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針對上述結果及研究者帶領團體之歷程提出建議,以期能做為學校輔導 工作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對於實務輔導工作的建議

(一)可融合靜心活動於小團體活動

本研究之團體時間為午休時段,成員於午休前的下課時間需抬餐桶至廚房擺 放、潔牙、繳交課堂作業,行程非常匆忙,進到團體教室因為受到前段活動的影 響,時常是心浮氣躁,因此團體一開始,領導者透過 1-3 分鐘不等的時間進行靜 心活動,以穩定成員情緒。從研究者的觀察發現,以靜心活動作為進入團體主題

86

的暖身活動,有助於穩定成員的心情,同時因為本研究之靜心活動為透過遊戲方 式進行,形式多元,從單元回饋單,以及與成員訪談中,發現靜心活動深受成員 喜愛,甚至成為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安定自己的方法

(二)以多樣化、具體化的素材設計活動內容

從單元回饋單與成員訪談中,瞭解到成員對團體活動的設計和安排滿意度很 高,主要原因為活動設計有趣,能夠吸引成員目光。研究者在設計的過程中,考 量研究對象特性是活潑好動的類型,加上本研究之正念團體概念對於兒童,屬於 少接觸且抽象不易觀察類別。因此,研究者以動態活動體驗,搭配多樣化的素材 運用來具體化學習目標。如,使用吹泡泡,感受自己的呼吸;使用鈴鼓,訓練成 員瞭解專注的狀態。此活動設計方式,除了活動有趣生動,也使成員更容易體會 團體所欲傳達之目標。此外,因為每一次活動皆使用不同的媒材,成員對於每一 次的團體內容充滿期待。

(三)設計活潑、有趣的回家作業,延續成員的學習

在正念訓練團體中,除了在團體內的學習外,也強調成員回家後的練習,因 為,唯有透過練習,才能讓成員越來越能夠以正念的態度生活。然而,要如何提 升成員回家練習的動力,成為研究者思考的方向。因此,研究者在設計回家作業 時,參考指導教授意見,將學習單以彩色列印,並以勾選題替代開放性問題,提 升成員執行回家作業意願。另外,研究者也配合成員的喜好,搭配當次團體所需,

設計回家作業。如,成員喜歡貼紙、拼圖、食物。研究者便將能夠提起成員興趣 的素材,融入回家作業的練習內。像是以拼圖貼紙紀錄靜心呼吸次數、以泡泡水 練習慢慢呼吸、讓成員帶巧克力回家以正念方式仔細品嘗紀錄之。如此一來,在 提高成員執行作業的動機後,便可有效協助成員將團體所學,帶回教室和家中應 用,也透過多次的練習,使成員精熟所學習之技巧。

87

一、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1.可將正念訓練團體,運用於不同行為問題的受試者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僅限嘉義市佳佳國小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外向性行為問 題,由班級導師推薦具有外向性行為問題者。未來研究可以從不同年齡層、不同 行為問題類別的兒童做為研究對象,先以相關量表篩選之,而後設計符合研究對 象的團體方案,以瞭解正念訓練團體對於改善行為問題,是否有顯著成效。

2.可將正念訓練團體運用於外向性行為問題較嚴重之兒童

從研究結果顯示,正念訓練團體對於外向性行為問題較嚴重之兒童,具有較 佳的輔導效果,因此建議在實務輔導工作上,針對此類型較嚴重之兒童,可設計 正念訓練團體方案,來改善兒童之行為問題。

(二)研究設計

1.可增加控制組成員的實驗後介入

本研究僅針對實驗組成員蒐集質性的相關資料。控制組成員,以及其導師,

只完成「兒童與青少年正念測量」與「阿肯巴克實證衡鑑系統-教師報告表」之 前測、後測和延宕測,控制組成員並未進行小團體活動。研究者從量化資料發現 有幾位控制組成員,在後側,以及追蹤測的分數中顯示,控制組行為問題大幅增 加,但因為未對控制組進行訪談,因此無法瞭解確切原因。研究者推測可能因憤 慨性的意志消沉現象(resentful demoralization),而造成實驗統計結果之誤差,

研究者建議可以在實驗處理結束後,對於控制組成員進行補償性團體,降低此現 象之影響因素。

88

2.可增加父母、導師參與正念團體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團體歷程中中若是父母、教師也參與正念訓練,可使 輔導效果較佳。因此,研究者建議,正念訓練團體可與父母,以及老師一起合作,

協助兒童在團體內的學習,可延伸至教室、家裡。

(二) 團體方案設計

在團體方案中發現,成員於專注、耐心兩方面的正念概念較易吸收,但是在 改變自動化的思考模式上,需要較長時間了解「什麼是想法」、也需要經過反覆 的練習,才能體會「讓想法自然的離開」。此部分對成員而言,是首次接觸較不 熟悉的範圍,因此研究者建議在團體方案的設計上,若以「改變自動化的思考模 式」為團體目標,除了以具體化的方式說明想法,也可列舉與成員生活中相對應 的例子,協助成員理解,再經由反覆的練習,讓成員能夠以新的反應方式,取代 舊有的自動化思考。

