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變遷之研究:以聯合報、經濟日報報導為探討中心(1951-201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變遷之研究:以聯合報、經濟日報報導為探討中心(1951-2019)"

Copied!
1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社會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變遷之研究: 以聯合報、經濟日報報導為探討中心(1951-2019) Changes of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 Postwar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of United Daily News and Economy Daily News(1951-2019). 陳奕彤 Chen,Yi-Tong 指導教授:陳仲彥 博士. 中華民國 109 年 8 月 August 2020.

(2) 謝辭 自動筆以來歷經寒暑,很高興終於在預期時間內完成論文。感謝陳仲彥老 師的指導,於寫作過程中,給予我很大的發揮空間,每次提出新想法時,總是 提點我許多應該注意的重點,引領我順利撰寫成全篇內容,並且也以十足的耐 心和細心,反覆檢視內文中的錯漏和不足之處,提供寶貴的修正建議,讓我得 以不斷完善論文,使敘述方式和結構逐漸完整,謝謝老師一直以來的包容和耐 心。 感謝鄭恒雄老師和何淑宜老師兩位口試委員的用心審閱,從不同的切入角 度,提出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論文寫作盲點,令我重新審視主題,研究範圍更 為聚焦,內容亦更為豐富,謝謝您們的修改意見,令我獲益良多。關於論文申 請的手續流程,感謝系辦助教和行政人員幫忙統整文件,定期的繳交提醒,讓 我在一頭栽入論文之餘,記得準備齊全相關資料。最後謝謝身邊老師、同學、 朋友、家人一路上的幫助和支持,陪伴我走過書寫論文的漫長時光。. 陳奕彤 謹誌於 2020 年 8 月. I.

(3)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變遷之研究: 以聯合報、經濟日報報導為探討中心(1951-2019).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戰後至今,臺灣春節風俗的發展情形,比較不同年代 的風俗有何變化,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哪些部分,分析各個風俗是否式微或出現 新的過節形式,以及因應時代做出了何種調適。. 本研究依據研究主題,運用文獻分析法,蒐集 1951 至 2019 年《聯合報》 及《經濟日報》相關報導,探討拜年、送禮、圍爐、發紅包、春節旅遊五項風 俗變遷過程,並建構其發展簡史,進一步結合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時代 背景,分析此些背景因素對風俗變遷的影響。. 研究發現戰後臺灣並未完全改變過往春節風俗,大多是在原有基礎上增添 新的過節方式,且變遷過程受到政府政策倡導、社會結構變化、大眾觀念改 變、商業發展、經濟狀況好轉,及科技進步等影響。. 關鍵字:春節、傳統節日、風俗變遷. II.

(4) Changes of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 Postwar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of United Daily News and Economy Daily News(1951-2019)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 Taiwan from the post-war period to the present, and to compare the customs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genera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main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whether there were declines or new forms of festivals and whether various customs were adapted to the changing tim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topic, literature analysis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collect relevant reports from th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Economic Daily News from 1951 to 2019.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fiv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cluding New Year's visit, gift-giving, reunion dinner, red envelopes, and spring travel, and then constructs a brief history of their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combine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custom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after the war, the fiv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have not completely changed in Taiwan. Most of them have added new ways to celebrate. The process of change is affected by government policies, social structure, popular perceptions, business development, III.

(5)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Keywords:Chinese New Year;traditional festival;changes of customs. IV.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傳統節日與風俗變遷 .................................................................................. 7 第二節 春節的由來與演變 .................................................................................... 16 第三節 春節相關研究回顧 .................................................................................... 22 第三章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的發展與變遷(一):拜年、送禮 ........................... 35 第一節 拜年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 35 第二節 送禮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 68 第四章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的發展與變遷(二):圍爐、紅包、春遊 ............. 103 第一節 圍爐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 103 第二節 紅包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 119 第三節 春遊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 141 第五章 結論 ............................................................................................................. 171 參考文獻.................................................................................................................... 177. V.

(7) 圖次 圖 1 研究架構圖 ............................................................................................................... 5.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傳統節日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思想、情感與價值觀,當中的習俗、儀式活動, 反映出文化的積累。農曆新年是慰勞一年辛苦,感恩祖先和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 ,有祈求平安順遂和聯繫感情的作用,是臺人傳統民俗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根據臉書農曆春節期間的大數據顯示,貼文中與春節風俗相關的字彙,出現 最多的為「紅包」、「年夜飯」、「拜拜」、「圍爐」,春節熱門旅遊地區為日韓、香 港以及東南亞地區。1而傳媒公司 2018 年的春節媒體行為調查,網路討論聲量最 高的是「伴手禮」 、 「禮盒」 、 「年菜」2,以上的調查數據均反映出近年來臺灣人最 常從事的春節風俗活動。 以研究者自身的觀察和生活經驗,圍爐有時會至外面的飯店,或者購買飯店 和超商的年菜食用,發紅包雖然傳統上是以現金放於紅包中交付,但也聽過運用 手機應用程式發送虛擬紅包。春節時各家超商、賣場、禮品店均卯足全力宣傳商 品,似乎讓春節送禮成為營銷的噱頭,商品本身要比春節送禮的意義還大,令人 好奇臺灣是從何時出現節日商業化的現象,且鄰近春節時,常看到旅行社的促銷 活動,民眾亦相當喜歡在此期間出國旅遊,地點以鄰近的日韓、東南亞居多,然 而過往亦是如此嗎? 研究者曾修習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相關課程,對於近代傳統文化的發展感到 興趣,修課期間撰寫報告時,查閱了不同年代的習俗,發現節日習俗並非一成不 變,有的會因政府禁止消失,有的順應時代背景出現,更多原有的節俗會因應社. 綜合報導,〈臺灣人過年都在做什麼?讓臉書大數據說給你聽〉 ,《自由時報》 ,2016 年 2 月 8 日。取自:https://3c.ltn.com.tw/news/16540 2 宏將觀點。〈2018 春節收視與媒體行為觀察〉 。《宏將傳媒》 ,2018 年 3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mediadrive.com.tw/manage/files/10720180321062506.pdf 1. 1.

(9) 會變化做出或大或小的調整適應,這些改變令研究者對近代節日風俗的變遷產生 好奇。 近幾年,春節期間臺灣人經常從事的發紅包、圍爐、送禮、旅遊等等的風俗 和活動。究竟臺灣的春節風俗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為現今的模樣?常見的春節風俗 在數十年前具體是如何進行的?這些春節風俗近幾十年來歷經了哪些變遷,方成 為今天的型態,是研究者所關心的部分。.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臺灣戰後時期至今的春節風俗發展情形, 比較不同年代的春節風俗有何變化和差異,有無式微或者出現新的過節形式?各 個風俗又因應時代做出了何種調適,其變化是否有可循的模式?節日與時代背景 的連結,是其為何能延續傳承的重點之一,節俗的改變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一定 關連,本研究亦將釐清是哪些背景因素對節日風俗變遷產生影響,並以此分析節 日風俗的發展和變遷。.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根據研究主題收集文獻,全面了解研 究對象的歷史和現狀,經過歸納、統整和分析,對一定時期內的事件進行系統性 的論述,分析其背景、原因和影響,並從中引出自己觀點,以達到研究目的。 二、 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戰後時期至今的春節風俗變遷,因應研究主題,選擇報 紙做為研究史料。因為報紙裡的新聞、副刊、社論等,可以反映出即時的社會現. 2.

(10) 況,包括當時的政治、社會、經濟、科技情形皆有記載,且報紙每日刊登,對於 追蹤連續性變化的主題或事件,有助於了解其發展演變和變異始末。報紙中有新 聞記者、讀者投稿以及路人訪問的記錄,能提供過往社會風俗不同角度的觀點, 以較為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春節風俗的變遷。 臺灣常見的春節風俗,有尾牙、祭灶、送神、大掃除、圍爐、分壓歲錢、回 娘家、開正、放鞭炮、拜正、隔開、拜天公祖等等,經過報紙史料查詢與篩選後 ,選定拜年、送禮、圍爐、發紅包、春節旅遊進行變遷探討,因為此五項春節風 俗於臺灣戰後時期的變化較大,且相關報紙資料較為充足,可構建出完整的變遷 歷程。本研究以五項春節風俗為綱,探討各風俗的於戰後時期的變遷,各風俗本 應置於同一章節,但為閱讀方便,因此將拜年、送禮合為一章,圍爐、紅包、春 遊另為一章。如此分章,除了閱讀上的便宜外,亦是因拜年和送禮有連帶關係, 拜年時經常會順手送上伴手禮,且兩者都是政府政策介入較多的春節,發展脈絡 相似,於是置於同一章節討論,而圍爐、紅包、春遊相比之下則較少有政策介入 ,多是由於社會環境不同,導致民間自身主導的演變,所以另歸於一章探討。 報紙引用自電子資料庫《聯合報全文報紙資料庫》3,當中包含聯合報、經 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 報紙的過往報導。聯合報是臺灣戰後時期最早創刊 的三大報紙之一,資料庫中有 1951 年創刊至今的全文報紙內容,能通過其記載 ,完整觀察戰後至今的春節風俗變化情形,也因為聯合報於 1951 年創刊,因此 本文的研究期間定為 1951 年至 2019 年。 經濟日報隸屬於聯合報系,於 1967 年成立,主要報導國內外財經、產業、 企管方面的新聞,因為如送禮、春遊的風俗,和商業界較有關連,因此引述的 報導內容多有出自經濟日報。聯合晚報於 1988 年創立,2020 年 6 月休刊, Upaper 則是聯合報業集團和臺北捷運公司合作出刊的免費報紙,於 2007 年創 刊,2018 年休刊。聯合晚報和 Upaper 涵蓋 1988 至 2019 年的社會情形報導,. 《聯合報全文報紙資料庫》取自: http://0-udndata.com.opac.lib.ntnu.edu.tw/ndapp/Index?cp=udn 3. 3.

