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與商管領域的群際知覺與威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環境與商管領域的群際知覺與威脅"

Copied!
1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 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環境與商管領域的群際知覺與威脅 Intergroup Perception and Threats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and the Business Field. 古芳華 Ku, Fang-Hua 指導教授:葉欣誠 博士 Ph.D.. 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January 2020.

(2) 謝誌 此篇論文的完成承載眾多人給予我的支持與鼓勵。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葉欣誠老師這兩年來的指導,在老師的訓練下,讓我逐漸學 會以系統思考的方式看待事情。無論是課業上或未來人生規劃方向,老師從不吝嗇地 給予指導與分享經驗,使我更加確信自己的方向,且更有自信地快速成長。 感謝口試委員劉世南老師與邱皓政老師在繁忙之中抽空擔任我的口試委員,提供 我許多寶貴的修正建議,讓我從更寬廣及不同領域的觀點審視我的研究,使我的論文 經修正後更加深入與完整。 感謝陳凱俐老師、林雲雀老師、鄭辰旋老師與柯銳杰老師,在我大學時鼓勵我突 破自我限制,使我勇敢地跳脫原本熟悉的商管領域,踏入至未知及憧憬的環境領域學 習知識。 感謝何京蕙助教提供重要的資訊及時常提醒我需注意的事項,同時也與我分享所 上及生活上有趣的事情。 感謝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學長姐及同學們,因為有你們的相伴,讓我知道我不孤 單,大家相互支持與幫助彼此的研究,為我的碩士班生活增添不少色彩。 感謝我的父母親、姑婆、妹妹及所有的家人們,因為您們無條件支持我的選擇, 使我兩年的碩士班求學生活無後顧之憂,盡全力地完成學業,您們是我最強大的後 盾。 感謝所有在我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一路上幫助我的人,因為有大家的協助,我才能 順利完成此本論文,對大家的感激溢於言表。 最後,我勉勵自己持續地跨領域學習,如同我的碩士論文所述,不同領域群體合 作長久之道為相互理解彼此的差異性與共同性,因自我的求學經驗,讓我深度感受到 不同領域專業知識及思考模式的差異性,同時也讓我意識到尊重不同的專業及換位思 考是現今處事必備能力之一,而跨領域學習正是培養此能力的途徑之一,期許自己未 來不忘此時此刻對自我的勉勵,承載大家的支持與鼓勵,勇敢迎向未來的挑戰。 古芳華 2020/01. i.

(3) 摘要 人類社會由許多不同的群體構成,不同群體有不同的專業、思考方式以及信念。 然而,不論何種群體都必須共同面臨永續發展的挑戰。其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 間的策略與價值差異和共同合作的可能性一直是各方關切的議題,若可能合作的雙方 彼此不夠了解,常以自己慣性思考的方式看待事物,甚至以想像揣摩對方,在溝通 時,較可能發現對方與我們原來想像或認知的樣貌不同,甚至認為對方的信念與行為 會對自己歸屬的群體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該群體未來的行為意向,此現象在社會 心理領域稱為「群際威脅(intergroup threat)」。 本研究利用群際威脅理論,以環境領域群體與商管領域群體為例,探討跨領域溝 通時,兩群體主要感受的威脅來源,並歸納面對威脅時的情緒反應及行為意圖。問卷 分析結果顯示,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之間的確存在威脅感。兩群體在互動時, 環境領域群體感受到的威脅以「象徵威脅」與「社會認同威脅」較為強烈,代表環境 領域群體中的成員在意其他內群體成員是否認同自己,並認為商管領域群體與他們的 價值觀不同,且會威脅到他們的信念;商管領域群體感受到的威脅則以「現實威脅」 與「社會認同威脅」較為強烈,代表商管領域群體認為環境領域者的想法與行動會對 商管領域者造成現實利益的威脅,同樣也在意其他內群體成員是否認同自己。總體來 說,兩群體面對威脅時的情緒反應是「緊張」,但對另一群體的態度及行為意圖卻不 同。研究發現兩群體互動時,環境領域群體表示「不喜歡」商管領域群體,面對彼此 的關係無顯著的行為傾向;商管領域群體則表示「同情」環境領域群體,無採取特別 的行為並以消極的態度接受彼此的關係。 同時,研究者也使用深度訪談法進一步分析兩群體之間存在威脅感的原因,並整 理出受訪者提供的兩群體溝通策略,包括聆聽不同群體的需求、尊重不同領域的專 業、提高合作方的接觸頻率、換位思考、改變群體成員社會身份的複雜程度,以期日 後兩群體在追求永續發展的跨領域合作時,更快速掌握彼此的思維,並促進雙方更長 遠的合作。 關鍵字:環境領域、商管領域、群體、威脅感、群際威脅. ii.

(4) Abstract Human society is composed of many different groups. Different groups have different professions and thinking process. All of groups have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people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so concern two issues supporter can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f the two groups are cooperation which they do not know each other enough, they will use imagination to known partners by themselves. Hoverer, two groups find each oth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re not the same in their mind. They think their partner’ attitude and behavior will threat themselves, but these threats maybe not real existence. This situation is called “intergroup threats”. This study uses the theory of intergroup threat, which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and the business field. Its purpose is finding two groups reactions when they feel threats. Following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 confirm there are some threats between two groups.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feels “symbolic threats” and “social identity threats” are the most, but the business field feels “realistic threats” and “social identity threats” are the most. In general, two groups feel “tense” when they contact each other which feel threats, but their reaction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are different.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expresses they “dislike” the business field,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ction when they feel threats. The business field expresses they “sympathize”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and they accept negatively with their relationships.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in-depth interviewing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reats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orting out two groups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e strategies are listening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respecting different professions, increaseing contact frequency, rethinking with empathy, and chang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social identity of group members. Therefore, it can help two groups to improve more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when they purs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gether. Keywords: the environmental field, the business field, group, threat, intergroup threat. iii.

(5) 目次 謝誌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定義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第一節 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的關係 .................................................................6 第二節 群體的形成 .......................................................................................................10 第三節 內群體與外群體的關係 ................................................................................... 11 第四節 群際威脅理論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1. 第一節 研究流程 ...........................................................................................................21 第二節 研究模型與研究假設 .......................................................................................2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 49.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49 第二節 獨立樣本 t 檢定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54 第三節 皮爾森相關分析 ...............................................................................................58 第四節 線性迴歸分析 ...................................................................................................59 第五節 訪談分析結果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5 iv.

(6) 參考文獻 .................................................................................................................................. 90 附錄一:環境領域者與商管領域者兩群體的特徵調查表 .......................................101 附錄二:問卷初稿 .......................................................................................................106 附錄三:正式問卷 ....................................................................................................... 113 附錄四:正式問卷(環境版本) ............................................................................... 119 附錄五:正式問卷(商管版本) ...............................................................................125 附錄六:統計分析後的訪談大綱 ...............................................................................131 附錄七:統計分析後的訪談逐字稿及編碼結果 .......................................................134. v.

