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果說宗教與經典的神聖性是由人所創造的,那麼,文本作者是否僅是文本 意義的唯一來源呢?敘事學理論從形式與結構主義進入到現代與後現代的論 述,文本的義涵從傳統敘事學之敘述者與聚焦者的視域,轉變成以女性主義敘事 學之女性敘述者為主體的「敘述聲音」,儘管「視覺畫面」與「敘述聲音」呈現 出不同的研究成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本的義涵透過不同研究方法,因此展 現出多元性的敘述空間。換言之,文本、敘述者與讀者各自成為敘述主體,並且 彼此互相交涉形成敘述文本的意義。這是以敘事學理論來探討《長老尼偈》最重 要目的,儘管文本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外來因素,但是透過敘事學方法論,

文本以自身即是敘述者的身份,再一次演繹了隱藏於文本深層的意涵,這是敘事 學理論所迷人的地方,同時也是性別研究再次進入文本世界的契機。

參考文獻

[原典、原典英譯、日譯、注釋書]

Chattha Savgayana CD-ROM, (ed.)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version 3, Dhammagiri: VRI, 1999. (緬甸第六結集版巴利原典及注釋)

Digha-nikaya, T.W. Rhys Davids (ed.), J.E. Carpenter, 3 vols., London: PTS, 1890-1911.《長部》

[英譯]:

1.T.W. and C.A.F. Rhys Davids,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London: PTS, 1899-1921.

2.Maurice Walshe, Thus have I heard : the long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

[漢譯]:

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第一~三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4-95 年。

Majjhima-nikaya, (ed.) V. Trenckner, R. Chalmers, 3 vols., London: PTS, 1888-1899.

[vol. 4: Indexes by C. A. F. Rhys Davids, London 1925].《中部》

[英譯]:

1.I.B.Horner, The Middle Length Sayings, 3 vols. London: PTS, 1954-59.

2.Bhikkhu Banamoli,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ed. and rev. by Bhikkhu Bodhi),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注釋書]:

Buddhaghosa, J. H. Woods, D. Kosambi, I. B. Horner (ed.), Papabcasudani,

Majjhimanikaya-atthakatha, 5 vols., London: PTS, 1922-1938.「中部注釋」《破除疑 障》

Samyutta-nikaya, Léon Feer (ed.), 5 vols. London: PTS, 1884-98.《相應部》

The Samyutta-nikaya, vol.I, The Sagathavagga, with critical apparatus, (ed.) G. A.

Somaratne, Oxford: PTS, 1998. 《相應部新版第一冊》

[英譯]:

1.Mrs. C.A.F. Rhys Davids (tr.) (vol.I-Ⅱ)、F.L.Woodward (tr.) (vol.Ⅲ-Ⅴ), The Book of the Kindred Sayings, 5 vols., London: PTS, 1917-1930.

2.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漢譯]:

通妙、雲庵譯,《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第一~六冊,高雄:元亨寺妙林 出版社,1993-94 年。第一冊:通妙譯,二~六冊:雲庵譯。

[日譯]:

增谷文雄譯,《阿含經典》第一~四卷,東京:株式會社筑摩書房,1979 年。

[注釋書]:

Buddhaghosa, F.L. Woodward (ed.), Saratthappakasini, 4 vols., London: PTS, 1929- 1937.「相應部注釋」《顯揚心義》

Avguttara-nikaya, R. Morris, E. Hardy (ed.), 5 vols., London: PTS, 1885-1900.《增支 部》

[英譯]:

1.F.L. Woodward and E.M. Hare (tr.), 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s, 5 vols., London: 1932-1936.

2.Nyanaponika Thera and Bhikkhu Bodhi (tr.),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 An anthology of Suttas from the Avguttara Nikaya,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1999.

[漢譯]:

葉慶春、關世謙、郭哲彰譯,《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第一~七冊,高雄: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年。第一冊:葉慶春譯,第二冊:關世謙譯,三~七冊:

郭哲彰譯。

[注釋書]:

Buddhaghosa, M. Walleser, H. Kopp (ed.), Manorathapurani,

Avguttaranikaya-atthakatha, 5 vols., London: PTS, 1924-1956. 「增支部注釋」《滿 足希求》

Khuddaka-nikaya 小部 (Khuddaka-nikaaya) A-33. Theragatha & Therigatha(1883)

Elders' Verses / Psalms of the Brethren(P.T.S.)