(11) 可了解近三十年的春節風俗發展,但因刊載時間較短,因此本研究引述之報導 仍以聯合報、經濟日報為主,並兼及若干聯合晚報和 Upaper 的報紙內容。 本研究運用《聯合報全文報紙資料庫》搜尋報紙新聞和讀者投書內容,檢索 資料時,將鍵入節日和習俗關鍵字詞。綜合近代常見的記述方式以及吳宜璇在《 臺灣歲時節慶的文化與禮俗》4中列出的節日關鍵字,春節的節日關鍵字包含除 夕、春節、農曆新年、年夜飯、小年夜、賀歲、拜年、春酒、年貨、守歲、圍爐 、紅包、送禮、旅行。 選擇聯合報系列報紙作為主要研究範圍,是因其相較同時期官方經營之中央 日報,專欄的規劃更為多元,有較多民間人士投稿,本研究的探討主題為春節風 俗,民間的過節方式亦是觀察的重點之一,聯合報中的副刊和時事專欄有許多民 眾的想法和日常記述,相當生活化,能通過其記載,了解大眾的看法,提供不同 於報社記者的另一種觀點。中國時報同樣是戰後初期便已創刊的報紙,但其報紙 資料庫之內容,有部分僅有標題、摘要、日期、作者等,並無全文影像或文字, 由於本研究是以關鍵字搜索相關新聞來收集資料,因此若只有標題而無全文報導 ,容易有報紙資料的遺漏,且無全文報紙內容,也會因資訊不足,難以有進一步 的分析。綜合報紙性質、資料庫完整度以及研究時間和人力的限制,本研究選定 聯合報系中的聯合報和經濟日報為主要研究範圍。.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探討戰後時期臺灣春節風俗變遷,並比較和分析風俗變遷情形。第一 章根據研究動機和目的,選擇研究方法並制定研究範圍。第二章蒐集傳統節日、 風俗變遷、春節由來演變和春節過往研究的相關文獻。第三章、第四章以臺灣目 前常見的五項春節風俗拜年、送禮、圍爐、紅包、春遊為探討綱要,分述各風俗. 4. 吳宜璇。《臺灣歲時節慶的文化與禮俗》。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 4.

(12) 的發展變化過程,並運用文獻探討時發現的面向與重點,進行春節風俗變遷的分 析。第五章根據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與省思。本研究之架構如圖 1 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與範圍. 文獻回顧與探討 1. 傳統節日與風俗變遷 2. 春節的由來與演變 3. 春節相關研究回顧.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 的發展與變遷. 拜年. 送禮. 圍爐. 結論與反思. 圖 1 研究架構圖. 5. 紅包. 春遊.

(13) 6.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介紹傳統節日和風俗的意義與發展歷程,並整理過往 學者對於風俗變遷的論點,以運用在後續文獻分析中。第二節探討春節的由來與 習俗,了解古代的節俗演變歷程,作為後續探討臺灣春節風俗演變的背景知識。 第三節統整春節和傳統節日相關主題的專書、期刊和學位論文,比較本研究與前 人不同之處,釐清研究方向。. 第一節 傳統節日與風俗變遷. 一、 傳統節日的意義 節為竹字頭,原指竹子連結上下竿的突起,後引申為節日。節是竹在生長過 程中的起點與終點,古人以竹節之節創出節日一詞,可看出他們認為節日是生命 中的關鍵點,有總結過去,迎向未來的意義。5 李漢秋在《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6中提到節日的意義,認為節日 是人們祈願的生活狀態,具特定文化內涵,豐富的理想因素,有提升精神的作用。 張勃於《唐代節日研究》7之中定義節日是以日期、月份和季節等組成的曆年為循 環基礎,於社會生活裡約定俗成、具特定習俗活動的時日。廖冬梅於《節日沉浮 問: 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8中提到節日指的是一個民族相對固定的,最神聖 重要的日子,關係到狩獵成果、莊稼收成、土地佔有、神明庇佑等,娛神也娛人, 是既神聖重要又充滿美好的日子。秦永洲在《中國社會風俗史》9定義節日是人類. 廖冬梅。《節日沉浮問: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17 頁。 6 李漢秋。《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 。北京:中華書局,2015。第 2 頁。 7 張勃。 《唐代節日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第 3 頁。 8 廖冬梅。《節日沉浮問: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19 頁。 9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 。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61 頁。 5. 7.

(15)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其形成是歷史積澱的過程,反應了一定時代人們的 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等。蕭放在《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 遺產》10裡闡明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凝聚著民族情感、精神與 思想,是認知天地、人生的表達和實踐。 從以上專書提出的節日定義,可總結傳統節日是個固定且循環發生的日子 ,舉辦目的包含慶祝莊稼收成,祈求神明庇佑等,節日內容經歷史累積,是約定 俗成的習俗活動,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價值觀與文化內涵,為文化的重要組成 。 傳統節日具明顯的農業文化特色,和天文、曆法、農時關聯密切,二十四節 氣釐清氣候季節變化與農事生產的關係,每隔十五天設一個節氣,將一年劃分為 二十四等分,不但對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也為節日的確立提供準確時間。 多數節日和節氣相關,最接近「立春」的朔日多為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歲首 和春節,「芒種」前後是端午節,中秋節則在「白露」、「秋分」兩節氣附近,古 代農民還因此從一年裡中秋節和秋分的順序中歸納出趨勢,若秋分先於中秋,代 表明年是豐收年,反之可能收成不好,11由此可見節氣和節日的聯繫性。 節日和節氣的不同之處在於節日還須有風俗活動,最初的節日風俗起源於原 始崇拜、禁忌和信仰,古代以農立國,農產豐收與否攸關生存,相當重視對土地 的祭拜和崇敬,因此會舉辦祈禱物產豐收的儀式,對於天地的祭祀儀式逐漸演變 為節日風俗的一部分。此外,因為古代的科學水平還無法解釋許多自然現象,古 人只能以較為感性的方式去聯想,試圖詮釋並避開自然界中的天災,因而相應出 現了禁忌和信仰的觀念,驅逐疫病災禍的儀式亦頗受注重。觀察大部分傳統節日, 祈求順利與避開災禍通常是一個節日的核心理念,例如春節中的除夕,一面慶祝 新年來臨,萬事順遂,另一方面則驅除疫病、除去惡鬼,是除舊迎新的大日子。. 蕭放。 《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第 1 頁。 中秋節(中秋 VS 秋分) ,2018 年 9 月 13 日 取自: https://www.tam.museum/astronomy/forecast_detail.php?id=159 10 11. 8.