(7) 表次 表 2-1 傳統發展模式與永續發展模式的比較......................................................................... 7 表 3-1 問卷題目設計架構....................................................................................................... 29 表 3-2 前 20 名的刻板印象形容詞之百分比及排序............................................................ 30 表 3-3 預試問卷之消極刻板印象變項信度分析表............................................................... 32 表 3-4 預試問卷之外群體態度變項信度分析表................................................................... 33 表 3-5 預試問卷之群際焦慮變項信度分析表....................................................................... 33 表 3-6 預試問卷之現實威脅變項信度分析表....................................................................... 34 表 3-7 預試問卷之象徵威脅變項信度分析表....................................................................... 35 表 3-8 預試問卷之社會認同威脅變項信度分析表............................................................... 36 表 3-9 預試問卷之群際行為變項信度分析表....................................................................... 37 表 3-10 預試問卷的消極刻板印象變項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表 .................................... 39 表 3-11 預試問卷的消極刻板印象變項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表..................................... 40 表 3-12 預試問卷的消極刻板印象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1 表 3-13 預試問卷的對外群體態度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1 表 3-14 預試問卷的群際焦慮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2 表 3-15 預試問卷的現實威脅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2 表 3-16 預試問卷的象徵威脅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3 表 3-17 預試問卷的社會認同威脅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3 表 3-18 預試問卷的群際行為變項驗證性因素分析表 ....................................................... 43 表 3-19 兩版本各變項之信度分析表..................................................................................... 44 表 3-20 受訪者的基本資料..................................................................................................... 47 表 4-1 受測者所屬領域分布表............................................................................................... 50 表 4-2 受測者涉及領域年資分布表....................................................................................... 50 表 4-3 受測者的性別分布表................................................................................................... 51 表 4-4 受測者的年齡分布表................................................................................................... 51 表 4-5 受測者的學歷分布表................................................................................................... 52 表 4-6 受測者的職業分布表................................................................................................... 53 表 4-7 受測者的職位分布表................................................................................................... 54 表 4-8 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受測者於各變項表現之比較 ...................................... 55 表 4-9 細領域於各變項表現之比較....................................................................................... 56 表 4-10 商管領域受測者之學生與非學生於各變項表現比較 ............................................ 57 表 4-11 環境領域受測者之學生與非學生於各變項表現比較............................................. 57 表 4-12 商管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相關性矩陣表............................................................. 58 表 4-13 環境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相關性矩陣表............................................................. 59 表 4-14 商管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61 表 4-15 商管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61 vi.

(8) 表 4-16 環境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62 表 4-17 環境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62 表 4-18 管理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63 表 4-19 管理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63 表 4-20 財經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64 表 4-21 財經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64 表 4-22 基礎環境科學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65 表 4-23 基礎環境科學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65 表 4-24 環境工程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66 表 4-25 環境工程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66 表 4-26 環境綜合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67 表 4-27 環境綜合領域受測者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68 表 4-28 學生與非學生的人數分布......................................................................................... 68 表 4-29 商管領域受測者為學生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69 表 4-30 商管領域受測者為學生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69 表 4-31 商管領域受測者為非學生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70 表 4-32 商管領域受測者為非學生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70 表 4-33 環境領域受測者為學生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71 表 4-34 環境領域受測者為學生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71 表 4-35 環境領域受測者為非學生的變項間之簡單迴歸分析 ............................................ 72 表 4-36 環境領域受測者為非學生的變項間之多元迴歸分析 ............................................ 72 表 4-37 為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對彼此的印象之整理表 ........................................ 74 表 4-38 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溝通策略的建議之整理表 ........................................ 79 表 5-1 商管領域受測者的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81 表 5-2 環境領域受測者的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81 表 5-3 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迴歸分析結果之統整表 .......................................... 82 表 5-4 商管與環境領域兩群體依不同背景變項分組之迴歸分析統整結果 ...................... 84 表 6-1 受訪者的基本資料與編碼對應代號......................................................................... 134. vii.

(9) 圖次 圖 1-1 永續發展的強永續性(同心圓)與弱永續性(交叉圓)的模型 ............................ 2 圖 1-2 西元 2000 年聯合國通過的「千禧年宣言」中的 8 項千禧發展目標 ...................... 2 圖 1-3 西元 2015 年聯合國公布的「2030 永續發展議程」中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 3 圖 2-1 Maslow 於 1943 年提出人類動機理論的五大需求................................................... 10 圖 2-2 人類恐懼經濟、安全、政策、健康及社會福祉的損失屬於現實威脅 .................. 15 圖 2-3 人類恐懼道德、態度、信仰、準則及價值的挑戰屬於象徵威脅 .......................... 16 圖 2-4 第一個同時考量現實威脅及象徵威脅的整合威脅模型(ITT).................................. 19 圖 2-5 群際威脅潛在模型為 ITT 的修正模型 ..................................................................... 20 圖 3-1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 21 圖 3-2 本研究模型各變項之間的關聯性............................................................................... 23 圖 3-3 研究模型與研究假設之對應圖................................................................................... 24 圖 3-4 深度訪談的資料編碼原則........................................................................................... 47 圖 4-1 商管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1 圖 4-2 環境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2 圖 4-3 管理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3 圖 4-4 財經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4 圖 4-5 基礎環境科學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 65 圖 4-6 環境工程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7 圖 4-7 環境綜合領域受測者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8 圖 4-8 商管領域受測者為學生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69 圖 4-9 商管領域受測者為非學生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 70 圖 4-10 環境領域受測者為學生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 72 圖 4-11 環境領域受測者為非學生的各變項之迴歸分析..................................................... 73 圖 5-1 整合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各變項關係圖 .................................................. 82.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人類社會由許多不同的群體構成,不同群體有不同的專業、思考方式以及信念。 在現實生活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衝突的案例非常多,像是前幾年的桃園大潭 藻礁案,使護藻礁人士與追求穩定能源供應的人發生激烈的抗爭及衝突等案例,鑒於 利害關係人的研究中,有學者將此現象解釋為因各群體識別價值的基準不同,使各群 體在面對同一件事情時的觀點與態度有所差異(Hartman, Hofman, & Stafford, 2002; Westley & Vredenburg, 1991)。傳統上,普遍認為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是對立的關 係,直到永續發展的概念出現,為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係帶來轉機。然而,無論在社 會發展的哪一個階段,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策略與價值差異和共同合作的可能 性一直是各方關切的議題。若可能合作的雙方彼此不夠了解,常以自己慣性思考的方 式看待事物及揣摩對方,面對彼此的不同之處時選擇忽視,且不願正視彼此的差異 性,可能會加深雙方的誤解與偏見,使雙方的關係日漸嚴峻,故為了改善環境領域與 商管領域兩群體的關係,釐清兩群體的差異性與共同性是必要的。 本研究欲以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差異性與共同性的角度,探討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 兩群體之間的關係,以群際威脅理論為研究基礎,搭配問卷調查法與深度訪談法,分 析環境領域和商管領域群體成員的思考方式,且著重對於另一群體的威脅感,以期在 強化彼此瞭解的情況下,界定兩群體合作的有效策略。本章首先說明研究背景,描述 研究者對於群際威脅現象的觀察,和進行本研究的動機與原因;以此為前提,界定研 究目的與相應的研究問題,作為規劃後續研究方法的基礎。最後,本章亦說明研究範 圍與限制,同時界定相關名詞的定義,以利全篇論文的撰述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人類社會由許多不同的群體(group)構成,而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專業與思考方 式,同時也塑造人們的身份認同與歸屬感(Stephan Walter, Oscar, & Rios, 2015)。不同群 體之間由邊界(boundaries)劃分,將人們分為內群體(in-group)成員與外群體(out-group)成 員,亦即群體接受部分人,同時也排除其他人(Olsson, Ebert, Banaji, & Phelps, 2005)。 然而,不論性別、種族、文化、國籍、宗教信仰、政治立場、社會階級等群體都必須 共同面臨極端天氣事件、水資源危機、人為環境破壞、網路攻擊(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 2019)等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D)的挑戰,其中世界經濟論 壇(WEF)發布的 2019 年全球風險報告書(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19)顯示近十年又以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關議題更受關注。 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皆為複雜的議題,且常將兩議題視為對立立場,尤其是經濟 快速成長的國家,決策者認為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更兩難(Cordero, Roth, & Da Silva, 2005)。經過長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衝突,激起全球正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 係,並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與策略(Sitarz, 1998;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1987)。西元 1987 年 WCED 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1.

