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為「研究目 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假設」,第五節為「名詞解 釋」,第六節為「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霸凌行為(Bullying)是校園中普遍存在已久的現象,但卻經常被 忽視。一直到 1970 年代,Olweus 積極做相關的研究後,才開始有具系 統性的調查,在 1980-1990 年才被其他國家注意,例如:英國、日本、

荷蘭、澳洲、加拿大和美國(Mona &E.; Olweus, 2003)。而臺灣在近年來,

由於網路發達、報章雜誌媒體的渲染,使得社會大眾日趨重視習以為常 的霸凌問題。

國內針對霸凌的相關調查或研究,大多為霸凌行為的現況調查,包 含霸凌之盛行率、類型、分佈等狀況,並從個人、家庭、學校面向探討。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2007 年針對臺北、台中、高雄、花蓮 的國小五、六年級與國中七、八年級學生的調查發現,國中、小學生有 60%被霸凌過,經常霸凌欺壓同學的學生有 7%,其中的 2%則每天會霸凌 同學;約 10%的學生經常、甚至每天都會被同學欺負,而知道霸凌現象存 在的學生有 66.9%。

2

此外,有證據顯示,在學校的霸凌者,在日後有更高的機會成為犯 罪者(Pepler& Craig, 2000)。國內有研究指出,有近五成的犯罪青少年經 常打架鬧事,甚至有六成的犯罪青少年早已習慣用打架等暴力方式來解 決與別人之間的衝突(吳芝儀,1999)。國外研究也指出,大約有 35%~40%

六到九年級有霸凌行為的學生,在 24 歲以前至少會有三個前科紀錄,而 沒有霸凌行為的學生,只有 10%有前科紀錄,且有霸凌行為的學生較一般 人有 40%的機率將來會成為慣犯(Olweus, 1995)。

世界衛生組織(WHO)「青少年健康行為」 (Health Behavio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HSBC)的歷年調查顯示,不論男女性,霸凌者、受 凌者和霸凌兼受凌者皆比無涉及霸凌者有較多的心理問題(引自 Levin et al., 2007a; 2009)。且霸凌行為對學童和青少年之健康狀況存有負面的影響,

霸凌者和受凌者在自覺健康方面比無涉及霸凌者差,且自覺快樂的比例 較低,其身心不適症狀亦較多(Alexander, Currie, & Mellor, 2004b; Due et al.,2005)。

另外,霸凌行為會較容易令受害者產生心理問題,進而造成嚴重憂 鬱,甚至更進一步會有自殺的念頭產生;受凌者在面對霸凌時,也相對 地會產生暴力及反社會行為,甚至在長大後出現精神問題且需接受治療 的情況(Sansone, Lam, & Wiederman, 2010)。

3

霸凌行為不但讓青少年的身體受到傷害,長期下來心理也可能受到 嚴重的創傷,亦可能因而翹課、逃學,影響學校之學習。對於發展中的 青少年而言,身體的傷易復原,但心理傷害卻不易消除,恐造成成人後 之性格及行為有所偏差。

由以上論點可知,因霸凌行為所產生的健康狀況問題(例如:生理 上的傷害、心理上的情緒困擾、憂鬱、自殺等)佔了相當重要的部分,

但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性存在,本研究認為實有更深入探討之必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