(16) 崇拜、信仰、禁忌、祭祀等觀念是節日風俗的起源,但流傳到後世形成約定 俗成的習俗需要很長的時間,要再加上特定的傳說或歷史故事,人們印象才會更 深刻,例如春節放鞭炮是為了驅逐年獸;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是連結屈原投河 的故事;中秋節賞月,人們會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神話,這些特殊的傳說 與歷史不僅讓節日更易流傳,與之相關的節日風俗也相繼產生。. 二、風俗的意義 風俗一詞中, 「風」首先在詩經中出現,當時解釋為民謠。 「俗」在說文解字 中提到,說是: 「俗,習也。」這已經帶有風俗的初步概念。12到了漢代,對風俗 的涵義有更深入的解讀,班固在《漢書》中寫道:「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 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舍,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 欲,故謂之俗。」13在此對風俗的解釋, 「風」指的是人的性格、語言差異與自然 環境相關,「俗」是人民好惡、個人欲求的差異,與統治者的喜好有關。可看出 班固認為影響風俗的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社會因素又以上對下的教化為主。 漢末的應邵對風俗的看法為:「風者、天氣有寒暖,地形有險易,水泉有美 惡,草木有剛柔也。俗者、含血之類,像之而生。故言語歌謳異聲,鼓舞動作殊 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聖人作而均齊之,咸歸於正;聖人廢,則還其本俗。」 14. 應邵將「風」解釋為天氣、地形、植物等自然環境有所不同, 「俗」是人的語言、. 習性有差異,這裡的「俗」是指民間和自然環境一樣,有言語、動作的差異,改 變班固只以統治者意志為準的觀點,民間本有的習俗同樣受注重。往後對風俗的 解釋,亦將重心放在民間本身的風俗發展。 學者韓養民於《中國風俗文化學》15一書中對風俗的定義,和仲富蘭在《風. 12 13 14 15. 韓養民。《中國風俗文化學》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第 2 頁。 東漢.班固。 《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1965。第 15 頁。 東漢.應邵。 《風俗通義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1。第 8 頁。 韓養民。《中國風俗文化學》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第 2 頁。. 9.

(17) 俗與信仰》16中的觀點相似,皆認為風俗是人類社會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形式,也 是長期延續,積久成俗的一種生活習慣。胡申生於《社會風俗三百題》17之中定 義風俗是指歷代承襲相沿的風尚、習俗,是一種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是精神的 和物質的,具社會性、集體性,約定俗成而非特定人的發明。秦永洲於《中國社 會風俗史》18一書定義風俗是歷代積久相沿、約定俗成的風尚、禮儀、習慣的總 和,也是人類在食衣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慶慶、生老病死、宗教信仰、文化 娛樂等方面的行為規範。 各專書對風俗的見解大致相同,認為風俗是歷代延續累積而成,是人類文化、 精神、物質的展現,有約定俗成、社會性、集體性的特性,具體內容包含食衣住 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慶等。. 三、風俗的變遷 風俗一旦形成,就成為自動且自控的獨立系統,以一定的穩定性延續傳承, 是一種動態的文化模式。風俗能隨時間傳承,但由於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要保 持原本的模樣傳承是很罕見的,一般而言多少會發生變異,這是風俗傳播的重要 環節。19風俗的變遷不是全新的創造,而是和傳承同時進行,在傳承中變異,也 在變異中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節日風俗也不斷增加新內容,政治、文化、宗 教等因素都會使風俗發生變異。 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在《社會變遷》20一書中整理出三種文化變遷 模式,分別為進化(evolution)、擴散(diffusion)、涵化(acculturation)。 進化(evolution)指的是人類可透過努力來改善社會,過渡並發展到一個更 美好的階段,社會將變得新穎、多樣且複雜,生活更為幸福。此模式的研究重心. 16 17 18 19 20. 仲富蘭。《風俗與信仰》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第 2 頁。 胡申生。《社會風俗三百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 1 頁。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 。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 頁。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82 頁。 史蒂文.瓦戈著;王曉黎譯。 《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7-76 頁。. 10.

(18) 為技術和文化,具體演變是由技術開始,技術在器物、能源、工作技能和材料使 用等方面進步,生產力因而提升,讓多數人的生活變得富裕。社會分工的複雜化 使新階層與角色出現,文化表現更為多樣豐富,文化由此逐漸變遷。 擴散(diffusion)指的是一個亞文化傳播到更大群體,或者一種文化影響到 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埃弗里特.羅傑斯(Everett M. Rogers)把一個文化群體採用 外來新事物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一)獲知階段,剛得知新事物但缺乏了解。 (二)產生興趣,對新事物有好奇心,並尋找更多相關訊息。 (三)評估新事物, 開始評估新事物的實用性,考慮是否運用。(四)嘗試實施,在部分範圍中試用 新事物,以確認用途。(五)決定採納,完全接受新事物,大規模投入使用。 擴散所需耗費的時間,羅傑斯認為和新事物的五個特點有關,分別為: (一) 相對優越性,指的是人們衡量新事物優於原有事物的程度,是否在品質、新穎、 效率等感受上比舊有事物更有優勢。(二)兼容性,新事物和舊有的經驗、價值 觀、事物有無相似之處,能否不相違背而並存。(三)複雜性,指新事物是否容 易理解或上手,若是過於複雜艱澀,則需更多時間方能採用融合。(四)可試驗 性,指有限條件下新事物能被試驗的可能性,若是不難實行,較能先在小部分範 圍內試用。(五)可觀察性,指創新事物可被他人看到的程度,像是日常使用物 品極容易出現在眼前,便於觀察,人們會評估新事物的特徵和性質,以決定是否 廣泛採用。此外,羅傑斯還提到,採納方式亦影響文化擴散的速率,例如權威規 定採用和個人自發採用,文化擴散速度應會不盡相同,而對於複雜的新事物,人 際傳播常比大眾傳播有效。 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兩種或多種文化,因為長期接觸,相互影響之下, 使得雙方皆兼有對方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特性。接觸可能是單純的文化交流,也 可透過戰爭、殖民、商貿等的方式進行。涵化可是單向傳播或交互影響,少有雙 方以同一程度融合的情形,大多是政治關係處於弱勢的一方接受更多強勢方的文 化。擴散僅是涵化的其中一方面,通常只涉及文化的某個屬性,影響較小,涵化 則會包含文化、習俗、信仰、價值觀等更為廣泛的範圍,使兩種文化愈加相似。. 11.

(19) 涵化造成的文化變遷影響在兩個方面,分別為橫向與縱向。21橫向表現在城 鄉地域間的差異涵化,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因地區間的交流相互融合、影響。 縱向體現於過往和現代的差異涵化,因為時代不同造成風俗習慣的變化,既傳承 部分過往習性,也因應時代背景產生新的風俗。節日風俗在歷史縱向的傳承變異 ,可看出前後變遷的軌跡以及因果關係,這對了解風俗起源、社會因素影響關係 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甚有幫助。 仲富蘭在《中國民俗學通論》22中提到,傳統民俗著作往往注意到民俗文化 的橫向面,卻時常忽略縱向的傳承和變遷。關於中華民俗的傳承特徵,仲富蘭提 出四項觀點,分別是縱橫交錯的社會普同、約定俗成的整合模式、鄉緣風土的人 際協調、揚棄流變的今古貫通。 首先,縱橫交錯的社會普同是指在不同民族和時代間,民俗文化同時具共通 性與特殊性。不同民族間的文化會產生共通性,是因為人類面臨著生存發展的共 同問題,例如各民族的民間傳說時常在背景、人物、情節等的設置類似,反映人 類在文化心態上有某些共性。為因應不同生活條件和環境,各民族文化會產生特 殊性。民族間的交流,使相異的文化群體涵化,演變出有時代意義的文化風俗, 並在縱向時間軸上發生風俗變遷,其中還包含了一些超越時代、具普遍性內容, 被代代傳承下來。 約定俗成的整合模式指的是民俗在演變過程中不斷被程式化和規範化,且有 重複和循環的現象,傳統節日就是如此,年年舉辦,循環重複,有著固定的內容 和程序。民俗在整合的過程中,也不斷形成,包括群體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價 值觀、思想、信仰、行為規範、習慣等,這些文化由漫長的時間積累,逐漸整合 成固定的模式。整合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含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和中心思想,風俗 以文化內涵為脈絡,逐漸成為人們心中共同認可、約定俗成的規矩。 鄉緣風土的人際協調和民族居住的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學者仲富蘭提到「. 21 22.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07。55-56 頁。 仲富蘭。《中國民俗學通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127-131 頁。. 12.

