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群際威脅理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群際威脅理論

一、 群際威脅

群際威脅(intergroup threat)是指在特定社會情境中,該群體經評估後認為另一群體 的信念、行動或特徵等可能會影響或挑戰到所屬群體的生存安全、價值觀、發展目標 或福祉等,導致該群體在心裡上感受到威脅,並對外群體持消極的態度(Riek et al., 2006; Stephan et al., 2009)。該理論主要測量不同群體互動時,個體主觀感受到的威脅 感,在操作理論時,需注意個體必須先自我分類,將自己描述或定義為群體的一部 分,並承諾及希望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才能夠進行後續研究。

該理論的威脅種類包含現實威脅(realistic threat)、文化威脅(culture threat)、象徵威 脅(symbolic threat)、群體自尊威脅(group esteem threat)、社會認同威脅(social identity threat)等類型。其中象徵威脅即為文化威脅,有研究表示測量群體的自尊可有效的反應 社會認同威脅(鄒珉玥、孫永健、趙玉芳,2016),故本研究將群際威脅的種類分為現 實威脅、象徵威脅與社會認同威脅進行後續研究。

二、 威脅種類

本研究將群際威脅理論的威脅種類分為現實威脅、象徵威脅與社會認同威脅,共 三種,本部分將分別說明三種威脅的定義、源起及相關學術研究。

(一) 現實威脅

現實威脅(realistic threat)是指群體或群體中成員認為外群體成員的信念與行動會對 他們的生存、發展等現實利益造成威脅,包括經濟、安全、政策、健康、社會福祉等 層面(Griffin, 2014; Jackson, 1993; Stephan & Renfro, 2002)(圖 2-2)。

15

圖2-2 人類恐懼經濟、安全、政策、健康及社會福祉的損失屬於現實威脅 資料來源:重繪自(Griffin, 2014)

最早討論群體間的威脅感對群體關係影響的理論由Sherif(1957)提出的現實群體衝 突理論(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在研究中,隨機抽樣 11 至 12 歲的男孩們邀請他 們參加夏令營,並通過實驗測試研究。結果發現,當其中兩個群體在競爭稀少性的資 源時,若某一群體成功的達成目標且贏得資源,則會對另外一個群體獲得資源的總量 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兩群體對彼此的態度容易出現消極的態度。上述提及受到威脅產 生的消極態度是指不論這個威脅是否真的存在,群體成員意識到會對自身的利益產生 不利影響的反應,即現實威脅是主觀察覺到的威脅(李郴、楊爽、吳奇,2015)。

進一步討論現實威脅,以經濟因素為思考方向,有研究指出全球經濟衰退會增加 個體頭痛、減少睡眠,並導致個體壓力遽增,產生焦慮、憂鬱等不良反應,對群體而 言,造成更多兒童被虐待及發生家庭暴力的機率增高(Hacskaylo, 2009; Steinberg, Catalano, & Dooley, 1981);另外一份研究指出,在惡劣的經濟條件下,人們容易對自 己不喜愛的群體展現攻擊性的行為,並對其他的群體存在偏見,且認為其他群體已經 威脅到自己的經濟利益,即產生了現實威脅(LeVine & Campbell, 1972; Stephan &

Stephan, 2013);從在地居民對外來移民的態度研究中也發現,若在地居民覺得外來移 民會對威脅到本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則會對外來移民表現負面的態度,即認為在尋找 經濟資源時,外群體比自身所屬的群體更加有優勢,並認為外群體將帶來危害(Esses, Dovidio, Jackson, & Armstrong, 2001; Esses, Jackson, & Armstrong, 1998; Maddux,

Galinsky, Cuddy, & Polifroni, 2008; Quillian, 1995)。

群體或群體成員的威脅感來源僅建立於主觀認為的威脅(Bobo, 1983)。因此,只要 群體或群體中成員認為外群體將帶來現實利益的威脅,包含資源競爭、政治權力、經 濟利益、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社會福祉等因素,即稱為現實威脅(Jackson, 1993;

