 人(27.5%)則沒有特定時段進行運 動。

(五)從事運動的時段

在研究對象從事運動的時段以下午 288 人(47.8%)最多>其次為晚上 187 人 (31.0%)>早上 90(14.9%)以及中午 38(6.3%)。

(六)每周運動次數

研究對象每周運動達 5 次以上僅有 38 人(6.3%),完全沒運動的 11 人(1.8%), 其它依比例高低分別為每周 3 次 207 人(34.3%)、每周 2 次 147 人(24.4%)、每周 4 次 110 人(18.2%)、每周 1 次 90 人(14.9%)。

(七)每周運動累計時間

研究對象每周運動累計時間以 1-2 小時 322 人(53.4%)最高,其次為每周運動 1 小時以下 172 人(28.5%)、每週運動 3 小時以上僅佔 109 人(18.1%)。

(八)一起參與運動之對象

研究對象中一起運動之對象依序為家人(25.8%)>朋友(23.9%)>同學(21.1%)> 獨自一人(16.4%)>無特定對象(10.1%)>其他(2.7%),將朋友及同學所占百分比累 加為 45%,顯示在尌學階段同儕影響應為重要因素。

(41)

30 表 4-1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分佈情形 (n=603)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備註 性別 男 301 49.9 女 302 50.1 年級 高一 204 33.8 高二 199 33.0 高三 200 33.2 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 是 82 13.6 否 521 86.4 從事運動時間(假日、非假日) (單選) 假日 108 17.9 非假日 227 37.6 兩者兼有 102 16.9 無特定時段 166 27.5 從事運動時段(單選) 早上 90 14.9 中午 38 6.3 下午 288 47.8 晚上 187 31.0 每周運動次數(單選) 1 次 90 14.9 2 次 147 24.4 3 次 207 34.3 4 次 110 18.2 5 次以上 38 6.3 無 11 1.8 每次運動累計時間(單選) 1 小時以下 172 28.5 1-2 小時 322 53.4 3 小時以上 109 18.1 一起參與運動對象(複選) 家人 387 25.8 同學 317 21.1 朋友 358 23.9 獨自一人 246 16.4 無特定對象 151 10.1 其他 41 2.7

(42)

31

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分佈情形

表 4-2 為研究對象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分佈情形,從表 4-2 可以看到無意圖 為 12.6%(n=76)、意圖期為 29.0%(n=175)、準備期為 40.6%(n=245)、行動期為 10.0%(n=60)、維持期為 7.8%(n=47);相較於 Nigg and Courneya(1998)針對高中 生的運動行為階段調查處於無意圖期 2.1%、意圖期 4.2%、準備期 28.7%、行動 期 15.7%、維持期 49.3%;顯然研究對象相較於國外的高中生是比較沒有從事持 續性的規律運動習慣。而王淑芳(2007) 針對台北市國中學生規律運動研究發 現,處於無意圖期 8.70%、意圖期 7.60%、準備期 53.80%、行動期 8.70%、維持 期 21.30%,則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表 4-2 研究對象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分佈情形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無意圖期 76 12.6 12.6 意圖期 175 29.0 41.6 準備期 245 40.6 82.3 行動期 60 10.0 92.2 維持期 47 7.8 100.0 總計 603 100.0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分佈情形

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六個向度分佈情形,從表 4-3 可以發現除健康責任、 運動行為兩項帄均值在 10 分以下外,其餘各項均在 10 分以上,其中自我實現 (11.6±2.4)得分為六向度中最高,但與營養行為(11.1±2.1)、人際支持(11.2±2.8)、 壓力管理(11.1±2.2)帄均數差距不大;從帄均數結果得知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中表現依序為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壓力管理>營養行為>運動行為>健康 責任,與 (詹淑媚,2009) 針對台北市高中生的研究結果相似,其中心靈成長、 人際關係(支持)為第一、二重要項目,而健康責任則列為最後項目。

(43)

32 表 4-3 研究對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分佈情形 變項 樣本數 (N) 最小值 最大值 帄均數 (M) 標準差 (SD) 自我實現 603 4 16 11.6 2.4 健康責任 603 4 16 8.5 2.7 運動行為 603 4 16 9.3 2.2 營養行為 603 4 16 11.1 2.1 人際支持 603 4 16 11.2 2.8 壓力管理 603 4 16 11.1 2.2 註:該變項分數愈高表示該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向度表現愈好。