(20) 水土」和「民風」的關聯性23,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俗語說明環境對民性的影 響,由於地理氣候的差異造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久而久之形成各具地 方特色的文化風俗。人民出於和鄉親的情感以及對生活土地的熱愛,會連帶衍生 出民俗現象,例如平時展開互祝活動,幫忙婚喪嫁娶禮俗、修建屋舍、收割稻穀 入倉、誕壽慶賀,歲時節日會舉辦人情交往的民俗活動,開燈會、結伴遊村、互 贈食品等。為了協調鄉鄰間的人際互動,人們制定規約、建立鄉里組織,開展許 多民俗活動,以地域為基礎的風俗由此產生。 揚棄流變的今古貫通是指民俗會隨著社會變遷改變形式,以適應生活新需求 與新的歷史狀況,一方面現今的民俗現象能從古代看到影子,另一方面也非所有 民俗皆今古相同。學者仲富蘭指出, 「貫通」和哲學上的「揚棄」相似24,揚棄不 代表被丟掉和取消,而是在發展中反省,拋棄舊事物中消極、負面的因素,發揚 其中正面部分,在原有基礎上繼承創新,達到更高的層次。在民俗領域,是於原 有的傳統文化上,不斷加入新思想和風俗,去除舊有負面元素的演變過程。新舊 文化的撞擊常伴隨衝突,隨著時間互相影響、消長,最後達成兼容並蓄的新社會。 陳華文在《民俗文化學》25中認為民俗在傳播過程中的變異,是保持生命力 的有效手段,民俗傳播中的變異情形,可分為三種,分別是歷史傳播過程中的變 異、現實傳播過程中的變異、交叉複合傳播中的變異。 歷史傳播過程中的變異是指因外在歷史環境產生變化,包括政治、經濟、社 會、人為改革等背景原因,導致民俗為因應新環境而變異。 現實傳播過程中的變異,著眼於不同地理位置間的民俗傳播,一種民俗如果 被傳播至其他地區,勢必得順應新地區的文化習慣和生存條件做出調適,民俗因 而產生變異。 交叉複合傳播中的民俗變異,是因傳播過程中,同時受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 23 24 25. 仲富蘭。《中國民俗學通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第 132 頁。 仲富蘭。《中國民俗學通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第 134 頁。 陳華文。《民俗文化學》 。浙江: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85-87 頁。. 13.

(21) 影響,當中有淘汰亦有創新,經過長期發展,形成嶄新的民俗文化內容。 綜觀各學者對於風俗變遷的觀點,主要有四個交集之處:一是橫向觀察,生 活在不同地理環境的族群,風俗會互相影響,因而造成變遷。二是縱向探討,認 為不同時代的風俗會因應當時的社會環境產生變化。三是橫向與縱向的交互性, 風俗在地域傳播和時代推移所產生的變遷是同時且相互作用的,兩者一起推動著 風俗持續發展、發生變異。四是風俗變遷帶來進步,變遷的過程可以去蕪存菁, 汰換舊有的負面因素,在原本的基礎上創新,使風俗更貼和當代需求,社會達到 更高層次。 以上的風俗變遷觀點,多是以較為宏觀的角度去探討原因和變遷模式。具體 的風俗內容變化方式,陳勤建在《中國民俗學》26中分為五種情形,分別為累積 沉澱、形存實亡、合流變形、化舊立新、形實俱亡,結合研究主題傳統節日的變 遷來看,節日變遷與變遷模式的對應如下所述: 首先是累積沉澱,在原有基礎上擴充增加新的風俗內容。例如貼春聯起源於 五代後蜀主孟昶,題字「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後來人們紛紛效仿,宋代 則出現了最初的賀年卡片,稱為「拜年帖」 、 「送門狀」等,隨著歷史的演進逐漸 增加累積了貼春聯、送賀年卡、守歲、放鞭炮、送灶等習俗活動。 第二為形存實亡,習俗的形式還存在,但其內容已有根本變化。如臘八節, 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本為佛教的盛大節日,各寺院會用穀類與果實做 成粥贈送給信徒,傳說喝了粥便可得佛祖保佑。後經歷代演變,變成民間節日, 是祭祀祖先和神明、祈求豐收、送舊迎新的日子,內涵與最初的宗教意義大相逕 庭。 三是合流變形,兩種以上的習俗經過交融,出現合流的習俗變形。如中元節 是集儒、道、釋三種思想信仰於一體的節日,最初為農民於初秋時祭祖拜神、感 謝土地的日子,後來加入道教思想。中元節源自道教的「三元」 、 「三官」之說,. 26.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 86 頁。. 14.

(22) 三官是天官、地官、水官,分別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元即三官 的生日,中元是地官誕辰,也是地官赦罪的日子,除了原有的祭祖習俗外,加上 祈求地官赦免亡魂之罪。佛教傳入後,盂蘭盆節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的習 俗也跟著融入,此孝道觀念與儒家思想不謀而合,從此儒、道、釋思想和習俗合 流,中元節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重大節日。 四是化舊立新,因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一些習俗逐漸由新風俗取代。如端午 節曾有項習俗為石戰,進行方式是分成兩派人馬對壘,取石互擲以決勝負,戰況 的激烈程度甚至會遍體鱗傷。此項習俗在日本統治臺灣前就已舉行多年,日人治 臺時認為石戰野蠻無紀律,是一種陋習,遂下令禁止,隨著日人加強取締以及倡 辦運動會,端午節的石戰習俗逐漸消失。 五為形實俱亡,有些民俗在傳承變異中因各種因素作用而消失。如祭祀水官 大帝下元節,是道教的重要節日,這天道觀有道場,民間則祈願神靈,期望消災 解厄。下元節曾有個叫「水色」的活動,人們會紮紙船並彩繪,完成後放於河中 飄游,希望水官大帝乘船過來幫助人民,此習俗隨著下元節的沒落已經消失。 如同前述學者陳華文的觀點,歷史傳播過程中,風俗可能會因政治、經濟、 社會等外在歷史環境因素而產生變化,其他學者如陳熙遠、秦永洲也有相同的觀 點。 政治因素上,統治者對於風俗發展和變遷常影響深遠,學者陳華文在《民俗 文化學》27中提到統治者明確頒布政府公告和詔令,對特定風俗加以禁止或弘揚, 會使其產生變異。陳熙遠則於〈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28 中提及統治者往往同時是節慶的參與者和監督者,在元宵節慶與民同樂,展現歌 舞昇平的太平盛世之景,安定民心,且會訂立政策和禁令,意圖把傳統節慶加入 政治秩序裡,此外中國古代歷朝對元宵節有不同的規定,最初是漢代的祭祀活動,. 陳華文。《民俗文化學》 。浙江: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88-89 頁。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 ,第 75 本第 2 分,2004 年 6 月。283-329 頁。 27 28. 15.

(23) 當時已有燃放燈火徹夜的習俗,到隋煬帝時開始大規模慶祝,張燈結綵、搭建綿 延數里的戲場,官方如此大肆慶賀,自然也影響民間對節慶的重視程度。 經濟因素上,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亦會對風俗變化有所影響,秦永洲於《中 國社會風俗史》29裡認為隋唐至宋代,時局相對魏晉南北朝時穩定許多,國力強 盛、經濟發達,節日風俗與城市生活結合,轉為世俗化且富娛樂性,脫離原來禁 忌、神秘的氛圍,成為同歡共樂的慶祝日子。 社會因素上,社會制度的變化與風俗發展演變息息相關,例如明代開始手工 業和紡織業發展,沿海商業發達,資本主義萌芽,有些節日風俗因此逐漸被淡忘 淘汰,例如以小農經濟為主的相關風俗,社日和祭土地神。30 除此之外,前述史蒂文.瓦戈(Steven Vago)在《社會變遷》31一書中整理 的進化(evolution)變遷模式,則與科技因素有所關連,因為技術和器物的進步, 會改變人們現有的生活,文化表現更為多樣豐富,開始逐漸變遷,尤其戰後時期 全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新的產品不斷在改變人們的生活。 各學者關於風俗變遷模式的歸納,對理解風俗演變的方式甚有幫助,提供筆 者後續研究臺灣傳統春節風俗時之觀察與分析角度。本研究將參考以上學者的理 論和觀點,對節日風俗的變遷做歸納和整理,探究臺灣戰後春節風俗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春節的由來與演變. 本節概述春節的由來與在歷朝各代的風俗演變歷程,藉此了解各節日風俗 意義,以及春節傳承到臺灣前的發展情形。 春節可說是華人社會一年之中最隆重盛大的節日,具有闔家團圓、除舊迎新 的意義。春節古稱「年」、「元日」、「歲首」、「元旦」或是「正月初一」,春節是. 29 30 31.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 。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64 頁。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 。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66 頁。 史蒂文.瓦戈著;王曉黎譯。 《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7-76 頁。. 16.

