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利用筆者撰寫的網路同儕互評系統,輔助高中生學習電腦課程,旨在瞭解高 中生使用同儕互評的學習成效,並對網路同儕互評的態度和同儕的回饋作分析。本章共 分五節,主要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和研究範圍與限制,

並對本研究中所提及重要名詞予以解釋和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建構主義的發展,讓我們注意到,科學的學習應以建構取向的學習主張,學習應由 學習者主動建構,當學習者處於喜好的學習環境時,可以達成有效且有意義的學習,而 學習者的學習,除了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還可以用質化評量的方式評量學習 的「過程」,而非只是評量學習的「結果」(Tsai, 2001)。Topping(1998)也認為對於學 習者來說,老師常常注重的是評量的結果,但是,針對改善學習來說,形成過程的評量 會比最後只是讓學生知道成果的總結性評量,還有幫助。

上述提到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學習評量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在邁入多元化教 學與注重多元智慧的啟蒙後,傳統紙筆測驗的教學評量成效,受到了批判與質疑(鄭守 杰,2003),也有學者指出,傳統的學校測驗,通常只測驗學生短時間對解題的速度與 技巧,容易忽略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花費的努力,甚至對該知識所做的分析、歸納、

批判等相關知識,所以,紙筆測驗評量所反應出的學習成效有限,而同儕互評學習模式,

正是從多元的評量的發展中應孕而生(徐雍智、蔡今中 & 陳明璋,2002)。

根據 Topping(1998)整理三十一篇相關研究中,他認為大部分的研究都採用總結 性評量的研究方式,譬如,學生在評量時,只給同儕一個等級或分數,而較不注重在作 業形成過程中開放式的評量,也就是說,許多相關的同儕互評研究,只注意到同儕之間 的評分結果,常忽略了同儕之間意見的回饋交流與作品形成的過程。

Tsai, Lin & Yuan(2002)發現,透過同儕評量的學習模式與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學

習者高層次或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更可以增強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動機。因為 在互評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會扮演作者、評論者(assessor)以及修改者的角色,而 在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從同儕的回饋(peer feedback)中,以特有的參考架 構,來建構自己的知識,因為同儕間有類似的學習經驗,可以相互提供一種良好典範的 示範(Ammer, 1998)。

然而,藉由網路系統作為媒介和控制中心,更可以消除時間和地點上的限制,讓同 儕互評的活動更有效率,對於種種同儕互評實施的過程,可以擁有最多的優點,摒去最 多的缺點。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由教師單獨地擔任「評量」的重要工作,大多數的教師 給學生的評量,往往只有成績結果,與教師單向的指導講解,對於給予每位同學因材施 教一對一的指導,似乎很缺乏。在過去,曾經有不少的老師,因實際班級學生人數眾多,

而採取學生教導學生的學習策略,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寶貴而且實用的經驗

(Rada & Hu, 2002),也因此廣為應用到許多不同的領域(Topping, 1998)。網路的崛起,

更能彰顯了同儕互評的優點,藉由網際網路的技術,不但可以加速同儕之間的交流,透 過網路機制或者網路軟體工具,同儕評量不但可化解地域阻隔或無法找到共同時間等溝 通障礙(林珊如、袁賢銘、劉旨峰 & 鄭明俊,2001),也可以使用匿名機制,避免同學 之間,因為情感因素,而有鄉愿或逢迎效果情況。所以,不論站在幫助學生學習的立場,

或者減輕教師負擔窘境來說,同儕互相評量的教學模式是相當值得推廣的,這也是筆者 最初想研究的動機。

本研究是以網路論壇為架構基礎,依照 Tsai et al.( 2002)所提網路三回合同儕評 量的流程和機制為理論模型,撰寫符合網路同儕互評的軟體平台,並期望瞭解和幫助學 習者的評論交流,使之更具目標性。除了介紹研究工具外,筆者對於過去許多網路同儕 評量的相關研究,有正面和負面的討論,本研究也希望,能從一開始的網路同儕互評初

始態度做紀錄,並嚴密觀察學生使用過程、互評與繳交作業等流程,最後還使用後態度 與建議的調查,期望能與先前相關研究與驗證作比較,這是本研究的第一個目的。

國內網路同儕互評的部分,Tsai et al.(2002)曾以交通大學準實習教師,使用網路 互評來設計科學活動,徐雍智等人(2002)也曾觀察國中生使用網路同儕評量,來進行 設計數學類比的創意設計活動,並提到國中學生在此階段評量能力可能尚未成熟,且對 電腦網路使用不熟練的學習者會有影響,而一般高中部分的相關研究,國內尚未有學者 研究(劉勝鈺,2003);因此筆者想瞭解,對於一般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網路同儕互評 的學習效果以及接受度如何,這是本研究想瞭解的第二目的。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

一、學生經過三回合的網路同儕互評活動後,是否改善作業的品質?

