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之特質與治療方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於探討以正念為基礎之認知團體對於國小高年級兒童外向性行為 的影響。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之特質與治療方式,第二 節為正念訓練之理論與實務應用,第三節為兒童正念訓練之實施原則與相關研究 發現。

第一節 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之特質與治療方式

本節分為三部分進行兒童外向性行為之探討,一為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之心 理特質,二為外向性行為兒童之治療方式,三為外向性行為治療相關研究。

一、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之心理特質

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某些階段中會出現違反社會規範之行為,可能是搗蛋、

偷竊、說謊、打架、傷害他人、不守規則、難合作等,而這些顯於外看得見的行 為表現,我們將之稱為外向性行為問題(Kauffman, Landrum, 2013/2013)。國內學 者認為外向性行為問題,包含抗拒、攻擊、破壞、過動、暴躁、譴責、侵犯財物 及違規行為等(侯禎塘,1999)。DSM-V-TR 對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有較明確的 診斷標準,以行為問題已困擾兒童生活,且持續一段時間,為習慣行為模式為前 提 , 包 含 品 行 疾 患 (conduct disorder, CD) 、 注 意 力 缺 陷 過 動 症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 對 立 性 反 抗 疾 患 (odd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綜合上述,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種類繁多,概括而言是已 影響自身或他人的生活外在行為。但若以 DSM-V-TR 的標準而言,必須是行為 問題已造成生活影響,且持續六個月以上之固定行為模式。本研究以範圍最廣定 義之,也就是兒童出現造成他人或自身困擾之明顯可觀察之外在行為皆屬之。

10

行為問題的產生因素眾多,可能是個人生理、心理因素、家庭環境、學校因 素,社會因素。而認知行為理論認為個體的情緒、認知與行為的產生息息相關,

也就代表著個體對於情境的情緒反應與認知想法,影響最後的行為結果。因此,

本研究以認知行為理論為基底,探討個體認知、情緒對行為的影響。

(一) 認知層面

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產生是收到認知偏差的影響,此類兒童對於他人行為之相 關線索注意力較低,因此比一般兒童容易將情境歸因為有敵意意圖,而導致衝突 產生(Dodge, 1980)。而欠缺注意力也是外向性行為問題原因一,兒童無法長時間 專注於某樣事物,容易受外物干擾學習或者影響到別人(施顯烇,1998)。

在 Dodge(1986)社會訊息處理理論中,以五階段模式來解釋兒童的衝突行為,

其認為兒童在這五階段中的任一過程產生認知偏差或無法有適切的因應策略,對 於衝突行為的產生機率將會提高,五階段分別依序如下。

1.登錄(Encoding Process):個體對於外在環境線索而得之知覺與想法,因為 同一時間內,環境訊息龐大,兒童必須能夠注意到適切的訊息、連結訊息並儲存,

才能夠做出好的回應,當兒童無法注意所有可能的線索,容易以過去的經驗作為 事件的歸因,也可能因為只能注意部分訊息,而產生認知偏誤。

2 解釋(Representation Process):根據過去經驗產生對新情境的解釋,當個體 接收訊息後,將對訊息進行解釋,但假使訊息收集不齊全,兒童會根據過去的記 憶與經驗來推論解釋訊息。

3.反應搜尋(Response Search Process):個體從過去經驗中搜尋對於訊息解釋 的各種可能反應,兒童問題行為的產生可能是其有效解決方法之反應較少

4.反應決定(Response Search Process):兒童以了解各種方法可能產生的後果,

針對其可行性加以評估,但外向性行為問題之兒童傾向選擇無效或者是不符合社

11

為規範之行為。

5.行動(Enactment Process):兒童做出選擇反應的歷程並執行之。

Dodge(1980)的研究指出,容易有攻擊行為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出現敵 意歸因。高慈孺(2004)研究發現,一般兒童的注意力與自我控制力佳,較能注 意並綜合主客觀的線索。而容易有外向性行為問題的兒童,在登錄階段與解釋階 段與一般兒童有別。衝動控制不佳的兒童,其登錄階段,容易以無關線索來解讀 線索,換言之兒童以過去的經驗來判斷眼前的事情,但可能與事實不符;解釋階 段,容易對事件採取負向、敵意歸因,而導致衝突的發生,如認為事情會發生,

是對方不好的緣故,將責任歸咎於他人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因注意力不足而 產生行為問題的兒童,容易隨著情境的轉換,注意不同的線索,也就是說容易受 到環境的干擾而導致無法專注於眼前的訊息,導致無法遵守規則等問題。在方惠 生與戴嘉南(2009)研究中亦顯示,兒童的攻擊行為是認知扭曲之現象,容易將 事件解讀為,是對方故意的,如嘲笑、戲弄、挑釁;對方先開始的,如對方先動 手、對方先罵人;因對方而起,如不告而取、排擠、對方狡辯等,此類兒童有專 注於敵意線索的認知傾向。而周百營(2002)的研究也指出,認知扭曲程度高的 兒童,如容易有指責他人、壞處思考、錯誤標籤之兒童,比低度認知扭曲程度之 兒童容易出現行為問題。

