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以上文獻探討,可知社會環境教育的對象是一般民眾,而教育的方式多運 用社區的力量或舉辦研討會、運用大眾傳播媒體等,其中諸多研究都顯示大眾傳 播媒體是民眾及學生獲取環境知識的重要來源,尤其以電視媒體及報紙最常被提 到(Wilson, 1993),然而 Wilson(1993)也提到並非所有電視媒體都具教育意義,聯 合國 UNESCO 在國際環境教育計畫中就曾建議大眾媒體應在電視與廣播的例行 新聞節目中,加播地方與國際的環境問題,邀請民眾參與環境問題的討論,並建 議電視及廣播製作人應接受環境教育訓練,才能更了解他們在環境教育中所負有 的重大任務(楊冠政,2006),另一方面,也須依賴媒體多報導環保團體成功推動 環境政策的案例,讓民眾相信透過公民的力量可以解決環境問題(林新沛、鄭時 宜、潘蓮如,2004)。研究者擬藉由了解民眾暖化認知現況及認知的來源,以提供 相關意見予有關單位參考,接下來研究者將探討學者們提出哪些有助全球暖化的 環境行動,以及 Lubell(2007)針對美國民眾響應暖化所提出的暖化實際行動模式。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全球暖化的行動 全球暖化的行動 全球暖化的行動 全球暖化的行動

公民經由學校環境教育或社會環境教育的薰陶,具有知識後,必須採取行 動,參與各種環境問題的解決。Hungerford 稱這種行動為環境行動(environmental action)、T. Hudspeth 稱為公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Hines 稱為負責任的環境 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楊冠政,2006)。Jensen(2002)探討環境行 為與環境行動的差異,定義環境行為為個人行動(personal actions),是直接的環境 行動(direct environmental action);而行動應是直接解決環境問題的方式,目的是 尋求個人的生活方式、學校、地方或全球社會的改變,又行動可能是間接的亦可 能是直接的、個人的或集體的行動,林新沛、鄭時宜(2004)以環保行動來指稱民 眾「動手做環保」的環境行為,如資源回收、節水節電等;以公民行動來指稱政

治及法律行動。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林新沛、鄭時宜,2004;楊冠政,2006;Jensen, 2002),定義本研究所指的全球暖化的環境行動包含較廣泛的行為概念,包括個人 和集體所採取的環保行動及公民行動。

一、全球暖化的環境行動

全球暖化是近年來的重大環境議題,國內外學者為減緩此一現象,紛紛提出 許多減碳的環境行動,研究者整理目前的科學家以及學者所提出的抗暖化的具體 行動(林雨蒨譯,2007;吳韻儀,2007;袁世珮譯,2006;張瓊懿、欒欣譯,2007;

賀恩萍譯,2007;葉欣誠,2006;羅新衡、高紹惠,2007; Cabral, 2007; Pockley, 2007;

Stengel, 2007),並依照 Lee et al. (2007)、Rye et al. (1997)的暖化認知概念的分類方 式,共分成四類:

(一)生態管理(ecomanagement):對環境親自能做的工作,從撿垃圾到森林保 育都是生態管理,目的在維護良好的環境品質和改進環境的缺點,包括:

1. 資源回收、自備餐具、水壺

2. 開窗取代開冷氣、裝隔溫設備,有效率的使用冷暖空調,做好房子 的保溫(冷)工作

3. 定期保養車子、檢查車胎,淨空後車廂,增加燃油效率。

4. 盡量使用步行、自行車、大眾運輸工具等來減少開車,減少搭飛機 次數

5. 改穿二手衣或交換衣服、拒打領帶 6. 多用視訊少出差、網路線上繳費

7. 掛曬衣繩取代烘衣機,用冷(溫)水洗衣,減少洗衣的頻率,縮短洗澡 時間

8. 種植植物,建議竹子(因為生長的速度快)以及耐旱的作物更佳、自製 堆肥

9. 計算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說服行動(persuasion):為解決環境問題所做的人際溝通行動,包括理性 訴求、情緒性訴求及強迫性訴求。

