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長老尼偈》之現代意涵

第三節   僧團倫理的再調整

第三節 僧團倫理的再調整

女性能選擇出家面對傳統婚姻的束縛,走向婚姻之外的宗教生活,已經是某 種自覺意識的展現,及生命價值的追尋。然而走進了宗教團體之中,卻又無法獨 立自主的展現其意志,這或許是宗教團體之中存在著的某種制約,讓其無法將所 面臨的困境作一妥善的調整所致。其中關鍵性的問題,即是佛教戒律。受戒與持 守戒律,是一個出家人所應行且必行的終身規範。以受戒來說,男眾比丘受戒須 由十師證明其受戒的合法性。女性比丘尼則須二十師受,其中包含十師的比丘與 十師的比丘尼作證師。並且須先在女眾比丘尼十師受戒完後,隔日再到男眾十師 複驗,如此才得到受戒的合法性與正當性。而持戒則更麻煩,佛教僧團每年須有

 

194  請參閱鄧殿臣譯,《長老偈‧長老尼偈》,(慈善精舍:2007),頁 340‐342。 

195  請參閱鄧殿臣譯,《長老偈‧長老尼偈》,(慈善精舍:2007),頁 330‐331。 

196  請參閱鄧殿臣譯,《長老偈‧長老尼偈》,(慈善精舍:2007),頁 343‐344。 

197  請參閱鄧殿臣譯,《長老偈‧長老尼偈》,(慈善精舍:2007),頁 343。 

三個月的結夏安居。男眾比丘可以單獨結夏,女眾則須依止女眾僧團並依止大德 比丘僧。三個月的結夏安居完之後,除了在女眾僧團自恣198之外,尚須到男眾僧 團向比丘大德請求自恣,如此結夏安居才算功德圓滿。若要打破僧團倫理,則須 在受戒與持戒的關卡上作調整,否則男眾比丘所擁有的金字塔權力結構將永久不 變,不是只有撕毀八敬法就算了事。 

一、廢除八敬法所帶來的啟示

鑒於女性主義意識的不斷抬頭,台灣佛教界也興起一場佛教女性的自覺革 命。八敬法的廢除運動將佛教原本以戒律為主的修行思路,推向與僧團倫理及價 值觀的現代新思維。這一運作促使性別平等的意是超越教條的規範。或許有人會 說,當時制定八敬法的時代,是屬於歧視女性,將女性視為財產的男性權力結構 下的社會產物。然而轉至現今,思想的開放,女性意識的抬頭,這樣不合理的價 值觀本應廢除。因為不論從佛性的本體男女證道的機會平等之外,就連能力與知 識,現今的女性都不在男性之下。所以,因應現今兩性平權的時代潮流,建立符 合現代佛教新的僧團倫理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199如何將戒律重新思維與檢討 又是勢在必行的。佛陀傳道初期,因為傳統印度種性思想的壓迫,所以主張四性 平等。而今多元化的社會,新的隨方毘尼200是否會如佛陀當時破除四性平等一        

198  僧眾於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已畢,便在羯摩中,任由眾人恣舉自己所犯之罪,並對著其他 比丘作懺悔,叫做自恣,又名隨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隨意檢舉自己的罪過。 

199  李玉珍,〈比丘尼研究-佛教與性別研究的交涉〉,《法光雜誌》,(2002 年 1 月,第 148 期),

頁 2‐3。

200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開許之事,不經開(開許)廢(禁止)之新事例,得隨其時其處 之宜而開廢之,是謂隨方毘尼。 

[1]《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 10:「爾時佛在拘尸那城壯士生池娑羅雙樹間,臨欲涅槃,告 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廣已開闡毘奈耶教,而未略說,汝等今時宜聽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且如有事,我於先來非許非聽。若於此事順不清淨違清淨者,此是不淨,即不應行。若事順清淨 違不清淨者,此即是淨,應可順行。」(CBETA, T24, no. 1453, p. 498, b21‐25)  然依《五分律》,則 即經世尊之開遮者,於餘方似亦許取捨也。 

[2]《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 22:「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

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CBETA, T22, no. 1421, p. 153, a14‐17)  因而義 淨三藏以《五分律》之文為譯者之謬。 

般,重現出新的佛教風潮,這是相當值得關切的問題。而這樣新議題的激烈討論,

得行無罪者,斯乃譯者之謬,意不然矣。」  (CBETA, T54, no. 2125, p. 214, a18‐b24)  由小乘涅槃經 之說及佛平素之訓誡觀之,卻似《五分律》為正。 

201  八敬法 attha garu‐dhammā 指比丘尼敬重比丘的八種法。也是最早出現的比丘尼的戒法。又稱 八敬戒、八尊師法、八不可起法、八尊重法。傳說佛在那摩提犍尼精舍時,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 人率五百名女子要求出家,但為佛所拒。後經阿難代為請求,佛乃制定八敬法,令彼等務必遵守,

始准許出家;《毗尼母經》卷 1︰「佛告阿難︰吾所以不聽女人出家者,如世人家男少女多,家 業必壞,出家法中若有女人必壞正法,不得久住。--女人能行八敬法者聽其出家,若不能者不 聽在道。所以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欲渡水先造橋船,後時雖有大水必能得渡。八敬法亦如是,

怖後時壞正法,故為其制耳。--汝今為女人求出家,後當減吾五百世正法。」  (CBETA, T24, no. 

