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群體與外群體的關係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內群體與外群體的關係

一、 群際關係

群際關係(intergroup relation)是指內群體與外群體之間互動時的社會心理關係 (Gómez & Huici, 2008; Tajfel & Turner, 1986)。

群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研究之一,探究當社會類型的差異存在時,人群與人群之間 的互動關係,即建構理論模型解釋群體間互動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由於不同社會群體 通常具有不同的社會權力與地位,故不同群體間容易產生衝突,因此群際關係的研究 目標為提供減少不同社會群體間的偏見之方法與解決社會不平等的問題(Aronson &

Lindzey, 1985)。目前群際關係理論已應用於不同種族間互動的心理反應(Craig, Rucker,

& Richeson, 2018; Knowles, Lowery, Chow, & Unzueta, 2014; Willer, Feinberg, & Wetts, 2016)、有效管理工作團隊與團隊成員的身份認同(Chrobot-Mason & Thomas, 2002;

Hackman & Hackman, 2002)、政治與意識型態的兩極分化過程(Jost, Nosek, & Gosling, 2008; Van Boven, Judd, & Sherman, 2012)、跨文化溝通等研究(Chung & Ting-Toomey, 2005; Riemer, Shavitt, Koo, & Markus, 2014)。一般來說,在互動的過程中,一個群體或 群體成員會有積極行為反應與消極行為反應。人際關係研究主題包含積極與消極的行 為反應,然而群際關係的研究主題大多關於不同群體之間「緊張、衝突與對立」形成

12

的原因,與群際衝突理論研究主題重疊性極高,因此群際關係的研究幾乎等同於群際 衝突研究(Brewer & Miller, 2010)。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理論解釋群體之間的衝突,包含 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現實群體衝突理論(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 GRCT)、整合威脅理論(integrated threat theory)、有限互惠理論(Theory of Bounded Generalized Reciprocity)等理論(Böhm et al., 2018)。其中,整合威脅理論來自群際威脅 理論,相較於其他理論整合現實利益、文化、社會認同等層面,更全面性地探討群體 之間的關係,故本研究以整合威脅理論作為研究模型基礎。本章第四節將對群際威脅 理論進一步說明。

二、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概念最早由 Lippman(1922)提出,主要形成原因大多為個體 無足夠的時間了解特定群體,針對此議題現今學界已有大量相關的研究。依循不同的 研究角度,不同學者對刻板印象的概念提出不同的見解,像是刻板印象是人類對特定 群體固有的、過度簡化的、誇大的或選擇性的描述(Allport, Clark, & Pettigrew, 1954;

Lippman, 1922),也常認為是無意識地對特定群體產生錯誤的認知(Hamilton, 1981),不 僅如此,刻板印象也解釋為維繫群體成員之間及不同群體之間的共同信念(Tajfel, 2001),亦是群際關係的產物之一(Sherif, 2015)。

現今的社會心理學家皆同意刻板印象是指將特定群體成員與特定的特徵、屬性和 行為相互連結所抱持的信念(Hilton & Von Hippel, 1996)。基於群體成員的心理歷程與對 特定群體的既定認知,刻板印象將幫助人們快速地建構對外群體的認識(Oakes, Haslam,

& Turner, 1994)。若以個人層次與群體層次分別解釋刻板印象,在個人層次中,認為刻 板印象是作為個人對他人的認知依據;而在群體層次中,則將刻板印象提升為意識形 態,其可以操控群體之間的認知與互動關係(Augoustinos & Walker, 1998; Jost & Banaji, 1994),因此,人們將刻板印象理解為個體對特定群體的認知、情感、態度等表現的決 定因素之一,並認為刻板印象代表「群體」的屬性,而不是個體的屬性(Oakes et al., 1994)。

刻板印象的類型可分為正面刻板印象(positive stereotype)與負面刻板印象(negative stereotype),正面刻板印象指個體對特定群體持有有利的信念,即個體對特定群體有正 面的評價;反之,負面刻板印象指個體對特定群體持有不利的信念,即個體對特定群 體有負面的評價(Siy & Cheryan, 2016)。然而,人類的大腦卻偏好負面的訊息。在行為 經濟學領域中,發現人們對負面的訊息有強烈偏好,並證實人們容易注意到負面訊 息,且對此類型的訊息非常敏感,卻對正面訊息較無感(Baumeister, Bratslavsky,