(11) Common Future)》報告,將永續發展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且不危害到未來 世代並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其理念著重未來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強調經濟、社會 與環境的均衡發展(Brundtland, Khalid, Agnelli, Al-Athel, & Chidzero, 1987)。永續發展的 詮釋模型分為強永續性(strong sustainability)及弱永續性(weak sustainability)(如圖 11),兩模型的觀點主要差別在於環境的可替代性,強永續性認為環境不可以被替代, 不應以經濟發展或社會進步的效益取代環境生態的損失;弱永續性則認為環境可以被 替代,環境讓步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此讓步可換取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Neumayer, 2003;葉欣誠,2017),故在永續發展框架下,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是密不可分的關 係,且不一定對立(Cordero et al., 2005)。. 圖 1-1 永續發展的強永續性(同心圓)與弱永續性(交叉圓)的模型 資料來源:重繪自(葉欣誠,2017) 追求永續發展為近年各國政府單位施政的目標,為了使目標更具體及明確,聯合 國(United Nations, UN)在西元 2000 年擬定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圖 1-2),共八個目標,著重於社會層次的發展並偏重於發展中的國 家;西元 201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Rio+20),檢視發展目標並決議 以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圖 1-3)接替千禧年發展目 標;爾後,在西元 2015 年簽署 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議程(Agenda 30),並於西元 2016 年正式啟動 17 個永續發展目標。. 圖 1-2 西元 2000 年聯合國通過的「千禧年宣言」中的 8 項千禧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取自(UN, 2015). 2.

(12) 圖 1-3 西元 2015 年聯合國公布的「2030 永續發展議程」中的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取自(UN, 2015) 永續發展目標相較於千禧發展目標有三項突破,分別為目標應用的普遍性 (universality),即目標應用從發展中國家提升至全球;永續多元面向的整合 (integration),即經濟、環境與社會三面向的關係非常緊密,必須均衡發展;整體社會 的重大轉型(transformation),即從過去各國單打獨鬥並以經濟發展的導向轉為各國相互 合作並同時考慮環境與社會層面的思維改變(林新雅、李振北,2016)。. 第二節 研究動機 處理永續發展相關問題,需要自然、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專家共同合作,並整合 性的思考、分析問題(Toomey, Markusson, Adams, & Brockett, 2015),而跨領域合作的優 點在於知識、技術與經驗的分享,成功的關鍵在於了解不同領域的觀點與思維模式 (Mohrman, Cohen, & Morhman Jr, 1995;唐玄輝、林穎謙,2011),因此跨領域溝通是必 要的。然而,若可能合作的雙方相互了解不夠,雙方便常以自己的專業角度及慣性思 考方式看待事物(Kahneman, 2012),甚至以想像揣摩對方,在溝通時,就可能發現對方 與我們想像或認知的樣貌不同,甚至覺得對方的信念與行為會對自己歸屬的群體造成 威脅及負面影響,進而影響該群體未來的行為意向,此即「群際威脅(intergroup threat)」(Riek, Mania, & Gaertner, 2006; Stephan, Ybarra, & Morrison, 2009)。 過去研究不同群體如何相互理解,大多的學者從認知、社會認同、自尊等面向擇 一著重討論群體之間的關係(Jetten, Branscombe, & Spears, 2002;唐玄輝、林穎謙, 2011;黃宣衛,2010),但是群際威脅理論從人類的「威脅感」著手,使用人類負面情 緒作為研究主軸。該理論與過去的理論不同之處,認為人類感知的威脅來源為多面 向,包含現實、文化等層面,但這些威脅並非實質威脅,不會帶來真正的損害,此理 論著重群體與群體互動時的「心理感受」 。綜上所述,本研究之目的為利用群際威脅理 論,以環境領域群體與商管領域群體為例,探討跨領域互動時,不同領域群體的成員 面對外群體時的威脅感來源及程度,並歸納面對威脅感時的情緒反應、對外群體的態 度與及行為意圖。 3.

(1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節說明本研究目的,並依據研究目的訂定出研究問題。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以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差異性與共同性的角度,探討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 兩群體之間的關係。無論在社會發展的哪一個階段,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策略 與價值差異和共同合作的可能性一直是各方關切的議題。然而,兩領域的專業知識與 思維模式大相逕庭,彼此的差異性可能會使有機會合作的雙方必須面臨更多的挑戰。 若雙方要維持長期的合作關係,勢必要找出雙方的「差異性」與「共同性」,以利降低 彼此的誤會及威脅感,進而達成雙方長遠合作之目標。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利用群 際威脅理論,以環境領域群體與商管領域群體為例,探討跨領域互動時,不同領域群 體的成員面對外群體時的威脅感來源及程度,並歸納面對威脅感時的情緒反應、對外 群體的態度、行為意圖及溝通策略,找出雙方的差異性與共同性,界定日後兩領域群 體合作的有效策略。 二、 研究問題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擬定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 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彼此之間是否存在威脅感? (二) 兩群體互動時,主要的威脅感來源為何? (三) 兩群體分別感受到威脅時的主要情緒反應為何? (四) 當兩群體感受到威脅時,分別對外群體的態度及行為意圖為何?. 第四節 名詞定義 本小節針對本研究使用的重要名詞進行定義,分別為「群體」、「環境領域群體」、 「商管領域群體」、「威脅感」、「群際威脅」。 一、 群體(group) 群體又稱團體,基本是以兩位或兩位以上的人們所組成,一般而言是指一群任意 數目的成員相互影響,並維持穩定的社會關係,最重要的是成員對群體產生認同及歸 屬感,成員彼此皆有相似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為準則(Lewis, 2002; Stark, 1997)。 二、 環境領域群體 環境領域包含基礎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綜合等學門(Thomas, Lane, Ribon‐ Tobon, & May, 2007),該領域目的為解決現在已發生或未來可能發生的環境相關問題, 故環境領域群體是由兩人以上從事或就讀環境相關領域的人所組成。. 4.

(14) 三、 商管領域群體 商管領域包含管理、財經等學門,該領域目的為協助企業獲利並規劃風險管理, 為企業創造最大的價值,故商管領域群體是由兩人以上從事或就讀商管相關領域的人 所組成。 四、 威脅感(threat) 威脅感指每個人的認知都有一套關於事件意義的假設,並會依據本身的經驗來評 估、修正和推論,但是當個人的核心認知迫於眼前的挑戰,將要全面性改變的覺知 (Kelly, 2003;王興豪,2012)。 五、 群際威脅(intergroup threat) 群際威脅是指在特定社會情境中,某一群體的行動、信念或特徵等潛在地成功挑 戰另一群體的生存安全、發展目標或福祉等,導致該群體感受到威脅並產生消極的態 度(Riek et al., 2006; Stephan et al., 2009)。. 5.

(1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研究的文獻回顧分為四小節,分別為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的關係、群體 的形成、內群體與外群體的關係、群際威脅理論。第一節是從國家的發展模式切入說 明現今環境領域群體與商管領域群體之間的關係;第二節整理人類形成群體的原因; 第三節描述人類加入群體後區分我們與他們的因素;最後,第四節回顧本研究使用的 群際威脅理論相關文獻,以利建構本研究模型。. 第一節 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的關係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皆為複雜的議題,長期以來,大部分的學者仍以衝突觀討論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因應永續發展的崛起,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 關係從過去的各自為政轉變為相互合作,故本節依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轉 變歷程」、「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合作現況」、「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 差異性」、「不同群體合作的重要性」說明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關係。 一、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轉變歷程 探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有多種方法,主要以「發展模式」說明兩者 之間的關係轉變過程。將發展模式分為「傳統發展模式」與「永續發展模式」,並以 「效率(efficiency)」與「最優性(optimality)」的概念輔助說明兩種發展模式的差別 (Cato, 2011; Dernbach, 2013; Dernbach, 2017)。 在傳統發展模式中,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會產生正面和負面的結果,即發 展的結果和發展的代價。傳統發展模式帶來國家或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經濟發展、社 會發展等正面的效果,並主張「經濟發展為優先、環境保護為次要」之目標,導致該 國家或地區自然與環境資源的消耗,以及人類的健康與財產之受損,甚至危害後代使 用資源的額度與權利。除此之外,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視為權衡(trade-off)的關係, 並常以功利主義者(utilitarian)的角度解釋兩者的關係,功利主義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僅 計算金錢的收益,無計算環境與人力成本,故可能會因部分人的利益而犧牲他人的權 益,不公平地對待特定國家或地區的部份群體(Dernbach, 2017; Levy, 1997)。為了追求 更好的生計,人們都希望有更好的選擇,永續發展的概念出現轉變人類思考發展模 式,即從早期的傳統發展模式轉變為現今的永續發展模式,並重新定位經濟發展與環 境保護之間的關係。 將兩模式比較並發現主要有三點不同之處,第一,傳統發展模式認為發展會產生 「結果」與「代價」,但永續發展模式認為發展所消耗的自然與環境資源是「結果」之 一,並非發展的代價;第二,傳統發展模式主張經濟發展優先、環境保護次之,並認 為國家的發展需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作選擇,而永續發展模式則認為經濟發展 與環境保護必須同時兼顧,故將環境保護與修復也列為發展的目標之一;第三,兩種 發展模式皆著重人類的自由、生活品質、社會福祉等層面,但是永續發展模式更注重 6.