四、體適能表現之分佈情形

為能方便在後續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依據體育署體適能網站,對於體適能 表現進行常模分級轉換(附錄二)。體適能表現則以立定跳遠、坐姿體前彎、仰臥 起坐、心肺功能四項轉換等級後累加,累加成績越高則體適能表現越好。 研究對象在體適能表現部分,身體質量指數(BMI)有 65.3%(n=394)屬於過 重、12.1%(n=73)屬於肥胖,將兩個數值相加 77.4%(n=467)的身體質量指數(BMI) 是偏高狀況;柔軟度部分也將近有 30.8%(n=186)學生屬於待加強,且為五個分級 中比例最高;立定跳遠有 34.0%(n=205)學生屬於待加強,也為五個等級中比例最 高;仰臥起坐 37.1%(n=224)及心肺功能(800/1600M)45.9%(n=277)學生屬於待加 強,也是五個等級中所佔最高。

(44)

33 表 4-4 研究對象體適能表現之分佈情形 (n=603)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備註 身體質量指數(BMI) 肥胖 73 12.1 過重 394 65.3 正常 84 13.9 過瘦 52 8.6 柔軟度 金牌 79 13.1 銀牌 106 17.6 銅牌 161 26.7 中等 71 11.8 待加強 186 30.8 立定跳遠 金牌 43 7.1 銀牌 113 18.7 銅牌 137 22.7 中等 105 17.4 待加強 205 34.0 仰臥起坐 60 秒 金牌 60 10.0 銀牌 90 14.9 銅牌 148 24.5 中等 81 13.4 待加強 224 37.1 心肺功能(800/1600M) 金牌 50 8.3 銀牌 65 10.8 銅牌 131 21.7 中等 80 13.3 待加強 277 45.9

(45)

34

第二節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本章節主要在驗證研究假設:「研究對象不同之背景因素在運動行為改變階 段上有顯著差異」。背景因素之性別、年級、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 從事運動時間(假日、非假日)、從事運動時段、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累計時 間等變項,分別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進行卡方檢定。

一、性別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性別的不同,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有顯著差異 (χ2=54.6,p<.001)。其中男生處於無意圖期(13.3%)、行動期(14.0%)及維持期(13.6%) 比率均高於女生在無意圖期(11.9%)、行動期(6.0%)及維持期(2.0%);女生在意圖 期(38.4%)及準備期(41.7%)則高於男生。將行動期及維持期兩階段作為有規律運 動習慣者,男生 27.6%(n=83)>女生 8.0%(n=24),顯示男、女生在運動行為改變 階段分佈確有不同,男生傾向有規律運動階段,女生則大都停留在不運動的階 段。此研究結果與 (林麗鳳,2004) 針對大學生進行的研究,及 (陳秀娟,2006) 針對屏東縣國中生進行的研究,以及 (林曉薇,2003) 針對高中生所做的研究結 果相似。

二、年級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年級的不同,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有顯著差異 (χ2=101.7,p<.001)。高一及高二均以準備期的人數最高,高三則以意圖期人數最 高。若以行動期及維持期為有規律運動者,高一 30.4%(n=62)、高二 15.5%(n=31) 及高三 7.0%(n=14),以無意圖期及意圖期為完全不運動者,高一 26.4%(n=54)、 高二 35.6%(n=71)及 63%(n=126),年級越高則無意圖期及意圖期比率最高,整體 而言年級越高,完全不運動的比率最高。

三、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

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的不同,其運動 行為改變階段有顯著差異(χ2=46.0,p<.001)。而不論是否有參加代表隊或運動社

(46)

35 團,在準備期的比率均最高。將行動期及維持期視為有規律運動者,有參加運動 代表隊或運動社團者 42.7%(n=35)傾向規律運動,沒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 者 44.9%(n=234)傾向完全不運動狀態。

四、從事運動時間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從事運動時間的不同,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有顯 著差異(χ2 =229.2,p<.001)。將維持期及準備期兩階段作為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兩 個時段兼有 61.8%(n=62)所佔比率最高,反之,非假日 62.1%(n=141)為完全不運 動者之比率最高。顯示傾向為完全不運動者在非假日期間從事運動的意願是偏低 的,而有規律運動傾向者,不論在假日或非假日都會從事運動行為。