1. 學習氣候變遷的知識、加強宣導、鼓勵週遭親友進行碳排放減量 (三)消費者主義(consumption):個人或團體對某種商業或工業行為改變所做

的經濟威脅,包括直接杯葛、間接杯葛及消費者保育:

1.調查哪些廠商或商店為減少碳排放盡一份心力,購買他們的產品,支 持他們

2.減少肉類攝取(尤其是牛肉)、支持在地農民,購買當地自產的食物 3.使用環保購物袋、拒用塑膠袋、選擇持久耐用、不過度包裝的產品(綠

色消費)

4.選燃油效率高的車、油電混合車、燃料電池車

5.改用綠色能源(環保能源):太陽能、風力、地熱或生質能

6.選擇綠建築設計的房子、小房子比豪宅節能、住城市高樓取代郊區(避 免依賴開車)

8.選擇省電燈泡、節能標章的家電、白色家電、評等 3A 的省水蓮蓬頭、

兩段式省水馬桶、太陽能板

9.拔插頭減少待機的耗電、紙張盡量雙面列印、關電器產品

(四)政治行動(political action):藉遊說、投票、競選等政治行動達成某種環境 的目的,包括:

1. 支持或要求政府重視溫室氣體減量、支持環保團體 2. 寫信給政治家,談論全球暖化的議題並改變這個世界 3. 繳納碳稅

4. 編列碳預算 5. 響應車輛共乘制

綜合以上整理,可知學者們所建議的行動,除了「生態管理」以及「消費者 主義」外,也包括了影響層面更大的「說服行動及政治行動」,回顧美國環保運 動的發展,環境保護唯有透過政治上活躍的公民所形成的壓力團體不斷施壓,政 府、私人企業與立法機構才會來保護環境(Tanner, 1998),由於近年來,全球溫度 不斷上升,而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卻高居全球第一,在各界紛紛呼籲減少溫室 氣體排放的聲浪中,台灣民眾採取行動了嗎?是集體的自發行動抑或是個人的配 合行動?台灣的環境行動是否真如許世璋(2001)所言,常偏重於個人的環保行為,

忽略以群體方式行使的公民行動呢?因此本研究想要調查民眾的暖化行動現況,

並進一步分析影響行動的重要變項。

二、全球暖化實際行動模式及變項

學者們建議的抗暖化環境行動,除了個人所能採取的生態管理、消費者主義 的行動外,若能採取集體行動要求政府制定減少暖化的法律以及藉由抗議、遊行 等集體政治行動促使政府、企業保護環境,對於環境保護將會更有幫助(Cabral, 2007; Pockley, 2007; Stengel, 2007; Tanner, 1998)。

而現代社會的特徵之一是人類不再墨守既定的社會秩序,而會企圖改變各種 制度,對於制度的重建,主要是由群體的集體行動來完成,若回顧美國政治學主 流對人的政治行為的假設-理性選擇模型,該模型假設,人類政治行為最主要的動 力是理性的利益考慮(吳乃德,2000),群體的利益是一項公共財(public goods),

在人數眾多的大群體中,每一位成員的貢獻都微小的不足以影響公共財的成敗。

因此,對每一位成員來說,最理想的行為是自己不必貢獻任何勞力或財力,而坐 享其成,也就是種搭便車(free ride)的行為(董安琪譯,1989),最後可能導致行動 的失敗。

集體利益(the collective interest ,CI)模式首次被用來分析全球暖化的集體行動 (Lubell et al., 2007),不過,Lubell et al.(2007)調查美國民眾響應全球暖化的集體 行動,發現當地民眾大都支持抗暖化政策,並願意配合實施環境行為。最初建立

CI 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用來預測集體行動中的抗議行動和社會運動的參與(Finkel

& Muller, 1998; Finkel, Muller, & Opp, 1989; Gibson, 1997),並克服個人於抗議行 動中的搭便車行為,許多研究者認為 CI 模式不只適合用來解釋抗議行為,還適 用其他的集體行動(Lubell, 2002; Lubell, Vedlitz, Zahran, & Alston, 2006)。

