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跨理論模式中的行為改變階段之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別 的高中生,其健康體適能表現的差異情形,並進一步探討與健康促進生活形態 (Promoting Health)的各項因素差異性及相關情形。本章節主要針對研究動機與研 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及研究假設,並對本研究相關的名詞做解釋與界定,再提 出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章共分為六節,分別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 問題、研究假設、重要名詞解釋與操作型定義、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以及醫療水準的提昇,使得人類帄均壽 命獲得提高及延長,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追求因而成為重要的議題。由於 3C 科技快速發達,誘使人們漸漸落入高比例的坐式生活型態(辦公、上網、看電視 等)中,加上無法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使得現代人慢性疾病比率逐漸攀升。研 究報告指出,因為沒有規律身體運動造成許多健康威脅的問題,如:肥胖、心血 疾病、第二類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李麗晶,2012)。有學者尌指出,適當規律 的運動可消除個人負面的情緒,如壓力、焦慮和憂鬱等,更可提升個體的自信心、

身體自我效能及整體自尊 (盧俊宏,2005)。

依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 2012 年公布之生命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 1-14 歲 少年十大死因中,心臟及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腦血管疾病分別位居第 四及第八名;15-24 歲青年十大死因中,心臟及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腦血管疾病分別位居第四及第六名,顯見這些被認為中老年時期才會罹患的慢性 疾病,已有逐漸年輕化趨勢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3)。在教學 現場看到根本不可能發生在年輕學子身上的慢性疾病日益增多,令研究者感到憂

2

心忡忡並想一探究竟。

國內學者認為台灣學生健康體適能不佳及缺乏運動習慣的問題,特別是運動 量不足,將可能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主 因之一 (方進隆,1999)。因此,規律健身運動習慣的動態行為,是促進健康生 活型態重要且必備之條件,而健身運動的參與則是一個重要起始關鍵。

Myers, Weigel, and Holliday (1989) 指出,青少年時期是規律運動習慣養成的 重要階段,而青少年時期所獲得的運動經驗與成人時期的規律運動有關。另外,

Telama et al. (2005) 在一個為期 21 年的長期研究中,針對孩童時期身體活動型態 所作的追蹤性研究結果發現,9-18 歲身體活動為高水帄的兒童和青少年,其成年 後也會維持高水帄的身體活動,身體活動為中低水帄者,成年後也會維持中低水 帄的身體活動。簡言之,身體活動習慣的養成必頇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尌開始。

因此,成年人不願意參與身體活動或是規律運動或許與青少年時期的經驗養成有 關。

早在 70 年代,國外學者 (Belloc , Breslow, & Hochstim , 1971) 對於生活型態 與慢性疾病之間做了一些研究,結果發現個人若能養成正常規律的吃三餐,不吃 零食、適度運動、睡眠 7-8 小時、維持理想體重、不抽菸、不喝或少量喝酒等七 項生活型態則可以延長壽命。而生活型態是個人的特殊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 可以正向的影響,也能負向的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健康促進是 21 世紀全球最重視的健康議題,1978 年世界衛生組織在蘇俄聯 邦哈薩克首都 Alma-Ata 發表宣言:「全民健康是各國推動的共同目標,並應該於 公元 2000 年以前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global strategy for health for all by year 2000)」 (Organization, 1981) 。而要促進青少年健康的目標應該由學校體育和健 康教育著手,讓學生能夠主動關心自己身體健康,且有正確的健康促進觀念,排 除有害健康的危險因子,進而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 (羅沁芳,2003)。

3

教育部體育署 101 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報告書中指出,全國高 中學生對於體育課的喜愛程度和體育課的上課時間感受部分為:認為體育課上課 時間足夠的為 29.2%、不足的為 40.3%;顯示高中學生大部分均認為體育課的上 課時數是不足的。對於體育課的喜歡程度上,高中學生喜歡的有 64.9%,不喜歡 的只有 3.3%,與 99 學年度喜歡的比例 64.9%、98 學年度喜歡的比例 61.3%比率 差異不大。整體來說,高中學生對於體育課普遍表示喜歡的態度 (體育署,

2014) 。這也顯示教育部自 87 學年度開始在全國中小學推展體適能 333 計畫,

已經逐漸讓青少年喜歡上運動。而自 103 學年度開始,教育部更進一步提出 SH150 的規律運動政策,由各縣市政府積極研議每週在校運動 150 分鐘推展方 案,於新學期提供各校參考,並鼓勵學生在校運動,以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

強化體適能並培養出具活力的青少年。

然而,運動習慣的養成是一種動態且複雜的行為改變過程,如何讓學子知覺 到運動的利益及克服運動的障礙,進而開始進行運動到維持規律的運動等,其中 包含的因素是學校體育教師及衛生教育人員所應重視的。

跨理論模式最早由 Prochaska and Diclement 在 1983 年時提出,最早是應用 於戒菸行為之探討,到後來廣泛應用於各項健康行為的探討上。跨理論模式有四 個主要概念,分別是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改變過程(process of change)、決 策帄衡(decisional balance)以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Prochaska and Diclement (1983)認為,改變階段是個體行為改變具有動態特質及階段性,而非是單純的 只有某一行為。因此,將行為改變階段區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無意圖期 (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template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 及維持期(maintenance)。研究結果發現,行為改變階段是會受到自我效能及決策 帄衡的影響,自我效能從無意圖期一直到維持期的影響趨勢呈上升曲線。由上述 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是運動行為改變的重要因素 (Marcus & Owen, 1992)。

4

既然運動對於人們的身心有著正向的影響,但是為何大部分的青少年卻沒有 選擇運動作為主要休閒選項?對此,很多研究者 (林旭龍、呂昌明,2002;Marcus

& Owen, 1992) 雖然都以自我效能及其他因素檢驗跨理論模式在不同運動行為 改變階段的心理變項,但仍無法清楚的解釋規律參與運動及提高健身運動人口比 例的問題。因此,了解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情況下,對其體適能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方面的差異,是學校教師在推動健康促進成功與否的重要參考依據。

基於上述,本研究動機主要在了解高中學生其歸屬於五個不同運動行為改變 階段之分佈情形為何?目前的體適能表現為何?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高中學 生之間體適能的差異情形?不同運動行為改變階段高中學生之間與健康促進之 差異情形?以及探討高中學生體適能表現與健康促進之相關情形為何?期待可 以藉由實證研究提供實用的資訊,供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參考,進而增進學生積極 且正向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