(16) 在不危害至未來世代並且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策略(表 2-1)(Dernbach, 2017; McAndrews, 1979; Neumayer, 2003; 陳依兌,2011;葉欣誠,2017)。簡而言之,經濟發 展與環境保護兩領域的關係從早期的各自為政,轉變為兩領域相互合作,即從「經濟 發展或(or)環境保護」轉變為「經濟發展與(and)環境保護」。 「效率」是指投入特定的技術或條件下,最大可能地利用經濟資源,即該資源具 有稀少性(scarcity)的特徵,以滿足人類的願望與需求(楊雲明,2015),而「最優性」 的概念建立於資源使用的效率之上考量資源的配置,並引入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之概 念,追求資源配置的理想狀態(Cato, 2011)。在傳統發展模式中,以將「錯過使用資源 的機會」思考資源使用的效率,並認為若以低效率(inefficiently)的方式配置可使用的資 源,將浪費獲利的機會及造成財務的損失;在永續發展模式中,其考慮的因素不再侷 限於經濟層面,同時考量環境與社會層面之影響,以利追求理想的資源配置情形(Cato, 2011; Dernbach, 2017)。以發電廠選擇發電燃料為例,在傳統發展模式中,發電廠著重 於經濟層面,即經濟收益,認為將資金購買最便宜的燃料能夠降低成本並提高淨收 益,故該工廠認為最便宜的燃料等於最有效率及最優性的資源;反觀,在永續發展模 式中,該工廠將環境與社會層面納入考量因素,若經判定該電廠使用的發電燃料會排 放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會促進酸雨發生的機率,並提高環境損害的風險,甚至危害人 體的健康,以此觀點,對該工廠而言,最便宜的燃料並非最有效率的資源,也非最優 的資源配置方案。 表 2-1 傳統發展模式與永續發展模式的比較 模式 傳統發展模式 正面的結果. 負面的結果 (發展的代價). 發展 1. 結果 項目 2.. 提升國家和平與 安全. 1.. 促進國家經濟發 展. 2.. 傷害人類的健康與 財產. 3.. 維持社會發展、 人權與健康社區. 3.. 危害下一代的需求 與發展的權利. 消耗自然與環境資 源. 資料來源:整理自(Dernbach, 2017). 7. 永續發展模式 1.. 提升國家和平與安全. 2. 3.. 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維持社會發展、人權與 健康社區. 4. 5.. 消耗自然與環境資源 環境與修復保護.

(17) 二、 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合作現況 永續發展的概念出現為各領域群體的決策者提供新的思考模式,使各領域的決策 者在決定發展策略時,跳脫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擇一的困境,朝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 護兼顧的施政目標(Dernbach, 2013)。鑑於傳統觀念認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面向是 權衡關係,以及相關研究證實若企業與環境組織其中一方單方面以命令和控制的方法 干預另一方的作法是無效的,不僅無法解決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問題,甚至可能導致暴 力行為(Harrison, 1998; Livesey, 1999)。為了解決永續發展的議題,跨領域合作是目前 最常使用的手段,尤其是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合作備受矚目(Gallarotti, 1995; Hartman, Hofman, & Stafford, 1999; Murphy & Bendell, 1997)。 為了因應國家、社會和市場的發展,企業及環境組織出現多種的合作形式組成綠 色聯盟(green alliances),主要將兩領域群體的合作形式分為四種,分別為產品授權 (product-licensing)、企業贊助(corporate sponsorships)、產品背書(product endorsements) 及專責小組(task forces) (Hartman & Stafford, 1997; Qudrat, 2012; Stafford & Hartman, 1998)。企業與環境組織的合作方式為「產品授權」是指環境組織授權組織的名稱或標 誌至企業生產的產品,例如銷售麻底帆布鞋的企業 TOMS 和海洋環境保護組織 Oceana 聯名推出的鯨魚款童鞋,共同推廣守護海洋生物的理念;「企業贊助」是指企業向環境 組織捐助資源,例如滙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HSBC)年度贊助關渡自然公園資金 1000 萬元,該公園的經營是由非營利民間組織台北市野鳥學會為主要經營者,企業捐 助的資金用以支持濕地保育教育相關課程與軟硬體設備;「產品背書」是指環境組織將 企業提供的產品認定為「具有生態意義(ecologically sound)」的產品,例如宜家家居 (IKEA)的木材有七成來自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認證林場的 木材;「專責小組」則是指環境組織與企業組成一個工作團隊,共同分析該企業現有的 政策與作法,並指出必要的改變及以提出經濟上可行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為目標, 例如從 1990 年至今全球知名連鎖店麥當勞(McDonald)與環境保護基金會(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合作減少固體廢棄物(Qudrat, 2012)。 雖然永續發展的議題需要藉由不同的專業與不同的視野,即不同領域群體的合作 才能夠解決(Gray, 1989; Murphy & Bendell, 1997; Persson, 2018),尤其是環境保護與經 濟成長的相關議題更是如此。但對於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的合作關係,有學者 評論兩群體多數的合作無開發合作關係的評估系統,無法具體提出在解決永續發展議 題上兩群體合作之貢獻(Murphy & Bendell, 1997),而且只要雙方合作時可能會對環境層 面造成些許負面影響,該合作就容易受到外界嚴厲的批評(Currah, 2000),更有學者表 明永續發展產生的問題來自系統本身,兩領域的合作的結果大多看似改善環境問題, 但實質上僅解決表面問題,無根治問題(Hartman et al., 2002)。此外,也有學者表示不 同群體的合作會邊緣化政治上較弱勢的群體,包含貧窮的人、失業人士、未開發或開 發中的國家、後代子孫、激進環保主義者等群體(Levy, 1997),故兩群體的合作可能會 削弱弱勢群體的資源、強化強勢群體的利益,甚至抑制社會系統的改變,無法達到解 決永續發展相關議題之目的。. 8.