因此 Lubell et al. (2007)運用問卷電訪 1093 位美國市民的調查,將 CI 模式運 用在全球暖化議題,不只探討行為意向,還包括了個人的環境行動和集體行動的 政治參與,在學術界上具有重要的貢獻,Lubell et al.以全球暖化實際行動(global warming activism)為名,分析民眾的三個行為尺度:(1)政治參與(如加入環保團體 等政治參與行動);(2)政策支持;及(3)環境行為(如從事減少暖化的個人行為),

這三個尺度在心理上及實質上都彼此相關,若依從 Azjen & Fishbein(1980)的計畫 行為理論(見圖 2-4-1),Lubell et al.不認為民眾會運用類似的考慮去衡量行為和形 成面對暖化行為的態度。事實上,研究證實若民眾願意支持暖化政策,就會願意 實行環境行為,政府實施全球暖化的政策將會成功。

圖 2-4-1 Azjen & Fishbein(1980)的計畫行為理論 資料來源:引自鄭時宜(2004)

態度

規範壓力

知覺控制

行為意向 行為

就像其他預測政治行動的理性行為模式一般,全球暖化實際行動(EV)的理論 架構是預期民眾參與行動的利益會大於不參與的利益,主要包含五個構面:

(一) 團體效能(group efficacy, Pg):集體行動是否可順利使公共問題獲得解 決的可能性,包括「預期效益」、「政治精英能力」(主要看人們察覺參 與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有關的組織,包括國際組織及國家組織的能力) 等變項。

(二) 個人影響(personal influence, Pi):個人對於成功可能性的影響。

(三) 集體利益的價值(value, V):團體行動可能成功的程度,變項包括「覺 知危機」。

(四) 選擇性參與的代價(the selective cost of participation, C):變項包括「居 住地區」、「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暖化認知概念」

等。

(五) 選擇性參與的利益(the selective benefits of participation, B):從參與中能 獲得選擇性的利益,這裡指「政策討論網絡」及「環境價值」等變項。

全球暖化實際行動的基礎關係架構圖:

EV(全球暖化實際行動)=﹝(Pg*Pi)*V﹞-C+B

EV(全球暖化實際行動)是預期參與的價值;Pg 是團體成功的可能性(團體效 能);Pi 是個人參與對成功的可能性;V 是集體利益的價值;C 選擇性參與的代價;

B 是選擇性參與的利益。

若探討與暖化行動相關的背景變項,可發現以教育程度及收入而言,大部分 的研究均指出較高的教育程度及較高收入的人較願意從事環境行動(Jones &

Dunlap, 1992; Samdahl & Robertson, 1989);以年齡而言,年輕人具有較高的意願 去支持環境,然而年齡較長的民眾具備較熟練的公民技巧(Jones & Dunlap, 1992;

Mohai & Twight, 1987),而 Van Liere & Riley(1980)在文獻回顧中指出大部分的研 究都發現年齡較長的人較不喜歡從事環境行為;以性別而言,傳統研究政治參與

的學者們發現女性較不願參與政治,也許是因為他們較不願從政(Schlozman, Burns, & Verba, 1994 ),然而,對環境議題而言,女性似乎較男性更關注環境和參 與環境(Davidson & Freudenberg, 1996; South & Spitze, 1994; Steel, 1996),然而也 有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相信參與社區行動能使居民更重視社區環境(林新沛、鄭

(perceived risk) (Pi)個人影響(+)

(outcome influence) (Pg)預期效益(+)

(expected reciprocity) (Pg)政治精英能力(+)

(policy elite competence)

環境價值(+)

(environmental values) 政策討論網絡(+) (political discussion networks)

暖化認知概念(+) (global warming knowledge) 收入(income) (+)

教育程度(education) (+) 年齡(age) (+)

選擇模式(吳乃德,2000),東西文化的不同及種種的差異均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

選擇模式(吳乃德,2000),東西文化的不同及種種的差異均可能造成不同的結果,