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傳統節日與風俗變遷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介紹傳統節日和風俗的意義與發展歷程,並整理過往 學者對於風俗變遷的論點,以運用在後續文獻分析中。第二節探討春節的由來與 習俗,了解古代的節俗演變歷程,作為後續探討臺灣春節風俗演變的背景知識。

第三節統整春節和傳統節日相關主題的專書、期刊和學位論文,比較本研究與前 人不同之處,釐清研究方向。

第一節 傳統節日與風俗變遷

一、 傳統節日的意義

節為竹字頭,原指竹子連結上下竿的突起,後引申為節日。節是竹在生長過 程中的起點與終點,古人以竹節之節創出節日一詞,可看出他們認為節日是生命 中的關鍵點,有總結過去,迎向未來的意義。5

李漢秋在《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6中提到節日的意義,認為節日 是人們祈願的生活狀態,具特定文化內涵,豐富的理想因素,有提升精神的作用。

張勃於《唐代節日研究》7之中定義節日是以日期、月份和季節等組成的曆年為循 環基礎,於社會生活裡約定俗成、具特定習俗活動的時日。廖冬梅於《節日沉浮 問: 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8中提到節日指的是一個民族相對固定的,最神聖 重要的日子,關係到狩獵成果、莊稼收成、土地佔有、神明庇佑等,娛神也娛人,

是既神聖重要又充滿美好的日子。秦永洲在《中國社會風俗史》9定義節日是人類

5 廖冬梅。《節日沉浮問: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17 頁。

6 李漢秋。《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北京:中華書局,2015。第 2 頁。

7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第 3 頁。

8 廖冬梅。《節日沉浮問: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19 頁。

9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61 頁。

8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其形成是歷史積澱的過程,反應了一定時代人們的 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等。蕭放在《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 遺產》10裡闡明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凝聚著民族情感、精神與 思想,是認知天地、人生的表達和實踐。

從以上專書提出的節日定義,可總結傳統節日是個固定且循環發生的日子

,舉辦目的包含慶祝莊稼收成,祈求神明庇佑等,節日內容經歷史累積,是約定 俗成的習俗活動,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價值觀與文化內涵,為文化的重要組成

傳統節日具明顯的農業文化特色,和天文、曆法、農時關聯密切,二十四節 氣釐清氣候季節變化與農事生產的關係,每隔十五天設一個節氣,將一年劃分為 二十四等分,不但對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也為節日的確立提供準確時間。

多數節日和節氣相關,最接近「立春」的朔日多為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歲首 和春節,「芒種」前後是端午節,中秋節則在「白露」、「秋分」兩節氣附近,古 代農民還因此從一年裡中秋節和秋分的順序中歸納出趨勢,若秋分先於中秋,代 表明年是豐收年,反之可能收成不好,11由此可見節氣和節日的聯繫性。

節日和節氣的不同之處在於節日還須有風俗活動,最初的節日風俗起源於原 始崇拜、禁忌和信仰,古代以農立國,農產豐收與否攸關生存,相當重視對土地 的祭拜和崇敬,因此會舉辦祈禱物產豐收的儀式,對於天地的祭祀儀式逐漸演變 為節日風俗的一部分。此外,因為古代的科學水平還無法解釋許多自然現象,古 人只能以較為感性的方式去聯想,試圖詮釋並避開自然界中的天災,因而相應出 現了禁忌和信仰的觀念,驅逐疫病災禍的儀式亦頗受注重。觀察大部分傳統節日,

祈求順利與避開災禍通常是一個節日的核心理念,例如春節中的除夕,一面慶祝 新年來臨,萬事順遂,另一方面則驅除疫病、除去惡鬼,是除舊迎新的大日子。

10 蕭放。《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第 1 頁。

11中秋節(中秋VS 秋分),2018 年 9 月 13 日 取自:

https://www.tam.museum/astronomy/forecast_detail.php?id=159

9

崇拜、信仰、禁忌、祭祀等觀念是節日風俗的起源,但流傳到後世形成約定 俗成的習俗需要很長的時間,要再加上特定的傳說或歷史故事,人們印象才會更 深刻,例如春節放鞭炮是為了驅逐年獸;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是連結屈原投河 的故事;中秋節賞月,人們會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神話,這些特殊的傳說 與歷史不僅讓節日更易流傳,與之相關的節日風俗也相繼產生。

二、風俗的意義

風俗一詞中,「風」首先在詩經中出現,當時解釋為民謠。「俗」在說文解字 中提到,說是:「俗,習也。」這已經帶有風俗的初步概念。12到了漢代,對風俗 的涵義有更深入的解讀,班固在《漢書》中寫道:「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 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 欲,故謂之俗。」13在此對風俗的解釋,「風」指的是人的性格、語言差異與自然 環境相關,「俗」是人民好惡、個人欲求的差異,與統治者的喜好有關。可看出 班固認為影響風俗的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社會因素又以上對下的教化為主。