(24) 民國初年開始採用西曆後,為區隔西曆年和農曆年所改。春節原指古代的立春, 由於二十四節氣裡的立春,時間正好在農曆年附近,1914 年時任中華民國臨時 大總統的袁世凱,批准了「定農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 為冬節」的呈文,西曆一月一日此後被稱作「元旦」、「新年」,農曆正月初一改 稱「春節」。32 春節亦俗稱「過年」,傳說「年」是上古時代一種生活在山中的凶獸,體型 巨大、殘暴食人,尤其冬季時草木凋零、動物冬眠,「年」覓食不易,每每下山 至人類村莊襲擊,吃掉不少人。還好後來發現「年」懼怕紅色,看到紅色便會躲 避離去,於是便利用「年」的這項弱點,在住處裝飾紅色,當有人發現年獸群靠 近時,會擊打竹竿示警,讓附近居民及時躲藏,直到年獸群過境,才走出隱匿處, 互道恭喜順利在「年」獸群經「過」後存活下來33,這是「過年」一詞的由來, 此過年的傳說也衍伸了兩項春節重要節俗,為了嚇阻年獸,春節時喜用紅色和燃 放爆竹,傳承至今已有表示吉祥、慶賀之意。 另一個關於「年」的涵義,是認為年與農業相關聯,稻穀一次熟成的周期叫 做「年」,《說文解字》34中寫到:「年,穀熟也。」 「年」最初的寫法是一個人背 著稻禾的模樣,表示農產收成,谷子一年一熟,年被當成了記錄時間的方法,每 當一年伊始,人們便會祭祀土地和先祖,宰殺牲畜、舉辦祭典,祈求天地保佑新 的一年風調雨順、農產豐收。35 「元旦」為一年之首, 「元」有初始的意思, 「旦」表示太陽剛從地平線下升 起,有天明之意,新年中的第一個早晨便是「元旦」。相傳「元旦」的概念最早 起於顓頊,此後的夏商周與秦漢時期的元旦並非同天,夏朝時元旦仍是正月初一, 商朝是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代則定為十月初一,直到漢武帝時. 32 33 34 35. 于蘭、徐嶺。 《春節生活百科》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第 5 頁。 陸家驥。《年趣》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第 4 頁。 東漢.許慎;線裝經典編委會編。《說文解字》 。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第 161 頁。 李少林。《中華擇吉》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第 182 頁。. 17.

(25) 改元太初,太史令司馬遷參與制定太初曆,沿用夏朝曆法,以正月初一為元旦, 並一直延續至今。36 古人十分注重春季,春是萬物生發的季節,一年的初始,天子需舉辦祭典祭 祀天地《禮記.月令》提到: 「先立春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 德在木。』天子乃齋。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37. 在周代,天子會於立春前齋戒數日,當天率領朝臣到東郊迎春祭拜,可見其對. 迎春的慎重。 《禮記.月令》亦記載: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穀于上帝。乃擇 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 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反,執爵于大寢,三公、九卿、諸侯、 大夫皆御,命曰:勞酒。」38孟春正月,天子要載農具來到帝籍田,率領三公九 卿親自下田耕作,天子推耒耜三下,三公推五下,卿和諸侯推九下,這是祈求稻 穀豐收的禮俗,當時為傳統農業社會,生產力較低,農事順利與否依靠大自然, 具有明顯的原始崇拜和農業文化特色。 上古時期已有年終歲末飲酒宴客的習俗,周代十一月初一為歲首,十月是年 尾,關於十月歲末的習俗, 《詩經.豳風.七月》寫道:「……十月獲稻。為此春 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 壽無疆。」39十月時收成稻穀,釀成春酒來祈求長壽,並清掃打穀場,以美酒羔 羊宴請賓客,客人祝賀主人家萬壽無疆,此時的歲末聚會已有除夕年夜飯的雛形。 漢代國家大一統,制定統一的制度、文字、曆法,社會與文化交流頻繁,各 地年節儀式和內容逐漸融合,形成流傳到後世的幾項固定節俗。例如立神荼、鬱 壘做門神,祭門神其實在先秦便有流傳,當時期望門神驅除邪祟惡鬼,到了漢代. 劉元。 《一本書讀懂中國傳統文化》 。臺北: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2017。第 103 頁。 西漢.戴聖;錢玄、徐克謙、張采民校注。 《禮記(上)》 。長沙:嶽麓書社,2001。第 199 頁。 38 西漢.戴聖;錢玄、徐克謙、張采民校注。 《禮記(上)》 。長沙:嶽麓書社,2001。第 199 頁。 39 先秦.佚名;滕志賢注譯、葉國良校閱。《新譯詩經讀本(上)》 。臺北:三民書局,2013。 408-409 頁。 36 37. 18.

(26) 則被賦予名字和形象。放爆竹的習俗也是漢代開始的,《御定佩文韻府》引西漢 東方朔《神異經》曰:「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餘,袒身,捕蝦蟹。性不畏 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 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烞而出,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40西方深 山有種惡鬼叫山臊,人碰上他會生大病,此鬼不怕人只怕爆竹,所以人們會在新 年時燃放爆竹以趨山臊,這與年獸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放爆竹和立門神,都是 古時驅鬼避邪信仰的延續。 漢代時,節日除了祭祀祈福的意義外,社會功能也日漸明顯,歲首是加強君 臣之禮的重要日子,稱作「正旦朝賀」,儀式步驟嚴謹莊重,公、卿、百官和使 節依序覲見獻禮,之後賜酒設宴,款待群臣,禮畢後,群臣依次拜別走出41,以 歲首的朝會強調禮法,鞏固政權、宣揚國威。 漢代傳承上古時期歲末年初聚會的習俗,並加以規範化成為禮俗,東漢崔定 所著《四民月令》裡提到:「正月之朔,是謂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邇。前期 三日,家長及執事,皆致齊焉。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 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孫曾,各上椒柏酒於其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42. 古時歲末慶祝一年農忙辛勞的聚會,融入漢代推崇的儒學孝道思想,形成正月. 初一子孫向長輩敬奉椒柏酒的習俗, 「椒」是一種溫和的香草, 「柏」長青不易凋 零,均有吉祥之意。從漢代的春節節俗可看到,仍帶有上古時期驅邪避厄的信仰 觀念,但已逐漸過渡到現世的君、臣、子孫、長輩的倫理觀念上,有人文化的傾 向。 魏晉南北朝時儘管政權頻繁更迭,為強調自身政權的合理性,正月元旦的朝 賀大會仍受統治者所重視。百姓們會在正月初一天剛亮時,到門前燃放爆竹,接 著穿戴整齊,在家祝賀長輩平輩、出門走訪親友賀歲。拜會親友後一起飲椒柏酒.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編纂。 《御定佩文韻府》 。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 1014 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014-695。 41 李翠華。《先秦至唐宋時期春節習俗研究》 。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第 22 頁。 42 東漢.崔定;石聲漢校注。 《四民月令》 。北京:中華書局,1965。第 1 頁。 40. 19.

(27) 和桃湯,祝福晚輩添歲成熟、長輩長壽健康。魏晉時期的春節儘管許多習俗依然 是有趨吉避凶的意義,但已不再如此嚴肅,慶賀和社交娛樂的功能更加明顯。 唐宋時期,雖期間有戰爭,但維持了長達百年以上的和平,社會繁榮富足, 經濟和文化有著超越以往的成就,人民希望在節日中得到娛樂和享受,春節習俗 亦隨之發展和豐富。43例如唐代皇宮守歲時,會燃燒沉香和檀木至天明,設宴款 待朝臣文人獻賦作詩慶賀,后宮嬪妃皆盛裝打扮出席,彈弦奏樂,熱鬧無比,唐 朝詩人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寫道:「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宮 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彈弦奏節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欲向正元 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44唐代除夕夜的盛大輝煌可見一斑。民間百姓守歲 時,亦是家人朋友齊聚歡度,開宴共飲,燃燭守夜至天明,如孟浩然〈歲除夜會 樂城張少府宅〉提到:「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45 宋代春節的盛況,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寫到: 「正月一日年節,開封 府放關撲46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47、果實、柴炭之類,歌 叫關撲。如馬行、潘樓街,州東宋門外,州西梁門外踴路,州北封丘門外,及州 南一帶,皆結彩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好之 類,間列舞場歌館,車馬交馳。向晚,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場觀看,入市店飲 宴,慣習成風,不相笑訝。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 把酒相酬爾。」. 48. 正月初一起會開放關撲三天,百姓從早上開始互相慶賀,街坊. 到處是販賣食物、糕點、器具、衣物飾品的攤販,人們會觀賞各式演出或到街市. 李翠華。《先秦至唐宋時期春節習俗研究》 。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第 39 頁。 唐.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2007 年 11 月 15 日 取自:https://zh.wikisource.org/守歲侍宴 應制 45 清.彭定求。 《全唐詩》 。北京:中華書局,1960。第 1655 頁 46 用賭博的方式來買賣物品,食物、綢緞、玩具等皆可做誘餌賭擲財物的遊戲,此種賭博遊戲 平時被官府禁止。 47 生活應用物品。 48 北宋.孟元老;顏文儒、侯迺慧譯注。《新譯東京夢華錄》。臺北:三民書局,2016。第 165 頁。 43 44. 20.