(18) 三、 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差異性 即便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群體的合作有諸多批評,兩群體的關係轉為相互合作勢 在必行,但兩領域的「差異性」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若雙方要長期合作,釐清彼此 的差異性與共同性,能夠大幅降低雙方發生衝突的機率(Cordano, 1996; Hartman et al., 2002)。 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關議題的激烈爭論中,環保主義者認為商人具有貪婪的 特徵,且對環境問題漠不關心,並認為地球只有一個,需要設立法規限制資源的消耗 或高污染產品的製造,處事原則為「環境保護第一、經濟發展第二」;而商人則將環保 主義者描繪為意識形態的狂熱份子,且認為環保主義者的要求流於泛政治化、不切實 際,不能解決最終人類需求(McAndrews, 1979; Stern, Dietz, & Kalof, 1993; 陳依兌, 2011),更有相關研究證實雙方彼此的不理解是造成雙方衝突的重要原因(Dietz, Stern, & Rycroft, 1989),群體成員的社會認同感會強化群體之間的差異性(Kristiansen & Zanna, 1994),再加上群體之間的刻板印象與偏見,使雙方的關係更加嚴峻(Murphy & Bendell, 1997; Robinson, Keltner, Ward, & Ross, 1995)。 鑑於利害關係人的態度研究中,證實環境領域的人與商管領域的人的處理事情的 態度是有差異(Hartman et al., 2002)。由於兩群體識別價值的基準完全不同,像是環境 領域群體認為生態的保育是更有價值的,而商管領域群體則認為利潤的收入才是最具 意義的事情,所以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的合作關係是不穩定(Westley & Vredenburg, 1991)。雖然環境領域與商管領域兩群體合作是未來趨勢,但現今社會仍主 要藉由政治與經濟的力量,促進並穩定兩群體的合作關係,儘管雙方持續互動與合 作,但因為雙方領域的差異性,像是意識形態、制度、風險意識、技術操作等不同 (Gray, 1989),使兩群體對彼此的認知常有誤解(Murphy & Bendell, 1997),容易觸發雙 方的衝突點,故常使商管領域與環境領域兩群體的合作陷入困境(Stern, Kalof, Dietz, & Guagnano, 1995)。 四、 不同群體合作的重要性 實現永續發展的道路非常漫長與艱鉅的過程,充滿挑戰與陷阱(Gray, 1989; Hart, 1994; Jones, 2000),而「合作(collaboration)」為不同群體之間建立新的關係,並超越傳 統的指揮、控制或對抗的關係(Persson, 2018)。有研究證實不同群體的「合作」能夠使 社會邁向永續發展,由於永續發展的議題非常複雜,不同群體的合作提供各領域專家 聚在一起的機會,並以多樣化的視角,共同研擬解決問題的方案(Brown, Deletic, & Wong, 2015; Clarke & Roome, 1999)。另外,解決永續發展的議題需要大量的經濟、政 治、社會、環境等資源,合作能夠與不同群體之間建立連結,並形成新的社會網絡, 助於汲取解決問題的相關資源(Brown et al., 2015; Hartman et al., 2002)。 簡而言之,合作對於永續發展至關重要,其為系統提供變革的機會,並讓合作雙 方產生利益相互依存的關係(Hartman et al., 1999)。但是,合作並不是解決永續發展議 題的萬靈丹,必須搭配不同群體之間的監管、制裁、抗議等威脅或挑戰,使群體意識 到必須超越短期及自身利益,與不同群體建立穩定與長期的合作關係,接受不同群體 9.

(19) 之間的差異性,並相互妥協、共同承擔責任,才能夠提升合作的效果,達到追求永續 發展之目的(Bona, 2016; Brown et al., 2015; Gray, 1989; Harrison, 1998)。. 第二節 群體的形成 一、 群體 群體(group),又稱團體,基本上是以兩位或兩位以上的人們所組成,一般而言指 一群任意數目的成員相互影響,並維持穩定的社會關係,最重要的形成因素是每位成 員對群體產生認同及歸屬感,且成員彼此皆有相似的信念、價值觀與行為準則 (Hackman & Hackman, 2002; Stark, 1997)。 人類形成群體的途經非常多元,像是人類在家庭與家人一起生活、在學校與同儕 一同學習、在職場與夥伴一同工作,或是加入粉絲俱樂部與同好支持者一同為偶像應 援等皆能夠形成群體,或是依膚色劃分種族、依男女劃分不同性別群體等也是形成群 體的方式之一。由此可知人類能夠同時隸屬多個群體的成員,即人類可以同時擁有多 重社會身份,且因長時間與所屬群體成員互動,故與隸屬群體的其他成員關係也較親 密(Böhm, Rusch, & Baron, 2018),因此,群體極易對群體成員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產生 強烈的影響力。 二、 人類透過加入群體滿足歸屬感與愛的需求 心理學家 Maslow(1943)提出人類動機理論(human motivation theory)的人類五大需 求(如圖 2-1),分別是生存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歸屬感 與愛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s)、自我實現需求 (self-actualization needs),其中歸屬感與愛需求是指個體需要其他人的愛護、關注、接 納、鼓勵及支持之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高層需求. 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s) 歸屬感與愛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生存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圖 2-1 Maslow 於 1943 年提出人類動機理論的五大需求 資料來源:重繪自(Maslow, 1943). 10. 低層需求.

(20) 人類需要歸屬感(need to belong)(Baumeister & Leary, 1995),個體希望群體接受自 己,並期許能夠成為群體的一份子,與群體建立積極與穩定的關係,而非遭受群體排 斥或孤立。因此,人類透過加入群體,使自己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從中獲得群體的認 同與歸屬感,進而滿足歸屬感與愛的需求(Forsyth, 2018)。 然而,當歸屬感與愛的需求無法滿足時,人們會產生消極的反應。例如,大學生 第一次離家至他鄉讀書時常思念家鄉而感到孤獨,但如果他們加入有凝聚力的群體, 像是同鄉會等,找到同伴並認為大家和自己一樣思鄉,就會覺得自己不孤單,進而感 到滿足(Buote et al., 2007)。歸屬感是一種強烈的心理動機,因為人類渴望被包容,驅使 大家形成群體,故人類藉由加入群體滿足歸屬感與愛的需求。 三、 群體成員的分類為內群體與外群體成員 人們為了滿足歸屬感與愛的需求而加入群體,其中歸屬感屬於個人主觀影響因 素。社會學家 Summer(1906)從主觀層面提出人們常以區分我、他的情感作為判斷我群 (we)與他群(they)的基礎,並藉由邊界(boundaries)劃分不同群體,形成內群體(in- group) 成員與外群體(out-group)成員,意即群體接受部分人,同時也排除其他人。 內群體的形成並非以成員間的親近程度為首要條件,即使大家相互不認識,只要 彼此擁有相似的特徵(features),個體之間便有「我們一體」,甚至是「命運共同體 (common fate)」的意識,接納並定義彼此為內群體成員(Tajfel, 1978);反之,外群體成 員則由我們排除的「他們」所組成的群體,即為我們無法包容的那些人(Olsson et al., 2005)。. 第三節 內群體與外群體的關係 一、 群際關係 群際關係(intergroup relation)是指內群體與外群體之間互動時的社會心理關係 (Gómez & Huici, 2008; Tajfel & Turner, 1986)。 群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研究之一,探究當社會類型的差異存在時,人群與人群之間 的互動關係,即建構理論模型解釋群體間互動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由於不同社會群體 通常具有不同的社會權力與地位,故不同群體間容易產生衝突,因此群際關係的研究 目標為提供減少不同社會群體間的偏見之方法與解決社會不平等的問題(Aronson & Lindzey, 1985)。目前群際關係理論已應用於不同種族間互動的心理反應(Craig, Rucker, & Richeson, 2018; Knowles, Lowery, Chow, & Unzueta, 2014; Willer, Feinberg, & Wetts, 2016)、有效管理工作團隊與團隊成員的身份認同(Chrobot-Mason & Thomas, 2002; Hackman & Hackman, 2002)、政治與意識型態的兩極分化過程(Jost, Nosek, & Gosling, 2008; Van Boven, Judd, & Sherman, 2012)、跨文化溝通等研究(Chung & Ting-Toomey, 2005; Riemer, Shavitt, Koo, & Markus, 2014)。一般來說,在互動的過程中,一個群體或 群體成員會有積極行為反應與消極行為反應。人際關係研究主題包含積極與消極的行 為反應,然而群際關係的研究主題大多關於不同群體之間「緊張、衝突與對立」形成 11.