五、從事運動時段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從事運動時段的不同,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沒有 顯著差異(χ2 =10.8,p>.05)。顯示運動時段對於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是沒 有影響的。

六、每周運動次數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每周運動次數的不同,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有 顯著差異(χ2 =231.9,p<.001)。整體而言,每周運動次數大於 1 次以上者,其運動 行為改變階段處於行動期及維持期的比率均較沒有運動者來得高。顯示尌算每周 只從事 1 次運動,也會有規律運動的意向。

七、每次運動累計時間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差異情形

從表 4-5 可知,研究對象在每次運動累計時間的不同,其運動行為改變階段 有顯著差異(χ2 =40.1,p<.001)。研究對象每次運動累計時間以 1-2 小時人數最高, 其中行動期與維持期佔 20.8%(n=67)、無意圖期及意圖期佔 35.1%(n=113),在運 動累計時間 1 小時或 3 小時以上部分,仍以無意圖期與意圖期比率高於行動期及 維 持 期 。 進 一 步 發 現 不 同 運 動 累 計 時 間 在 準 備 期 之 比 率 依 序 分 別 為 37.2%(n=64)、44.1%(n=142)及 35.8%(n=39),顯示研究對象處於準備期階段對於 運動累計時間並沒有特別差異,若將準備期歸入規律運動者,則比率將高於無規 律運動者。因此,對於準備期之研究對象,更應進一步提高其規律運動習慣,進

(47)

36 而提高每次運動累計時間。 綜合上述結果得知,研究對象的性別、年級、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 團、從事運動時間、每周運動次數及每次運動時間,在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均 有顯著差異,亦即研究對象為男生、年級越低、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不 論假日或非假日、每周至少運動 1 次以上者,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較高。 表 4-5 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卡方檢定摘要表 變項 組別 運動行為改變階段 χ2 (prob) 無意圖期 N=76 意圖期 N=175 準備期 N=245 行動期 N=60 維持期 N=47 N % N % N % N % N % 性別 男(n=301) 40 13.3 59 19.6 119 39.5 42 14.0 41 13.6 54.6* <.001 女(n=302) 36 11.9 116 38.4 126 41.7 18 6.0 6 2.0 年級 高一(n=204) 6 2.9 48 23.5 88 43.1 35 17.2 27 13.2 101.7* <.001 高二(n=199) 15 7.5 56 28.1 97 48.7 15 7.5 16 8.0 高三(n=200) 55 27.5 71 35.5 60 30.0 10 5.0 4 2.0 是否參加 運動代表 隊或運動 社團 是(n=82) 2 2.4 15 18.3 30 36.6 18 22.0 17 20.7 46.0* <.001 否(n=521) 74 14.2 160 30.7 215 41.3 42 8.1 30 5.8 從事運動 時間(假 日、非假 日) 假日(n=108) 9 8.3 22 20.4 59 54.6 11 10.2 7 6.5 229.2* <.001 非假日 (n=227) 55 24.2 86 37.9 76 33.5 10 4.4 0 0.0 兩者皆有 (n=102) 2 2.0 8 7.8 29 28.4 31 30.4 32 31.4 無特定時段 (n=166) 10 6.0 59 35.5 81 48.8 8 4.8 8 4.8 從事運動 時段 早上(n=90) 14 15.6 33 36.7 33 36.7 5 5.6 5 5.6 10.8 中午(n=38) 7 18.4 11 28.9 13 34.2 5 13.2 2 5.3 下午(n=288) 34 11.8 75 26.0 121 42.0 30 10.4 28 9.7 晚上(n=187) 21 11.2 56 29.9 78 41.7 20 10.7 12 6.4 每周運動 次數 1 次(n=90) 9 10.0 43 47.8 35 38.9 3 3.3 0 0 231.9* <.001 2 次(n=147) 10 6.8 42 28.6 81 55.1 7 4.8 7 4.8 3 次(n=207) 39 18.8 46 22.2 89 43.0 22 10.6 11 5.3 4 次(n=110) 15 13.6 35 31.8 37 33.6 16 14.5 7 6.4 5 次以上 (n=38) 1 2.6 1 2.6 2 5.3 12 31.6 22 57.9 無(n=11) 2 18.2 8 72.7 1 9.1 0 0 0 0 每次運動 累計時間 1 小時以下 (n=172) 13 7.6 67 39.0 64 37.2 20 11.6 8 4.7 40.1* <.001 1-2 小時 (n=322) 34 10.6 79 24.5 142 44.1 34 10.6 33 10.2 3 小時以上 (n=109) 29 26.6 29 26.6 39 35.8 6 5.5 6 5.5 *p<.05