LeVine & Campbell, 1972)。

現實威脅 realistic threat 安全 safety

經濟 economy

政策 politics 健康

health 福祉 well-being

16

(二) 象徵威脅

象徵威脅(symbolic threat)是指群體或群體中成員認為另一個群體的信念與行為會 威脅到該群體的社會特徵及人際特徵,包括道德、價值觀、態度、準則、語言、習 俗、信仰、生活方式等層面(Griffin, 2014; Zárate, Garcia, Garza, & Hitlan, 2004)(圖 2-3)。

現實群體衝突理論常用於解釋兩群體有知覺的現實威脅,但是若兩群體之間沒有 任何的現實社會的經濟利益衝突時,其無法解釋。因此,發展出象徵種族主義理論 (symbolic racism theory)為非現實的威脅做出解釋(McConahay & Hough Jr, 1976; Sears &

Henry, 2003)。在象徵種族主義(symbolic racism theory)的基礎上,提出象徵威脅,又稱 文化威脅,更加寬廣的解釋非現實利益衝突的威脅(Zárate et al., 2004)。

不同的文化信念,即使群體間沒有競爭,且無相互衝突的目標,也可能導致群體 間產生負面的態度(Sears, 1988)。針對本地居民對外來移民的態度研究中,由於外來移 民者在道德規範、價值觀、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等與在地居民有所不同,產生文化差 異、衝突,甚至是危害群體信念(Stephan, Ybarra, Martnez, Schwarzwald, & Tur-Kaspa, 1998);更有研究指出在地居民產生消極態度主要原因為語言的不同與生活方式的差異 (McLaren, 2003);黑人歧視的問題一直存在,研究發現當白人群體認為黑人群體會破 壞他們重要的價值觀時,白人群體會對黑人群體表現更加消極及負面的態度(Biernat, Vescio, & Theno, 1996);關於性取向的問題也是如此,在研究中也發現在傳統的社會風 氣中,其認為同性傾向的戀情是違背社會常理的人,因此通常大眾會對同性戀群體表 示更負面的態度(Wynan, 1997),以上案例皆可以用象徵威脅解釋。

圖2-3 人類恐懼道德、態度、信仰、準則及價值的挑戰屬於象徵威脅 資料來源:重繪自(Griffin, 2014)

象徵威脅 Symbolic

Threat 道德 M orals

價值 Values

準則 Standards 信仰

Beliefs 態度 Attitudes

17

(三) 社會認同威脅

社會認同威脅(social identity threat)是指團體內成員與其他團體比較,覺得不能得 到肯定或積極的評價,無法確定自己屬於哪一個群體,群體成員之間產生差異、自我 感到威脅,在心理上感到疏離感、剝奪感、自卑感等的消極情感(Branscombe, Ellemers, Spears, & Doosje, 1999; Tajfel & Turner, 1986;王沛、劉峰,2007)。現實威脅、象徵威 脅與社會認同威脅三種威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兩種威脅是關注外群體對內群體的影 響,而社會認同威脅則是認為一群體感受的威脅並非只有來自外群體,同時也會受到 內部群體的其他成員的壓力,像是害怕同一群體成員排擠或不接受自己等情況,故社 會認同威脅著重探討個體感受來自內群體的壓力,以及個體在該群體中的身份確立

(王沛、劉峰,2007;李郴等人,2015)。

社會認同威脅的概念來自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SIT)。認同(identity)是 處理人們自我意象或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功能,而社會認同則是指來自於某個團體 中的成員對於該團體產生認同感(Tajfel & Turner, 1986)。關於認同,可分為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與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自我認同是以界定自我,並對自我的認 定,主要強調我與他人的差異性(difference);集體認同是肯定且承認自己屬於某一特定 團體,並認為自己與團體是同氣連枝,著重於我與他人,甚至是我與團體中成員的相 似性(similarity)(Richard, 1996)。