(21) 的原因,與群際衝突理論研究主題重疊性極高,因此群際關係的研究幾乎等同於群際 衝突研究(Brewer & Miller, 2010)。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理論解釋群體之間的衝突,包含 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現實群體衝突理論(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 GRCT)、整合威脅理論(integrated threat theory)、有限互惠理論(Theory of Bounded Generalized Reciprocity)等理論(Böhm et al., 2018)。其中,整合威脅理論來自群際威脅 理論,相較於其他理論整合現實利益、文化、社會認同等層面,更全面性地探討群體 之間的關係,故本研究以整合威脅理論作為研究模型基礎。本章第四節將對群際威脅 理論進一步說明。 二、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概念最早由 Lippman(1922)提出,主要形成原因大多為個體 無足夠的時間了解特定群體,針對此議題現今學界已有大量相關的研究。依循不同的 研究角度,不同學者對刻板印象的概念提出不同的見解,像是刻板印象是人類對特定 群體固有的、過度簡化的、誇大的或選擇性的描述(Allport, Clark, & Pettigrew, 1954; Lippman, 1922),也常認為是無意識地對特定群體產生錯誤的認知(Hamilton, 1981),不 僅如此,刻板印象也解釋為維繫群體成員之間及不同群體之間的共同信念(Tajfel, 2001),亦是群際關係的產物之一(Sherif, 2015)。 現今的社會心理學家皆同意刻板印象是指將特定群體成員與特定的特徵、屬性和 行為相互連結所抱持的信念(Hilton & Von Hippel, 1996)。基於群體成員的心理歷程與對 特定群體的既定認知,刻板印象將幫助人們快速地建構對外群體的認識(Oakes, Haslam, & Turner, 1994)。若以個人層次與群體層次分別解釋刻板印象,在個人層次中,認為刻 板印象是作為個人對他人的認知依據;而在群體層次中,則將刻板印象提升為意識形 態,其可以操控群體之間的認知與互動關係(Augoustinos & Walker, 1998; Jost & Banaji, 1994),因此,人們將刻板印象理解為個體對特定群體的認知、情感、態度等表現的決 定因素之一,並認為刻板印象代表「群體」的屬性,而不是個體的屬性(Oakes et al., 1994)。 刻板印象的類型可分為正面刻板印象(positive stereotype)與負面刻板印象(negative stereotype),正面刻板印象指個體對特定群體持有有利的信念,即個體對特定群體有正 面的評價;反之,負面刻板印象指個體對特定群體持有不利的信念,即個體對特定群 體有負面的評價(Siy & Cheryan, 2016)。然而,人類的大腦卻偏好負面的訊息。在行為 經濟學領域中,發現人們對負面的訊息有強烈偏好,並證實人們容易注意到負面訊 息,且對此類型的訊息非常敏感,卻對正面訊息較無感(Baumeister, Bratslavsky, Finkenauer, & Vohs, 2001)。《壞比好更強大(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是負面偏好研究 中最廣為人知的文獻,作者提出消費者對某些產品或品牌評價的過程,與人類對特定 群體形成印象的過程非常相似且有極大的關聯性(Baumeister et al., 2001)。另外,也有 研究認為正面訊息與負面訊息的非對稱性(positive-negative asymmetry),提出個體散發 負面形象比散發正面形象更具影響力,像是個體對特定群體建立印象時,該群體的負 面特徵之權重比正面特徵之權重較高(Hamilton & Huffman, 1971),且相較正面特徵, 12.

(22) 個體更能夠憑藉印象確定並指出該群體的負面特徵(Hamilton & Zanna, 1972),所以負面 的刻板印象比正面刻板印象容易建立,且更不容易消除(Rothbart & Park, 1986)。 三、 群際情緒 人類的社會是由多種群體所組成,群體內的成員彼此之間擁有相同信念和共同目 標,不同群體在追求同一目標時,群體之間可能順利的合作,也可能產生不愉快的經 驗。若群體之間產生「敵對(hostile)」的反應,大多的研究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 是一群體對另外一個群體有錯誤的刻板印象或者偏見(Fiske, 1998),且人們傾向看見自 己所屬的群體優越於其他群體(Tajfel & Turner, 1986),以及群體獲得的報酬和外部成本 會驅動群體之間的互動關係(Campbell, 1965)。早期探討群體間互動時的不愉快經驗著 重群體內的成員之認知與認同的層面,較少強調群體成員的情緒反應,故社會心理學 家 Mackie 提出「群際情緒理論(Intergroup Emotions Theory, IET)」,強調群體成員的情 感在群際關係中有強烈的作用(Yzerbyt, Dumont, Wigboldus, & Gordijn, 2003)。 群際情緒是指當個體認同某社會群體時,認為群體就是自我的一部分,個體將根 據事件對該群體的影響進行判斷,而形成的情緒反應(Mackie, Devos, & Smith, 2000)。 群際情緒理論之目的為著重社會群體成員的歸屬感及認同感來了解與改善群體之間的 關係,並主張群體之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情感(emotions)表現是來自個體的自我歸類(selfcategorization)及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感(identification),且該情感表現會強烈地影響群體 之間互動時的行為反應(Mackie, Smith, & Ray, 2008),即群際情緒理論是建立於自我歸 類理論、社會認同理論和評估理論(appraisals theory)的基礎之上(劉峰、佐斌, 2010)。 自我歸類理論指從把自己視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轉為將自己與一群人視為同一群 體,並認為自己為該群體的「顯著成員」之過程(Haslam, 1997)。以人類的生活為例, 人類常因膚色、穿著的制服、攜帶聽診器、聽到的校歌等因素促發自我分類的機制, 將自己歸類至特定群體,故自我分類降低人們把自己視為獨特個體的想法,且將自己 視為該群體相對典型的成員,並以「群體的角度」採取相對應的行動。另外,社會認 同理論是指個體意識到他隸屬特定社會群體,並且也認知成為群體的一份子對自己的 情感與自我形象的影響(Tajfel & Turner, 1986)。因此,自我歸類理論與社會認同理論的 關係為當群體成為個體自我的一部份時,儘管群體內的成員皆屬於群體,但群體內的 成員可能同時屬於多個群體成員,所以當群體內的成員認為某些群體對他們更為重 要,即該群體對該成員的自我形象組成更具影響力,該成員對該群體的認同程度越高 (Tajfel & Turner, 1986)。 Mackie, Devos, & Smith(2000)認為個體產生的自我歸類與社會認同會決定個體的情 緒,主要取決不同群體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事實,進一步解釋其認為個體以「所屬 群體」的利弊來評估事件的結果,並非考慮自己或其他群體的後果。心理學家長期認 為人們對事物的解釋,即對事物的評估,是確定人們情緒的重要關鍵因素,也是評估 該事件或該對象是否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以及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或相對的資源來應 對威脅也是造成人們情緒反應的重要原因(Scherer, Schorr, & Johnstone, 2001)。當個體 13.

(23) 被歸類成某一群體,並以群體的眼光看待自己時,個體便轉換以「群體就是我」的角 度,評估該事件是否對群體造成影響,而產生情緒表現。舉例來說,儘管群體成員中 只有部分成員被謀殺,仍引起其他成員的恐懼,即使其他成員並未受到傷害,但是該 事件仍會影響群體成員對事件的負面的評估結果,進而引發負向的情緒表現;以一場 體育賽事為例,當一個國家代表隊在艱難的世界級賽事中獲得勝利,儘管事實上只有 部分成員上場打贏比賽,但是全隊員都會感到自豪,即成員對事件的正面的評估結果 引發正向的情緒表現,故群際情緒形成的路徑為個體的認知評估(congnitive appraisals) 喚起群體內成員的情緒,引發內群體對外群體的態度與行為(劉峰、佐斌,2010)。. 第四節 群際威脅理論 一、 群際威脅 群際威脅(intergroup threat)是指在特定社會情境中,該群體經評估後認為另一群體 的信念、行動或特徵等可能會影響或挑戰到所屬群體的生存安全、價值觀、發展目標 或福祉等,導致該群體在心裡上感受到威脅,並對外群體持消極的態度(Riek et al., 2006; Stephan et al., 2009)。該理論主要測量不同群體互動時,個體主觀感受到的威脅 感,在操作理論時,需注意個體必須先自我分類,將自己描述或定義為群體的一部 分,並承諾及希望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才能夠進行後續研究。 該理論的威脅種類包含現實威脅(realistic threat)、文化威脅(culture threat)、象徵威 脅(symbolic threat)、群體自尊威脅(group esteem threat)、社會認同威脅(social identity threat)等類型。其中象徵威脅即為文化威脅,有研究表示測量群體的自尊可有效的反應 社會認同威脅(鄒珉玥、孫永健、趙玉芳,2016),故本研究將群際威脅的種類分為現 實威脅、象徵威脅與社會認同威脅進行後續研究。 二、 威脅種類 本研究將群際威脅理論的威脅種類分為現實威脅、象徵威脅與社會認同威脅,共 三種,本部分將分別說明三種威脅的定義、源起及相關學術研究。 (一) 現實威脅 現實威脅(realistic threat)是指群體或群體中成員認為外群體成員的信念與行動會對 他們的生存、發展等現實利益造成威脅,包括經濟、安全、政策、健康、社會福祉等 層面(Griffin, 2014; Jackson, 1993; Stephan & Renfro, 2002)(圖 2-2)。. 14.

