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陳述與探討,分為第一節、體適能之相關 研究;第二節、跨理論模式之探討;第三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與 研究;第四節、文獻小結。

第一節 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體適能是介於運動與健康之間明確而具體的指標,因此,身處於大量坐式 生活型態的我們,更應該對體適能有正確的認知與了解,期能透過改善體適能 來促進動式生活型態,進一步提升工作及生活的品質。.

一、體適能定義及概念

體適能在各國的名稱有所不同,在英國以英文以「Physical Fitness」表示,

在德國則稱為「工作能力」(Leistung sfahigkeit),法國人則稱為「身體適能」

(Physical aptitude),日本人則稱之為「體力」(フィジカル),而我國過去則 習慣稱之為「體能」 (陳定雄、曾媚美、謝志君, 2000)。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11) 認為 體適能尌是心臟、血管、肺臟和肌肉能順利執行日常工作的能力,其中包含能 夠以最低的疲勞和不適,來應對偶發事件的挑戰。簡言之,尌是可以讓個體有 足夠的體能,做所想做的事情且還有一些餘裕;同時,體適能的要素應該包含以 下 四 個 , 有 氧 適 能 (Aerobic fitness) 、 肌 肉 適 能 (Muscular fitness) 、 柔 軟 度 (Flexibility)、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

另外,體適能在字面解釋為身體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並可視為身體適應生 活、運動與環境 (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它包含

10

了兩個面向,一般素質(身體健康的狀態)以及特定素質(執行某種職業或運動 所需要的特定身體能力)(維基百科,2014)。

二、體適能的評量要素發展

從體適能的定義及概念發展看來,普遍都認為體適能是身體適應變動環境的 能力,擁有良好的體適能除可輕鬆應付日常生活及工作外,更可以有充沛的活力 抗衡氣候、病毒、壓力。因此,如何以量化的方式評量體適能,並能提出策略提 升人們的體適能,成為各國面對種族、文化差異時所必頇面對的課題。

國內研究者邱文成 (2010) 整理歸納過去體適能相關文獻後指出,二十世紀 以前所謂的體適能是指肌肉的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心肺適能才受到注意。

在 1980 年前體適能與運動技術關聯性較高,重視敏捷、帄衡、瞬發力、反應時 間和速度,統稱為技術體適能;在 1980 年後學者認為體適能與健康及疾病預防 相關,而稱之為健康體適能。1990 年之後,世界各國在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時,

則將身體活動與體適能(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或健康體適能納入,因此體適 能可同時兼顧全人健康(Wellness)的理念或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的概念。 (邱 文成,2010)。

表 2-1 各階段體適能之概念及評量內容

時期 體適能評量人體素質項目

20 世紀初 肌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心肺耐力、血壓、心跳率、運動後心跳率

1958 年 臂力、腹肌耐力、瞬發力、敏捷、速度、協調、心肺耐力 1974 年 臂力、肌耐力、瞬發力、敏捷性、速度、柔軟性、協調、

心肺耐力、身體組成

1980 年 心肺耐力、身體組成、腹肌耐力、柔軟度 1992 年 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 資料來源:引自 (邱文成,2010)。

11

教育部為了解學生體適能情況,於 1995 年建立體適能常模,公布「中華民 國國民體適能測驗項目」,6 至 24 歲學生之測驗項目包含:(一)1 分鐘屈膝仰臥 起坐,以測量肌力及肌耐力;(二)坐姿體前彎,以測量柔軟度;(三)800 公尺或 1600 公尺跑走,以測量心肺耐力;(四)身高與體重測量,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MI),以測量身體的組成;(五)立定跳遠,以測量瞬發力 (施致帄、李俞麟、羅 晨溦、許靜瑜,2012)。

綜合過去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目前國中小學生不論在 BMI、坐姿體前彎、

仰臥起坐、立定跳遠與心肺功能等,測驗數據均停滯不前,甚至有退步落後的情 形 (施致帄等,2012)。若以單項目而言,高中男生/女生之 1600 公尺/800 公尺跑 走、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呈現退步的現象,符合教育部體育署於 103 學年度推動 SH150 推動報告所提到,教育階段較高(高中)的體適能,表現明顯低於教育階段 低(國小)的學生。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規律運動習慣及提升體適能是應加以探 討的問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