Forest Meditations : the Verses of Arahant Talaputa Thera / Bangkok : Mahamakut Rajavidyalaya Press / 1973

Elders' Verses / Psalms of the Sisters / Poems of Early Buddhist Nuns(P.T.S.)

The First Buddhist Women :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y on the Therigatha / trans.

by Susan Murcott / Berkeley, California : Parallax Press / 1991 [日譯]:

日本宮田菱道之日譯(南傳大藏經第二十五卷)。

T.W. 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Bimala Churn Law: Heaven and Hell in Buddhist Perspective; A History of Pali Literature, vol. I

[漢譯]:

覺音造,葉均譯,《清淨道論》,高雄:正覺學會,2002 年。

通妙、雲庵譯,《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第28 卷,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1994-95 年。第一冊:通妙譯,二~六冊:雲庵譯。

鄧殿臣譯,《長老偈‧長老尼偈》,台北縣:慈善經社印行,2007。

日譯:

高楠順次郎,《南傳大藏經》『小部』第25 卷,東京: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 1971 年。

[漢譯]

1.《長阿含》,大正藏第 1 冊,共 22 卷,後秦 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 no.0001。

2.《雜阿含經》,大正藏第 2 冊,共 50 卷,劉宋 求那拔陀羅譯, no.0099。

3.《佛說玉耶女經》,大正藏第 2 冊,共 1 卷,失譯, no.0142a。

4.《玉耶女經》,大正藏第 2 冊,共 1 卷,失譯, no.0142b。

5.《眾許摩訶帝經》,大正藏第 3 冊,共 13 卷,宋 法賢譯, no.0191。

6.《金剛般若經》,大正藏第 8 冊,共 1 卷,後秦 鳩摩羅什譯, no.0235。

7.《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 9 冊,共 7 卷,姚秦 鳩摩羅什譯, no.0262。

8.《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 冊,共 36 卷,宋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譯, no.0375。

9.《坐禪三昧經》,大正藏第 15 冊,共 2 卷,姚秦 鳩摩羅什譯, no.0614。

10.《禪法要解》,大正藏第 15 冊,共 2 卷,姚秦 鳩摩羅什譯, no.0616。

11.《佛說超日明三昧經》,大正藏第15 冊,共 1 卷,西晉 聶程遠譯, no.0638。

12.《佛說四輩經》,大正藏第 17 冊,共 1 卷,西晉 竺法護譯, no.0769。

13.《佛說清淨心經》,大正藏第 17 冊,共 1 卷,宋 施護等譯, no.0803。

14.《四分律》,大正藏第22 冊,共 60 卷,姚秦 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 no.1345。

15.《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藏第22 冊,共 1 卷,劉宋 佛陀什共竺道生譯,

no.1421。

16.《僧祇律》,大正藏第22 冊,共 40 卷,東晉 佛陀拔陀羅共法顯譯, no.1425。

17.《十誦律》,大正藏第 23 冊,共 61 卷,後秦 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no.1435。

18.《善見律毘婆沙》,大正藏第24 冊,共 24 卷,蕭齊 僧伽跋陀羅譯, no.1462。

19.《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大正藏第24 冊,共 10 卷,唐 義淨譯, no.1453。

20.《善見律》,大正藏第 24 冊,共 18 卷,蕭齊 僧伽跋陀羅譯, no.1642。

21.《大智度論》,大正藏第 25 冊,共 100 卷,龍樹菩薩造 後秦 鳩摩羅什譯,

no.1509。

22.《大毗婆沙論》,大正藏第 27 冊,共 200 卷,五百大阿羅漢造 唐 玄奘譯,

no.1545。

23.《順正理論》,大正藏第29 冊,共 80 卷,尊者眾賢造 唐 玄奘譯, no.1562。

24.《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 冊,共 100 卷,彌勒菩薩說 唐 玄奘譯, no.1579。

