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建構主義

壹、 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

在傳統的西方文化裡,「實證主義」(Positivism)曾經是哲學、心理學、教育等領域 探究的重心。實證主義的學派認為,知識的本身和學習者,是獨立的兩個主體,將知識 看成是一種真實世界的反映,主張利用科學實驗或方法,來驗證所學習到的知識。建構 主義即是在這種環境下萌芽,強調以「人」為本體的知識建構,重視學習者主動學習及 相關的學習歷程,是一種以「人」為本體的知識論,這種的想法對於近代的科學與教育,

有相當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建構主義理論,為現今科學教育界的潮流(吳穎沺,2003)。

影響建構主義的先驅,首先要談到皮亞傑(Jean Piaget)。皮亞傑研究幼童的成長過 程,觀察孩童學習發展各階段中質的變化,他認為兒童是研究人類認知發展最好的來 源,因為幼孩在學習時,就像在一張白紙上去紀錄資訊一樣;皮亞傑專長的領域包括生 物學、心理與哲學,所主張的認知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學習行程的發展,是因人而異,

這種觀點,影響建構主義發展甚鉅(吳穎沺,2003)。

皮亞傑以生物學的觀點和語言,來解釋個體的學習,他觀察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適應 的模式,來比喻學習者認知的發展,提到幾個重要觀念:「衝突」、「調適」、「同化」和

「適應」。皮亞傑強調學習的發生在於學習者發生認知上的衝突(cognitive conflict)。當 學習者接觸到與自己現在認知不合的知識或想法時,將衝擊到學習者的認知結構(mental

organization),也有人稱之為基模(schema),而這種衝突(contradiction)的發生,會讓 學習者產生認知上的不平衡(disequilibrium),將引發學習者的兩種反應,一種是學習 者調適(accommodate)自己舊有認知架構,來接收新的資訊,另一種是將新的知識同 化(assimilation)或修正成為一種自己內在瞭解認知與環境狀態的平衡(equilibrium),

而這種平衡的認知狀態,或許未必正確,但是,卻能讓學習者處於一個內在結構,與外 在環境都和諧的狀態。

舉例來說,嬰兒經常喜歡抓取嘎嘎作響的玩具,然後放入嘴裡,當他看到爸爸的零 錢硬幣,嬰兒使用之前的概念,會馬上抓取錢幣,然後放入嘴中,這是對抓東西放嘴中 概念的同化(assimilation);如果換了一種大一點的物體,如籃球,嬰兒會試圖去擠壓 球體,但因為球太大,無法被抓取後放入嘴裡,所以嬰兒以流口水的方式,來調適

(accommodate)之前抓東西放嘴裡的舊有基模,上述的「同化」與「調適」,是適應

(adaptation)的兩面,透過這兩面的互動,學習的個體得以如天平般的平衡其認知學習。

所以,皮亞傑認為,知識是協助個體來適應(adaptation)所經驗的世界,而不應該只是 對真實世界的一種複製。

幼童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會影響後續連串的學習

(Tsai, 2000),甚至有學者認為先備知識是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子(Ausubel, 1968; 引自 吳穎沺,2003);但是學習者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是如何去形成與發展,另一 位影響性的學者 Vygotsky,提出他對認知發展的論述。

Vygotsky 舉出「最近發展區理論」(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出學習者由技 能成熟的成人引導或同儕的社群合作學習,所達到的學習水平,遠比學習者單獨解決的 學習水平要來的高。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稱之為最近發展區(Z.P.D.)。換句話說,孩子 在學習的過程,由其他成年輔助者(老師、父母、管護者或相關領域先學者)介入,並 提供學習幫助,稱之為鷹架作用(scaffolding);這種作用可以是一種教學、策略或工具,

來激發學習者潛在的能力,讓其達到主動學習,建構知識。

根據 Vygotsky 的主張,孩童先備知識的來源,一為經由正式教育產生,如學校的教

學活動等,學科的知識是被目前的社會大眾或各領域認同,且具有權威性;另一種來自 於孩童和其家庭、周遭社群的互動;換言之,這種知識,是個體受社會的文化、語言以 及其他影響所獲得。

Vygotsky 的社會認知發展論主張,在任何年齡的學習者,必須要有與社會的互動

(interaction),才能達到完整的認知發展。他不單重視個體的學習,更將研究範圍投注 到個人與所處社群的文化、習俗、語言、互動的影響上,將社會經驗或意義轉變為個人 內在知識,強調外在社會脈絡對學習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

貳、 建構主義取向的學習

根據建構主義的理論,教師如何在學習上,誘導學習者產生概念轉變,甚至引發概 念衝突,是一項重要的議題。不少學者利用各種教學或模式,企圖達到此一目的,如:

Tsai (2000)曾使用概念衝突圖(conflict maps),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並可以藉此瞭解 學生的科學觀念。

建構思想的觀點,也廣泛被應用在現今許多領域,如科學、哲學和心理學及教學等

(Tsai, 1998)。所以,若要符合以建構取向的學習模式,依照 Vygotsky 的理論,在教學 上,隨著學習者的年齡越小,教師應該給學習者更多的學習機會,更多元的學習方式,

