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 兒童的閱讀需求發展與兒童文學的相關性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隨著年齡不斷改變的,不同年齡的兒童,有其不同 的閱讀喜好及需求,因此,在選擇適合兒童的文學作品時,應考慮兒童的 年齡與身心發展狀況,讓兒童閱讀他們喜好的文學作品。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L.M.Terman)曾在 1920 年代調查三千個不同年齡 的兒童閱讀興趣,結果發現:

(一)五歲以前的兒童,喜歡看圖畫書,愛聽兒歌、簡單神話及鳥獸能 言的故事。

(二)六至七歲時喜看圖畫書,愛聽兒歌,愛讀短篇故事。

(三)八歲時喜歡看童話書,是為童話時期。

(四)九歲時喜歡真實故事、遊記及生活故事,是為欣賞真實文學時期。

(五)十歲時男童喜歡發明故事,對歷史故事、傳記漸感興趣,是為培

養科學興趣時期。

(六)十一歲以後男、女兩性在閱讀興趣方面有顯著差異,男生喜歡科 學故事、冒險故事及偉人傳記;女生喜歡小說、詩歌、劇本、家 庭生活及學校生活故事。(轉引自詹棟樑,1994,頁 437)

兒童心理學家 K.D.Cather 認為兒童自三、四歲到十四、五歲,依次 經過以下四個階段的心理發展:

(一)韻律愛好時期(三至六歲):愛好韻律和反覆,喜愛琅琅上口,極 富於韻律感的詩歌,以及鳥能言、獸能語的簡短故事。

(二)想像馳騁時期(七、八歲):對空想和假象的世界,起了憧憬和注 意,在童話故事方面,大都喜歡聽些妖魔、鬼怪、神仙之類的故 事,寓言也是他們所喜愛的。

(三)勇力讚揚時期(十至十二歲):對勇力、冒險及激切事項的讚美,

富於機智和滑稽的氣質,最喜歡少年小說中的探險故事。

(四)傳奇趣味時期(十二歲以上):喜歡抒情詩、抒情散文、遊記、傳 記、日記。(轉引自杜淑貞,1999,頁 95~98)

吳鼎(1965)認為:五、六歲的兒童,歡喜聽取動物的故事、美麗的童 話、簡短有趣的詩歌、活潑滑稽的傳說。到了七、八、九歲的時候,歡喜 曲折離奇童話、神奇古怪傳說、各種有趣的故事、寓言、遊記、小說、和 諧美麗的歌謠、新詩等。到了十歲以上,歡喜閱讀發明的、勇敢的、進取 的一類童話或故事、異地人物風景名勝古蹟的報告和遊記、歷史上偉人、

發明家、英雄的傳記與軼事。

日本教育心理學家阪本一郎站在兒童教育的階段,把兒童身心的成長 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故事期(四歲~六歲):這時期的兒童,喜歡聽些民間故事和從生 活中取材的故事。因此應給他們這類富於想像的故事,讓他們從 文學的享受中獲得益處。

(二)寓言期(六歲~八歲):這時期的兒童,逐漸地能判別想像和現實 的世界,並且也能接受簡單的社會法則了。因此最適宜給予一些 有寓意的故事,以幫助他們的成長。

(三)童話期(八歲~十歲):這時期的兒童,對現實世界加上想像的色 彩,而在人際關係以及行為方面趨向合理化。因此需要供給鼓舞 積極思想的讀物,以培養他們的思考力和實踐力。

(四)小說期(十歲~十五歲):這時期的兒童,可以閱讀描繪現實社會 的小說,因此必須供給適合他們興趣和瞭解能力的少年小說,使 他們獲得有益的「間接經驗」。(許義宗,1987)

張清榮(1994)認為兒童文學文體與兒童成長階段的相關,可細分成嬰 兒期、幼兒期、兒童期三個階段,而兒童期又可再分成以下三個階段:六 至八歲(低年級)閱讀圖畫故事書、兒歌、童謠、多幅圖片、情節反覆的童 話、生活故事等作品;八至十歲(中年級)閱讀篇幅較長的兒歌、童謠、童 話、生活故事、偉人傳記、歷史故事、科學故事、寓言故事、遊記、日記 等作品;十至十二歲(高年級)閱讀兒童詩、童話詩、少年小說、科幻小說、

兒童劇本等作品。

李慕如、羅雪瑤(2000)認為:對五、六歲的兒童,以講故事、美麗童 話、短詩、滑稽傳說為宜;而七、八歲的兒童,對曲折離奇童話、寓言、

稀奇古怪傳說、和諧歌謠較為喜愛;九、十歲的兒童,喜愛家庭生活故事 以及勇敢探險具有人情之遊記;十一、十二歲的兒童,喜愛傳記、歷史故 事。

國小階段的兒童,即為六到十二歲的年紀。綜合中外學者的說法,六 到八歲的兒童,喜歡閱讀短篇故事、童話、寓言、傳說等作品;九、十歲 的兒童喜歡閱讀生活故事、真實故事與遊記;十一、十二歲的兒童,則喜 歡閱讀傳記、歷史故事、小說等作品。教科書是兒童在學校教育中最常接 觸的教材,因此,教科書應依據兒童的閱讀需求,設計兒童感興趣的教材

內容,以提高兒童的學習與閱讀興趣。

第三節 故事類作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