Finkenauer, & Vohs, 2001)。《壞比好更強大(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是負面偏好研究 中最廣為人知的文獻,作者提出消費者對某些產品或品牌評價的過程,與人類對特定 群體形成印象的過程非常相似且有極大的關聯性(Baumeister et al., 2001)。另外,也有 研究認為正面訊息與負面訊息的非對稱性(positive-negative asymmetry),提出個體散發 負面形象比散發正面形象更具影響力,像是個體對特定群體建立印象時,該群體的負 面特徵之權重比正面特徵之權重較高(Hamilton & Huffman, 1971),且相較正面特徵,

13

個體更能夠憑藉印象確定並指出該群體的負面特徵(Hamilton & Zanna, 1972),所以負面 的刻板印象比正面刻板印象容易建立,且更不容易消除(Rothbart & Park, 1986)。

三、 群際情緒

人類的社會是由多種群體所組成,群體內的成員彼此之間擁有相同信念和共同目 標,不同群體在追求同一目標時,群體之間可能順利的合作,也可能產生不愉快的經 驗。若群體之間產生「敵對(hostile)」的反應,大多的研究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 是一群體對另外一個群體有錯誤的刻板印象或者偏見(Fiske, 1998),且人們傾向看見自 己所屬的群體優越於其他群體(Tajfel & Turner, 1986),以及群體獲得的報酬和外部成本 會驅動群體之間的互動關係(Campbell, 1965)。早期探討群體間互動時的不愉快經驗著 重群體內的成員之認知與認同的層面,較少強調群體成員的情緒反應,故社會心理學 家Mackie 提出「群際情緒理論(Intergroup Emotions Theory, IET)」,強調群體成員的情 感在群際關係中有強烈的作用(Yzerbyt, Dumont, Wigboldus, & Gordijn, 2003)。

群際情緒是指當個體認同某社會群體時,認為群體就是自我的一部分,個體將根 據事件對該群體的影響進行判斷,而形成的情緒反應(Mackie, Devos, & Smith, 2000)。

群際情緒理論之目的為著重社會群體成員的歸屬感及認同感來了解與改善群體之間的 關係,並主張群體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情感(emotions)表現是來自個體的自我歸類(self-categorization)及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感(identification),且該情感表現會強烈地影響群體 之間互動時的行為反應(Mackie, Smith, & Ray, 2008),即群際情緒理論是建立於自我歸 類理論、社會認同理論和評估理論(appraisals theory)的基礎之上(劉峰、佐斌,

2010)。

自我歸類理論指從把自己視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轉為將自己與一群人視為同一群 體,並認為自己為該群體的「顯著成員」之過程(Haslam, 1997)。以人類的生活為例,

人類常因膚色、穿著的制服、攜帶聽診器、聽到的校歌等因素促發自我分類的機制,

將自己歸類至特定群體,故自我分類降低人們把自己視為獨特個體的想法,且將自己 視為該群體相對典型的成員,並以「群體的角度」採取相對應的行動。另外,社會認 同理論是指個體意識到他隸屬特定社會群體,並且也認知成為群體的一份子對自己的 情感與自我形象的影響(Tajfel & Turner, 1986)。因此,自我歸類理論與社會認同理論的 關係為當群體成為個體自我的一部份時,儘管群體內的成員皆屬於群體,但群體內的 成員可能同時屬於多個群體成員,所以當群體內的成員認為某些群體對他們更為重 要,即該群體對該成員的自我形象組成更具影響力,該成員對該群體的認同程度越高 (Tajfel & Turner, 1986)。

Mackie, Devos, & Smith(2000)認為個體產生的自我歸類與社會認同會決定個體的情 緒,主要取決不同群體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事實,進一步解釋其認為個體以「所屬 群體」的利弊來評估事件的結果,並非考慮自己或其他群體的後果。心理學家長期認 為人們對事物的解釋,即對事物的評估,是確定人們情緒的重要關鍵因素,也是評估 該事件或該對象是否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以及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或相對的資源來應 對威脅也是造成人們情緒反應的重要原因(Scherer, Schorr, & Johnstone, 2001)。當個體

14

被歸類成某一群體,並以群體的眼光看待自己時,個體便轉換以「群體就是我」的角 度,評估該事件是否對群體造成影響,而產生情緒表現。舉例來說,儘管群體成員中 只有部分成員被謀殺,仍引起其他成員的恐懼,即使其他成員並未受到傷害,但是該 事件仍會影響群體成員對事件的負面的評估結果,進而引發負向的情緒表現;以一場 體育賽事為例,當一個國家代表隊在艱難的世界級賽事中獲得勝利,儘管事實上只有 部分成員上場打贏比賽,但是全隊員都會感到自豪,即成員對事件的正面的評估結果 引發正向的情緒表現,故群際情緒形成的路徑為個體的認知評估(congnitive appraisals) 喚起群體內成員的情緒,引發內群體對外群體的態度與行為(劉峰、佐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