25.《順中論》,大正藏第 30 冊,共 2 卷,龍樹菩薩造 無著菩薩釋 元魏 瞿曇般 若流支譯, no.1565。

26.《成唯識論》,大正藏第31 冊,共 10 卷,護法等菩薩造 唐 玄奘譯, no.1585。

27.《辯中邊論》,大正藏第 31 冊,共 3 卷,世親菩薩造 唐 玄奘譯, no.1600。

28.《顯揚聖教論》,大正藏第31 冊,共 20 卷,無著菩薩造 唐 玄奘譯, no.1602。

29.《法華經義記》,大正藏第 33 冊,共 1 卷,梁 法雲譯, no.1715。

30.《行事鈔》,大正藏第 40 冊,共 3 卷,宋 元照撰, no.1805。

31.《四分律疏》,大正藏第 41 冊,共 10 卷,唐 法礪撰述譯, no.0731。

32.《大乘義章》,大正藏第 44 冊,共 23 卷,隋 慧遠譯, no.1951。

33.《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藏第 46 冊,共 10 卷,隋 智顗說, no.1916。

34.《六妙法門》,大正藏第 46 冊,共 1 卷,隋 智顗說, no.1917。

35.《摩訶止觀》,大正藏第 46 冊,共 10 卷,隋 智顗說, no.1911。

36.《修百丈清規》,大正藏第 48 冊,共 8 卷,元 德輝重編, no.2025。

37.《比丘尼傳》,大正藏第 50 冊,共 4 卷,梁 寶唱撰, no.2063。

38.《大唐西域記》,大正藏第 51 冊,共 12 卷,唐 玄奘譯 辯機撰, no.2087。

39.《南海寄歸傳》,大正藏第 54 冊,共 4 卷,唐 義淨撰, no.2125。

40.《大日經疏》,卍字續藏第 23 冊,共 1 卷,唐 一行述記, no.0438。

41.《阿毗達磨雜集論》,卍字續藏第 48 冊,共 10 卷,唐 窺基撰, no.0796。

[工具書]

1. 2004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電子書 ver3.2,竹北,財團法人印順佛教基金 會。

2. 2006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大正藏1~55,85 冊;續藏 78~87 冊),v1.23,

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3. 200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電子書 ver.2,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4. 1995 《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5.水野弘元

1955 《パ-リ語文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5 年,五版。

1968 《パ-リ語辞典》,東京,株式會社春秋社,2005 年,增補改訂版。

1986 《南傳大藏經總索引》,縮刷版,大阪,東方出版。

1986 《巴利文法》,許洋主譯,台北,華宇出版社,《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冊5 (日文中譯)。

6.中村元

1975 《佛教語大辞典》,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1975 年 5 月,第二版。

7.赤沼智善編

1967 《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京都,法藏館(複刊),1979 年(第一 版)。

1979 《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東京,破塵閣書房。

8.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

1987 《世界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2005 年 6 月,二版一刷。

1988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9.望月信亨主編

1977 《望月佛教大辭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

10.陳萬雄出版

2002 《漢語大詞典》繁體 2.0 版光盤版,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11.雲井昭善

1997 《パ-リ語佛教辞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12.蔡奇林

2000 《實用巴利語文法》,嘉義,增訂第二版(上課教材)。

13.藍吉富主編

199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外文

14.Buddhadatta, A.P.

1968 Concise Pali-English Dictionary, The Colombo Apothecaries’ Co., Ltd..

15.Cone, Margaret

2001 A Dictionary of Pali (Part I, a-kh), Oxford: PTS.

16.Geiger, Wilhelm

1994 A Pali Grammar, Oxford: PTS, 2000.

17.Geiger, Wilhelm & Batakrishna Ghosh (tr.)

1978 Pali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Delhi, Calcutta University.

18.Hinüber, Oskar Von

1997 A Handbook of Pali Literature,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01 (reissued).

19.Malalasekera, G. P.

1998 Dictionary of the Pali Proper Names, 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20.Norman, K.R.

1983 Pali Literature,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21.Nyanaponika Thera (ed.)

2004 Buddhist Dictionary, 3rd revised.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22.Banamoli, Bhikkhu and Bhikkhu Bodhi (ed.)

