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壹、 網路同儕互評流程

本研究根據(Tsai et al., 2001; Tsai et al., 2002)所使用的網路同儕互評模型修改,

筆者將第三步驟(指派評論者),提前至學生張貼作品和評論回饋活動之前,也就是在 每位同學使用互評系統前,已將所有同學的評論者,以亂數指派並固定,往後三回合的

互評活動,每一位同學作品被系統亂數指派十位同儕匿名的評論者,而這十位評論者在 三回合的互評中是固定;為了讓每一位評論者,在每次互評的過程中,依照固定的被評 作品作評量與給分,而不是每一次互評都作重新分配。所以,在本研究中,每一位同學,

每回合要評量十位同學的作品,也會收到十位其他同學給予的評量(包括:評論內容與 評分)。

本研究網路同儕互評流程,由下列步驟構成:

1. 系統隨機指派固定的評論者,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作業的題目。

2. 每位學生設計的作品(作業)上傳至網路同儕互評系統。

3. 評論者(reviewer)針對作品給予成績,並做出評論(comments)。

4. 在不透露評分結果情況下,教師對於每一位學生評分,並觀察學生們所張貼 的評論。

5. 學生由系統獲知別人給他們的評論與分數,再據別人給他作品的意見,修改 原來作品。

6. 上述 2 至 6 步驟,再重複二次。

7. 教師做最後的評量。

研究流程圖,如下圖 3-2-1:

圖 3-2-1 本研究互評流程模型

在四個研究的班級,因為每班的課程時間不一致,所以,筆者將各班互評流程分割,

而各班流程,如下圖 3-2-2、圖 3-2-3、圖 3-2-4、圖 3-2-5:

圖 3-2-2 班級 C101 同儕互評流程圖

圖 3-2-3 班級 C102 同儕互評流程圖

圖 3-2-4 班級 C103 同儕互評流程圖

圖 3-2-5 班級 C104 同儕互評流程圖

貳、 系統功能的參考

由於網路相關的許多技術和工具很多,例如,電子郵件(E-mail),它的好處是使用 者可以不受限於時間,如同便利店二十四小時服務,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快速、方便;

儘管 E-mail 不論收信或寄信,在時間運用上都有很大的彈性,但 E-mail 的收發卻有遺 失或寄丟的可能,仍然需要靠收發的雙方作確認來驗證訊息的傳達。曾有學者以 E-mail 進行同儕評量研究(劉得煒和劉聖忠,2000),每一次教師在收集同學 E-mail 寄來的 Excel 互評表,將讓教師在彙整 Email 所耗費的工作繁重。

在為人熟知的線上即時溝通軟體,如:聊天頻道(Talk、ICQ、微軟的 MSN…)、

或聊天室(Chatroom)等,具多人參與即時機制的軟體,必須教師或學習者們分配出一 個共同時間,一起上線參與,才能進行,而參與的人數越多,在籌畫時間上,越難有交 集的時間。

網站是靜態網頁的集合,學習者隨時隨地上網就可以看到資料,這種模式好比圖書 館內的書籍,學習者可以透過網路的機制建構知識,比起傳統上圖書館查詢書目找書縮 短更多時間和空間;但是,網站提供的資訊,屬於單向式,缺乏多人共同參與機制。早 期國內外一種純文字的地鼠查詢系統:Gopher,也屬此類型態。

若以論壇的型態,譬如:電子文字佈告欄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或者發展 成 Web 的論壇、News Group 等,因為可以提供多人一起上去張貼表達的機制,並且可 以將記錄存留在網站上,讓研究者或評論者依照自己的彈性時間查閱;功能上,甚至可

以提供圖片和聲音等多媒體效果,最能符合本研究功能的模式機制。

上述既有的工具中,因為當初各工具發展都有使用目的限制,也各具優缺點,譬如,

電子郵件 E-mail,雖然是很好的傳達資訊的工具,仍然會有誤寄、或遺失的狀況。線上 即時聊天軟體,雖然滿足多人同時溝通的功能,但必須參與者規劃共同時間方能進行,

對於參與者無法自行以自己時間來參與,反而喪失像 E-mail 可隨時隨意閱讀交換資訊的 彈性。我們也發現,以論壇型態的工具,不但具有一般人使用電子郵件那種可隨時隨意 依照自己時間閱讀或回應的彈性,也提供多人上網參與互動的機制。一般的網路論壇軟 體,不論為文字或 Web 介面,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網友對於某主題的討論,容易因為評 論者不當的回應,轉移主題的方向,到後來爭論的話題,往往不是原先的題目。另外,

對於使用者學習階段的過程紀錄、與匿名性、或為教師所提供觀察的機制與介面,似乎 並未有此相似軟體可使用。

所以,在架構系統部分,筆者參考網路論壇的功能機制,是根據(Tsai et al., 2001; Tsai et al., 2002)的理論模型修改,來撰寫網路同儕互評系統工具軟體,在此命名為三回合

同儕互評系統 Three Rounds Peer Assessment(3RPA)System,並在使用的過程,逐步加 強使用的功能,如:使用者紀錄、匿名性、時間鎖、教師介面等。

參、 互評機制設計

在互評系統的登入使用上,因為使用者的身份是確定且固定,所以系統在帳號與密 碼的身份驗證後,使用者才能進入系統來使用。在使用前,筆者先給所有同學一組相同 的密碼,在第一次登入系統後,使用者都可以觀看系統的公佈欄、並修改個人資料與密 碼,而教師管理者可以上傳網頁內容到公佈欄,告知同學要注意的事項。

