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健康狀況之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健康狀況之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個體從依賴到獨立自主的過渡時 期。在這段時期中,青少年不僅要尋求自我認同、生命意義與個人的獨 立,同時也要面臨青春期所帶來生理上的改變與心理上的適應困境,身 處於這樣的多重挑戰之下,常會使青少年的健康狀況出現問題。

一、 健康之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1998)對健康做出 了以下定義「健康是身體、心理、靈性及社會完全安寧狀態,不只是沒 有疾病或身體虛弱而已。」

(Health is a dynamic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spiritu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r infirmity.)

健康是一種基本人權,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權利,一般對健康的 概念是身體功能上沒有出現不好的客觀訊號(sign)及沒有主觀的疾病 或受傷的症狀(symptoms)(蕭淑貞等,1996)

Smith(1981)認為健康是「連續」的概念,健康是一種動態的,會 隨生活變化而有所波動,而非「健康」與「不健康」二分的類別性質。

20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00)指出人類的 平均餘命逐漸增加中,全球死亡率已經降低到 15‰以下,早期威脅人類生

21

二、 健康狀況的測量

在健康狀況測量的研究中,國內、外研究者多以負向指標來測量健 康狀況,如「一般健康量表」,包括身體不適感受、焦慮與失眠症、社會 功能障礙、憂鬱等四個向度,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差(張玨,1987)。

如「曾氏心理健康量表」該量表主要目的再測量焦慮與憂鬱(俞筱鈞,

1993)。如「中國人健康問卷」分為身體不適、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三部 分,包括身體症狀、焦慮/擔心、社交功能、憂鬱/家庭關係不良等四個 因素(林惠琦,1997;謝佳容,1999)。又如 「健康評估量表」(SF-36)

SF-36 量表為一般性(generic)的心理測量工具,並不是針對特定年齡、

疾病或是治療而設計。SF-36 美國版(SF-36 Standard Version)在 1990 年定稿,共有 36 項問題。主要測量受訪者健康狀況個面向(concept),

分別為身體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身體疼痛(bodily pain)、一般健康

(general health)、活力(vitality)、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因情 緒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分數愈高者表該面向的自評健康情形愈佳。

本研究採用張玨翻譯及修訂 Goldberg(1987)的「一般健康量表」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 以測量國中學生健康狀況,量表採 負項指標,量表得分愈高,則研究對象之健康狀況愈差。

22

三、健康狀況之現況

在國外,美國兒童、青少年兒童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在0.4%至2.5%間,

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在0.4%至8.3% 之間(Kauffman,2004)。

Oldehinkel et al. (1999)針對美國兒童、青少年所作的調查發現,13 歲 之前的憂鬱疾患相當少見,而13歲之後其累積發生率大幅提高,在15 至 18 歲之間達到高峰。

Young Shin Kim (2005)針對韓國七~八年級的中學生所作的研究發現,

26.6%有憂鬱情緒的學生表示在過去半年內曾有過自殺意念,41.1%在過 去兩週內有過自殺意念。

在國內,董氏基金會2002針對大臺北地區青少年所作的調查發現,

有21.8%的國中學生,有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

郭靜靜 (2004)針對 1319名高職學生所作的研究發現,有16.1%的研究 對象有高憂鬱傾向。

王黛玉(2005)針對748 位高雄市國一、國二學生所作的調查發現,

有24.5%的研究對象有中度以上的憂鬱傾向,其中有7.5%疑似為重度憂鬱 傾向。

鄭雅心(2007)分析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中的11647 位國三學生 所作的研究發現,研究顯示國三青少年偏向經常出現憂鬱情緒者佔了9%

以上。

23

四、健康狀況之背景因素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此時期也正值人生發展急遽變化的 重要階段。不僅生理、心理、性別角色、自我、生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 成長,再加上父母、學校及社會所賦予的期望及責任 (黃德祥,1994),

在此種壓力之下,容易出現適應上的無所適從,進而青少年不良的身心 問題:如焦躁、無助、心情浮躁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而在青少年白皮書 中(行政院青年委員會,1998)也指出,青少年大多有沉重的生活壓力 及欠缺學習壓力調適的方法,所以這些情況若適應不良容易造成多種身 心健康的疾病。

影響青少年之健康狀況的因素相當複雜,以下由個人、家庭、學校 不同的觀點加以討論:

(一) 個人:

1. 年級

Kanshani, Rosenberg and Reid (1989) 的研究發現,其結果為年齡與青 少年的憂鬱傾向成正相關,隨年齡的增加,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也隨 之嚴重。蔣桂嫚(1993)高三學生的整體健康狀況、身體不適感受、焦慮 與失眠、嚴重憂鬱症和社會功能障礙的罹患程度顯著的高於其他年級的 學生。

24

黃立婷(2007)研究發現在高中職生中年紀越大則會造成身心健康 的問題,九年級學生的情緒困擾得分顯著地高於七、八年級,而八年級 又顯著地高於七年級;郭靜靜(2003)研究高職生的結果顯示,高中三 年級的憂鬱傾向顯著地高於一、二年級。陳柏齡(2000)發現九年級生 之整體憂鬱傾向顯著高於七年級生。

2.性別

從青少年時期開始,不論是生理、心理疾患均出現性別差異,女生 的憂鬱傾向會顯著高於男性( Cole et al., 2009)。蔣桂嫚 (1993) 使用

「一般健康量表」測量高中學生面對生活壓力時的健康狀況時發現,女 性在整體身心症狀和各類身心症狀的罹患程度顯著地高於男性。根據歐 美國家的統計,從13到15歲的青少年早期開始,青少女的盛行率約為男 性的兩倍,Hilt,Cha and Nolen-Hokesema (2008)指出女孩在青少年時期對 於心理上的挫折有特別的危機,身心健康問題的比例也在此時期上揚,

但男孩卻沒有此現象。

(二) 家庭:

1.家庭型態

Bowlby (1951) 在研究逃家之兒童、青少年時,發現幼年時期缺乏母 愛照顧者的兒童、青少年,會對其日後人格的發展上帶來不利的影響。

25

張高賓、陳明哲與連延嘉(2007)發現不同家庭組織、家庭氣氛的 兒童在憂鬱分數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繼親家庭比其他家庭有較高的憂鬱,

陳玲玲(2007)發現父母結婚並共同居住的學生, 其憂鬱程度較父母離 婚的青少年低。

2.管教方式

Martin and Waite (1994) 從四所高中隨機抽樣681位青少年,調查雙 親管教方式和青少年憂鬱症狀之關係,結果發現缺乏情感性控制之教養 態度(affectionless control)為青少年憂鬱症狀的高危險因子;反之父母若採 取高關懷方式,對孩子有正面影響。

Kim and Ge (2000)以華裔家庭為受試,由父母及青少年填寫父母管教 量表(Parenting Practices Scale)及憂鬱量表(the Center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Scale,CES-D),探討父母管教與青少年憂鬱症狀間的 關係。結果指出,父母憂鬱症狀會影響其對孩子的管教,父母管教方式 會影響青少年本身對管教的認知,造成日後青少年健康的問題。鄭惠萍

(2003)亦提出雙親管教方式會影響個體的人格特質,進而影響青少年 的健康。

(三) 學校:

1.學業成績:

過去歐美一般探討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學習成績之關係,大都發現學

26

習成就與心理健康成正比;即學習成績越高,心理越健康(Dryfoos, 1990;Reinherz et al., 1993),此一概念似乎較符合一般想法。但在美國亦 有些令人驚訝的不同研究結果;表現優秀或家庭環境較佳的學生,心理 健康狀況較差;而沮喪或心情惡劣等癥狀,常發生在早期成功的群體中 (Birmaher et al.,1996;Luthar &D’Avanzo, 1999; Luthar & Becker, 2002)。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教育成就的壓力。尤其是身處在東方國家 的中學生,當他們努力維持傑出學業成就時,更常因負荷量過重而感到 緊張、憂鬱(Watanabe, 1992)。

2.同儕關係

青少年處於探索自我、自主獨立的掙扎中,經常會出現和父母認知 不同、產生衝突的情況,因而逐漸導向重視同儕關係,在認知情況相似、

被接納的同儕中尋找支持。因此除了家庭,在社會因素內,同儕也是重 要的一塊。同儕支持與贊同是青少年時期憂鬱與適應性的預測指標,被 同儕欺負、被同儕拒絕而感到孤獨等都會增加憂鬱的危險,並與低自尊 相關 (Cicchetti & Cohen, 2006)。

Joiner (1997) 發現害羞與低社會支持可能是憂鬱症的脆弱性與危險 因子。也有研究發現社交技巧不足可能會造成情緒困擾與憂鬱症等身心 健康問題 (Segrin & Flora, 200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