(24) 安全 safety 福祉 wellbeing. 經濟 economy. 現實威脅 realistic threat. 健康 health. 政策 politics. 圖 2-2 人類恐懼經濟、安全、政策、健康及社會福祉的損失屬於現實威脅 資料來源:重繪自(Griffin, 2014) 最早討論群體間的威脅感對群體關係影響的理論由 Sherif(1957)提出的現實群體衝 突理論(realistic group conflict theory)。在研究中,隨機抽樣 11 至 12 歲的男孩們邀請他 們參加夏令營,並通過實驗測試研究。結果發現,當其中兩個群體在競爭稀少性的資 源時,若某一群體成功的達成目標且贏得資源,則會對另外一個群體獲得資源的總量 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兩群體對彼此的態度容易出現消極的態度。上述提及受到威脅產 生的消極態度是指不論這個威脅是否真的存在,群體成員意識到會對自身的利益產生 不利影響的反應,即現實威脅是主觀察覺到的威脅(李郴、楊爽、吳奇,2015)。 進一步討論現實威脅,以經濟因素為思考方向,有研究指出全球經濟衰退會增加 個體頭痛、減少睡眠,並導致個體壓力遽增,產生焦慮、憂鬱等不良反應,對群體而 言,造成更多兒童被虐待及發生家庭暴力的機率增高(Hacskaylo, 2009; Steinberg, Catalano, & Dooley, 1981);另外一份研究指出,在惡劣的經濟條件下,人們容易對自 己不喜愛的群體展現攻擊性的行為,並對其他的群體存在偏見,且認為其他群體已經 威脅到自己的經濟利益,即產生了現實威脅(LeVine & Campbell, 1972; Stephan & Stephan, 2013);從在地居民對外來移民的態度研究中也發現,若在地居民覺得外來移 民會對威脅到本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則會對外來移民表現負面的態度,即認為在尋找 經濟資源時,外群體比自身所屬的群體更加有優勢,並認為外群體將帶來危害(Esses, Dovidio, Jackson, & Armstrong, 2001; Esses, Jackson, & Armstrong, 1998; Maddux, Galinsky, Cuddy, & Polifroni, 2008; Quillian, 1995)。 群體或群體成員的威脅感來源僅建立於主觀認為的威脅(Bobo, 1983)。因此,只要 群體或群體中成員認為外群體將帶來現實利益的威脅,包含資源競爭、政治權力、經 濟利益、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社會福祉等因素,即稱為現實威脅(Jackson, 1993; LeVine & Campbell, 1972)。. 15.

(25) (二) 象徵威脅 象徵威脅(symbolic threat)是指群體或群體中成員認為另一個群體的信念與行為會 威脅到該群體的社會特徵及人際特徵,包括道德、價值觀、態度、準則、語言、習 俗、信仰、生活方式等層面(Griffin, 2014; Zárate, Garcia, Garza, & Hitlan, 2004)(圖 23)。 現實群體衝突理論常用於解釋兩群體有知覺的現實威脅,但是若兩群體之間沒有 任何的現實社會的經濟利益衝突時,其無法解釋。因此,發展出象徵種族主義理論 (symbolic racism theory)為非現實的威脅做出解釋(McConahay & Hough Jr, 1976; Sears & Henry, 2003)。在象徵種族主義(symbolic racism theory)的基礎上,提出象徵威脅,又稱 文化威脅,更加寬廣的解釋非現實利益衝突的威脅(Zárate et al., 2004)。 不同的文化信念,即使群體間沒有競爭,且無相互衝突的目標,也可能導致群體 間產生負面的態度(Sears, 1988)。針對本地居民對外來移民的態度研究中,由於外來移 民者在道德規範、價值觀、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等與在地居民有所不同,產生文化差 異、衝突,甚至是危害群體信念(Stephan, Ybarra, Martnez, Schwarzwald, & Tur-Kaspa, 1998);更有研究指出在地居民產生消極態度主要原因為語言的不同與生活方式的差異 (McLaren, 2003);黑人歧視的問題一直存在,研究發現當白人群體認為黑人群體會破 壞他們重要的價值觀時,白人群體會對黑人群體表現更加消極及負面的態度(Biernat, Vescio, & Theno, 1996);關於性取向的問題也是如此,在研究中也發現在傳統的社會風 氣中,其認為同性傾向的戀情是違背社會常理的人,因此通常大眾會對同性戀群體表 示更負面的態度(Wynan, 1997),以上案例皆可以用象徵威脅解釋。. 道德 M orals. 態度 Attitudes. 象徵威脅 Symbolic Threat. 信仰 Beliefs. 價值 Values. 準則 Standards. 圖 2-3 人類恐懼道德、態度、信仰、準則及價值的挑戰屬於象徵威脅 資料來源:重繪自(Griffin, 2014). 16.

(26) (三) 社會認同威脅 社會認同威脅(social identity threat)是指團體內成員與其他團體比較,覺得不能得 到肯定或積極的評價,無法確定自己屬於哪一個群體,群體成員之間產生差異、自我 感到威脅,在心理上感到疏離感、剝奪感、自卑感等的消極情感(Branscombe, Ellemers, Spears, & Doosje, 1999; Tajfel & Turner, 1986;王沛、劉峰,2007)。現實威脅、象徵威 脅與社會認同威脅三種威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兩種威脅是關注外群體對內群體的影 響,而社會認同威脅則是認為一群體感受的威脅並非只有來自外群體,同時也會受到 內部群體的其他成員的壓力,像是害怕同一群體成員排擠或不接受自己等情況,故社 會認同威脅著重探討個體感受來自內群體的壓力,以及個體在該群體中的身份確立 (王沛、劉峰,2007;李郴等人,2015)。 社會認同威脅的概念來自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 SIT)。認同(identity)是 處理人們自我意象或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功能,而社會認同則是指來自於某個團體 中的成員對於該團體產生認同感(Tajfel & Turner, 1986)。關於認同,可分為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與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自我認同是以界定自我,並對自我的認 定,主要強調我與他人的差異性(difference);集體認同是肯定且承認自己屬於某一特定 團體,並認為自己與團體是同氣連枝,著重於我與他人,甚至是我與團體中成員的相 似性(similarity)(Richard, 1996)。 基於 Tajfel & Turner(1986)的社會認同理論,Turner 等人提出自我歸類理論(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SCT)進一步說明個體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因素(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 Wetherell, 1987)。兩理論皆可解釋個體形成自我概念的原因,而主要的差別 為社會認同理論以動機理論為基底,主要描述個人的相對自我的認同感,強調認同感 並非天生及不穩定的,並追求個體在群體中的正向認同感;自我歸類理論則是以認知 理論為基礎,探討個人如何將自我歸類到某一個群體,並非其他群體,並對認同感的 程度進行層次分級,分別為高層次(super-ordinate)、中層次(inter- mediate)以及低層次 (subordinate)。因此,若在社會中分類的群體對該群體的成員有意義時,若個體感受到 內群體的差異層次高於群體間的差異,則個人的自我歸類會較為突顯,表示個體有較 強烈的個體認同(personal identity);反之,若個體感受到群體間的差異層次高於內群體 的差異,則社會的自我歸類會較為突顯,自我的形象轉為去個人化(depersonalized),意 思為個體認為群體代表自己的形象,即表示個體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較強烈,也 可稱集體認同(collective identity)較強烈(Rosch & Lloyd, 1978)。另外,在集體認同基礎 上,一般人們會自動區分自己所歸屬的內群體(in-group)與非自己所歸屬的外群體(outgroup),而對內外群體的認同感可分為積極面與消極面。積極的社會認同有利於內群體 與外群體的比較,促進群體的進步;消極的社會認同則是因為某一群體比另外一個群 體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經濟資源等,某一群體整體較為優勢,導致較劣勢的群體之 成員在自尊上感到威脅,更容易敵意或批評外群體(Brown, 2000)。 過去對於積極的社會認同的研究是以集體自尊(collective self-esteem, CSE)作為評量 模型,集體自尊是指個體對自我的肯定,進而期望受到某一特定群體的愛護與接納的 心理狀態,強調個體感受到來自特定群體對自我的評價,包含來自特定群體成員的尊 17.