二、學生互評的成績,與專家(教師)評量的成績關係或差異?

三、同儕回饋的類型和學生網路互評作業的結果關係如何?

四、高中學生對於網路同儕互評的態度為何?高中學生對於網路同儕評量實作前與完 成後的態度是否有所改變?

五、高中學生對於同儕互評教學模式的反應與建議?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節將本研究中,重要變項及名詞予以定義說明,以獲得較清楚的概念,來幫助讀 者瞭解其意義。

一、同儕(Peer)

Topping(1998)定義:同儕是指一同學,具有相同的學識背景(包括知識成熟度、

技能熟練度等條件),通常是就讀在同一門課程中,或同一個年級;舉例來說,如 果一門課,上課的有物理系、歷史系或者化學系的學生參與,這些不同科系的同學 就不能稱為同儕。

二、同儕互評(Peer Assessment)

是在一個符合同儕環境的教學情境中,讓同年級的學生,嘗試扮演老師的角色,互 相評量同學彼此成果或作品的含意、等級、實用、價值、或成功與否。簡單來說,

就是同儕之間,對彼此的作業或成果,相互給予建議、評分的一種學習模式。

三、網路同儕互評(Networked Peer Assessment)

讓學習者透過網際網路,使用網路軟體,來進行同儕互評的活動。

四、三回合網路互評系統(Three Rounds Peer Assessment System, 3RPA)

本研究所撰寫並使用的網路同儕互評系統,修改自(Tsai et al., 2002)的互評理論模 型,使用 FreeBSD 為作業平台、Apache+MySQL 網路伺服器,並以程式語言製作,

具有匿名、身份驗證、教師管理介面等機制。

五、評論者(Assessor)

針對某件作品,給予評價、建議或意見的人。

六、同儕評分(peer marking)

同儕評量的另一種說法,在教師教學時,著重讓學生相互去評量或評分的一種教學

法。

七、同儕指正(peer correction)

對於受評者,當他們的作品遭到同學的批評、討論、甚至質疑時,所提出來的各種 改正的方案、策略或批評等,給受評者作為修正的依據,稱之為同儕指正。

八、同儕回饋(Peer Feedback)

在同儕學習時,同儕間給予相互的建議、指證、評價或者評分等交流的意見,概括 稱之為同儕回饋。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新竹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因為本研究需要使用電腦網路來進行 同儕間的評量與繳交作業的活動,研究對象最好能在家裡具備可以上網的電腦,所以,

我們挑選了新竹地區第一志願的新竹高中,因為此校大部分學生家庭之社經背景,比較 能提供這種網路環境。

經過調查,在四個班級每班 46 位同學中,總共有 27 位學生,無法具備上網的電腦 環境(包括:家裡無電腦、家中有電腦但無法上網,以及住宿的學生),因為學校宿舍 並未提供可上網的電腦,於是筆者讓這些少數學生,利用每週上課時,約半小時至四十 五分鐘的時間,完成網路同儕互評活動。其次,因為新竹高中將電腦課程安排在一年級,

且一次兩節課連堂的上課方式,讓筆者的研究可以在不耽誤正常進度之餘,來安排學生 進行網路互評活動。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新竹高中的學生,除了音樂班這特殊班及外,其他皆為 男生,所以在性別上,可能無法表現如男女性別混合班級樣本的完整。

在為期六週,學生使用網路繳交專題與評量同學作品的活動中,筆者除了需測試程 式的穩定與除錯外,也必須進行研究觀察。在實施互評之前,雖然已經向學生說明規則,

包括,所有上傳內容皆不可以公布自己姓名或提示別人為某人所製作,並會以記點扣分 方式,記錄此類犯規同學,以作為限制,但是仍有少數同學,喜歡將自己的姓名或綽號 寫入作品中,來彰顯自己的作品;為了預防這類情形發生,也為了保持評量的公平性,

筆者需以人工方式,監督這過程中是否有非匿名的同學,以便予以更正,雖然系統提供 良好的機制,讓同學可以盡情發揮,但是功能上涉及內容辨識部分,仍須由教師或程式 設計師做「人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