(28) 上的酒店宴飲。宋朝時還有所謂的「隨年錢」,在過年時按照小孩的年齡來發放 紅包的金額,因此稱為隨年錢,是現代壓歲錢的雛型。49唐宋以後,春節正式走 出過往農業特色和禁忌的氛圍,節日轉為娛樂性和社交性為主,春節風俗大致定 型。 明清時期的新年節俗傳承前代,且熱鬧猶勝於以往,《帝京歲時紀勝》中有 關除夕的記載寫到:「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肩輿簇 簇,車馬轔轔。百官趨朝,賀元旦也。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 停。更間有下廟之博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擊冰盞聲,賣桂花頭油 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良可聽也。」50清代除夕 車馬擁擠,爆竹聲徹夜不停,廟宇鼓聲、沿街叫賣聲參雜其中。 明清時,正月的禮俗規制亦增多, 《帝京歲時紀勝》還寫道: 「元旦不食米飯, 惟用蒸食米糕湯點,謂一年平順,無口角之擾。不灑掃庭除,不撮棄渣土,名曰 聚財。人日天氣晴明,出入通順,謂一年人口平安。服制之家不登賀,不立門簿。 雖有親賓來拜謁者,亦不答拜。初五日後始往叩謝,名曰過破五。春戊寅日為天 赦,新葬墳墓,於戊寅前期祭掃,諺云新墳不過赦。正月不遷居,不糊窗槅,為 善正月。諺云:『正五九,沒處走。』」51當時有元旦吃米糕湯點,無口角之憂; 不灑掃庭院以聚財;初五之後再去叩謝親友前幾日的拜謁;正月不遷居等的風俗。 明清時期,宋朝的「隨年錢」改稱為「壓歲錢」 ,與如今更為近似: 「長幼度 歲,互以糕果、朱提相獻,謂之『壓歲盤』 。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 歲錢』 ;置橘、荔諸果於枕畔,謂之『壓歲果子』 。元旦睡覺時食之,取讖於吉利, 為新年休徵。」52長輩會給小孩子糕點果子,稱為壓歲果子,於元旦睡前食用, 有吉祥的意義,還有用紅色的繩子串起銅錢,稱為壓歲錢。. 49 50 51 52. 李開周。《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 。臺北:時報文化,2016。第 147 頁。 清.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第 7 頁。 清.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第 7 頁。 清.顧祿;王湜華、王文修注釋。《清嘉錄》 。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第 255 頁。. 21.

(29) 綜觀歷代以來的春節風俗,先秦時期有天子帶著大臣祭拜迎春的典禮,當時 有歲末宴請賓客的習慣,是吃尾牙和圍爐守歲的雛型。漢代有春節放爆竹的習俗, 當時並將迎春典禮和歲末宴客的風俗予以規範化成為禮俗,發展出固定的規矩和 禮儀,經過整合後的習俗於是更容易被傳承下來。魏晉南北朝時期,放爆竹的習 俗依然存在,走訪親友拜年的習俗也在此時期確立下來。唐宋時期,拜年、圍爐 守歲、購買年貨和新年出遊都是此時常見的春節風俗,與現代春節風俗的過節型 態已很相似。明清時代的春節風俗大致傳承至唐宋,壓歲錢在此時期正式成為春 節風俗之一。 由中國古代的春節風俗演變可以看到,本研究欲探討的拜年、送禮、圍爐、 發紅包、春節出遊風俗,在古代中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總結來說,圍爐是五項 春節風俗中最早出現的,在先秦時期便有雛型,因為古代農業社會,歲末正是承 先啟後的日子,除了慶賀一年農忙的辛勞外,也有期許未來一年能風調雨順、農 產豐收的意義,此風俗和農業生活有直接關連。拜年是屬於一種禮儀習俗,中國 古代的禮儀規制亦發展較早,在漢代已相當注重,因此拜年風俗也是較早出現。 送禮風俗要實行,首先需要市場上有較多的年貨選擇,才有可能蓬勃發展,而春 節出遊是偏向娛樂活動,於富庶繁榮的社會中,人們會更偏好出遊玩樂,因此在 商業發達、社會富庶的唐宋時期,送禮和春遊的風俗興起。壓歲錢習俗亦是宋朝 時產生雛形,因當時社會更為富裕繁榮,是孕育新風俗的良好環境,人們有餘力 去發展不同於過往的有趣風俗,明清時期是下一個繁華盛世,因此又再一次形塑 了壓歲錢的型態,使之發展至與現代類似。. 第三節 春節相關研究回顧. 本節綜合討論過往春節的相關專書與論文研究,了解各篇研究方法、歸類方 式和主要內容,做為學習與參考,並於探究前人專書和論文的過程中,釐清本研. 22.

(30) 究與過往研究的不同之處。. 一、專書 專書的春節相關研究,多是涵蓋在傳統歲時節俗主題的書籍中,書中大部分 是以節氣、月份為大綱,按照時間順序,闡述各個傳統節日的風俗情形。 林素英在《歲時禮俗文化論略》53中,分為歲時和節日兩篇來論述。歲時作 為節日的基礎,書中上篇首先闡述研究歲時禮俗的重要性以及形成條件,接著分 述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活的關連,歸納其特色和作用,令讀者對歲時禮俗有基礎 的認識,之後還整理了歲時禮俗如何發展為節日的演變過程,有助了解歲時和節 日的關係。下篇論述一年中重要傳統節日的由來和禮俗,包括春節、元宵、清明、 端午、中元、中秋等,最後回顧歲時禮俗的過往研究成果,提出待整合的民間資 料,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李秀娥於《圖解臺灣民俗節慶》54一書中開篇首先闡明臺灣漢人歲時節俗裡 的時間觀和祭祀基本認知,分別論述春夏秋冬各個節令習俗的進行方式。春令節 俗以祈福迎春為主,有新年開正、鬧廳、噴春、初三老鼠娶親和初五開市迎財神 的年俗行事,除了提到節日習俗外,在節日祭祀流程上亦有說明,對理解節日祭 祀有幫助。 黃丁盛在《臺灣節慶》55之中,以農曆月份為編寫主軸,依序介紹各月份節 慶活動,內容包含傳統歲時節日、鄉土節俗、廟會祭典、原住民祭典、外來節日 等,整理出各節慶的由來、祭祀對象、舉行地點、儀式流程,可廣泛理解當代臺 灣在地節日活動。書中關於春節列舉出了開正、行香、拜公媽、接神等的儀式進 行方式,閱讀此書可了解臺灣各地的特色節慶活動。 劉還月於《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56裡,首先從氣候和地理環境的角度來解. 53 54 55 56. 林素英。《歲時禮俗文化論略》 。臺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20。 李秀娥。《圖解臺灣民俗節慶》 。臺中:晨星出版社,2015。 黃丁盛。《臺灣節慶》 。臺北:木馬文化,2003。 劉還月。《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2000。. 23.

(31) 釋臺灣傳統節日的發展與變化,接下來將田野調查的成果,以歲、時、節、俗四 項為大綱書寫。「歲」是一年的結束和開始,該篇章提到臺灣的尾牙、祭灶、拜 天公等習俗,以及春節時的年俗與遊戲。「時」是因應四季而衍生的活動。「節」 指的是節日慶典,介紹數個因應歲時變化舉行的祭祀典禮,像是迎春、祭火神、 中元普渡等。「俗」指因各地方環境不同,發展出具特色的地方性,此篇中整理 臺灣各地的迎神祭典。本書除了記錄各地的歲時節慶實際情形,也對其做出評述 和反思。 許晉彰在《臺灣常民文化 : 鄉土節令與民俗活動》57一書中,將節氣與重要 傳統節日慶典按順序編排說明,先闡明各節日起源由來以及中國古代的節日情形, 接著再敘述臺灣的節日習俗,可概略了解許多節日民俗的源起、發展過程、禁忌、 諺語和慶祝活動。 林清玄於《傳統節慶》58之中首先總論傳統節慶的特質,之後介紹春節、天 公生、端午節、觀音誕辰等 15 個臺灣重要的大型傳統節日與慶典,敘述其習俗 以及背後的文化意義。本書重點說明習俗的種類和進行方式,對於節日起源則少 有提及。 榆芹在《歲月之 24 節氣與 72 物候》59中,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物候、傳說、 民俗和食俗。物候可令人對該節氣的溫度和天氣有基本的了解,傳說提到了古人 因應天候衍生出的神靈鬼怪故事,民俗和食俗則挑選該時節的特色活動與飲食說 明。此書將春節的習俗活動,安排在相應的節氣下介紹,可以了解節日與節氣的 關聯之處。 陳瑞隆在《臺灣民間年節習俗》60一書中,介紹了臺灣一年中重要的幾個節 日民俗,其中春節介紹的較為詳盡,包括貼桃符春聯、燃爆竹、守歲、拜公媽、 請春酒等,除此之外還整理出新年俗諺歌謠以及年節禁忌,可以對臺灣在地的新. 57 58 59 60. 許晉彰。《臺灣常民文化:鄉土節令與民俗活動》 。臺南:華淋出版社,2002。 林清玄。《傳統節慶》 。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86。 榆芹。 《歲月之 24 節氣與 72 物候》 。臺北:貓咪予花兒出版社,2014。 陳瑞隆。《臺灣民間年節習俗》 。臺南:世峰出版社,2007。. 24.