基於Tajfel & Turner(1986)的社會認同理論,Turner 等人提出自我歸類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SCT)進一步說明個體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因素(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 Wetherell, 1987)。兩理論皆可解釋個體形成自我概念的原因,而主要的差別 為社會認同理論以動機理論為基底,主要描述個人的相對自我的認同感,強調認同感 並非天生及不穩定的,並追求個體在群體中的正向認同感;自我歸類理論則是以認知 理論為基礎,探討個人如何將自我歸類到某一個群體,並非其他群體,並對認同感的 程度進行層次分級,分別為高層次(super-ordinate)、中層次(inter-mediate)以及低層次 (subordinate)。因此,若在社會中分類的群體對該群體的成員有意義時,若個體感受到 內群體的差異層次高於群體間的差異,則個人的自我歸類會較為突顯,表示個體有較 強烈的個體認同(personal identity);反之,若個體感受到群體間的差異層次高於內群體 的差異,則社會的自我歸類會較為突顯,自我的形象轉為去個人化(depersonalized),意 思為個體認為群體代表自己的形象,即表示個體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較強烈,也 可稱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較強烈(Rosch & Lloyd, 1978)。另外,在集體認同基礎 上,一般人們會自動區分自己所歸屬的內群體(in-group)與非自己所歸屬的外群體(out-group),而對內外群體的認同感可分為積極面與消極面。積極的社會認同有利於內群體 與外群體的比較,促進群體的進步;消極的社會認同則是因為某一群體比另外一個群 體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經濟資源等,某一群體整體較為優勢,導致較劣勢的群體之 成員在自尊上感到威脅,更容易敵意或批評外群體(Brown, 2000)。

過去對於積極的社會認同的研究是以集體自尊(collective self-esteem, CSE)作為評量 模型,集體自尊是指個體對自我的肯定,進而期望受到某一特定群體的愛護與接納的 心理狀態,強調個體感受到來自特定群體對自我的評價,包含來自特定群體成員的尊

18

重感、與特定群體成員是良好關係、被接納為群體的成員等(Crocker & Luhtanen, 1990)。目前測量群體自尊以 Luhtanen & Crocker(1992)發展的集體自尊量表為主,主要 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個人集體自尊(private collective self-esteem)、公眾集體自尊(public collective self-esteem)、成員資格自尊(membership esteem)、身份重要性(importance to identity)。個人集體自尊與公眾集體自尊構面測量的內容的主要差異在個體感受「誰」

對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評價程度,前者是由個體出發,個人對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評價程 度,後者則是受測者認為外群體對自己所屬群體的評判程度;成員資格自尊是測量個 體在特定所屬群體中認為的自我價值與重要性程度評判;身份重要性是指內群體成員 對自我形象的影響程度,即個體將內群體成員給予自我形象的評價所認為的重要程度 (Luhtanen & Crocker, 1992)。然而,群體對個體的評價並非只有正面,也包含負面評 價,為了追求正向的社會認同與平衡受到威脅的自尊,人們對內群體與外群體的態度 會呈現內群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與外群體貶抑(out-group derogation),意即我們會 給予內群體有較好與正面的評價,同時卻給予外群體較不好與負面,甚至貶低他們的

對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評價程度,前者是由個體出發,個人對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評價程 度,後者則是受測者認為外群體對自己所屬群體的評判程度;成員資格自尊是測量個 體在特定所屬群體中認為的自我價值與重要性程度評判;身份重要性是指內群體成員 對自我形象的影響程度,即個體將內群體成員給予自我形象的評價所認為的重要程度 (Luhtanen & Crocker, 1992)。然而,群體對個體的評價並非只有正面,也包含負面評 價,為了追求正向的社會認同與平衡受到威脅的自尊,人們對內群體與外群體的態度 會呈現內群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與外群體貶抑(out-group derogation),意即我們會 給予內群體有較好與正面的評價,同時卻給予外群體較不好與負面,甚至貶低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