學習者能夠在這種具備豐富且多表現機會的環境,逐步主動地增進自己的知識,才符合 建構取向的學習,而不是單方向的由教師一味地教導;Tsai(2001)也提到,如果知識的 建構,只是和學習者內在認知結構有關的過程,那與傳統發現式的學習就沒什麼差別 了。換句話說,學習必須由學習者主動來建構,教師們若能夠提供相關的輔助,來誘發 或刺激學生的概念,引起學生主動追求探索的動力,都將符合建構學習的方式。

雖然建構主義在各領域,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議題,近年來,建構主義確實對於教學、

科學課程與教育發展等方面,都有重大深遠的影響(吳穎沺,2003)。

參、 建構主義式的科學學習模式、策略

既然,學習者的「先備知識」是這麼重要,且對於學習有重要的影響,在學習者進 如學習環境後,教師如何去連結這些已經具備能力與的知識,將會影響學習者在這個環 境中的建構和學習。

Black & McClintock(1996)曾提出「建構詮釋的教學設計模式」,又稱 ICON

(Interpretation Construction Design Model),Tsai(2001)進一步指出,網路可以提供更寬 廣內容和空間,比傳統教學能提供學生更多的合作學習機會,而提出以網際網路為主的 ICON 建構式模型之課程討論,摘述如下:

一、透過真實的活動觀察(observations in authentic activities):

許多科學的知識,只不過表達出來一堆事實與真理,和我們每天的現實生活,

相距太遠,所以,學習者若沒有透過現實生活上的活動,來觀察、實作,所學 習的知識,將會成為事實的背誦或記憶。

透過網際網路的技術(如:JAVA、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等),網路可展示動 畫、音效等更豐富的真實內容,來探索科學的知識。

二、學習者建構屬於自己概念解釋(interpretation construction):

建構主義主要的哲學主張:「知識應由學習者依照所認知的主題主動去建立,

而不是被動吸收」,學習者在瞭解觀察之後,將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想法與 解釋。

網路的教學可以提供學生自主地詮釋一些現象,更進一步,老師可以鼓勵學生 去瀏覽指引的連結(nodes),由此,學生可以建構自己的學習路徑,而老師亦 可以透過網路的機制來監督學生瀏覽的過程。

三、情境化學習者的先備知識(contextualizing prior knowledge):

學生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可能包含不同的另有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s),而這些概念將影響後續的學習。教師在教學時,若無法挑戰學生

的另有概念,引起學生認知衝突時,則學生容易在學習過後,重回到他們的另 有概念,教師應該提供不同種類教材、策略,來連結學習者先備知識的情境脈 絡。

在台灣國立交通大學曾經作過一項關於二層式測驗(two-tier tests)系統研究,

這種雙層式測驗曾經被用來探討學生在科學教育中的另有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s),二層式的第一層測驗,在評估學生對於現象的敘述性知識,第二 層則在探討學生在第一層所選擇答案的理由。藉由回饋與建議指引的機制,這 系統希望協助學生改正其另有迷思概念,實現有影響且能個別化的指導。

四、促學習者發生認知衝突(cognitive conflict):

教師若能引起學習者在認知上的矛盾或例外,可讓學生有機會改變他們的另有 概念,不少學者也認為「認知衝突」是促使學習者觀念改變不可缺的必要條件,

但是,只是引發學習者認知的衝突,並無法改變其迷思概念。

Tsai(2000)曾經提出衝突圖(conflict map)理論,來讓教師促進學生概念的轉 變,並鼓勵參與教師經由網路,交換想法與共同合作設計認知衝突活動。

五、認知見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雖然學習是個體在學習知識的建構,但是,此教學模式原則強調,由教師所引 導的見習,可讓學習者透過見習的過程,來學習如何觀察、實作,進而提出自 己的看法來處理習得的知識。

強調建構取向的課程不能忽視科學教師扮演的角色,經由教師提供在網路上的 認知學習會變得更有用。

六、合作學習(collaboration):

學生透過與老師、同儕或其他人的討論、爭辯或協商等社群內的學習,學習者 可以獲得自己有意義知識建構;所以學習者與社群的合作關係與共識,是相當 重要。

交大曾使用 CORAL(cooperative remotely accessible learning)系統,此系統提供 類似 BBS 分享記事本、聊天室、電子白版、線上語音討論和視訊會議等功能,

來鼓勵同儕或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Chou & Sun, 1996; 引自 Tsai, 2001)。

另一種學生合作的模式,則是本研究所作的同儕互評,藉由電腦的輔助,同儕 互評的學習模式,在教育界脫穎而出。(Topping, 1998; 引自 Tsai, 2001)

七、多元詮釋(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對於同一事物,學習者應該有不同的詮釋,教師可以提供各種角度或方式給學

對於同一事物,學習者應該有不同的詮釋,教師可以提供各種角度或方式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