1463, p. 803, b7‐16);又《四分律》卷 48:「佛告阿難:「今為女人制八盡形壽不可過法,若能行 者,即是受戒。何等八?雖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禮拜,與敷淨座請令坐。如此

有因性別而產生修行的高下。若考慮印度當時的環境,佛陀之所以親制八敬法,

也是為使女眾出家能為當時保守的印度社會所接受的權宜之法。因為當時比丘僧 團已先成立,自不願放棄「地位優於女眾」之既得利益,因此佛陀制「八敬法」,

以此減少來自比丘的反對聲浪。202 

然事實上,男女不平等的事實在於佛教界之中,不論平時生活或是戒律制度 的要求,真有如釋昭慧所說這麼嚴重嗎?據筆者了解,參訪北中南幾大寺院後發 現,越是大山頭寺院,諸如法鼓山、佛光山、中台禪寺,靈巖山寺,靈鷲山等的 寺院之中,女眾學歷高、能力強,所以寺院之中掌大執事的都是女眾;而女眾人 數遠遠又高出男眾。男女平權的現象越是普遍,反倒女眾有凌越男眾的趨勢,更 遑論行八敬法之事實了。反而南部鄉下的傳統小寺院中,比丘尼反而較尊重男眾 法師。但若問及八敬法是什麼?多半無人知曉。因為台灣佛教寺院延續傳統禪宗 思想,對於戒律抱持著鬆散的態度。而八敬法中諸多條文是針對於持戒而衍發的 相關性制約,所以自然不這麼重視,以致於不了解其內容。可以說,雖然佛教的 戒律存在著八敬法,卻無行八敬法之事實。那麼,釋昭慧所以廢除八敬法之用意 為何?203這又有值得探討的空間了!在一次的學術研討會上,由八位四眾弟子來 做撕毀八敬法的動作,筆者以為,這樣的動作不單純只是廢除以及提倡兩性平等 而矣,其實更凸顯出現今佛教僧團在性別、權利、組織位階等的權力結構有著再 調整與重新分配的可能性。204 

其實佛教界之中,早在昭慧廢除八敬法之前,陸續就有比丘尼為女權的自主 而先後發聲。以著作的方式,推動女眾比丘尼的自覺而努力。其中大約可分成四

       

202  釋星雲,《普門雜誌‧比丘尼僧團的發展》,第三期,1997,p.24。 

203  釋昭慧於民國 81 年時,將女性議題停留在理論思辨與思想見構之中。隔年的動物運動告一段 落之後,才將重心轉至女權運動的提倡,進而付諸實際的行動。 

204  昭慧曾經在清華大學學術座談會上,以自身生命經歷,針對台灣佛教僧團文化與結構做出深 刻的批判,檢討僧團長期由男眾比丘掌握權力的金字塔型結構、威權制度,影響兩性的權力平衡。

例如女眾比丘尼無法參選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等職務。 

大類:205 

第一類為通史性之研究,即從佛教的歷史發展中,歸納各時期的佛教經典對 女性之態度,以及對女性成佛問題之看法,較著者如恆清法師《菩提道上的善女 人》及永明法師《佛教的女性觀》。 

第二類為專史或專題之研究,即針對佛教歷史發展中某個時期或某個宗派,

闡述其對女性之看法。如恆清法師〈禪宗的女性觀〉 

第三類為區域性之研究,目前較著者為對藏傳佛教及美國佛教女性觀之研 究,如田青〈「阿央白」與佛教密宗的女性觀〉、劉婉俐〈智慧的女性:藏傳佛教 女性上師傳記與佛教女性身份認同議題〉、堪布卡塔仁波切《證悟的女性》,以及 珊蒂‧寶雀爾的《法輪常轉-女性靈修之路》等。 

第四類為研究內容局部涉及女性和佛教之關係者,如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 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嵇童〈女性與中國宗教〉等。 

二、星雲法師的現代佛教女性觀

中國和西洋於文化意涵上對於女性各有其見仁見智見解,但在僧團中以男眾 身分為代表的星雲法師更有其獨到的看法。在其所著〈佛教的女性觀〉206一文中 提到:中國人心目中的女性雖用了種種不好的形容詞來形容女性,但是為女人定 罪的卻偏偏是離不開女人、使女人為罪魁禍首的男人,這樣的判定對女性是否有 欠公正呢?在思想理論的層面上,星雲法師藉由佛教思想建構了「人間佛教」的 女性觀。

       

205  林素玟,《人間佛教的女性觀──以星雲大師為主的考察》,《普門學報》,(第 3 期,2001),

頁 3。 

206  釋星雲,〈佛教的女性觀〉,《佛教(十)人間佛教》,頁 265。 

佛經上記載曾經一位婦女由於獨生愛子死亡了,傷心欲絕,喪失了理智。於 是逢人便癡狂地問:「我的孩子在那裡?」,「怎麼樣才能使我的孩子復活?」「幫 幫我,救救我的孩子!求求你。」後來這位婦人遇到了佛陀,佛陀說可以幫她。

告訴她如果能找到沒有死過人的人家所種的吉祥草,便有機會能救活她的孩子。

這個婦人於是發狂似地挨家挨戶去詢問,尋找那能救活她孩子的一線生機,最後 精疲力盡、沮喪絕望地回到佛陀面前,看著佛陀。佛陀慈祥地開示她:「世間那 有不死的人?世間是不可能有吉祥草這樣的東西存在的。」婦女聽完佛陀的開 示,先是晴天霹靂,最後終於體悟到原來無常才是人世間事實的真相。以此喪子

這個婦人於是發狂似地挨家挨戶去詢問,尋找那能救活她孩子的一線生機,最後 精疲力盡、沮喪絕望地回到佛陀面前,看著佛陀。佛陀慈祥地開示她:「世間那 有不死的人?世間是不可能有吉祥草這樣的東西存在的。」婦女聽完佛陀的開 示,先是晴天霹靂,最後終於體悟到原來無常才是人世間事實的真相。以此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