(32) 年風俗有較全面的了解。 介紹多個傳統節日的專書中,可看到許多介紹春節的書籍,多是同時探討其 他數個傳統節日,屬於通論式的書籍。內容上則因為節日的出現和歲時節氣甚有 關連,多數專書往往會以節氣為編寫大綱,先探討歲時文化的發展,各個節氣所 衍伸的傳統節日則會再重點介紹其由來和習俗。偏重探討歲時文化以及節俗行事, 對於了解節日由來和節日習俗內容很有貢獻,但研究範圍大,無法對個別節日有 深入討論,有關節俗的演變過程較少著墨。 關於探討春節本身的專書有陸家驥所著的《年趣》61,書中首先引述中國古 代典籍中關於春節的記載,論述其起源和發展過程,接著探討各個春節禮俗的由 來和進行方式,如送灶神、祭祖、吃團圓飯等,之後則是比較古今春節,像是門 神像、剪紙的古今差異,並闡述臺灣現今的春節年俗。本書主要是採取文獻分析 的方式寫作,大量引述古籍中的年節記載,可以理解各項習俗的古今差異和文化 內涵。 邱德宏在《臺灣年俗》62一書中按照春節習俗進行的順序,詳細列舉出各個 習俗,包括尾牙、祭灶、送神、大掃除、圍爐、分壓歲錢、開正、放鞭炮、拜正、 噴春、年初五隔開、拜天公祖等,每個年俗都會說明其活動內容和注意事項,書 末並附上臺灣新年形式表,列出各年俗名稱、內涵,幫助回顧年俗內容。全書對 春節習俗有很全面的闡述,而習俗由來則較無提及。 專門介紹春節的專書,對於節日由來原因、發展過程和節俗內容有更加詳盡 的說明,且做出古今節日的比較和歸納,可了解節俗的演變,補充了前述多節日 專書缺乏的部分,然而探討的多是中國古代節日習俗的變化,漢人遷臺後,在臺 灣本地的節俗演變則少有探究,這是目前春節專書可多加補充的研究領域。. 二、論文. 61 62. 陸家驥。《年趣》 。臺北:臺灣商務,1996。 邱德宏。《臺灣年俗》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25.

(33) 有關研究春節風俗的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大多是包含在臺灣傳統節日相關 主題的研究中,春節為其中的探討部分,因此欲了解春節過往相關研究,必然須 回顧傳統節日論文。以下依本研究之主題,將過往研究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臺 灣傳統節日、傳統節日變遷、春節單一節日、運用報紙探究社會風俗的過往研究 成果。 因皆為傳統風俗與社會變遷的相關主題,傳統節日變遷的相關研究仍會運用 到報紙資料,報紙探究社會風俗的部分也可能探討傳統節日,但為了分析上的便 宜,還是依各研究的重點發現與資料運用特色予以歸納,以更好的論述各篇文獻 的價值,以及與本研究的區別所在。. (一)探討臺灣傳統節日的研究成果 探討多個節日的論文研究多著重於節日飲食文化。李姿儀在《臺灣節日飲食 及傳說故事研究》63一文中以文獻分析方法,論及臺灣節日飲食的淵源、族群差 異和地域轉變,分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節食特色和烹調方式,並整理節日飲食故事, 分析其中蘊含的文化意涵和食療養生觀念。 于佩玉《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64一文同樣採文獻分析的研究方 法,首先論述中國傳統節日形成原因和其食俗文化,之後探討遷徙來臺的客家人 族群源流和開墾路線,研究其飲食特色以及節令食俗,分析日常飲食與節日飲食 的差異之處,歸納出背後的文化意義。 莊欣華在《日據時期臺灣節令之食俗研究》65中,以方志、日人在臺舊慣調 查資料,配合田野調查研究日據時期的臺灣節日飲食,於概述中國傳統節日淵源 和內容後,接著統整日人在臺時所作的風俗研究資料,歸納出其中有關節日食俗. 李姿儀。《臺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013。 64 于佩玉。《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 。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學位 論文,2007。 65 莊欣華。《日據時期臺灣節令之食俗研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 63. 26.

(34) 的部分,了解食物作法和背後的文化意義,最後結合遷臺移民帶來的中國風俗習 慣以及皇民化運動的影響,討論臺灣的節日飲食特色。 討論傳統節日本身內涵和意義的研究,有呂宏進《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 活動之研究》66一文,採文獻分析法,先定義傳統節日的意義和特性,將臺灣漢 民族傳統節日依性質分為新年節日、宗教節日和農業節日,概述節日休閒活動情 形後,歸納主要功能和特性,分析其心理與社會功能。 黎文明於〈試論農曆春節及其他民俗節日之歷史與現代意義及其活動內容之 改進〉67中提及春節、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節日的起源和當中主要風俗活 動介紹,之後闡述傳統節日現代化後的影響和當代意義。文中對於春節的論述篇 幅最多,提及春節現代化後,假期間應避免賭博酗酒,並可減少拜年,將難得的 休息時間運用於與家人相處,一起從事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增進感情。 比較兩地傳統節日的論文有阮玉清心的《臺灣與越南四季重要節日之比較---以《臺灣生活圖曆》的內容為基礎》68此一研究,主要通過《臺灣生活圖曆》此 一畫作,加上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報紙等,了解臺灣與越南的重要節日活動,並 比較歸納兩地的節日習俗差異之處,分析相異原因。 李欣樺在《俄羅斯和臺灣傳統節日飲食文化比較研究》69文中,首先以陰陽 五行理論闡述飲食上的養生之道,再結合歷史背景對臺灣和俄羅斯各類食物的生 產情形進行分析,比較四季重要節日裡兩地的飲食文化,並根據地域和歷史提出 差異原因。 除了探討多個傳統節日的論文外,還有以探討春節、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 日的研究論文,當中對於春節的探討則比前述的研究更深入些。. 呂宏進。《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 文,2004。 67 黎文明。〈試論農曆春節及其他民俗節日之歷史與現代意義及其活動內容之改進〉。 《師友月 刊》 ,第 143 期,1979 年 5 月。34-43 頁。 68 阮玉清心。《臺灣與越南四季重要節日之比較----以《臺灣生活圖曆》的內容為基礎》 。國立臺 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9。 69 李欣樺。《俄羅斯和臺灣傳統節日飲食文化比較研究》。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 文,2009。 66. 27.

(35) 呂宏進《臺灣閩南人三大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70以文獻分析方式探討 三大傳統節日的休閒活動現況,其中論述春節飲食、辟邪物、傳說故事、詩歌諺 語和祭祀的進行流程,並歸納活動的類型特性,分析春節休閒活動的心理與社會 功能。 郭晏萍《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三大節令書寫研究》71一文中,首先整理 清領時期臺人所寫三節古典詩,綜合分析書寫特色,接著探究日治時期古典詩中 呈現的三大節令,分析三節各自的民俗與文化意義,歸納出日治時期節令詩句受 外來文化影響的情形,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民族和文化精神。 黃氏碧紅《臺灣與越南的傳統節日之比較---以春節、端午、中秋為例》72一 文中通過專書、報章雜誌等文獻了解節俗概況,配合訪談當地民眾了解臺越兩地 的習俗情形。研究中關於臺灣與越南的春節比較,是從傳說故事、習俗、禁忌和 飲食的差異,從語言、政策、經濟、外來文化等因素分析差異原因。. (二)探討傳統節日變遷的研究成果 林承緯於〈近代臺灣的歲時觀與贈答習俗之研究:從中元歲暮贈答到中秋歲 末送禮〉73一文裡,運用史料文獻和民俗資料,研究臺灣中元節、中秋節、歲末 的贈答習俗發展與演變。首先論述日本歲時節慶的贈答風俗,再探討臺灣傳統漢 人社會的贈答習慣,如此可先理解兩國習俗未經同化前的狀態,接著著重探究日 治時期在臺日本人和臺灣本地人的節日贈答習俗變化,最後經過比較和歸納,整 理日治時期對臺灣贈答習俗的影響。文中雖然探討到歲末送禮的演變,但主題實 為贈答禮俗,節慶送禮是作為探討案例闡述,與大部分由節日入手,進而研究其. 呂宏進。《臺灣閩南人三大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學位 論文,2015。 71 郭晏萍。《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三大節令書寫研究》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 位論文,2017。 72 黃氏碧紅。《臺灣與越南的傳統節日之比較---以春節、端午、中秋為例》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 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73 林承緯。〈近代臺灣的歲時觀與贈答習俗之研究:從中元歲暮贈答到中秋歲末送禮〉 。《臺灣 文獻》,第 65 卷第 3 期,2014 年 9 月。99-138 頁。 70. 28.

