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網路同儕互評

壹、 同儕互評使用網路之優缺點

傳統的同儕互評方式,都採用口頭或書面形式,容易因為評量過程中,同儕間得知 他人身份而有排擠或競爭的情感效應,造成評量失去公平,或者教師在彙整資料及分數 的程序繁瑣,造成教師使用同儕互評的意願低落(鄭守杰,2003)。

Tsai et al. (2001) 的研究提到,使用電腦網路輔助加強同儕互評,有以下優點:

1. 增加學習者的時間和地點的自由度:

在越來越多學生家中具備電腦與網路,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時間或興趣,隨時 或隨意地使用家裡電腦上網,進行同儕評量與學習。

2. 學習者可使用跨平台的瀏覽工具讀取網頁超文件:

使用網頁超文件的好處,即是不論您使用的是 Linux 或者 Windows 的平台,

還是使用瀏覽器 Netscape、Internet Explorer 或 Mozila 等,皆可以瀏覽或讀取 網頁超文件。

3. 使得學生修改他們的作業的能力,更有效率。

使用電腦與網路儲存的文件,具有可任意修改和方便性,可更增加學生這方面 技能的熟練。

4. 增加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與回饋。

藉由電腦網路機制,可增加互評的次數,

5. 比起傳統同儕互評有更高的匿名性。

因為使用網路,可透過軟體或程式功能機制,學生在互評時,比傳統互評更具 好的匿名性。

6. 比傳統同儕互評有更低成本的傳送與遞交機制。

傳統同儕互評,都是以紙筆作業,每人一次就耗費一張紙,且必須所有參與者

(包括教師)都必須排出共同時間才能進行,來回的次數若多,所耗費的資源 和成本、車費可觀。而同儕網路互評,在未來家家具有至少一台電腦的普及情 況下,是可行且低成本的策略。

7. 比起傳統同儕互評,網路同儕互評可以減少在資料傳送上的限制。

傳統方式,皆使用紙筆,在繳交與資料彙整,經常容易造成欲實施教師的困擾 與負擔。

Lin et al. (2001a) 也提出使用 Web-based 的同儕互評,有如下優點,可超越一般同 儕互評:

1. 透過網路來執行評量同儕的工作,免去面對面評量,可保證匿名,並促進評 論的意願。

2. 透過網路機制,教師可以在任一階段,或任何時間來監視學生互評的進展過 程,特別是若要執行數次的同儕互評活動;但是,對於傳統的同儕評量來說,

要做到這樣,是相當困難的。

3. 可以降低同學之間作品抄襲的時間。

使用網路同儕評量的最大缺點,則是所實施的對象,必須具備能夠連接上網的電 腦,筆者所研究的對象中,仍舊有家中無上網電腦的同學,但是,筆者深信,在未來政 府推動台灣城市的數位化,甚至打台灣數位王國,讓許多的公共地點提供「免費」的上 網電腦設備後,這個問題將可迎刃而解。

貳、 網路同儕互評的模型

本研究根據(Tsai et al., 2001; Tsai et al., 2002)所使用的網路同儕互評模型,由下 列步驟構成:

1. 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作業的題目。

2. 每位學生設計的活動(計畫)上傳至互評系統。

3. 系統以隨機方式指派評論者。

4. 評論者(reviewer)針對作品給予成績,並做出評論(comments)。

5. 在不透露評分結果的情況下,教師對於每一位學生給予成績,且觀察學生們 所寫的評論。

6. 學生由系統獲知別人給他們的評論與分數。

7. 每位受評者根據別人給他作品的意見,來修改原來作品。

8. 上述 2 至 7 步驟,再重複一至二次。

9. 教師做最後的評量。

本研究採用互評模型三次互評次數,並在指派做出修正,重複 2 至 7 步驟,以求觀 察學生在三回合,來回的評量並觀摩他人作品,與自我修正後,所得到的結果是否進步。

參、 相關網路同儕互評研究

部分相關研究探索以 Internet 支持同儕互評的可行性,但這些研究多半依賴一般性 目的相關軟體或商業軟體,如:電子郵件(E-mail)、檔案傳輸軟體(FTP)或電子溝通 軟體等 (Lin et al., 2001a)。例如:曾有研究者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00 製作,並以 E-mail 方式來進行同儕評量的活動(劉得煒和劉聖忠,2000)。

Lin et al. (2001a) 也提出,使用非專門為同儕互評設計平台軟體,而去用網路既有 工具軟體,容易增加教師管理上的負擔,及同儕匿名性機制實施的困難。並指出自行撰 寫相關工具或平台的研究如下:

1. Kwok & Ma(1999)曾在微軟 NT 伺服器上,以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網 頁平台,使用 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 (IDC)存取 MS SQL 資料庫和環境,並

在上面發展合作與同儕互評系統 Group Support System(簡稱 GSS 系統)。

2. Rada & Hu(2002)以微軟 NT 平台,使用(IIS)網站伺服,並以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作為資料庫,實作 Many Using and Creating Hypermedia System(簡稱 MUCH 系統),並在此系統上,針對三個資訊系的班級課程,實施不同互評的模 式,並比較各自成效。

3. Tsai et al.(2001)使用 V 型啟發圖性化介面系統,實施三回合網路同儕互評,使 用 IBM RS6000 架設 Web 平台,並使用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來存取 檔案與資料庫。

4. Lin, Liu & Yuan(2001b)使用以 Windows NT 為平台架設 IIS 伺服器,並以 ASP 撰 寫同儕互評系統 Network Peer Assessment System(NetPeas),並以此平台,實施 不少相關研究,如:以網路互評的學生思考模式分析(Lin et al., 2001a)。

國內部分,劉勝鈺(2003)曾整理相關同儕互評之研究,鑑於部分資料不詳,筆者 重新察尋整理,以期刊論文或未發表之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為依據,將網路同儕互評相 關研究整理彙製,如表 2-4-1:

表 2-4-1 網路同儕互評相關研究整理

時間 研究者 研究對象 人數 使用系統 研究議題

1999 劉旨峰 大學生 155 NetPeas

網路互評系統的學生群組分析(劉旨峰,1999)

研究發現同儕互評比單次做作業讓學生獲益更多,且高結構評論 可提升低行政學生學習成效,學生評分會隨互評回合次數提高而 接近專家評分。

2000 楊國鑫 高職生 114 ASP+MSSQL

推廣網路同儕互評系統於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學課程之研究(楊 國鑫,2000)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同儕評量與教師評量是高度相關,且學業成 就的高低與網路同儕評分有顯著相關。

2001 S. S. J. Lin, E. Z. F.

Liu & S. M. Yuan 大學生 143 NetPeas

Web-Based Peer Review: The Learner as both Adapter and Reviewer.

(Lin

et al

., 2001b)

研究結果認為Web-Based Peer Review可成為可靠的學習環境。

2001 S. S. J. Lin, E. Z. F.

Liu & S. M. Yuan 大學生 58 NetPeas

Web-based peer assessment: feedback for students with various thinking-styles. (Lin

et al.

, 2001a)

研究結果發現,specific feedback比holistic feedback要有效果。

2001 卓宜青 大學生 26

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及同儕評量(卓宜青,2001)

研究旨在推出一套結合「學習歷程檔案」(portfolio)與「同儕互評」

兩種功能的系統,使學生在社群互動中主動建構知識。並實際在

大學部資訊科系課程使用,作為學生上網繳交作業的工具,藉著

本系統的幫助進行同儕互評。

時間 研究者 研究對象 人數 使用系統 研究議題

2002 徐雍智、蔡今中 &

陳明璋 國中生 72

數學創意類比與同儕評量及其網路案例設計之初探(徐雍智等 人,2002)

研究結果發現學生評量與專家評量的分數具有差距。對於學生在 學習思考的「應用」、「分析」方面具有成效。

2002 鄒佳蕙 高職生 88

網路同儕互評、楷模學習在小組合作環境下對學習績效與電腦態 度影響之探討(鄒佳蕙,2002)

研究證實「同儕楷模」與「同儕互評」的教學方式比傳統楷模學 習與評量還好,尤以對學習效果產生了顯著或較好的績效。

2002 林英文 國中生 62

線上同儕評量對國中生簡報製作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林英文,

2002)

研究顯示,不同評量方式(同儕評量、教師評量)對於簡報技能 學習成效沒有影響;回饋方式對於簡報技能學習成效有影響,改 正回饋組的簡報學習成效優於績效回饋組。

2003 鄭守杰 小學生 86

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鄭守杰,2003)

研究在探討評題方式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後設認知、批判性思 考、學力提升與自然學習成就的影響,並進一步瞭解同儕互評對 後設認知策略、批判性思考隨時間改變情形。

2003 劉勝鈺 國中生 60 Netpeas改編

使用資訊科技學習數學:以網路同儕互評為例(劉勝鈺,2003)

研究發現,學生自評的分數高於同儕互評與專家評量的分數,而 同儕評量與專家教師評量也是高度相關,而性別並未造成差異;

兩輪次數的同儕互評確實能改善學生作業,但是否多幾輪活動亦

有此效果,則未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