1994 A Pali-English Glossary of Buddhist Technical Terms, Kandy,BPS.

23.Rhys Davids, T.W. & William Stede

1921-25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 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PTS, reprinted 2004.

24.Trenckner, V. (begun)

1926-99 A Critical Pali Dictionary, D. Anderson, H. Smith, H. Hendriksen, vol.I, Copenhagen 1924-1948, vol.II, Copenhagen 1960-1990, vol.III (fasc.

1-6ff.), Copenhagen 1992-1999.

25.Warder, A.K.

1963 Introduction to Pali, London: PTS, 3ed. 1995.

[期刊、單篇論文]

漢斯‧昆(孔漢思)

(1991),〈什麼是真正的宗教-論普世宗教的標準〉,《廿世紀西方宗教哲學文 選》,上海:三聯,頁3-32。

呂凱文

(2000),〈訪蔡奇林老師—談「巴利學」與「南傳佛教」研究〉,《法光雜誌》

第173 期。

呂凱文

(2004),〈梵思想的佛格義—佛教的詮釋學問題初探〉,《揭諦》第七期,頁 1-36。

呂凱文

(2006),〈當佛教遇見耆那教-初期佛教聖典中的宗教競爭與詮釋效應〉,《中 華佛學學報》第19 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 179-207。

呂凱文

(2008),〈佛教「王舍城結集」的論述分析:從「知識/權利」共構的觀點解 讀幾個問題〉,《2008『宗教經典詮釋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2008。

李玉珍

(2000),〈「長老尼偈」的修辭敘事-兼以對照「長老偈」〉,《佛學研究中心學 報》,頁1-36。

李玉珍

(2001a),〈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近二十年來中英文的佛教婦女研究〉,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 期,頁 147-176。

李玉珍

(2001b),〈比丘尼研究-佛教與性別研究的交涉〉,《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

第62 期,頁 11-16。

吳季霏 

    (2000),〈《比丘尼傳》研究〉,《法光學壇》第四卷,頁 105‐123。

曹仕邦

(1995),〈比丘釋寶唱是否《比丘尼傳》撰人的疑問〉,《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      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書局,頁 455‐466。

曹仕邦

    (1995),〈《比丘尼傳》─一部記載六朝婦女才智表現的史籍,兼論此書的撰 人問題〉,《海潮音》第 91 卷第 3 期,頁 2‐5。

周次吉

(2001),〈尼師成道典型之研究—讀漢譯巴利文原典《長老尼偈》〉,《朝陽學 報》第六期,頁453-502。

郭忠生

(2000),〈女身受記〉,《正觀雜誌》第 14 期,頁 32-167。

陳美華

(2000),〈有關「比丘尼」的英文書籍簡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 23 期,

頁73-78。

陳美華

(2002),〈另類典範:當代台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頁295-340。

陳美華

(2003),〈解讀「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隱含〉,《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 野》,頁333-362。

楊秀宮

(2004),〈性別正義的哲學思索與社會意義〉,《女性主義與文化專題》,哲學 與文化月刊第370 期,頁 51-70。

李貞德

(1994),〈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 2 期,頁251-270。

林惠勝

(2001),〈燃指焚身─中國中世法華信仰之一面向〉,《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第一期,頁57-96。

越建東

(2006),〈早期佛教文獻中所載一個典型佛教修行道架構及其來源之探討-以 漢譯四《阿含經》和巴利四尼柯耶為代表〉,《中華佛學學報》第19 期,台北:

中華佛學研究所,頁147-178。

越建東

(2007),巴利經典文獻中定型文句的一些特徵〉,《台大佛學研究》第 14 期,

頁37-76。

黃懷秋

(2000),〈女人和她們的身體—一個女性主義宗教學的研究〉,《神學論集》第 124、125 期,2000,頁 325-354。

蔡奇林

(2002),〈巴利學研究紀要:1995-2001〉,《正觀雜誌》第 20 期,頁 227-83,

(2002),〈巴利學研究紀要:1995-2001〉,《正觀雜誌》第 20 期,頁 2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