綜上所述,研究者歸納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產生,在於登錄與解釋部分出 現不足。登錄部分,如兒童以無關的線索來解讀事件,或者在線索提取不足的情 況下,以過去經驗來判斷眼前事件,亦或是因為注意力缺乏使兒童無法專注於眼 前訊息而產生無法遵守規則等行為問題;解釋部分,如兒童容易將訊息解讀為對 方故意、對方先開始的、因對方而起等敵意線索的歸因,而導致衝突行為的發生。

而一開始的登錄、解釋的路徑錯誤,也造成兒童在反應搜尋、反應決定及最後的 行動階段產生問題。

12

(二)情緒層面

關於外向性行為問題兒童常見的情緒反應,以及情緒在兒童發生外向性行為 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學者們提出許多見解。首先,研究發現當兒童出現外向性 行為問題兒童常見情緒為生氣、憤怒(徐大偉,1999;周百營,2002;方惠生、

戴嘉南,2009)。例如:周百營(2002)以 557 名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使用 問卷調查法瞭解學生情緒與行為的相關,研究發現當兒童在人際事件和個人事件 中感到愈高程度的生氣情緒,則會出現愈多的身體攻擊和語言攻擊行為,而兒童 在面對人際事件的生氣反應高於個人事件。也就是說相較於面對被他人指責、誤 會、嘲笑等人際事件情境,與事情結果不如預期、遭遇困難無法解決、成績不理 想等個人事件時,在人際事件中兒童愈容易生氣有生氣反應,且容易出現身體攻 擊、語言攻擊的行為反應。徐大偉(1999)的研究中發現,兒童在人際事件中的 生氣情緒反應,以語言攻擊及動作工作的比例最高。

其次,當具外向性行為問題的兒童處於負向情緒狀況時,更易出現行為問題。

例如:方惠生與戴嘉南(2009)以 30 名具攻擊性兒童為對象,研究結果指出,

兒童常因為氣不過、或者是感到丟臉、太過著急而產生口語衝突、行為衝突或者 是二者兼具。也就是說,當這些兒童一直處於暴躁、憤怒、生氣或是焦慮的狀態 下,容易產生行為問題,對於命令、規範或是要求,也會出現違抗抵制的行為。

施顯烇(1998)也認為在沒有適當處理上述情緒的狀態下,兒童就會產生發脾氣、

攻擊、暴力等行為問題。

綜合兒童在認知層面與情緒層面的研究結果。認知部分,當兒童對於事件以 敵意歸因、負向歸因為主時,容易有行為問題。情緒部分,當兒童無法妥善管理 自己的情緒,尤其是生氣、憤怒類的情緒,出現言語衝突與行為衝突的機率較高。

13

二、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治療方式

當兒童行為已在生活中對自身及他人帶來困擾,便需要進行處遇或治療。目 前對於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之處遇策略,有行為治療、問題解決技巧訓練、認知 行為治療,若是以系統觀點而言,則有親職教育、多系統治療(施顯烇,1998;

張如穎,2009;薛惠琪,2009)。以下針對實施於兒童身上之治療方式進行說明,

依序為行為治療、問題解決技巧訓練與認知行為治療對外向性行為兒童的治療方 式。

(一)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治療初始便界定明確目標,治療者扮演主動指導的角色,並透過 人為的操作與刻意安排環境刺激,使個體產生目標行為,也就是說藉由控制影響 行為的各式外在因素,來達成改善個體行為(Corey, 2013/2013)。對於兒童外向性 行為問題,行為治療認為有效控制注意力、增強衝動控制行為及規則服從等行為 結果是重要的,而增強物的使用,如代幣、獎章的收集以兌換獎品或者是社會性 增強,如微笑,都可提高修正兒童行為問題的效果(張如穎,2009)。

(二) 問題解決技巧訓練

問題解決技巧訓練認為,兒童的攻擊行為與反社會行為反應,是對情境的錯 誤歸因,因此只要改變兒童錯誤的想法,就可以改善行為。在過程中治療者扮演 主動的角色,透過指示、練習、回饋等方式,協助兒童找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使兒童練習從自我內在對話中,做出適當反應並改善錯誤的歸因。其利用五步驟 協助兒童找中情境中與認知、行為、思考有關的問題,一為「該做什麼?」、二 為「找出所有能解決的方法」、三為「專注解決問題」、四為「做決定」、五為「評 估行為的合宜性」。此法,可使用結構性的活動,如遊戲、故事、學校活動,使

14

兒童能將技巧運用於真實情境中(薛惠琪,2009)。

(三)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結合認知治療與行為治療二者,基本理念為個體行為的調整,

來自於本身的後設思考。認知行為治療除使個體辨認自身的認知,進而修正之,

也使用一些行為技術,包含技巧訓練、行為演練、角色扮演等(Corey, 2013/2013)。

Kendall(1993)認為認知行為治療可用於兒童外向性問題行為,如攻擊與注意力不

Kendall(1993)認為認知行為治療可用於兒童外向性問題行為,如攻擊與注意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