漢末的應邵對風俗的看法為:「風者、天氣有寒暖,地形有險易,水泉有美 惡,草木有剛柔也。俗者、含血之類,像之而生。故言語歌謳異聲,鼓舞動作殊 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聖人作而均齊之,咸歸於正;聖人廢,則還其本俗。」

14應邵將「風」解釋為天氣、地形、植物等自然環境有所不同,「俗」是人的語言、

習性有差異,這裡的「俗」是指民間和自然環境一樣,有言語、動作的差異,改 變班固只以統治者意志為準的觀點,民間本有的習俗同樣受注重。往後對風俗的 解釋,亦將重心放在民間本身的風俗發展。

學者韓養民於《中國風俗文化學》15一書中對風俗的定義,和仲富蘭在《風

12 韓養民。《中國風俗文化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第 2 頁。

13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第 15 頁。

14 東漢.應邵。《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第 8 頁。

15 韓養民。《中國風俗文化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第 2 頁。

10

俗與信仰》16中的觀點相似,皆認為風俗是人類社會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形式,也 是長期延續,積久成俗的一種生活習慣。胡申生於《社會風俗三百題》17之中定 義風俗是指歷代承襲相沿的風尚、習俗,是一種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是精神的 和物質的,具社會性、集體性,約定俗成而非特定人的發明。秦永洲於《中國社 會風俗史》18一書定義風俗是歷代積久相沿、約定俗成的風尚、禮儀、習慣的總 和,也是人類在食衣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慶慶、生老病死、宗教信仰、文化 娛樂等方面的行為規範。

各專書對風俗的見解大致相同,認為風俗是歷代延續累積而成,是人類文化、

精神、物質的展現,有約定俗成、社會性、集體性的特性,具體內容包含食衣住 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慶等。

三、風俗的變遷

風俗一旦形成,就成為自動且自控的獨立系統,以一定的穩定性延續傳承,

是一種動態的文化模式。風俗能隨時間傳承,但由於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要保 持原本的模樣傳承是很罕見的,一般而言多少會發生變異,這是風俗傳播的重要 環節。19風俗的變遷不是全新的創造,而是和傳承同時進行,在傳承中變異,也 在變異中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節日風俗也不斷增加新內容,政治、文化、宗 教等因素都會使風俗發生變異。

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在《社會變遷》20一書中整理出三種文化變遷 模式,分別為進化(evolution)、擴散(diffusion)、涵化(acculturation)。

進化(evolution)指的是人類可透過努力來改善社會,過渡並發展到一個更 美好的階段,社會將變得新穎、多樣且複雜,生活更為幸福。此模式的研究重心

16 仲富蘭。《風俗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第 2 頁。

17 胡申生。《社會風俗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 1 頁。

18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 頁。

19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82 頁。

20 史蒂文.瓦戈著;王曉黎譯。《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7-76 頁。

11

為技術和文化,具體演變是由技術開始,技術在器物、能源、工作技能和材料使 用等方面進步,生產力因而提升,讓多數人的生活變得富裕。社會分工的複雜化 使新階層與角色出現,文化表現更為多樣豐富,文化由此逐漸變遷。

擴散(diffusion)指的是一個亞文化傳播到更大群體,或者一種文化影響到 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埃弗里特.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把一個文化群體採用 外來新事物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一)獲知階段,剛得知新事物但缺乏了解。

(二)產生興趣,對新事物有好奇心,並尋找更多相關訊息。(三)評估新事物,

開始評估新事物的實用性,考慮是否運用。(四)嘗試實施,在部分範圍中試用 新事物,以確認用途。(五)決定採納,完全接受新事物,大規模投入使用。

擴散所需耗費的時間,羅傑斯認為和新事物的五個特點有關,分別為:(一)

相對優越性,指的是人們衡量新事物優於原有事物的程度,是否在品質、新穎、

效率等感受上比舊有事物更有優勢。(二)兼容性,新事物和舊有的經驗、價值 觀、事物有無相似之處,能否不相違背而並存。(三)複雜性,指新事物是否容 易理解或上手,若是過於複雜艱澀,則需更多時間方能採用融合。(四)可試驗 性,指有限條件下新事物能被試驗的可能性,若是不難實行,較能先在小部分範

效率等感受上比舊有事物更有優勢。(二)兼容性,新事物和舊有的經驗、價值 觀、事物有無相似之處,能否不相違背而並存。(三)複雜性,指新事物是否容 易理解或上手,若是過於複雜艱澀,則需更多時間方能採用融合。(四)可試驗 性,指有限條件下新事物能被試驗的可能性,若是不難實行,較能先在小部分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