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儕互評

壹、 同儕互評的理論基礎

Topping(1998)曾經整理之前許多相關同儕評量的文獻,定義同儕的意義:「同儕是 指一同學,具有相同的學識背景,包括知識成熟度、技能熟練度等條件,通常是就讀於 同一門課程(course)而且為同一年級」;舉例來說,如果一門課,上課的有物理系、歷 史系或者化學系的學生參與,就不能稱之為同儕的環境(Peer environment)(Tsai, Liu, Lin

& Yuan, 2001)。

另有學者指出,「同儕互評」(Peer Assessment),是在一個符合同儕環境的教學情境 中,讓同年級的學生,嘗試扮演教師角色,來評量同學彼此的成果或作品價值、內容、

等級或成功與否(Topping, 1998; Sluijsmans, Dochy & Moerkerke, 1999; Falchikov &

Goldfinch, 2000; 引自劉旨峰,2002)。

同儕互評的理論基礎,以 Piaget 認知心理學理論、Vygotsky 的社會主義建構論為兩 大主軸,此外如同儕輔助的學習理論及社會心理學的基礎,徐雍智等人(2002)認為其 理論基礎牽涉的領域,更擴含到情意、社會互動、傳達溝通、認知、後設認知及整體受 益等層面。

在同儕相互評量的歷程中,同儕之間必然會有意見的交流與討論,甚至激烈的辯 論,而每一個交流的意見,都如雨水般地影響每一位被評論同學的想法,比起傳統老師 一個人面對三、四十位學生的上課方式,所給予每一位學生的回饋意見相當有限;同儕 互評的教學模式中,因為給予每位學生較多的個別回饋意見,不但容易增加每一位學習 者在認知上的衝突,讓每位學生透過這些意見回饋的認知衝突,重新調適、同化自己的 想法,在同儕互評的過程中,可逐漸修正迷思的概念,正符合 Piaget 認知衝突理論;在 學習者扮演評論者、受評者及修改者的角色過程中,與同儕之間相互地交換分享、批判

討論、或傳達資訊等的溝通,讓學習者與周遭的社群環境,有著快速與大量的認知建構,

而這樣的學習模式也呼應了 Vygotsky 的鷹架(scaffolding)學習主張。學習者知識的建 構,是受社會文化、語言以及其他個體影響所獲得。

貳、 同儕互評在學習上的幫助與應用

傳統評量的方式,教師多以紙筆測驗,論斷學生們在一段時期內,所具備的學習結 果或成效;或者,教師指派作業,學生得在老師限定的時間內繳交,老師加以評量後,

再交還給學生(Tsai et al.,2001)。評量目的原本是要提供學生有益的回饋,但是有時 候學生某些能力確實有進步,而紙筆分數的結果卻無法反映這些進步,給學生的幫助貧 乏;若是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一位指導老師,可以像家庭教師對他專一的指導,會 比教室教學、控制學習、電腦輔助或程式指令教學等學習模式來得有效(Chi, 1996);

同儕互評的教學模式,正是建立在上述的這種功能上。許多的同儕互評活動研究者也相 信,同儕互評指導的模式,的確有助於學生的學習(Grasha, 1972; Goldschmid &

Goldschmid, 1976)。

徐雍智等人(2002)認為,同儕互評對學生在認知與後設認知(Cognition and Metacognition)方面,有自我反省與澄清概念的幫助。因為對於評論者(assessor)來說,

同儕互評的行為,讓學生更具自主性(autonomy),在教學上,教師們常會說教學相長

(learning by teaching),但是,對於同儕互評的教學模式,可以說是互評相長(learning by assessing),因為在學習者評量別人時,需要去思考、比較審查的作品或和自己以前 的類似經驗作連結,然後去提出綜觀或微觀的問題(Graesser, Pearson & Magliano, 1995);對於受評者來說,當他們的作品遭到同儕的指正(peer correction)時,可能是 批評、討論、甚至是質疑,都將有助於自我的反省與迷思概念的澄清(徐雍智等人,

2002)。

相關的研究者也認為,同儕互評還有助於學習者的整體受益(System Benefits)(徐 雍智等人,2002)。因為評量別人作品,於學習態度上有正面的影響,可改善學習過程