(48)

37

第三節 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

本章節主要在驗證研究假設:「研究對象不同之背景變項與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有顯著差異」背景因素之性別、年級、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從事 運動時間(假日、非假日)、從事運動時段、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累計時間等 變項,分別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變項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

一、背景變項與自我實現之差異情形

背景變項與自我實現的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結果,由表 4-6 顯示自我實現因 年級(F=10.46,p<.001)、是否參加運動代表隊或運動社團(t=4.085,p<.001)、從 事運動時間(F=13.196,p<.001)、從事運動時段(F=2.939,p<.05)及每周運動次數 (F=4.636,p<.001)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經過雪費事後比較發現,高一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自我實現高於高三學 生、運動時間在假日及非假日兩者兼有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自我實現高於假 日、非假日及無特定時段。由此可發現研究對象為高一學生且運動時間兩者兼有 (假日、非假日)者,其自我實現愈高。

(49)

38 表 4-6 背景變項與自我實現之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項 類別 人數 帄均數 標準差 F/t 值 prob 事後比較 性別 男 301 11.62 2.48 -.282 .778 女 302 11.68 2.37 年級 高一 204 12.19 2.58 10.46* <.001 高一>高三 高二 199 11.63 2.58 高三 200 11.10 1.95 是否參加運 動代表隊或 運動社團 是 82 12.61 2.28 4.085* <.001 否 521 11.50 2.42 從事運動時 間(假日、非 假日) 假日 108 11.77 2.39 13.196* <.001 假日<兩者皆有 非假日<兩者皆有 無特定時段<兩者皆有 非假日 227 11.01 1.94 兩者皆有 102 12.75 2.60 無特定時段 166 11.75 2.68 從事運動時 段 早上 90 11.96 2.32 2.939* .033 中午 38 11.03 1.95 下午 288 11.84 2.42 晚上 187 11.33 2.54 每周運動次 數 1 次 90 11.21 2.45 4.636* <.001 2 次 147 12.03 2.45 3 次 207 11.79 2.25 4 次 110 11.17 2.05 5 次以上 38 12.37 3.13 無 11 9.64 3.80 每次運動累 計時間 1 小時以下 172 11.54 2.79 2.858 .58 1-2 小時 322 11.85 2.31 3 小時以上 109 11.24 2.05 *p<.05

二、背景變項與健康責任之差異情形

背景變項與健康責任的 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結果,由表 4-7 顯示健康責任因 性別(t=-5.137,p<.001)、年級(F=109.138,p<.001)、從事運動時間(F=93.949, p<.001)、從事運動時段(F=3.097,p<.05)、每周運動次數(F=23.934,p<.001)及每 次運動累積時間(F=35.674,p< .001)的不同有顯著差異。 其中在性別部分,女性在健康責任的概念高於男性;另外,雪費事後比較發

數據

圖  次
圖 3-2  研究流程
表 4-2 為研究對象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之分佈情形,從表 4-2 可以看到無意圖 為 12.6%(n=76)、意圖期為 29.0%(n=175)、準備期為 40.6%(n=245)、行動期為 10.0%(n=60)、維持期為 7.8%(n=47);相較於 Nigg  and  Courneya(1998)針對高中 生的運動行為階段調查處於無意圖期 2.1%、意圖期 4.2%、準備期 28.7%、行動 期 15.7%、維持期 49.3%;顯然研究對象相較於國外的高中生是比較沒有從事持 續性的規律運動習慣。而王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來源 : 世界衞生組織文件 — WHO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Health synthesis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心理 創傷壓力症候群 社交

學院全日制課程適合中學文憑、毅進文憑或相 關學歷同學報讀,課程符合市場需要,更有助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and risk behavior of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Survey d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