(四)團體時間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團體時間越長,效果較佳。而本研究之團體時間每次 40 分鐘,利用成員午休時間進行,但此時段學員常因為學校活動而需請假,或 需晚到早退,造成時間更加緊縮,不僅影響成員本身的學習,也影響整個團體歷 程的進行,因此若能夠擇一不受干擾時段,並拉長團體時間,會使團體效果較佳。

(五)研究工具

由於在正念的量化測量,尚未有屬於兒童的版本,因此在原作者 Greco、Baer 與 Smith 同意下,翻譯「兒童與青少年正念覺察測量」量表為中文,且經過指導 教授確認,以及英語專長教師進行中英交互翻譯,確認語意符合原量表,再請國 小老師,以及國小高年級兒童確認符合學童可理解之詞句,也經過 224 名高年級

89

學童進行預試,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唯在 1 個因素下的解釋變異量不足 50%,

顯示量表仍有修改的空間。研究者建議,可以將正念概念以符合兒童生活情境方 式呈現,並以是非量表的形式,讓兒童可以從題目中檢核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夠具 備正念態度。

(五)研究人員

由於研究者,同時也是團體領導者,在質性資料的收集,如成員個別訪談、

研究者省思紀錄,亦為研究者本人執行,雖然研究者已盡其可能的將質性資料客 觀呈現,但仍可能有實驗者效應產生。因此,若能夠由另一名團體帶領者執行方 案,以及進行成員個別訪談,可降低此效應的產生。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蘇岱崙、方翊涵(2014,3 月)。面對負面情緒,6 成孩子對負面情緒束手無策。 親子天下雜誌,55,140-147。

林韋萱(2014,6 月)。小學生調查:爸媽嘮叨時,我心裡在想....。親子天下 雜誌,57,54-55。

方惠生、戴嘉南(2009)。攻擊型學童產生攻擊行為的情境之研究。諮商輔導學 報,20,113-145。

王秀亭(2013,6 月 11 日)。國小生被霸凌 校方反威脅被害人。自由時報。取 自 http://goo.gl/PbCTtG

王富美(2003)。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教育方案對國小高攻擊行為兒童輔導效果之 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90

吳芳萍(1996)。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吳秋燕(1999)。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問題行為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教學效果 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 http://120.107.160.6/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4)。2014 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

取自 http://goo.gl/dLQm1I

周百營(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認知扭曲、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性空法師(Ven.Dhammadìpa)(2003)。念處之道(釋見愷譯)。嘉義:香光。

林月先、蘇純瑩、吳裕益(2004)國小高攻擊傾向學生行為問題處理之個案研究。

高雄師大學報,16,139-160。

林家興(2007)親職教育團體對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 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 ,39(1), 91-109。

林素秋(2003)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攻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 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侯禎塘(1999)。情緒及行為障礙學生的鑑定與教育。特教園丁,15(1),12-17。

施顯烇(1998)。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與呈現的挑戰。臺北市。

五南。

孫佩雯(2007)。奧福音樂治療對國小 ADHD 學童注意力教學成效之研究 (碩 士論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徐大偉(1999)。國小學生生氣情緒及生氣情緒管理團體方案成效之研究(博士

91

論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陳瓊瑋(2014)。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高慈孺 (2004)。干擾性行為疾患學童於師生互動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 http://140.122.127.247/gs/ntnu/etd.htm

張高賓、戴嘉南(2005)。國內”兒童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整合分析研究。中華 輔導學報,18,77-119。

張如穎(2010)。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載於梁培勇(主編),兒童偏差行為,

65-130。臺北:心理。

陳世宗(2011,4 月 19 日)。愛不到 賞耳光 小六生霸凌 校方沒轍。中時電子 報。取自 http://goo.gl/c8CQxA

陳美妙(2010)認知行為遊戲治療對改善 ADHD 兒童干擾行為之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 http://goo.gl/79eCiT

薛惠琪(2010)。行為規範障礙與對立性反抗疾患。載於梁培勇(主編),兒童偏 差行為,131-150。臺北:心理。

釋宗白、金樹人(2010)。止觀、無住-「禪修正念團體」對實習諮商心理師自 我關注與諮商實務影響之初探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2(1),163-184。

Corey, C. (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三版)(修慧蘭、鄭玄藏、余振 民、王淳宏譯)。臺北:雙葉。(原著出版於 2013)

Greenland, S.K. (2010)。這樣玩,讓孩子更專注、更靈性(謝瑤玲譯)。臺北:橡 樹林。(原著出版於 2010)

Kabat-Zinn, J. (2008)。當下,繁花盛開(雷叔雲譯)。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

92

出版於 2008)

Kauffman, J. M., & Landrum, T. J. (2013)。違規行為障礙:外顯性攻擊行為與內隱 性反社會行為(吳怡慧,譯)。載於洪儷瑜(總校閱),兒童與青少年情緒及 行為障礙(頁 10-2 至 10-25)。臺北:華騰。(原著出版於 2013)

Kauffman, J. M., & Landrum, T. J. (2013)。違規行為障礙:外顯性攻擊行為與內隱 性反社會行為(吳怡慧,譯)。載於洪儷瑜(總校閱),兒童與青少年情緒及 行為障礙(頁 10-2 至 10-25)。臺北:華騰。(原著出版於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