品質與增加學生學習主張(Falchikov, 1995)。更有學者指出,同儕互評也可以是一種合 作學習的方式,可藉由小組讓同儕給予回饋,以刺激他們更深入的思考,的確對學生在 建構知識上有正面的形成性幫助(Tsai et al., 2001; Tsai et al., 2002)。

Ammer(1998)指出,同儕評量者在提供同儕回饋(peer feedback)時,能以較為獨 特的參考架構,而這種架構常是教師所忽略,同儕間因為有類似的學習經驗,能瞭解彼 此遭遇的學習問題與困難處。Tsai et al.(2001)也指出,同儕互評有以下優點:

在互評過程中,學生有機會觀摩別人作品。

增加學生高度思考技巧:包括:批判、計畫、監督、適應等思考能力。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能接受採納別人的建議的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率的學習。

正因為同儕評量是多元化教學評量中的一種,所以被廣泛應用在很多領域,包括寫 作、文明工程(civil engineering)、科學、工程、醫學、人類學、社會科學等範疇(Falchikov, 1995; Freeman, 1995; Topping, 1998)。

參、 同儕互評的限制與缺失比較

許多相關研究提到同儕互評比起同儕自評,更具有公平性(Topping, 1998),但是,

也有學者質疑,指出如果同儕互評是以團體分組方式,進行活動,將有如下缺失(Pond, Ul-Haq & Wade, 1995; 引自 Sluijsmans,Dochy & Moerkerke, 1999):

友情效應(friendship marking):學生評論到自己感情較好的同學,會刻意將 分數評高。

串謀效應(collusive marking):學生在互評時,會刻意將別人分數打高,或 要求某些要好同學評論到自己作品時,將分數打高。

分貝效應(decibel marking):小組內,某位同學因為能力強,能掌控並表現 好,而讓小組全體得高分。

寄生作用(parasite marking):小組中,某些成員並無貢獻,如同寄生蟲一樣,

靠別人努力來得分。

本研究系統,採個人互評機制,並讓評論者以匿名方式評論,評論者與學生皆無法 得知相互的個人資料,來避免上述分組互評的缺失。

Lin, Liu & Yuan (2001a) 曾指出同儕互評活定的負面效應,認為同儕互評分數具有 競爭性,部分學生對此教學策略抱持負面看法。例如:在學生收到同儕給予意想不到的 低分時,學生可能會去降低他們先前所給同儕的分數,來作為某種型式的報復。而本研 究筆者所撰寫之系統,使用類似論壇文章累積的機制,學生一旦送出評論和評分,即無 法更改,藉此來防止上述的缺失。

(Zhao, 1998; 引自 Lin et al., 2001a)並指出,學生通常相信只有老師有能力與智 慧,來給同學評分及批評回饋;而通常被評低分的學生,會認為互評的結果不正確。但 有研究者認為同儕互評的教學模式,是在考驗「英雄所見略同,公理自在人心」的原則 是否能獲得驗證(劉得煒和劉聖忠,2000),也為筆者所認同,且正是本研究所想要瞭 解的目的之一。

肆、 同儕互評模型

同儕互評最早的藍圖,是由具公信的期刊,在學術社群發表的過程,逐漸演繹而來;

研究學者在投交文稿給期刊編輯後,編輯會尋找相同領域的學者給予評論建議,然後,

編輯會將這些意見以匿名來彙整,並交還給原研究者加以修改,而此修正過程會重複數 次,使得最後刊出的研究品質能有一定的水準(Roth, 1997; Rogoff, 1991; 引自 Tsai et al., 2002)。

相關的同儕互評模型研究,如下:

Liu, Lin & Yuan (2001)提出 Networked peer assessment Model 理論,使用名為 NetPeas 平台系統進行研究;此理論模型會進行至少一次以上的同儕互評次

數,並且在每次互評前,系統皆以隨機方式重新指定評論者。Lin et al., (2001a) 曾作同儕互評二回合之研究,並指出,所有學生的同儕互評平均得分,並未 經兩回合同儕互評活動而有改善。

Tsai et al. (2002)使用三回合(three rounds)同儕互評流程模型,如圖 2-2-1,研 究指出在三次來回互評與修正作品之後,學生作品大致趨近水準,若低於三 擊。因此,許多與電腦學習相關的研究,如: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電腦整合教學(Computer-Integrated Instruction, CII)、電腦加強教學

(Computer-Enhanced Instruction, CEI)等觀念、概念孕育而生,更有學者提出以電腦輔

教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