(36) 中習俗的文獻邏輯不同,提供了探討節俗演變的新思路。 林玉茹於〈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 74. 文中,以清末到日治時期報紙和日記文獻,探討從臺灣人新年節俗的演變,結. 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探究演變的原因及背後的文化意義。 吳宜璇《臺灣歲時節慶的文化與禮俗》75將臺灣的歲時節慶依性質分為悼聖 撫靈 、迎新送舊、衛生養氣和懷親思慕四大類。透過方志、全臺詩、報紙、俗 諺等資料探討除夕、春節、元宵、七夕、中秋、清明、端午和中元節在臺的習俗 變遷。 王志宇在〈中秋烤肉----論戰後中秋節俗活動的變遷〉76裡,概略描述清代 和日治時期的中秋節俗活動,主要以報紙作為文獻資料,並運用臺灣近代社會變 遷相關專書,來分析戰後初期以及六十年代後中秋節俗的轉變和原因。此篇研究 為臺灣少數探討戰後傳統節日風俗變遷之期刊論文,當中運用報紙觀察近代傳統 節日變化過程的編寫方式相當值得參考。 關於傳統節日變遷的過往研究,具體的研究方向差異較大,其中兩篇研究的 時間為日治時期,探討春節節日和年節贈禮習俗變化。而近代臺灣節俗變遷的部 分,其中一篇利用的文獻包括方志、全臺詩、報紙等等,去觀察多個傳統節俗變 遷,但因為探討的節日多,變遷過程的內容較為簡略。探討戰後中秋節俗演變該 篇,則是以民國六十年做為時期劃分,將中秋旅遊、賞月、吃月餅、烤肉等習俗 放在同一個脈絡下闡述其變遷。. (三)探討春節單一節日的研究成果 探討春節單一節日的過往研究,多是以春節中的其中一個風俗做為探討對象,. 林玉茹。〈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 〉 。《臺灣史研 究》 ,第 21 卷第 1 期,2014 年 3 月。1-43 頁。 75 吳宜璇。《臺灣歲時節慶的文化與禮俗》。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 76 王志宇。〈中秋烤肉----論戰後中秋節俗活動的變遷〉。 《興大人文學報》 ,第 52 期,2014 年 3 月。93-110 頁。 74. 29.

(37) 詳盡闡述其由來、意義和活動過程。周謝宏於《中國「過年」儀式敘事研究---以 掃除為中心的考察》77之中,研究春節中的「掃除」習俗,了解其中歲末掃塵、 年初送窮兩個掃除儀式的起源和內涵,並探尋掃除儀式於歷朝各代的演變,還有 其民俗心裡為何,之後分析過年掃除和家的文化連結,釐清掃除此一節俗和過年 的傳說的關係,從而解讀中國掃除儀式進程,最後歸納掃除儀式於不同時空中的 象徵功能。 吳佳玲在〈臺南市閩南族群年節祭祀用具與供品之現況調查〉78的研究中, 運用文獻探討和實地訪查的方式,了解臺南當地閩南族群的春節祭祀風俗由來、 用具、供品、禁忌等,文中先介紹祭祀禮俗和春節的節日由來做為背景知識,再 介紹各種祭祀用品和供品,說明其用途和象徵意義,最後整理出祭祀對象、地點、 對應的供品以及禁忌,研究發現春節祭祀時準備的供品,多取有吉祥涵義的諧音, 以求好兆頭,除此之外,年節祭祀禁忌反映出了人民對神明和祖先的敬畏。 郭俊偉於〈人際交往中的禮物象徵意義:華人新年春節與西方聖誕節〉79一文 中,以社會學相關理論為基礎,分析和比較春節送禮和聖誕節送禮的模式,在人 際溝通中的意涵。研究發現西方節日文化中的贈禮以實體物品為主,關注的是禮 品本身,會當場打開包裝,認真欣賞後直接向送禮人表達感謝,以及對於禮物的 喜愛。華人則會在年節時交換紅包,但關注的不是紅包本身,而是紅包背後的人 情意義,所以不會當場拆封,以表示自己並不是在乎禮物的價值,而是送禮人的 心意。 劉世珣於〈過年如何吃得健康?---院藏《飲膳正要》中的飲食養生〉80文中, 以明代太醫所撰的書籍《飲膳正要》來分析春節年菜的養生食用方法,首先闡述. 周謝宏。《中國「過年」儀式敘事研究---以掃除為中心的考察》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 士學位論文,2014。 78 吳佳玲。〈臺南市閩南族群年節祭祀用具與供品之現況調查〉。 《臺南科大學報》 ,第 26 期, 2007 年 9 月。223-242 頁。 79 郭俊偉。〈人際交往中的禮物象徵意義:華人新年春節與西方聖誕節〉 。《文化越界》 ,第 1 卷 第 7 期,2012 年 5 月。147-173 頁。 80 劉世珣。〈過年如何吃得健康?---院藏《飲膳正要》中的飲食養生〉。 《故宮文物月刊》 ,第 442 期,2020 年 1 月。20-29 頁。 77. 30.

(38) 《飲膳正要》書中記載的日常飲食原則,以及不同疾病的食物口味禁忌,之後歸 納春節所在的冬春時節,應時用何種食物以調節身體,適應季節,在初步了解該 時節的食膳養生後,便舉春節常見年菜雞、魚、蘿蔔、芥菜為例,對照書中記述 的食療方式,列出可與之搭配的中藥和食材,藉此達成食補養生的效果,在春節 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亦能兼顧健康。 過往研究中,除了以春節中的某項風俗為研究對象外,還有由古典文學或民 俗文學中有關春節的記載,發掘春節的過節景象和內涵。何庭毅在〈《金瓶梅》 春節敘事析論〉81一文裡,由古典小說《金瓶梅》中關於春節的描寫,與明代風 俗評點相關著作比較對照,以分析明代的春節風俗。首先列舉出小說中對於除夕 守歲、元旦拜年和祭祀的場景,將其與明代的風俗相關文獻進行比較分析,並闡 述《金瓶梅》春節書寫與西門慶身亡的關聯性,全文將民俗和小說藝術性結合, 由明代風俗分析小說,也由小說的藝術描寫討論明代春節風俗。 王蕙萱在〈從民俗文學中表現出來的過年風味〉82文中,主要由民間歌謠李 看春節的禮俗活動,首先闡述送灶王爺的由來和進行方式,接著從閩南年節歌謠 過年歌的記述,依序介紹農曆新年初一至初十五各天的風俗。初一為敬神祭祖的 重大日子、結束後和親戚拜年,初二出嫁女兒回娘家,並出門向鄰居、朋友拜年, 初三休息睡到飽,初四準備接神,初五開市,初六清除初一以來的垃圾,初七為 人日,吃豬腳麵線象徵長壽,初八孩童結束玩樂,初九、初十慶祝天公生,年十 一、十二岳父母請女婿吃飯,年十三年節大致結束,年十四、十五是紮燈籠、過 元宵節。文中部分春節風俗引方志古籍進一步詮釋其緣由和詳細流程,呈現春節 在傳統農業生活中的熱鬧景象。 關於近代的春節研究,有莊楚君撰寫之《黨-國、新春與聯歡:中國中央電視. 何庭毅。〈 《金瓶梅》春節敘事析論〉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 25 期,2019 年 12 月。15-30 頁。 82 王蕙萱。〈從民俗文學中表現出來的過年風味〉。 《孔學與人生》 ,第 66 期,2013 年 12 月。49 頁。 81.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依據凱度洞察研究機構(Kantar)《2019 西班牙分銷與消費分析報 告》(Balance de la Distribución y el Gran Consumo

報名起日→開訓日期的 前一個月中午12:00 報名迄日→開訓日期的 前三天18:00. 2.若於報名截止後,因報名人數不足等問題,需調

根據ADB於2019年12月公布的亞洲經濟展望補充報告,將2019年東南亞經濟成長率調降為

(The New York Times)、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本產經新聞》(産経

經技檢中心場地評鑑合格後,申請經費結報之支出憑證,應依政府支出憑證處理要點規

4.除上述1、2、外之所有職類,於報名後按應檢人填寫報檢考區衡

本報告係以本分署轄屬各就業中心經辦業務之統計數據為基準,不包含臺北市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