(27) 重感、與特定群體成員是良好關係、被接納為群體的成員等(Crocker & Luhtanen, 1990)。目前測量群體自尊以 Luhtanen & Crocker(1992)發展的集體自尊量表為主,主要 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個人集體自尊(private collective self-esteem)、公眾集體自尊(public collective self-esteem)、成員資格自尊(membership esteem)、身份重要性(importance to identity)。個人集體自尊與公眾集體自尊構面測量的內容的主要差異在個體感受「誰」 對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評價程度,前者是由個體出發,個人對自己所屬的內群體評價程 度,後者則是受測者認為外群體對自己所屬群體的評判程度;成員資格自尊是測量個 體在特定所屬群體中認為的自我價值與重要性程度評判;身份重要性是指內群體成員 對自我形象的影響程度,即個體將內群體成員給予自我形象的評價所認為的重要程度 (Luhtanen & Crocker, 1992)。然而,群體對個體的評價並非只有正面,也包含負面評 價,為了追求正向的社會認同與平衡受到威脅的自尊,人們對內群體與外群體的態度 會呈現內群體偏私(in-group favoritism)與外群體貶抑(out- group derogation),意即我們會 給予內群體有較好與正面的評價,同時卻給予外群體較不好與負面,甚至貶低他們的 評價(Aronson, Akert, & Wilson, 2010)。所以,當個體與其他群體比較時,發現自己無法 得到來自所歸屬的群體之正向評價,認為自己相較於其他內群體成員較為劣勢,此現 象為內群體的成員感到社會認同威脅。 目前學術上對社會認同威脅的研究,有研究指出美國人在觀看美國拳擊手被俄羅 斯拳擊手擊敗的影片後,發現對所屬國籍更高的認同感的美國群體對俄羅斯群體增強 了消極態度(Branscombe & Wann, 1994);也有研究以 2010 年中日撞船事件為探討議 題,發現中國大學生的國家認同,即社會認同,會對內群體及外群體有直接影響(薛 婷、陳浩、樂國安、姚琦,2013);有研究針對在職場上員工的身分認同程度、工作滿 意程度與離職意願調查,發現某員工若對自己身份不滿意,即感到社會認同的威脅, 會強烈影響員工的工作滿意程度與離職意願(Redmond & Graehling, 2014)。 三、 群際威脅相關模型 過去針對群際威脅的討論,大多是從各個威脅種類進行個別研究與討論,但是群 體感受到的威脅感是由各種威脅交互作用產生的,因此有學者將各種威脅統整,發展 出群際威脅的相關模型,目前廣泛使用的模型主要為兩種,分別是整合威脅模型和群 際威脅潛在模型。 (一) 整合威脅模型(integrated threat theory, ITT) 早期群體間威脅的研究,研究者們傾向以單一面向解釋內群體對外群體的消極態 度及反應,認為某些群體類型或群體關係適合用現實群體衝突理論討論,即現實威 脅;而在另一群體類型或情況下,更適合用象徵種族主義解釋,即象徵威脅(張琦、 馮江平、王二平,2009)。後來,有研究者提出兩理論皆認為群體間產生的威脅感是引 發群體對外群體負面態度的根本原因,因此,探討群體對另一群體的消極態度應該同 時考量現實威脅與象徵威脅,研究發現兩種威脅可能相互增強彼此的影響力,並證實. 18.

(28) 兩種威脅會同時影響群體間的態度(McLaren, 2003; Schweitzer, Perkoulidis, Krome, Ludlow, & Ryan, 2005)。 Stephan & Cookie(2000)提出的整合威脅模型(integrated threat theory, ITT) 是第一個 同時考量現實威脅及象徵威脅的模型,該模型建構仿造 Pettigrew(1998)提出的群際接觸 理論(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兩理論的差別為群際接觸理論側重討論促進群體間接觸 的條件及引發群體間關係變化的原因;整合威脅模型則側重群體認知的威脅、群體的 情緒反應及行為意圖(Wagner, Tropp, Finchilescu, & Tredoux, 2008)。 整合威脅模型的假設為群體對外群體消極的態度來自群體主觀認知的威脅,主要 探討變項為現實威脅(realistic threat)、象徵威脅(symbolic threat)、群際焦慮(intergroup anxiety)及消極刻板印象(negative stereotyping),其中群際焦慮是指群體間互動過程中產 生不確定(uncertainty)和不輕鬆(uneasiness)的經驗;消極刻板印象是指群體對外群體的 消極期望(negative expectations)(Riek et al., 2006; Croucher, 2017)。模型假設現實威脅與 象徵威脅是引起群體衝突的原因;群際焦慮與消極刻板印象則是增強群體的威脅感知 因素(Brian Redmond, 2009),其他情境因素包含內群體認同(in-group identification)、關 聯(relevance)、接觸(contact)、知識經驗(knowledge)、群際衝突(intergroup conflict)與群 體地位(group status)作為前因變量(antecedents),再者透過四個威脅變項影響態度 (attitudes)(如圖 2-4)。 目前該模型應用的研究議題主要為不同宗教信仰者的不容忍(Tausch, Hewstone, & Roy, 2009; Uenal, 2016; Velasco González, Verkuyten, Weesie, & Poppe, 2008)、本地居民 對移民者的態度(Croucher, 2013; Rohmann, Piontkowski, & van Randenborgh, 2008; Ward & Masgoret, 2006)、種族多樣性和民族認同(Myers, Abrams, Rosenthal, & Christian, 2013; Walter G Stephan, Diaz-Loving, & Duran, 2000)、公眾對性傾向的態度(Clifton, 2011)、女 權主義運動的支持態度(Stephan, Stephan, Demitrakis, Yamada, & Clason, 2000)等主題。. 圖 2-4 第一個同時考量現實威脅及象徵威脅的整合威脅模型(ITT) 資料來源:重繪自(Stephan & Cookie, 2000)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攻擊政策、組織、教條中的縫隙,以創造 槓桿及利用弱點。是保持在公開、傳統衝

對稱(symmetry) ⇐⇒ 不變量(invariant) ⇐⇒ 群 論(group theory) 挪威 數學家 Sophus Lie 在聽過同胞數學家 Ludwig Sylow (1832∼1918) 介紹 Abel 與 Galois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霸凌類型 □毆打 □勒索 □孤立、排擠 □恐嚇、威脅 □謾罵、嘲笑. □謠言中傷 □黑函 □開黃腔

以防帶有病毒的走私肉製品感染豬隻,對國產養豬產業產生威脅。為延續非洲豬瘟的防堵 工作,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 15 日宣布自 10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李佳芸 保險金融管理系 商業與管理群 已報到 陳昶霈 保險金融管理系 商業與管理群 已報到 陳錫建 保險金融管理系 商業與管理群 已報到 潘學恩 保險金融管理系

學習活動扼要描述: 學生以兩種感受:觸覺和視覺去分辨水與冰的不同,從而認識 水的溫度改變(觸覺)形態亦會改變(視覺) 。學生選出圖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