另外,本程式使用時間鎖的機制,也就是每一的互評的階段,皆有時間比對的限制,

當學習者的作業遲交,或者還沒有到可以執行張貼或評論的時間,其功能將被禁止。所 以,因為時間的切割,將使用的功能區分為「使用者張貼模式」,與「評論模式」兩種,

也就是每回合同儕互評的工作,可分為「張貼作品」如圖 3-2-6,和「評論同學作品」

如圖 3-2-7,兩部分。

圖 3-2-6 3RPA 使用者張貼作品功能畫面

圖 3-2-7 3RPA 使用者評論同儕作品表單連結畫面

由圖 3-2-7 的選單畫面,學生可以點選要評論的某一位同學,並由最後一欄的評者 篇數來瞭解,自己到底送出了幾篇,此圖已經在同學完成三回合互評後的畫面,所以這 一位同學,對所分配到評論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認真的去評量,後面評者篇數都是三篇。

在點選同學作品題目的超連結後,會出現使用者評論同儕作品的評分網頁,介面如圖 3-2-8。而這一個網頁的下面,正是此位被評同學的最新作品,如圖 3-2-9 所示。

圖 3-2-8 3RPA 使用者評論同儕作品評分畫面

圖 3-2-9 3RPA 使用者評量同儕作品的顯示畫面

在「張貼作品模式」,是無法去查看他人的作品,和給予他人評論,因為,如果這 功能可以執行,有些同學的作品將可能經由網路直接抄襲 copy 過去。而在「評論作品」

的時間,張貼作品的模式將被關閉,使用者點選時,將只能看到禁止畫面,如:圖 3-2-10 所示。

圖 3-2-10 3RPA 系統使用者功能禁止畫面

因為使用者在第一回張貼作品,「查看評論」這項功能會因資料庫還沒有同學張貼 評論,所以評論選單將是空的。而從第二回合後,才可以執行「查看評論」功能,其畫 面如圖 3-2-11 所示。

圖 3-2-11 3RPA 系統使用者查看同儕回饋表單畫面

在每一位學生評論十位同學後,如果班上每一位同學都去評論系統分配到的十位同 學,則理想上,每一位同學在每一回合後,也將可以收到十篇來自於匿名同學的回饋意 見,而在圖 3-2-11 中,每一列都代表一位同儕的回饋的超連結,點選後,將會出現這位 同儕所給予的意見與評分,如圖 3-2-12 所示。

圖 3-2-12 3RPA 系統使用者查看同儕回饋內容與評分畫面

每一位學生的評論者,也是每一位學生要評量的同學,在系統開始使用前,即以亂 數指派且固定,如此,每一位同學的作品,在每一回合是固定的十位同儕評論者,來作 評量,所給予的評分基準,應該較為客觀,因為筆者認為,當設定十位同學來給予每一 位同學評論回饋,扣除如果有兩、三位同學,因為疏忽或遲交等特殊因素而未給予評論,

還可以得到足夠的修正回饋意見。

由前面的系統圖例,本研究整個系統介面,很重視匿名性,就是使用者登入系統後,

只能看到自己的資料,與評論的題目、分數以及評論的內容或建議,對於評論者或被評 者的個人資料,完全無法得知。在宣導使用時,筆者也告知學生,在評論時儘量保持身 份的中立與隱密,也建議可以配合額外的評分給點機制,譬如,「內容中寫出自己的名 字的同學,扣平常成績一分」,諸如此類的方法來限制同學,不要在內容中暴露自己的 綽號、名字或座號,以免影響評量的客觀性。但是,筆者告訴學生,不要因為同學查看

不到你的身份,所評論的內容就可以隨便、流於謾罵或有不佳的字眼,因為教師管理者 et al. (2001)在計算機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s)的課程,讓學生選擇一個相關作

業系統的程序(process)與記憶體管理的題材,寫出一個探討性的閱讀摘要。譬如:學 生可以就分散技巧,如:ODP、CORBA、DCE 等,比較其功能性、應用領域和優缺點。

又例如,探討微處理機(microprocessors)比大型主機(mainframe)成本更低和效能較 高。而在徐雍智等人(2002)是設計讓國中生作數學的「類比」互評,以紙筆與網路互評 來作比較。

筆者發現,在同儕互評的出題上,具有開放性答案,或者具做法敘述性的題目,比 較適合作為互評的題材,也就是說,同儕互評題目的答案,需要是有爭議的、讓人思考 的做法,若只是單一終結性評量結果的題材,較不適合來評論題目。學生最好在老師出 題的方向上,也具備一定的先備知識,在學生們進行同儕互評時,才不會發生學生不知 道如何評論的情況;所以,本研究設計互評題材上,也考慮到這點,因為剛好在高一電 腦課程中,教導有關網路搜尋引擎查找資料,與學生共同討論後,發現全校為男生的高

筆者發現,在同儕互評的出題上,具有開放性答案,或者具做法敘述性的題目,比 較適合作為互評的題材,也就是說,同儕互評題目的答案,需要是有爭議的、讓人思考 的做法,若只是單一終結性評量結果的題材,較不適合來評論題目。學生最好在老師出 題的方向上,也具備一定的先備知識,在學生們進行同儕互評時,才不會發生學生不知 道如何評論的情況;所以,本研究設計互評題材上,也考慮到這點,因為剛好在高一電 腦課程中,教導有關網路搜尋引擎查找資料,與學生共同討論後,發現全校為男生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